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秦始皇的乖女婿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胡言不说
“走不了啦。”
钟离昧看着已经被团团包围的己方的残兵败将,心中一阵冰凉,不由的闭上眼睛。原本他是有机会走脱的,可自己这边马上要杀出重围了,转身一看身边的张良已经不见踪影。钟离昧知道张良对于项羽的重要性,没有办法也只能在杀回去寻找张良。岂知,这一回头没找到张良不说还把自己陷了进去。
秦军已经开始打扫战场了。首先是抢救己方的伤员,然后让各营开始认领自己手下战死的士兵尸体。至于敌军的尸体堆放在一起,只等着一把火烧了。敌军的轻伤员和俘虏归拢在一起,至于敌军的重伤员则直接变成尸体。
这个年代重伤想要救过来很难,即便救回来也会浪费大量资源。秦军的重伤员自然要救,这些都是为大秦流血的英雄。可这些叛乱分子自然没有这般待遇,对于这些人重伤便等于死亡。
“狗日的,还他娘的敢反抗。”
护着钟丽昧的这些残兵败将的战斗力且不多说,可这一个个的绝对都是死硬分子。即便是陷入了绝地,依旧在奋起反抗。
“这是围住谁了?”李辰眯着眼睛,看向前方的战团。
“钟离昧,这小子就是块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樊哙浑身血污的从战团中退了出来,这都是刚刚围杀夏侯婴的时候染上的。
钟离昧即便是在人才济济的项羽军团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文武全才,钟离昧是项氏的老人了,项氏还是项梁主事的时候钟离昧便在项氏了,所以钟离昧死都不愿意背叛项羽似乎也理所当然。
“既然不愿投降,就成全他吧。”
李辰缓缓说道,目光看向战团。虽然他对于钟离昧这种文武全才很是喜欢,可既然此人不愿投降,那么也不能在白白让战士们流血。
为了生擒钟离昧,樊哙进攻起来处处留手,为此自然有许多兄弟受伤。弄死远远比抓活的容易,李辰命令一下,樊哙便指挥秦军退了下来。千余名秦军将楚军团团围住,秦军一退楚军的气势也歇了下去,甚至连基本的阵型都无法保持。
楚军气势低迷,若不是一个个的相互搀扶着,恐怕已经有不少人瘫倒在地上。看着这些楚军樊哙没有丝毫的同情,不知有多兄弟死在了他们的刀下。
刀盾兵架起盾牌,防止楚军临死反扑。包围这支楚军的秦军不止人数上站优,士气上更是天差地别。
“放箭。”
“啾,啾,啾。”
箭雨如蝗虫般密密麻麻,片刻之间楚军便被射倒一片,出乎意料的是他们没有反抗。他们太累了,已经没有再次冲击秦军阵营的力气。
钟丽昧这支楚军已经是最后一支还在反抗的楚军了,灼热的阳光下,满地鲜血已经凝结成了血伽,战场上散发着一股腥臭的气息。
钟离昧不愿倒下用剑杵着地,如同一个刺猬一般浑身插满了箭矢。对于这等忠臣李辰其实心中是喜欢的,可当这种忠诚不是对于自己的时候又厌恶无比。
呵呵。
双标狗。
对于这种自己厌恶无比的愚忠之人,李辰连看一眼都嫌多。没有在理会钟离昧,李辰冲着身旁的众人吩咐道:“给我找张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相比于其他人,张良这个宿敌是必须要死的,甚至他连投降的机会都不会有,当然估计他也不会投降。
“侯爷,找到张良了,找到张良了。”
赵缺意气风发的朝着李辰跑来,手中用一块破烂的楚军旗帜打了一个包裹。
“人呢?”李辰问道。
“这不,在这呢。”
赵缺将手中的破烂包裹往前递了递,散发着浓重气味的血浆从中滴落。
“你管这玩意叫张良。”
李辰无语的说道。
“真是张良。”
“这是胳膊。”
“腿只找到一条。”
“你看,这脑袋可骗不了人。”
赵缺将手中的包裹放在地上打开,指着一包裹的零碎说道。若不是环境不对,这厮活脱脱的就像是一个摆地摊的小贩。
张良死了,死的很惨。正所谓天理有循环,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张良似乎就是遭到了报应,因为他的一己之私六郡之地不知有多少百姓吃不上饭。战乱四起的同时,又不知有多少人死于非命。兴许这就是张良在第一轮炮击便被炮火炸死的原因,死则死了,可他却连一块完整的尸体都没有剩下。即便赵缺费劲心思的寻找,也不过只是找到了一些零碎的尸体块。
这似乎是老天爷在说:“张良,你是个杂碎。”
张良死了,李辰的心中的这块大石不由的落了下来。张良一死,项羽就不足为虑了。项羽勇则勇矣,可这个人缺点太多。盲目的自信,暴躁易怒,不听人劝等等,项羽能够致命的缺点太多了。
张良是唯一能够劝住项羽的人,张良一死项羽就是一把双刃剑,在刺伤别人的同时,一定也会刺伤自己。前世的历史上,一手好牌的项羽最后却输给了一手烂牌的刘邦,现在的李辰怎么样也不会比前世的刘邦在差,更何况现在刘邦就在李辰的麾下,完全可以先让他顶上去和项羽碰碰。
“我们的伤亡如何。”李辰问道。
“死两千六百三十七人,重伤七百八十余人,轻伤两千二百余人。”
樊哙的声音略带悲伤,他整日都在军中,这些都是他朝夕相处的兄弟,对于这些士兵的感情他比谁都重。
战争真的没有胜败之说,与战争来说这是一场大捷,秦军付出五千人的伤亡几乎全歼了楚军三万余人。可与人伦来说,却有两千多个家庭失去了他们的丈夫,父亲,儿子。
“死的人已经死了,他们是为了大秦的将来而死。我李辰代表陛下承诺,战士的抚恤谁敢染指一丝一毫,我李辰便将他的脑袋剁下来。他们的孩子朝廷养到成年,他们的父母朝廷养到入土。”
李辰的声音不大,可听在战士们的耳中缺震耳欲聋。
战士们为大秦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不怕死,他们怕的是自己死后父母老少无人供养。
作秦始皇的乖女婿 第233章 良子没了你我可杂办
下相
项羽此时正皱着眉头,张良已经有几天没有传消息回来了,这难免让他有些忧心忡忡,心中涌起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报。”
“大王,大王,不好了,军师......”
这个时候,外面传来一声探报,紧接着一个探子带着一阵风狂奔过来。
“军师怎么了?”
一听到张良的消息,项羽心中难免的一阵焦急。张良是谁,那可是项羽这辈子最重要的男人,没有张良就没有他项羽的今天,他怎么能不着急。
“军师死了。”
探子颤颤巍巍的说道。
“啪。”
“说什么胡话呢,军师去的时候我专门叮嘱过,军师的腿脚不好怎么会亲自上战场呢?”项羽将手中的茶碗砸在探子的脸上,怒冲冲的说道。
探子单膝跪在地上,额头上的鲜血已经流到了眼上,他擦了擦脸上的血迹,紧接着说道:“正是因为军师的腿脚不便,钟离昧将军撤离的时候,军师没有跟上死在了秦军的炮火之中。”
“大王,情报千真万确啊。”探子一脸郑重的说道。
看到探子这副模样,项羽哪里还不知道情报的真假,他的心中一阵剧烈的疼痛。
“钟离昧呢,钟离昧这个废物怎么保护的军师。折了军师,堪比折了十万大军啊。”项羽痛呼道。
项羽这句话丝毫没有夸张,张良在项羽集团中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即便给项羽十万精锐来换张良,项羽也不会换的。换句话说,即便项羽手下的士兵全部打没了,可只有张良还在他项羽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而没了张良,即便在给项羽加上十万大军,项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也没了底气。
“钟离昧将军也死了,发现军师没有跟上之后,钟丽昧将军回头找军师的时候也死在了秦军的包围之中。”探子赶忙说道。
“张良,没了你我可怎么办,我不能没有你啊。”项羽的心中在不断的怒吼。
项羽在大厅中来回踱步,失去了张良的他显得十分的焦急,或者说项羽现在有些迷失了方向。项羽是个战术家而不是一个战略家,带兵冲锋打一场局部战争他项羽是个行家,可若是计划一场战争项羽实在不是很精通。
“擂鼓聚将。”项羽冲着左右大喊道。
项羽,乱了。
这个时候如果换刘邦来,他一定会先瞒住张良和钟离昧全军覆灭的消息。可他终归是项羽,从来不会去考虑后果。
鼓声响起,项羽集团的重要人物开始陆续朝这边赶来,龙且,英布,季布,虞子期,项庄.......
“军师和钟离昧折了。”
看着手下的一干人等都到期之后,项羽将消息说了出来。
“啊。”
“怎会如此。”
众人一阵期期艾艾起来,对于两人的死显然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
一来大家对于张良的作用心知肚明,没了张良的项羽集团一时间又被称之为项羽手下的五虎将,平日里五人的关系也是相当不错的。
“秦军只有万余人,军师和钟将军怎么会折在丰县呢。”项庄楞了一会,转头问道。
按理说张良与钟离昧的兵马是秦军的三倍,而且又是占了偷袭的先手,更别说还有刘邦的前后夹击。在项庄看来,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败的。
“刘邦这个小人,他早就暗地里投靠了秦军。这次来找我们求援也是为了坑杀我们的援军,都怪我啊,我就不应该同意军师过去。”项羽痛心疾首的说道,真是悔不该当初啊,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
可以说项羽此时对刘邦的恨意简直还在李辰之上,项羽这般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怎么会容忍背叛,更别说他还是好心要救刘邦。刘邦的这种行径在项羽看来就是彻头彻尾的小人行径,你来找我求援我好心好意的派人去救你,可你这边转身便将我卖了,这他娘的也忒不讲究了。这兴许也是为什么前世项羽会败的原因,项羽是感情主义者,而刘邦则是利益主义者。
“军师不会白死,军师的仇咱们得给军师报。”
“你们说怎么打。”
项羽扫视了一眼众人,缓缓的问道。
“城外的韩信不过只有四万人马,咱们手中还有七万士兵,兵力上足足多了他三倍有余。依我看咱们就是正面冲杀,他们也奈何不了咱们。”季布抱拳说道。
季布这个人也算的上大名鼎鼎,这人在五虎将中单论个人武力比不上龙且,英布。若说行军打仗,他又比不上虞子期和钟离昧。可他却又一个旁人怎么也比不上的优点,那便是守信重承诺。后世的一句谚语,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说的便是此人。
“季布将军说的不错,先将韩信的这四万人拿下,咱们也让他李辰痛上一痛。”虞子期对于季布的说法表示赞同。
“切。”
“打什么韩信,那韩信和那个狗屁侯爷非亲非故的,死个把人他痛什么。在说了,罪魁祸首是刘邦那个老贼。要我看咱们应该将刘邦的脑袋拧下来,给俺老龙当个酒壶。”
“呸,呸,呸。”
“刘邦这厮缺德加冒烟的,肉肯定都是臭的。给俺当酒壶岂不是污了俺的美酒,依着俺看他的脑袋只能给俺当个夜壶。”
满脸络腮胡子的龙且,瓮声瓮气的说道。
龙且是项羽集团中除了项羽之外,个人武力最高的,可同样他也是这些人中最鲁莽的一个。
“就是,就是。”
“要我看季布将军和虞子期将军率三万人马留在下相,我和龙且将军我俩率领四万人马直奔丰县。擒贼先擒王,我俩一定提着那个什么侯爷和刘老贼的脑袋回来。”
龙且这边话音刚落,英布立刻附和道。
一时间四人的意见有些相左,虞子期和季布两人更理智,认为应该先解决眼前的韩信,在与李辰决战。而龙且和英布两人则认为擒贼先擒王,应该趁着现在直扑丰县。
“啪。”
“好了,我带龙且和英布两人直扑丰县,你们两人守住下相尽量避免和韩信直接冲突。”项羽狠狠的拍在桌上,大声的喊道。
项羽做出这个决定并不意外,显然龙且和英布这种做法更符合项羽的口味。
“羽儿,非去不可。”
这时,屋外走进一个拄着拐棍的小老头。
“亚父,我相信若果换做是你出事,叔父也一定会如此的。”项羽语气坚定的说道。
作秦始皇的乖女婿 第234章 舍不着孩子掏不到狼
来人不是旁人,正是范增。
范增是项梁的至交好友,也是项梁的谋主。范增的才华不在张良之下,如果说张良的计谋是险中带奇,那范增是稳中带奇。也许是项梁知道自己死后,项羽的脾气很难听从范增的计谋,所以在临死之时坑了张良一手,将张良拉入了自家阵营。
自从项梁死后,张良加入项氏。范增几乎处于一个半隐退的状态。虽然不在为项羽出谋划策,可平日里项羽对范增也很是恭敬,尊称其一句:“亚父”。
“你当真要为张良报仇。”大堂中沉寂了一会,范增开口问道。
“此仇不报,誓不为人。”项羽斩钉截铁的说道。
“那你也知,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范增继续问道。
“不惜一切。”项羽的态度依旧坚决如铁。
这便是项羽,他认为是对的,便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做。若是三思之后在为之的话,那他也就不是项羽了。
范增知道,项羽决定的事情自己劝不住,在张良死后,项氏集团中在也没有人能劝住项羽。既然如此,他只能尽量的为项羽止损。
范增沉吟了片刻,缓缓说道:“既然如此,干脆放弃下相。嬴政的儿子女儿都在丰县,放弃下相的直扑丰县,只有如此放能有一丝生机。荣禄候和刘邦生死不论,赢月和扶苏一定要抓活的,只有这样咱们才有谈判的资本。”
范增说完,转身便朝屋外走去。他不知道项羽会不会听从自己的意见,他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
“哎,尽人事听天命吧。”范增谈了口气,如此想到。
前世的项羽似乎便是输在了不停范增之言上,若是听了范增之言早日杀了刘邦,又怎么会落得个自刎乌江的结局。说起来,前世的项氏集团便是兴于项梁,项梁为项羽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可项梁死后短短几年,诺大的项氏便败在了项羽的骄傲和自大上。
“大王,咱们好不容易打下的江东这几县,可都是富饶的大县怎么能说丢就丢。”
范增刚走,龙且这莽夫便嚷嚷起来。
“就是,哪里有为了打别人将自己家丢了的道理。这不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六吗?”英布也不赞同范增的说法。
“季布,你怎么看。”项羽问像季布,他一直是个稳妥的人。
季布沉吟了半响,说道:“我也觉得不能丢了下相,这是我们的根基。若是没能攻下丰县,咱们可就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看着麾下的大将各个都不赞同丢掉下相,一时间项羽也有些迟疑。
“大王,锦囊。”项庄开口提醒道。
项庄这一提醒,项羽才想起张良临走之时留下了一只锦囊。当时他对项羽所言,若遇难以决断之事时遵循锦囊妙计便可。
项羽从怀中取出一只锦囊,缓缓打开,只见其中有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行小字。
“亚父之言即为吾之言。”
张良临走之前先去拜访了范增,然后又为项羽留下了这只锦囊。这兴许就是心血来潮吧,将死之人似乎都有所感应。
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舍不得老婆抓不到流氓。看到张良留下的锦囊之后,项羽终究还是下定了注意。
“依亚父之计行事。”
“我率龙且,英布为前军先走。你二人带领大军在后运送粮草,记住一粒粮食也不能给秦军留。”
项羽下定了决心,斩钉截铁的说道。
而此时,城外的韩信还不知面前的敌人马上要走。自从接到了张良以死的消息之后,韩信也从进攻的姿态转变成了防守。根据他的推测,项羽得知了张良的死讯后一定会对自己进行报复。而韩信的兵力又远远少于正面的项羽,若是项羽真的不顾一切的进攻,韩信也只能做防守打算。
丰县
自从解决了项羽之后,李辰便开始了对刘邦手下的整编工作。接连的大战之后,李辰手中的万余精兵已经仅仅只有不足五千。而根据情报项羽手中能战之士尚且有着七万余,仅凭自己手下的这些人马想要打败项羽几乎是不可能的。
刘邦拉拢的这些流民战斗力低下,其中的老弱病残自然打发回去重点,将一些青壮汉子编入神武军,用老兵带新兵的方式让他们尽量快速的拥有战力。
“刘县令,要安抚好百姓,不要生出什么乱子。”
李辰对刘邦说道。
刘邦手中的兵权自然是被李辰撸了,他手下的萧何曹参等大将自然也被李辰征用了。不过咱们侯爷也没有亏待刘邦,好待给了刘邦一个临时的县令当当。主要还是刘邦在丰沛一代很有威望,如今刚刚经历了战事民心浮动,而刘邦的身份也恰巧可以很好的安抚民众。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李辰这边也是没了办法,只能临阵练兵。而项羽那边带着龙且季布和三万大军趁着夜色从另一处城门朝着丰县狂奔而来。由于下相城中还有虞子期和季布在防守,所以城外的韩信一时间也没有发现什么端倪。
丰县城外,李辰正在练兵。如今的神武军大营有五千老兵和一万五的新兵。采用一个老兵带三个新兵的模式来进行训练,其实刘邦手中的青壮还有很多,可一带三已经是老兵的极限了,若是在大规模的增加新兵便没办法保证神武军的战斗力了。
转眼间,又过了两日。项羽这边昼伏夜出的行军,看来是想要打李辰一个措手不及。而下相城中的虞子期和季布也已经将所有的粮草家资打包好,准备着天一黑便弃城而去。
次日,天一亮。
韩信部的斥候照旧打探着楚军的消息,今日似乎情况有些不对。原本几乎每日都要和楚军的斥候打上照面,然后相互厮杀一番。怎么今日居然没有看到一个楚军斥候,斥候壮着胆子又朝前探了探,还是没有遇到楚军探子。
在往前看看,没有。
在往前,还是没有。
斥候在楚军的地界疯狂的试探,可人都来到了下相的城墙根了,还是一个楚军都没有遇到。
不对,今日的城墙也不对,虽然依旧是城门紧闭,可城墙上却连一个士兵也没有。
作秦始皇的乖女婿 第235章 项羽来了
下相城外
韩信听闻斥候的消息之后,带着大军来到了下相城外。果然如斥候看到的一般,城门紧闭可城墙上却没有一个士兵。
“项羽匹夫,速速出来一战。”
“项羽,你个孬种,可敢出来一战。”
李由在城下叫骂着,可城中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完全不是项羽的风格啊,若是平时你这边刚开骂,项羽那边便要带人杀过来了。
“李将军你怎么看。”韩信问道。
李由骂了半天,骂的那是一个口干舌燥,只得打马回到己方阵营。
“莫不是疑兵计,诱使咱们攻城。”李由思考片刻后说道。
“我怀疑是空城。”韩信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韩信这个人在兵法上的造诣,即便是在华夏几千年历史上也是数一数二的。更不说如今的韩信得了武安君白起的兵书,如果说韩信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实战经验上可以有些欠缺。
在韩信看来,项羽用疑兵计的意义不大。且不说韩信肯定不会冒失攻城,城中有没有人竖上一架云梯,遣上三五人上去看看便知晓了。
“派一队人马上去看看。”
韩信冲左右吩咐道。
过了半响,下相的城门被从里面打开。开门的不是旁人,正是韩信派遣的一队兵马。
“韩将军,城墙上空无一人。”领头的士兵禀报道。
“会不会是城中有埋伏。”李由用怀疑的语气问道。
“进城。”韩信大手一挥,率领兵马冲了进去。
韩信是善于用兵的人,在他看来城中必然是没有埋伏的。项羽要打,必然不会将城墙这个壁垒让出来。而且即便城中有埋伏,没有了城墙的阻碍韩信也敢打。他韩信擅长的便是以少打多,以少胜多。即便对面的是大名鼎鼎的项羽,韩信也丝毫不惧。而在前世中韩信最精彩的一战便是以三万胜二十万,这一战在历史典籍中叫做背水一战。
一切和韩信预料的一般无二,整个下相已经是一片空城了,如今城中不要说是项羽的兵马了,便是连一只姓项的耗子都莫得。
突然,韩信好似想到了什么。
“快去找百姓问一下,城中的兵马什么时候走的,往哪个方向走的。”韩信的语气有些焦急。
城中的百姓虽然多数都是心向项氏,可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下相也不是密不透风的,总会有那么一两个贪财怕死的。
在李由的胡萝卜加大棒的威胁下,很快便有人将项羽等人的去向说了出来。
“韩将军,三天前项羽带了三万兵马从北面的城门出的城,昨晚虞子期率领剩下的兵马粮草也是从北门出的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