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代王拓跋什翼犍高坐上位,扫视着颇为简陋的大殿上的群臣,随即沉声道:“诸位,前线败绩。我代军败于土狼峰,折损军马三万,现在大将军独孤信正在收拢溃兵,往盛乐这边赶回来!寡人欲再举兵数万,以击败来犯的赵军!”
“不可!万万不可啊大王!”
“有何不可”
拓跋什翼犍的这话刚刚说出来,作为太尉的梁盖便站了出来,行了一下抱胸礼,说道:“大王,敌军势大,来势汹汹,现在他们又有土狼峰之大胜之势,携大胜之势而战,必气势如虹也!”
“太尉大人又何必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呢”
拓跋什翼犍一副不悦的模样,说道:“赵军现如今固然是势如破竹,但毕竟只有七八万的兵马。我代国,数十万之民众,控弦之士不下二十万,如何不能战而胜之”
闻言,梁盖不由得苦笑着道:“大王,我代国虽然号称有控弦之士二十余万,但是能真正对我鲜卑人心悦诚服,忠诚于我代国的部族又有几个”
“我代国境内,不乏汉人、匈奴人、乌桓人和丁零人等异族,可是他们表面上臣服于我代国,实际上仅仅是大势所趋!若是我军不败,则他们会锦上添花,倾囊相授,但是,现如今我军已经败于土狼峰了,如之奈何”
“那么依太尉大人你的意思,是让寡人投降,降赵吗”拓跋什翼犍大为不满地道。
拓跋什翼犍早就对梁盖不爽了,若不是顾忌到他在拓跋鲜卑部的声望,还有其手中的兵力,梁盖可能早已经是一具尸体了!
想当年,拓跋什翼犍的长兄拓跋翳槐继位,便派年仅九岁的拓跋什翼犍到后赵作人质,请求和好。随同拓跋什翼犍前往后赵的有五千多家,拓跋什翼犍在后赵一住便是十年!
建国元年(338年)十月,拓跋翳槐病危,临终前遗命诸部大人,一定要迎立拓跋什翼犍继位,社稷才可安定。
拓跋翳槐死后,梁盖等人认为旧主新丧,而拓跋什翼犍离国尚远,怕其到后会引起变乱,便准备重立新君。拓跋翳槐次弟拓跋屈,刚猛多诈,不如拓跋屈弟拓跋孤仁厚,便杀拓跋屈而立拓跋孤,拓跋孤不同意,亲自到后赵请拓跋什翼犍回国。
十一月,拓跋什翼犍在繁畤城以北继位,时年十九岁,改元建国,并将一半国土分给拓跋孤。
因为梁盖这些人的缘故,拓跋什翼犍差点不能继承代王之位,你说他能不气吗
梁盖沉默不语。
这时,从王位的左侧,忽而响起了有节奏的拐杖敲击地板的声音。
群臣寻声看了过去,只见从珠帘那里,钻出来了一个风韵犹存的妇人。
“臣等参见太后娘娘!”群臣山呼道。
拓跋什翼犍对于自己的母亲王氏还是颇为尊敬的,故而在第一时间,便站起身,行礼道:“儿臣见过母后!”
“大王,老身听闻赵人败我代军于土狼峰,即将越过繁畤,直奔我盛乐而来,不知道是也不是”王氏慢条斯理地问道。
“是的。”拓跋什翼犍毕恭毕敬地回答道。
“不知道大王你打算如何应对”
闻言,拓跋什翼犍沉吟了一下,随即道:“回母后,儿臣想要再举兵,击败来犯的赵军。”
“……”
王氏沉默了一下,又扫视了大殿上的群臣一眼,说道:“老身本来是一个妇道人家,按照中原的礼仪,汉人的那些规矩,不应该插手国家大事的。但如今国家有难,老身作为大王的母亲,不得不站出来说一说自己心里的想法!”
&
第0071章 秦牧
拓跋什翼犍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说干就干。
正好,代国刚刚迁都盛乐宫不久,百废待兴,似什么中原的房屋宫殿还很少,所以拓跋鲜卑部的人倒是舍得丢下这些东西,然后带上赖以为生的牛、羊、马之类的畜牧,还有大量的帐篷,直接往北方遁去。
所以,当石闵带着六万多的赵军赶到盛乐宫的时候,原本在这里居住的鲜卑人早已不见踪影。
“哒哒哒!……”马蹄声敲击在简陋而污浊的青砖上。
石闵一如既往地右手拿着双刃矛,左手攥着缰绳,胯下是自己的坐骑赤马朱龙,就这样昂首挺立在那里,英姿勃发。
在他的背后,是一面上书“征北大都督石”字样的大纛,其后还跟着一支长龙一般的队伍。
旁边的李农叹了口气道:“看样子,拓跋什翼犍倒真是一个识时务的家伙。我大军压境之下,他们鲜卑人明明还有反抗之力,可是他偏偏选择了遁逃!”
李农的这一声叹息,不知道是在为了不能扩大战果而懊恼,还是在为了可以避免与鲜卑人的主力,再度大战而松了口气。
不过这些都不成问题。
毕竟石虎交给石闵,还有其征北之军的任务是捣破代国的盛乐,教训一下鲜卑人,现在他们的任务已经很完美地完成了!
可以班师回朝了!
“鲜卑人本是胡人。胡人的习性不就是逐水草而居吗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这不正是他们这些胡人的秉性吗”石闵嗤笑了一声道。
看着眼前的这满目疮痍,李农不由得望而兴叹道:“没想到短短两年之内,鲜卑人就能在这盛乐建起这么一座城池,可真是不容易啊!可惜,现在已经被他们自己付之一炬了。”
在赵军面前的,是一片漆黑的废墟,残存的瓦砾,残垣断壁,其间还伴着阵阵袅袅的青烟。
石闵闻言,摇摇头道:“拓跋什翼犍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鲜卑人逐水草而居,然则漠北草原便是如此,每逢隆冬之际,牛羊凋敝,他们这些胡人都会南下牧马,掠夺更多的人口、财富和粮食,其中掳掠的工匠和汉人当中的有识之士不在少数!”
“而拓跋什翼犍能一改胡人的秉性,建国定都,其野心是昭然若揭的。有了胡人与生俱来的剽悍,再加上中原汉儿的帮助和各种礼仪制度,这无疑是大大加强了他们拓跋鲜卑部的实力,故而拓跋什翼犍能在两年之内,建立起一个东自濊貊,西至破落那,南距阴山,北达沙漠,胡人全部归服,人口达数十万的代国。”
“代国可虑也。”李农颔首道。
可虑的不是代国,而是这屡杀不止的北方胡人!石闵在心里腹诽着,但是没有说出口。
北方的游牧民族,一向是中原的汉人王朝的生死大敌!
太过久远的鬼方且不说,自从秦军横扫天下,建立起大一统的大秦帝国之后,面对着北方愈发强大的匈奴,倒还能应付得来,但这仅仅是在建造起万里长城的基础上的。
有人说,秦始皇下令连接之前的燕、赵、秦三国的长城,建造起来的万里长城,是为了抵御北方的匈奴入侵的。当然了,不乏这个缘故,但也有另外的一种说法。
另一说法,是秦始皇想将长城作为前哨站,储备大量的粮草军需,以便将来可以更好的侵略匈奴。
不管怎么说,在经历了楚汉争霸之后,华夏故土已经民生凋敝,将士们疲惫不堪,而北方的匈奴则是在冒顿的统率之下,彻底整合了北方的所有游牧民族,南下牧马。
当时的刘邦还跟匈奴人打了一仗,吃了一记白登之围的耻辱,由此开了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和亲的先河。
从白登之围开始,胡虏便成了汉人的心腹大患。
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其草原霸主也在走马灯似的换着。
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人……这一个个的游牧民族,都无时无刻地威胁着中原汉人王朝的安全。
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他们会臣服,便犹如历史上的汉唐盛世,而每当这些中原王朝衰落的时候,好似历史上的宋末、明末,他们就会南下牧马,使中原汉土为之变色,为之膻腥!
那么,既然北方的游牧民族,是中原汉人王朝的死敌,中原王朝强大起来的时候,为什么不趁机横扫漠北,终结这些游牧民族在漠北草原的势力呢
无他,因为这些在马背上出生的游牧民族,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都曾经深入漠北草原,打击匈奴,
第0072章 功高震主
夜幕降临。
此时,已经是金秋十月,在南疆是秋风徐徐,凉气习人,但是在这浩瀚无垠的漠北草原,却已经如隆冬一般,寒风凛冽,冬霜悄然而至。
占据了代国原本的都城,盛乐之后,赵军便立即安营扎寨下来。
这盛乐作为一个国家的都城,实在是太过寒碜了,这种规模的城池,就连中原的一座中等城池都相去甚远。
鲜卑人还保留着胡虏应有的秉性,这个是无可辩驳的。即便拥有了不少的汉人工匠,以漠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想要打造一座真正的都城,不知道要何年何月。
这盛乐,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城池,故而又被称之为盛乐宫。
现在石闵就将自己的寝帐,立在盛乐宫最中间的位置,代国原本的议政大殿的废墟之上。
秦牧已经换上了一身普通士卒的衣甲,走起路来,龙行虎步,颇有一番威武雄壮的大将军的风范。
石闵慧眼如炬,他一眼就看出了这个年轻人的不平凡之处。别的不说,他就敢断定,这厮绝对是一个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人。
秦牧在一个亲卫的引路之下,亦步亦趋地走进了石闵的寝帐,他掀开了帘子,便见到石闵正席地而坐,在那里挑灯夜战,拿着毛笔书写着什么。
“大都督。”秦牧轻轻的呼唤了一声。
闻言,石闵便是手中一顿,而后抬起头含笑道:“是秦牧来了。坐吧。”
“谢大都督。”
秦牧作揖了一下,而后便跪坐到石闵对面的席子上。
石闵还在那里低着头,奋笔疾书,秦牧不好叨扰,故而眯着眼睛在那里打量着这一位羯赵国的将星。
过了好一会儿,石闵这才拿起了自己书写的一张纸,看了看,而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道:“秦牧,你不好奇我在写什么吗”
“该说的,大都督自然会告诉在下。不是吗”秦牧泰然处之道。
“哈哈。你倒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家伙,有意思,很有意思!”
石闵赞赏地看了秦牧一眼,然后,又将自己手中的墨宝放到秦牧的眼前,说道:“你不妨看一看,念出来。”
听到这话,秦牧果真是接过这写满了龙飞凤舞的小篆的纸张,瞧了一眼,却见其上写着密密麻麻,形体优美的字样,不由得微微颔首道:“没想到,大都督不仅能征惯战,勇武过人,就连这一手书法都写的如此刚劲挺拔,笔走龙蛇!仅是书法一道,大都督你便可傲笑天下矣。”
“呵呵,我找你来,可不是让你鉴赏我的书法的。秦牧,你念一念,看一看我的这首词如何”
秦牧随即张开了这张纸,仅仅是浏览了一下,便是哑然失笑,而后古怪地看了石闵一眼,终于憋足了气,念道:“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永嘉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秦牧,何如”石闵抬眼问道,他的眼睛,此刻就如一把刀子,死死地盯着秦牧的眼眸。
“……”
良久,百般滋味涌上心头的秦牧,终于放下了手中的墨宝,向着石闵垂手道:“大都督的这首诗,当真是令人百感交集,荡气回肠!”
“非也。秦牧,这是词,不是诗。”
“词是何物”秦牧未曾听说过这种文体,故而有此疑惑。
“诗词诗词,诗是词,但词却不一定是诗。”
“愿闻其详!”
“这么说吧。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闻言,秦牧愣了一下,随后说道:“这倒是在下孤陋寡闻了。我自幼品读诗书,四书五经都有所涉猎,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都知道,却还真没有听说过有这般被称之为‘词’的诗体。”
“呵呵,你没听说过是正常的。”石闵笑眯眯地道,“因为这种诗体,是我无意中心有所感,创作出来的。自永嘉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我邺城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我只是加以改进而已。”
“大都督大才!”秦牧作揖道,“以大都督你的才华,即便是当年,号称才高八斗,七步成诗的曹植都要略逊一筹了。”
“哈哈哈哈,你谬赞了。”
石闵摆了摆手道:“区区诗文,不过怡情之物,何足挂齿”
“唉,可惜可惜。”秦牧忽而一个劲儿地摇头道。
“何故叹气”
&nb
第0073章 绝处逢生
石闵得知李信所部,四千余兵马被鲜卑人围困在贺兰山以北的小沙河之后,当即击鼓聚将,升帐议事。
石闵没有废话,直接调兵遣将,弃了荒无人烟的盛乐,一路直奔小沙河而去。
他本可以放弃被围困的李信所部兵马,但是他不会这么干的。当然了,以石闵腹黑的性格,即便李信所部四千多的兵马,全部葬身于小沙河,他只会叹息一声,缅怀一下而已。
石闵之所以集中所有的兵力,直奔小沙河,救出被围困的四千多的赵军,那是因为他们的主力大军已经深入漠北,进入了代国的腹地。这四面都没有多少的牛羊之类的畜牧可以就食,而他们赵军的粮秣早已告罄了。
为今之计,只有大肆劫掠鲜卑人更多的口粮,即他们的畜牧为食,这样才能解决粮草告罄的问题!
不然,他们大军一旦撤退,又不能及时得到粮秣的补充的话,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马。
赵军已经抵达了极北的苦寒之地,这个时候,南方还是天气微寒,可是在这偌大的北地,已经是天寒地冻,就连蛇都开始冬眠了。
挡在赵军面前的,是一片已经被冻结的河面,这是小沙河,但是这条河已经没有多少的流水了。
北风呼啸,冰晶凋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