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这……父皇,青楼的皮肉生意还能算正规的”

    “当然。在朕的计划中,朕还要推出一种名为‘经营许可证’的牌子,一般的酒楼妓馆,画舫店铺,都必须要有这种经营许可证,如若没有,罚款!或者坐牢!”

    “什么经营许可证”冉明是听得云里雾里的:“这种经营许可证过去可是从未有过的啊。”

    “那就自本朝起!还有,针对老鸨子可能虐待青楼女子的事情,青楼女子可以去告状,一经发现,以伤人罪处理。”

    闻言,冉明不禁有些瑟瑟发抖:“父皇,你这般维护青楼女子的权益,恐遭非议啊!”

    “朕怕非议吗在朕身上的非议已经够多了。”

    到了第二日,冉闵与王猛等人商议过后,便将自己的几条法令公之于众。

    具体的就有推出一种名为经营许可证的牌子,没有经营许可证,店铺、酒肆、茶楼、青楼等娱乐场所一律不许营业,而国家针对商业税,也会根据其一年的收入来制定。

    还有就是关于维护青楼女子的权益的问题了。

    一些在家做皮肉生意,屡教不改的女子都被抓起来罚款或者坐牢,而那些时常虐待青楼女子的老鸨子也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为了维护青楼女子的权益,冉闵甚至还专门设立了一个衙门,专门管理这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但凡是有人胆敢逼良为chang的,没的说,不管后台是谁,一律抓进去牢底坐穿!

    一时之间,整个魏国的风气为之一肃。

    冉闵认为,他加征了青楼的税收,各地的青楼都会倒闭,谁曾想,青楼的数量是不减反增,宛如雨后春笋一般都冒了出来!

    是何道理

    原来是冉闵出台的这几条法令,是确确实实的维护了青楼女子的权益,所以更多人干脆不在家做什么皮肉生意了,混一个正正经经的经营许可证不行吗

    还有各地的店铺、酒肆、茶楼什么的,也都纷纷挂上了官府颁发的经营许可证,有这玩意儿,以后别想着偷税漏税了,不然后果极其严重!

    而根据冉闵搞出来的这几条法令,特别是经营许可证的推行,大魏一年的财政收入又增加了许多。




第0579章 义仓
    奉天殿。

    “朕听说,乐安郡近日又爆发旱灾了”

    “是的。”尚书令崔皓出列道:“陛下,昨日有乐安郡郡守的奏疏报,乐安爆发了罕见的旱灾,饿殍遍地,灾民都已经向附近的齐郡、乐陵郡和济南郡逃荒。现在已经饿死了千余人,朝廷若是不再发放赈灾的粮食,不知道还要饿死多少人啊!”

    冉闵的眉头一皱:“都饿死千余人了乐安的郡守是干什么吃的,有灾情为何不早些报!”

    “陛下有所不知,邻近乐安郡的乐陵郡最近也发生了规模不小的地震,山川阻塞,消息一时之间传达不到大梁。”

    闻言,冉闵不禁叹了口气说道:“真是多事之秋。今年真是天公不作美,洪灾、旱灾、蝗灾、地震咱们都碰了,不知道饿死了多少人!朝廷的各个粮仓必须马开放,速度一定要快,可以让军中的将士负责押送,所需马车、牛车,还有各种牲畜都必须要配合,务必要以的速度赈济灾民!”

    “诺!”

    这个乱世,不是天灾就是,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了,极有可能揭竿而起。

    那么如何应付这些不时的出现的天灾呢

    冉闵几经思索,终于让他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于是冉闵又道:“诸卿,近日朕微服私访,入陈留一山村体察民情。村中的老者声称自己的村落就算碰了灾年,依旧能活下来,不被饿死。朕很好奇,于是便问其缘由,原来这山村是一个十分团结的山村,人人其乐融融,肝胆相照。”

    “他们每年的秋天,每户人家都会拿出粟麦一石左右,以备荒年放赈。因设在里社,由当地人管理,因而亦名社仓!朕觉得这种做法极好,一户人家出一石粮食,由专人管理,正所谓滴水成河,一户人家就是一石粮食,十户人家就是十石粮食,一个万户的大郡,一年就是万石的粮食!这样一来,就算碰了灾年,老百姓还是可以自给自足的啊!”

    冉闵提出的这个办法,就是直到隋朝才会出现的“义仓”。

    隋文帝时期,长孙平被拜为度支尚书。他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以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

    隋文帝表彰并采纳其建议。随后的唐太宗、唐高宗都在民间设置了这种义仓,自武则天末年起,便以义仓粮解决国家财政困难。

    唐玄宗以后更把义仓税定为国家正式赋税收入。义仓在历史也是时废时设的。

    崔皓听到冉闵的这个主意,顿时站出来说道:“陛下圣明!”

    “水旱凶灾,前圣之所不免。今丧乱之后,户口凋残,每岁纳租,未实仓廪。随时出给,才供当年,若有凶灾,将何赈恤陛下此法当在全国各地推行,臣请自王公以下,计所垦田稼穑顷亩,至秋熟,准其见在苗以理劝课,尽令出粟。稻麦之乡,亦同此税。各纳所在,为言义仓。若年谷不登,百姓饥馑,当所州县,随便取给!”

    冉闵微微颔首道:“崔皓所言,甚得朕心。然此义仓,最忌讳国用不足,并贷社仓之物,以充官费!所以,朕便在此立诏——既为百姓预作储贮,官为举掌,以备凶年,非朕所须,横生赋敛。利人之事,深是可嘉。宜下所司,议立条制!凡无故取义仓一粟者,斩!”

    “义仓,当于贮之州县,以备凶年,王公已下垦田,亩纳二升。其粟麦粳稻之属,各依土地。自朕以下,包括朕在内都必须要下天地耕作,储备义仓,而定积储之法,准中下三等税,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下户不过四斗。可依年景,酌情增加!”

    “陛下圣明!”群臣都山呼道。

    这时,御史中丞韦謏又出列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请讲。”

    “臣要弹劾平阳郡郡守韩尚、河内郡郡守王峥、泗水县县令蔡融、平氏县县令王瑄……以二十五人,皆有罪。其为地方官,巧立名目,多征赋税,中饱私囊。”

    一听说是二十五个地方的守令,冉闵不禁有些头晕,扶额道:“朕会派锦衣卫深入调查取证的。御史台与锦衣卫当联合起来,御史台为主,锦衣卫为辅,明察暗访。朕不会冤枉一个无辜之人,但也不能放过一个有罪之人!”

    “陛下圣明!”

    韦謏退了下去,接着王猛又出列道:“陛下,其实地方官吏多征钱银之事是常有的,这些人未必就全都是贪官污吏。”

    “嗯”

    “陛下可知道火耗归公之事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会以耗损为由,多征钱银,更称为火耗或耗羡,但耗羡的范围大于火耗,耗羡还包含雀鼠耗等。”

    王猛垂手道:“即,征纳运京的米谷,被雀鼠偷食损耗,称为雀鼠耗。汉朝时,每缴粮食一石,加耗两斗,到本朝起,雀鼠耗由纳粮一石加耗两斗增到四斗!”

    冉闵听到这话,不禁蹙眉道:“雀鼠耗这般严重”

    对于火耗归公的事情,其实冉闵是知道的,而且这事儿自古以来就是有的。

    雀鼠耗还好说,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火耗银可不行,明显是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了。

    由于百姓缴税银大多是碎银,熔化银锭的过程中有所耗损,此耗损部分即称之为火耗。

    这部分火耗银由百姓承担。为方便征收,火耗银由朝廷统筹各省的火耗征收,制定火耗率,纳入朝廷税收。简单的说,火耗归公就是一种新的合法税种,纳税人必须交火耗税。

    税收一般是实物,诸如铜钱、碎银、粮食,布匹等,朝廷征收困难,复杂,且成色不一,不利于财政的集中、保存。但是没办法,冉闵总不能现在就把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搬出来吧

    冉闵想了想,便道:“朝廷不缺这点粮食和钱财。这样吧,火耗税立即废止,各地方的官吏亦不能巧立名目,私自征税,违者立斩!”

    “陛下圣明!”

    过了两日,冉闵又接到奏报,说是关中发生特大旱情,饿殍遍地,尸体枕籍,死了几万人。冉闵这心里是拔凉拔凉的,前不久不是才刚刚发放赈灾粮吗

    怎么还死那么多人

    冉闵当即就在朝堂发了火,继续让国库开仓放粮,没有多余的粮食,便去民间购买,动用一切能够调用的力量,以的速度把粮食运到灾区去。

    但没过了多久,关中的旱情似乎还在持续升温,死的人一天比一天多。

    这下子冉闵就憋不住了,连夜带陈长生、恶来以及一干锦衣卫随行,直奔关中。



第0580章 关中大旱
    此时已经是将近十月的时节,按理说,已经是秋收之时。

    可是在陈仓县,完全看不到任何秋收的迹象,或者说根本就没得收。

    基本就没怎么下过雨的地面,龟裂的土地,仿佛是有人拿着刀子随意在地方乱划一样。

    土地里面,原本应该有着饱满的庄稼和趁着早凉快的时候赶紧忙农活的农民。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有的,只是偶尔能见到几棵半死不活的庄稼。剩下的,只有一片片龟裂开的土地。

    触目惊心!

    这是冉闵对于陈仓县,或者说关中大旱最直接的感受。

    然而这一切,冉闵并没有办法去改变。关中大旱之时,秦州刺史马原便已经组织过百姓打井自救。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打出来的与其说是水,还不如说是少得可怜的黄泥汤子。多番尝试无果,马原也放弃了打井的想法,干脆向朝廷求救。

    深深地叹了口气,冉闵果断地翻身马,吩咐一声:“进县城看看。”说完,便打马而去。随行的陈长生、恶来以及十余名锦衣卫也都随后驱马跟了。

    到了陈仓县城之后,冉闵才对这场前所未有的旱灾有了最直观的认识!

    入目之处,尽是些衣衫褴褛的百姓,面黄肌瘦的样子,让冉闵误以为自己穿越到了后世的中东难民营,甚至于非洲的贫民窟。

    唯一比之那些地方要好的,大概也就是陈仓县城里还保持着一定程度的整洁而已。

    就在冉闵站在街发呆的时候,远处便来了一声大喊:“哎!让让,都让让!”

    冉闵放眼瞧去,却是几个差役推着一辆平板车,车子盖着一张破草席子,席子下面,露出了几双脚,看样子,有男有女,有大人也有孩子。

    十分震惊的冉闵伸手拦住了这边的,一个同样是灾民样子的中年男子询问道:“兄台,这是什么情况”

    那中年男子看着约摸三十岁的样子,闻言打量了冉闵一眼,见是一副士族子弟打扮,倒也没有发怒,只是撇撇嘴道:“还能啥情况,饿死了呗。”

    纵然是心中早有准备,冉闵却还是被惊到了:“饿死了朝廷不是放了赈灾粮食了吗我在京城之中可是听说了,当今皇帝知道关中大旱,可是在朝堂发了火了的,要求不能饿死一个人。”

    那男子叹了口气道:“皇帝山高皇帝远呐!赈灾的粮食听说是有的,只是每天一碗能照出人影儿来的稀饭,饿死几个人还不正常您说的皇帝发火这事儿,俺信,早听说当今天子是个爱民的。但是他能插翅膀飞到这儿来看看”

    冉闵闻言,好奇地道:“听说朝廷买了不少粮食运到这儿来,咋还能饿死人呢莫非有人贪了便是十成里有那么三四成,也不该饿死人啊。”

    那男子瞥了冉闵一眼,讥笑道:“阁下一看就是个士族子弟,读书读的多的。十成里有个三四成便是有一两成,也饿不死这许多人。您要是有胆子,到城外的乱葬岗去瞧瞧,看看有多少尸体,十有仈jiu都是饿死的。便是换了别人家的孩子来吃掉,只怕也快喽!”

    冉闵闻言,只是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情况比锦衣卫报来的情况还严重。

    放开这个男子,冉闵阴沉着脸吩咐道:“走,咱们别耽搁了。”

    说完,便带着随行的恶来和陈长生等人向着另外一条街道走去。

    等转完了小半个陈仓县的县城,冉闵的脸色已经是如同锅底一般黑了下来,十分的恐怖。

    冉闵又淡淡的道:“传朕的旨意,命吕乾自长安调动万余兵马接管陈仓的城防。其后封闭城门,不许任何人进出。还有,把这陈仓县的县衙给朕围了,一只鸟儿也不许飞出去!”

    “传秦州刺史马原到陈仓来见朕。明天要是看不到他的人,就让他滚蛋回家去种地!命荆展多带些锦衣卫,六百里加急来陈仓。朕要在五天之内看到他们。不管他们跑死多少匹马,十天之内到不了,朕扒了他们的皮!”

    “命王猛、崔皓加紧向关中一带调派人手,青州的可以先暂缓。另外,从转运所中先调一批粮食来陈仓,路派士卒去盯着。中间不管是谁打这些粮食的主意,就地格杀勿论。若事涉当地主官,记录下来,一个名单也不许漏了!”

    “诺!”对于冉闵的旨意,陈长生一一记下了,然后就派出在场的锦衣卫前去传旨。

    而此时的陈仓县衙后院之中,县令杨號正在招待着一位贵客。

    这位中原来的刘老爷的大公子可是位真正的贵客。自己虽然久不在中原,久不在颍川,一直被发配在陈仓这么个破地方吃灰,但是杨號可也是听过这位刘老爷的大名的。

    这回刘慎,刘大公子亲自带这个小破地方,可就不是说明刘家已经注意到了自己么只要有了刘家相助,自己脱离陈仓这个小破地方便指日可待了!

    心下越发高兴的杨號笑着举起酒杯道:“来,刘公子,本县敬你一杯。”

    刘慎却是赶忙站了起了,作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道:“当不得当不得,大人抬举,学生可是万万当不得。”

    有道是花花轿子人人抬,又有道日千里当官只为财。

    这位刘慎刘大公子既是自己的财神爷,又难得这般的没有架子,当真是个可造之才。

    心中愈发满意的杨號笑着道:“坐,坐。”

    待刘慎坐下后,沈修庭才接着道:“这回的粮食总算是差不多了吧”

    刘慎闻言,微微一笑道:“差不多了,学生准备明天便回许昌去向家父复命。想必家父还会有另外一份心意要给县尊大人,希望大人可不要介意。”

    心领神会的杨號抚须笑道:“令尊太客气了。左右不过是一些粮食罢了。这也就是时间短,令尊又催的急,否则,便是再多一倍,也不是甚么难事儿!”

    刘慎闻言,只是伸出大拇指赞道:“大人好手段!学生佩服,佩服!”

    说到这里,却正好挠中了杨號心中的痒处。自己一番偷天换日的手段使出,到了这里的粮食中便有四五成被自己换成了烂了的,或者不能吃的粮食。
1...266267268269270...2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