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噢!大王是担心秦末时南越赵佗的事情重现吗”

    闻言,冉闵颇为诧异地看了花木兰一眼,说道:“木兰,看来寡人出征的这些时日,你还真是有好好读书。就连赵佗的故事都知道。”

    赵佗这厮也是一个牛人。

    赵佗原为秦始皇派到岭南征辟百越的大将,作为50万南方军团的副帅,与任嚣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统治南越整整十一年!

    “那是当然!”花木兰颇为自得。

    冉闵忽而脸色一滞:“不是,木兰……你怎么突然关心这事儿”

    “适才是秦大人跟臣妾说的。秦大人知道大王的顾虑,所以支持臣妾统兵远征朝鲜半岛。”

    “……”

    冉闵忽而虎目圆睁:“荒唐!木兰,寡人知道你晓畅军事,能征惯战,寡人也信得过你。但是远征朝鲜半岛之事非同小可,万一你出现什么意外,寡人还不得心疼死”

    “嘻嘻。”

    花木兰一脸美滋滋地笑着道:“不会的。大王你又不是不知道臣妾的武艺,不说如大王一般神武,可以在百万军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但是杀出重围,保全自己是肯定没问题的!而且臣妾不是还有数万水陆大军吗小小一个倭国,弹丸之地的军队,臣妾对付他们岂不是手到擒来”

    冉闵寻思了一下,还真是那么回事。

    花木兰的作战能力他是知道的。

    不论是自身的武力值,还是领兵打仗的能力花木兰都是极为出色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有那么强悍的军队劳师远征,莫说是对付倭国的军队,就算是将整个倭岛踏平都不是不可能的!

    左思右想之下,冉闵还是同意了花木兰挂帅,远征朝鲜半岛的事情。

    ……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在崔皓的相国府中,一大群的臣子聚集到一起,把酒言欢,歌舞升平,畅所欲言。

    尚书右仆射朗肃喝了一杯酒,脸色涨红,借着酒意对上首的崔皓说道:“相国,今日吾等劝进失利,大王不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登极称帝,吾等如何自处是作罢,还是找机会继续劝进”

    崔皓还拧着眉头,没说什么,在下首的侍中王衍说道:“依我看还是作罢吧。你们难道没看见大王今日在朝堂上的言行举止吗虽然不说是龙颜大怒,但是挥剑砍断龙案一角,以示决心之举,实在让吾等胆战心惊!看来咱们大王是执意要故步自封,不肯背负更大的责任呀!”

    “胡说!”

    朗肃瞪着眼睛道:“大王那样的言行举止,只是做出来给天下人看的!毕竟吃相不能太难看了不是昔日魏文帝曹丕三次推让群臣劝进,最后升坛受玺绶,即皇帝位。依我看大王是要效仿曹丕,虽言语激烈,但是这更需要咱们这些做臣子的迎合上意呀!”

    “曹丕是曹丕,大王是大王!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王衍说道:“有人说吾王似魏武帝曹操。曹孟德是何许人也当年曹孟德已经割据整个北方,饮马长江,有吞吐天下之志,但是他死都没有登极称帝!曹孟德明明是有这个实力,有这个声望的,为何非要等到儿子曹丕这一代才改朝换代”

    “因为曹孟德只想做汉臣,不愿做汉贼!他不想背负不忠的名分!”

    朗肃怒道:“何谈不忠吾王忠的是汉家,非是胡赵之君!若是大王这么想这么做,咱们又何以费心费力地给他效力”

    闻言,在座的大臣都深以为然。

    若是冉闵真的想学魏武帝曹操,估计大家伙都没什么动力给冉闵效力了。毕竟冉闵是年富力强的,他还没驾崩呢,他们这些人估摸着都嗝屁了!

    这时,相国崔皓不得不站出来说两句:“列位,稍安勿躁。”

    众人都安静下来,不约而同地看着崔皓,想看看他说什么。

    “大王乃当世之英主,眼下羯赵失德、失政、失民心,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唯天下,大王最得民心,为大魏之江山永固,千秋万代,为汉家之复兴,中原之得失,大王一定会承继大统,改朝换代的,只是这需要列位臣工的不懈努力!”

    “对!”

    朗肃又叫嚷起来:“我虽是羌人,但素来仰慕大王,钦佩大王,爱戴大王。眼下各地的祥瑞频出,又在群臣力谏之下,大王仍不肯改元称帝。依我看是咱们做得还不够!”

    “对对!”一些大臣很是赞同。

    这时,崔皓又将目光放到了下面正在自饮自酌的秦牧身上:“子进向来与大王亲近。我们应该听一听子进的看法!”

    看到崔皓把火烧到自己的身上,秦牧愣了一下,随即放下了手中的酒杯,清了清嗓子,说道:“既然公等推崇,那在下就不得不说两句了。”

    “大王并非不醉心于帝位,而是时机未到。”

    “什么还是时机未到”朗肃又叫嚷起来:“秦大人,你说时机未到那什么时候时机才到四年前,大王执掌天下之时,人心未稳,时局未定,那个时候说时机未到,倒是说得过去。可是现在经过三年的变法,大王励精图治,富国强兵,效果显著,世人无不称道,四海咸服。难道这时候还时机未到吗”

    秦牧闻言,微微一笑,说道:“此时机未到,并非彼时机未到。在下也不卖关子了,开门见山地说,大王其实是想登极称帝的,但是赵帝未死,民意未足,大义名分不在,故而不能成行!”

    “嗨!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

    朗肃挑眉道:“年初的时候,石鉴之死在邺城是闹得沸沸扬扬的,不知是否属实,暂且不论。这民意,已经足够了嘛!”

    旁边的王衍摇摇头道:“朗肃大人,你误会了。秦大人说的应该是黎庶所展露出来的劝进之意。”

    “噢!”朗肃和在座的大臣顿时恍然大悟。

    可不是吗

    民意汹汹,大家都知道民众肯定是拥戴冉闵登极称帝的,可是没有万民书,朝廷感受不到,冉闵感受不到。冉闵的这场“推辞”的秀场也作不下去啊!

    “那大义呢这大义的名分直接让赵帝石鉴禅让不就行了吗”

    秦牧撇了撇嘴说道:“朗肃大人,你要知道,这大义之名分在晋而不是在赵!”

    “此话怎讲”群臣都被搞糊涂了。

    “赵帝乃羯人,羯人之江山,即胡虏之江山。你让大王接受赵帝的禅让,难道是要让我魏国承继羯赵之大统吗这显然不行!吾王乃是根正苗红的汉人,要继承的自然是汉家之大统,奉为天下正朔!”

    “这……”

    崔皓一脸为难地道:“秦大人,眼下这汉朔在于晋,而不在于赵。东晋仇视我魏国,焉能割舍掉这大义的名分”




第0422章 给别人做嫁衣
    在兵强马壮,国富民强的情况下,冉闵要登极称帝,还想名正言顺的话,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

    其一,祥瑞,群臣拥戴。这个条件已经具备!

    其二,民意,民心所向,让各地的老百姓上万民书劝进。想要达成这个条件并不难!

    其三,大义名分。这个条件是难上加难的!

    别看自秦始皇流传下来的传国玉玺,即那一方用和氏璧雕刻而成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在冉闵的手中,可是这还不足以显示冉闵的大义名分。

    现在占据中原的名义上是羯赵,实则为魏国。冉闵可以接受赵帝石鉴的禅让,承继大统,改朝换代,登极称帝。

    但是冉闵并不想也不能继承羯赵的大统!

    冉闵是根正苗红的汉人,他要承继的是汉家的大统,让天下人奉大魏为天下正朔,避免改朝换代之后,中原的汉人离心离德。

    可是冉闵要达到这个条件比登天还难!

    现在的汉家正朔,天下正统的名分在偏居一隅的东晋那里,而不在中原。冉闵想要让天下人奉自己建立的王朝为正朔,就必须要灭掉东晋,继而一统天下。

    但是灭掉东晋谈何容易

    五年

    十年

    二十年

    这谁都说不清楚。万一冉闵穷其一生,都没能灭掉东晋,名正言顺地登极称帝那不是南柯一梦吗

    就在群臣都在低着头,默默地思索着如何为冉闵取得大义的名分的时候。

    “大王驾到——”一道尖锐的公鸭嗓子在叫嚷起来。

    这熟悉的声音自然是中车府令刘霸的。

    只见一队执戟郎中大踏步向前走,排开府门口的两侧,宛如一尊尊雕塑一般挺立着,甚是唬人。

    这些执戟郎中戴着面具,只露出一双眼睛和嘴巴,身材魁梧,虎背熊腰,身上都散发着一股子煞气。

    冉闵就在这些人的拱卫之下龙行虎步地走进来。

    “大王万年!”群臣都跪下,顶礼膜拜。

    “都平身吧。”

    “谢大王!”

    “相国,今日是你的寿宴,你怎么也不知会寡人一声若不是莹儿告诉寡人,寡人还被蒙在鼓里呢。”

    崔莹是崔皓的女儿。老丈人的寿诞,冉闵可以不参加,但是寿礼一定要送到位,而对于崔皓这个相国冉闵是极为重视的,所以寿诞之际,冉闵还是很给面子地上门贺寿了。

    “大王!”崔皓一时之间老泪纵横,感慨万千。

    冉闵将崔皓搀扶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今日寡人是以你的女婿的身份来的。大家都随意一些!”

    有冉闵在场,群臣都不好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畅所欲言,所以这酒席很快就结束了。

    冉闵随后与崔皓、秦牧一道进入书房。

    “大王,臣冒昧邀请群臣贺寿,没有知会你一声,还请大王恕罪。”

    崔皓感到很惶恐,因为古往今来,上位者都很忌惮臣下拉帮结派的。

    冉闵摆了摆手道:“卿何罪之有今日是你的寿诞,你邀请同僚贺寿也是理所当然的。”

    “大王,老臣想冒昧问一下,大王是否有意登极称帝”

    “寡人的权势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不进则退。但寡人能退的下来吗”

    崔皓微微颔首,位极人臣,执政天下的冉闵若是急流勇退,只怕是遗患无穷。汉朝的霍光就是冉闵的下场!

    崔皓道:“大王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和声望称帝,却为何迟迟不肯更进一步,改朝换代呢”

    “寡人欲承汉祚,不愿承胡祚。”

    “汉祚之正统在于东晋。大王欲得汉祚,须得消灭司马氏,横扫荒!但大王以为何时能做到这一步眼下大王登极称帝,已经是众望所归,臣民拥戴,就非得在意这虚无缥缈的大义虚名吗”

    闻言,冉闵沉默了一下,接着道:“相国,寡人问你,当年魏蜀吴三国鼎立,谁为正统”

    “自当是魏。曹魏承继汉祚,曹丕得汉献帝刘协之禅位,有传国玉玺,又占据中原之地,故而曹魏之正统,乃是实至名归的!”

    “诚如相国所言,但是仍旧有一部分人认为正统在于蜀汉,而不在于曹魏!这就说明曹魏并没有具备成为正统的全部条件!光是禅让还是不足够的。晋国的司马氏毕竟统治了天下五十年,东晋作为晋朝的延续者,其正统性是毋庸置疑的,若是寡人不能扫灭东晋,取得正统的名分,只怕天下汉人难以全部归心。”

    虽说冉闵的这种想法颇为迂腐,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当年魏蜀吴三国鼎立,世人在曹魏与蜀汉之间就大义名分口诛笔伐了不知道多少次。

    论汉家血脉,刘备是皇族后裔,所以有一部分人认为蜀汉是正统。

    而论占据之地和手续,当属魏国为正统。其占据着中原大地,且是从前朝皇帝手上“名正言顺”继承来的!

    “大王,东晋据当年吴蜀之旧地,江南、荆州、巴蜀、岭南和交趾都尽在其掌握之中,天下疆土东晋已经占据近一半,国力强盛,兵精粮足。想要灭掉东晋,谈何容易呢眼下石鉴已死,羯赵已经名存实亡了,石鉴的死讯是瞒不了多久的,大王不能趁势称帝,使人心归附,取得与晋帝平等的资格,只怕人心不稳啊!”

    这时,在一侧的秦牧笑着道:“大王若是想取得大义的名分,臣倒是有一个折中的办法。”

    “噢请讲。”

    “东晋偏居江东一隅,虽屡次北伐,但是不得成功。久而久之,原本想着王师北定中原日的汉儿,就不免大失所望,眼下正好出了大王这么一位不世出之雄主,励精图治,发展民生,极大地改善了中原汉民的生活。所以中原的汉儿都拥戴大王登极称帝!”

    “接着说。”

    “大王,眼下东晋气数未尽,但是偏居江东一隅,始终难有作为。而且晋国党争历来严重,叛乱四起,憎恶大王的晋人更是不在少数。大王不妨公布赵帝石鉴的死讯,然后给东晋朝廷上书,请献中原,让晋帝册封大王为魏王,立魏国。”

    “什么!”

    崔皓不禁勃然变色:“秦牧,你这是什么歪理邪说让咱们大王向晋帝称臣纳贡,还把中原献上,那不是白白给晋人做嫁衣吗这般行径,别说跟随大王出生入死的将士们能不能干,就算是我崔皓,第一个反对!”

    冉闵既想当婊子还想立牌坊,这可以,但是把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拱手相让给别人,给别人做嫁衣,这个崔皓就十分反对!

    大家跟着冉闵出生入死,打下的这份基业不都是为了封妻荫子,功名利禄吗眼下给晋帝称臣,还要献上中原,这不是扯淡吗



第0423章 万民书
    “呜呜呜!……”低沉而又显得肃穆的号角声在邺城的正阳门响起,宛如古稀之年的老者在引吭高歌,肃杀之气中又透着凛凛的寒意。

    此时,正阳门的两侧,甲士林立,枪矛如林,战兵似海,旌旗猎猎,战鼓雷鸣。

    冉闵正式拜花木兰为征东大将军、护朝鲜中郎将、假节,都督渤辽战事,节制各部。其余诸将,有水师大都督王平、楼船将军马顾、长水校尉王觊等水军将领十三人,兵众一万,大小战船三百艘,运粮船千艘。

    其余诸将,还有骁骑军、虎卫军三万人,由王泰与陈长生统率,俱是精兵强将,马步战皆十分厉害的军队。
1...186187188189190...2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