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Green在新西兰打工度假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Green1
六杯不同的葡萄酒下肚,人不到一会儿就有一点微醺,话也开始多了。不过走出酒庄我们在牧场旁边坐着聊聊天拔拔草,看看蓝天白云,数数绵羊,也是很不错的一个下午时光。
-如果真的有什么牛皮可以吹,也许本周的标题应该改成我和毒枭住在一起的日子
tom是vic之前打工度假结交的朋友,tom是新西兰毛利人,文化不高,但是知识面可广了,会的东西也可多了,比如:打高尔夫、弹吉他、变扑克牌魔术、打网球等等。想知道他从哪里学的这些吗?监狱!!!对,你没看错。就是监狱。
在离开内皮尔的前一个晚上,在海滩的篝火旁他对我们神飞色舞地讲起那些在监狱里面的事情,简直就是现实版的肖申克救赎嘛。(虽然我并没有听懂多少,但是不明觉厉啊)
tom自己也说:“监狱是我家。”其实他说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他来奥克兰接我们之前他刚从监狱里面出来不久,进去的原因是因为贩毒。老油条,经常蹲监狱的人才会这样说监狱是我家,因为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里面度过了。tom有那么一丢丢符合,毕竟他是一个种大麻不图赚钱的神人。在新西兰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监狱不是为了惩罚人而是为了改造人而设置的,所以里面有很多人性化的设计,比如tom在里面选修了一些课程,好像高尔夫就是其中之一;对了对了,他蹲的监狱还有一个游泳池可以游泳,tom嫌弃它只有一个游泳池。
抛开毒品的部分不谈,tom和他的妻子iki都是很好相处的人,iki在皮毛制品厂上班,tom没有工作,所有tom每天有很多时间跟我们吹牛,带我们出去到处玩,有一次心血来潮还带我们三个去打网球。vic看到tom教我唱歌、学英语或者打网球的时候,就会感叹真的就是爷爷在带孙女嘛。tom在我们做了饭之后还会帮我们洗碗(他的洗碗方式绝对是个大工程,人工模仿了洗碗机的运作过程,清洗,高温消毒,擦干),他平时还会在家做做家务之类的。
tom有房子可以住(在国内算别墅了吧,屋后带花园,屋前是草坪那种),有车子可以开(两辆,一辆是去年vic留下的坏车换的二手车,一辆是租车公司免费送给他的电动车,因为他租电动车的时候在里面吸了太多大麻,租车公司觉得这辆车被污染了不适合再租给其他客人就免费送给他了。没错,新西兰的逻辑就是这样的。),有游艇停泊在港口(虽然我们并没有看到,有可能他是吹牛,哈哈哈,他的游艇有个霸气的名字叫做泰坦尼克号),家里有彩电、烤箱、电饭煲、电冰箱、洗衣机、阿富汗地毯、真皮地毯、壁炉......这一切都好像一个级美丽的皮囊,你看第一眼的时候你会觉得很体面很富有,这不就是中国人奋斗大半辈子的目标吗?有车有房彩电家具齐全,还附带一个可以聊天bbq种菜的花园,真的是太完美了。
但是tom又是真的很穷,他来奥克兰接我们过来的时候都没有钱去付油费,家里没钱买洗碗机和烘干机。自从vic去年夏天离开他们家回国,一直到现在他的实际收入不到1ooo纽币。生活来源,更多地是靠政府接济。当然我想监狱生活也解决了一部分开销吧。
如果不用刑法也不用经济条件去评价一个人的时候,那我去评价人的标准就是:1、他够不够快乐;2、他能不能很好的自我表达;3、他和我的互动是否良好。以上三点都足以让我对tom心生好评。他是一个快乐简单的人,善于吹牛讲故事善于自我表现,学习能力很强,诙谐幽默,而且对我们这些晚辈照顾颇多,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个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人。
-为啥要离开内皮尔,离开vic chelsea tom iki
因为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嘛。
这个环境我差不多适应了,再相处下去,会消耗很多个人感情。
因为在这一周里面,我对vic chelsea就已经默默生了两次闷气,心情低落了好几次。生闷气最主要的原因现在想来也是十分搞笑,因为他们在我很饿的时候还在优雅地做着选择去哪家餐厅吃饭,而我就想迅地填饱肚子。简单地说,我就是饿肚子了闹情绪了。
其实最主要的是vic有了it工作后,大概率大家还是会散的嘛,那个时候再走就会有很多羁绊。
vic和chelsea英语都很好,然后他们都是中国人,跟他们在一起我一定不会说英文,而且说英文也级紧张,因为他们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纠正我的口音,我有一种老师正在考试我语言能力的压迫感。本来就不太自信,所以就更不想开口啦。还有出门去哪里,做什么,去市里面怎么购物,大概率上我都是跟着他们后面参与的那个人。
现在在陶波青旅敲下这段文字的我,祝他们两个能够顺利找到满意的工作,在新西兰的日子都能够平安,能够认识很多有趣的人,交到一两个真心的朋友。(我对自己的期望是这样的~)
从内皮尔到陶波扔掉拐杖的过程固然痛苦,但是能跑能跳才是最大的福气嘛~
-这一周关于tom iki,我记得几件小事,我想写下来。
第一件是他开车跑到奥克兰来接我们,基本上一来一回就是一整天,他跟vic的感情自然不言而喻了。回程当时我们在休息站汉堡王填饱肚子,vic跟tom聊起了自己的近况说自己结婚了。tom当时反问:“为什么没有邀请我参加你的婚礼?”vic说:“婚礼还没办呢,打算在新西兰办,如果我在中国办婚礼,邀请你你会来吗?”tom几乎都没怎么想就问道:“像我这样的办去中国的签证容易吗?”注意喔,tom直接跳过了yes o的步骤,而是直接想的ho。
第二件是他弹吉他教我唱英语歌《i’d 1ike to teg 》的时候,他因为我问的一个问题强行改了歌词(其实现在我在goog1e上把歌词翻出来才现他也只是记住了个大概)。我当时问了苹果树和蜜蜂有啥关系,然后tom很机智地就把歌词变成了这样:“i’d 1ike to teg in perfy ,groap1e trees maybe for honey bees”.
第三件是我要走了,iki打电话到家里说让我去花园看看菜地,她昨天晚上赶着时间把我买来送给她的西兰花苗圃种在了她的花园里,打电话来只是提醒我去看看一眼再走。我当时看着刚刚种上的菜苗,新翻的土地,居然内心觉得很感动,希望他们一家子的生活慢慢走上正轨吧。就像整理花园一样整理人生就好了。也许再见面,这批西兰花就可以吃了吧。
由于可写的实在太多,逛有机农场,周末集市就只能一笔带过啦。
都是不错的体验呢。
在这里我就推荐一下napier的aunty’s garden里面有很多新鲜的蔬菜可以自己驾车去采摘,然后捐点钱维持农场运转就可以了。
napier的aunty’s garden
hastings的famer’s market(黑斯廷斯的周末集市仅在星期天上午才有),这个农贸集会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就是土洋结合吧。周末集市买的大部分都是都很土啊,比如有机蔬菜,蜂蜜,牛肉,盆栽苗圃,菜板;又有很洋气的一面,草坪上有乐队在唱歌,早餐供应也很丰富,到处都是卖饮料的买咖啡的小摊。基本上每个摊位的摆放都很考究,有一种美感。人也没有中国那么多,但是在国外已经算是很热闹了,人们三三两两坐在草坪上或享受美食,或聊天,或听音乐,或晒太阳呆,总有一款适合你啦。
hastings的famer’s market 够休闲,够纽村吧
part2 每周主题-垃圾分类
每个周都给自己找一个跟新西兰相关的主题,比如:集市、咖啡文化、土著文化。促使自己和帮助别人了解新西兰~
新西兰的垃圾分类做得也很好。就我自己肉眼观察有四件事情:
第一件事我的毛利房东tom他的车子后备箱有一个盒子是专门用来装那些可以回收利用的纸盒和瓶子罐子的。有一次,他把车停在了垃圾站,然后把盒子里的东西倒到垃圾站的指定回收口(我之前以为tom收废品是为了卖钱,结果人家只是很认真地做了垃圾分类而已)。
第二件事去逛周末集市的时候,草坪的最中心是三个大型垃圾桶,上面很认真地做了标识,什么东西该往哪里扔,而且喔,垃圾桶旁边还站了一个穿工作制服的年轻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自愿申请去做协助人们进行垃圾分类的工作。但是那一刻,我看到这个年轻人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垃圾桶上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的,那个守着垃圾桶的年轻人跟在交通堵塞时指挥交通的交警一样光亮。
第三件事是我今天早上在tom家附近的街区转了一圈,几乎每家每户都把分类好的垃圾摆在外面等着收垃圾的车来收走。巧的是,我走在大马路上还真遇到了一辆收垃圾的车辆,一个胖大叔穿着制服,把大型一点的垃圾桶移到车子后面,然后车子的屁股像铲东西一样自动铲起垃圾桶把垃圾倒进了垃圾车了。整个过程不会让人觉得脏,也不需要人做太多事,清洁工似乎也是一个很体面的工作呢。那个胖大叔开着垃圾车离开的时候,还特意跟我招手告别,可以说是十分可爱了。
第四件事是我现在在陶波住的青年旅社公共区域也有非常好的垃圾分类垃圾桶,我就直接上图吧。
part3 努力存钱
监督自己存钱,及时了解存钱进程
anz: 374纽币
现金:15.3纽币 2o美金
中国银行卡:大概1ooo元人民币左右
微信:679.88元人民币(公众号打赏8o元到账)
上一篇文章打赏(未到账):
支出大头:
油费 66纽币
住宿费9o纽币(到内皮尔第三天我主动去问tom房租收多少,tom说等你们找到工作再说,如果找不到工作房租就不收了。当时觉得很暖。走的时候,我把房租偷偷压在了明信片下面,当面给怕他拒绝。)
印度餐 24纽币
周末集市早餐1o.5纽币
subay 1o.9纽币
这一周我总共支出了大约265纽币(用这么少有个很主要的原因,vic和che1sea在我走之前一共给我转了5o纽币来补贴我)





Green在新西兰打工度假 Week 4 -有趣的灵魂,旅行中去捡
路线
taupo (陶波)
part1 每周趣闻
1.和德国女生一起去喝酒、打桌球
这个周是我真正意义的一个人在外面待着。离开了vic和che1sea,万事都得靠自己了。
刚到陶波第一天,我在tiki lodge瞎转,熟悉环境,这个时候一个金女生看到我,就过来很好心地问我需不需要什么帮助。我当时就说自己只是四处转转而已,不需要什么帮助。后来,到了晚上,我才现我和金女生是一个房间,我在tiki住的女生6人间,金女生睡在我对铺。我们礼貌地互相打了一下招呼,然后并没有过多交谈。
直到第二天下午,我在大街上逛咖啡馆,逛到最后几家的时候,在街头的一个角落和她迎面相迎。她停下来跟我打招呼,然后我们就站在街头聊了很久,就这样我们就熟了,她陪我找了最后几家咖啡店,然后我们回到tiki一起做饭吃。她泡德国茶给我喝,她说她给我泡的茶是比较传统的,她在茶里面加了牛奶和一点点蜂蜜和糖。当然,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也烤了鸡翅请她吃。前一天我在tiki青旅捣鼓了很久,从一个法国人那里学会了如何使用烤箱。然后第二天就现学现卖,用烤箱烤了撒满孜然粉刷好佐料的鸡翅,必须得承认这是我烤鸡翅味道烤得最好的一次,虽然之后也做了好几次。大概是因为一起吃饭的人特别喜欢吃吧,所以就自己也会觉得很好吃。
我们两个在吃晚餐的时候,正值傍晚,外面晚霞漫天。tiki的用餐区用一大片的落地窗隔离了阳台和用餐区,所以坐在用餐区,傍晚陶波湖的美景也可以一览无余,非常地有意境。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美丽的晚霞,整个天空幻化成一片紫色,和陶波湖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夜色越来越暗,紫霞燃烧成绚烂的红色,渲染了远处的天空。金女生说这个景色真的太漂亮了,比邮票上面的美景还要美。
吃了晚餐,欣赏了黄昏美景,我们两个的心情都非常好,玩得还不够尽兴,她明天就要走了,也挺想在一起多待一会儿的。然后就约着去青旅推荐的酒吧喝酒,因为青旅送了我们两个折扣券,然后两家店离得也近。但是在去的路上,我把我的折扣券弄丢了,死活都找不到。(回来的时候觉得好冷把手缩进袖子里才现我是在系鞋带的时候把折扣券不小心藏进了袖子里。)
金女生执意要把她的折扣券给我,我肯定是不能要的。结果没想到,到了酒吧,她就直接把酒钱帮我付掉,我给她钱,她摇摇头说想请我喝一杯。外国人出门消费不都是aa的吗?真的让我级意外。
在去之前,金女生就给我推荐好几款啤酒,她是德国人,看样子是从小到大熏陶在酒文化里面的吧。后来,我点了一瓶苹果酒(cider),她为了让我尝一下黑啤,特意点了guinness。
这个酒吧级冷清,我们去的时候也比较早,大概晚上八点吧,算上所有人,整个酒吧不到1o个人,有几个人坐在吧台聊天,我们两个端着酒就往酒吧内堂深处走,走进去才现居然有台球桌。2纽币一局。
我们两个都会打台球,索性就把酒放在一边打起了桌球。真的是棋逢对手啊,水平都差不多,都是比菜鸟稍微好一点的那种。而且我惊讶地现德国黑八的玩法和我们也差不了多少嘛。
由于我一不小心就帮她进了3个球,然后她很顺利地赢得了比赛。比赛结束,我们击掌庆祝,金女生幽默地说我的胜利你的功劳最大。
打了桌球,我们两个就围着烤暖器坐下来喝酒闲聊,聊着聊着,就吸引了一个毛利人的加入,他端着啤酒说介意我跟你们一起聊天吗?然后金女生就开启了问题小姐姐模式,冲着毛利人问了n多个问题,虽然大部分我都没怎么听懂,不过都是围绕着文化和语言展开的,他们聊了关于毛利语正在逐渐消亡的现状,也聊了一些各自文化中让人觉得惭愧的一面。
酒喝了,聊天也聊得差不多了,大家就起身告别,各自祝福接下来一切顺利。接着,我们走出了这个略显冷清的小酒馆,走在寒风中,我们一边笑,一边偶尔闲聊几句。突然,我想起我还不知这个金女生的名字,而从最开始她就记住了我的名字。
“i et to ask you hat’s your name?”
“annika,a-n-n-i-k-a.nice to meet you.”
annika,一个德国高中毕业的女生,她出来间隔年,是不清楚自己还需不需要上大学,究竟喜欢什么。她计划六个月在路上,三个月在新西兰,三个月在日本。无论在新西兰还是在日本,她的打算都是第一个月玩,第二个月打工,第三个月继续浪。现在是她出的第一个月,明天她就要离开陶波,向南走,去爬山,走经典徒步路线。然后接着到惠灵顿找工作。我们约着如果有机会就惠灵顿见吧。
第二天早上起来,annika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就背着她的背包走出了房间。望着她出门的背影,我突然有那么一点点伤感,哈哈,就一点点。有缘自会再见嘛。当天她到了一个新地点后就给我了短信,嗯,还是可以长期联系的~
2.话唠小姐姐,我们英语都不好,你怎么可以话这么多
遇到话唠小姐姐的时候,我好想条朋友圈说:两个都不怎么会讲英文的人相遇了怎么办,在线等,急。
后来现是我杞人忧天了。
以前看游记,大家都说法国人的英语很差,哈哈哈,我就一直很期待在打工度假的旅途中撞上法国人,感受一下他们的口语。老天爷也还蛮会开玩笑的,法国人倒是没怎么深接触,倒是让我在茫茫人海中捡到了一个加拿大法语区的小姐姐。
故事总是惊人地相似。我搬到fin1ay jack’s 青年旅社的第一天晚上,我在低头吃饭,然后坐在吧台边的小姐姐过来说我可以坐你这里吗?然后断然没有拒绝地理由啊。于是,她就和我坐到一个餐桌。我们俩个相互打过招呼后,我就跟她讲我英语不好,然后没想到小姐姐说了一句:take your time(慢慢来嘛),我英语也不好。
由于在一个桌吃饭,吃着吃着抬头闲聊几句,还蛮开心的,就约着说晚上一起去陶波湖边上散散步。
哈哈,这一散步呢,小姐姐的话唠本性就暴露无遗了。散步的一个多小时里,无论我怎么成为话题终结者,小姐姐总能迅地开启新话题,用很优雅很慢的语说个不停,基本上我话音刚落,她那边又开始说了。
跟她在一起你根本感受不到什么叫做沉默的尴尬好吗。因为沉默是不存在的!
最最关键的是她英语也不是很好,我除了一些很基本的对话,根本不知道她在说啥。反正也不需要听懂她在说啥,我们开心就好啦,哈哈哈哈哈哈。
跟话唠小姐姐在一起学了两个简单法语词汇,“你好”以及“咖啡”。“再见”这个单词实在是太难音啦,死活都学不会,就放弃了。
第二天话唠小姐姐要去爬雪山,然后她推荐了我去huka falls看瀑布。说起爬雪山,小姐姐的遭遇也很搞笑,她报了一个比较贵的向导团,2oo纽币一天,结果没想到的是,那个旅行团在出的时候把她忘了。而雪山,是她新西兰之行最期待的景点。没办法,她只好第二天再去咯。
话唠小姐姐的名字叫做ju1ie,她在加拿大是药剂师,27岁结束学业,工作两年有余,有点小富。
她很有意思。住青旅呢,她住单人间,她说她现在无论去哪里,都一定要住单人间。我说,那不是很贵吗?她就说我像你这样的时候也是住的多人间到处玩,不过我现在工作了,有点钱啦。然后去逛市,有1.79纽币一斤的猕猴桃和5.49纽币一斤的猕猴桃,她也毫不犹豫地拿了最贵的猕猴桃,我提醒她价格比较贵,她就说没关系的,我现在工作了嘛。
(偏黄一点的是贵的猕猴桃,绿色的是便宜的猕猴桃,后来小姐姐把贵的猕猴桃让给我吃了)
那个报团2oo纽币也是这样的,我们一般背包客坐巴士往返雪山,一天花很少。然后她自己感慨价格有点小贵,随后又自己安慰自己说,没关系,我现在工作了嘛。
小姐姐出门在外全靠ifi,她没有买当地电话卡,手机里面就下了个离线的goog1e地图走天下。她这一次的假期是两个周。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她人已经在惠灵顿了,隔几天,她会去中国北京转机回加拿大,她说趁着转机想去故宫看看。她走之前,我特意帮她写了三张中英文版本的小纸条,大意分别是机场t3怎么走,故宫怎么走,推荐当地美食。希望她一切顺利吧,在北京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人的热情和友好。
3.88岁的梅西老奶奶
听了话唠小姐姐的建议,我第二天就真的徒步去huka falls,来回过1okm,不过这一次徒步,我没有穿拖鞋了。
huka falls,还是很值得去看的瀑布,虽然没有垂直落差很大的大瀑布那样壮观,但是水特别蓝净透彻,流湍急,也很值得一看。
回程的路上,我在陶波湖观景台附近碰到了一个老奶奶,她一个人扶着走路辅助器在散步,背影看起来级孤独。四周都是草坪小道,没有什么人。我路过她,跟她打了个招呼就继续走,可是我一回头,看到她一个人就觉得心软,我又走回头路,跑到老奶奶身边想陪她散散步。
然后我们就开始用很缓慢地节奏聊天,散步。她问我从哪里来,我说重庆,可是她又不知道。然后我就顺口提了一句,我在上海上过大学。老奶奶就神奇地把我的话接了下去,说自己在哪哪上过大学。地名太长,我肯定是不知道的。接着她说:“我的大学叫做梅西大学。”然后我就很惊喜地接了一句:“梅西大学我知道啊,新西兰很出名的大学啊,老奶奶,你成绩不错嘛。”
聊着聊着,混熟了嘛,然后我就开始问:“您今年贵庚啊?”老奶奶带着墨镜抬起头望着我,嘴角露出神秘而自豪的微笑,一边打手势,一边说道:“老身今年88啦。”
走了一小段路,突然草坪上面零星有几张废纸,老奶奶就让我帮她捡回来,她说有些人总是如此匆忙,那就让我帮他们把这些垃圾带回家吧。她的“rush”(匆忙)这个词语用得让我动容,带了几分苛责,又带了几分无奈的理解。
和老奶奶告别的时候,老奶奶嘱咐我一定要去爬那个雪山,没错,就是那个话唠小姐姐死活都要去爬,花了2oo个大洋去爬的雪山。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没有去呢,估计隔几天有机会一定去,毕竟是老奶奶的嘱咐。you make sure you must go to the mountain.
4.混入当地跑步社团
有一天我走在陶波街头,在一个亚洲市的橱窗看到一张张贴的海报,上面写着一起跑步散步喝咖啡。看起来好像都是我喜欢干的事情,然后我就拍了照片,记住了时间和地点。
周四的时候,我按照海报约定的时间出现在了约定的地点。
123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