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便是关于你与众将士的封赏的问题。”

    “陛下,臣可以不要封赏,但是将士们浴血奋战,马革裹尸这才打胜的仗,请陛下一定要着重封赏、抚恤他们。在这里,臣替众将士谢过陛下了!”

    “嗨!你说的哪里话有功岂能不赏”

    石遵有些不乐意“不过关于你麾下的将军们,这个朕却不知道如何封赏。这样吧,你写一份奏牍,表其战功、资历、能力,朕将点评优劣,一一为其封赏。”

    “多谢陛下!”

    这才是重头戏!

    石闵记得,历史上似乎也有这么一出的。

    话说石遵在李城起兵时,对冉闵说“努力吧!事情成功后,让你做太子。”

    后来石遵却立石衍为皇太子,冉闵颇感失望,自认为功高一时,企图专擅朝政,但石遵不听他的。

    冉闵历来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四夷和中原久经沙场的老将都害怕他。眼下他既然做了都督,总揽内外兵权,便安抚手下的将士,奏请让他们全都出任殿中员外将军,封爵关外侯。

    石遵对于冉闵的所做所为不加怀疑,反而对这些人题记姓名,品评善恶,加以贬抑,于是众将士都怨恨愤怒。

    这便是石遵的死因!

    历史,从来都不怕重蹈覆辙的。




第0222章 戍边
    石遵对石闵可谓是十分礼遇的。

    石遵不仅带着群臣,冒着寒风细雪出城十里相迎,而且在建章宫大摆宴席,为石闵诸将接风洗尘。

    石遵何以有如今的地位,何以当上大赵国的皇帝,全赖石闵当时不遗余力地支持。投桃报李,石遵这么做也是应该的。

    当然了,这在别人看来却是大大的不应该。

    “来!众位爱卿,与朕一道敬魏王一杯!”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石遵率先举杯,再让随侍的宫婢把大家的酒杯满上。

    “干杯!”

    石闵一饮而尽。

    “好!哈哈!刘霸,宣旨!”

    正戏来了!

    刘霸拿出一份圣旨,站到陛台前,当众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魏王闵,平叛有功,昭国之威,吊天伐罪。即日起,加封石闵为丞相,兼领大司马、录事尚书,总揽国政,悉以兵事!”

    “另,加九锡,赐黄钺,专主征伐!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并赐上党郡、武乡郡、巨鹿郡、中丘郡、常山郡五郡于魏王封地!加封魏王长子石明为长信侯,赏金万两,食邑五千户!钦此!”

    “……”

    群臣闻言,莫不为之动容!

    整整五郡的地方给石闵做封地,这可不比九锡、黄钺这些虚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啊!

    有了这五郡作为资本,日后石闵就算是起兵,只怕都势不可挡!这五个郡处于并州、司州,距离邺城不是太远,隔壁就是魏郡,依靠石闵的军势,想要打下邺城可谓是轻而易举啊!

    当然了,这五个郡实在是羯人聚集最多的地方,石闵想要收服他们,还要花费许多脑筋和时间的。

    石遵对于石闵的礼遇,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了,石遵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石虎当国的时候,石闵便已经位及人臣,封魏公、大将军、内外诸军大都督,还加了九锡中的几项。随后石虎暴毙,石世上位,石遵起兵,又是石闵放弃了取而代之的大好时机,助石遵登基的。

    没法子,石闵已经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除了赐给他更多的封地,加封他的儿子,石遵别无他法。然而,将羯人聚集最多的河内五个郡赐给石闵作为封地,石遵还是别有用心的。

    “臣,谢主隆恩!”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石闵坦然守之!

    过去,若是石虎的封赏,石闵无不推三阻四的,半推半就地接受了,但是现在这么快就接受了,无疑在释放一个非同凡响的信号!

    群臣还想提出异议,石遵又摆了摆手,旁边的刘霸便又拿出一份圣旨。

    众人还以为是封赏平叛诸将的圣旨,不曾想,刘霸一开口,就震住了群臣。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平叛事宜,前后皆由魏王闵一人全权负责。悉有功之将,酌情升降,着魏王奏表,考三军将士,内外诸军,无论高低,上表于朕,悉评优劣,逐一能力、资历、战功,各司其职,各得其所。钦此!”

    “……”

    这一道圣旨出来,顿时引起一片哗然。

    石遵虽是统兵作战过的大将,知道军中一些人的能力,但是不会全知道,内外诸军,即朝廷和各地方的大将,让石闵自己一一品评优劣,保举其位,这不是让军中成了石闵的一言堂吗

    呃,好吧,石闵的兵力最多最强,实质上已经有这种资格,但是石遵这么做,就不害怕完全沦为他手里的傀儡吗

    闻言的诸将,除了石闵一系的,无不惊惶,人人自危。

    不管他们怎么反对,木已成舟,石遵是不可能收回成命的。

    “臣遵旨!”石闵又领旨谢恩。

    翌日,石遵便召开大朝会,主要是商讨如何发落石冲和各路叛军。

    石璞资格够老,首先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应当赐死石冲。谋逆之罪,当诛九族,但石冲是陛下你的亲哥哥,天潢贵胄,故而不便株连太甚!石冲本人,最不容赦,但他能及时醒悟,下一道手令命幽州各郡县和叛军归降,可补一过!所以,老臣认为,可以赐一杯毒酒。”

    “不可!”

    申扁对此有着不同的见解“谋逆之罪,当处极刑!何以法外开恩今吾皇新立,石冲便起兵造反,开了一个如此大逆不道的先河,若是惩处过轻,试问天下人作何感想”

    “法不容情!陛下,臣请处石冲车裂之刑,满门抄斩。至于附逆的叛军,为了起到震慑作用,请陛下秉承先帝的遗风,除之而后快!”

    闻言,群臣都有些不寒而栗!

    对石冲车裂,满门抄斩便罢了,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杀害已经成为战俘,或者是投降的叛军将士,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曾几何时,石勒、石虎都干过不少屠杀手无寸铁的战俘,乃至于滥杀无辜,连那些随从的世家大族都要灭族。

    申扁的这个提议,着实让人勃然变色!

    石遵想了想,似乎有些纠结,随即将目光放到石闵的身上“魏王,你意下如何“

    老实说,石闵很想保存羯赵国的元气,以便自己日后谋朝篡位了,不至于接手一个烂摊子。

    但石冲麾下的,是什么样的军队,石闵心知肚明。

    幽州军,里面掺杂着羯人、汉人、氐人、鲜卑人、羌人,不一而足。这个杂牌军很强大,以铁骑见长,与石闵一手打造的汉军都有一战之力。

    这是羯赵国的元气,羯赵国的根基,却并不是石闵的元气和根基啊!

    在石闵的计划中,他是要打造一个汉人为主,胡人为辅的大一统王朝的。

    有幽州军的存在,石闵日后取缔羯赵国的统治,将难上加难。至少,石闵会面对历史上的冉闵一般的窘境!

    冉闵建立魏国之后,处四战之地,几乎是天下皆反的局面。这可不是石闵愿意看到的。

    但,劝谏石遵屠杀那些叛军降卒,似乎对自己的名声不太好。

    “陛下,臣以为,可以酌情处理。”

    石闵肃容道“石冲毕竟犯了谋逆大罪,不可饶恕,为以儆效尤,必须赐死石冲。石冲毕竟是皇室中人,是陛下你的亲哥哥,所以臣以为应当从轻发落,与其家人一同处以斩首之刑即可。”

    “善!”

    石闵说出的这个提议,石遵与群臣都很赞同。

    石遵又问道“那你带回来的那六万多的叛军降卒呢如何处置他们”

    “这……”石闵面露为难的神色。

    “魏王但讲无妨。”

    “诺。陛下,虽然上天有好生之德,又法不责众,但是叛军毕竟是叛军!吾皇新立,便有叛军作乱,为杀鸡儆猴,臣亦请陛下从重处置这些叛军!”

    “从重怎么一个重法”

    “可发配边疆,戍边。”

    石闵说了一个折中的谏言,并不蛊惑石遵杀害这些叛军降卒。要知道,名声对于石闵这么一个上位者可是很重要,没有一个好的名声,声名狼藉的人,你还指望别人投奔你



第0223章 诛心
    石闵可是知道的,历史上石冲在战败后,于元氏县被生擒,带回邺城。最后的结果,自然是石遵将石冲赐死,并活埋他手下的士卒三万多人!

    石闵相信,就算没有自己的推波助澜,石冲和他麾下的叛军的下场好不到哪儿去!

    对于乱臣贼子,羯人出身的石氏父子都不会心慈手软。虽然石遵生于汉地,受过儒家文化的熏陶,但是骨子里,他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羯人!

    草原上的那种习俗,那种赶尽杀绝的习俗自然是深入人心的。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作为石遵的拥戴者,王鸾当即出列道“陛下,臣不敢苟同。魏王所提谏言,未免太过妇人之仁!”

    “王鸾,你有何见解”

    “陛下,对于石冲的处置,臣无异议。但是他麾下的叛军却不能宽恕!当年石宣之乱,是因为牵连甚广,附逆的军队太多,不好株连,所以从轻发落!但那是事急从权!”

    王鸾沉声道“当此时,陛下方才登基,应该震慑宵小!杀鸡儆猴!石冲谋逆,附逆者亦是罪不容赦,臣请诛杀被俘的六万叛军降卒!以昭陛下之圣明,以昭我大赵国之神器,神圣不可侵犯!”

    “臣附议!”

    “臣附议!……”许多大臣都站出来附议。

    看来石遵是早就打定主意,要诛杀附逆的叛军将士了。

    被反驳的石闵还没说什么呢,石璞便跳出来,吹胡子瞪眼地道“不可!陛下,王鸾此乃诛心之言,断不可取!”

    “哼哼,不知司徒大人有何高见”

    石璞见不惯王鸾这般趾高气昂的模样,怒道“王鸾,你可知道适才自己在说什么那可是六万条人命啊!人命关天!岂能草菅”

    闻言,王鸾一脸的淡定,还有点想笑!

    石璞作为五朝元老,历石勒、石弘、石虎、石世、石遵五朝,早年干的便是草菅人命的事情。当然了,石璞干的事情在他们羯人眼里,那是天经地义的。

    石璞早年随从石勒,南征北战,死在他手底下的敌人、降卒、草民不知凡几,估计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现在他石璞这么一说,还“草菅人命”这不是可笑吗

    贻笑大方!

    “司徒大人此言差矣!”王鸾丝毫不给面子,“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不杀,何以敬国法不杀,何以震慑宵小”

    “王鸾!”

    石璞怒不可遏“你一再鼓动陛下诛杀那六万降卒,究竟是何居心即便他们附逆,亦是不得已而为之,至于震慑宵小,若是自身的实力足够强大,何惧宵小叛逆,当诛首恶而已!”

    “好一个不得已而为之!司徒大人,若是我在别人的鼓动之下,奸淫了你的妻女,杀了你的嫡子,你会无动于衷,你会放过我吗我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王鸾反唇相讥,而且这嘴巴不是一般的毒!

    “你!”石璞气坏了,须发皆张,恨不得冲上去杀了王鸾!

    “够了!”

    关键时刻,还是石遵站了出来。

    石璞与王鸾二人各执一词,互相吵架,把这朝堂当做什么地方菜市场吗!

    石遵到底还是有些威望的,他这一拍案而起,群臣顿时肃然。

    其实,石璞说的没错,那些附逆的叛军将士不应该落到一个被诛杀的下场,毕竟法不责众。一下子杀害这么多的叛军,还真是闻所未闻,古往今来都没发生过的事情!

    古代的将军造反,为什么会有麾下兵众的誓死追随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分封制,意味着中国就正式成为了封建王朝,这在当时来讲,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进步,对周边各国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这一点上来看,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封建王朝在唐朝达到顶峰,此后就开始走向下坡路,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封建王朝的兴衰,各个朝代的更迭,通常都是伴随着起义和战争。掌权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江山,势必会对起义者或者造反者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那些将军手底下的士兵为何会誓死追随呢难道他们不怕皇帝将他们诛九族吗

    中国古代出现过很多将军,其中也不乏骁勇善战的武将,比如卫青、白起和霍去病等。而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他原本就是一个武将,通过黄袍加身成为的皇帝。

    因此,他在宋朝初期就极力打压武将,提倡文学,对武将极为忌惮,将所有兵权全部收归己有。

    而古代武将的权力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拥有数十万人的将军,手握重权,在打江山时期可以勇猛无敌,可是在天下太平的时候,武将的作用就仅仅限于卫戍疆边,一般会被分发到边疆之上。待朝代没落后,这些长期被无视的武将就会领兵进军都城,成为一方霸主,而董卓就是历史上最显著的例子。

    那古代武将造反,为何手下的士兵都会跟随呢他们不怕皇帝吗

    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古代的戍兵制度。皇帝虽然是天下最高的统治者,一切兵马尽归皇帝所有,但是很多时候,这些士兵压根就没见过皇帝,他们最亲近最经常见到的人,是他们最直接的上司,而不是坐在龙椅之上的皇帝。

    从士兵招募,到日常训练,起居饮食,再到军饷发放,士兵们打交道最多的还是自己的将军,他们对于皇帝,只是表面上的恭敬,心里实际上佩服的是将军。最重要的一点,在战场上厮杀的时候,能够救他们性命的,也是他们的将军,这种出生入死的情感,远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所能比拟的。
1...8889909192...2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