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对于女子的重要性,大家都看的明白,毕竟这传宗接代的时候,除了男人还需要女人!

    尤其是朝中的胡人大臣看得更加明白。在草原上,游牧部族之间的厮杀十分惨烈,胜利的一方往往要将战败的一方赶尽杀绝,即屠戮他们的部落,使之灭族灭种!

    当然了,草原部落的屠杀,是针对老人和青壮年的。

    在草原人看来,老人体弱多病,活着除了浪费粮食,实在没什么作用。而青壮年血气方刚,孔武有力,有着灭族的记忆的话就有仇恨,所以必须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而剩下的就是妇女和孩子。

    少年是不能放过的,这些人也是心存仇恨,只有低于车轮高度的孩子才能被保留下来,不被残害。

    至于那些孤苦无依的女子,则是继续存活下去,沦为胜利一方的“生育工具”,或者是发泄xgyu的对象。

    所以女人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毋庸置疑的!

    石虎此前霸占了那么多的重要资源,真是暴殄天物!

    石闵说道“宫中婢女多美丽者,为繁衍人口之计,臣请陛下准许军中一部分尚未婚配的将士,将一些宫女许配给他们!”

    “准!”

    “还有部分宫女,家中尚有亲属的,按其意愿,理应由各地方或者军中将士护送其返乡,以彰显陛下之圣明,国家之大义!”

    “准!”

    “还有一些既不愿嫁与士卒,又不肯返乡的将士,臣自当设立一些作坊,安置她们!”

    “准!”

    石遵一连三个“准”,反正石闵提议的事情,他都无一例外——准奏!

    对于石遵的识趣,石闵感到很满意,看来下一步动作应该进行下去了。

    出了殿门,还没过御桥的时候,李农便赶紧跑到石闵的面前。

    “魏王慢走!”

    “大司马还有何事”石闵愣了一下。

    “魏王,我有一事想要私下禀告于你。”

    “不方便在朝堂上说”

    “是的。”

    “何事”

    “下邳之战,农率军俘虏晋军战俘万余,请问如何安置”

    闻言,石闵愣了愣,随后才反应过来“倒是孤王疏忽了。”

    石闵可谓是日理万机,什么事情,无论大小都大包大揽到自己的身上,对于晋军战俘的事情还想缓一缓,暂待处置。不过李农既然问起,就不得不处理了。

    “这样吧。下午孤王会去视察战俘营,届时会宣布对他们的处置。”

    “诺。”

    李农没有多问,不是他对于处置战俘的事情不上心,而是他大概已经猜到了这些战俘的结果。




第0248章 选都城
    对于那一万多的晋军战俘,石闵的处置是发配辽西,戍边三年,三年过后,剩余者为精锐,可编入军中。

    与此同时,石闵任命李信为新的征北将军,统军三万,坐镇令支。李信被册封为燕北侯、征北将军,持假节,都督辽西、幽州诸军事,即日从军中选出二万精兵随同万余晋军战俘北上。

    ……

    现在天下大势基本上已经安定下来。

    赵国北部,代国韬光养晦,兼并附近的大小游牧部落,于南方的赵国短时间内不敢南下牧马;赵国东北部,燕国还在蓄势待发,不过兵锋所指乃是辽东半岛的高句丽,燕国的扩张势头很猛,不过想来几年之间是无力南侵的。

    赵国西北部,土谷浑还不成气候,自保有余,进取不足。至于关陇,已经被石闵所抛弃,任由张骏、蒲洪和姚弋仲三家诸侯争夺,在没有分出胜负之前,在没有足够的实力东出之前,还威胁不到赵国的安危!

    诸如赵国西南部的仇池国和成国,不足为虑。

    赵国南部的庞然大物晋国倒是可虑,近年来几次三番北伐赵国,但都被击败,北伐之战也虎头蛇尾的结束。

    想来,在赵国没有多大的动乱的时候,晋国是不会轻易北伐,再犯赵国的疆界的。

    所以说,如今的天下大势,总体上对于赵国而言还是挺有利的。石闵若是想富国强兵,就必须抓紧这个空隙发愤图强,积蓄国力。

    直到送走李信的兵马,不知是何缘故,石闵迟迟没有下达遣散宫女的诏令。

    此时此刻,石闵正在南巡的路途中。

    石闵虽不是天子,却胜似天子,因为此时的大赵皇帝石遵,不过是他的掌上之物,是任凭他揉圆搓扁的玩物而已!

    所以说,石闵的出巡,实际上就是天子的出巡!

    可是石闵此番出巡的目的何在

    群臣的心底都在犯嘀咕。

    而石闵自己打出的幌子则是代天巡狩,视察地方。

    这个理由倒是挺让人信服的,不过现在石闵毕竟是大赵国的主人,所以他做的一切事情,朝野上下都无人可以阻挡得住!

    当然了,视察地方只是石闵打的一个幌子,代天巡狩也是他的次一个目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石闵想要了解大赵国的现状,好对症下药!

    毕竟现在的赵国,就跟一个染上重病的壮汉差不多,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实则里面一团糟。而石闵就是那个负责给“壮汉”医治的大夫,在没有确认病状之前,石闵万万不敢开药方!

    治大国如烹小鲜,但这是乱世,所以必须用重典,要下猛药!

    其实石闵此番出巡,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要给自己的封国找一个都城……

    ……

    建昌郡陈留郡),大梁。

    “大王,快要抵达大梁城了。”到达目的地,负责保卫石闵安全的卫士统领陈长生随即驱马上前,隔着六御车驾跟石闵招呼了一声。

    六御,亦作“六驭”,指天子的车驾。语出《易乾》“时乘六龙以御天。”

    石闵为魏王,权势滔天,跟天子一般乘坐六御车驾,这个不过分吧

    “嗯。”原本正在睡眼惺忪地打瞌睡的石闵,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掀开车驾的帘幕,石闵翘首眺望,眼中映入了大梁的山川河泽!

    大梁,可谓是一座历史名城!

    大梁,即后世的开封。《禹贡》豫州之域。春秋时为郑地。战国时为魏都魏惠王自安邑徙都大梁,即此。秦属三川郡。汉置陈留郡。晋为陈留国其后没于群胡,石虎改为建昌郡。

    公元前361年,魏国迁都大梁。这是开封历史上的第一次建都。

    迁都以后,魏惠王苦心经营,把大梁城建造得规模宏大、坚固无比。

    他所建造的大梁城周长达30余里,有12个城门,城墙高约5丈,护城河四面沟通,又宽又深。城内大街长约10里,居民约有三四十万。

    大梁是战国时期最坚固的都城,也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

    当时诸侯各国中规模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城市,惟有齐国的都城临淄。

    大梁不仅陆路交通四通八达,而且周围水系众多。

    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对大梁西边的圃田泽进行整修,引黄河水南下入圃田泽,把圃田泽改造成了方圆300里的巨大湖泊,然后凿沟修渠,从圃田泽引水到大梁。

    在此后20多年间,魏惠王命人向东南继续开凿,使水系工程不断拓展,经通许、太康,一直延伸到淮阳东南流入颍水,最后汇入淮河。这些水系工程相互连接,交织成网,形成了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的人工运河——鸿沟。

    鸿沟就象一条四通八达的水上走廊,从大梁向四周延伸,连接着豫东大平原上的众多的主要河道,形成了黄淮之间的水运交通网。魏国的船只从梁出发可以直接驶入韩、楚、卫、齐、鲁、宋等国,促进了魏国与各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凭借巨大的交通优势,大梁城在短短十几年间,便一跃而成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富甲中原的商业大都市。

    时至今日,大梁的地位依旧不可撼动!

    而石闵看中的,正是大梁的地理位置之优越!

    虽然过了七百多年,大梁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不再是天下的文化、经济和政治中心,但大梁有形胜之地,有这一基础,再加上曾经是魏国都城这一噱头已经绰绰有余了!

    石闵属意大梁,盖因其有气吞万里如虎之志!

    大梁之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水网密布,四通八达,本来就是一座不大不小的城池,天下客商民船云集之地,石闵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大梁打造成一座经济重镇。

    虽然大梁没有险峻之地,但实质上以赵国现有的军事力量,谁都打不到大梁!

    运河!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其中枢纽带就是大梁!

    石闵转头看了看,队伍的前方和后方步骑都在有秩序地行进着,千乘万骑,浩浩荡荡,一望无尽!

    这一回出巡,他只带上了万余步骑,本来依着他的本意是不想那么兴师动众,大张旗鼓的,奈何身份不允许。

    现在他是魏王尚且如此,将来废黜了石遵自己当皇帝,只怕这出巡的规模还要大上一倍不止!



第0249章 逢迎
    偌大的大梁城外,早在石闵进入建昌郡的地界,建昌郡的郡守张魁便带着一大群的地方官吏在此等候,除此之外,还有万余老百姓被裹挟在此,作出声势浩大,对石闵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之举!

    阳光明媚,万里晴空。

    等了老半天,不见石闵的仪仗的踪影,但这些地方官吏还算沉得住气。

    对于石闵他们是只闻其名而不见其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石闵敬畏有加!毕竟石遵上位之后,已经大权旁落,掌握天下之权柄的正是丞相石闵!

    这些官吏老爷们到底是娇生惯养,平日里过惯了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身子骨娇贵得很,故而站了一两个时辰便待不住了,纷纷找了棚子或者树荫底下纳凉。

    “嘀嗒嘀嗒!……”就在这时,从不远处驰骋而来三匹快马。

    这三匹快马上的骑士都穿着红色的战衣,披坚执锐,精神抖擞,虽然已经狂奔了十余里,但脸上仍不见丝毫疲倦的神色!

    看见这三人,正在纳凉的官吏们都冲了出来。

    为首的郡守张魁急声问道“几位大人,不知魏王何时驾临”

    一个堂堂的郡守,一方之封疆大吏,竟然对几个大头兵这么低声下气的,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不过大头兵是大头兵,也要看看是谁的大头兵!

    “郡守大人请稍后,大王大概在半个时辰后就到!”

    “好。”

    张魁等建昌郡的官吏纷纷命人撤去纳凉的棚子,原本伺候人的奴仆也被赶走。他们都作出一副低眉顺眼的模样,在那里站着,那虔诚的样子就像是礼佛一般,就是对待家中的高堂都未必有那么恭敬!

    见着这一幕,在附近旁观的百姓就好奇起来“今日这场面可真是够大的!啧啧啧,咱建昌郡的郡守、郡丞、长史和县令大人他们都来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官员,隔壁几个县的县令都在其中了!真是不知道谁有那么大的架子,能支使他们出城迎接莫不是皇帝驾临”

    “哈!这就是你孤陋寡闻了!”一个士子摇头晃脑地道,“你们怕是还不知道吧数日前魏王奏请代天巡狩,视察地方,其南巡队伍所过之处,地方官员莫不战战兢兢,束之高阁!现在魏王的出巡队伍只怕已经离咱们大梁城不远了!”

    “原来是魏王!”人群里有人恍然大悟了。

    “是魏王的话就不足为奇了。今我大赵,乃是魏王执牛耳,吾曾听人说魏王勇武,连百万之师,攻必胜,战必克,无往而不利!却是不知这有韩、白之能的魏王心性为何,对于治国安邦又有何理念”

    这大概是大赵国的百姓最担心的事情了。

    身处乱世,能苟延残喘已经是殊为不易,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更是一种奢望!

    大梁乃是号称“北方水城”、“商业之都”的地方,但是别看大梁经济发达,土地肥沃,人口还不少,其根本还是贫富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的。

    城头变换大王旗,在谁的治下不能活着但谁又不想活得更好

    “兄台似乎话里有话”

    “不错。以吾观之,魏王虽人杰也,领兵打仗很有一套,但是治国理政却未必是他的强项!人言魏王有曹孟德之志,但古往今来又有几个曹孟德魏王推行的新政,不过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一己之私在朝中争权夺利而已,于我普通黎庶有何裨益”

    “话不能这么说。魏王毕竟有他的难处……”

    不管这些布衣在这里叽叽喳喳的聊天,石闵那里,已经接到了大梁这里的情况。

    石闵当即道“绕过城北,咱们从城东而入!”

    闻言,随行的大臣和将领都是一头雾水的,很是懵逼,但都没敢反驳。轰然唱喏之后,便命人安排下去。

    看着花木兰欲言又止的样子,石闵有些好笑“木兰,上来坐坐。”

    “……诺。”花木兰迟疑了一下,随即下了战马,跑到六御车驾上去了。

    看着花木兰的背影,随行的大臣和将领不无艳羡的神色!

    石闵平日里待手底下的人不薄,基本上有石闵一口肉吃,就有他们一口汤喝的,甚至有的时候石闵还将先帝石虎的赏赐之物,诸如金银财宝什么的都散给将士们,这也是石闵在军中备受拥戴的原因之一。

    论起器重,花木兰可能不及他们,但若要说起石闵的信任,估计没有谁能比得了花木兰的!

    这可是六御车驾啊!只有天子才能坐的交通工具!

    上了车驾,花木兰还有些忸怩不安。
1...102103104105106...2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