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天骄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阿彩
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要栽赃罪名只凭一张嘴,楚九歌会说,他们自然也会。
“那可有意思了。”楚九歌笑了一声,但就在副将以为她会怕时,楚九歌突然掏出一把碎银子,洒向胡同外的大街,并且扯开嗓子大喊:“银子,银子……这是谁掉的银子!还有银票!好多银子和银票!”
胡同对面就是大街,官差的到来本就引起不少人的注意,楚九歌这一嗓子喊出来,一把银子甩出去,原本聚在远远看观望的人,顿时眼睛都亮了:“我看到了,闪闪发光的,是银子,真是银子!”
“铜钱,你们看……真是铜钱。”
“快,快捡呀!是真银子,别让人抢了!”
看热闹是人的本事,趋利避害也是人的本性,这个时候喊“杀人”“抢劫”,绝对没有捡钱来得有吸引力,这不……
原本看到官差还有几分胆怯的百姓,见状纷纷冲了过来,扑到地上去抢银子。
“滚开,滚开!官府办事,谁让你们过来的!”官差们都守在胡同外,看到一群百姓涌在外面抢银子,顿时怒了,抬脚就朝脚边的人踹过来……
“哎哟,哎哟……杀人了,杀人了,官差杀人了。”天子脚下的百姓,胆子绝对比外面的人胆子大,他们捡银子又不犯法,怕谁?
“你们这群地痞无赖,来人呀,通通给我……”副将知道再闹腾下去,怕是要出事,忙大声命令官差拿下几个人,好杀鸡儆猴,让这些人刁民不敢动,但不想……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到楚九歌高喊:“我这还有十张一千两的银票……你们谁抢到了就是谁的,或者谁替我去大理寺跑过腿,帮我告个官,我再给他一万两。”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一个铜板、一两银子、十两银子不值得人冒险,但百两?千两?万两呢?
有官差在,他们聚众抢银子、抢银票,会被官差拿人,但去大理寺告官呢?
楚九歌的话一出口,副将就看到无数百姓,疯了似的朝大理寺跑去,那画面简直可怕……
“这是怎么了?”奉皇上的命令,低调回京的程大将军,看到街上百姓,撒丫子狂奔的画面,不由得傻住了。
他不过是三年没有回京,京城怎么变得这么陌生了?
“这个,小的也不知……要不小的去问一下?”程大将军的亲兵,立刻打马过来,却看到几个士兵守在胡同口,一群百姓在外面为了一张银票,大打出手,官兵试图阻止,却与百姓打成一团,乱成一锅粥,一个做副将打扮的男人,不停的喊住手,住手,却是徒劳……
这画面,够乱的。
但再往里瞧,就见一个狼狈却不失风采的姑娘,孤傲的站在一堆尸体前,嘲讽地看着外面的一切。
一静一动,就隔着一个胡同,这画面怎么看怎么奇怪。
程大将军的亲兵看了一眼,并没有寻问,而是悄悄地折了回去。
他们家大将军这次可是带罪回京,这京城水深,没有问清楚前,还是少碰得好……
第286章 混战,京城水太深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楚九歌撒出大把的银子,引得百姓哄抢,把场面搅得一团乱,不仅让官兵没法动她,还保护了现场。
等到大理寺的人赶过来,现场仍旧维持原样——楚九歌站在胡同口,一脸冷色,胡同外,官差与百姓在外面扭打成一团,乱得很……
大理寺的人还在远处未到,就有百姓高声大喊:“小姑娘,小姑娘,是我,是我第一个到大理寺的,我给你把人找来了。”
“我,我,我……还有我也帮你叫人了。官差来了,大理寺的官差来了,西城兵马司的人也来了。”有钱能使鬼推磨,一万两银子在楚九歌看来不多,但对普通百姓来说,这是他们祖祖辈辈子几代人加起来,也挣不到银子。
为了一万两银子冒险,值得!
更何况,官兵有什么好可怕的。这可是天子脚下,就是官差也得按规矩办事处。
这些官兵坏了规矩在先,他们去报官,这事没毛病!
随着这几个人的高喊声,大理寺的官差越来越近,很快就来到闹事的点……
与此同时,在街的另一头,一群和先前那批官兵做同样打扮,但兵服的背面绣了一个“西”字的官兵,也在小头目的带领下,朝胡同口跑来:“他奶奶的熊……听说北城兵马司的人,跑到咱地界来了!”
“抢银子了,当兵的抢百姓银子了。”见到又有官差来,在街头与官兵扭打成一团的百姓,忙高声大喊。
别欺负他们只是普通百姓,什么也不懂,在京城这个地界混的,哪个招子不亮?
这地界,可不是这群跟他们打起来的官兵,该来的地方,要不是这样,他们也不敢闹起来。
大理寺的官差跑过来,看到打架的那群官兵身上穿的兵服,笑了:“原来真是北城兵马司的人,你们来这里做什么?这可不是你们该来的地方。”
先前听报官的人说,北城兵马司的人在西栏大街上闹事,他们还不相信,这下好啦,让抓了个现行。
“他奶奶的,真的是你们?你们活久了是吧?连老子的地盘也敢抢?西城的事可不归你们管,别以为有禁卫军的人给你们撑腰,老子就怕了你们!”西城兵马司的人一点也不客气,上来就与先前的官兵打成一团。
“我们是奉命办差,你们叫什么叫!”先前来的那批官兵底气十足,根本不怕西城兵马司的人,见对方动手,立刻迎了上去。
他们可是由禁卫军副将带来的,他们怕啥?
双方都自认自己没有错,当兵的又血性足,很快就打成一团。
被楚九歌认为是副将的男人,并不是兵马司的人,他在禁卫军中担职,职位不低,但并不统管兵马司,也无权调动兵马司的人。
他看到西城兵马司的人,就上前解释这是误会,但西城兵马司的人,根本不给他面子。
在京城这个地界,最忌讳越权,更忌讳上、下不分,把手伸到别人碗里,这位副将越界了……
皇上为了皇城的治安,分设中、东、南、西、北五城兵马司,中城兵马司负责皇宫周围的安全,其他四个兵马司则以方位划分。
在京中,如百姓遇火灾、雪灾或盗窃等小事都找兵马司,不需要跑去找衙门告官。
皇城正正方方,南北通达,东西明朗,其中东城富,西城贵,南、北二城不是贫就是贱。是以,东、西二城兵马司的人,比南、北二城兵马司的人傲气。
当然,油水也多。
兵马司职位相当,东、西二城兵马司,与南、北二城兵马司互相看不顺眼,平日见着都是针尖对麦芒,就没有和平相处过。
东、西二城兵马司,为了办案需要,经常会需要南、北二城兵马司的帮助,然而双方积怨甚久,南、北二城的兵马司不说帮忙,不给他们添乱就是好的。
平日,双方就时有冲突,这次北城兵马司的人,跟着这位副将跑到西城来,虽说有理由,但北城兵马司的人可不会搭理他们。
他们并没有收到,禁卫军调北城兵马司协作的命令,很显然这次的事,是这位副将私下的行为。
有了西城兵马司和大理寺的官差介入,现场很快控制住了,懂得看眼色的百姓这会也不闹了,老老实实的抱头,蹲下。
西城兵马司和大理寺的官差各司其职,很快就把事情问清楚了……
这群老百姓没犯啥事,北城兵马司的人无权在西城执法拿人,且这群老百姓在大街上,捡掉在地上的银子,失主都没有说什么,北城兵马司的人,有什么资格阻止?
盛世天骄 第156节
大理寺的官差从楚九歌嘴里,问起前因后果,就更不高兴了:“什么时候,命案也归你们北城兵马司的人管了?归禁卫军管了?京都府的人都死了呀?”
当然,这事也不归大理寺管,他们已经派人去叫京都府的人来了。
在京城这块地界,职权划分必须明确,绝不可越权办事,不然不仅自己倒霉,就是自己上面的人也倒霉。
比如这位禁卫军副将就要倒霉了,他的上司也要玩完。
楚九歌弄明白这里面的事后,顿时对这些抢银子的老百姓服气了。
难怪他们不怕这群兵,敢当街与官兵动手,合着还有这么一个内情。
果然,什么时候都不能小看人……
“楚姑娘,这事你受委屈了。不过,这事不归我们大理寺管,我们帮不上忙。”大理寺的官差先前并不知,要报官的人是楚九歌,他们之所以跑这一趟,纯粹是因为报官的人中有他们的亲戚,看在那一万两的份上,这才跑来转一圈。
有银子拿,又不犯错误,为啥不来一趟?
不想,遇到事的人是楚九歌,不由得大呼庆幸。
好在他们来了,不然北王知晓后,肯定不会放过他们。
要知道,他们家大人与北王也算是有交情,虽说他们大人平日办事十分公正,但难免也会有私心不是?
“给众位官爷添麻烦了。”楚九歌哪里不知,大理寺只负责刑狱案件审理,并没有执法权,可这里离大理寺最近,她只能赌了……
楚九歌也不是不知趣的人,人家特意跑一趟,哪能不给一点辛苦费。
她手中的银子全部散掉了,只余十几张银票,她也不看,一股脑的塞给了对方:“这是我原先答应,给报官的人的报酬,还请官爷帮我转交一下,余下的就当是请官爷们喝酒了。”
能在这个时候,把大理寺的官差请来,必然是与大理寺的人,有那么一点关系的,这银子不能省……
大理寺的官差也没有推拒,收下银票后,就热心的道:“楚姑娘客气了,楚姑娘放心,这事虽然由京都府接管,但最后审理肯定是要到大理寺的,这事我们会先给大人禀报一声。对了,这些证据……我们也先带走了。”
有银子好办事,拿了好处,大理寺这些官差也不给楚九歌来虚的,当即将收集起来的证据封存。
这些,可是杨家动用军中将领,动用军械杀人的证据!
虽说,楚九歌不给银子,他们也会办,但楚九歌给了银子,他们会办得更尽心……
第287章 闹大,这心眼太可怕了
京都府的人很快就来了,他们把所有人都带到了府衙,在查看了现场,了解了事情前因后果,京都府伊连片刻都不敢停留,当天晚上就进宫去见皇上了……
这事太大了!
这事,不仅仅是楚九歌遇到暗杀那么简单,也不是禁卫军副将看到同伴求助,带北城兵马司的人在西城执法,诬陷楚九歌那么简单,而是……
有人私调士兵,私用军械!
被楚九歌“一刀毙命”的黑衣杀手,他们动用的刀、箭皆是军中机械,不是普通人能拿到了。
最主要,他们本身就是兵,不是匪徒!
这事,闹大发了!
作为苦主,楚九歌虽然有勾结匪徒杀人的嫌疑,但王家人出面了,京都府的人根本不敢关押她,简单的问了两句后,就让王家人把她带走了。
经历伏杀,来回奔波,楚九歌累得不行,但坐在马车上的她,却怎么也睡不着……
这事一环套一环,她怎么看怎么觉得蹊跷。
尤其是禁军卫副将带着北城兵马司的人过来,更叫楚九歌不能理解。
虽说对方的理由也合理:看到同僚发出求助信号,他正好在附近,遇到了北城兵马司的人,就带着人过来帮忙了,但……
这事,真是杨家的手笔?
这也太蠢了吧?
还有,西城兵马司的人来得也太及时了,她可没有让人去请西城兵马司的人,也不认为那群只拿钱办事的百姓,会想到这一出……
王家的人来得也很及时,就好像事先知晓会有这事一样。她前脚进京都府,后家王家的人就过来接她,要说这不是北王事先安排好的,她都不信。
“这一环接一环的,北王这心眼也太多了。”楚九歌想明白后,不由得摇头。
而等到她回去,从谢玄口中得知,这件事并不仅仅是暗杀,还牵扯到了私用军械,私自调动将士后,楚九歌就不想说话了……
合着,她又被北王利用了一把,给北王当了一回鱼饵,帮他钓上了一条大鱼。
“这次……明面上看,所有的事都是指向杨贵妃,实则箭头直指太子。太子这几年一直试图插手军部,也收买了不少人。皇上最忌讳此事,太子平时做是隐蔽无人发现,现在事情爆出来,皇上绝不会就此放过。你且看着吧,太子怕是很快就要从北域回来了,且短时间内都不得自由。”王家都出手去捞人了,谢玄怎么可能不知外面发生的事。
楚九歌还未回来,他的人就把所有的事情,都打听得清清楚楚。
从楚九歌口中得知,这事北王事先知晓,谢玄不由得佩服北王老谋深算,心机深沉。
要不是楚九歌说,那几个伏杀她的人,是真的要她的命,他都要怀疑那几个人也是北王安排的。
这一切,实在是太巧了。
不过,转念一想谢玄就明白了。这事不是巧合,不过是北王将计就计,利用杨家人伏杀楚九歌一事,巧妙的把太子牵扯进来而已。
太子惹上北王,真是倒了血霉。
“北王这是要给太子一点颜色看看?”太子前脚去北域,后脚就爆出这事,要说北王不是故意的,楚九歌都不信。
“北王这是杀鸡儆猴,让那些打北域主意的人把眼睛擦亮一点,别北域没有拿到,先惹了一身腥。太子在军方收买几个人我是信的,但私用军械这事我不信。他没那个胆子,也没有那个本事。”不是谢玄看不起太子,实在是那位太子一直由杨贵妃教养,说实话,行事着实有些小家子气,没有皇储的风范。
在楚九歌与谢玄分析此事时,收到消息的皇上,也在与刚进城的程大将军说起此事……
谁叫程大将军进城的时候,正好看到了案发现场;京都府尹进宫禀报的时候,他正好又在;最主要的是,他正好还是皇上的人。
一连三个正好,就叫程大将军逃不过。不管他愿不愿意,皇上问起,这事他都要回一句。
本着谁也不得罪的原则,程大将军含糊的道:“皇上,末将初到京城,实在不知这京城的事……不过,末将相信,这事必不像表面这般简单,调用军中的人和军械可不是小事,非一般人可以办到,还请皇上详查。”
“这事,朕交给你去查如何?”皇上看着年纪不大,却异常沉稳的程大将军,心中暗自得意。
他那位嫁入应家的姑姑,绝对想不到,程颐是他的人。
程大将军一脸苦笑:“皇上,末将还是戴罪之身,这不好吧。”
“没什么不好的……这皇城的安危早晚要交到你手上,禁卫统领的位置,朕为你留好了,你要抓住这次机会戴罪立功,堵那些人的嘴。”皇上一脸慈爱,如同普通的长者,一心为晚辈打算。
“扑通”一声,程大将军直接跪了下来,双眼泛红,激动的道:“皇上,末将担当不起如此重任。”
禁军统领非皇上心腹不可为,程颐虽心中平静,但面上却是一副激动、不敢置信的兴奋样。
花了数十年,他终于得到了皇上的信任,虽然他很清楚,皇上重用他、拉拢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身份。
但,那有什么关系?
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他守住了他该守住的,不是吗?
“什么担不担得起,朕说你担得起,你就担得起。私调将士、私用军械一事,朕就交给你查,你立了功后,朕也好给你升官。”皇上很满意程颐的态度。
程颐这人有能力,有心机,也忠心,最主要他有资格接手应家的兵马,又与应家不对付。
用程颐此人,他很放心。
不管是在朝中还是在军中,程颐都没依靠,作为一个孤臣,程颐能依靠的,只有他这个皇帝。
“末将,领旨谢恩。”推一次是对皇上的敬畏,推二次就是没有担当。程颐很好的拿捏了个中的分寸,即让皇上满意了,自己又得了实惠。
“这就对了。”皇上满意的点了点头,如同长辈一般与程颐说了几句家常,这才放程颐出宫了。
程颐回京,军中的势力,他算是稳住的……
第288章 交涉,天大的委屈
程颐程大将军低调进京,低调入宫,他进城、进宫前,没有惊动任何人,也没有任何人知道他回来了,但当他出宫后,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对程颐的到来,不同派系的人皆有不同的想法,但不管哪个派系的人,都不约而同的发出感慨:“皇上这次真是……寒了人心,镇国长公主,委屈了!”
然,被所有人认为受了委屈的镇国长公主,得知程颐进京,病态的面容却露出一抹满足的笑:“总算是来了,我这也安心了。哪怕是现在死去,我也对得起应家的列祖列宗了。”
她,总算不复夫君所望,保住了应家,保住了应家军,也保住了他们唯一的骨血。
说她残忍也好,说她自私也好,她的儿子、孙子一个个死在战场上,她真的怕了。
她宁可池儿一生平庸,也不要他上战场。
“公主,你,你这……太委屈了。”旁人不知镇国长公主做了什么决定,照顾镇国长公主的老嬷嬷却很清楚。
镇国长公主拍了拍老嬷嬷的手,笑得温柔美丽:“我这算什么委屈,真正受委屈的是池儿那个孩子,我现在呀,就希望他不要怨我。”
“公主你放心,小公子他会明白的,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为了应家。”老嬷嬷哭得泣不成声,看着面容削瘦,毫无血色的镇国长公主,老嬷嬷哽咽的道:“公主,不管你去哪,你都要带着奴婢呀,奴婢这辈子伺候你,下辈子还伺候你。”
“放心,我会安排好你的去路。”镇国长公主缓缓闭上眼,眼中是淡淡的笑意与轻松。
她,终于不欠应家了!
次日,镇国长公主掐着点进宫,正好与下朝的文武百官打了个照面,不过镇国长公主坐在马车里,并没有出来与他们打招呼。
众人也能理解。
镇国长公主当年费了多大的劲,才把程颐打压下去,现在皇上一纸诏书就把人召了回来,镇国长公主指不定有多愤怒。
“唉……你说,皇上怎么在这时候,把程颐给召了回来。就不能等两年吗?长公主这身子……”一白胡子文官,一脸叹息的为镇国长公主包不平。
他的话刚落下,就有一个做武将打扮的老头,不忿的开口:“怎么,只许镇国长公主养废应家子孙,就不许皇上把兵权还给应家子孙?程颐他虽然不姓应,但他体内流的是应家的血,当年被长公主逼得远离京城,有功也不能赏,现在还不许人回来了?”
“你这老头……一张嘴胡咧什么,长公主她不是那样的人。”为镇国长公主报不平的白胡子老头,顿时脸黑了。
“是不是我们有眼睛看,你看这些年应家是个什么光景?你看那个应池,他哪点有老应家的风范,亏得皇上把应家的兵权收了回去,不然把应家的兵马交给那么一个纨绔子弟,老头子我定要撞死在大殿上。”
武将老头说完,就一脸得色的离去,把那白胡子文官老头气得不行,偏偏这是皇宫门口,他就是再为镇国长公主抱不平,也不敢乱言。
“公主……”镇国长公主的马车内,照顾她的老嬷嬷,听到外面人的评价,心里难过得不行。
她们家公主……委屈呀。
偏偏这委屈她们家公主只能受着,半句也不能解释。
镇国长公主却半点不生气,脸上还带着笑:“没事,这样就好。那些人怎么骂我都没有关系。”
只要她的孙儿下半生平安富贵,只要应家军还在应家人手里,她就是受再大的委屈,她也愿意。
这是她欠应家的。
盛世天骄 第157节
镇国长公主在门口等了片刻,直到文武百官皆出了宫门,这才让车夫驾马车入宫。
皇上刚回到御书房,还来不及打开官文,就听到太监报镇国长公主求见,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宣她进来吧。”
“皇上!”镇国长公主一身宫装,满脸怒容,一步一步走得极重,也走得极稳,她走进来后并没有给皇上行礼,而是冷着脸质问:“你是不是要给我一个解释。”
“皇姑姑,朕有朕的无可奈何,你再纵着朕一回,可好?朕保证,这是最后一次。”皇上对镇国长公主还是很尊重的,尤其是在她没有了任何权利以后。
“皇上,你这次太让我心寒了,我要知道,你……”镇国长公主张嘴质问,但话到一半就变成惊恐的大喊:“皇上,小心!”
镇国长公主以她这个年龄没有的矫健和速度,冲向皇上,猛地撞开皇上。
“嘭……”皇上被镇国长公主撞得摔倒在地,一抬头,就看到一团黑影从一旁的窗子钻入,飞似的朝龙椅的方向飞来……
“嘭……”那团黑影将镇国长公主撞飞了出去,再次飞向皇上。
皇上脸色大变,顾不得满脸黑色、摔在一旁的镇国长公主,疯似的大喊:“护驾,护驾,快护驾。”
“皇上,快,快走!”皇上身边的太监,见状猛地冲上前,挡在皇上面前。
“啊…啊…”那太监被黑气包围,不断发出凄厉的惨叫声。
皇上却管不了这些,他连滚带爬的往外跑,不断的大喊:“快,快取圣光石来,快,快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