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要知道,广陵一旦失守,淮南不保,整个扬州也将落入晋军的手里。大都督这么做,难道是想跟叛贼张遇一般,想归顺晋国”

    索超淡淡的摇头道:“谁知道呢不过咱们大都督可是大王的叔父,当年大都督可是跟大王的父亲有拜之交,这般的关系,你要说大都督会倒戈,打死我都不相信。”

    闻言,郑扬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不再多问。

    广陵城内,魏军尚有万余的兵马,所以想要突围并不是难事。当夜子时,卫峥便亲率大军趁着夜色突围,晋军一时之间猝不及防,因为他们压根儿就没想到白天还拼死拼活地固守广陵城的魏军,却在这个时候突围!

    魏军于是突围成功,给晋军留下了一座空城。

    翌日清晨,当晋军再度向广陵城发起进攻的时候,却是连一个魏军士卒的人影都看不见了。有人向殷浩禀告,殷浩的心里还纳闷呢,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拿下广陵城了

    当时晋军就抱着戒备之心入驻广陵,找到城中的居民询问,这才知道魏军是真的弃城而逃了。

    殷浩不禁询问左右:“魏军为何弃城而逃”

    左右都面面相觑,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时,镇西将军张遇回答道:“多半是魏国的国内出了问题,不然卫峥焉能带兵撤退,还将广陵给放弃了”

    殷浩闻言,点了点头,似乎只有这么一个解释才合理。

    这时,又有一名小校来禀告,说是十几个自称是义军首领的人求见。

    义军首领

    殷浩愣住了,不过听说是有人要见自己,还是有事要见的,便也让人将他们带进来。

    等到这些人进了大堂,殷浩打量着这些自称是义军首领的人,他们一个个无不是膀大腰圆,满脸络腮胡子,虎背熊腰的,看上去果真是一副草莽之气!

    “你们是义军首领”殷浩当下就问了。

    其中一个义军首领回答道:“是的。大都督,我等都是在伪魏揭竿而起的义军,在场的来自五湖四海,都是从青、兖、豫、扬各州而来投奔你的!”

    “是啊是啊!伪魏篡赵而立,不得人心,虽行改革,变法图强,但是我等皆是原先北方各士族家里的庄户,世代受恩泽。如今冉魏雄踞中原,盘剥我士族,奴役我子民,我等中原士族对其早有不满,对于冉闵推行均田制,摧毁坞堡,解散庄户的事情更是深恶痛绝!”

    “如今咱们听说王师北上,欲克复中原,所以都赶来归附。愿大将军收留咱们,我等愿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

    听到这话,殷浩更是点点头,说道:“原来伪魏政权在中原是如此的不得民心啊!”

    这时,在一侧的谢尚闻言,不禁蹙眉道:“大将军,其实冉魏在中原还是挺得民心的。只不过王猛变法,剥夺了北方士族千百年来的特权,极大地压迫了他们的生存空间,所以说冉闵不是不得民心,而是不得中原士族之心!”

    “哈哈,我焉能不知”

    殷浩挤眉弄眼地道:“但所谓民心,不是那些贱民之心,而是士族之心!士族之心,即是民心。若无士族缴纳赋税,给国库增加收入,若无士族输出贤能,给社稷增添治国理政之才,国家焉能繁荣昌盛,长治久安所谓的贱民之心,不值一提!”

    对此,谢尚不以为意,却最终没有劝说什么。

    世人皆知,得民心者得天下。

    但是能真正得民心的王朝又有几个

    谢尚亦是士族,但他是士族当中的有识之士,所以他不敢苟同殷浩这般的看法。

    谢尚出身陈郡谢氏,是谢鲲之子、谢安的从兄。

    谢安是谁啊

    就是那一位成功挫败桓温篡位,并且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面对前秦的侵略在淝水之战以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致使前秦一蹶不振,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的牛人!

    作为陈郡谢氏一族的子弟,谢尚的才能自然是十分出众的。

    谢尚年轻时即才智超群,精通音律,善舞蹈,工于书法,擅长清谈。为人风流,有“镇西妖冶故”之说。

    早年既有声誉,历任会稽王友、给事黄门侍郎、江夏相、江州刺史、尚书仆射等职,现在是安西将军。

    看见谢尚不说话了,殷浩以为谢尚辩驳不过他,于是更是洋洋得意地道:“仁祖,士族与庶民之间的差距那是天壤之别的。庶民生下来就是为我们士族效劳的,当牛做马的,冉闵如此重视庶民而贬斥士族,那是自取灭亡之道!”

    “大将军英明!”张遇赶紧拍了一记马屁。

    殷浩得到了追捧,更是得意不已,说道:“当年祖逖北伐,亦有四方豪杰前来归顺。如今我殷浩北伐,亦有这么多的有志之士前来加入,这说明咱们这次北方一定会胜利的!”

    “有公等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

    谢尚已经无力吐槽了。

    祖逖当年可不是跟殷浩这么干的。

    当年祖逖在北伐之前,祖逖向司马睿建议出兵北伐。但司马睿当时只想保住江南根本就没有北伐的志向。他为了笼络人心,不失掉自己的面子,就任命了祖逖一个官职,给了他够1000人吃的粮食和3000匹布,让他自己去组织军队。

    祖逖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

    他带着随同他一起来的家乡百姓,组成了一支队伍,横渡长江北上。

    船靠近江心时,祖逖正在划桨。

    “如果我不能收回中原。”他发誓说,“那就像江水的东流一样!”

    过了长江,祖逖把军队驻扎在淮阴,一面招兵买马,一面派人去制造武器。

    中原百姓非常支持祖逖,帮助他顺利地前进。

    几年之内,祖逖的军队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正当祖逖面对着一片大好形势,准备继续北上的时候,司马睿却担心祖逖功劳太大了,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就派人前去牵制祖逖。

    祖逖看到自己不再受到信任,收复中原的理想将不可能实现了,终于忧愤成疾,含恨而死。

    但是祖逖当年是怎么对待中原的士族,也就是那些大户人家的呢

    祖逖北伐初期,经费短缺,于是祖逖想出了一个法子。祖逖对自愿捐献铜铁之类的人士,登记造册给予精神褒奖,不愿意拿出这些实物,又不肯捐钱的,商量好的办法来了。

    奇怪的是,当祖逖执行这个办法以来,并未受到多少人的指责,相反老百姓还是非常拥护和支持的,觉得国家处于危难之际,富甲一方的大户们应该为国家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和付出,真的是理所应当。

    当然,祖逖在他长达年的北伐战争中,向巨贾大户类似于抢劫以维持军队的正常运转,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概率毕竟是少之又少。

    如果祖逖始终以抢劫为目的,把抢到的金银珠宝来充当军费,不仅无法保持部队始终拥有高昂的士气和战斗力,更因为频繁抢劫地方大户同样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要知道在当时乱成一锅粥的北方中国,大户人家几乎都养了一支精悍的家丁,而且为了防备吃大户的盗匪登门,修建的堡垒也都非常坚固,易守难攻。

    祖逖如果始终是以抢劫这些大户作为军费的主要来源,那可以说是自寻死路的作法。祖逖带领的队伍主要活动在北方,在长达年的北伐时间里没有被消灭,相反还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拥护和信赖,就很好的说明了祖逖抢劫大户,实在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不是办法的办法,以让军队度过眼前的困难。

    无论怎么说这小小的瑕疵,是无法影响祖逖高大形象的。




第0407章 兵进潼关
    话说魏军在攻克潼关之后,休整三日,冉闵又尽起十万精锐之师继续西征,进入关中。

    潼关失守,百里秦川已经尽在魏军的铁蹄之下。

    整个关中,宛如风姿绰约,又脱光了衣裳的少妇袒露在魏军这个饥渴难耐的大汉面前。

    过了潼关,就是一马平川,关中已经无险可守。

    魏国大军气势如虹,连战连捷,顺利地攻取了上洛和青泥。蒲洪听闻潼关失守,就连爱子蒲健都被魏军杀死,遗骸都找不到,不禁悲痛欲绝,大哭了半日之后就一病不起!

    但是魏军行军的速度是极快的,在群臣的央求之下,蒲洪终于打起精神,撑着病体调兵遣将。

    魏军接着又在峣柳重创蒲雄所率的数万秦军,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

    接连听到这些坏消息,不得不说,蒲洪的心脏还是挺强大,固然是病着,但是还能忍着病痛找来姚襄。

    “大王……”

    蒲洪原本是躺在床榻上的,但是在姚襄到来之后,他便强撑着身体的不适,在姚襄的搀扶下,亦步亦趋的走到椅子上坐下。

    蒲洪的额头上包着白色的丝巾,面容憔悴,人也瘦削了不少,整个人身上都散发着一股病恹恹的气息。

    “景国,你知道寡人找你来,所为何事吗”

    姚襄一脸沉重的点头道:“知道。魏军已经接连攻下了上洛、青泥和峣柳,势如破竹,兵锋直指长安!”

    “景国,那你能为义父排忧解难吗”

    “大王但有吩咐,臣无不从命!”

    “好孩子。”蒲洪幽幽地叹了口气说道,“其实义父已经将你视同己出了。我本来已经立蒲健为储君的,但是蒲健已经死在了潼关,我几个的儿子中,最为出色的就是蒲健,他能当大任,其能力不在我之下,其次的就是蒲雄。”

    “但是蒲雄守成有余,进取则不足,而在冉闵的兵锋之下,依着蒲雄的能力可能连关中都保不住!景国啊,你能理解吗义父百年之后,很担心将秦国交到了蒲雄的手里,最终会被魏国吞并。”

    闻言,姚襄不禁低下了头,不让蒲洪看清自己的脸色,说道:“大王,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辅佐陇西公的!”

    “不,你误会了我的意思。”

    为了表示亲切,蒲洪对于姚襄的自称不是“寡人”,而是“我”。

    蒲洪将姚襄的手掌攥到了手里,真情流露地道:“景国,我有识人之明,你的权略不下于我和你的父亲姚公。将秦国交到你的手里,我是最放心的。”

    “不不,请大王不要说这种话。”姚襄表现得惶恐极了。

    蒲洪又道:“你先不要推辞。景国,我想将秦国托付给你,这是我的肺腑之言!若不是阻力太大,我真的想立你为储君,而不是让蒲雄做太子。景国啊,我可能命不久矣了,但是我希望你能答应我一件事。”

    “请大王吩咐!”

    “我百年之后,你应该拥立蒲雄登基,若是蒲雄可以辅佐,你就辅佐,若是不能辅佐,你就取而代之!”

    “这……”

    这是诛心之言啊!

    “大王,臣不敢,愧不敢当啊!”

    “有什么不敢当的景国,眼下魏军大兵压境,直逼长安,你可有退敌之策”

    “这……大王,臣以为应该固守长安,接着向西凉的张骏求援。凭借长安城的坚固,将军用心,士卒用命,想要守住长安并不难!更何况眼下我听说魏国已经被晋、燕、代三国合纵进犯,狼烟四起的情况下,冉闵应该不能在关中滞留太久的。”

    蒲洪摇摇头说道:“关中已经岌岌可危了,长安咱们能守得住吗我们对魏军的战事,那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几乎没打过一次胜仗,我秦军之将士早已是兵无士气,将无斗心了,如此如何战之长安固守乎”

    “这……”

    姚襄表面上迟疑了一下,心中却是在大骂蒲洪老狐狸,老奸巨猾!

    对他姚襄这么说,这不是想安排姚襄带领麾下的羌族军队去厮杀吗

    但是姚襄没办法,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姚襄当即拍着胸脯道:“大王,请勿忧虑。臣麾下有骁骑数万,在这平原之上,只要魏军敢来犯,臣虽说不能大胜,至少也让他们占不到半点便宜!”

    “好!”蒲洪顿时绷不住脸,喜笑颜开起来:“哈哈哈哈!我早就听说西羌有骁骑,纵横平原无敌手。景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多了。”

    等到姚襄离开,蒲洪脸上的笑意便完全消退了,变脸之快,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而在一侧的屏风后面,蒲雄缓步走了出来。

    “父王。”

    蒲洪睥睨了他一眼:“元才,你是不是对于父王向姚襄的这种许诺感到不满”

    “儿臣不敢。”

    “你是不敢,但是你是这么想的!”

    “父王,请容儿臣实话实说。他姚襄虽是归顺过来的,可是羌人桀骜不驯,尤其是这个姚襄,身上既有羌人的粗犷,又有汉人身上的那股子狡猾的味道儿,我不得不担心,若是父王你对姚襄委以重任的话,这秦国将来会不会变天啊!”

    “荒谬!”

    蒲洪冷哼了一声说道:“你竟然有这样的想法元才,姚襄的确没有你我想的那么简单,正因如此,这样的人才值得我利用!”

    “呃……父王你是想利用姚襄麾下的西羌骁骑”

    “不然你以为呢哼,咱们氐人在前面拼死拼活的,岂能让羌人不出点力姚襄也是大大的狡猾,闷声不吭的,他这是想捡现成的便宜,想反客为主,想鸠占鹊巢!”

    蒲洪一脸阴险地道:“这一回,姚襄是骑虎难下了。他跟魏军一战,不论胜败,羌人的势力必将锐减,再次削弱。”

    “可是父王,姚襄的军力萎靡的话,魏军若是打到了长安城,兵临城下了咱们没有那么多的兵马如何固守待援”

    “蠢!”蒲洪怒斥了一声道,“我早就向张骏求援了,说不定西凉的援军现在就在路上了。难道咱们坚守半个月都做不到吗”

    “……”

    蒲雄本来想说可能真的做不到的,因为原本固若金汤的潼关都被魏军那么快就攻破了,更何况城防工事都比潼关差劲的长安城呢

    但是想到自家父王已经染病了,不宜大动肝火,所以没有触他的霉头。
1...178179180181182...2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