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太子,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其实早在玄恭出征之前,就已经跟大王商量过了,早就想到我燕国主力一旦南下,魏国一定会唆使朝鲜半岛上的三国一起进犯我燕国的。”

    “唉!那父王是老糊涂了吗好端端的干嘛还要去得罪魏国现在国内的可战之兵那么少,能拿出来对付高句丽的兵马更是捉襟见肘啊!”

    “太子,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大王曾召见过倭国的使者,具体商量什么不得而知,但是我相信高句丽这只螳螂既然已经出动了,那么倭国这只黄雀也该要行动起来了。”

    “哦这么说,倭国要在背后突袭朝鲜半岛”

    “倭人对于朝鲜半岛一向是有野心的。”

    慕容俊刚刚想说什么,这时从大帐外面忽然跑进来一个行色匆匆的小校。

    慕容俊接过小校递过来的文书一看,顿时面如土色。

    “怎么了”

    “大事不好了。父王病危,召我赶快回到龙城。”

    “什么”慕容翰勃然变色。

    这个时候,偏偏慕容皝的身子撑不住了,这不是后院起火吗

    慕容俊亦是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说道:“叔父,我要尽快回到龙城。”

    “你打算怎么做”

    “我打算秘密回到龙城,父王病危的消息是隐秘的,肯定没几个人知晓。为了防止有心人大做文章,还请叔父继续在平城抗击高句丽人,转攻为守,固守平州。然后还请叔父派出五千精兵,助我回到龙城稳定局势!”

    “好!”

    当夜,慕容俊就骑了一匹快马,迅速离开平州,直奔龙城。至于慕容翰也替慕容俊隐瞒了此事,又火速组织五千轻骑,交给值得托付的大将统率,跟随慕容俊回龙城。

    随后慕容翰就率领军队进入平州城,不再出城迎战,反而在平州修筑工事,曾建壁垒,力图以此抵御高句丽三国的攻势。

    慕容俊回到龙城之后,便见到了躺在病榻上,面色苍白,面容枯槁而无一丝血色的慕容皝。

    “贺赖跋,你来了。”

    见状,慕容俊顿时痛哭流涕,一下子就跪倒在了病榻边上,抓着慕容皝的手说道:“父王,孩儿日夜兼程地赶回来了!”

    “嗯。贺赖跋,父王已经快不行,我已经立下遗诏,由你继承我的位置。但是贺赖跋,你做太子那么久了,应该知晓天下大势,父王知道,在我这么多的儿子当中,玄恭、道明的才干都在你之上,但是我偏偏选中了你作为储君,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儿臣……儿臣不知。”

    “贺赖跋,当年你的祖父曾说你:小儿骨相不同于常人,家族事业后继有人了。父王深以为然!你的才干虽然不及你的两个弟弟,但是为人君者,并不是只有才干出众的人才能胜任。譬如汉高祖刘邦,他慧眼如炬,知人善用,自身没有多大的才能,却可以任用韩信、萧何、张良等人,终于成就了一番皇图霸业。”

    慕容皝有气无力地道:“还有当年割据江东的孙权,打仗不行,治国不行,写文章更是不行,可是他有识人之明,任用了鲁肃、陆逊这些人,最后也能得到江东基业,做了东吴大帝。所以说,才干并不是衡量一个君主的唯一标准。父王相信燕国在你的手中,一定能够发扬光大!”

    “父王!……”

    “俊儿,莫哭,人之一生,不外乎生老病死。父王不在了,以后燕国就交到了你的手里,你一定要好好治理国家,任用贤能,照顾好你的弟弟们。”

    慕容俊带着哭腔道:“父王,日后儿臣若是遇事不决怎么办”

    “内事不决问封弈,外事不决问玄恭。”

    “是。孩儿谨记。”

    慕容皝又道:“俊儿,还记得吗你的祖父生前常说:我积累福德仁义,子孙应当拥有中原。现在父王也是这么认为的!匈奴人、羯人都曾先后入主中原,就连没落的匈奴人,就连曾经是奴隶部落而且人口不过几十万的羯人都能入主中原,为何我人口数百万,雄踞北方的鲜卑人不能”

    “孩子,在为父的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的事业。你一定要替为父完成!将来有一日,你能带领咱们鲜卑人入主中原了,请一定要到宗庙祭拜的时候告诉我。”

    “是!”

    慕容皝最后又叮嘱了慕容俊几句话,便撒手人寰了。

    公元34年五月末,慕容皝薨于弘光殿,时年52岁。慕容俊在继位后便给慕容皝上谥号“文明”,号燕文明王!




第0416章 汉家正朔
    话说殷浩北伐,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下淮阴,克广陵,迅速收复了淮南各地,又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以摧枯拉朽之势,将整个扬州都纳入了晋国的版图当中。

    六月初,殷浩挥师进入豫州的地界,各个城池的老百姓都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欢迎晋军的到来,更有甚者,居然直接开城献降了!

    晋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诸多的城池,很快就兵临许昌城下。

    殷浩一时之间有些飘飘然了。

    但是让殷浩万万没想到的是,原本被晋军打得东奔西走,宛如丧家之犬一般的卫峥,竟然有胆子在许昌城下与他们声势浩大的晋军决一死战!

    两军阵前,晋军摆开架势,十余万军队横陈在那里,而在他们的对面,只有不到三万的魏军!

    “卫峥!投降吧!别再垂死挣扎,负隅顽抗了!我今携正义之师而来,诛灭无道之师,不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你若是此时归顺我大晋,本都督可以向朝廷上书,保举你做豫州牧,镇东将军!”

    看着殷浩宛如跳梁小丑一般,在那里大呼小叫的,卫峥笑了,笑的十分的猖狂,十分的肆无忌惮。

    “你笑什么”殷浩蹙眉道。

    “我笑你死到临头了,还敢在这里大言不惭!”

    “死到临头”殷浩怒斥道,“我看死到临头的人是你!卫峥,本都督本欲感化你,你为何如此不识抬举伪魏政权已经穷途末路了,不得人心,穷兵黩武,这是伪魏在自取灭亡!”

    “老子听你在放屁!”

    “……”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殷浩涨红了脸,说道:“卫峥,你好歹是一方刺史,怎么口出如此脏话这不是市井之徒的行径吗”

    “呸!老子就是市井之徒!”

    “哼!卫峥,我劝你识相的赶快投降,现在我还可以放你一条生路!如今我大晋举国上下,致力于北伐,统一乃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你这般螳臂当车,不是自寻死路吗”

    卫峥一脸无赖相:“我呸!狗屁的螳臂当车!自寻死路的人是你!统一的确是大势所趋,但是最后能够成就统一大业的绝不是你们东晋,而是我大魏!”

    “满嘴胡言!伪魏不过是篡赵而立,虽立中原,然则中原是我汉家故土,我大晋更是汉家之大统正朔,大晋不能,伪魏何谈统一”

    “哈哈!可笑,可笑至极!”卫峥嗤之以鼻地道,“你们东晋安敢自称汉家之大统正朔俗语云,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自永嘉之乱来,整个中原已经乱了三十多年,但是这么多年来,你们晋室偏居东南一隅,苟安于世,可曾想过中原是怎样的一番光景”

    “中原之地,狼烟四起,十室九空,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你们厚颜无耻的晋室放弃了中原,南渡江东,是否还记得那些惨死在战乱中的黎民百姓你们竟然还敢恬不知耻的自称汉家之大统正朔!老子都为你们感到脸红!害臊!”

    殷浩闻言,张了张嘴巴,还想要怼回去,可是卫峥压根儿就不给他任何反驳的机会。

    卫峥怒目圆睁地道:“老子是乞活军出身的!想当年,老子从尸体堆里面爬出来的时候,你小子恐怕还在江南吟诗作对嗑五石散呢!那一种饥肠辘辘的感觉,啃树皮吃观音土,甚至是吃人的肉的事情你经历过吗老子就是北地千千万万个汉儿的真实写照!”

    “……”

    殷浩气得直哆嗦,但是无言以对。

    趁着殷浩愣神的工夫,卫峥立即拔剑道:“进攻!”

    “杀啊!”

    早就蓄势待发的魏军士卒顿时宛如开了闸的洪水,奔着前方的晋军方阵,一发不可收拾。

    “击鼓,进军!”

    随着殷浩的一声令下,沉闷而又压抑的牛皮战鼓的声音顿时响起,响彻云霄。但是让殷浩感到惊异的是,这个时候,从晋军方阵的后面忽而响起了厮杀的声音。

    怎么回事

    “报——”一个小校灰头土脸地跑过来,说道,“大都督,大事不妙了!张遇忽然反叛,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咱们的西山粮仓,现在奔着咱们杀过来了!”

    “什么”殷浩不禁勃然变色。

    这个时候,更坏的消息传来,原本投奔晋军的各路“义军”,原来是魏军假扮的,他们在晋军的方阵中左右冲杀,犹入无人之境。

    这么里应外合,内外夹击之下,晋军顿时崩溃了。晋军的士卒们都哭爹喊娘的,四散而逃。

    殷浩没得办法,面对魏军的围追堵截,只能丢下辎重和粮秣,带着几千残兵败将杀出了重围,逃回扬州。但是魏军的追兵又杀了过来,殷浩继续逃跑,沿途中走丢或者死掉的士卒不知凡几。

    原先晋军攻下的城池纷纷沦陷。

    殷浩最后只带了三百多的轻骑逃回了江东,其余的将士不是失踪就是被俘虏了。

    许昌之战,魏军斩首三万余,俘虏六万,还有部分失踪的晋军将士也都纷纷归降。魏军于是长驱直入,陈兵于长江,威胁晋国都城建康。

    无奈之下,晋帝司马聃只有下诏请征西大将军桓温率兵回防建康。

    而此时,汾水一线的战事也进入了尾声。

    慕容皝薨逝的消息再也隐瞒不住,慕容恪得知父亲的死讯后,又接到了新王慕容俊让他班师回朝的诏令,左思右想之下,不敢违抗,于是再与冉闵在汾水之上签订弭兵之盟。

    慕容恪于是率军撤出并州,不留一兵一卒。

    冉闵没有继续追击下去,只是派人去接收了并州北部的各郡县,同时加强北方的防线,让人建造雁门关,以此来阻击时常南下牧马的鲜卑人。

    随着汾水之战虎头蛇尾地结束,晋、燕、代三国针对魏国的战事也宣告土崩瓦解。

    现在魏军再掉过头去进击关中,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长达半年之久的战事,辗转与大西北,三千余里的行军历程,魏军的将士们早已是人困马乏,不能再继续作战下去了。

    无奈之下,冉闵只好班师回朝,可是等待着他的,还有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就是石鉴的后事如何料理



第0417章 名号
    群山之中,笔直的大道上。

    一只长长的队伍在大道上行进着,一只又一只的橘红色的火把接连亮起,远远望去逐渐形成一条蜿蜒曲折的火龙,绵延几十里,旌旗招展,长戈破空,车辚辚,马萧萧。

    长长的队伍中,最中间是一辆由六头高大健硕的白马牵引的有个椭圆形车盖的高大奢华黑色马车,马车辚辚而行,冉闵坐在车里透过车厢窗密布的缕孔网眼看着逐渐消失的夕阳,眼神突然清澈中带着茫然。

    “大王,此地距离邺城已经不足六十里,是否请城内文武出城接驾”

    “不必了。”

    若是此番西征能收复关中,消灭蒲洪与姚弋仲的割据势力,倒算是凯旋归来,能让将士们都风光一把。可是冉闵无论怎么看,这回征战收效甚微,甚至是亏大发了!

    别的不说,冉闵这般兴师动众,最后只拿下了潼关,杀死姚弋仲,但是其影响更为恶劣。因为蒲洪因为姚弋仲之死受益匪浅,全据关中,势力大增!

    还有南方的殷浩北伐,北方的拓拔鲜卑侵犯辽西,燕代二国联军南下,进犯并州,逼得魏国不得不四面出击,其间所消耗的粮秣辎重不可计数,伤亡的士卒不可计数,被殃及的老百姓亦是不可计数!

    说到底,冉闵这回做了一个赔本买卖!

    虽然魏军连战连捷,未尝一败,但是动辄如此之多的兵马,战火还烧在魏国的疆土上,实在得不偿失!

    看着又在埋头批阅奏章的冉闵,秦牧摇摇头道:“大王,你真是太辛劳了。”

    闻言,冉闵把笔杆子丢到一处去,松松筋骨,笑着道:“是啊。寡人也认为自己是太过辛劳了!古往今来,世人都认为做一国之君很好,很风光,每天锦衣玉食的,后宫佳丽三千,做什么都有人伺候,但寡人要是这么干,岂不成了昏君这江山还能坐得稳吗”

    “寡人夙夜在公,被之祁祁,有的时候真想撂担子不干了。可是不成啊,这天下总要一个主人,如今天下纷乱,四海割据,荒不宁,寡人何以安生若是真到了天下太平的那一日,寡人一定要卸下肩上的担子,享一享清福!”

    冉闵知道是奢望,但他并不介意把这个奢望讲给秦牧听一听。秦牧是他的至交,是知己,是可以推心置腹的人,有许多话,冉闵不会对枕边人说,却会跟秦牧吐槽的。

    譬如现在,冉闵真是太辛劳了,这战事刚刚结束,就要在归朝的途中批阅这成堆的奏疏。可是他不批阅,能把这事儿交给谁

    秦牧幽幽地叹了口气说道:“大王,我真希望天下能早日平定。”

    “寡人又何尝不希望呢但想是这么想,真的做,或者是真要做到就是难上加难了!秦王嬴政扫六国,花了十年,但秦国有着自商鞅变法以来,六代人一百多年的基础的;汉高祖刘邦自斩白蛇起义,到最后杀项羽,扫灭诸侯,花了七年,但人家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的;随后的魏蜀吴三国鼎立,长达半个世纪的征伐,最后被司马氏摘了桃子。”

    “寡人现在面对的情况不同于秦,不同于汉,不同于晋。秦牧,你说咱们的国策是不是要改一改”

    “大王,国策不可轻易变更,变则生乱。”

    冉闵闻言,顿时沉默不语了。

    根据冉闵与秦牧等人定下的国策,用三年到五年的时间进行变法,休养生息,励精图治,然后变法大成,魏国第一个目标就是破潼关,消灭关中的秦国、雍国,随即长驱直入,吞并西凉,顺手灭掉弹丸之地仇池国。

    接下来,魏国就会先北后南,先易后难,率先出兵攻灭代国,再挥师灭燕,最后,才兴百万之师南下,灭掉东晋!

    但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很骨感!

    秦牧说的对,早年定下的国策不能随便更改,因为稍有不慎,犯了众怒,继而魏军四面出击的话,再强盛的军力也扛不住南征北战,消耗自身元气的。
1...183184185186187...2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