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臣在!”礼部尚书王简当即站出来。

    “朕要你立即派人去要求拓拔什翼键,交出刘务桓。如若不然,朕就算是踏平代国,也在所不惜!”

    “诺!”

    就在冉闵与群臣商议朝政的时候,一份奏报又呈上了冉闵的宝案上。冉闵只是看了一眼,便微微动容,但是并没有说什么。

    下朝之后,冉闵便将秦牧、荀稷二人留了下来,召到偏殿议事。

    “蒲洪薨了。”

    “什么”听到这话的秦牧和荀稷都不禁动容。

    冉闵一手按在桌案上,沉声道:“蒲洪之死,对于我大魏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朕欲西征关中,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陛下。”荀稷一脸担忧地道,“先西征,再北伐,最后扫灭东晋一统天下,这原本是咱们大魏的国策。但是眼下中原的胡人之乱刚刚平定,三个月的坚壁清野,几乎拖垮了整个大魏国,百废待兴,陛下又要动辄大战的话,臣只怕国家的国库和仓禀吃不消呀!”

    “是啊。”秦牧亦是蹙眉道,“如此连连征战,穷兵黩武,不说是国库和仓禀吃不消,就连将士们都吃不消。而且大批怨恨咱们汉人,怨恨大魏的胡人进入了关中,他们一定会誓死抵抗我魏军的,到时候战事相持不下,极有可能真的拖垮咱们大魏国的!陛下,三思啊。”

    看到自己的两个智囊都反对西征,冉闵都不禁有些迟疑起来,难道此时西征,并不合适吗

    秦牧又道:“陛下,臣知道你很想收复关中,但是眼下绝不是时候。”

    “朕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多则三年五载,少则半年。”

    “三五年朕等不起了。灭一个孱弱的魏国都需要三五年,更强的代国、燕国、凉国、晋国呢那不是穷朕一生都无法扫平天下吗”

    “请陛下稍安勿躁。其实对于蒲洪之死,完全可以大做文章,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先断其臂膀。”

    “秦牧,你有何妙计”

    秦牧一向是智计若妖的,对于这一点,冉闵深信不疑。

    “蒲洪一死,早就暗藏祸心的姚襄一定按耐不住。而上位的蒲雄亦不是好相与之人,二虎相争必有一伤。陛下不妨遣使去吊唁蒲洪,同时给姚襄一道密诏,封他为秦王,领关中之地,放出风声,并让潼关的军队作出进攻之势,令姚襄起兵反了蒲雄。”

    “这……姚襄不像那么蠢的人啊。”

    秦牧笑眯眯地道:“陛下,就算姚襄不蠢,但禁不住蒲雄的猜疑啊。蒲雄一猜疑,姚襄岂能不忌惮只要蒲雄与姚襄之间生了嫌隙,那就好办了。关中就那么大一点,谁容得下谁”

    “好!”




第0451章 朝贡
    话说大和国今年趁着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联合出兵慕容鲜卑之际,进犯朝鲜半岛。

    倭军原本是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高歌猛进的,奈何冉闵在中原的战事结束之后,直接派了数万水路大军登陆朝鲜半岛,直接一战歼灭倭军主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整个朝鲜半岛,最终帮助新罗和百济复国,也得以在名正言顺地朝鲜半岛上驻军。

    但是大和国就惨了,原本倾国之兵,倾国之力去远征朝鲜半岛的,结果能跑回来的不过几百人!

    光是慰礼城之战,倭军就被斩首五万,俘虏两万余人。

    浩浩荡荡出征朝鲜半岛的十六万倭军,根据战后统计,被魏军斩首十万,俘虏五万多人!

    这五万战俘怎么办呢

    冉闵自然是不会让这些倭人好过的,也不可能把他们放回倭国。所以这五万倭军战俘全都被带回中原,给魏国修建大运河了。

    但大和国方面是心急火燎啊,倭国的人口太少了,不足百万人,那是死一个少一个。而这一回进攻朝鲜半岛,倭国更是倾国之兵,倾国之力去赌上国运的!

    可以这么说,眼下倭国里的男丁太少了,绝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乃至于当时出征朝鲜半岛的军队,还有不少是十四岁的少年,五六十岁的小老头呢!

    这一下全搭在朝鲜半岛了,倭国根本吃不消啊!

    尤其是魏国的强大,更是让这些倭人感到心惊不已。

    不过数万精兵强将,就战败了十几万的倭军,水战陆战都大获全胜,自身的战损还极少。

    这怎能不让人颤栗

    于是倭王大鹪鹩尊就派了大王子去来穗别为正使,仓山景吾为副使,带领使团浩浩荡荡地前往大梁朝贡魏国。

    “小臣去来穗别,参见大魏皇帝陛下!大魏皇帝圣躬安!”

    去来穗别恭恭敬敬的向着冉闵行礼。

    “朕安。”

    这是正式场合,是在奉天殿上,所以当着群臣的面,冉闵倒没好给这些倭人甩脸子。

    去来穗别又拿出了一份礼单,念道:“大魏皇帝,吾王大鹪鹩尊给您朝贡。有大和良马五百匹,稻米一万石,红珊瑚十座,大白珍珠十串计九百九十九颗,大和美女五百名!”

    以倭国的国力,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贡品已经十分不容易了。

    但冉闵仍旧不满意,不过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的:“既然倭王如此有诚意,朕就笑纳了。太子,吾大魏国的回礼都有什么”

    站在下首的太子冉明回答道:“陛下,回礼是景德镇官窑出产的瓷器一百件,红玛瑙一百颗,金银玉器各十件,绫罗绸缎二百匹以及倭王金印一枚。”

    闻言,去来穗别不禁面露喜色。

    但冉闵的一番话却无情地打碎了他的幻想。

    “用这等俗物来回礼,实在是有失礼节了。”冉闵眯着眼睛道,“我大魏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但这等俗物实在拿不出手。大魏应该回礼的,是比这什么金银玉器,珍奇异宝更为贵重的东西!”

    “请陛下明示。”冉明表示十分的不解。

    冉明今年不过十一岁,但作为太子,冉闵还是让他早早地参与政事,悉心栽培。冉闵时常把冉明带在身边,有不懂的,冉闵可以给他解惑。

    “我大魏最贵重的,不是这些俗物,而是佛学、儒学,上古先贤有教化之功。朕听闻倭国乃化外之地,依旧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不服王化,不知礼节!这样吧,朕就派出僧侣千人,各类佛经、经史子集一万册,作为回礼,送给去来穗别你带回倭国吧。”

    听到这话,去来穗别顿时满头黑线。

    这俗物我想要啊!

    但是去来穗别可不好开口,谁知道冉闵是不是故意找茬的。而且去来穗别此行的目的,除了给魏国称臣纳贡之外,还有就是“取经”,看看魏国因何而强大的。

    “多谢大魏皇帝!”去来穗别一脸喜悦之情。

    看着去来穗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样子,冉闵倒是颇为得意的。

    这古往今来,华夏的历代王朝无不自恃“天朝上国”,接受周边列国的朝贡,但回礼却是极大的。

    尤其是后来的唐太宗、明成祖的时候,万国来朝,但是各国朝贡的这些贡品都是一些土特产,压根儿就不值钱,偏偏因为稀少而变得珍贵,物以稀为贵嘛。

    可是冉闵不是那么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大魏国固然是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可是将自己国家的金银财宝流出去,收入的却是一些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儿,冉闵觉得十分的不值。

    在简单的朝贡之后,冉闵就在偏殿接见了去来穗别。

    有些话,不好当着群臣的面说,而且商议国家大事,远比接待这些番邦的使者重要得多。冉闵还是能分得清轻重缓急的。

    “去来穗别,你可知道,你们倭国这次要不是来朝贡,向我大魏称臣纳贡的话,朕都寻思着什么时候派兵去远征倭国了。”

    冉闵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去来穗别吓得魂不附体。

    “陛下,是敝国冒犯了大魏天威!还请陛下恕罪!”

    闻言,冉闵点了点头说道:“嗯。朕看你们倭国还是很有诚意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高句丽、新罗和百济都是大魏的附属国,谁进犯他们,就是进犯大魏,我大魏虽远必诛之!”

    “是,是。”

    去来穗别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卑躬屈膝地说道:“大魏皇帝陛下,我王已经深刻地意识到错误了。为表示诚意,我王愿意将王女草香幡梭姫、辉夜姬进献给陛下!”

    嫁女儿

    冉闵忽的眉头一皱,心里是一阵恶寒的。

    冉闵对于倭国女子绝对是没有任何的歧视的,毕竟他前世看过不少的教育片,但是冉闵却知道,这个时代的倭女地位十分的低下,跟货物一般,甚至普通平民的性命都不及一头羊重要。

    至于倭人的劣性根,相信是不言而喻的。

    这些倭人十分好色,就是色中饿鬼,甚至是连自己的娘亲、女儿、姐姐妹妹都不放过的那一种。谁知道这倭王进献给自己的两个女儿是不是二手货

    还是被他们的父亲凌辱过的二手货

    冉闵虽然喜欢风韵犹存的妇人,好女色,但是他对于这种事情是极度感冒的啊!

    “咳咳。那个……去来穗别,朕听说你父王大鹪鹩尊乃是性情中人啊,把自己的妹妹,也就是上一任的倭王誉田别尊的女儿娶了做王后,还有一个姐姐做了他的妃子。你看这,有些不太合适吧”

    其实关于这个大鹪鹩尊,冉闵还是略有耳闻的。毕竟这厮也算是倭国历史上挺有作为的一个“天皇”,号称仁德天皇。

    仁德天皇在位期间,重视农业,曾疏通难波的堀江,筑茨田堤,开和珥池,垦殖土地,使海内富庶。外交上积极与东晋通交,力图在朝鲜半岛扩大优势。

    不过冉闵最了解的,并不是这货的政绩,而是关于他的一些风流韵事。

    古代史书说自己富人不淫,不妒忌,不盗窃,好像是天生君子之国,但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儿!

    仁德天皇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



第0452章 大运河
    倭国仁德天皇的皇后盘姬出身名门,才貌双全,但她是个大醋坛子,她在天皇四周秘密地建立起防火墙,不允许天皇和别的女孩接触。

    一开始,盘姬的这些措施还管点儿用,但日久天长,总是防不胜防。

    仁德天皇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叫田皇女,不仅姿色出众,而且跟仁德天皇早就不干净—因为倭国皇室有兄妹通婚的传统,所以兄妹也很常见。

    盘姬发现这事后,醋性大发,把田皇女贬到了乡下。

    盘姬本想就此斩断兄妹情丝,但人算不如天算。

    倭国有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叫新尝节,在这天,天皇要大宴群臣,而宴席则由皇后操办。这年的宴席中有一道菜,其食材必须要用熊野山下才有的柏树叶来做。

    因此,为了办好这次宴会,盘姬亲自带队,远赴熊野山采柏树叶。

    盘姬一走,仁德天皇就赶紧派人把田皇女接进宫来,双宿双飞。

    谁知,盘姬早就在仁德天皇周围布置好了密探,正在返回途中的盘姬听说此事后,一怒之下,把辛辛苦苦摘来的一船柏树叶全部抛进海里,然后坐船回娘家了。

    仁德天皇听说此事,吓坏了,为了维护自己在国人心中的形象,忙派人到盘姬的娘家去接她回来。怎奈盘姬坚决不肯回来。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仁德天皇觉得盘姬气也该消了,于是又派使者到盘姬娘家去接驾,使者再次碰壁。

    这下仁德天皇真急了,但派谁去呢想来想去,仁德天皇终于想到了合适的使者人选。这个使者不但能说会道,他妹妹还是盘姬的侍女。

    走之前,这个使者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能把盘姬请回来。

    使者到了盘姬的娘家,先是鼓动三寸不烂之舌陈述利害,然后又打仁德天皇和盘姬之间的感情牌。

    但是甭管使者怎么说,盘姬就一个字:不!

    使者一看盘姬铁了心,就盘腿往地上一坐,滔滔不绝地在那儿讲。

    时值深秋,又恰逢大雨,使者的衣服很快就湿透了,而且他衣服上的一颗朱红色纽扣也被雨水打湿了。

    古代染色技术不够先进,纽扣一沾上雨水,就开始褪色,被染了色的雨水顺着衣襟往下流,跟血水似的。

    正好使者的妹妹在旁边侍奉,看到这一幕,触景生情,口吟一绝:“巍巍筒城宫,苦说竟无功。秋雨成血泪,滴滴心头红。”

    盘姬听罢,心中不忍,对那侍女说:“让你哥哥回去吧,我是绝对不会向天皇妥协的。”

    到了这个时候,使者也只能放弃使命了。

    问题是牛皮已经吹出去了,回去后如果实话实说,仁德天皇怪罪下来怎么办

    使者一番思量,有了主意,他见到仁德天皇后说:“臣在皇后的宫中看到了一种怪虫,长得很像蛇,然后变成蛋,再变成鸟,臣不得不赶回来报告,您自个儿去看一看吧。”

    仁德天皇听后,果然好奇,便去了盘姬的娘家,也见到了怪虫——蚕。

    也不知道盘姬是醋劲儿太大还是太恨仁德天皇对自己的背叛,反正好说歹说就是不回皇宫,但是顾及仁德天皇的面子,就让他把怪虫带走了。

    盘姬虽然心如铁石,但止不住忧郁的眼泪天天流。

    仁德天皇回宫后不久,盘姬就抑郁成疾,撒手人寰了。

    盘姬死后的第三年,仁德天皇正式立田皇女做了皇后。

    但是,田皇女的这个后位坐得也不踏实,因为她这个哥哥兼老公是个多情种。

    田皇女有个妹妹堪称花容月貌,仁德天皇一见,心里就开始痒痒,立即发起求爱总动员——让自己的胞弟隼替他向这位年轻貌美的皇妹传信儿。

    谁知这两人一见面就对上眼了,隼干脆替哥哥做了皇妹的情郎。

    仁德天皇久等皇妹不来,非常心焦,干脆微服私访,悄悄地来到了皇妹家,隔着门就听见隼跟皇妹正在打情骂俏。

    仁德天皇一时龙颜大怒,冲进门内拔剑就砍。
1...200201202203204...2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