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在新西兰打工度假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Green1
让我没想到的是,跑步社团做的活动很小,只有5个人,而且他们都是互相熟知的当地人,而就我一个这么突兀地出现在了他们中间,级显眼地有没有。我很尴尬地跟所有人打了招呼,然后又问了一圈大家的名字,虽然并没有记住。这就算是认识了。
大家都级好,看我的行头不像跑步,就临时把行程全部改成了散步。带着我有说有笑绕着陶波湖的岸边散步了小半圈,一路上,他们5个人轮流和我并排散步,轮流聊天。当天上午,天气巨好,陶波湖真的级美,湖水很蓝,我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停下拍照片。
其中一个跑步成员,她是英国人,定居在陶波,然后她去过中国很多的地方。与此同时,她还是个英语老师。之前在教育机构上班,后来就改成网上教学了。我在想,我的英语是不是有救了呢。
散步之后,我跟着团队进了一家咖啡馆,他们每周跑完步都会在这家咖啡馆喝咖啡聊天。团队里惟一的男士抢在我前面替我的咖啡买了单,之前他跟我打招呼还吓唬我说你来参加这个活动5oo纽币的活动费交了吗,搞得我一脸懵。外国人不是都aa吗,再一次证明好像也并不都是这样的。
顺便提一句,整个跑步社团的成员年纪都比较大,偏向中老年风格了,就我一个年轻人。
点了咖啡后,我们6个就在室外找了个桌子坐在一起闲聊起来了。大家什么都聊,从一个话题扯到另一个话题,反正真的是唠嗑那种。
聊着聊着,不知道他们怎么就聊到了综艺节目,约会节目。特别出名那个裸体相亲节目。之前在tom家,我睡着了,然后vic和che1sea好像是看到过这个节目,第二天还神秘兮兮地跟我讲,你昨天错过了一个很精彩的节目。我以为外国人都很开放,都觉得这样的节目无所谓呢,结果然而并不是这样,他们在讨论这档裸体相亲节目的时候也是充满了惊讶和不理解,不知道节目为啥要这么赤裸地博眼球。
估计聊了有一个多小时,到了午饭时间,大家就互相道别,约好下次再见。
我头一天重新注册了脸书(facebook),然后正好派上用场了,离开之前,我加了所有人的脸书,他们5人成了我的第一批好友。
part2 每周主题-新西兰的狗
每个周都给自己找一个跟新西兰相关的主题,比如:集市、咖啡文化、土著文化。促使自己和帮助别人了解新西兰~
新西兰有很多快乐辛福的狗。我在登山徒步时,到处瞎晃时,都可以看到新西兰人在遛狗。很奇怪,这一路上遇到的狗大多不怎么叫,对人也是很友好的,有的还很高冷,不怎么理人。
在新西兰遇到过惟一会狂吠的狗,是tom带我们去他深山老林的亲戚家,亲戚没有在家只有一条白色的狮子狗在家,它冲着我们的车子狂叫。至此,我再也没有见过对人狂吠的狗了。
我在果园摘果的时候,见过一条级可爱的小狗,小型犬,每次它都跟着它的主人的后面,基本上寸步不离。关键是它主人是开叉车的,所以它就一直跟着那台叉车来来回回在果园里面转,它也不嫌烦,还级开心地跟叉车同步前进呢。
我现在住的地方也有一条狗,大型犬,巨大,巨丑,又巨萌,睡觉会打鼾的那种。就算你走得很近,它还是睡得很香。
(每错,就是这个家伙在打鼾~~~)
总之,新西兰真的是个很适合养狗的国家,因为节奏比较慢,有时间去遛狗,公园步道很多,有地方可以遛狗。这边的狗因为经常和人接触,和大自然接触,没有那么狂躁,多了几分忠犬八公的那种感觉。
part3 努力存钱
由于我还没有找到工作,所以钱基本就是有出无进。不过下个周我就要去咖啡店换宿了。换宿之后,如果还找不到跟咖啡相关的工作,我就会去农场或者工厂。
现金:2o美金 1.6nz
anz:188.17nz
中国银行卡:大概1ooo元人民币
微信:689.88元
上篇文章打赏:6o元
本周支出199.53nz,支出大头:
住宿15onz
Green在新西兰打工度假 Week 5 -平平淡淡才是真
路线
taupo (陶波)
part1 每周趣闻
-总基调:这个周似乎没啥特别有意思的事情生,但是平平淡淡才是真嘛
这个周还是待在陶波,星期四我开始了在kissa kai cafe店的换宿生活。总的来说,开始觉得现在的生活开始接地气了吧。以前总觉得走在奥克兰的街头像走在一场戏剧里面,我只不过是一个体验派的观众罢了。而现在随着出国的新鲜感下降,更多的开始寻找生活的感觉。我和斐济大妈、毛利房东tom、vika、法语话痨姐ju1ie都有在断断续续联系~
目前annika已经结束登山,去惠灵顿找工作了,不过她只想打一个月的短工,所以找工作也不是很顺利;然后ju1ie已经回到加拿大结束休假开始工作了,我们约好要是去加拿大就找她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做选择的时候似乎并没有绝对的正确
这个周我其实还是遇到了很多人,不过都是浅社交,交谈之后连联系方式都没有留下。我住在finlay jacks青旅的时候,前后遇到过两个中国女生,都是来陶波旅游的。a是马上要结束orking ho1iday了,然后她的个人经历是来打工度假之前已经来过新西兰进行过深度旅游了,当时几乎游遍了南岛。打工度假的一年里,她一直待在惠灵顿工作,最近辞掉工作再去几个想去的地方就回中国了。
她曾经考虑过移民,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国,她觉得新西兰相比国内上海的展真的算落后了,这地方只适合养老。而我之前遇到的朋友都是在向移民这条路上前进,也有从上海那座围城跳出来的。现在想来,无论回国还是移民,适合当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然后b是澳大利亚过来的中国留学生,她刚刚念完研究生,学生签证到期,重新申请新签证需要从澳大利亚短期离境。因为怀孕,不想飞太远,就来了新西兰。
她吐槽新西兰很村,还是澳大利亚好,让我去澳大利亚看一看。我说澳大利亚歧视华人很严重,至少新西兰人对华人算友好。b并不认同,用亲身经历告诉我她在墨尔本三年从来没有感受什么歧视,她说墨尔本那个地方接近一半的gdp都是由留学生带动的,所以我们留学生在那边都是被人尊敬的。我想了下,可能打工度假者和留学生真的是两个不同的群体吧。
b还给了我新的启,她说打工的话就应该去消费高的地方打工,因为那里机会多钱好挣,最重要的是你不是去消费的,你是去打工的,只要你在家做饭,其实走到哪里,除了住宿费的差别,其他都是一样的。
b逛了新西兰一圈,她建议我去皇后镇,她说那地方是新西兰旅游消费最高的地方之一了。我之前因为皇后镇消费高,觉得生活成本太高,有一个机会可以选择去皇后镇,可以同时解决住宿和兼职工作,但是还是放弃了,因为我想等有钱之后再去皇后镇。
我觉得b的话倒是点醒了我,大部分时候,我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消费者,我不会每顿饭都去饭店,也不会疯狂shopping,我来新西兰其实本质是一个打工者,其次才是消费者,打工第一,度假第二。因此我看新西兰的视角和普通游客,和留学生是完全不一样的视角。
离开finlay jacks的那一天早上,b在门外讲电话,讲着讲着就急得掉眼泪。我等她挂了电话上前询问表示关心。结果她告诉我她好像被骗了,昨晚因为有人说要退钱给她,让她给银行卡和开户行信息,她没多想就给了。而这个退钱的人之前就知道她的身份证信息,国内电话号码等等。她后来越想越不对,担心卡里的钱被盗,而通过支付宝转账每天限额是1o万,她卡里大概有几十万。
然后我听完跟她讲,你下一个银行app,把你告诉o39;骗子o39;卡上的钱转到你另一张银行卡就好了,转几十万应该没什么限制。先把钱转了确保资金安全再说,之后如果确定是骗子可以选择通过跨境公安报警。她听后表示我好厉害,阅历丰富。把钱的事情解决后,b就心情大好,跟我再三道谢后出门游山玩水了。
我汗颜,现了也许在自己这里是常识的事情到了别人那里就是有用的应急方案了。同理,很多中国朋友觉得某个单词这么简单,就是常识啊,可是在我这里似乎就是新知识。我们不能以常识去揣度别人,相反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自己的常识帮助人解决问题,那么常识就是有效的输出,互帮互助才会效率提高,不会给双方带来任何负担。
-帅哥都该去做饭
在fin1ay jacks backpackers有一群很帅的人在搭伙做饭,每到晚上就是一群男生在公共厨房穿梭忙碌,我就坐在吧台那边学习英语,偶尔抬头看一眼这个赏心悦目的场景。哈哈哈,当时我在想,帅哥都该去做饭,连拿着锅碗瓢盆都走的是国际模的路线,顺便还居家了一把。虽然,后来有一天,我一个人在吃饭,那做饭的一群人中有两个熟悉的面孔特意拉了两张凳子端着电脑坐过来跟我搭讪,但是聊登山话题,我实在是聊不动,我就溜了,也没过多深交。不过,搭讪的其中一个小哥长得真的很帅,在我眼里,他跟尼古拉斯霍尔特颜值颠覆期有得一拼。哈哈,有一次他进大厅推门而入,冲我眨眼睛放电,简直就是偶像剧中二情节嘛。
-换宿的日子节奏缓慢
周四上午,我还是跟跑步社团的当地人一起去跑步聊天,在聚会的时候他们给了我很多信心,昧着良心夸我英语好,还帮我热情分析应该如何找工作,哪些工作比较适合我。如果陶波有什么能够留下我的,那么有一个原因一定是这群可爱的热心肠的当地人。
聚会之后,从11点半,我就开始我的换宿生活啦。虽然是在咖啡馆换宿,但是这家咖啡馆实际上是一个日料餐厅,大部分客人进来都是吃日本料理,很少有喝咖啡的。
店内装修风格比较欧式极简风,有点高冷。图片来自brooke
一年前的日式风格,现装修大变,但招牌没变,主打还是日料。图片来自brooke
现在冬末春初,街上游客还不多,所以每天店里客人都很少。我能做的事情也很少,大概就是吃吃喝喝,做做一日三餐,偶尔刷碗擦桌。
我获得换宿的信息来自于豆瓣。大家想来还是可以通过豆瓣进行联系,豆瓣帖子叫做:日式咖啡店招换宿。感兴趣的小伙伴请简历到[emai1o;prot>,注明换宿。
经理川妹子,人不错,不来事,蛮好相处的。在这里插入一个硬广,kissakai cafe是陶波做日本料理做得很好吃的一家店,欢迎大家前来试吃~
-有一个老奶奶夸我love1y,我高兴了一整天
今天早上,店面开张,我在屋外擦桌子,一个kii老奶奶路过。她满头白,长得慈眉善目,一上来就开始猛夸我,说我很可爱,擦桌子很认真等等。夸得我一愣一愣的,哈哈,莫名其妙收获了一大波赞美。老奶奶说了好几遍:“you are so 1ove1y”,导致了我对love1y这个单词有了前所未有的好感。
以后,我要是见到让我心生欢喜的人,我也上去一顿猛夸,这样他/她一整天就有好心情啦。
part2 每周主题-夏令时
每个周都给自己找一个跟新西兰相关的主题,比如:集市、咖啡文化、土著文化。促使自己和帮助别人了解新西兰~
这个周说一说新西兰的夏令时。今天凌晨两点新西兰开启了夏令时。之前在中国没有这种体验,觉得很神奇。
今天凌晨两点直接强制统一变成了三点,时间向前拨了一个小时,所以新西兰和中国的时差由四个小时变成了五个小时。
2o18年新西兰夏令时时间表
夏令时结束时间
调整前:2o18年o4月o1日星期日 o3:oo:oo,时间往回拨一小时
调整后:2o18年o4月o1日星期日 o2:oo:oo
夏令时开始时间
调整前:2o18年o9月3o日星期日 o2:oo:oo,时间向前拨一小时
调整后:2o18年o9月3o日星期日 o3:oo:oo
那么夏令时究竟是什么呢,为啥要人为立法规定把时间向前拨一个小时?
“夏时制,夏时令(day1ight saving time:dst),又称“日光节约时制“和“夏令时间“,是一种为节约能源而人为规定地方时间的制度,在这一制度实行期间所采用的统一时间称为“夏令时间“。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为将时间调快一小时,可以使人早起早睡,减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从而节约照明用电。各个采纳夏时制的国家具体规定不同。目前全世界有近11o个国家每年要实行夏令时。”(来自36o百科)
Green在新西兰打工度假 Week 6-新西兰的少年啊,愿你烦恼少一点
路线
1o.o1-1o.o7
taupo (陶波)-1o月5日tom开车来接我-napier(内皮尔)
part1 每周趣闻
-旅行游历的意义之一就是颠覆你原有的认知
在陶波换宿的日子过得非常快,尽管每天店里不怎么忙,但是时间就像长了腿一样一溜烟就跑掉了,这种节奏一点都不像我在内皮尔,在内皮尔一个周过得跟一个月一样漫长。
换宿,简单讲,是通过劳动换取免费的食宿。
其实我也是第一次体验换宿。怎么讲呢,要问整体感受的话,概括起来,平淡舒服的一段经历吧。因为换宿的房主是中国人川妹子bro,然后同期换宿的伙伴是马来西亚的华人小伙伴suey,我们3个在一起,给我的文化冲击不是很大(主要是之前就已经对马来西亚华人有所了解),大家大多数时候都是用中文在交流。
换宿本身的经历倒是没什么好写的,我每天就是做做饭,做做帮厨之类的。但是因为换宿认识了房主bro(kissa-kai咖啡馆的经理人)、大马人suey,倒是改变了我之前对某些事情的刻板印象。
先说说bro吧,她是一个四川妹子,应该是8o后吧,现在是持有工签在陶波工作大概有一年。
我在她身上看到了孤独。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漂泊异国他乡的那种孤独感。尤其是,她还是一个女孩子。
kissa-kai总共有两个正式员工,忙的时候也会招兼职补充。现在主厨回中国了,要十月中旬才回来,这段期间做前台的她扛起了主厨的大旗,她之前就会做菜只是因为动作慢后来主要做前台了。suey虽然是换宿,但是要在这边待一个多月,她正好填补了前台的空缺。
至于为啥bro接受了我的换宿请求,按照她们的说法就是一日三餐做腻了,看我简历里面有写愿意做饭给大家吃,就让我过来换宿了。
我还记得我和bro一次不经意的对话。
我说,我现在在做公众号,没做之前,一直觉得涨粉是件挺容易的事情来着,做了之后才现其实真的没有想象那么简单。
她接着我的话,很轻描淡写地说道:“我在没做职业经理前,也一直觉得经营一家餐厅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换宿期间,处于店里餐单更新,出新菜品推出晚餐的过渡期,所以在这一个周里bro做了很多试菜,她和suey这段时间为了餐厅和菜品的宣传煞费苦心:拍美食照、剪辑制作视频、到电台打广告、印刷宣传单等等。suey甚至为了给餐厅打广告还跟我一起去混陶波当地的跑步社团。
当然,因为店里试菜,换宿期间我蹭到了很多美食,各种寿司,鳗鱼饭,三文鱼,金枪鱼,鸡胸肉,炸鸡,炸水饺等。另外,在我走的前面一天,bro还手把手教我如何做饼干,可能主要是她看不下去我的“2o分钟饼干成大法”吧。
#我们一起做的饼干
因为之前看了很多关于打工度假的文章,很多分享者都提到了马来西亚华人,说马来西亚华人来新西兰工作很拼命,都是为了赚钱,而且他们的签证只有9个月,所以他们更珍惜在这边的每一分钟。由此,种下了我对来打工度假的马来西亚华人的刻板印象:打工度假就是为了赚钱。
直到我遇到了suey,她活得倒是洒脱自由,没有对钱这件事情太上心。她有钱了就四处旅行,南岛北岛都逛得差不多了,还中途去了一趟澳大利亚,所以虽然已经在这边打工度假了9个多月(现在她拿的3个月旅游签继续换宿),但是也没存多少钱。
原来来打工度假的马来西亚华人并不都是工作狂,也有寄情于山水更多一点的人。
说到工作,就顺便提提其他朋友的状况。che1sea已经在肉厂上班啦,只是她说再也不想吃肉了,下个周她有可能会写一篇肉厂打工经历放在我公众号上,让我们一起期待她的肉厂血腥史吧。德国小姐姐annika已经在惠灵顿找到工作了,在一家印度餐厅里面上班。
-再次回到内皮尔
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快回到内皮尔,我是一个很少很少走回头路的人,但是这一次换宿结束后,在惠灵顿和内皮尔之间,我选择了内皮尔,也许是缘分吧。大概在我到陶波的第四天,tom就联系我了,说要接我回内皮尔,他说大家都很想我做的饭。而我当时想换宿,就说等换宿之后再做决定。
换宿结束的前两天,vic联系了我,问我要不要回去,他告诉我说这个月13号是tom的生日。我就想,要不等tom生日过了,如果还是在内皮尔找不到工作就去惠灵顿吧。就这样,我走“回头路”了。suey跟我讲,这个不叫回头路,虽然是回去同一个地方没错啦,但是又会是一番不同的经历和感受。
换宿结束的那天,tom驾着前一天从奥克兰弄到的免费电动车(现在他有两辆一模一样的蓝色电动车了),早早来到陶波的店门口接我。
那一刻我有一种离家出走,然后被大人接回家的感觉。还记得第一次见面,跟着vic、che1sea在奥克兰等他过来接,那个时候是很忐忑不安又很期待的感觉。
再次回到内皮尔,现送给iki的西兰花并没有长大,而是被蜗牛一夜之间吃光了。今天(1o月7日),我和vic帮着iki整理了她的菜园,除掉了很多杂草,在一小块土地上重新种了大蒜和土豆。
#我和vic一起种的土豆和大蒜
iki的菜园几乎荒废了两年,除了种西兰花的那一小块土地,其他地方全部都是几乎过膝的杂草。
#菜园没有整理之前,拍的照片
我们用了小半天除草,翻土,整理起来虽然有点辛苦,但是特别有成就感。
#除草整理之后拍的照片,有木有变化很大
-海滩烤羊尾和棉花糖,和两个小男孩一起去踩浪花
昨天下午(i开车带我出去逛市,主要是为了菜园选种。我们逛了市之后,iki就带着我去参加海边的家庭聚会。
下了车,即使是大白天,还是可以看见远处海滩有一群人围绕着火堆在烤什么东西,海风送来一阵又一阵的音乐声。再走近一点,才看清楚原来是在烤羊尾,非常多的羊尾巴(lamb tai1)被散放在地上,而火堆上面的羊尾已经焦黑,就像被烧焦的木棍。
#刚放到火架上的羊尾
#烤熟已经可以吃的羊尾
iki告诉我羊尾是一年剪一次,只有这个时候吃到的羊尾巴才是最美味的。我是第一次吃烤羊尾,刚开始还有一点害怕下口,觉得怪怪的。剥开烧焦黑色的外皮,就是软软糯糯的羊尾肉了,刚开始我不知道沾酱料,吃第一口,虽然略微有点膻味,但是更多是羊肉的q弹和鲜美。后来再吃羊尾,我就试着蘸他们带过来的酱料,现真的很好吃。有一种酱料很特别,它是柠檬汁里面加盐和糖兑出来的,味道酸酸甜甜,再带一点点咸,可以完全去掉羊肉的腥味,入口都是柠檬的清香。
家庭聚会上面有两个小男孩,他们两个煞有介事地在那里讨论羊尾怎么吃才好吃,有点小大人的感觉。有个小男孩还很绅士地把他烤好的棉花糖分了一点给我。
#iki和两个小男孩
不过,不到一会儿小大人们就绷不住啦,他们开始活泼起来,打打闹闹,活蹦乱跳的。吃了烤羊尾和烤棉花糖,我们几个手都比较脏,就约着去海边洗手。我没想到一个海浪打过来我就变成sa1ty pants了。我的裤腿打湿了,就索性放开了玩,就去随着潮涨潮落踩海浪。那两个小男孩本来就是短裤,也很贪玩,大家就一起站着不动,等海浪快到脚底了,再哈哈大笑往高处跑。有几次,站在两个小男孩的背后,看着他们快乐单薄的背影,我就忍不住感叹,这种有小伙伴陪伴嬉戏打闹的童年真好。希望这两个少年可以一直这样无忧无虑地成长,快快乐乐地长大。
-刚好赶上了内皮尔一年一度的“龙舟大赛”,真的是大饱眼福
在海滩聚会结束后,iki载着我去bluff hill从高处俯瞰海景和内皮尔海港,接着回家的路上我们路过海边,我远远就看见了海面有很多的独木舟在比赛,盛况空前。看到我对“龙舟比赛”很感兴趣,iki就载着我去了三个不同的地方观看“龙舟大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