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一九八一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实在闲得疼

    这段时间黄瀚总共装了十盏日光灯,幸好是以批发价拿货,抛去分给黄道武的钱,赚了三十八块。

    这回黄瀚没有把钱全部交给张芳芬,而是交了二十块,这个利润也就是买不到批发价配件时的正常数额。

    张芳芬当然不可能知道日光灯配件究竟是拿到了什么价,见黄瀚交钱给她就收了,什么都没有问。

    新房子里需要装六盏日光灯,两台吊扇,这活儿用不着请人,黄瀚自己做。

    老房子的电路改造、新房子布线都是黄瀚的活儿。

    黄道舟和黄道武已经适应了黄瀚会电工活儿,他们承担所有的体力活儿,放心让黄瀚接电。

    只不过每一次黄瀚动手前,他们都会亲自检查,看看电表下的电闸有没有断开。

    楼下打通后的六间屋子抛去大门西侧的一间敞开式厨房,营业面积达到八十个平方,两台吊扇少了点,理想数量是六台。

    还好八十年代初的夏天气温没有后世高,能够将就。

    这时真的不热,绝大多数人家都没有电风扇,空调这东西都没人听说过,还遥远着呢。

    如果是两千年后动辄三十**度的高温,真不知道会热死多少人呢!

    这时候的人们在盛夏季节大都是在外面纳凉,带把蒲扇扇扇、打打蚊子,过了九点也就回家睡了。

    家里没有电扇,用蒲扇划拉几下子也就能安然入睡。

    黄瀚舍不得装六个吊扇的原因是太贵,批发价还要六十几呢!

    黄道舟的三个月工资仅仅够买两台吊扇,当然贵得吓人。

    反正预留了线路,等赚着钱了再装吊扇和楼上三个房间里的日光灯也不迟。

    &n




第一百七十五章:抽自己一个大嘴巴
    黄道舟认为修两个卫生间太不值当,坚持修一个就可以了。

    他算过账,在二楼多修一个卫生间算上工钱、料钱、自来水管的钱,要多花一百多块,这钱真的可以节省。

    但是黄瀚坚决不肯答应,为了彻底解决便便问题据理力争,因为二楼是父母、姐妹和自己的房间,楼下是营业的公共区域。

    楼下的小小卫生间是充分利用了楼梯下的面积,只能满足一人使用,进去是关门插上插销。

    沪城有球形锁,那玩意儿太贵,犯不着花那个冤枉钱,换成一毛几分钱的插销一回事。

    在饭店的营业时间里,楼下的公共卫生间说不定会很忙。

    楼上修个卫生间利用楼梯口边上的面积,这个卫生间留给自家人专用多好。

    最后黄道舟和张芳芬咬咬牙同意修两个卫生间。

    他们知道趁着造房子的时候埋管道、装蹲便器能够一劳永逸,钱不够再想办法,大不了卖“双肩包”。

    这也是因为成爸爸是根据黄瀚的要求买东西,楼下卫生间的面积哪里够装两个蹲便器

    眼看着卫生间里价值半个月工资的大件——蹲便器多出来一个,不装起来岂不是暴殄天物

    况且黄瀚还在墙壁里预埋了陶瓷管,浇筑时也留了洞装上了铸铁的防臭弯。

    没办法,这时没有pvc管材,管道都是铸铁材质,黄瀚为了省钱只托成爸爸在沪城卖了两个铸铁防臭弯,管道都是用陶瓷的。

    陶瓷管一节一米左右,内壁比铸铁管光滑,价格只有铸铁管的五分之一,埋在地下、砌入墙壁的使用寿命还要超过铸铁管。

    因为铸铁管长期泡水会生锈烂掉,陶瓷管是怕磕着碰着,埋在地下只要不受到重压,一二百年都坏不了。

    成爸爸不仅仅亲自去沪城帮着买东西,还在夜里开着货车把搪瓷盆、酸菜送到“事竟成饭店”门口帮着卸货。

    成爸爸真心实意心甘情愿帮忙,他心里充满感激,恨不能掏心窝子,黄道舟哪里体会得到

    他见联运公司成队长开着卡车亲自送东西,还亲自帮着搬运,很是过意不去。

    成文阁的父母这几个月应该是最快乐的人,儿子期末考试居然进步到了二十九名,数学考了九十二分。

    从来没有好好做过暑假作业的儿子不仅仅天天做作业,还天天读书背诵课文,这几天居然在学英语!

    儿子有希望就是父母最大的期望!

    成文阁双亲打心眼里感激黄瀚,成爸爸当然乐意帮着黄瀚家做事。

    前天,成文阁回家后特意让父母听他唱歌,说实话,成爸爸认为儿子唱的那首歌很好听。

    成文阁唱完歌,郑重其事问道:“爸爸,我真的有可能去省里的广播电台唱歌吗”

    “啊这恐怕不行吧!你为什么这样说”

    “黄瀚让我在有人来录音时好好唱,说那录音带是准备送去省里广播电台的!”

    “什么什么有人会给你录音。”

    “不是给我一个人录,还有黄瀚、张春梅、刘晓丽。张倩昨天来了,她后悔得当场就哭了。”

    成文阁说话还是有些颠三倒四,还好成爸爸习惯了。

    那是张倩在放暑假后玩嗨了,没有成天跟着张春梅转,谁知道没赶上给教育局领导和实验中学校长、老师唱歌的大好事。

    现在又得知张春梅、刘晓莉没几天会被录音,有可能收音机里会播放她们唱的歌。

    张倩毕竟是个小孩子,哪里承受得住这样的落差,当场就忍不住,哭得“哇哇”的。

    会唱歌的小学生太多了,张春梅和刘晓莉属于机缘巧合,成文阁其实是黄瀚竭力推荐才得到机会。

    失去机会哭是没有用的,黄瀚和张春梅也只能给予安慰,不可能承诺带上她。

    原因很简单,黄瀚认为自己被选去省城录音的几率都不会超过六成,张春梅、成文阁几人更加没把握,三成几率就不错了。

    哪有牛逼跟人家提要求,再带上某某某。

    成爸爸已经知道是黄瀚创作了这首歌,他问道:“你们这几天都是在唱黄瀚作词作曲的这首《老师慢些走》对不对”

    “嗯啊!”

    “没几天会有人来录下你们唱的歌送去省里的广播电台!”

    &n



第一百七十六章:极度别扭
    成爸爸又亲自跑了一趟沪城,带回来两个电饭锅。

    黄瀚家是只大号的能够煮四斤米,成文阁家的没这么大,可以煮二斤米。

    成爸爸的战友是沪城一家联运公司的车队副队长,他们单位的规模比三水县联运公司大多了,经常有车跑广州城,成爸爸拜托他从广州买回来了三角牌电饭锅。

    最重要的事儿当然忘不了,成爸爸特地乘公共汽车去了市中心,终于买到了两套吉他入门教材,两把最便宜的吉他。

    黄瀚这三个月简直是全身心投入学习音乐,还有良师、益友教导,进步有目共睹,当然看得懂吉他入门教材。

    他不仅仅教成文阁和钱爱国练习,自己一天也练一两个小时。

    黄瀚知道邱老师的水平高,发现有些不能确定的吉他弹奏技巧,就拿着教材去请教。

    很明显,邱老师懂这个乐器,只不过她未必喜欢这东西。

    见黄瀚和钱爱国、成文阁热衷学吉他,邱老师不支持也不反对,黄瀚主动拿着教材来请教,她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黄瀚很了解邱老师的心情,因为邱老师不可能知道以后弹吉他会全国流行,学习弹吉他的青年多以几十万计。

    成文阁和钱爱国终于玩上了乐器,觉得新鲜,每天简直是曲不离手,三人从入门开始一起学,真觉得有意思,还相互攀比着呢。

    黄瀚为了培养他俩的兴趣,和他们一起特意花时间专一练一首曲子,日日弹、时时弹的都是《老师慢些走》。

    刚开始当然属于噪音,三五天后就不是了,一个多星期就能听出调子。

    弹出了调子,钱爱国自我感觉良好,简直是乐疯了,每天勤练不已,钱爱国看着儿子一天天在进步目瞪口呆!

    这个暑假儿子不出去野,不和邻居的孩子们一起打架,每天都在学习,有子如斯夫复何求

    家和万事兴,原本最让钱爱国操心的儿子,现在让他无比放心。

    钱爱国把心思用到了工作和社交上,几个至交好友传来好消息,他没几天就能调回三水镇工作。

    他原本就是三水镇的干部,去了离城区十几里的刘庄镇农机站当站长是冲着提拔一级。

    如今副科级已经到手三年多,他一直在活动,目的就是平调回三水镇任职。

    这也是干部特色之一,想上进往往都得下基层锻炼,在机关里被提拔的可能性小多了。

    上班的地方离家十五六里,每天骑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吃苦受累接近四年,钱爱国早就够资格回来了。

    自从拿到吉他,掌握了基本弹奏方法,成文阁就憋足了劲儿玩命练,他完全是因为怕被钱爱国比下去。

    俩人一天的练习时间加起来恐怕不低于八个小时,只是专心练一首曲子,又有邱老师这个实际上的词曲作者之一亲自指点,进步真的很快。

    别人又不可能知道他们是死记硬背速成一首曲子,其他的一概不会,如果成文阁忽然来个吉他弹唱应该蛮唬人的。

    转眼间,黄瀚家的新房子已经上梁盖瓦了,浇筑已经有了十二天,七月份气温高,其实已经可以拆模版,但是黄道舟是个稳妥的人,安排在明天。

    接下来就到了扫尾阶段,每天只要来七八个瓦工、小工就行。

    盖房子这件大事将要完成,也就意味着该跟木匠、瓦匠结清工钱喽!

    小小工程接近尾声,账已经能够算个大概了。

    黄道舟年轻时就是会计,账算得精着呢,当然能够确认家里的钱不够给瓦工、木工结算工钱。

    但是他不着急,因为家里有可以变现的“双肩包”,正应了那句话“家中有粮心中不慌”。

    他趁着秀儿、玉儿不在,见黄瀚也在,故意跟张芳芬商量道:

    “芳芬,我算了算,除了已经给的一百块定金,收工后,还该给匠人们五百七十几块钱。



第一百七十七章:那眼神能杀人
    黄道舟问道:“成文阁那孩子期末考试考得咋样”

    “又进步了,数学还超过了九十分,已经是班级第二十九名。爸爸,你不要有顾虑,晚上我跟你一起去成文阁家,他爸爸今天没有出差。”

    黄道舟有经济头脑,他坚信“双肩包”拿去沪城卖,最少能够卖十块钱一只。

    现在卖了真是杀鸡取卵,能够借到钱解燃眉之急,当然是选择借钱,反正已经借了一千八百多,干脆多借点也没啥大不了。

    见黄瀚强调成文阁的爸爸主动承诺借钱,他不再犹豫,点头道:“好吧!带点什么伴手礼呢”

    “拎两瓶洋河大曲就行了。”

    晚上八点钟,买完茶叶蛋的黄道舟、黄瀚来到了成文阁家,他家一家三口都在。

    黄道舟一时间有些尴尬,道:“成队长,冒昧登门打扰了!”

    “哪里话!你们能来我们一家子高兴着呢!你别喊我成队长,听着太生分,喊我胜利吧!”

    “胜利成胜利是你的大名”

    “嗯啊!我是四五年秋天出生的,那年小鬼子投降,抗日胜利了。我爸爸就给我取了这个名字!”

    “哦!这个名字很有纪念意义啊!”

    “是啊!和我同龄的有不少叫胜利呢!”

    “呵呵!我们局里也有叫胜利的。”

    “是吗哈哈……”

    “成队长,这些天多亏你了,不是你帮忙我们家都不知道用什么办法买到那么多东西!”

    “别呀,别见外呀!不是说好了喊胜利吗这点小事不算啥!”

    黄道舟还在有一搭没一搭跟成胜利唠嗑,就是不好意思谈借钱的事。

    黄瀚也不便插话,拉着成文阁进了他的房间。

    成文阁其实不傻,意识到这么晚了,黄瀚还带着黄道舟来他家一定有正事。

    他轻声问道:“你和你爸爸来我家是不是砌房子的钱不够了,要借些”

    “呦呵!你都聪明得赶上诸葛亮了,简直是能掐会算啊!”

    笨笨的成文阁最喜欢听别人说他聪明,他乐呵呵道:

    “什么能掐会算啊!这明明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可是你爸爸怎么说了那么多话,就是不提借钱呢”

    “他呀!脸皮薄不好意思开口呢!”

    “那怎么办就这样聊下去会不会一直聊到半夜啊”

    “呵呵!我认为你爸爸已经心里有数了,说不定他先开口问呢!”

    “要不我直接出去说吧!老是扯闲话不谈正事,不是瞎耽误功夫么!”

    “用不着,让他们聊着,单看看俩人是不是很健谈!”

    “好,我俩干脆坐在他们旁边听,单要看看是你爸爸先说还是我爸爸先!”

    “我的判断是你爸爸先提!”

    “呵呵!我也是这么想的!”

    黄道舟和成胜利毕竟不是太熟,俩人都是没话找话,渐渐的,成胜利就忍不住了。

    道:“黄老哥,你今天来我家肯定是有事情说吧!你放心,不管什么事,我家都愿意帮忙!”
1...5556575859...1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