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作秦始皇的乖女婿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胡言不说
“你小子净瞎说,这家家户户粮食都是满的,还有月余时间就秋收了,谁会翻三翻买咱们屯的粮食。”项伯追问道。
“......”项庄怔了一下,突然想起张良的嘱托。张良曾经给他说过,对于计划一定要保密,特别是不能对项伯透漏。他项庄与项伯一起长大,自然不相信项伯会叛变。可是想到张良每次的运筹帷幄,项庄还是会下意识的听从张良的安排。
“你别管这么多了,总之听军师的肯定是没错的。”项庄应付道。
“听军师的,什么都听军师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姓张呢。”项伯看似不满的嘀咕道。
下了山,两人便分开了。项伯依旧去城里收购粮食,而项庄则不知去向。
“你知道吗,近些日子有傻子在收购粮食呢。粗粮细粮都要,据说连驴子吃的糠都要呢。”
“价格呢?”
“价格,价格可足足比市价高上三成。”
起初项伯还仅仅只是从粮行收购粮食,而如今整个下相城中的百姓,似乎疯了一般开始抛售自己的存粮。要知道自从新式农作物普及之后,粮食的产量越来越高,而粮价则越来越低。现在可是有愣头青以市价高三成的价钱采买粮食,这自然是一个好生意。而且求收在即,家中只需要留下一两个月的口粮,挨到秋收新粮便下来了。
收粮点的大门一开,百姓们立刻蜂拥而入,争抢着推搡着,争先恐后的想要将自己的粮食卖出去,这收粮点自然也来着不拒。只要你卖粮,我便敢收粮。
项伯看着眼前争抢着卖粮的百姓,心中涌起一种不安的感觉。虽然一直没有探听到有效的消息,可左思右想之下,他还是将最近项氏一族的事情写了封信,偷偷的送到了暗地里的联络点。
下相,清河村
清河村可是整个下相有数的大村子,村里足足有一千余户,五千余口人,整个村子里八成的人都是项姓。
“药放了吗?”
是夜,远处的树林中传来对话。
“每到灌溉的时候,都将药倒在了他们灌田用的井里。”
“庄哥,这药有用吗?”
“俺看那田里的谷子可是又青有壮。”
“你懂什么,谷子现在越青越壮,倒时候就越发长不出粮食。”
“庄哥,可是要是地里长不出果实,到时候恐怕百姓要饿死不少。这清河村,可有好多人给咱们项氏沾亲带故的。”
“啪。”
“管这么多干嘛,饿不死你不就得来。在说了,咱们现在可是讲所有的余粮都收拢过来了,只有他们跟着咱们反秦,到时候咱们给他们饭吃。”项庄放低声音说道。
张良的计划是以下相为中心,涉及多个郡县。无数的项氏子弟带着农家的绝收药,赶赴下相周边的县城。项氏对下相的掌控力度很大,这一番操作下来,只怕下相百分之九十的田地将颗粒无收。其余地方虽然下相这般严重,可必然也会受到牵连。





作秦始皇的乖女婿 第189章 人生要想过的去
沛县,刘邦自从上次刘邦护送徭役回到沛县之后,便成了县令面前的红人。现如今的刘邦已经不是原本管理小小几十户的亭长了,在沛县县令的提拔之下,他已经成为了沛县的游徼。这游徼负责沛县的巡查,缉盗工作,掌管了三百余人的缉查队。这沛县又是个富裕的大县,随便在那个路口设个卡便可以从来往的商队身上刮些油水。
游缉这个职位在沛县可是个肥缺,盯着这个位置的人比盯着茅房里热乎屎的狗还多。之所以能够落在刘邦身上,还要从李辰说起。当日李辰来到这沛县先找的是谁,先找的可是他刘季刘老三。这不没找到刘老三便将樊哙带了回去,樊哙如今可是当上了将军,这可是平步青云的好事。在县令眼中这刘老三可是入了侯爷眼里的人物,只是他万万想不到的是,李辰之所以找刘邦是为了下杀手。
刘邦正带着人在城外官道上检查,美其名曰检查,实际上是为了从商队手中收些利事。刘邦这小子贼的很,你给些钱财我便放你走,你不给也行,停车检查,折腾你个把时辰在放你走。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多数的商队自然都会送上些孝敬。
“三哥,这些日子你怎么心不在焉的。”刘邦手下的兵士问道。
说是兵士,实际上是刘邦从街上收罗的混混流氓,都是刘邦平日里的玩伴。
“没事,三哥好着呢。”刘邦应付道。
“就是,三哥刚娶了美娇娘,咱们兄弟都羡慕来着呢。”那人奉承道。
这一提起美娇娘,刘邦心中便是一阵心疼,他感觉自己真实炮兵连里的火头军。
背黑锅,戴绿帽,躺在山沟听打炮----糟心。
这事要从刘邦刚回沛县那会说起,这话说他刚刚回到沛县,便发现这县城里的人看他的眼神都变了。从前他可是瘟神,谁见了他都躲老远,都怕他白吃白喝。可现在却不同了,不管去那家馆子,老板都是好酒好菜主动免单,大伙看他的眼神,有羡慕,有嫉妒,有敬畏.....
“三哥,日后发达了可要提携提携小弟。”这句话便是刘邦近些日子听的最多的话了。
好事还不止这些,县令破格提拔了他作为沛县的游徼不说,这县城里有名的大户吕老太公,还将自己的长女吕雉嫁给了刘邦。这吕老太公的两个女儿可是远近闻名的大美人,吕雉那副御姐模样,可是不少单身汉夜里幻想的对象。
按理说刘邦这四十来岁的老光棍,这吕雉这样二八年华的美人,这是何等的好事。祖坟上冒青烟都遇不到这样的好事,遇到这种好似的人祖坟上的大葱恐怕得长成大树吧。
刘邦的糟心事便要从这旁人看起来天大的好事说起,原本娶了美娇娘的刘邦也是非常的开心。这每日可都是日夜操劳,没多久这吕雉便怀了孕。怀孕了,这刘邦就更加高兴了。这一日刘邦是兴高采烈的请了大夫来给吕雉诊断身体,这不诊断还好,一诊断可不的了,还有六个月就要生了。
大夫走后,刘邦便赶忙操办生孩子的物品。只是他越想越不对劲,我这成亲倆月,还是还有六个月出生。这2+6,似乎不等于十。这下子刘邦回过味来了,感情自己是让人绿了。
刘邦发现自己被绿,自然要去找吕雉要个说法,只是这吕雉也是个强势的女人,一想到那日的对话,刘邦便心中滴血。
“你也不看看你那德行。”
“我怎么可能看上你,你只是我的一个安全牌。”
“我告诉你,这孩子得落在咱俩户头上,孩子得跟你姓。”
“孩子落在你的户口上,现在看是可行的,就是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出问题。”
吕雉很平静,就像在和自己的闺蜜炫耀一般。这丝毫不加掩饰的话,就像刀子一样,一刀一刀的割在刘邦心上。
“你说啊,你说是早产。”
“你哪怕说是早产我都信。”刘邦在心中怒吼着,可惜吕雉就是这样的有恃无恐。
要想生活过得去,头上总得带点绿。一想到老丈人吕老太公的势力,刘邦便哑火了。别说他一个游徼了,在沛县便是县令也得给吕老太公几分面子。这是沛县的老士族了,实打实的地头蛇。
“哎,洗洗就当干净的用吧。”刘邦如此想到。
是夜,天黑,刘邦正和手下在村里的游徼所中吃着狗肉。
沛县人向来是喜欢吃狗肉的,这狗肉性热,对男人来说可是个了不得的好东西。
刘邦狠狠的,大口的吃着狗肉心想:“回家一定要狠狠的教训一下,自己的那个()娘们。”
“三哥,三哥,抓到了一个人,鬼鬼祟祟的不知道往田地里的耕井放了什么东西。”这时,屋外有稽查队的士兵喊道。
“你,外乡人。”刘邦看着眼前这人问道。这十里八村的百姓,刘邦不说全都认识,可这壮年小伙子和村里的小寡妇他可是一个不拉的都是老交情。眼前这人,一看便不是本地人。
“我就往井里撒了泡尿,快将我放了。”这人挣扎的说道。
“三哥他说谎,他不是撒尿,我看他是低着头往井里扔什么东西,哪里有撒尿用头撒的。”刚刚跑来禀报的人说道。
“莫非是下毒,可往耕井里下毒干什么,那水都是浇地用,也没人吃。”刘邦心中想到。
“去打一瓢井水过来。”刘邦冲手下吩咐道。
没一会,便有人将井水打了过来。刘邦从屋中取出试毒用的银针,咦,银针没有变黑,没毒。
“去将外面的狗牵进来。”刘邦说道。他可不是什么酒囊饭袋,刘邦这人远比表面上看起来深沉。
“汪,汪,汪。”
一条大黄狗被牵了进来,狗在睡梦中被吵醒,似乎很不满,冲着众人吼叫着。
“来大黄,喝一口。”
“汪,汪,汪。(不喝,喝你吗。)”
黄狗依旧在吼叫着,看来这起床气不止人有,狗也不例外。
“来,吃饼子。”
刘邦掰下一块饼子,丢在了水里。
黄狗下意识的开始吃盆里的饼子,这水自然也是舔舐了不少。
“三哥,真没毒,可我刚刚明明看到他往井里放东西了。”那人挠着头说道。
“啪叽。”
似乎是听到了水里有毒,狗嘴里的半块饼子掉在了地上,黄狗发疯似的吼叫着。
“汪,汪,汪。(我可能不是人,但你是真的狗。)”
“汪,汪,汪。(论起做狗这块,我大黄不如你刘邦。)”
若不是牵狗的人力气大,这大黄非要扑上去,咬刘邦一个满脸花。




作秦始皇的乖女婿 第190章 大秦乱不乱,还得看沛县
“半夜里到处溜达,想必也不是什么好人,先关后院牢房。”刘邦挥了挥手,不耐烦的说道。
稽查队的后院有一间自己改造的牢房,说是牢房其实也不过是加固过的柴房而已。平日里稽查队拿了人,会先关在后院,若是这人识相,那么自然可以拿这稽查队当家一样,若是这人不识相,那么便要被折腾个几天。
这人一听要将自己关进牢里,连忙说道:“这位大人,我真不是坏人。”说着,从袖子里拿出一锭金子塞到刘邦手里。
“啪,啪,啪。”
“干嘛呢,把我兄弟扶起来。”刘邦啪啪几巴掌拍在按住这人的手下头上,连忙将这人拉起来坐在身边。趁着灯光,这才看清这人的长相。这人不是旁人,赫然便是项庄。
“来兄弟,一起吃肉。”刘邦将金灿灿的金子塞入腰包,笑呵呵的招呼道。
“吃肉还是算了,我可以走了吧。”项庄问道。他奉张良之命来沛县,可是有大事要做,实在不想和这群泼皮纠缠。
“可以,自然可以。我这稽查队兄弟以后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兄弟日后若有什么事情,可以来找我。”刘邦看在金子的面子上大包大揽道,自己这个位置虽然大事干不了,正所谓阎王好惹,小鬼难缠,这些个商人用的到自己的地方还真是不少。
刘邦可是个圆滑人,这前后态度变化,如同变脸一般,这世间钱还真是万能的。
是夜
刘邦从稽查队的治所回到家中已经是深夜了,他蹑手蹑脚的走进屋里。生怕将熟睡的吕雉吵醒。似乎是因为知道吕雉肚子里的孩子不是自己的之后,刘邦一直早出晚归躲在吕雉,也不知道是不是膈应的原因。
“刘老三,你是不是不行。”
刘邦刚刚合衣睡下,便听到耳边传来吕雉揾怒的声音。
要说这刘邦接盘还真不是没道理,这吕雉需求也忒大了,这怀着孕还这般要求。
“洗澡了没。”刘邦问道。
“洗了。”吕雉有些不明所以。
“咯吱。”
“咯吱。”木床承受了难以言表的重量。
刘邦心中可谓是五味陈杂,年轻的时候他刘邦买不起车,可又喜欢飙车。没办法有时候借朋友的车,有时候偷别人的车,有时候花些银子租车。这些不是自己的马车,他刘邦可一点不爱惜。经常没日没夜,整宿整宿的飙车。这眼看四十来岁了,混出头,攒了些钱,原本以为买了辆新马车,可谁知这马车看起来新,居然是个二手马车。二手马车刘邦也忍了,关键是这拉车的母马居然怀孕了。这马车买到家,开不了几次不说,还得帮他照顾小马。
刘邦,是又悔又怕,悔的是怪自己贪心,怕的是就怕前车主改日把这自己的车偷走。
其实吧,现在的吕雉倒也是死心塌地的跟着刘邦,她那个相好的自从刘邦起势之后便不敢来找自己了。
次日,沛县
这县城之中,一处幽静的小宅子。这宅子是萧何的祖产,萧何与刘邦不同,刘邦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泼皮混混出身。萧何则不同,他是读书人,法家,儒家兼修。
萧何的祖上也阔绰过,曾经做过楚国的大官,这也是为什么萧何读过书的原因。只可惜这萧家在楚国灭亡之前便已经家道中落,也没能给萧何留下什么家产,仅仅只留下了这一处祖宅而已。
萧何原本是县衙的吏官,兴许是因为看在他与刘邦关系不错的份上,如今也提拔了他做了一个账房。负责平日里县衙和县令的进出项,能够将账房交给他萧何掌管,县令可是将他看成了心腹之人。
萧何家的院墙不高,项庄又是高来高去的人,自然很轻松的翻了进去。
“咚,咚,咚。”
“萧大人在吗?”项庄轻轻敲门喊道。
“谁?”萧何被这敲门声吓了一个激灵,自家的院门没开,这人是怎么进来的。
“奉张良军师的命令,来给萧大人送一封信。”项庄小声的说道。来时,张良便十分自信的说过,只要提他张良的名字,萧何必然会见的。
萧何与张良二人算的上是好基友了,张良游学的时候曾经与萧何同窗几年,这两人都是才华横溢之辈,自然也是惺惺相惜。
“进来吧。”萧何打开房门说道。既然是好朋友张良的信,那自然要看看。
萧何与张良虽然是好友,可两人也都是争强好胜之人。张良几次刺杀李辰和始皇,现在可谓是风头正盛。在想想现在的自己不过是沛县一小吏,萧何心中也憋着一口气。
“这是我家军师的信。”项庄说着,将手中的信递给萧何。
张良的这封信,自然是要请萧何一起造大秦的反。只是与张良这种亡命之徒不同,萧何更沉稳,对他来说做大秦的官可以,做大楚的官也可以,没有把握的事情他萧何可不会轻易去做。
“你告诉张兄,萧何只是沛县县城一小吏,没有这么大的能量,也没有这么大的胆量,去做这件事。”萧何拿出火折子,将手中的信点燃,烧成了一团灰烬。
“我家军师说你会同意的,你萧何不是久居人下之人,也不能一辈子都窝在这沛县,庸庸碌碌的过完一生。”项庄说道。
张良的话确实是说在了萧何的心中,萧何自认自己的才华绝对不在张良之下,便是这整个大秦,论起才华又有几人能够在他萧何之上。可凭什么,庸者在上,贤者在下,他萧何不服。可不服又你那个怎么,他萧何依旧只是一个小吏而已。
萧何沉默了,他在权衡着利弊。张良行的是险之道,走一步看一步,在绝路之中寻常机会。而他萧何不同,他萧何一生求稳,走一步观三步,稳中求生。
“张兄的事,在下会保密。若是真有机会,在下必然会想办法响应。”萧何挑了挑眉头,下定了决心。
萧何心中已经分析了大秦如今的局面,大秦已经一统六国十几年了,当年的秦军劲卒已经老的老,死的死了。现在的大秦已经外强中干,全靠那个人在镇压天下。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老百姓,可不管上面是谁,他们要的是粮食。不说吃的饱,只要有口能够活下去的吃的,这些百姓便不会闹。可若真如张良信中所说,百姓活不下去,那这天下必然是大乱的,他萧何自然也要为自己谋个出路。




作秦始皇的乖女婿 第191章 天下将乱,九郡绝收
咸阳,李家庄
李辰发现,自己永远没有得闲的时候。没当闲上几天,必然又有麻烦找上门来。事到如今,李辰知道自己已经彻底的绑在了大秦的战车上。只有大秦偶组的更远,他才能活的更久。
“陈平,你怎么看。”李辰将手中的信递给陈平。这封信不错正是项庄送来的,上面写着这些日子张良的动作。
陈平将信看完,眼角中散过一丝精光,不紧不慢的说道:“侯爷,大麻烦啊。张良这个人必然不会无的放矢,说句大不敬的话,这些百姓可不在乎上面坐的是谁,他们只在乎自己能不能吃上饱饭。若是没有粮食,大秦必然会乱。”
“陈平,这件事会不会和那批铜矿有关。”李辰又联想到那批铜矿,这几乎成了他的心结。前世的这个时候已经差不多到了大秦的末年,说实话李辰怕,他不知道自己能否改变历史的轨迹。
“不是项族,项族绝对没有能力将这么多铜矿从咸阳运出去。”陈平斩钉截铁的否定道。
“侯爷,我怀疑朝堂上没查干净,这些铜矿怎么可能凭空消失,除非是咱们大秦自己的人,而且这个人必然是身处高位的。”陈平想了想,紧接着说道。
“继续查,暗中查。”李辰说道。陈平所说的仅仅只是一个猜想,一个办案的方向。没有丝毫的证据和线索,不可能在贸然的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了。若是在让赵缺来一次大规模的拿人,整个大秦的行政运转便要瘫痪了。
陈平走后,李辰在盘算着。他在盘算着若大秦真的乱了,自己有几分力挽狂澜的把握。陈胜吴广,项羽,刘邦前世正是这三支势力先起兵反秦,随后才有了六国遗族一起揭竿而起。六国遗族是一群墙头草,风吹两边倒。他们一开始必然是持观望态度的,若是大秦又能力迅速扑灭反秦的烈焰,他们自然依旧过自己安稳的小日子。若是大秦真的摇摇欲坠,他们也不介意填上一把火。
项羽,前世的项羽脾气暴躁刚愎自用,这是一只吃人的猛虎。可是如今有了张良的辅助,项羽已经脱变成了能够飞天的插翅虎。
俗话说咬人的狗不叫,相比于项羽,那不吭不响的刘邦才是最让李辰担心的。这位才是真正的天命之子,沛县是个龙兴之地,人才太多了。赶车的夏侯婴,吹喇叭的周勃,牢头曹参,刀笔吏萧何......
每次一想到前世的大汉,前世的龙兴之地沛县,李辰心中便是一阵心寒。毫不客气的说,你往沛县街头扔块砖,砸中十个人有八九个日后都是大汉的开国功臣。刘邦这个小混混,似乎一路都在被天命推着走。
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就要秋收了。李辰不知道张良下一步要怎么出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见招拆招。
“侯爷,侯爷,不好了,东海,泗水,九江,南阳,会稽,颍川,济北,砀郡,南郡的粮食绝收了。”陈平一早收到天听传来的密信,当真是吓的不轻。
“张良,一定是张良。”李辰喃喃自语道。
果然张良出招了,一出招便是绝命的杀招。整个大秦仅仅只有三十六个大郡。张良一出手便是九个大郡绝收,这是杀招啊,天下要乱了。这绝收的九郡正好是前世的山东,江苏,河南地区,这三处平原地区可是大秦的产粮重地。
“陈平,去见陛下。”李辰赶忙带着陈平朝皇宫方向赶去。
咸阳城,阿房宫
看着大殿中几十位大臣,这几乎是整个大秦的实权人物了。李辰从陈平点了点头,说道:“陈平,将咱们的情报说给诸位大臣听听。”
陈平丝毫没有怯场扫视了一眼在场的大臣,铿锵有力的说道:“根据情报,东海,泗水两郡粮食绝收会在八成以上。九江,南阳,会稽,颍川四郡的粮食绝收在五成以上。济北,砀郡,南郡三郡的粮食绝收也会在三成以上。”
“侯爷,搞错了吧。我户部前些时日收到各地的信件中,这青苗也都是长势很好的。”陈平话音刚落,户部尚书王倌便急切的说道。
“我也希望这是错的,可这就是事实。其余郡县已经陆续开始秋收,可唯独这九郡到现在还是青苗。东海,泗水两郡的青苗上居然颗粒未结。诸位,这其中的紧要应该不需要我说了吧。”李辰的脸色似乎有些不好看。
大秦的三十六个大郡之中,有些偏远贫穷的郡县,仅仅只能自产自足。有些郡县则颇有余粮,正是这些有余粮的郡县在支撑着大秦的运转。偏偏这绝收的九郡,都是有余粮的郡县。除了这九郡之外,也仅仅只有三秦,关中,巴蜀,百越地区能够有些余粮。
“王倌,库里的余粮可还能撑过来年。”始皇问想户部尚书王倌。
“老臣算算。”
“老臣算算。”王倌急的满头大汗。
户部可是肥缺,掌管了全国的开支进项,王倌能坐上户部尚书这个位置,除了了始皇的心腹之外,自然也是有阵本事的。这户部的余粮有多少,每年的进项有多少,每年的支出有多少,都烙刻在王倌的心中。
“陛下九大仓里所有的粮食都拿出来,应当能够撑的过明年。”王倌老头似乎是算清楚了,开口说道。
“陛下,侯爷,臣有话要说。”陈平突然开口说道。
“说。”
始皇说罢,李辰也冲陈平点了点头。
“臣以为九大仓里的粮食不够,远远不够。账不是王尚书那般算的,国事不是加减法。”
“我且问王尚书,若是救灾,从各地粮仓运往灾区,路上的损耗是多少。”
“粮食到了各地县衙,县衙里的漂没又是多少。受灾之后,各地是否安稳。”
1...5657585960...1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