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误道者
玄浑道章 第一百九十章 上下道相济
在元夏方面结束了这场进攻之后,两殿司议自也不用像原来那般等在两殿之中了。无面分身也是终于能从两殿之上离开了。
而当他回到了自己驻殿之后,总觉得自己想做什么事情,在思索之中,他不自觉便将那玉石拿出来把玩,这让他心里忽然安心了许多。
也是由于他这样的举动,使得他将自身所知都是送报到了重岸假身之所在。重岸一直等在这里,此刻得到了消息,他一刻也没有耽搁,马上将自己所知道的都是报给了戴廷执知悉。
如今玄廷诸廷执听了戴廷执的转述,才是得知原来这回进攻并不是元夏的主要目的,其重点反而是为了搅乱他们后方,此番正面行动乃是为此做的遮掩。
这样听起来似乎有些本末倒置,可细细想来,倒也是说得通。
因为从微妙的心理来看,元夏一些上层出于自己的目的,未必有将他们击破的想法,而搅乱后方的确有用,既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进攻,也可牵扯他们不少的精力。
特别是这一次正面攻袭之后,天夏方面不论是否愿意,肯定是要将大量的力量布防在前面的,后方若是出现问题,确实容易令他们难以两头兼顾,所以这等针对举动仍然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
陈首执这时看向冯昭通,问道:“冯廷执,你那里如今情形如何?”
冯昭通在座上一礼,回道:“这两月以来并无大扰,如今战事已然结束,各方俱是安定,但是人心易变,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元夏的好处与挑拨,可元夏埋下的种子,却也不是那么好祛除的,却是长久调和。”
玉素道人这时言道:“此事当要约束,而不是放任,人性之私,何处皆有,天下之人并非人人圣人,对于那些敢于和元夏勾结之人,当以严厉手段处置之。我知冯廷执此前碍于照顾大局之故,对于一些人格外宽容,但这些人都是隐患,需得除却,方能安定诸域。”
说到最后,他又言道:“冯廷执若是觉得不好下手,玉素可以代而为之。”
冯廷执点点头,道:“玉素廷执说得也是有理的,不过眼下尚不必如此,正如玉素廷执所言,人心善变,不能指望其待我天夏始终如一,实则若我天夏强盛,这些人倒也不会有其他心思,若我天夏弱小,此辈自会滋生,而冯某以为,我当在战后向诸域布沐天夏道念,再传道法,恩济诸域,以固人心。”
说到最后,他转身看向座上陈首执。
陈首执颔首道:“冯廷执了解诸世域,既是冯廷执提出此策,便交由你来推动,望你能安抚诸世。”
冯廷执一礼,正容道:“冯某必尽全力。”
而待他坐下之后,林廷执看了看众人,开口道:“此回元夏击我,固然我泄了不少根底,可元夏实力亦是暴露了不少。诸位廷执,此也证明了就算我们拥有另一条两界通道,就算可以打破半觉仙,我们也不具备覆灭元夏之能。”
钟廷执亦道:“林廷执此是正言,实力不足之前,我天夏当还是以过去之策略为主,仍是以积蓄缓图为上。”
玄廷此前曾做过推演,若是打破半觉仙,要想推平元夏,除非能在短时间内攻破两殿或者三上世,那还有几分赢的希望,因为元夏一旦不再固守天序,就能将各个镇道之宝放了出来,那轻易就可将他们摆在元夏世域内的人手全数击破。
尽管这样做等于是破除了元夏天序,可元夏主要力量尚在,下来要么是仗着镇道之宝追逐过来,设法覆灭他们,要么是诸多求全道人趁天序崩塌求取上境。
而余下之人可能会倾向于覆灭天夏后再得享终道,故是分析下来,天夏必须具备能与元夏正面一战的实力。
竺廷执道:“除非我等在镇道之宝完全压过元夏,否则以拖待变方是上策,就算镇道之宝压过对面,若实力低弱于敌方,也很可能会付出更大代价,此非我天夏所愿。”
林廷执赞同道:“我天夏并非为了胜元夏而去,而是为了使生灵及诸道有道可享,保全更多的同道,才是我当应为之事。”说到这里,他声音稍稍一沉,“不过若为天夏道昌,我辈亦是不惜此身!”
他这一语说出,光气长河之上,安静了片刻,然则诸廷执背后气光涌动,将周围照照耀得明光熠熠。
陈首执沉声道:“诸位廷执,过往元夏破灭万世,唯有我天夏最后一处世域独存,而如今我天夏辟世三十余,元夏从后方搅乱我等,那正畏惧诸世之力并合为一,而敌人愈是畏惧,我等便亦是不可放弃。我天夏诸世力聚一处,那寡弱者便是元夏了。”
他看向诸廷执,“我天夏之胜,乃在众道之胜,以万世之力击一世,便元夏根底再厚又如何,我亦可破之!”
他这一席话飘荡在了光气长河之上,再是远传到了下方,天夏诸洲宿玄尊皆有耳闻,他们皆是望向天穹,点首不已。
元空上层,张御把底下的事情看在眼中,见天夏已然化解危局,他也是收回目光,只要是两边斗战不涉及上层力量,那么他就不会去多管。
而且底下在斗战,他这里同样也在斗战,天夏上下层虽然相互隔绝,所行之道,所持之念,却是相同相通的。
现在经过他启印长时间的映照,至高之中气机隐动,似还差一点点就能将其中真正力量勾动,过程也算较为顺利,因为至高本身毫无抵御之力,而他对于至高之力也是十分熟悉,最重要的是,他拥有至上之气,可以很好的化消各种突然出现的情况。将之化变成为身外化身。
若得如此,那么取拿至上之气将会变得异常顺利,很可能于短暂的一瞬间就能完成此事。
只是至高若是不存,五位元圣必知他之所为,所以这个身外化身必须以至高的形式继续存在下去,甚至其中的至上之气都可存在于那里,他还可为此填入进去更多。
这样还有一个好处,有至上之气的存在,五位元圣也推算不出什么东西来。
可虽然进展顺利,可他此时却停了下来,这是因为到了这一步之后,特别是到变化为身外化身的那一刻,需得谨慎,稍微疏漏就可能让五位元圣察觉到什么,自己或者让五位元圣那里无心关注,至少要分下心思。
他略沉吟,道:“李道友。”
李复缘正在观察下层弟子,不过日常也就是修持功行,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正自无聊的时候,感到张御相唤。他精神一振,立刻赶了过来,执礼之后,道:“执摄,可是又有事需弟子去做?”
张御道:“确有一件事,我如今做一件大事,已然到了关键时刻,但需遮掩,如今唯一能够利用的,那便是大混沌了,不过我并非是要你引动大混沌,而是要你利用黑镜引驻混沌之气。”
他上次接触了这个黑镜,就觉得这个宝器非常有意思,并非纯粹炼化出来的,而同样是混沌与元空交汇而成的宝器,也许是第一件混沌宝器,能做的事情远比想象的更多。
他有大道六印,成道又在李复缘之前,同时他还是元空之中少有的明了大混沌运转之人,所以他在借过黑镜之后,也是看出了这里的玄妙。
李复缘道:“不知弟子该如何做?”
张御道:“前回我借道友你宝器而用,今日我便还道友你一个要诀,你如今无法显身在外,可若你与大混沌一起对抗,就会进入可为外感的境地之中,故你并非是无法与外与人接触,只是你自身不全,所以才得如此。”
李复缘本来对混沌道法理解颇深,只是一直以来抗拒大混沌,所以他有些地方产生了闭塞,现在得了他这么一点拨,却是豁然开朗,而思路一开,他顺此下去,旋即就想到了许多道理。
许久之后,他回过神来,带着欣喜与感激对着张御深施一礼,道:“多谢执摄指点。”
张御道:“谈不上指点,这些道理道友迟早也能明白的,混沌需得抗拒,可诸多变化终究是因为大混沌而来,要对付敌手,也要了解敌手,若只是一味回避,却是解不开真道的。”
李复缘连连点头,道:“得了执摄开释,弟子心中去了许多疑惑,这样的话,弟子能做的事情就有许多了,不知执摄打算让弟子如何为之,请执摄示下!”
张御道:“大混沌始终是那五位警惕之物,若是有大混沌于元空久驻,则其必除之,我不要李道友你与这几位去强行对抗,对面若动,你便撤,对面不动,你便驻留,若是对面什么俱不理会,道友你也只管做好我所关照之事便可。”
李复缘肃容道:“是,执摄将这些就交给弟子好了,弟子定会做得妥当。”
张御提醒道:“记得保全自己,其余都是小事。”
李复缘应下,再是一礼,就遁身离去。
张御看着其人远离,只要李复缘这边顺利,他便会开始炼化那身外化身。
……
……
玄浑道章 第一百九十一章 化附得觉见
李复缘拿住黑镜去落去了元空之中,他虽无法感察到外间的人和物,可是对于元空本身却是有着清晰认知的。
他没急着动手,而是以张御所告知的方法,试着对抗混沌之气,果然自己可得映照出来,并落驻于一地。
由此他所看见的元空又是不同,除了金庭和元一天宫之外,他还感受到了诸多同辈大能之所在。这等景象他也以前不曾见过的。
只是他是靠着混沌之气对抗而暂且显身,此气一去,就会重归本来面目,仍旧未得完全,所以他即便此刻落在元空之内,也没有道名落驻此间,整个人也是显得虚浮不定。
他在看过之后,不再对抗,自身再是化去无踪。
而后他将黑镜取出,运法催动,将大混沌往元空之中牵引过来。
过往往元空之中渗透的大混沌都是异常分散的,故而说一句无处不在也不为过,可同样影响也就是那么一点,元空正序自能抵御。
可是现在被他这么一吸引,不但元空之中大混沌往此汇聚,更多的混沌之气往这里汇聚过起来,这立时搅动起了元空正序,更重要的,元空之中也将会多出更多变数。
这般动静立刻引起了元一天宫之中五位元圣注意,他们是要杜绝一切变数的,这事与他们想法相悖,当然立刻要进行阻止的。
太极元圣站定玉莲,指扣法诀,背后宝光放开,李复缘只觉一股莫大危险袭来,他立刻放弃了自己举动,同时收起了黑镜,而就在撤回那一瞬间,方才吸引过来的混沌之气就被驱移开来,元空之中于顷刻间再度恢复了平静。
张御这时则已然是通传了天夏这边诸位大能,让他们不必插手此事,而要李复缘若是应付不了,他会设法劝其撤走。
不过现在见到李复缘很谨慎,一见不对就是撤走,这让他点了点头。
下来只要其人维持住,就算完成了他的交待。
要知道大混沌一起来,不仅仅是吸引元一天宫的注意,也在于搅乱元空,让五位元圣无法做出正确的感应,这样他再配合至上之气的遮掩,才能让那五位对至高变化无从察觉。
他看了一会儿,只留一缕气意在外看顾,而自身则将注意力转到至高之中,在启印映照之下,现在距离只差了一步。
此时此刻,他带在身上的至高三圣神器此刻也是飞了出来,并且化作为一,投落到了至高之内,因为这同样也是至高的一部分力量,而其余分散出去的神异力量也是在一瞬间归回,这一刻,至高获得了完整。
张御不曾错过这个时机,运转启印,将那最后一步推动,刹那间,他将自身之气意完全布落到了整个至高之内,可见有一缕残破气意存在,其与至上之气还抱为一体,彼此紧紧缠绕。
这是当初至高从元空之中化演出来后所诞生先天灵精之识。然而因为此灵精过于充壮,而抱裹至上之气,也是太过高妙,导致此识无从蜕变成为真正智识。
现在他以启印渡落,以自身之气意暂代至高之气,同时他又一点指,分出一缕至上之气,与那本来被环抱住的至上之气汇融相接,随后徐徐将之牵引出来。
这个过程看似繁琐,但因为他准备充分,所以只是在一二问对之间就完成了,而没有了至上之气,至高当即就要产生异变,可在这个时候,他又是于心下一推,将那些至上之气重新反渡了回来。
但这一回,所有的至上之气都已是为他所主御,霎时就将整个至高的变化镇压下去,同时在至上之气的配合之下,他浸入其的气意也是彻底与至高同合为一!
到此一步,炼化至高已然完成,而此处也算是取拿到手了,只是还需他再作催动,才会真正化为身外化身。
不过他现在没打算这么做。因为此举随他意念转动,随时随地可以完成,但也有让元一天宫留意到,而现在哪怕他不去做此事,对至高也一样握有绝对的御使之权。
此刻他通过至高,能清晰感觉到诸域之中那些借用至高之力的生灵,只是这些分散出去的至高力量十分之微弱,相当于他看了一眼,那目光落处所产生的力量就足够这些生灵运用了,所以能不能收回根本无所谓的事情。
也就是至高本身作为无意识的存在,本能维持自身运转,才会去将这些收了回来。而他自是用不着去做这些,甚至他可以将更多的力量分出去,让更多生灵得利。
他看得很清楚,至高与浊潮,是除却寻常道法之外大多数神异力量的源头,影响的不仅仅是天夏,诸多世域也皆有所涉。
而在这一些不易修持的地界,神异力量反而更俱优势,还有那些根本没有神异所在,大混沌影响之下也会慢慢产生变化,可以说,两者皆可算是大道的一部分。
做完此事之后,他也是往外看了一眼,李复缘此刻仍在与元一天宫纠缠。
其人躲避了太极元圣的驱力之后,并没有就此停下,而是去了另一处继续牵引大混沌,此举也是引得元一天宫屡屡出手。
李复缘自己很谨慎,在得了张御提醒后,也是十分乖觉,反正他并不是真的要在此立足,所以稍有波荡,就立刻移开,甚至见势不妙,他直接就避到金庭之中,这样元一天宫就算想出招也拿他没有办法了。
五位元圣见此,也是猜到了这背后可能是有金庭在推动,可是金庭自己毕竟没有直接动手,这就像是他们之前往大混沌内投落气机压制变化一般,只是明明白白的的将招数摆了出来,但自己并不亲自上阵,若是金庭当初解不掉,下来他们自可以步步压迫。
现在看来,金庭没不打算就此被动承受下去,却也是同样出招了,当是对上次的有力回击了。
李复缘这等作为在元一天宫这里看过也是十分难缠,倒不是其人本身了得,若与他们上次手段相比,两者根本不是同一个层次的,但问题在于李复缘非是那等死物,本身可进可退,而不是挺在那里任由你破解的。
五位元圣分析下来,除非能将整个元空封堵起来,或者动用多个镇道之宝才能解决此人,可那本身不现实,他们若是如此做,那势必动荡天道变化,故而在无法动用许多强力手段前提下,最后只能采取驱离方式了。
李复缘这边,他又成功躲避了一次后,准备再次牵引大混沌,可在此际,他却听到一阵阵钟声传来。
他诧异自身居然能听到这钟声,要知他若不是对抗大混沌,可是感觉不到外间变化的,可此刻听着这钟声,居然身躯不稳起来。
他心中一惊,连忙遁入黑镜之中躲避,一时倒是无从现身了。
张御见他遁去,微微点头,不过他做成了自己要做之事,就算李复缘不再有所举动,也没什么大碍了,现如今的至高,只是内部有了更替,从表面上看来与原本没有太多差别。
现在他掌握的所有至上之气汇融于此,因为这些本来就是从至高之中拿取的,所以归回之际毫无异状,当然,他也可以随时取拿了出来,毕竟整个至高都是属于他之化身了。
只是接替了此物后,在推动运转之下,他却看到了许多莫名道理,随着他往里探究,忽然气机涌动,似是感觉到了什么,隐隐约约之中,好像是那更为高上的境界。
他想仔细观辨,可却总觉得隔着一层,并且随着用意其上,这股感应也是很快又消失了。
他没有去强求,思索了一下,认为方才感应到的,很可能的确是更高之境,这应当是拥有了这许多至上之气后所带来的。
可要是利用至上之气能够窥见上层,那么五位元圣是不是已然接触了这高上境地,或是正是向此迈进呢?
可这里却有一个说不清楚的地方,五位元圣若是由此若能做到此事,那又何必弄出道争这等事呢?直接去摘取道果岂不方便?
所以这里是不是有着另一个可能,他方才没能接触到上境,很可能是至上之气不足的缘故,五位元圣那里说不定也是如此。
由于至高分去了诸多至上之气,导致此气不完整,而要取拿出来,那就需要去对抗大混沌,因为无论是至上之气,还是先天灵精的出现,都是元空为了对抗大混沌分化出来的,那么五位元圣去不主动对抗大混沌,那自然不会有依靠至上得取上层的机会。
这样的对抗,当然不是如上回那样的小打小闹,而是彻底平灭大混沌。
张御想到这里,不觉摇了摇头,五位元圣是不可能这么做的,因为这有可能把自己搭进去。
若是他们消亡,那么自然有元空继续让其余先天灵精,或者他们转回来的意识继续来接手,如此持续下去,直至平灭大混沌。
可能是五位元圣预见到了这一点,所以没有去这么做。所以经过数次试错之后,决定采取一个回避绕道的策略。
此便是道争!
道争其实是最好的选择,也是唯一不需对抗大混沌就可摘取道果的道路。一旦拿取终道,就能完成诸世诸有之并合,最终完成“元、气、神”之一统,不管能不能彻底治灭大混沌,原先的至上之气应该是可以拿到手的。
转念到此,张御思忖道:“如此说的话,要是能将全部的至上之气取拿到手,说不定就能看到更上之路了。”
……
……
玄浑道章 第一百九十二章 知故皆当取
张御觉得,要是自己的推断是正确的,那么这应该就是元一天宫逐道的大致路数了。
也难怪元夏方面拒绝任何变数,因为这是他们唯一可以避过大混沌并取得道果的可行之道。不过拒绝变数只是过程,而非真正终点,这与以往的认识是有一定偏差的。
而清楚了这些,以后当就能更好的应付此辈了。
五位元圣因为不肯去面对大混沌,所以难以凑全至上之气,需要走迂回路线,可照这么说,或许正是因为他肯直面大混沌,所以才能有了取拿至上之气的机会。
需知他之前一直利用元空对抗大混沌,虽然只是为了自身之问对,可却是在无意之中符合了元空运转之势,恐怕正是因为顺应此势,所以他才能屡屡找到五位元圣的漏洞。
明确的说,这也不算漏洞,这是五位元圣自己先行放弃的。
只是由此他也发觉了,如今之道乃是元夏所选之路,天夏乃是被动应对,而他们暂时无力掀翻棋盘,所以不得不也走上这条路,并接着原来的金庭下完这盘棋。
可他觉得,既然元空之道是对抗大混沌,越是对抗越是得利,那么己方所行之道却不见得定当和元夏相同,或许能走出另一条路来,这事情倒是要好好琢磨尝试一下。
不过可以的话,他自是全都选择,对敌元夏的道争要胜利,自己所选择的道途也要进行。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对抗元夏,就需要拥有足够的至上之气,他所掌握的至上之气对比元夏那五位不知如何?
从至高之中蕴藏的有限的信息看来,至高很可能出现在五太之前,而先天五太是至高不成之后再才得化显,所以两者最初所得有的至上之气当是相差不大。
可需注意到,五位元圣入主元空之后,可能会主动有意识的拿取此气,所以的后来自然散逸出来的更多的至上之气应该都被其所取拿了。
他不确定是多少,但是道理上大混沌只要不灭,那么元空那里可能会有至上之气持续化显而出,这就很可观了,但这个情况肯定不会一直这么持续下去。
五位元圣迟迟不去对抗大混沌,却是将可以对抗大混沌的至上之气收了去,那么很可能会导致元另寻变化,或者说,是大混沌的持续侵染迫其进行了变化,他或许可从中寻到机会。
而不管如何,对抗大混沌才得获益,这样他只需持续问对就可以了。
其实这样也不算真正的对抗大混沌,可元空运转不问本心,其之偏向只是遵循你的作为,对比五位元圣之所为,元空也只有他算是在正经做事了,他之作为算是元空唯一之选择了。
且从他自身来看,随着对抗大混沌,他对大混沌也是越来越是熟悉,的确不好说是否能彻底解决此事。
目前只从上层来看,他能够完成的事情已经差不多完成了,下来只能从大混沌试试看能否找到什么机缘了。
关键还要看下层那里。
这里不单单指天夏,同样也包括元夏,元夏修道人若是可以到得上层来,他们同样也是会站到五位元圣的对立面的,可以说潜在的友盟。
而天夏那边若能真正压过元夏,那么元一天宫定然不会忍到那一刻,说不定就会利用至上之气抵御誓言,出手平灭他们。说实话,有了至高为身外化身之后,他也有底气与元一天宫对抗了,不会这么轻易让对手达成目的。
何况抵御道争之誓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到时候能发挥出多少实力,还真说不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