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GL]谢相 完结+番外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若花辞树
车中尚有葡萄淡淡的清香,十分好闻。刘藻到底年少,较之各种香料气,倒喜这果香更多些。
谢漪吃了人家的果子,心道总不好干坐在此,正要与小皇帝说说话,陪她解闷。
车鸾忽颠簸了一下,刘藻不妨身子前倾,若非中间案几隔着,险些跌进谢漪怀中,谢漪伸手扶了她一下,道:“陛下小心。”
刘藻点头,谢漪的手拦住她的肩,见她坐稳,便将手收回,衣袖不可避免地抚过她的肩。刘藻又闻到那香气了,她飞快地看了谢漪一眼,又觉谢相身上的香气,比果香更好得多。
谢漪哪知她这许多心思,待她坐稳,与她说了些奇闻异事,以作消遣。
刘藻难得一心二用,心想谢相不气她时,倒也还好。只是不知她今日为何这般心平气和。
谢漪哪里是今日格外心平气和,不过是行在途中,若是将陛下惹怒,陛下又要拂袖而去时,恐怕无处可去,到时,必是更气了。且眼下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这车,若是她被陛下撵下车去,还不知要多出多少口舌,于她威严有损,倒不如暂与陛下相安车中。
至日落之时,车鸾抵达甘泉,丞相竟在皇帝车中待了整日。
就要下车,刘藻颇为不舍,问道:“卿明日可能入宫?”方才谢漪与她讲了一则趣事,初听之下,耳目一新,可惜还未讲完,甘泉宫便到了。
车鸾已听,车外传来阵阵勒马之声,与大臣们上下车辕的响动。太后就在不远处。谢漪稍加思索,便望着她婉拒道:“甘泉宫后有围场,陛下若觉乏味,可往围场狩猎。”
刘藻不知旁的傀儡之君如何度日,但她除不能随意召见大臣,不能批阅奏疏,不能下诏之外,便无不可行之事。
平日里衣食精细,宫人侍奉,从无怠慢,便是那日,谢漪当着她面拿下春和,也无宫人对她生出小视之心。
正是因这种种,刘藻方一面气恨谢漪大权独揽,一面又总欲看看她究竟要什么。谢相倘若当真有甚私心,乃至欲效田和,取代君上,大可不必如此宽待。





[GL]谢相 完结+番外 [gl]谢相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54
奈何她虽总想与谢漪接触,好知她私心为何,偏生谢漪总是推拒,不欲与她太近。
刘藻看出来了,也不欲自取其辱,略一颔首道:“如此,便罢。”
谢漪见她又生气了,倒有些不解。陛下并非小气之人,平日见大臣亦是温厚有礼,偏偏对她,总爱生气。
刘藻叫一股气憋在胸口,上不来,下不去,干脆不去看她,自撩开车帘走了出去。
车驾之下,自有宦官在旁,欲扶她下车,刘藻却想起,去岁她头一日入宫,中黄门小视,态度傲慢,便是谢相,借亲扶她下车,来为她撑腰。
刘藻顿时迁怒,淡淡道了句:“不必。”便自扶着车辕下了车。
宦官不知出了何事,陛下脸色这般难看,忙退到一旁,唯唯不敢言。
四下人多眼杂,大臣、侍从、宦官、禁卫,都暗自往这边看。刘藻自以失态,收敛神色,朝太后走去。
方才情形,太后自也见着了,见她过来,温和笑道:“陛下容色不好,可是与谢相斗气了?”
刘藻弯了弯唇角:“只是天热而已,有些闷。”
太后摇了摇头,心中却暗自生出一猜疑来。
二人入宫,余者则各自散去。
到了甘泉宫,刘藻每日所行之事,仍与未央宫中相同。只是谢相不知何处去了,总也不见人。
太后常遣周勰来。刘藻总觉周勰来得过于频繁了些,往日太后也遣人来,却无这般多的。但她虽觉奇怪,却又想不出缘由来。
周勰相貌极好,五官生得甚是精致,面容更是以神刀削就一般,剑目星眉,棱角分明。然而刘藻忙得很,哪里顾得上看他,多半是耐着性子,说上几句话,表露出少许不同来,便令他退下。
这日,门外来禀,太后又遣宫人前来。刘藻以为又是周勰,搁下笔,欲随意敷衍上几句,好使他早早回去,谁知一抬头,来的,竟是一宫娥。
周勰很受太后重用,她也有意显出看重,不想太后仍是换了他。
刘藻一呆,不免凝视了那宫娥几眼。
周勰虽好看,却终归是男子,难免有些硬邦邦的。但眼前这宫娥不同,她是女子,娇柔生香。她的眉眼生花,朱唇若丹,唇角微微地翘着,可以看出些紧张,却仍极力做出泰然自若。
一入殿门,她便立在殿中,不说话,直到皇帝看她看得怔住,她方盈盈下拜,口道:“陛下大安。”
窗外天色昏暗,殿中也有些昏暗。
宫娥伏拜,体态柔弱,纤小的腰身不堪一握,纤美的玉颈,引人浮想。刘藻站起身来,缓缓地走下殿,她到宫娥面前,看了她片刻。
宫娥伏在地上,起先一动不动,被刘藻注视久了,她仿佛有些不安,将身子伏得更低。
刘藻不知怎么,没敢惊动她,小小后退了一步,又往她身侧端详许久。
直到她回过神来,发觉如此不妥,那宫娥已维持不住纤柔优美的身姿,连同小臂都因伏得久了而打颤。
刘藻顿觉歉然,温声道:“你抬起头来。”
宫娥不知为何陛下初见,便使她跪了许久,又打量了她许久,再抬首,脸上的惶然之色愈加浓重,眼睛也低垂着,不敢与刘藻对视,显得格外娇弱无助。
刘藻吞了吞唾液,伸出手,将她的下颔强行抬起,宫娥吓了一跳,不由自主地瑟缩了一下,又想到眼前是何人,不敢挣扎,眼中却涌起了泪意。刘藻却似浑然不觉,招了招手,令人举一盏灯来。胡敖就在近旁,端着铜灯靠近。
灯火将宫娥面容照亮,她的容貌愈加清晰。
刘藻收回手,缩到身后,紧握成拳。
这宫娥,竟与谢漪,有五分相似。
作者有话要说:
刘藻:“这是明明派来,试探我真心的吗?不用试,我最乖了。”
第28章
胡敖离得近,自也看到了,当即将头垂得低低的,一个字都不敢出声。
刘藻却忍不住盯着宫娥,将声音放缓了,道:“免礼。”




[GL]谢相 完结+番外 [gl]谢相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55
宫娥颤着声谢过。
跪久了两腿发颤,宫娥起身之时,膝盖处一软,险些跌倒,她大惊失色,恐因失仪驾前而问罪,不想有一双手稳稳托住了她。
宫娥愣愣地抬首,小皇帝面无表情地收回手,道了一句:“留神。”
“多、多谢陛下。”
刘藻心中说不出的失望,不对,这人身上虽也气息清雅,却是脂粉调出的香气,与谢相的不同。
这不同本也寻常,然而此时却使得刘藻心中空落落的,好似一颗心从胸口坠下,无处着落。
她又瞥了宫娥一眼。宫娥仍自惶恐,苍白的脸上惊惧不安,眼角尚有泪痕,目光下垂,不敢与她对视。
与谢相相似的面容上出现这般楚楚可怜之色,刘藻既觉焦躁,觉得与谢相不像,又心软不已,不愿她再垂泪。她自袖中取出帕子,递与宫娥。
宫娥不觉欣喜,反倒惊恐不已,抬手接过帕子之时,手都是颤的。
不像。刘藻越发焦躁,她本该令这宫娥退下,可她不知为何又偏生又对这张与谢漪五分相似的面容上流露出的娇怯与柔弱,着了迷。
倘若是谢相,能在她面前这般,便好了。
刘藻一面想,一面盯着宫娥,不由自主地下令:“坐下。”
殿中仅阶下一张坐榻。但凡谢漪觐见,多是坐在那处。
宫娥朝那处行去,刘藻的双眸一眨不眨,凝视她所走出的每一步。
宫娥在榻上坐下,双手窘迫地不知该往何处安置,低垂着头,双肩收缩,怯弱瑟缩之态尽显。
刘藻皱了下眉头,却未言语,自迈上台阶,到宝座上坐下,而后朝宫娥望去。
宫娥原在太后宫中莳花弄草,甚少出现在前殿,甚至不能近太后身侧。今日,太后却忽召见她,和颜悦色地与她说道:“皇帝在甘泉宫不知住得惯不惯,你代我去瞧瞧。”
圣驾至甘泉宫已有半月,这时再去问惯与不惯,似乎迟了些。她虽疑惑,却断不敢抗命,一出殿,便来见陛下了。
谁知一入殿,陛下便盯着她看,诸事皆甚出格。宫娥再愚笨,也知不对。唯恐就要命丧此地,浑身都在发抖。
刘藻眉心愈发拧紧,她脑海中浮现谢相上回来时的情形。
她就坐在那处,穿着一身淡雅的曲裾。她性子不好,总爱将她惹怒,但却甚喜清雅,衣裙俱是淡色,连同妆容亦是淡的。她坐在那里,不开口时,唇角会有笑意,眼角修长,眼眸却又那般幽深,犹如空邈悠远的山一般不能亲近,又如清晨,笼着淡雾的水一般温柔。
刘藻神色骤然发冷,望着宫娥的眼眸也如冰一般:“不对。你别抖,坐得正些。”
宫娥不知什么不对,却听得懂坐得正些,忙调整了身子。
刘藻的声音缓了缓:“双手置膝上。”
宫娥忙照办。
“下巴抬高些。”
宫娥抬高下巴。
“眼神不能慌乱。”
宫娥极力镇定,使得眼神冷静,但她哪里克制得住惊恐,不过片刻,眼中又浮现出惧意。这回皇帝却没有再指正,她的声音更加柔缓,安抚道:“别慌,做得好了,朕放你走。”
她是皇帝,而她不过一侍弄花草的卑贱宫人,除听命行事,别无他路可走。陛下允诺放她走,宫娥竟当真被安抚住了。
她先放松双肩,使得整个人不那么紧绷,接着微微翘起双唇,显露清浅笑意,而后抬起下巴,使下颔与膝平行,面容微微转向皇帝。
这都是刘藻教她的。
刘藻眼中流露惊喜。一旁的胡敖却在心中掀起一场惊涛骇浪。这宫娥本就与谢相五分相似,经陛下这一指点,五分生生变成了七分。
刘藻打量着宫娥,心中好似有什么被放出来了。
殿外响起一声雷鸣,狂风忽起,骤雨打落,发出哗哗巨响。宫娥受了惊,眼睛睁大,身子也发起抖来。
刘藻着了迷般看着她,一边看,一边想,若是谢相有这般容色,该是如何动人。
雨大,陛下虽答应了放她走,她一时却走不了。宫娥还坐在榻上,但陛下却不再言语,也不再看她。宫娥不知如何是好,不敢退下,又不敢动,只得干坐着。
夏夜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到半个时辰,雨便停歇。




[GL]谢相 完结+番外 [gl]谢相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56
刘藻抬起头,又看了那宫娥一眼,她心中汹涌起伏的波动也如这骤雨平歇,道:“你退下。”
宫娥如蒙大赦,忙自榻上下来,草草施了一礼,便退出殿去。
刘藻的心,也静了下来。她合起双眸,黑暗中谢漪的容貌在她脑海中浮现。
夜间下过雨,清晨水汽丰沛,倒不那么酷热。刘藻用过朝食,又读了两篇赋,起身往太后殿中去。
她甚少去见太后,说来这且是头一回。
太后料到她要来,却只字不提昨夜事,笑道:“我正要去苑中走走,不如陛下同行?”
刘藻答应。
太后总能说些弯弯绕绕的话。刘藻每回皆是强提起耐心来听着。原以为今日来此,太后能将话说得直白,不想依旧是如这宫道一般,曲折难明。
“孝文皇帝仁孝宽厚,勤俭朴素,却信鬼神,好长生。”太后闲谈一般,随口说着。
刘藻却知她所言必有用意,也听得认真。
“有一炎炎夏日,文帝夜宿清凉殿。清凉殿清凉舒适,吹散夜间暑热,文帝方一沾枕,便昏昏沉睡。他做了一梦,梦见前方凭空而现一道天阶,迈上天阶,拾级而上,便可登入天界。文帝欣然而往,走上天阶,谁知行至中途,天阶忽消失。文帝大惊失色,以为就要跌落,非但登不了天,还会摔到地上摔死。正当文帝惊慌之际,身后来了一黄头郎。”
“黄头郎穿了一件横腰的单短衫,衣带系结在背后,推着文帝,登上天宫。隔日文帝梦醒,照着梦中指点,前往渐台,找寻那忽然出现的黄头郎。”
“可寻到了?”刘藻问道。
太后点了点头:“寻到了,便是邓通。”
刘藻乍一听邓通,还未想到是何人,待见太后似笑非笑的望着她,方想起,邓通是文帝嬖臣。
联想起昨夜之事,刘藻看了太后一眼。
太后见她想到了,挥退了宫人,接着道:“汉家皇帝好男风。文帝有邓通,武帝有韩嫣。到了陛下这儿,要宠幸一二女子,也算不得什么奇闻。”
她说罢,微微侧身,不远处那宫娥映入刘藻眼帘。
正是昨夜那宫人,她弯着身,在花间采集花露。她还不知已成了一景,落入旁人眼中,正小心地扶着花瓣,使得露水滚落到一小瓮中。
“我将这宫人赠与陛下可好?”太后说道。
刘藻移开目光道:“不必。”
她拒绝断然,太后却无半点不悦,笑意更深了几分,眼光落到那宫娥身上,来来回回的打量,好似挑剔一死物,道:“美则美矣,却无灵气,确实不及谢相远矣。”
她直接挑破,谢相二字仿佛在刘藻的心弦上拨了一下。她假作不知,道:“太后何意?”
“陛下心知肚明。微贱宫人,陛下纵然一时觉得有趣,宠爱上两日,必也觉寡淡,哪及谢相之神韵动人。”
刘藻胸口起伏了一下,似是意动。
“陛下要亲政,必得除去谢相。你我不妨联手,待事成,谢相自然任凭陛下处置。位高权重的丞相,必然心高气傲。陛下将她拉上龙榻,到时,她是厉声呵斥,竭力护卫贞洁,还是认命躺平,任由陛下采撷?”太后的声音微微低下,好似在营造一场梦境。
刘藻明知对着她,当警惕一些,然而一涉及谢漪,
她便不能自持。她想了一想,将两种情形都在脑海中描绘了一遍,只觉若是谢相,不论哪一种都甚诱人。但她仍是在心中摇了摇头,暗道:“都不好。”
若是谢相,想来纵使有那一日,也必不会如太后所言,或呵斥,或认命。她想着,不由笑了一下。
那宫娥已抱着她的小瓮走远了,四下无人,说什么皆不入六耳。
太后话已说尽,终于见小皇帝显出一丝诚意。她转过头来,望着她道:“昨夜之事,若是传入谢相耳中……”
太后笑道:“陛下放心便是。”朝中她不及谢相,宫闱之内,谢相却不及她。
她既遣宫娥拜见,自然有所准备。
刘藻闻言,终于在心中松了口气。她昨夜情难自禁,做得轻佻出格。待回过神来,已来不及补救。一想到谢相若知她令宫娥模仿她的气韵,必是尴尬,兴许往后便不理她了。
她一念及此,便担忧不已。晨起来此,与太后周旋了这许久,为的便是这一句。
忧患一解,刘藻顿时镇定起来,又耐下性子,与太后说了几句,方告辞离去。
去岁入宫之时,她见谢漪,虽有些怕她,却仍是对她生出了许多好奇,奇怪这人如何能以女子之身而居丞相之位。
至登基,她受谢漪所制,一不能下诏,二不能见朝臣,连传国玉玺也只在登基那日,见过一回而已,但她依然信她。




[GL]谢相 完结+番外 [gl]谢相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57
直至之后,她先为巩固势力,派了一老儒为帝师,再以外祖母为质,胁迫她听话,又以萌萌二字相戏,她方恼怒起来,但再怒,也只在当场,过不了多久,她又总能消气,下回再见,仍旧不觉得她多讨厌,遇事依旧先想到她。
这种种反常之事堆积,刘藻却从未想过是为何。
直至她见了那宫娥。那宫娥与谢相生得颇为相似,又截然不同。
刘藻一贯自制,除却谢漪身前,总能维持沉稳之态。然而她见了那宫娥,心中却似有一头豢养了许久的猛兽,挣脱而出。
倘若谢相,也能与那宫娥一般,由她摆弄,便好了。
只是想也知不能,她不气她,就已是难得。
刘藻自太后处出来,解决了后患,想到她怕是难与谢相亲近,又不免沮丧。
太后依旧不死心,遣了那宫娥试探,便是为了拉拢她。
刘藻又不傻。太后与谢相鼎足而立,谢相虽略胜一筹,但也奈何不得她。如此便可见太后之势。
她既有权势,若是诚心要与她联手,便该设法解她眼下困窘,让她能见大臣奏疏,能下天子诏令。
然而太后却无此意,不过是一再欲借她皇帝的身份,来掣肘谢相。如此,即便她当真与太后一同压制了谢相,最后也仍是傀儡,不过是由眼下受制于谢相,改成受制于太后。
两相比较,刘藻倒是宁可受制于谢相。毕竟受制谢相已受制了一年,算是熟了。
她一面想,一面往回走。
甘泉宫她是第一回来,宫中道途纵横,处处有花处处有树。刘藻不识得路,便有一宦官在前引路。
她漫不经心地跟随其后,目光掠过四下美景,却无分毫欣赏之心。
回到殿中,也有些倦倦的,甚至撑不起精神来看一眼竹简。
胡敖甚是奇怪,今日晨起陛下且还神采奕奕,怎地往太后那处去了一回,便这般垂头丧气。
但他也并不多担忧,毕竟小皇帝甚是克己,想来不需多久,便能重新振作。
谁知一连三日,刘藻都未再看一眼书简。她每日不是在殿中坐着,不知想些什么,便是外出,在园囿中信步而行,看似悠然,眉间却总藏了一抹愁意。
甘泉宫依山而建,一半在山上。
山中树荫遍地,多少凉爽一些。刘藻走得累了,又不欲乘辇,令人牵了匹马来,骑在马上,由人牵着马走。
他们走在山道上,山林皆是修整过的,长长的一条山道,不见尽头,竟也无一截拦路的枯枝。
待她从山上下来,心间那口郁气仍无分毫消散,反倒更堵得厉害。
她回到殿中,换了身干净的衣衫。目光扫过书案,案上已叫宫人收拾过了,竹简与帛绢皆叠放起来。
刘藻这才想起她已三日不曾看过书简,也三日……未见谢相。
不知谢相遇上了何事,昨日她本该来为她授课,但却并未出现,只遣了大臣来告了声罪,说是有事缠身,不能来为陛下授课。
刘藻轻轻叹了口气,兴许谢相知道了,她知晓了她那夜对宫娥所行之事。
这念头一生出,刘藻便觉心底一片冰冷。谢相会如何看她?她原先将她当做傀儡,却还愿三日教她一回,想必以后,她再也不会来见她。又兴许待她将太后压制下去,彻底掌控了朝政,便会换一名皇帝。
想到此处,见不到谢相的恐惧,竟压下了做不成皇帝的恐惧。
宫人眼中,陛下自即位来,克己自制,从无矜骄,是一早熟沉稳的少年。唯有刘藻自己方知,她有多怕。她自登基那日起,便怕会被废黜。
昌邑王的下场犹在眼前,她不愿被废为庶人,而后由人看守起来。故而她勤恳好学,努力学着做一个皇帝。纵然她接触不到朝政,也看不到大臣,也绝不懈怠。
但此时,刘藻却不那么怕被废黜了,她怕的,竟是不能见到谢漪。
她甚至怨恨起太后来,若非她多事,非要戳破,她还能自在一些,虽每一见谢相必然生气,但至少是能见她的。
刘藻走过去,翻了翻最上头的一卷竹简,颇有些意兴阑珊。她正要丢下竹简,往侧殿歇上一觉,殿外有宫人忽然入内:“禀陛下,丞相来见。”
刘藻一惊,猛地转身,眼中满是不敢置信,一句“快宣”就要出口,她想起什么,忙到御案后坐,摊开一卷竹简,持笔沾墨,方抬起头来,不动声色道:“召谢相入殿。”
方才还觉有些闷热,不如山林清凉的大殿,不知自何处吹入一缕清风来,那风想是自花树草木间卷过,带着一抹淡淡的山林之气。
刘藻深深吸了了口气,坐得端端正正,目光落在竹简上,似乎正沉浸书简之中。
不多时,谢漪便走入殿中,施礼之后,她直起身来,目光沉静地落到皇帝身上。刘藻的心,猛地跳了一下,她忙镇定,回忆她往日见了谢漪,是如何言语,迅速地搜刮一圈,她方稳稳地开口道:“请谢相入座。”




[GL]谢相 完结+番外 [gl]谢相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58
而后,不等谢漪坐下,她便继续问道:“谢相昨日去了何处?”她此举颇有先声夺人之势,又能显得自己问心无愧,毫不心虚。
“臣去了趟长安。”谢漪回道,见小皇帝盯着她,不由奇道:“陛下何以这般看臣?”
刘藻忙收回目光,又觉收得太过惊惶,不够自然,便补救道:“多日不见,看一看谢相可有什么变化。”
谢漪失笑,修长的眼眸微微弯起,眼角往上,挑出一细小的弧度,眼窝仿佛盛了一汪温柔,带着清浅的笑意:“如此,陛下可瞧出来了?”
刘藻摇了摇头,她的眼睛又看了看谢漪,心中不知为何,又因她的笑意,生出无限欢喜,那欢喜像一阵风,将连日来的阴霾,全部吹散。
谢漪前几日去了趟长安。
皇帝避暑,长安却不能无人坐镇,武帝时多派太子监国,陛下没有太子,便需派一名重臣。
1...1112131415...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