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各位父老乡亲,眼下枋头已经近在咫尺。一场生死大战已经不可避免了,我不想说什么,但是我还想最后问你们一句,你们是不是真心跟着朝廷杀胡人的”

    众人轰然称是。

    其中一个壮汉大声嚷道:“将军,请你不要再质疑我们了!我们跟胡狗不共戴天!我们这些人,都是自发地加入讨伐胡人的阵营中的,官军不接受咱们入伍,但是也不能泯灭咱们杀胡狗的热情!咱们这样自带武器干粮,跟着你们杀胡狗,难道你还要质疑吗”

    “是啊!将军,老子的这把刀,已经杀了三四个胡狗,这只眼睛也是被胡狗弄瞎的!但是我对胡人的深仇大恨,便是倾黄河之水也不能浇灭!格老子的,胡狗杀了我阿爹,我一定要报仇雪恨,杀光胡狗!”

    “对!杀光胡狗!”

    “杀光胡狗!”

    冉恪点了点头,士气可用啊。

    没过多久,冉恪就率领一万步骑,再加上近五千人的流民队伍赶到枋头城下。冉恪不想损兵折将过甚,但是申屠菇又不出战,所以他只能派人出去骂阵,把申屠菇的祖宗十代,把胡人的祖宗十代都骂了一个遍。

    只可惜,申屠菇的脸皮真厚,居然对此无动于衷。

    “恪,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啊。”卫辽很是郁闷地道:“申屠菇的军队就这样龟缩在枋头,咱们带来的绝大多数都是骑兵,步卒不多。投石机、冲车更是没有携带,只有床弩、云梯和撞城木这样的攻城器械,强行进攻的话,就算把枋头城拿下来了,咱们也会死伤无数的。”

    闻言,冉恪沉默了一下,随后就将目光放到了后面的流民队伍的身上。

    冉恪随即驱马到队伍后面,拔出剑,说道:“乡亲们,你们怕死吗”

    “不怕!不怕!”

    冉恪又挥剑,遥指对面高大而坚固的枋头城,沉声道:“对面,是胡虏申屠菇占据的城池,里面大概有三万胡人。但我军的步卒不多,所携带的攻城器械也不够,里面,有三万多的胡狗正在作威作福,逍遥法外,你们能容忍吗”

    “不能容忍!”

    “绝不能容忍!”

    “好!”

    冉恪振臂一呼:“现在,拿起你们的武器,准备把曾经将屈辱强加在你们头上的胡狗斩尽杀绝吧!”

    “吼吼吼吼!……”

    “武器简陋的都站出来!”

    闻言,在场的老百姓面面相觑了一下,随后就区分开来,那些武器生锈的,或者是手持镰刀、锄头的老百姓都站到一边去。

    还好,魏军的武器装备都是十分不错的。一个士卒不仅配备主武器,还有副武器,譬如一名步卒,配备长矛,副武器是阔剑,弓箭手与盾牌手的的副武器都是环首铁刀。

    至于骑兵就更加夸张了,骑兵的装备是最好的,长枪、环首铁刀、短剑、弓弩等武器都配备有。

    所以冉恪直接让人把骑兵们配备的副武器都拿出来,一一递给了那些武器简陋的老百姓。

    “恪,这样是不是不太好”身边的卫辽颇为迟疑地道。

    “没什么不好的。”冉恪先是叹了口气,随后目光坚定地道:“咱们已经别无选择了。要攻下这座枋头城,伤亡是不可避免的,既然这些老百姓选择了讨伐胡人,就应该做好了死亡的觉悟!”

    最后,冉恪骑着战马,在这些老百姓的方阵前面兜了一圈,朗声道:“弟兄们!你们是我冉恪的弟兄!今日,吾等能在此并肩作战,无上光荣!胡人嗜杀成性,恶贯满盈,咱们绝不能放任他们再肆意屠戮咱们的父母妻儿,手足同胞了!为了咱们的后代能够幸福安康地生活下去,为了咱们的子子孙孙都能挺起腰杆来做人!杀!”

    “杀啊!”

    随着冉恪的一声令下,在场的老百姓都一往无前地往枋头城那边冲了过去,宛如洪水猛兽一般,他们红着眼睛,视死如归的模样十分的震撼人心。

    “放箭!”

    看到已经进入了射程之内的汉民,城头上的胡人赶紧张弓搭箭,射杀了不少冲过来的汉民。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多内心充满了怒火的汉民。

    为了掩护这些进击的汉民,冉恪也命令士卒们摇旗呐喊,击鼓助威,同时把床弩摆出来,直接射杀了站在城头上射杀汉民的胡虏。

    战争是十分残酷的。

    这些汉民们冒着敌人的箭雨,拼死冲锋,有的人倒在了血泊里,永远都站不起来了。有的人眼睛都被射瞎了,但仍旧如野兽一般嘶吼着,健步如飞,往对面的城墙上扑过去。

    魏军给予汉民的武器还是可以。盾牌可以暂时抵挡一下箭矢,其余的撞城木已经推到城门口,猛然撞击,云梯已经架到了城头上,无数的汉民前赴后继地爬了上去。

    而冉恪依旧站在魏军方阵的前端,看着这些已经杀红了眼的汉民,一时之间,心里久久不能释怀。

    这样利用这些满腔热忱的老百姓,真的好吗

    从午时一直战到傍晚,在汉民付出了三千人阵亡的代价之下,枋头城终于被攻破。

    这时,再也憋不住的冉恪一声令下,魏军全部往已经敞开的城门口冲了进去。

    “杀啊!”

    太惨了,真的是太惨了。

    五千汉民,只活了不到两千多人!

    早就憋着一股气的魏军将士如狼似虎地冲进枋头城去,见人就杀,不管是男女老幼,看到是胡人就杀死。

    上到七十岁的老人,下到三五岁的孩子,通通斩尽杀绝!

    这是汉人的报复!

    魏军尚且有军令约束,令行禁止,但是那些跟随的老百姓就跟脱缰之马,当时胡人是怎么对待他们的,他们就报复回来了,如法炮制!

    申屠菇还想溜之大吉,只可惜被魏军逮到了,当场就被乱刃分尸。

    鉴于枋头城的惨状,七万胡人男女惨死,其中可能夹杂着几千名被裹挟而来的汉女的情况,冉恪一并向魏王冉闵上奏。




第0443章 冤冤相报何时了
    “不像话!不像话!真是太不像话了!”

    已经是深夜,由于诸事缠身,冉闵不得不夙夜在公,被之祁祁,就连睡眠质量就变差了。所以冉闵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把还没有批阅完的奏疏都带到寝殿,若是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冉闵就会拿起奏疏继续批阅。

    枋头一战,按理说规模不算小的,战果丰硕。但是放眼整个中原所爆发的大大小小,一日之内都能有上百战的战事来说,还算是小儿科的!

    所以,一般来说,除非是紧急军情,譬如说战败的急报,不然冉闵不可能第一时间批阅的。

    而众所周知,那些只有一身蛮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胡人能成什么大气候

    更何况胡人的武器也是简陋得很,在训练有素的正规军的打击下,哪怕是以一当十的情况,魏军也是能够战而胜之的。

    所以战败的军报根本没有,冉闵也只是把那些战胜的军报放到一边去,有空的时候再看看,等待以后战争结束,一一封赏有功的将士。

    穿着一身睡衣的董巧巧,看见坐在旁边批阅奏疏的冉闵忽然发怒,不禁黛眉微蹙:“大王,你这是怎么了是什么事情又惹你生那么大的气”

    “真是不像话!”冉闵瞪着眼睛道:“这是冉恪前不久呈上来的军报。枋头一战,他利用老百姓攻城,这是寡人准许的,这没问题的,可是在攻破枋头城之后,我军将士和民众竟然在城中大肆杀戮。如胡人对待咱们汉人一般如法炮制!”

    “城内七万多的胡人,无论男女老幼,无论逆贼还是牧民,通通被杀死!其中还有部分被掳掠来的汉女!这些汉女都是枉死的呀!”

    董巧巧随即起身,走到冉闵的身边坐下,抚摸了一下他起伏不定的胸膛,幽幽地叹了口气说道:“大王,消消气,气大伤身啊。”

    “唉!巧巧,寡人真是太难了。对于胡人的反击,总应该拿捏一个度,这个度都拿不好,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枉死!”

    “大王,这都是咱们汉民以前被胡人欺压得太过了,现在有了朝廷的准许,好不容易扬眉吐气了。自然不会有太过的顾忌。”

    “可也不能蛮干啊!这么做,汉民与胡人有何不同!这与寡人的初衷是违背的。巧巧,你说寡人应该如何是好”

    冉闵就是这么随口一问。

    闻言,董巧巧倒是认认真真地思索起来,随后说道:“大王,汉人与胡人互相攻伐,其实伤害的还是咱们魏国的根基啊。”

    “巧巧,你说的这是什么话胡人与寡人并不同心同德,都是逆贼,何以为我所用”

    “话不能这么说。大王,你好好想想看,胡人有罪,但是那些六夷中的老弱妇孺就该死吗造反的不是他们。”

    冉闵听到这话,不禁眉头一皱:“巧巧,你这话对寡人说可以,但是千万不要让旁人听见了。现在胡汉之间苦大仇深,二者之间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了。就像你说的那些,胡人的老弱妇孺不该死,罪不在他们,但是汉人的老弱妇孺就该死吗”

    “这……”

    “常言道,祸不及妻儿。但是那仅限于普通百姓,甚至普通百姓之间还有仇杀,父债子还的事情。巧巧,你知道为什么自古以来,皇帝都喜欢诛九族吗”

    “害怕被报复”

    “不错。正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若是不能把胡人的势力铲除得干干净净的,以后胡人势大了,一样会把咱们汉人斩尽杀绝的,就像是石虎在奴役汉民一样,就是想通过惨无人道的劳役,来削减汉家的人口!”

    “那大王你也是这么想的吗”

    “呵呵,巧巧啊,你别把寡人想得太好了。寡人,虽是一国之君,却也是一个凡夫俗子而已,胡人不除,终究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啊。”

    冉闵的心里充满了一种巨大的悲哀。

    后世有许多国家,因为多民族,而文化差异极大,宗教信仰又有所不同的情况下,产生了剧烈的矛盾。

    于是悲剧发生了。

    仇杀不断,今日你屠我一村,明日我屠你一镇,后日你又屠我一城……反反复复,报复不断,但是冤冤相报何时了

    要化解这种矛盾,冉闵自认为是做不到的,即便他来自后世,即便他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即便他拥有超越一千多年的知识和眼光,但是依旧做不到消弭这种仇恨。

    而要同时兼顾胡人和汉人的利益,冉闵根本做不到。

    若是像历史上的冉闵一样,时而讨好胡人,时而讨好汉人,最后只能把自己搞得里外不是人!

    “巧巧,你说寡人该怎么办”冉闵一脸苦恼地道。

    “大王,你既然心向于汉家,又何必有这诸多的顾忌既然汉人与胡人之间,只能有一者留下,如何取舍,大王应该明了。”

    “唉,只怕把胡人杀光了,赶跑了,我魏国又将元气大伤呀。人口,毕竟是重中之重,没有足够的人口,寡人的魏国,如何一统天下,如何长治久安”

    “大王啊,其实你想要繁衍人口是不难的。”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董巧巧忽而脑海里灵光一闪,说道:“臣妾倒是有一个主意。”

    “哦说说看。”

    “臣妾听说草原上的胡人部族之间也有仇杀。一个部族屠戮另一个部族,但是会留下还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和个头不高过车轮的孩童。留下妇女,是因为她们可以帮助部族生育更多的人口,而个头不超过车轮的孩童都还小,不会记起仇杀的经历,所以这仇恨自然就会在无形中消失了。”

    闻言,冉闵忽而一拍脑门,颇为懊恼地道:“对啊。这个寡人怎么没想到呢”

    “大王是魔怔了。其实这个法子大王你是用过的,前不久大王征辟河西,不是曾下令过,让西征的军队只留下可以生养的妇女,其余的胡人全部杀死吗其实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

    “对,只能如此。”

    听到董巧巧提出的这个主意,冉闵忽而又想到了另一件事情。

    什么事呢

    就是关于户籍制度的。

    冉闵已经颁发了两道关于胡人的诏令,可谓《杀胡令》。

    其一,内外六夷,敢称兵器者斩之!

    其二,与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

    但是这第二条,似乎有些缺陷。冉闵最后是要动用杀手锏的,就是正式下令汉人攻伐胡人,每斩杀一名胡人,砍下其首级可以领赏的那一种。

    万一闹得太过了,不仅是那些作乱的胡人被杀死,就连那些已经归顺的胡人,乃至于一些长得像胡人的汉民都要枉死的!

    冉闵依稀记得,历史上的杀胡令颁布之后,彻底激起了埋藏在汉人心中对于胡人侵略的民族仇恨,点染了复仇之火。

    一时间,北方大地硝烟重起,凡是高鼻梁多胡须的人,都被滥杀。汉人与胡人“无月不战”,尸野遍地。

    数百万青州、雍州、幽州、荆州等地氐、羌、胡、蛮族人面对汉人的血腥报复,无能为力,只好迁离中原,返回故土。

    在迁徙道路上,饿死的,病死的,互相杀害、攻伐而死的胡人十有七。中原胡人,几乎丧尽。

    在“杀胡令”直接或间接影响下,几百万羯族、匈奴、羌、氐等胡人平民灭亡,近百万胡人士兵被斩杀。而受屠杀最多的羯族,则或迁徙、或被屠,基本在中原地区灭绝。

    这最关键的,还是被滥杀的汉人,和已经心向汉家的胡人!

    为此,户籍制度就是关键,是重中之重!

    根据户籍制度,汉人与六夷是有分别的,若是汉人滥杀了汉人,必须要严惩不贷。而乱世用重典,所以一命偿一命是必须的。

    而心向汉家的胡人呢这是可以争取的,毕竟连朝堂上都有不少的胡人大臣。

    所以冉闵决定各地开设户籍更改处,胡人可以将族别改了,换上汉家,这样就不会在杀胡令颁布之后被滥杀了。




第0444章 祭天称帝
    11月11日,邺城,建章宫。

    话说在冉闵准备登极称帝,进行开国大典举行的前几日一直是阴雨连绵,说来也怪,在冉闵请示神灵之后,天气逐渐放晴。
1...196197198199200...2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