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的自救攻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貌似高手
小康目前掌握的或者说需要的技术也不少,大数据、云计算、ai、区块链等等,ar和vr也都有专门的攻城狮供职,就算不研究网络底层架构和基础设施,也应该抽出一部分能力进行自己的研究。
所谓纯研究性质的工作,就是投入产出比不突出,也不在产品线上,命题提出时并没有看到什么实际应用的落脚点。
这在基础学科中可谓是比比皆是,但在网络工程中一般的公司肯定是不干的,只能是程序猿有强烈的兴趣时用自己的宝贵时间私下进行。运气好能力强的做出了成果,可以申请一份专利。
当然,在代码的开发和测试过程中,本身需要进行试验的地方也很多,不过这种试验和做实验的实验不是一个实验。
小康现在已经有了成为大公司的气魄,虽然还没进入赚钱的流程,提前准备好增加自己底蕴的事情总是没错的。
所以楚垣夕提出按照学术性的方式建立实验室的时候并没什么人反对,只不过高管之中大多数对这种事情都不熟,包括cto周鸣钧在内,一直没有研究的基因,所以还得首席科学家来出面担纲主任一职。
楚垣夕私下打趣周鸣钧:“你看看,首席技术官和首席科学家还就是不一样……”
其实让他们感到陌生的主要是命题的提出流程,以及参与实验的方式。在他们想来应该是实验室主任提出各个命题,然后公司内招募有兴趣有实力的攻城狮进入实验室解体,相当于把区块链组的范围临时扩大一下,研究结束再还原的感觉。
然而对于学者来说显然不是这样,而是谁想做实验谁申报课题和经费,由主任审批,通过的人临时加入实验室,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经费解决自己的课题,然后离开。
吃了没文化的亏,楚垣夕自己对这套机制其实也不熟,但是只要曹翔认为没问题那就是没问题。这也是他被外面的人戏称为把曹翔当祖宗一样供起来的原因之一。
咸鱼的自救攻略 第一千八十八章 定计宣传
与其他工作相比,小康的支付推进的相当纠结。做支付原本难点多多,其中最难的一点并不是把自己的二维码牌送给商家。
这件事如果让某些团队来做,能给做出花来。比如说在送出自家的二维码牌之时,顺手抄走别家的牌,或者干脆贴在别人的牌子上面。曾经阿里一度没有理顺自己内部团队,导致支付宝和口碑两个团队互相掐起来,轮番覆盖对方的牌子,线下自相残杀的境况蔚为壮观。
随着技术的进步,一码多识已经很普通了,在第三方服务商的支持下,一张立牌一个码,用户打开几个app都能正确扫出付款的局面早已出现。用户扫的其实是一个第三方服务的二维码转码链接,扫过去之后再分别溯源。
但支付有两种形式,一种叫“我扫你”,一种叫“你扫我”,二维码牌解决的是前者,而扫描枪解决的是后者。后者同样是需要第三方服务商提供服务之处,实现与“一码多识”同样高效的“一枪多识”,让商家不需要问客户出示的是什么码,枪口扫到之处什么码都能识别。
所以目前对新兴支付团队来说最难的始终是啃下第三方服务商,小康原本也是这么打算的,无非是有多少第三方就啃多少罢了。
之所以纠结,就在于原本这是个商务问题,随着小康的业务越做越大这个商务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好谈。这是楚垣夕预想中的理想情况,随着社交推开,移动支付水到渠成。
但是去年国家开始推动通用码,长期来看对移动支付玩家是好事,短期内却让小康的团队很纠结。等国家推动等不起,天知道还要多久实现;自己努力去啃第三方,说不定这边还没啃完呢,忽如一夜春风来,互联互通实现了,之前的努力全都错付。
摇摆是最耽误时间的,楚垣夕一看这可不行。但是,怎么做标签社交他是有经验的,出现这种情况就这么来,那边忽然冒出什么影响我们就怎么搞一下,应付起来完全没毛病,可移动支付方面他也没啥经验,原世界里小康始终是第三方支付的受重,唯一有点经验的地方无非就是了解哪些第三方支付靠谱,应该优先去啃。所以他自己就不是什么发动机。
但是到了2020年最后的日子,这个问题再不解决就该出洋相了。所以要求支付团队完全当成没有互联互通这回事去执行。
在总裁的高压之下,支付团队终于不再摇摆,在进入2021年之前快速接通了几家第三方支付服务商。这样到了年会上应该会有个好结果……吧?
眼看要进入2021,两场年会必然要提上日程,巴人的年会定在2021年的1月8号,这是个特殊的日子。小康的还要往后推推,主要是论功行赏需要透明,内部审计必须让人挑不出毛病。这次年会上楚垣夕决定发下大量的期权给员工,作为一次最重要的激励活动。
期权这个东西,必然要包含一个叫做“行权价”的要素,再好的公司,如果行权价过高的话,期权的激励作用也很有限。因此小康必须在下一轮融资之前把期权发下去,年会是个很好的节点。
但是在这之前有几件事必须提前开始准备,几乎都是和电影相关的。
首先是《罗马之敌》在北美赶了圣诞档上映。大多数引进国内的米国电影都是先在北美上映,中间差着几个月甚至一年都很正常,只有极少数十分确定国朝票房将占据举足轻重份额的,比如复联系列,才会定好档期同时上映,甚至国朝这边提前几天。为了多赚钱,资本什么事情都肯干。
具体到《罗马之敌》,跟别人关系不大,在北美定下档期的消息于国朝波澜不惊,但跟楚垣夕的关系可就大了!特别是梦工厂那边传来消息,《罗马之敌》基本确定能够获得2021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提名。
这种提名除非最终能获奖,否则对梦工厂没有什么特殊的,人家司空见惯浑闲事,唯一影响的是在内地上档的档期。按惯例,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影片基本上要排3月档,因为每年2月奥斯卡公布结果。这是内行人都了然于胸的事情。
可是,同样只是一个提名,最终获奖的希望不大,对巴人来说几乎是必然要抓住的大事件!楚垣夕看到邮件的时候,脑力立刻开始不受控制的疯狂燃烧,瞬间想到好几个可以采用的营销手段。
其中的关键在于怎么把《我服了》夹带进去,时间线是12月《罗马之敌》北美上映,1月12奥斯卡提名,2月8号公布结果(奥斯卡的相关时间都是作者君拍脑袋定的,不要当真,但月份肯定对),2月12春节,《我服了》上映。至于《罗马之敌》在大陆的上映?其实那是另一件事。
越是这个时候越要稳住,楚垣夕决定这次不再独断专行,找来陆羽、声叔,三个人闭门开了一个好几个小时的小会,最后制定了甲乙两个方案,都比较复杂,视《罗马之敌》的北美票房爆不爆而进行选择。
“唉,这片要是能得奥斯卡可就好了!”陆羽说话间心有不甘,“要是能得奥斯卡,我能弄一个月的热搜!”
“哪有那种好事啊?”楚垣夕长叹一声,他何尝不希望直接拿下奥斯卡呢?哪怕是动画奖项,哪怕影片是好莱坞出品,对他的所有计划也都构成巨大的正面buff。而现在就差了一丢丢,牛不能吹的太慢,热搜也不能做的太high,否则适得其反,等《我服了》上映的时候形成反面效果得不偿失。
只有声叔没精力慨叹,甲乙两个方案里他都有大量工作要做,还好《我服了》跑路演不需要他,否则还真不好分身。
“咱们要不要跟马略商量一下?”声叔沉思半晌之后问。
“啊?这还需要商量?”陆羽没能get到声叔的频道,心说这两个炒作方案对马略的人气都有很大的促进,这好事还需要商量吗?
“还是需要的。”声叔沉声说:“咱们觉得很好的事情,创作者未必觉得好,还有可能觉得窝囊呢。”
“我也是创作者啊……至少曾经是。”陆羽心说叔儿这是啥意思?把我开除出创作者的队伍了?我也是堂堂的公众号爆文写好好吗?
“我觉得声叔说的有道理。”
楚垣夕倒不是特别在意创作者的感受,但是不希望这个时间长达两个月,庞大的炒作活动中出现不确定因素。做活动和做投资一样,最好就是按照既定路线一条道走到底,获取一个预期中的收益即可。变量的出现就算有可能带来正面效果,做计划的时候也应该尽量排除。
然后他亲自找到马略,告诉马略《罗马之敌》可能要上奥斯卡,对奥斯卡来说上提名也是上。
还没等马略酝酿情绪,就看到楚垣夕开始挠鼻子。熟读武侠小说的他,对这个动作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只听楚垣夕说:“公司需要你配合着做一些事情。”
见马略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楚垣夕接着说:“对咱们公司来说,电影的重点是《我服了》而不是《罗马之敌》。我不是说《罗马之敌》的电影不重要,而是分一个优先级。”
马略心说分优先级也是《罗马之敌》重要啊喂!票房虽然不跟给咱们一分钱,但是咱手游和vr可是一直憋着上呢,为了vr,好几支团队都拼成什么样了?电影大爆对巴人集团那是多么好的事情啊!
然而楚垣夕这么定性了,他也只能点头。
“所以我和声叔还有陆羽商量了一下,决定等到奥斯卡提名名单出来之后,把两个电影捆绑宣传,上一些节目,网络节目和电视节目都有,做一些访谈,参加一些论坛之类的。公关稿陆羽那边写,你和声叔负责露脸,你看行吗?”
“嘶……”马略当然不怕抛头露面,作家嘛,这种出风头的事情难得轮上一回。但是看楚垣夕这个意思,话中有话啊!
因此他小心翼翼的问:“需要我做什么?”
“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给声叔当个绿叶,捆绑宣传嘛,咱们主要还是要靠《罗马之敌》上奥斯卡这个事情来炒作《我服了》。”
马略心说这叫捆绑吗?这特么叫本末倒置好吗?诚然《我服了》是巴人集团精心打造的第一款院线电影,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但是《罗马之敌》那可是能创造最少几十亿利润的项目啊!
他来到巴人已经一年多了,看过风风雨雨,看过热热闹闹,连巴人游戏高达340亿的并购都瞧见了,算是见过大风大浪,丝毫不怀疑一旦巴人火力全开,《罗马之敌》能从玩家们的兜里掏出几十亿的现金出来。
按说楚垣夕没道理不清楚啊,否则他为什么要指挥木琏去南方建厂造头盔呢?他最近从小康那边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频繁到巴人这边核对《罗马之敌》的外网买量方案和营销口径干什么的?宣发可是箭在弦上啊!
这战略意义不比《我服了》大多了?
然而,作为创作者,虽然想不通,而且需要甘当绿叶,但是马略表示完全理解。如果把它理解为小说桥段,这种故事他自己就写过,叫做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在执行中加深理解……
其实,如果他多问两句的话,楚垣夕会告诉他票补的事情。《罗马之敌》是进多少钱的问题,而《我服了》是出多少钱的问题,人的心理就是这样,同样数量的钱,赚到的喜悦总是小于失去的痛心。
而且,反正这个票补方案是没法隐瞒的,康黎要去接触各个院线求排片,酒桌上面票补方案一定要说,康黎的工作是怎么让人不要当成吹牛逼。不过这个工作也好做,他可以拿出小康未上线版本的app,给人家看小康已经开发出来的票根验证系统。系统总不会有假。
很快时间来到圣诞节,说实话楚垣夕还是有点担心的。票房这种事,很多时候要看卦象,特别是梦工厂的票房一向都是一言难尽,叫好的片子很多,但是并不都叫座。就拿2019年十一档在国朝上映的《雪人奇缘》来说,全球票房一共才1.76亿$,国内才堪堪破掉一亿¥,但是在梦工厂来说已经算是相当不俗的成绩了。
对他来说,《罗马之敌》在北美的票房爆也好不爆也罢,只要不是花式扑街就行。但是真要是扑的特别水灵,那么甲乙两种方案就都不太适用。
吹牛逼也是要讲基本法的!
但是他不能亲自飞北美去参加首映,也没法干涉梦工厂在北美的宣发,只能让莫妮卡的海外自媒体矩阵准备好蹭热度。万一电影火了,作为版权方,蹭点热度不过分吧?
实际上因为《罗马之敌》的巅峰视效版动画一直都在更,第二季也早就翻译成英文在海外播出,播放数据也还算可以,不能算大热,但是作为在自媒体频道中连载的动画,确实聚集起一批粉丝,口碑上褒贬不一,有人大呼过瘾要求多更,有人非常挑剔,从历史的角度挑出一堆刺来。
还有一部分用户顺着网络进入到国朝范围内,然后发现第三季特么更好看,于是兴奋不已,只是汉语好难学!于是强烈要求英化组立刻开工,有一集翻一集。
问题是这是有官方频道的,外国人版权意识又浓,所以顺着网线聚合到巴人国内账号上的外网粉丝反而日见增多,也算一个小小的谈资。
说到第三季,楚垣夕的评价是,第二季《兵临坎尼的汉尼拔》整体有点沉闷,第三季好的多!
第二季里充斥着太多的军事描写以及战场斗智的成分,超自然力量的细分被大大的缩减了,要说好看不好看,军事历史爱好者肯定是说好看的,要不然也不会跑过来一堆历史研究者挑刺。都像第一季那样根本没人挑刺。
过程中,最精华的部分是汉尼拔冲进亚平宁半岛之后与“罗马之盾”费边的斗智,利用罗马城叵测的政治波澜洗刷费边,在坎尼会战之前翻江倒海飞天遁地。
结果还有好事的外国人非要强行带入,说汉尼拔隐喻着国朝,罗马城的政局隐喻米国纸牌屋,费边就是大统领云云。气得马略录视频呵斥:他能跟费边比?
反正动画里最终费边被斗了下去,结果到了11月份大选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这是作者君的无责任预测,没有干涉大选啊……)
但是第三季回归的就比较顺畅了,又回到个人冒险的场景中,神话事件和超自然力量再次成为主导。
这一季叫做《黑海的暴君》,巅峰视效正在更新中,主角米特里达提斯从小被王后和弟弟投毒,结果变得百毒不侵,被扔到丛林中,本应凶狠的猛兽反而轮番给他供奶。顺着这个基调展开的故事内核是年轻的王子夺回自己的王位,属于被用烂了的故事梗概,但是一直都有市场。
以至于楚垣夕都想建议梦工厂如果继续做电影的话,干脆跳过2直接做3吧!虽然第二季的存在有很高的必要性,对游戏的世界观是个重要的延续,但是从电影的角度,实在是不如第三季更适合做成动画电影。
而第三季,只要水准不跌,票房绝对是有保证的,同样都是王子复仇,马略写出来的复仇肯定是充满网文风格的,而不是莎士比亚风格。什么叫做充满网文风格的呢?以爆米花片的形式来说,让巨石强森真正大红大紫的独立电影《蝎子王》其实可以算是一个很好的示范,要的是情节上的爽感,而不是带着观众进行人性上的思考。
总之巴人集团对于梦工厂可谓是倾力支持,连自己的海外自媒体都发动了,以至于梦工厂的经理班纳还特地打越洋电话过来感谢,盛赞楚垣夕真是古道热肠,并且对于在国朝的票房更有信心了!
楚垣夕心说你有信心个锤子噢!
不过很快他把心放下,不论未来国内票房如何,至少北美还可以,在激烈的圣诞档大战中《罗马之敌》周末三天拿下2500万$的票房。虽然北美圣诞档就相当于国朝的春节档,上座率高导致票房畸高,这个票房并没有多么炸裂,但是已经足以保证不扑街了,如无意外除去国朝票房之外最终能拿个小两亿。
对梦工厂来说这就算是过年吃顿饺子,主要是成本控制的好。《雪人奇缘》全球1.7亿左右的票房,但是成本高达7500万,票房还要分账呢,基本上赚不到钱。梦工厂在好莱坞算是小门小户,《罗马之敌》全片开发只要1500万$,小两亿的票房应该可以拿回8000万左右的回款,再加上国朝的票房可以期待,这个利润就已经相当可观,难怪班纳如此兴奋。
咸鱼的自救攻略 第一千八十九章 给我开始卖!
只是接下来的对话就有点让楚垣夕哭笑不得,《罗马之敌》的电影项目里巴人是投了500万美金进去的,加上版权入股,一共占了20%,因此被班纳恭喜做了一笔好买卖。
楚垣夕心说这点小钱也算钱啊?你知道只要你们不扑街,我能赚多少钱吗?
所以他高度赞扬了影片的制作水准,热情而真挚的祝贺梦工厂票房大爆,搞得班纳还挺感动的。
对方这个越洋电话打的正是时候,《罗马之敌》手游的宣传机器正好启动!圣诞档不但是个上电影的好档期,对游戏也是一样,巴人的游戏得加大营业的力度!巴人之前海外自媒体为什么全开?班纳看到的是对电影的助攻,但实际上何尝不是对游戏的预热呢?
实际上“给我开始卖”的命令早就已经下达了,不可能等电影票房出来再下。《我服了》的宣传方案要看《罗马之敌》票房,游戏可不看,就算电影扑街了,游戏也是一样要硬着头皮卖的。
既然是出来卖,广告素材就得提前制作,广告买手就得提前沟通,第一步就是手游的预约,同样定在圣诞这天开始投放预约广告。正式上档选在了2021年的新年,之所以略显匆忙,主要是楚垣夕也不知道海外运营,特别是存在影游联动的情况下到底提前多久预热为宜,那就趁热打铁好了。
由于在于鹏的主持之下巴人改变了这款游戏的运营策略,在海外也是vr和手游同时推,而且不同设备可以同服,楚垣夕也放弃了一年以来的纠结,在巴人海外自媒体号的辅助之下直接杀入手游买量市场。
这一进场又是一通死亡翻滚。
目前巴人在海外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号首推冯雪灵做吃播探店的youtube,目前有160万粉丝,其次是周敏溪在宇宙国的tiktok,有150万。再次是xixitube在youtube上的虚拟偶像账号,运作时间没有前面两个长,但是后劲很足,已经达到90多万,眼看破百万,显示出虚拟偶像这个模型的强大。
事后总结,这些带有明显人设的账号确实更容易火。
与之相比,莫妮卡一开始运作的外网账号就差强人意了,其中igtv可以算是失败的代表,搬运了一堆巴人娱乐的内容过去,结果国内的聪明人有的是。从2018年开始,搬运国内抖音快手上的高赞视频到youtube赚钱就成了一门生意,流水线操作式的生意,去水印做镜像配声音一条龙,于是巴人的账号活得就像一个搬运号……
莫妮卡也很委屈,在她纵横youtube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搬运号搬国内的视频。所以如何能够活得不像一个高仿号,对她来说也是全新的挑战。
比这种惨剧略好一些的是ins等等放漫画的账号。当年奈特码宝向东亚两国输出《乱世出山》手游的时候是给巴人的账号留下内部通道的,很是蹭到一波流量。但是随着巴人游戏的出售,ip易主,楚垣夕竭尽所能在谈判桌上高接抵挡也不过就是把账号保存了下来,所以后面换了新内容,但是扩张的势头被打断。
自媒体换内容是个很精细的工作,不是不能换,只是必须懂得怎么换。但海外的账号怎么换楚垣夕是真不懂,只能靠摸索。而且因为《乱世出山》主打漫画而《无道昏君》主打真人视频、《罗马之敌》主打动画,而且风格差距太大,所以怎么摸索都没有特别好的结果。
这就使得这批账号高不成低不就,一个个都有十几二十万粉丝,但是发育不起来,下沉为了中腰部账号,楚垣夕简单称之为矩阵中的小号集群。
这种局面已经很久了,后来莫妮卡在陆羽的建议之下把更多精力转到了辅助位,整个集团内部无论哪个账号走海外,只要露出起势的征兆,莫妮卡率领的一干小号们打辅助,使之快速度过冷启动阶段。xixitube的虚拟偶像快速爆发很难说与之无关。
不得不说她应该是整个巴人集团崛起之路上最灰心的一个,没有什么成就感。
但是蚊子腿也是肉,这批账号也有他们的价值,就是因为没有人设,所以即使毁掉也不可惜,可以放下身段卖命的营销!
甚至他还感觉有些遗憾,遗憾于不能像一个真正的自媒体人一样去亲历这段海外账户的梳理和运营。无论是更换内容,还是高仿号的困境,亦或中腰部账号的发育,他都很有兴趣亲手尝试一下,而且相信自己真的花精力去搞一定能搞好,可惜没有这个精力。
这话当着莫妮卡的面说,把莫妮卡气了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但是灰心丧气的情绪倒是被完全冲散了。
而且按楚垣夕的话说,高仿号就要有高仿号的生存方式,巴人集团很多时候必须端着架子,这回终于能放下包袱了!
所以他才把莫妮卡的这番营销定义为死亡翻滚,当然重点是翻滚。
莫妮卡拿着买广告的专项资金觉得手都在发烫,主要是钱实在是太多了。外人都以为《罗马之敌》这个游戏肯定很赚钱,但她非常清楚不是这么回事。
本身国内区在所有mmo类型的游戏中就已经是氪金度非常之低的了,海外版本还特地又对arpu值进行了一次阉割,真的是像某些宣传自己为真传奇的游戏所说的一样,材料全靠打。就算最挑剔的欧美玩家在现在的游戏大环境下对一款mmo也没法挑出更多的毛病,所以,它的收入肯定不会特别高。
这从之前巴人集团关于国内《罗马之敌》手游的几篇软文中也看得出来,软文嘛肯定是以鼓吹为主,报喜不报忧乃是题中应有之义。这几篇软文通篇看下来就是形势不是一般的好,是大好,你看这dau,一百万、两百万,眼看就要三百万。然而,提到“流水”、“收入”的一个字都没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