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作秦始皇的乖女婿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胡言不说
“哼。扶苏一个坡子,如何能当大秦的皇帝。”这名官员理直气壮的说道。
“扶苏是太子,又有先帝遗诏,如何当不了皇帝。”赵缺言道。
“总之,堂堂的大秦一个坡子当了皇帝,那就是有失颜面。”此人狡辩道。
有些人,就是这样。你和他耍流氓,他和你将律法。你和他讲律法吧,他又给你耍流氓。
赵缺懒得和他争辩什么,冷冷的说道:“你今天的话会进大元帅的耳中的,自求多福吧。”
“来人,带走。”说完,赵缺手一挥,示意手下将这人带走。
听到自己今日的话,会传到李辰的耳中,此人脸上不由的一阵暗淡。
“快点,快点。”
“我们只有半个时辰,半个时辰之后,名单上所有人必须出现在皇宫。”赵缺急切的催促道。
这是一个时间紧,任务重的事情,此时,赵缺一分钟也不敢耽误。
半个时辰之后,赵缺满头大汗的回到了李辰的身边。
“大元帅,所有人都带来了。”赵缺在李辰的耳边说道。
“嗯,让他们归位吧。”李辰淡淡的说道。
既然这些人不想来,那李辰便帮他们来。没错,那些缺席的官员,所有人此时都被五花大绑,然后强制跪在高台前面。
“李辰,你......”有人刚要张嘴辱骂。
“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不想与你们计较。从现在开始,给我老老实实的当个哑巴。不然我便将你的脑袋砍下来,放在你脚下的那个位置。”李辰连眼睛都没有睁开,冷冷冰冰的说道。
李辰此话一出,这人立刻便不敢言语了。
既然李辰敢将他们从家中绑来,那么将他的脑袋砍下来,放在那个位置,自然也就不是在吓唬他们。
听闻,无人在言语。李辰睁开了眼睛,看着下面满满当当的文武百官。此时他们的品级由高到底排列着,距离高台的位置也是由近到远,满满当当的不曾有一人缺席。
没错,就该这样。
一朝堂的人,就该整整齐齐的。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
此时,天下三分。
这其中势力最大的乃是袁绍,曹操和孙策三人。
此时,袁绍借着祖上四世三公的余荫已经占据了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州之地。
曹操则占据兖州,豫州,雍州,司隶。
而江东猛虎孙策,则是继承了父亲孙坚在江东的基业。
徐州陶谦老迈昏庸,年初二月曹操出兵想要攻打徐州,却因为陈留太守张邈联合陈宫打开了兖州大门迎来了吕布,一时间吕布占据了濮阳开始攻打曹操后方。
无奈,曹操怒骂了几声吕布“娘希匹”之后,也只能撤军回援后方。
如今,是四月。
徐州,云龙山。
云龙山并不高,山顶处却常年有云气蜿蜒如龙,高低起伏,恰似一条卧龙,因此得名云龙山。
自打二月之后,徐州的老百姓出城之后,都是避着这云龙山而走。倒不是山上有龙,而是曹操走了之后,一伙逃兵占据了这云龙山。
云龙山上,云龙寨。
床上躺着一个长相与前世的一个喜欢摄像的明星有些相似的男子,他长长的睫毛动了动,然后似乎十分费力的睁开了自己的卡姿兰大眼睛。
“大当家嘞,你醒了。”映入李辰眼中的,是一个一脸络腮胡子的彪形大汉。
“大当家嘞,你走着走着流鼻血晕倒了,你这是阳火过剩,用俺这行的话说,就是跑高嘞。”又一个披着半身黑甲的中年汉子凑了上来。
“你又不是大夫,还能白胡吊扯。”络腮胡子大汉瞪了中年汉子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俺咋不是大夫嘞,恁别拿兽医不当大夫。骡马跟人不都一样吗,那玩意闲久了都要得病。”中年汉子不服气的反驳道。
头痛,剧烈的疼痛。





作秦始皇的乖女婿 快结束了,说说吧。
因为昨天写了始皇驾崩,很多书友可能有些不满。
在这里说一下,因为马上要完结了,大概也就二十章的内容了。我觉得始皇的故事落幕,应该为扶苏留写笔墨。
就像没有父母可以一直陪着我们,曾经父母是我们的大山,我们也得学着成为别人的大山。
这本书预计是本月三十号完结,后面会陆续写一些番外吧。
然后说说这本书,这是狗作者的第一本书。可以说是相当了烂,疫情在家闲着没事做,然后提笔就是干,大纲什么全部没有,然后一口气莽到一百二十万字。
成绩写到现在,就是一千五百均,每个月加全勤也就四千多块,撑不着也饿不死的水平。
和那些一书成神的大佬比不了,但是也还算满意吧。
其实这本书我继续写,每个月混四千多也轻松。但是在写下去,就只能是打北美州,打南美洲,欧洲,统一世界这样无限换地图。
这样无限换地图,然后在水几百万字。虽然这样可以賺你们的钱,但是我觉得没有必要。
而且,我想在突破一下。第一本书一千五百均,第二本万一精品了呢。(让狗作者做会梦,别叫醒我。)
总之,最后的几天里,大家多支持吧。
大概率下个月一号会发一本新书,历史向,三国类的。
应该是用令一个帐号发,到时候会在完结感言中说的。
狗作者说完了,请读者们留言。




作秦始皇的乖女婿 第578章 货币改革
数华夏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体系,有以,秦汉唐宋明等为主的耕战文明,也有以元,清这种少数民族的游牧文明。而事实上,秦汉唐这种朝堂上以武人掌权的体系,才是正宗的耕战文明。而宋朝和明朝后期则是一种从耕战到耕读的转变。
元,清这种游牧民族尽管能够做到以少数人通知多数人。但是,长此以往却也难免的会被多数人同化,慢慢的从游牧民族往耕战,又或者耕读文明转换。
纵观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中,毫无疑问耕战文明或者说耕战读文明是占据主流的。
大秦是一个诸子百家绽放的时代,读书人在这里并没有后世那般的权利。所以,大秦可以说是纯正不掺杂一丝其他的耕战文明。
耕战文明是一种什么样的体系,其实很简单,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耕战,非耕即战。也就是说在社会上的主流便是两个人群,士兵和农民。
想要从普通人变成人上人,不似像后世的那种科举,而是当兵和种地。你种地种的好便可以成为人上人,同样,你当兵厉害也是一样。
耿占体系的好处便是凝聚力,整个社会上都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凝聚力。也正是这种凝聚力的存在,让大秦的农业生产和军队实力,一日千里。粮食越来越多,军队越打越强。也正是在这种体系的加持之下,大秦才能横扫天下,一统六国。
然而,一个制度制定之处,必然要经过时间的打磨才能逐步完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秦耕战制度的缺陷也就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之后,整个大秦都陷入了一种精力过剩,却又无法发泄的地步。
幸运的是,李辰来了,他出现在了这个继续要改变的大秦。
其实说起来,始皇一统六国之后的大秦,并不算是一个盛世。与其说是盛世,不如说是乱世之后的百废待兴。
那时的大秦其实很穷,多年的战争虽然让大秦拥有了大片的土地,但是其实这个时候大秦也正处在一个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
始皇渐渐的发现,战争中的那套治国经验在太平时期并不好用。甚至是说根本不适应,乱世当用重典,而太平士气则是怀柔。
这个时候,李辰来了。
李辰带着前世的经验,和神秘的知识来到了大秦。
在李辰的带领下,大秦从一个农民和士兵为主的耕战文明,变成了一个农民,工人,商人,士兵等等为一体的综合文明。
这种制度的改革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李辰的计划之下,大秦已经从一个百废待兴的时期,彻底的蜕变成了太平盛世。经济,农业,军力都是一日千里。
在前世的历史中,百姓是最苦的一个群体。一个王朝不管是兴亡,最后受苦的一定都是百姓。
而现在,大秦的百姓不苦。
如今大秦的百姓,吃的饱,穿的暖,有新衣,有新房,甚至连娶不上媳妇的人,只要你不懒,也完全可以从官府买上一个异族女子传宗接代。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商业社会,大秦将华夏几千年的进程蹂躏到了一起,然后形成了一种格外奇特的体系。
然而,社会的发展进步。那么流动最多的便是银钱,百姓之间交易要用银钱,商会与商会之间的交易也要银钱。而铸造新钱,便需要大量的铜。
打个比方,在大秦改革之前,每个百姓手中有十枚铜钱。而改革之后,没人手中的铜钱变成了一百枚。
社会经济体量的增加,在加上百姓人口的增加,这让大秦每年都要铸造大批铜钱,来维持大秦的经济。而且,这个比例甚至还在逐年的上升。
但是,同时铜对于大秦来说,又是一种战略物资。大炮,火枪,子弹,炮弹,同样都需要大批的铜。
民也要用,军也要用,偏偏华夏大地是一个贫铜的地区。既然无法开源,那么就只能节流。
如今的大秦可以说是以铜为本位的货币机制,便是市面上所有流通的商品,包括金银在内,都是以铜的价值为比例,在进行交易。
而李辰现在要做的,便是将大秦以铜为本位的交易,变为一种金,银混合本位的货币机制。用银来取代市面上的小额交易,用金来宛城大额交易。然后逐渐将市面上的铜收回,以此来冲当军用。
这对于现在的大秦来说并不算是一件难事,因为如今的大秦虽然以铜币为主,但是大宗的交易却是在用金银的。当然,主要还是金银是一种不会,或者是极少贬值的贵金属。而商会之间大宗交易的话,若是用铜钱的话只怕要用好几车。
依着现在大秦的体制,想要发展金银货币,李辰认为是行的通的。只要这个时候,不自不量力的去玩什么纸币,就不会玩砸。
李辰自然不会傻呵呵的在大秦普及什么纸币,这是傻子才能干出来的事情。先不说在这个时代,印刷和防伪技术如何普及。但是在百姓眼中,金是金,银是银。但是你若是想给百姓普及,纸是金,纸是银的话,只怕老秦人会抽到告诉你,什么叫忽悠老秦人的代价。
而彻底的在市面上取消铜币,那么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小额交易的问题。因为银是略微比铜贵重的金属,而如今大秦市面上流通的最小面额是一铜板。
既然银比铜贵重,那么想要用银子达到一铜板,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能够达到小额交易的目的,李辰便定下了用银和铁混合在一起,以一银九铁的比例混合成银铁合金,来铸造小币。这种小币的价值大概便是之前一铜板的价值。
小币之上是中币,中币便是通体以银铸造成的银币。而中币之上是大币,大币是以金银合金铸造而成。金银合金的比例,同样是一金九银。
而大币之上则是上币,上币是金币,通体以黄金铸造而成。
小币,中币,大币,上币,这四种等级的币种已经足够囊括大秦从底层百姓,到上层商会之间的所有交易。
小币,中币,大币,上币,之间的转换体质为十进制。则是十小币等于一中币,十中币等于一大币,十大币等于一上币。




作秦始皇的乖女婿 第579章 朝堂议币
如今大秦市面的铜钱流通的数量,已经渐进不能满足越来越繁华的大秦了。与其每年大批量的铸造新的铜板,那还不如一步到位进行货币改革。
很快新的钱模已经铸造出来,同样作为样钱的第一批新币种都已经做了出来。不管是小币,中币,大币还是上币,他们的大小和外貌几乎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不同的材质,从而代表了不一样的份额而已。
这一日,朝堂之上。
朝会当中,李辰将制造出来的样钱分发给了众人。这种材质不同,硬币状大小的新币。硬币的正面是已故始皇的头像,而硬币的背面则是一条翱翔的巨龙。
李辰举起手中的铜币,看向诸位大臣,缓缓说道:“此乃新钱,我称之为龙币,这每一枚龙币不管是分量还是大小都是几乎一模一样,毫无区别。”
“其价值由低到高分别为小币,中币,大币,上币。换算方式依次为一比十,这其中价值最低的小币价值便于一枚铜钱等同。”
这时,次辅王倌站了出来,王倌抚了抚长须问道:“大元帅,这铜板用的好端端的,为何要更换币种?”
大秦的铜本位经济体系,经过多年的沿用,如今已经成熟了。而更换币种显然是一件十分繁琐的事情,因为钱是家家户户都在用的东西,大批量的更换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王倌承认,新的币种之间的兑换相比于现在更加的细致。也十分愿意承认,李辰的办法很不错。
但是不错,并不代表要更换。
“确实可以换,但没有必要。”
自古以来,更换钱币都是什么时候。几乎都是战争时期,又或者是新朝刚立的时候。毫无疑问,每次钱币的更换都会有很多麻烦时。也正是因为如此,王倌认为确实是没有更换的必要。
王倌说完,朝堂上的大臣交头接耳的说了起来。大臣们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多数人认为确实是没有更换的必要。
钱币,便代表着大秦的经济。而如此大规模的更换钱币,这几乎就是在从新洗牌整个经济市场。而如今,钱币是大秦经济和繁荣的根本。若是一个不下心出了什么岔子,那对大秦来说就是个大乱子。
李辰点了点头,并没有因为朝堂中有不一样的声音而生气。大秦的朝堂不应该成为某一个人的一言堂,那怕这个人是他。理性的分析和辩论,会让大秦更加蓬勃的发展。
“肃静,肃静。”
“诸位且让大元帅说完,既然大元帅认为货币制度应该改革,那么自然有他的理由。不如我们先听大元帅说完,然后在行分析吧。”这时,李斯打断了整整吵嚷争论的众人。
李辰看向萧何点了点头,萧何这个人十分的擅长内政,如今在李辰的提拔之下,他也算是朝堂上的重臣了,同样,萧何也是李辰内定的大秦中央银行的行长。
看到李辰对自己点了点头,萧何知道,现在是到了自己说话的时候了。于是向前一步跨了出来,看向众大臣说道:“诸位大臣,你们可知如今咱们大秦市面上流通了多少铜钱吗?”
这件事情,众位大臣自然不知。但是毫无疑问,这个数字必然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计算这个数字。即便是在户部专门管理银钱的官员看来,也是十分繁琐的事情。
“诸位大臣,且不算黄金和白银。便是但说这个铜钱,三年前咱们大秦市面上流通的铜钱是一亿二千万枚,每年因为各种损耗需要补充八百万枚。而去年,这个数字是三亿六千万枚,需要补充的铜钱足足是三千七百万枚。而今年,这个数字已经激增到了七亿一千万枚,需要补充四千八百五十万枚铜钱。”萧何说到这里,重重的缓了口气。
为了算出这个数字,萧何可是下了老大的功夫。不过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一连串的数字一出口,朝堂上的小伙伴瞬间便惊呆了。
以前,大家都是感觉大秦越来越有钱了,大秦越来越繁华了。百姓吃的越来越好了,穿的越来越暖了,房子也住的越来越大了。这些都是生活中最直观的体验,可现在萧何用一个明确的数字将一切展示了来。
也就是说去年相比较前年,大秦的经济体量增加了三倍,而今年教之去年,又增加了两倍。要知道,经济体量这个东西,越往后增长便越发的困难。可以这么说,现在的大秦经济正在蓬勃发展的阶段。
“萧大人,这个数字与更换币种有什么直接关联吗?”有官员不解的问道。
这名官员心想,大秦的经济在发展不假,但是这和更换币种没有直接的关联吧。按理说,用铜币大秦经济在增长,用金币银币一样在增长。只要现在不回到以物易物的年代,都不会影响大秦经济增长。
萧何用看弱智的眼神看了一眼这名官员,然后缓缓说道:“此言差也,这个数字不止和更换币种有关。甚至,更换币种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我大秦军力的发展?”
“此言怎讲?”众大臣不解的问道。
他们心道,这怎么还和军方扯上了关系,咋的,不换币种,大秦军队还打不了仗了?
这时,萧何缓缓说道:“诸位大人,今年需要补充四千八百五十万枚铜钱。而铸造这些铜钱也就意味着需要消耗我大秦今年产铜的七成,换句话说,也就是今年大秦军队无法在添置火枪和火炮了。甚至,有可能连炮弹和子弹都供应不上了。”
“今年还能磕磕碰碰的补充的上,可是明年这个数字必然会再次增加。若是到时候我大秦的产铜供应不上,那这个缺口如何补充。难不成,到时候要将军中的火枪火炮融了,来铸造钱币?”萧何反问道。
谁知,萧何此话刚落地,朝堂中的武官立刻就炸锅了。
“胡扯,怎么能够融大炮呢?”
“融了大炮,你们铸在多的钱,能守的住吗?”立刻便又武将七嘴八舌的说道。
“这币种必须换。”
“俺说怎么许俺们的大炮到现在还没有影子,感情铜矿都给你们铸前了。”一个武将瓮声瓮气的说道。




作秦始皇的乖女婿 第580章 敲定换币
一听到今年的产铜七成都要用到铸币上,军队别说补充新的火枪火炮了,只怕连现有的枪炮都无法保证能够补足弹药,朝堂上的武将瞬间便不开心了。
然后又听到萧何说,明年只怕产铜无法弥补币种的损耗的时候,有可能还要将大炮和火枪融了,来铸造钱币的时候,这些武将可以说是瞬间便炸毛了。
当然,融了大炮和火枪来铸造钱币肯定是不可能的。这只不过是萧何故意在刺激朝堂武将,来迫使他们和自己站在同一阵线上的手段而已。
“换,这钱确实要换。”
“对,如何能融了火炮和火枪来铸造钱币,这岂不是儿戏之言。”
武将们纷纷扯着大嗓门喊道。
“既然我大秦的产铜严重不足,那么以金银币来替换铜币看来也是实势在必行的事情了。不过,我大秦的产银量同样不大,不知能否支撑的了如此大规模的更换币种啊?”李斯看向萧何郑重的说道。
李斯这般人老成精的人,自然可的出萧何就是李辰提拔出来的话事人。位置做到李辰这个地步,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或者说也没有精力所有的事情都亲力亲为。
所以说,对于换币之事,李斯索性直接问向萧何。
萧何顿了顿说道:“首辅不知,如今已经有大量的银矿从扶桑运了过来。如今库房里的存银足够用上一年了,而且这换币的行动也不是盲目为之。”
“我暂时是如此打算的,今年需要补充的四千八百五十万枚铜币暂且用银币代替。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的将市面上的铜币收回,然后将等额的银币发放下去。如此一来,只要我们能够做到收回多少铜币,便散发下去多少银币。只要我们能够做到不滥发,那么大秦的货币体系便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银币和金币不是纸币,金银本来就是一种贵重金属,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价值。所以,只要能够保证不在市面上滥发,那么对于大秦的经济体系就绝对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而一边收回旧币,一边发放新币,短时间内形成一种新币自然取代旧币的趋势。如此一来,既不会浪费太多的人力物力,也不会因为短时间内的大量更换币种,让百姓产生恐慌心理。
就想前世的人民币更换一样,市面上同时流通新旧两种货币。新币从银行流入百姓手中,百姓可以拿旧币存入银行,但是银行给他的一定是新币。
如此一来,新币便会逐步的取代旧币,而这个过程又不会很突兀,潜移默化中百姓更容易接受新币。
而若是强行限制换币的话,先不说需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那么必然会在百姓中引起恐慌心理。这样的话,便有可能引起百姓集体不愿意兑换币种,又或者出集体出现挤兑的情况。
李辰可是熟知前世几千年的历史,在许多朝代中都发生过因为更换货币而引起的经济倒退等现象。李辰在决定更换新币种之前,可谓已经做足了功课。如今的他已经不是从前那个稚嫩的少年了,现在他不打无把握之战。既然已经决定更换币种,便早就做好了应对一切的准备。
听闻了萧何的话,很快朝中的大臣便几乎所有人都同意了更换币种。说白了,小币,中币,大币,上币之间的兑换方式,既简单又合理。可以说远胜现在大秦的货币制度。
现在大秦市面上除了流通铜板之外,还有银锭和黄金在流通。某些时候,如果要用银子或黄金交易的话,甚至还需要交易方带着一柄小秤和剪刀,用来分割银两。
而一旦小币,中币,大币,上币在市面流通之后,便完全可以杜绝这种复杂的交易方式。官方铸造的币种分量相同,远比自己分割,称重要靠谱的多。
而且,萧何说的同时流通旧币和新币,然后逐步回收旧币,用新币取代旧币。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也不会引起民间百姓的惶恐。
1...168169170171172...1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