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看到这一幕,魏忠贤脸色一变。
这家伙不会服毒自尽吧?
邹元标抬头看着魏忠贤变换多端的脸色,脸上露出了一抹戏谑的笑容,轻轻地开口说道:“魏公公这是怕我死了?魏公公可以放心,我没那么容易死。”
闻言,魏忠贤顿时脸上一黑。
他岂能不知道自己被邹元标给耍了?
“这个时候了还呈口舌之利,咱家不知道邹大人是有信心还是真的傻了。”魏忠贤直接开口说道:“邹大人,既然准备好了,那咱们就走吧,也别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邹元标不为所动,面无表情的看着私下乱翻的东厂番子,笑着说道:“魏公公还是不要让人乱翻了。你什么都找不到,不如想着如何编制罪名吧,这还相对管用一些。”
这是对自己的嘲讽。魏忠贤自然听得出来。
“邹大人,不得不说你还是那么讨人厌。”魏忠贤摆了摆手,对身后的孙云鹤说道:“拿下。”
邹元标一点儿都没反抗,任由东厂的人将自己给拎起来。
他只是看着魏忠贤,面带笑容的说道:“怕是没有让魏公公看到自己想看的吧?我知道魏公公是想看我出丑的,或者是想让我向你投降的。既然魏公公如此想要,我怎么能让魏公公如愿呢?”
说完这句话,邹元标仰天大笑,似乎戏耍了魏忠贤他很开心一样。
魏忠贤看着邹元标被压了下去,脸上的表情有些狰狞。
随后他缓缓的收敛了起来,冷哼了一声说道:“不知道你到了东厂的大牢里面,是否还会这么嘴硬?”说着一甩袖子向外面走了出去。
四个人全都被抓了。
消息震撼了整个京城,自然也很快就传到了紫金城里面。
朱由校站在大殿门口,面无表情的看着远方。
“皇爷,余懋衡余大人来了。”陈洪来到朱由校的身后,恭敬的说道。
在回来的路上,陈洪已经知道了,魏忠贤动手了!
事实上他早就知道魏忠贤要动手,不过现在魏忠贤真的动手了,陈洪还是有些恍惚。
收回自己的目光,朱由校看了一眼陈洪,轻轻地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让他进来吧。”随后转身朝宫殿里走了进去。
“是,皇爷。”陈洪答应了一声。转身去找余懋衡了。
不一会儿,余懋衡就和陈洪一起走了进来。
余懋衡此时心中非常的忐忑,但是为官这么多年他也知道,既来之则安之。
无论陛下找自己什么事情,自己都没有办法推脱的开,索性就安静的等着吧。
“臣余懋衡,参见陛下。”余懋衡躬身行礼。
朱由校轻轻的摆了摆手,笑着说道“行了,免礼吧!”
等到余懋衡站直了身子,朱由校这才开口说道:“今日把爱卿叫来,其实也没什么事情。朕只是想问问爱卿,关于都察院的事情。”
听了朱由校的话,余懋衡的脸一沉。
果然还是这件事情吗?
他心里面不禁有些苦涩,看来自己是逃不掉了。
无论陛下今日说了什么,自己怎么样表态,只要从这里出去之后陛下任用了自己,那么自己这个落井下石的名声就跑不了。
只不过在官场之上,这种事情太正常了。
大明官场之上,大大小小这么多顶官帽子,从一品到七品,哪一顶官帽子不是你争我夺?
从上到下多少人在盯着?
这种事情别说落井下石了,栽赃陷害都是常有的。
余懋衡也不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了,以前他也并不是很在意,只不过是这一次不一样罢了。
因为这一次牵扯到的是东林党,如果让他们以为自己在这件事情当中发挥了什么不好的作用,那么估计自己会迎来他们的报复。
自己一个人势单力薄,怕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臣不知道陛下想问什么事情?”余懋衡虽然在心里边儿担心,但是脸上却不敢表现出来。
要知道他面对的可是皇帝陛下。你要是表现出来不满,你是对谁不满?
“朕想知道爱卿关于熊廷弼一案的看法。”朱由校说完便看向了余懋衡。
事实上朱由校原本没打算问这个问题,因为他不打算让余懋衡参与这些事情。
朱由校给余懋衡定位很简单,他就是自己未来要用的税务官员。
朝廷里面这些纷纷扰扰乱七八糟的事情。自己就没打算让他参与。
只不过有的时候自己不让他参与,他自己非要参与。
这一次的事情闹这么大。朱由校不知道余懋衡的立场,心里边儿实在是不放心,所以才有这样一问。
无论他的想法是什么,对于朱由校来说都不重要。
如果他愿意站在自己这一边,那自然是最好的;如果他不愿意站在自己这一边儿,那自己就先把他调走,保护起来。
等到风头过了之后,再把他给用起来。免得他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搞得自己拿他没办法。
当然了,也要他合自己的心意才行。
听到朱由校的问题,余懋衡嘴里边儿发苦。
果然是这个破事儿,看来陛下是想知道自己的态度。
在路上幻想了无数种可能,也想着该怎么样回答陛下类似的问题。现在陛下真的问了,余懋衡也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他都准备好了。
“回陛下,对于这件事情,臣并不清楚。”余懋衡开口说道:“整件事情臣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无论是弹劾熊廷弼,还是收受贿赂,亦或者是审问此案,臣都没有参与。对于案件的详细经过,臣也并不了解。所以臣没有什么态度。”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100章 雪中送炭的机会
朱由校看了一眼余懋衡,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但是嘴角却扯出了一抹笑容。
对于这个回答,朱由校是满意的。
因为这代表着余懋衡根本不想参与这件事情。他不想发表意见,代表着他不想站在自己这一边儿,也不想站到东林党那一边儿。
摆明了余懋衡就是不想参与这些破事儿的态度。
朱由校并不会因为余懋衡不想站在自己这边而生气。
余懋衡不想参与是正常的,没想着用这件事情来巴结自己,也不想对东林党落井下石,这是一个操守不错的官员。
毕竟整个案子扑朔迷离,余懋衡认为没查清楚,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不过这件案子怕是也查不清了,估计会成为历史上的疑案之一。
余懋衡找的理由也不错,我没参与,我就不发表看法。
朱由校岂能让他如意?
轻轻地点了点头,朱由校继续问道:“那爱卿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
还问?余懋衡觉得心里发苦了。
这一次是问策了,身为臣子没办法推脱了。陛下这是根本不想放过他。
余懋衡前面说的话是他早就想好的,目的就是表达自己的态度。
他想要告诉陛下,我就是不想表态,我对这件事情也没有态度。
不过陛下竟然追问了。
这让余懋衡没想到,他也知道自己没办法再拖下去了。
想了想,余懋衡开口说道:“如果此事为真的,那么臣以为应该严惩。无论是构陷边关将领,还是收受贿赂、诬陷他人,都应该严惩。何况还是清流言员,那就更该严惩。”
“只是臣没有参与此案的调查,并不知道此案的真假。等到查明真相以后,陛下可圣裁。”
朱由校又看了一眼余懋衡,心想这还是个有意思的人。看来他不是一个书呆子。
余懋衡这么说,意思就很明显了,那就是要实事求是。
如果真的查清了这些人收受贿赂、诬陷魏忠贤、勾结李如祯,那就要严惩不贷。
其实这是废话,如果能够证明他们犯了这些罪,那自然是要严惩不贷的。
至于说让自己裁断,那就更是没有边儿的话了。怎么处罚?
当然要看皇帝的意思,这还用说吗?
显然这个余懋衡又玩了一手推太极。
听到这里,朱由校顿时就笑了。
原本他还想问问余懋衡关于结党营私的看法,但是现在他不准备问了。因为他已经知道余懋衡的想法了。
现在确定了余懋衡的态度以后,朱由校就更坚定了这个想法。他现在对余懋衡很满意。这是一个自己可以提拔和重用的人才。
当然了,还要看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余懋衡对赋税的态度。不过这是以后的事情,暂时用不到,也就先不问了。
现在当务之急是让余懋衡成为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先稳定住都察院,别让一些人煽动起事情来。
大礼仪事件的时候,他们跑到午门外去请愿。这种事情朱由校可不想发生在现在。
朱由校需要一个人稳住都察院,这个人就是余懋衡。
至于他在朝中没有人撑腰这事,很好解决。他做到左都御史,他自己就是大佬了,有了自己撑腰,足够了。
事情弄清楚之后,朱由校也就没有了再和余懋衡聊下去的想法。
只要他不站在东林党那边,这就足够了。现在自己需要他的就是这一点,
看了一眼余懋衡,朱由校摆了摆手,开口说道:“行了,你退下吧。”
在一边儿的陈洪叹了一口气。在他看来,皇爷这是不满意了。
他心里边儿替那个余懋衡可惜。
这是多好的机会呀!这些读书人就是死板,这个时候只要说一点皇爷爱听的,那还不飞黄腾达?
非要说这些有的没的。现在好了,皇爷生气了,煮熟的鸭子飞了。
余懋衡则是面上无惊无喜,心里面有些难受。
自己想做一个做实事的官员,怎么就这么难?非要争来争去的吗?
现在连陛下都是如此,他觉得前途有些灰暗。
大明的明天在哪里?
有些颓丧的走出皇宫,看了一眼身后的大殿,余懋衡叹了一口气。
现在的情况,朝廷已经容不下自己这样的官员了。不如归去吧!
回到家乡,教导三五个学生,写上几本书,也算是不负一生所学。
想到这里,余懋衡大步的向前走去。
他准备回去写拜辞题本了。
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与其等着陛下开了自己,还不如自己主动一点儿,这样还能给自己留点脸面。
朱由校完全不知道余懋衡想歪了,这家伙居然想着回去写拜辞题本。
要知道朱由校对他可是很满意的,还准备重用他,谁能想到这个被皇帝准备重用的人,已经准备撂挑子不给皇帝干了。
看了一眼站在一边的陈洪,朱由校缓缓的开口说道:“把今日的谈话传出去。”
“你知道该怎么做吧?”说着朱由校面无表情的看着陈洪,目光灼灼。
陈洪一愣,随后点头说道:“皇爷放心,奴婢知道该怎么办。”
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干了,他当然知道该怎么做。
陈洪脸上的表情有些玩味,看来皇爷还是没放弃这个余懋衡,这家伙想跑都跑不了了。这一次之后,他不想做都不行了。
自己是不是应该去找找他?
正所谓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如果自己交好了这个余懋衡,其他的不说,他少弹劾自己点,这就是好处了。
如果能让余懋衡弹劾魏忠贤,给魏忠贤添堵,那就是大好事情了。
朱由校不知道陈洪在打这个主意,如果他知道,一定将陈洪一脚踹出去。
陈洪还要朝着都察院伸手?这是朱由校看中的重要部门,这次的事情过去之后,那是要大改的。
都察院他不但要用,而且还要大用,赋予更多的权力,只不过是让他们盯着百官,而不是盯着自己这个皇帝。
当然了,这都是以后的事情。
看了一眼陈洪,朱由校吩咐道:“着内阁拟旨,升余懋衡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事。”
陈洪听到朱由校的话,脸色一僵。
完了,雪中送炭的机会没了。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101章 新一轮洗牌
朱由校看了一眼陈洪。
自己身边的这个太监打什么主意,朱由校怎么可能不清楚?
太监结交朝臣,朝臣结交太监,这本来就是避免不了的事情,朱由校也没想着把这种事情全掐掉,但是有些分寸还是要把握的。
陈洪可以去结交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但是自己绝不会让他在文官这边插手太多。
朱由校让陈洪去结交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的目的是为了让他制衡魏忠贤。
虽然朱由校愿意用魏忠贤,但是绝对不是前世的那种用法。
陈洪和魏忠贤两个人必然会去结交文官,尤其是在这一次的事情之后。但是朱由校绝对不会让两个人插手过度。
无论是谁,如果权力掌握的过多,必然会生出一些没有必要的野心。
文官那边儿的事情,朱由校自己会去安排,怎么会让魏忠贤他们两个人掌控?
平衡这种东西,自然是无处不在才好。
因为只有各方平衡,自己这个皇帝才能够居中做主。
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首当其冲深受其害的是自己这个皇帝。
站在一侧的陈洪见皇爷看着自己,多少也有些领悟。
他心里面猝然一惊,自己好像有些得意忘形了。
自己去结交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的时候,皇爷并没有做什么,还给了自己鼓励。但是现在看来不一样了,皇爷并不想让自己结交文官。
皇爷不想让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就不能去做。这一点陈洪领悟的很清楚。
“是,皇爷。奴婢这就去内阁传旨。”陈洪连忙躬身道。
挥了挥手,看着陈洪离开的背影,朱由校微微一笑。
陈洪还算是没有让自己失望,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这就是分寸。
如果丧失了这种分寸,那么自己就该换人了。
朝廷上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消息非常多,不少人都在四处打探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消息。因为大家知道,朝堂上新一轮的洗牌已经开始了。
随着杨涟和邹元标被东厂给抓了,这代表着事情已经正式进入了不可控的范围。
现在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所以朝野上下人心慌慌。
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可道要在京城创立书院的消息也传了出来。
不少人听说此事后,涌向了陈可道那里。
要知道这位陈可道可是陛下的心腹,深得陛下宠信,每天都要进宫给陛下讲课。
要知道现在能够见到陛下的人可不多,别说普通的臣子了,即便是朝中的大员想要见到陛下,也是要费很大力气的。
事情到了这一步,有的人在琢磨着怎么上疏陛下,有的人琢磨着要怎么扬名天下,有的人琢磨着要巴结上谁,还有的人则是琢磨着要怎么自保。整个京城有着一股纷乱的氛围。
邹元标和杨涟被抓了,最慌的自然就是东林党这边的人。
礼部尚书孙慎行此时也有些发慌,看着坐在下面的工部侍郎赵南星,略微有些迟疑的说道:“你觉得事情会怎么变化?”
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大家都把握不住陛下究竟想做什么了,即便是礼部尚书孙慎行也是不知道,所以他把赵南星给找来了,希望赵南星能给自己出一些主意。
孙慎行其实也不想受到这次结党营私案子的牵连。因为一旦被牵连上,恐怕自己这个官儿也做不久了。
“怎么变化要看陛下怎么做。”赵南星缓缓地开口说道。他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
此时此刻,赵南星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内阁大学士韩爌。
韩爌与高攀龙密谈的事情,高攀龙并没有对大家说,韩爌自然也不会说出来。
但是有一件事情两个人是知道的,那就是韩爌对这件事情的态度。
当时韩爌就已经表态了,现在也是如此。
在韩爌看来,事情到了今时今日这个地步,其实就是大家弄错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大家没有人在乎陛下是怎么想的。
如果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就能明白了。
都察院的人弹劾魏忠贤,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情,韩爌就没放在心上。
本身都察院就是监察百官的,他们与太监不和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一直以来就是如此。
都察院的人不弹劾太监才是怪事,陛下并不是因为这件事情生气。
整件事情从最初开始就办错了,这件事情就不应该这么操办。
听到赵南星提起陛下,礼部尚书孙慎行自然也想到了这一件事情,他也想到了内阁大学士韩爌。
抬头看了一眼赵南星,孙慎行问道:“难道应该听韩爌的?”
赵南星没想到孙慎行居然直接把话挑明了,脸上的表情有些不好看。
大家对韩爌这个人,感官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勉强还是能算得上是自己人的。
但是有一点,无论赵南星还是孙慎行,对韩爌都是不服气的,韩爌也算不上铁杆的东林党。
一句话,就是韩爌的威望不够。事实也正是如此。
原本的历史上,叶向高被罢黜了之后,韩爌做了一段时间的内阁首辅。但是他却没有办法统御东林党,使得东林党无法统一对外,最后大败在魏忠贤的手里。
现如今,事情如韩爌所说的一样发生了。东林党的人当初并没有听韩爌的话,如果现在找上去,面子上挂不住。
因为这不光是意识争端,而且还是路线之争。
所有人都知道,韩爌主张的是严惩收受贿赂的都察院官员,承认他们勾结李如祯、诬陷熊廷弼,然后将这些官员严惩,让陛下看到自己这些人的诚意。
韩爌主张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告诉陛下,我们是忠诚于陛下的,这些人都是害群之马而已;在惩处他们的时候,我们是不会心慈手软的。
如果这样做了,可以让陛下明白,东林党都是一心为国而不是结党营私。
但是大家最开始就没有选择这么干,而是想要保住姚宗文那些人。
保住那些人的目的很简单,因为他们是自己人,邹元标他们甚至还想利用这一次的事情把魏忠贤给扳倒。
当时韩爌就告诉他们了,你们这么搞让陛下怎么想?
结果也正如韩爌所说的,魏忠贤直接就扣了一个结党营私的帽子上来,甚至还弄出了一个张老三的案子。
这一下,彻底激怒了陛下。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102章 抉择
结果呢?
杨涟和邹元标下狱,还牵连了辽东巡抚袁应泰、广宁巡抚王化贞,事情突然间就变得不可收拾了。
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朝中会有多少人被牵连?
现在的问题就出来了,究竟该怎么挽回这种局势?
孙慎行和赵南星的谈话就是基于这个目的开始的。
两个人相互沉默。
他们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但是他们却不敢那么做。
如果他们在以前就听了韩爌的话,那么结果很简单,无非是放弃冯三元等人。说出去名声上不太好听,但是这些人也是有错在先,多少能够遮掩一些。其他人大概也不会有太大的反抗。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如果现在要放弃,你放弃谁?
那可是都察院左都御史邹元标、前辽东巡抚袁应泰、广宁巡抚王化祯,以及东林党的后起之秀杨涟。如果放弃了这四个人,其他的东林党人怎么看?
这样一搞很容易就人心散了。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关键问题是自己这些人会遭受攻击,甚至会被人落井下石,同时在士林的声望也全毁了。
两个人谁也不敢下这个决心。
要知道之前大家不想要严惩冯三元等人,其中就有这个担心。
因为整个案子是东厂的魏忠贤掀起来的,如果大家主张严惩,那岂不是和魏忠贤穿了一条裤子?你让别人怎么看?
跟着阉党一起诬陷同僚,你这妥妥的没骨气;投靠阉党,什么名声全都完了。
东林党之间相互吹捧、商业互吹,靠的就是这个名声。大家一起为国为君,一旦这个名声没有了,那就等于挖了东林党的根。那岂不是树倒猢狲散?
事情瞬间就变得不好办了。
解决的办法有,但是却没有办法做。
两个人现在也是骑虎难下。
沉默了半晌,赵南星抬起头看着孙慎行,缓缓地开口说道:“不如找一下孙承宗?”
让他们二人去找韩爌,他们实在是有些拉不下脸。
另外如果现在去找韩爌,那就等同于向韩爌服软认输。他们可不认为韩爌乐于助人。
要知道韩爌也是朝中大佬,必然是有自己的利益诉求的。如果现在找上去,很难保证韩爌不会提什么要求。
为了弥补之前的错误,为了让韩爌出手相救,付出的代价必然很大。说不定都不是几个官职的事情,而是要撑着韩爌,夺取内阁首辅大学士的位置。
大家都知道,那个位置就没想让刘一璟坐的太久,但同时也不是为韩爌准备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付出这样的代价,孙慎行他们两个真的不敢做。
1...2829303132...3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