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我倒不是这个意思。”看着越来越激动的范耀,徐渭摇摇头说道:“我承认,我早年也做过织席贩履的行业,那是生计所迫,不得已而为之的,但我全然没有轻视商贾的意思。但是范兄,在下想要表达的观点是这样的。商人重利而不重义,趋利避害,而农民扎根于土地。”
“我华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大国,人人耕作,方有所得。若是重商而轻农,那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之举,在下无法苟同。换言之,倘若哪一日,永嘉之乱再现,能留在这片土地抵御胡虏的,几乎都是农民,而商贾则是早就跑了!所以说农业是国本,不可动摇!”
范耀闻言,低着头说道:“徐兄,我也承认大多数的商贾在那一日会逃跑的。但也有一些商人不会。我祖三代人都是经商的,祖父那一代,碰了永嘉之乱,祖父散尽家财,拉起来一支乞活军跟胡人作战,最后祖父和几个叔祖都战死了。到我父亲的那一代还在经商。商人是贱业,这我知道,适逢陛下开科,不计出身招纳寒门子弟入学,所以父亲才会不遗余力地供我读书。”
“但天下没有商人那不乱了吗国家打仗需要钱,国家赈灾需要钱,国家搞工程需要钱,方方面面都是要钱的。钱粮并重,农商共举不好吗为什么要有高低贵贱之分”
重农抑商的思想自古以来就是有的。
自春秋以来,儒家、道家、法家各学派在重视农业、轻视工商业方面也往往并无多大分歧。
如孟子劝说梁惠王“不违农时”,但却斥商人是“贱丈夫”。李悝辅佐魏国所采取的政策,是“尽地力之教”和“禁技巧”,即发展农业,抑止手工业。商鞅变法,对努力耕织者免除徭役,对从事工商而贫者,则沦为奴隶。
荀况认为“工商众则国贫”,韩非则首称农为“本”,工商为“末”,把工商之民视为社会一害,称作“五蠹”之一。
重本轻末的思想也由此形成。
范耀又转过身,向着辩论台下面的千余名士子,愤愤不平地道:“诸位都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之人,应该有是非曲直之观念。历朝历代的治世,都是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但发展的何止农桑”
“昔日战国时商鞅变法,其变法规定,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而凡是弃农经商或懒惰而贫穷的人,要罚做奴隶。”
“但今时不同往日,秦国是一个虎狼之国,其国人只知耕战,所以非是治世,现在天下不平,大魏尚且可以重农抑商,全力耕战,但是边患已经平定了,大魏正在迎来一个治世,乃至于前所未有的盛世!农与商,好比鹰之双翅,无一而不可飞也!”
“好!”
“彩!”
围观的士子也为范耀叫好喝彩起来。
徐渭亦是点了点头说道:“范兄高见,我不如也。”
在观台,秦牧笑着对冉闵说道:“陛下,看来是范耀胜了。”
“好一个鹰之双翅,无一而不可飞也!看来这范耀与徐渭,都是了不得的人物啊。”冉闵微微颔首道。
“阿英,你觉得这二人,谁的辩才更厉害一些”
冉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自然是这范耀。”
“不。”冉闵摇摇头说道:“朕看,应该是徐渭略胜一筹。阿英啊,凡事不能只看表面,你有没有发现,徐渭自始至终,都是这般从容淡定的他是在循循善诱这个范耀啊!”
“这……”
“太子,其实陛下说的没错。”秦牧笑吟吟地道:“徐渭可是稷下学宫的士子当中的名士了,影响力很大。他的辩才十分厉害,学宫中的许多导师都自愧弗如,但为什么偏偏被这个范耀辩倒了其实徐渭也是想阐述这个农商并重这个观点的,只是不好开口而已。”
到了最后,辩论会告一段落,依旧没有什么结果。
冉闵就站起来,在所有士子那敬畏而又炙热的目光当中,朗声道:“这场辩论,就到此为止吧!无论是农,还是商,都不应有别。朕看范耀适才的那个观点就挺好啊,农商并重!士农工商,都应该为这个国家,为了大魏的盛世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心力!”
“士出才能,农出粮食,工出技术,商出钱财!《史记秦始皇本纪》曰:‘皇帝之功,勤劳本事。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在我大魏,不论是皇帝、官吏、农民、商贾、工匠等等,各行各业的人都应该各司其职,人有高低贵贱之分,分三六九等,但是职业不应该如此!”
“若是现在发生了天灾,朕要你们募捐,你们就是捐了一文钱,都值得朕尊重!平日里,哪怕是一个掏粪工,只要他尽忠职守了,也应当得到应有的尊重!”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一众士子的山呼海啸当中,冉闵与太子冉明亦步亦趋地离开了稷下学宫。
在下山的时候,冉闵还对冉明说道:“阿英,你的东宫还缺少属官吗”
大魏承袭的是晋朝的官制,东宫的属官基本就是三师三少。
晋朝的太傅、少傅总管东宫事。
晋愍怀太子时置六傅,后称三师三少,即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以后历代相承,但人数多少不一。
冉明回答道:“回禀父皇,属官当中,似乎只有一个太子少师是空缺的。”
“范耀与徐渭,二者取其一,你要哪一个”
“这……范耀吧。”
冉闵蹙眉道:“也好。范耀的性子似乎有些刚烈,你要好好管教管教。”
“儿臣遵旨。”
回到宫中,冉闵就写了一道旨意,征辟范耀为太子少师,征辟徐渭为书记郎。
这两个职位看去品衔不高,但其实含金量不是一般的高。太子少师就不必赘言了,那是太子的属官,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将来太子冉明要是登基了,太子的属官极有可能封侯拜相的,再不济,六部尚书都会有几个名额,更不要说其他的了。
而徐渭的这个书记郎,只有一个七品官,在朝中是低的不能再低的,基本朝的时候席位都是最末的那几个。
但架不住书记郎是跟随在皇帝身边伺候的,天子近臣啊!
这样的一个位置,其实是很让人眼红的。倘若能给冉闵留下一个好印象,表露出自己能干的一面,提拔一下或者是平步青云,那根本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啊!
第0593章 天子犁地
开春估计是所有魏人最忙的时候,包括冉闵这个皇帝在内,没有一个人能闲着。
皇帝春耕,听来新鲜,但这是古时的一项国家典礼,称作“亲耕”,以表示天子劭农劝稼、祈求年丰之意。
古人对天象的有规律运行感到不可思议,总是觉到有一只“帝之手”在操纵着自然和人事活动,大火的运行也不例外。
况且自然界有风雨雷电,人世间有丰歉祸福,为了祈求天赐予人世以永远的福祉,于是有祭天的仪式。
祭天时要杀牲,贡于柴堆之,将柴点燃,让牲肉的焦香伴随着清烟飘云天,天帝闻到人间烟火和肉的馨香,就会大发慈悲,赐给人世以和平安乐。
这天,按照礼仪,冉闵是要在春耕的那一天到郊外祭祀天地,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
所以大梁城的郊外已经人山人海,挤的水泄不通,各地的商贾、游侠、贩夫走卒还有本地的民众都聚集在这里,观看这一年一度的春耕祭天仪式。
好吧,说是一年一度,其实早在秦汉之时就已经废止了。春耕自然是有的,但春耕的时候那些懒惰的天子并没有祭天。
高台已经搭建完毕,冉闵穿着一身皇帝的冕服,头戴冲天冠,霸气凛然。他拖着冕服,在两个宫女的搀扶下,步履稳健地踏了高台,两个宫女下去,由他一个人了高台。
冉闵拿起了桌案的祭天文书,神色肃穆,跪在蒲团,面对着桌案摆好的鼎炉,面已经插了三炷香,冉闵打开文书,开始以抑扬顿挫的声音,念着祭天文书里的内容。
“臣魏皇冉闵,九叩东皇太一高穹玄苍帝阁下,维我大魏,气运悠远,咸集众生,敢昭告於日月星辰风伯雨师历代圣帝明皇之前曰:呜呼!惟天惠民,奉天辟壤,天有显道,厥类惟彰。伏维帝,锡福祥于三界,居高听卑,作真宰于十方。”
“愿昭阴阳不测之神明,以示彰表无私之满腔。宏施法力,大发吉祥,有求必应,无灵不张。风调雨顺,并无灾殃,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凡属世间有情之物,普使终成眷属,所有太平盛世之人,概令咸臻寿疆!”
“恩洋苍,庆高明之悠久,德溢人间,作盛世升平之瑞祥。谨择今日,瞻天仰圣,四海永靖,乐奔小康。伏望天遣神,肃仙府之威仪,免人间之劫数。不独我魏国蒙不朽之恩,下民亦荷无疆之福矣!伏惟尚飨!”
念罢,冉闵一连叩首九个,一脸的虔诚。
他随即缓步下了高台,在一个农民的帮助下,握着耒耜,开始在有些湿润的土地开出一条裂缝。这是做做样子的,毕竟古的君王都干过这种事情,据说尧舜都耕作的,和一般的农民没什么两样。
随后,又杀了两头牛羊,了六个猪肘子送祭台,冉闵又诚心祷告苍。
按照规矩,正式亲耕之日,一清早儿,皇帝就得着礼服,乘舆前往城南的先农坛。
在行过祭享先农等礼仪后,皇帝来到观耕台前的籍田里,面南站立,户部尚书跪进耒,大梁尹跪进鞭,皇帝右手秉耒,左手执鞭,前面耄老二人牵牛,旁有农夫二人扶犁,后面大梁令丞拜着青箱,户部侍郎负责播种,在礼部、太常寺、锦衣卫的六位堂官导引护驾下,在一片鼓乐赞歌声中,往返三个来回,便完成了“三推三返”的亲耕礼。
皇帝亲耕,不过是个礼仪,但冉闵当真是成了农民耕田了!
至于什么户部尚书跪进耒,大梁尹跪进鞭,前面耄老二人牵牛,旁有农夫二人扶犁……这些根本不需要好吗
冉闵又不是没有耕作过!
跪个鸡儿!
而且这所谓的“天子亲耕”,其实是鞑子搞出来的礼仪。
作为一国之君,那是要在这一天握着耒耜开地的。
“没想到陛下的动作竟然如此熟练!想必此前已经练习过很多次了啊!”有不知情的百姓感慨万千地道。
而旁边的一个农夫嗤笑着道:“兄弟一看就是外地来的吧咱们陛下可不是练习的,而是真正耕过地的!”
“什么陛下之前不是打仗的吗什么时候又干过耕地这种粗活”
“哼,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陛下常年夙夜在公,但是一有空,除了微服私访他就喜欢耕作,经常外出视察农桑情况,还不时的挥舞着锄头刨土,握着铁犁犁地呢!”
“对!这也是我亲眼所见的!陛下真是千古圣君啊!古往今来,每个君主在春耕的这一天,犁地只是做做样子,谁会跟陛下一样真的犁地”
看着冉闵一个人认认真真的挥舞着鞭子,抽打在大水牛的屁股,在土地开荒,犁出了一条又一条的沟壑,在场的百姓都十分的感慨。
这春耕的头一日,其实人人都挺忙的,尤其是农民。
不说大梁,就说魏国下下吧,各地方的官府县衙在立春前一天,就派衙役到县城的城皇庙旁边的荒地搭一个茅草官厂,衙役擂鼓鸣锣,吹吹打打,抬着县官和纸扎的春牛、犁,由衙门沿迎春路行至官厂。
沿路的群众,家家鸣放鞭炮,并将米、黄豆抛向耕牛,表示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春牛抬到官厂后,要焚香祀奠皇天后土,仪礼三伏三拜。
县官领头,众乡绅跟随在后依礼参拜,而后念祭奠天地神祈祷告词,而后县官亲自扶犁,跟随春牛之后,演试用牛犁田,以示开始春耕。
围观群众吆喝声响彻云宵。
县官试犁后,衙役将纸扎的春牛抬起游街,提示人们新年开始,五谷待种,百业待兴,大家应该送懒,迎接大闹春耕生产开头日的到来,游完街巷后,回到县衙门前打春后,然后把纸扎的春牛烧掉。
“陛下,要不您歇歇吧”崔皓跑过来给冉闵递毛巾和水壶,但冉闵只是摇摇头,并不接受擦汗和喝水。
冉闵可不会这么矫情!
这大庭广众之下呢,这么多百姓看着,他当然要做好一个表率了!
“陛下,你要是累了,可以让别的臣工代劳啊。而且天子扶犁,其实意思意思就好了,没必要较真的。”
冉闵瞪着眼睛道:“去去去,别挡朕的道。今天,朕要犁两亩地!”
“……”
第0594章 悯农
春耕的第二日,冉闵又干了一件让群臣叫苦不迭的事情。
皇帝冉闵,率领文武二百余人到大梁城郊外的一片官田垦荒!
这件事情可是在整个大梁,乃至于大梁附近的几个县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百姓们纷纷闻讯而来,来一睹皇帝与群臣“垦荒”的风采。
“丢人啊,真是太丢人了!我韦謏活那么大的岁数,还是第一次这么丢人啊!”
刚正不阿的御史中丞韦謏大人,此时穿着一身短衣,把锄头放置在田垄,一屁股坐下,还不时的拿毛巾擦拭着脸和脖子的汗液,几乎羞愧得无地自容了。
在韦謏旁边的大臣,是他的老对头徐机大人。
徐机也是累得身子骨都散架了,一屁股坐在田垄,冲着水壶里的水毫无形象的牛饮起来,好似渴死鬼投胎一般。
听到韦謏说这种话,徐机还笑着道:“嘿嘿,韦大人,不要觉得难为情嘛!你瞧瞧,咱们的陛下还在那里刨土呢,连皇didu做得,咱们这些做臣子的如何做不得”
韦謏的嘴角一抽:“不要跟我说话。”
“别介呀。韦大人,我老徐说的是实在话,咱们的陛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瞧得起那些泥腿子,把他们与咱们这些士大夫混为一体了。”
“嗯你敢对陛下非议”
徐机连忙摆了摆手说道:“没有没有。我哪敢啊我这不是在为咱们这些苦命的大臣抱不平吗现在陛下已经下旨了,每一日春耕的那一天,自皇帝之下,文武百官,还有各地方的官吏都要亲自下地耕作一天。这算什么事儿啊!”
“还是别发牢骚了。”韦謏喝了一口水,说道:“你没看见陛下今日在朝堂的样子,谁敢反对,还不得被扔到大牢里待一个月你是愿意下地耕作一天呢,还是愿意在大牢里待一个月”
“那当然是下地耕作了。”
“陛下此举,用意颇深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