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末:逆袭小辣媳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云茯苓
“这是干啥去?”
黄虹莉婆婆多嘴问了一句。
贺娟老实,实话实说道:“出去吃饭,今天蒋老师请客。”
黄虹莉婆婆的眼神瞬间就变了,那八卦的小眼神不断在贺娟同蒋宏宣之间徘徊。
她还想再多问几句,苏云叶凑上前,笑眯眯地看着她打了声招呼,然后一把将贺娟给拉走了。
到了饭馆,点好菜大家都落座后,蒋宏宣把那瓶白酒拿了出来。
“条件有限,咱们现在只能喝这个。等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请你们喝葡萄酒,那个比白酒更适合女士。”
“葡萄酒?想喝葡萄酒,咱可以自己酿呀。”
贺娟道。
苏云叶插话:“妈,此葡萄酒非彼葡萄酒。它们两个工艺不一样,用的葡萄不一样,口味也不一样。”
旁边苏云芝好奇地问:“都是葡萄酒,有这么大差别?”
苏云叶笑道:“那差别可大了去了,有机会你们尝尝就知道。”
“姐,你咋知道呢?你喝过吗?”
苏云雪眨眨眼睛问。
“没有。”苏云叶睁着眼睛说瞎话,说得特别溜,“我都是从书本上看的,那上面都有讲。哎,我去跟服务员要几个酒杯去。”
生怕两个好奇鬼问个没完,她岔开话题直接起身找服务员去了。
等再回来,她手里多了五个杯子,两个装着热腾腾的白开水,另外三个是空的。
“云叶,你也要喝酒?”
苏云芝瞧见她给自己面前放了个空杯子,便问道。
苏云叶笑笑:“高兴么,当然要稍微喝一点。”
一转头看到贺娟皱着眉要说话,她忙道:“我不多喝,就抿一口。”
结果说好“抿一口”的苏同学,不光陪着蒋宏宣喝光了那瓶白酒,等酒瓶空了她还从自己随身背的书包里又摸出一瓶来。
正是当初贺志伟给的两瓶烧酒中的一瓶。
“来,蒋老师,咱不醉不归。”
喝道兴头上,苏云叶仿佛回到了当初跟客户谈生意的酒桌上,那叫一个兴致高昂。
蒋宏宣兴致也挺好,结果最后他们两个喝得没完没了,贺娟反而只喝了一杯酒,就脸色通红说啥都不肯再喝了。
贺娟跟苏云芝看着苏云叶和蒋宏宣你来我往,你一杯我一杯,全都目瞪口呆。
喝到第二瓶酒也空了时,蒋宏宣直接趴在饭桌上,不省人事。
苏云叶面不改色心不跳,从容地指挥贺娟跟苏云芝扶住蒋宏宣,一行人沿着来时的路往大杂院走。
到了大杂院,她们先送蒋宏宣回了家。
贺娟扶蒋宏宣到床上躺好,给他盖好被子。
一转身正要走,便瞧见苏云叶、苏云芝还有苏云雪三个正站在蒋宏宣的书桌旁,脑袋挤在一起,不知在看些什么。
贺娟好奇地走过去,发现她们正凑在一起,在看摊在蒋宏宣书桌上的一本书。
那书的书页上写得也不知道是个啥,有点像拼音,仔细看却又不是拼音,一大堆挤挤挨挨地在一起。
苏云芝在一旁感慨:“蒋老师可太厉害了,这都是啥字啊,跟鬼画符似的,我一个都不认识。”
紧接着苏云叶道:“这是英文,蒋老师在看英文原版书。”
苏云雪好奇地凑上小脑袋:“英文原版书?那是啥?”
苏云叶耐心解释:“就是没有翻译过来的英文书。姐那里的好多国外名著,都是中文的,那都是有人给翻译过来方便咱们阅读的。蒋老师看得这种,就是没有翻译,人家国外的原版书。”
“呀,蒋老师可真厉害,能直接看外国人写的书!”
苏云雪和苏云芝听了,全都佩服得不行。
苏云叶摸摸苏云雪的脑袋:“你好好学习,将来认真学英语,有一天也能直接看这种原版书的。”
“真的吗?”苏云雪眼睛亮晶晶,“那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我也要像蒋老师这样!”
苏云叶甚是欣慰地望着她。
贺娟看着那本大闺女所说的英文原版书,心情突然很复杂。
她知道蒋宏宣是个有大文化的人,可知道是一回事,真正见到是另一回事。
过去蒋宏宣表现得一直很低调,绝口不提自己过去的事,她能知道的关于蒋宏宣的背景都是从大杂院里其他邻居那边零零散散听来的。
现在亲眼见到,贺娟才蓦然间发现,她同蒋宏宣之间的差距,比她自己所想像的还要大得多。
一丝失落感与自卑感自她心底蔓延而起。
等回到家,苏云叶还在不断想着在蒋宏宣书桌上看到的那本书。
虽然书页里面都是专有词汇,她看不大懂,但封面上的书名她还是认识的。
机械原理。
蒋宏宣从来没说过他过去学的是什么专业,因为他在县一中一直教物理,苏云叶便想当然的以为他是学物理的。
现在看来,或许他的本专业是和机械方面有关的。
苏云叶眼睛一亮。
重生七零末:逆袭小辣媳 第350章 参观食品厂(2更)
苏云叶正想要在工厂里建一条生产线,可现在缺少的除了相关设备之外,还有就是能帮她把生产线建起来的工程师。
如果蒋宏宣真是机械方面专业出身,那不就正好有一个现成的工程师在她身边么。
不管怎么说,等明天她一定找个时间去问问他。
第二天下午苏云叶从厂里回来,回到大杂院时,蒋宏宣也已经下班回家了。
她没回自己家,先去了一趟蒋宏宣家,把厂里想建一条生产线的事同蒋宏宣说了一遍。
“设备方面我还能想想办法买到,可工程师就真的不好找了。蒋老师,您看能不能帮着设计一下生产线?”
蒋宏宣听完,沉吟了片刻后道:“机械设计方面我倒是能帮上忙,只是你需要的这种罐装辣椒酱的生产线,我过去没接触过,一点经验都没有。光靠书本上的理论和凭空想象,肯定是做不好的,要是能去其他相同的生产线借鉴一下就好了。”
借鉴一下?
苏云叶想了下,立马有了主意。
“或许我能想到办法。等我去问过了,看看这个办法能不能行得通。”
想到就做,第二天上学时苏云叶就把自己的想法同李柏倩说了一下。
“柏倩,我想去食品厂的生产线上看看,你能帮我和你妈妈问一声吗?”
“去车间的生产线?”李柏倩乐了,“那还用问,肯定行啊。我以前总去车间玩,那些生产线什么的,我最熟了,我带你去。”
苏云叶也笑了:“那可太好了。不过我还得带一个人过去,就是咱校教物理的蒋宏宣老师,你看能行不?”
“蒋老师?”李柏倩露出惊讶的神色,“他……成分不好,我拿不了主意,我得回家去问问我妈。”
苏云叶郑重道:“柏倩,这事真的很重要,我的厂里要建一条生产线,可是没有经验,所以想借鉴一下食品厂的。蒋老师虽然成分不好,不过那是过去的事了,你没发现从今年开始学校对他看管不像过去那么严了吗?”
李柏倩歪着头想了下:“好像是的。不过我跟蒋老师不太熟,也不大清楚。”
“那报纸你总看吧?”
“我家的报纸一般都是我爸在看。”
“没看也没关系,我和你说说。报纸上说,前段时间燕市那边开了会,国家现在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上来,以后我们要着重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了。以前的那个时代已经彻底翻篇,我们即将要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啊?”李柏倩呆呆地看着苏云叶,半天脑子都没转个儿。
对于只有初三的她来说,这些信息还有些晦涩难懂。
但过了片刻,她就反应过来了,立马神情紧张起来,凑到苏云叶的身边。
“所以你的意思是……蒋老师他的事也要……翻篇了?”
苏云叶点点头:“等着看吧,这是要不了多久的事了。”
“那以后我们也要开始过上好日子了?”
“对,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李柏倩激动道:“会有很多好吃的,想吃啥吃啥,吃也吃不完吗?”
苏云叶:“……”
两天后,李柏倩就带回了董淑香的消息,可以带她和蒋宏宣去生产车间看一下。苏云叶满心高兴,当天回家就把这事告诉给了蒋宏宣。
到了约定的周日,罗建民开着车,拉上她和蒋宏宣,给他们送到了县食品厂的门口。
县食品厂规模和纺织厂差不多大,门口的门卫要比纺织厂严格的多。
他们到了门口,在登记本上签好名字,又在门口等了好一会儿,等门卫把董淑香叫过来,确认是来找她的,才挥手让两人跟着董淑香进去。
董淑香笑着欢迎他们两个,领着他们在厂区里走了一会儿,才到了生产车间。
她先把他们带到一间更衣室,找了两套工装让他们套在衣服外面,还拿了两顶工作帽,也让他们带上,并特意嘱咐苏云叶,一定把头发全都掖进帽子里。
“食品厂不比其他厂,对卫生要求很严格的。要是包装里头混上了头发之类的,被查出来厂里是要扣奖金的。”
对这点苏云叶很是认同。
她也是从事这一行业的,深知要把食品企业做好,卫生是一大关,这关必须把守好,千万不能出乱子。
自从成立加工部开始,她就给负责生产的每个人都做了一套工装,从帽子到衣服到口罩到鞋,在生产之前必须都要换上。
现在加工部变成了加工厂,人员也增加了,这方面她就更注意了。
套上工装和帽子,董淑香就带着他们进了生产车间。
食品厂和纺织厂一样,都是三班倒。
即便是周日,学校和机关单位都休息时,工厂也是不会休息的,仍然开足马力,二十四小时全力生产。
车间里响着巨大的机器轰鸣声,董淑香领着两人穿梭在生产线边上。
里面的工人都穿着和他们身上一样的工装,不仅戴着帽子,还带着口罩,遮挡得比他们还严实。
大家都各司其职,不过也有几个散漫的,凑在一个角落里正在聊天,聊得热火朝天的。
看到董淑香进来,那几人立马做鸟兽散,匆忙跑回了各自的位置。
董淑香大嗓门随即响起:“都自己干自己的活!哪来的闲工夫那么能聊!”
她嗓门之大,直接盖过了机器的轰鸣声。
苏云叶总算知道,李柏倩妈妈有名的大嗓门是怎么练出来的了。
对于生产线,苏云叶知道大致原理,但并不精通。
前世她名下的那些工厂,里面的生产线都是专门聘请了相关专家帮着建成的。
那个专家是这方面的权威,苏云叶也是好不容易才把人给请来。
一开始苏云叶本想全部生产线都从国外进口,但被那个专家给否定了。
专家的意见是,既然用国内的设备能替代,为什么一定要用进口的。况且国产设备便宜,质量并不比国外的逊色。
一部分出于对资金的考量,一部分也是对专家的信任,苏云叶最终力排众议,拍板决定全套生产线除了国内生产不了的部件,其余全部用国产的代替。
这一决定为苏氏酱料节约了大笔资金,并降低了成本,使苏氏酱料在同类产品中更具有竞争力。
重生七零末:逆袭小辣媳 第351章 去南方买设备(3更)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一次苏云叶也打算全部引进国内生产线。
只是不知道,这个年代国内的技术如何,能否达到她的需求。
知道苏云叶厂里生产的是瓶装辣椒酱,董淑香特意带他们来到罐装生产线。
这条生产线是专门生产水果罐头的,从原材料的处理开始,到冲瓶、灌装、封盖,直至最后成品下生产线,有专门的工人打包装箱,送入仓库。
看着生产线上的玻璃瓶,苏云叶忽地心中一动。
“董阿姨,罐装生产线上的这些瓶子,是从县里的玻璃瓶厂进的吗?”
董淑香一乐:“你咋知道?大部分都是,除非对工艺要求特别高的,县玻璃瓶厂做不了,我们才会从平江市那边的厂子里买。咱们食品厂,可是县玻璃瓶厂的大客户,一年少说也得买十几万个玻璃瓶。”
才十几万个?
苏云叶思忖,看来县食品厂的生产能力也不是很强,又或者是上面分配的生产任务很有限。
不知道等以后国营工厂改革时,这两个厂子能不能挺过去。
蒋宏宣自打进了车间看到生产线后,眼睛就几乎片刻没有离开过那些设备。
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抚在设备上。
金属设备的冰凉触感,令他的血液瞬间沸腾起来。
多少年了?
他也记不清究竟有多少年,没有再接触过这些曾经最熟悉的伙伴,这些他曾以为要奋斗终生的事业。
蒋宏宣本来话就少,这会儿更是一言不发,拿着纸笔在自带的笔记本上不断写写画画。
董淑香看他在本上写着一些根本就不认识的符号和公式,惊讶地咂咂舌,想多问两句都不知该咋问好了。
她连看都看不懂,能问出个啥来呀。
苏云叶知道蒋宏宣在记录生产线上一些设备的数据,也就不打扰他,跟董淑香闲聊几句厂里的情况,又围着罐装生产线转了好几圈。
“董阿姨,这算是国内比较先进的生产线吗?”
苏云叶问。
董淑香忙摇头:“咱们这小地方的,算啥呀。我以前跟着厂长出去开会,去过平江市的第一食品厂,那里的生产线才先进呢,比咱这个好了不知多少。不过我听人家说,燕市那边的厂子,更先进,第一食品厂的都比不了。也不知道到底是个啥样,真是挺好奇的。”
苏云叶笑呵呵的,心里有了数。
也就是说她想引进技术再先进一些的生产线,也是有可能的。
只是购买渠道上,要费一番脑筋了。
苏云叶心里渐渐有了主意。
想买到相关设备,还得去南方。
无论什么时候,那里都是国内经济中心,也是科技相对先进的地方。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边在政策上要比北方更活络一些,更有可能买到想要的设备。
从食品厂出来,苏云叶和蒋宏宣说了打算去南方的沪市买设备的事。
蒋宏宣沉吟了下,没有否定她的决定。
“南方那边确实有可能买到设备,不过难度系数也不小。可惜我现在的身份不能自由离开县城,不然可以跟着一起去,至少有个参谋。”
苏云叶明白他的苦衷,便道:“到时我带着罗建民和林小音一块儿去,您把需要购买的设备型号和数量列好,我们照着采购就行。要是遇到实在难办的问题,我就给你发电报。”
“也只好这样了。”蒋宏宣略顿了顿,道:“我过去的关系,之前……断了大部分,不过也许还有能用上的。到时我给你一个地址,你去了沪市,就去联系一下看看,或许能有帮助。”
尽管蒋宏宣说得委婉,但苏云叶也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在前几年那个混乱的时代,人人都在自保,生怕受到牵连,不要说朋友或同事,就算是亲人甚至爱人,都会为了保住自己,和对方划清界限。
苏云叶从蒋宏宣这短短一句话中,听出无尽的心酸。
即便要去沪市,也得等到放寒假时。
好在明年过年早,过了年以后学校还没开学,她能留出几天专门去一趟沪市。
当天回到厂里,她就把罗建民和林小音都叫到办公室,把春节后去沪市的事情和他们说了一下,让他们提前有个心理准备,和家里也打好招呼。
一听说能去南方最大的城市,罗建民和林小音全都激动得不得了,尤其林小音,长这么大都没出过县城,这下直接要去沪市,她兴奋得脸都涨红了。
“我马上回家就打包行李,随时准备出发!”
罗建民也不甘示弱,立马跟着说:“我也时刻准备着!”
苏云叶笑着看两人:“不用那么着急,离春节后还有两个多月呢。”
“这事必须得着急。我们可是肩负着重要任务去的,必须坚决保证厂长你把任务完成好!”
罗建民一脸严肃,义正言辞。
林小音也涨红着脸拼命点头。
两人从办公室出去后,林小音就想赶快回自己的办公室,赶紧处理手头的工作。
能得到苏副厂长的器重,带着她去沪市,对林小音来说是莫大的荣誉。
那些去国营厂里当正式工的又能咋样,能去上沪市吗?
当初周围人都笑话她去了私人工厂,可现在她福利好,工资高,眼看都要跟着厂长去沪市见世面了,可不是那些正式工能比的。
林小音走在走廊里,顿时觉得腰板都挺得比平常直。
罗建民跟在她身后,支支吾吾的想说什么,却一直没开口。
直到林小音从兴奋的情绪中缓和下来,才发现自己身后还跟着这么条尾巴。
“罗建民,你咋不去开车,跟着我干啥?”
罗建民讪笑着道:“厂里暂时没人需要用车。”
“那仓库那边呢?也不需要你去出货装货?”
这下罗建民不说话了。
他紧张地挠了挠后脑勺,吭哧了半天道:“我,我马上就去。我就是想问问,这趟出门都需要准备点啥,我直接去准备好,把你的也带出来。”
林小音看了他一眼,撇撇嘴:“我啥都不用,需要的东西家里都有。”
“那我到时多准备点吃的。听说去沪市要坐好几天的火车,可远了。”
“随便你。不过别带我的,我自己会准备的。”
扔下一句话,林小音转身迈步走了。
罗建民望着她的背影,站了半天,往仓库那边去了。
重生七零末:逆袭小辣媳 第352章 没时间相亲(1更)
这天晚上下班后,林小音刚进家门,她妈就从厨房里出来,脸上带笑,神神秘秘地把她招呼到一边。
“妈,你这搞什么名堂,弄得这么神秘?”
林母笑得脸上都堆出了褶子:“你瞧,这是什么?”
说着,她从衣兜里摸出一张2寸证件照,照片上是位面容严肃的二十出头小伙子。
林母把照片递给林小音,林小音接过来,瞅着那张照片脸上没了笑模样。
“妈,这是什么意思?”
“还能什么意思,有人给你介绍对象呗!你都多大的姑娘了,终于有人肯给你介绍对象,妈这心里终于踏实了!”
林母感慨得不行,林小音却撇撇嘴,直接把照片又塞回到她手里。
“是不是我大嫂给介绍的?”
林母脸色变了变,嘴上道:“你大嫂介绍的怎么了?你大嫂不也是为着你好吗?”
林小音哼了一声:“她是盼着我能快点从这个家里出去吧?好不容易我的工作不被人嫌弃了,能拿的上台面了,就立马准备把我嫁出去。”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你都二十好几的人了,别人家姑娘像你这么大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你还不嫁人,是打算在家里待成老姑娘吗?”
林小音一跺脚:“老姑娘怎么了?我现在正是拼事业的时候,才不要嫁人。你们等着,等我有能力了一定搬出这个家,不在家里碍你们的眼。”
林母着急了:“哎,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一个姑娘家拼啥事业?说出去都没的叫人笑话!我告诉你,明天晚上收拾得利利索索的,跟人家见面去,你大嫂跟对方可都约好了,这趟你必须去。”
“我不去!妈,我最近真的在忙工作,过段时间我们厂长还要带我去沪市出差呢。”
“啥,带你去沪市出差?南方最大的那个沪市?”
“就是那里。厂里现在很器重我,这个时候我哪儿有功夫去相亲呀。妈,帮帮忙,帮我直接拒绝了吧。”
林母还是有些不甘心:“可这小伙子条件挺好的,不见太可惜了。”
“谁爱见谁见,反正我不见!”
扔下这句,林小音转身就跑了。
林母看着她跑走的背影,又看看手里的照片,气不打一处来:“我都还没介绍人家条件呢就跑,跑什么跑,将来有你后悔的时候!”
林母气归气,一想到林小音马上要去沪市出差,又觉得与有荣焉。
当初林小音返城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她跟着愁的整宿睡不着觉。
后来终于找到了,可却是个私人的加工部,就跟胡闹一样,林母仍然愁的整宿睡不着觉。
可谁能想到,他们那个加工部竟然摇身一变,成了加工厂,还换了新位置,有了大厂房。
连林小音都从过去干体力活的,现在坐上了办公室。
虽然在林母心里还是比不上国营工厂的正式工,但好歹知道这工作是靠谱的,林母出门在邻居们面前腰板都挺得笔直了。
现在林小音说要跟着厂长去沪市,林母更是觉得脸上有光,气都顺了三分。
林母把那张2寸证明照还给了大儿媳。
“怎么样,给小音看过了吗?她答应和人家见面了?”
林小音大嫂问。
林母摇头:“她现在忙着呢,没时间去见人家了,你和人说一声吧,这事就算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