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七零末:逆袭小辣媳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云茯苓
“啥?你也不懂?”
夏厂长一颗充满期待的小心脏,瞬间被浇了个透心凉。
“那咋办?”
“您先别急,我虽然看不懂,但能给你找个看得懂的人来。”
“真的?”
夏厂长拔凉的心,顿时又暖和起来。
苏云叶转头对贺志伟道:“志伟舅,辛苦你一趟,去我大舅家把蒋叔叔接过来,这个说明书他肯定能看懂。”
蒋宏宣学的就是机械,当年又出国留过学,机械制造这方面德国的水平目前远高于其他国家,像蒋宏宣这样的专家肯定能看懂的。
莫名的,苏云叶就是对蒋宏宣很有信心。
贺志伟赶忙开着拖拉机走了。
夏厂长摸摸脑袋上的汗,这大起大落的,得亏他心脏好,要不估计心脏病都得犯了。
趁着蒋宏宣没来之前,夏厂长领着宋主任和苏云叶在厂子里转了一圈。
“我们准备先生产土豆粉条,如果销量好,后期还会继续生产土豆淀粉。初步准备先以这两个品种为主,要是厂里效益好,以后再上其他品种。”
苏云叶边听边点头。
夏厂长虽然是行政出身,但总体思路还是不错的。
刚起步阶段,最忌讳一口吃个胖子,必须得循序渐进。
“夏厂长,既然宋主任让我来提意见,那我就知无不言了。”
“你尽管说。”
夏厂长笑呵呵道。
苏云叶指了指正在厂房里忙活的工人们。
“首先,他们的着装就不合格。虽然每人都配备了工作服,但是却没有帽子和橡胶靴。咱们是土豆加工厂,自然也属于食品厂的一种,生产食品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啥?”
夏厂长有点蒙。
苏云叶严肃道:“当然是卫生。卫生情况关系着一间食品厂的生死。您想想,万一有人吃了你厂里的东西,中毒住院,或者出现其他不良情况,那以后还有人敢买你厂里的产品吗?就算老百姓不在乎,可还有卫生部门在。轻则罚款整顿,重则撤销营业执照,到时你的厂子能受得了吗?”
“这么严重?”
夏厂长之前去木材厂取过经,人家那边都是这么穿的,他也就学了过来。可听苏云叶一说,夏厂长立马汗颜了。
他全盘照搬人家的,却忘了两家工厂的性质都不一样。
苏云叶继续道:“你看,工人们不戴帽子,要是在生产过程中有头发丝掉在食物里怎么办?还有,所有进入车间的工人,进厂房之前都要换鞋,换上统一的橡胶靴,还要在门口冲洗干净,这是为了防止带入灰尘泥污进入车间,影响产品质量。”
夏厂长都听得愣住了。
这些木材厂的厂长可全没说呀。
他看向苏云叶的眼神立马不一样了。行家就是行家,找问题真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
不光夏厂长愣住,一直在旁边听着没说话的宋主任也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重生七零末:逆袭小辣媳 第435章 名副其实的专家(3更)
在厂里转了一圈,苏云叶针对环境、原材料存放等等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夏厂长在一边拿个小本子,不停地记录着,生怕漏掉一个字。
“原材料存放处一定要保持干燥、通风,要有单独的原材料前处理区……”
“啥是前处理?”
夏厂长问。
“对你们厂来说,就是土豆清洗、打皮……”
夏厂长恍然大悟。
“还有,你们现在是人工切片,案板一定要做到每天消毒,不然会滋生细菌,到时菌落数会超标的。”
夏厂长:“……”菌落数是个啥?
他这会儿也不管能不能听懂了,反正往小本子上记准没错。
对他们说的内容,宋主任更完全是个门外汉,但此刻他总算是明白,为啥魏铭培会对苏云叶这姑娘大力赞赏,极力推荐了。
确实优秀,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这样的人才,当初公社咋就没发现,让她跑去县城了呢?
简直是公社的一大损失!
又待了一会儿,赵干事匆匆过来说有公事要找宋主任,没办法,宋主任只得先回办公室去。
临走前,他暗自想着,回去一定得给老魏打个电话,必须好好感谢他把这么优秀的人才推荐给自己。
该提的意见苏云叶都提的差不多,刚好这时候贺志伟也带着蒋宏宣到了厂门口。
“夏厂长,这位可是机械方面的专家,有他来事情就好办了。”
苏云叶笑着介绍。
夏厂长一听是专家,眼睛都亮了,赶忙迎了出去。
在路上,贺志伟已经把大致情况同蒋宏宣说了一遍,蒋宏宣这会儿心里已经有了数。
等看到设备上的单词,他脱口而出一个品牌的名字。
“那是啥?”
夏厂长急不可耐地问。
“是一家专门生产食品机械的德国企业。他们公司的产品性能很不错,你们能买到这台设备,想来很不容易吧。据我所知,这么一台设备,可要花不少外汇。”
“那是当然。当初为了弄到它,宋主任都拉下脸去找他过去的老战友帮忙了。人家也是想了好多办法,才买回来的。宋主任说了,我们土豆加工厂要么不建,要建就建成所有公社里最好的。首先,设备就必须到位……”
“那恕我多问一句,”蒋宏宣打断了他的话,“设备到位了,操作的人到位了吗?”
“操作的人……”
夏厂长傻眼了。
这机器看都看不懂,更没人会操作啊。
蒋宏宣拿起说明书,前后翻了一遍。在夏厂长眼里和天书差不多的说明书,蒋宏宣却看得很投入。
夏厂长大气都不敢喘,生怕影响人家专家发挥。
几分钟后,蒋宏宣将说明书放下。
“这就是台简单的食品粉碎机,原理并不复杂,想上手操作并不难。”
夏厂长激动地看看蒋宏宣,又看看那本说明书:“这上面说的啥你都能看懂?”
蒋宏宣微微点头:“这些是德文,待会儿我把内容简要翻译过来,给你们留一份。”
夏厂长更激动了,紧紧握住蒋宏宣的手。
这可真是名副其实的专家,天书一样的字都认识。
蒋宏宣不太习惯这样热情的感谢方式,顿时有些尴尬。苏云叶见了,赶忙出来解围。
“夏厂长,当务之急是得赶快找个合适的工人来学着用机器,不然等我蒋叔叔走了,这机器还是没人会用啊。”
夏厂长一拍大腿,可不是么。刚才人家专家就说了,操作的人得到位。
夏厂长向四周扫了一遍,最后视线落在一个个头不高的小伙子身上。
“小来,过来一下。”
叫小来的小伙子忙放下手里的活儿,麻溜过来了。
“蒋同志,这是我们这里学历最高的年轻人了,初中毕业,还上过一年高中,后来家里供不起了才辍的学,要不肯定能高中毕业的。”
小来人看着挺机灵,附和着夏厂长道:“我肯定能学会的。以前我在我们大队里专门修工具,什么搂耙、锄头,还有队里的手推车,坏了我都能修。”
蒋宏宣嘴角抽动了下,看了小来一眼,道:“上过初高中,物理基础还是有的。至于电学方面……算了,要是这机器真出了故障,估计你们也修不了,还是得找专业人士来修。先把操作学会吧,然后我会告诉你一些出现小问题的排查方式,如果这些方式到时都行不通,再找专业人员过来。”
小来听得张着嘴巴,一个愣一个愣的。
不光他,夏厂长也在发愣。
两人对蒋宏宣都佩服的不得了。
看完说明书,蒋宏宣又站在机器边上研究了一会儿,一会儿拆下来这个,一会儿安上去那个。
约莫一刻钟,他招招手把小来叫了过去。
“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开始学。先从理论开始。”
蒋宏宣当即开始边翻译说明书,边给小来作讲解。
夏厂长给小来下了死命令,必须学会,否则就回家种地去。
小来苦着脸,盯着蒋宏宣笔下的字,耳朵里一句话都不敢错过。
夏厂长凑到苏云叶身边,好奇地问:“这位蒋同志到底是啥来头?也太厉害了!”
没等苏云叶回答,贺志伟在旁边接过话去。
“来头可大了,人家可是燕市大学的机械系教授,真正的机械专家,以前出国留过学的。”
夏厂长当即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朝蒋宏宣那边看过去。
燕市大学的教授,来他厂子里了?
还在教他厂里的工人用机器?这事听着咋像做梦一样。
苏云叶想起了什么,从自己随身兜子里翻出纸和笔来,刷刷地写了个电话号码。
“这是我厂里的电话。以后您有啥事随时打电话过来,有设备上的问题要问蒋叔叔,也可以给我打电话。”
夏厂长接过纸条,惊喜得不得了。
这下以后跟苏云叶和蒋教授就有了联系,有啥问题都能找专家帮忙了。
小来确实挺聪明,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在蒋宏宣监督下反复练习了很多遍机器操作,等他们要离开时,他已经能熟练地独立操作了。
夏厂长老大欣慰,目送着苏云叶他们坐着拖拉机一路远去,直到他们走出好远,还在不断挥手。




重生七零末:逆袭小辣媳 第436章 必须回燕市!(1更)
坐在拖拉机上,蒋宏宣感叹道:“咱们国家在机械设备方面的底子还是太薄弱了,不说别的,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现在就太稀缺。这次去沪市,听郭宝刚说起他们厂里,想多招几个技术员都很困难。”
苏云叶安慰他:“不是恢复高考了吗?以后机械专业的学生肯定会越来越多的。”
蒋宏宣叹口气:“要培养一个成熟的技术人员,可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的。国外的技术目前远远领先于我们,我们要走的路,还很远那……”
苏云叶沉默了。
蒋宏宣说得没错,目前这个贫弱的国家在各个方面都落后于那些先进大国。
缺少原材料,缺少技术,缺少人才……他们还有几十年漫长而艰辛的路要走……
然而路再长也总会有走完的那一天,至少,苏云叶就曾见证过那个全新且伟大的时代。
她猛地扬起头,笃定道:“蒋叔叔,你就放心吧。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在各个方面,都会领先世界的!”
蒋宏宣望着她,片刻后微微地笑了。
“我也相信会有那么一天。泱泱华夏,终会崛起,我们现在缺少的只是时间……”
说完后,他忽地将目光移向远方,陷入沉默中。
良久,他都没有再说话。
蒋宏宣的心思,苏云叶差不多能猜到。
她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开了口。
“蒋叔叔,你是不是想要回到燕大去?重新回到教授的岗位,去教书育人?”
她这一句话,令蒋宏宣自沉默中猛地回过神。
他没立即回答,然而神情已经表明了一切。
片刻后,蒋宏宣摇摇头:“我暂时不会回去的。”
“为什么?”
蒋宏宣缓缓道:“你妈妈的事业还在县城,我会陪在她身边,这是我当初对她的承诺。”
“那……如果她愿意跟着你去燕市呢?”
“跟我回燕市?”蒋宏宣眸光亮了下,然而只片刻他就摇头,“不可能的。酱料厂就在县城,这是你们母女的心血,她不会舍得放下。我也不会让她为了跟我回燕市,就放弃好不容易打拼来的事业。”
“那你就愿意为了我妈,放弃自己的事业?”
蒋宏宣笑了笑:“在县城里当老师,一样是教书育人。”
“那可不一样。”苏云叶凝重道,“初中的物理老师,能胜任的人有很多。可燕大教授,机械方面的专家,却是独一无二的。回到燕大,你会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级人才,他们将来会走上各行各业,会成为各行业的中流砥柱,这意义绝对不一样!蒋叔叔,你必须回到燕大去。至于我妈那边,我替你去说,她一定会愿意的。”
蒋宏宣愣了片刻,还是摇头:“我不想她委屈自己……”
“一点都不委屈,估计她高兴都来不及。”
“啊?”蒋宏宣愣住了。
“蒋叔叔,有件事你可能不知道。酱料厂虽然是我和我妈一起开办起来的,但她这个厂长当得可是半点不情愿,当初还是我以自己年龄太小为由,硬让她当的。其实,我知道在我妈心里,她并不真的想当一个女强人,她只是想过安安稳稳的小日子,吃穿不愁,家庭和睦,就足够了。把你和酱料厂放在一起,她的天平绝对会倾向你,而且是心甘情愿,毫不犹豫。”
“真是这样?”
“蒋叔叔,你看我啥时候说过不靠谱的话。必须是真的,非常真!”
蒋宏宣又惊又喜,同时反思自己对贺娟的了解还欠缺太多。否则对她真正的心思,他怎么会弄岔呢?
“等回了县城,我就把事情和我妈说一说,让你们尽快回燕市去。”
“我们?你和云雪也要一起走,燕大原先曾分给我一套房子,就在校园里,环境还不错,住咱们一家四口绰绰有余。”
这回换苏云叶摇头了。
“你们带上云雪回去,我就不和你们一块走了。我妈虽然不是女强人,但我是呀。酱料厂这边还需要我,这是我一手创办的事业,谁放弃我都不能放弃。再说,我在这边待得挺习惯的,等高中毕业,我一定争取考上燕市的大学,到时候酱料厂也发展起来了,说不定会到燕市那边开个分厂什么的,到时咱们一家人再团聚。”
这些都是苏云叶一早就规划好的,也曾跟贺娟提过。不过当时她没说开分厂的想法,只说要考到燕市去。
见苏云叶态度坚决,而且考虑的很全面,似乎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蒋宏宣也就不再劝了。
他了解这个继女,表面看着柔柔弱弱,实则骨子里充满着一股大人都及不上的韧劲,她打定主意的事,别人轻易是劝不动的。
第二天同一时间,昨天来开会的那些村民都来到了队部。
这回来的都是同意种植大棚辣椒,准备过来给协议书上按手印的那些人。
大家都很积极,争先恐后地要按手印,生怕晚了没有自己的份儿。
维持秩序的队干部急得满头大汗,不断喊着让大家去排队,别往前挤。
奈何群众热情太高涨了,根本没人听。
“再有不好好排队的,就直接取消资格!”
贺志伟一句话,所有人立马麻溜地排队去了。
队干部抹了把汗,佩服地看着自家队长,还是队长有办法。
大家都不咋认识字,更加不知道啥是协议书。
苏云叶便把自己早就拟好的协议书拿了出来,当场全文读了一遍。
好多个术语啥的,大家伙儿都听不懂,她耐心给众人解释清楚,并让他们根据协议书再考虑一下,一旦按了手印,就不能再反悔。否则就算单方面毁约,需要赔偿的。
“还想啥啊,咱早就想清楚了。”
贺百花大娘排在队伍最前面,直接走上前去按手印。
见她都按了,其他人也都纷纷上前挨个按手印。
协议里说了,每斤鲜辣椒收购价有四分钱,十斤就是四角,一百斤就是四块。
自家地里建上大棚,一亩地每茬能收五百公斤辣椒,按一年收三茬算,那可就是一千五百公斤,能收入一百二十块钱。
生产队里谁家没个四五亩地啊,全种上辣椒,扣掉本钱,一年收入四五百块妥妥的。
四五百块啊,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啊。
一想到种上辣椒以后的高收入,队员们全都群情激动,喜气洋洋。




重生七零末:逆袭小辣媳 第437章 去继续深造(2更)
签完协议,苏云叶留下一份,另一份各户自己领走,拿回去收好。
苏云叶又强调了一遍协议书的重要性,让大家一定妥善保管。
好些队员听完,都打定主意,回去就把这宝贵的一张纸叠好,当传家宝一样藏起来,绝对不能弄丢。
把最重要的任务完成,第二天一大早,贺娟一家四口就同贺明、贺志伟两家告别,出发回县城了。
回到县城的当天晚上,苏云叶找到贺娟,娘俩关起门来长谈了一番。
等娘俩打开房门出来时,贺娟是红着眼睛出来的。
苏云叶说的她都懂,这个酱料厂厂长,她本来就当得很不习惯,跟蒋宏宣的事业比起来,她毫不犹豫地会选择后者。
可贺娟不放心苏云叶。
想到要把大闺女一个人留在县城,她实在放心不下。
“云叶,真的不跟我们一起走吗?”
贺娟红着眼圈,忧心忡忡地问。
“妈,你真的不要担心我。我一个人会把自己照顾的很好。家里还有云芝姐陪着呢,我们两个可以互相照顾的。再说,还有小姑、小音、仕敏大姐她们在,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可我还是……”
“妈,别可是了,就这么定下吧。我马上就让罗建民去买票,选个出行的好日子,你跟着蒋叔叔赶快回燕市去。”
说到这里,苏云叶神色郑重起来,“妈,蒋叔叔这次回去,可担负着很艰巨的任务。过去那些年,他被耽误的太久,现在是该他大展身手的时候了。我能感受到蒋叔叔急切的心情,咱们国家太缺少机械方面的高级人才,更加缺少他这样能培养高级人才的导师。妈,你可千万不能拖他的后腿啊。”
贺娟擦掉眼泪:“你妈是那种不识大体的人吗。我就是觉得你一个人……”
苏云叶笑着打断她:“我有多独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一个人会好好的。好了,快回去收拾行李,指不定哪天就要出发了呢。再说,我又不是不能去看你,你想我了也可以回来看我呀。还有,别忘了咱们两年的约定,我一定会考上燕市的大学,去和你们团聚。”
“要不,像云雪一样,你去燕市那边上高中呢?那边的教学水平肯定比县城好得多。”
贺娟还是不放弃。
苏云叶笑道:“我是可以走,可酱料厂能走吗?这里还需要我。我会用这两年的时间,让它迅速发展壮大的。”
一提到酱料厂,贺娟没辙了。
酱料厂投入了闺女太多的心血,她是不可能放弃的。
“那好吧,我和你蒋叔叔,还有云雪,在燕市等着你。”
“好,我们一言为定。”
贺娟终于破涕为笑,苏云叶也跟着笑了。
得知贺娟同意回燕市,蒋宏宣很快同燕市大学联系了一下。那边当然是欢迎他回去的,事实上自从蒋宏宣平反之后,燕市大学已经同他联系了好多次,劝他继续回去执教,都被蒋宏宣找理由给拒绝了。
现在知道他愿意回到讲堂,继续担任机械专业的教授,燕市大学机械系的系主任高兴坏了。
前几年的动乱,导致学校师资力量紧缺,机械系现在急需蒋宏宣这样的人才。
“赶紧回来报到。回程的一切费用,系里全部给你报销。另外,你原来的房子也还保留着,我马上就安排人去打扫,给你准备齐全所有必需品,只等你回来就能入住。”
系主任在电话里激动地说。
“那就麻烦您了。”
蒋宏宣感谢道。
“咱俩之间还用得着这么客气?赶紧回来吧,咱系里现在太缺人了,有好几门课,可就等着你回来给学生们开课呢。”
系主任急迫的心情,隔着电话都能感受到。
“我一定会尽快回去的。”
挂了电话,蒋宏宣去了一趟酱料厂,找到了正在车间里修理设备的温禹,把一拎兜专业书籍送给了他。
温禹有理工科的底子,又有悟性,才跟着他学了不久,在机械设备上就已经小有所成了,若是能潜心专研,将来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蒋宏宣有着每个老师的通病,看到好苗子被埋没,心里就难受。知道温禹的身世后,对这个年轻人,他更是感到惋惜。
把书留给温禹,蒋宏宣还嘱咐了许多,让温禹认真自学,有什么不会的就写信,临走时他把自己在燕市的地址留给了温禹。
听说蒋宏宣要走,温禹很是舍不得。
这段时间两人相处下来,蒋宏宣教会了温禹很多,引着他迈入了机械行业的门槛。
想想当年他脾气拧,为了和父亲对着干,始终不愿意读机械专业,自己选了光学工程,当时把父亲气得够呛。
结果到头来,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他仍然还是与机械行业脱不开干系。
或许,这就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注定。
注定着他要继续父亲的路,替他走下去……
温禹将书抱在胸前,郑重答应着:“蒋老师,您放心,我一定不会放弃学习。这些书我都会认真的一本一本看完,有问题我就照着地址给你写信。”
“很好。”蒋宏宣拍了拍他的肩膀,“其实有机会,你应该继续去深造。如果有燕市大学读书的机会,你愿意去吗?”
温禹眼睛顿时放出光来,毫不迟疑道:“当然愿意!”
1...130131132133134...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