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向晚葵
别看侄女年纪小,却是个鬼灵精,这样一解释,她肯定明白了。
“哦。”赵丹凤一听,连忙把钱放进自己的口袋里,还怕没放好,在口袋外面拍了几下。
周桃见她财迷的模样,顿时笑了。
很明显,她原先想把钱交给爸爸,现在听叔叔说这钱很大,顿时就舍不得了。
“这孩子,太聪明了。”杨桂芳泡了糖茶端上来,看到小姑娘的举动,也乐得不行。
屋了多了个孩子,顿时热闹了许多。
中饭是妈妈做的,反正过年都这样,有大量现成的鸡鸭鱼肉放着,只要放进饭架里加热一下就能吃了。
只炒了一大碗青菜,汤汤水水的,上面还加了蛋饺、熏鱼和油豆腐嵌肉,都是自家做的。
杨桂芳像其它农村妇女一样,不断给大家夹菜。
她现在眼力也练出一点了,知道这几个年轻人里,方明龙家应该最穷,所以给他夹了个糟鸡腿。
在农村,鸡腿算是最好的东西了,一般杀鸡后,鸡腿给谁,代表谁在家里最受重视。
方明龙没想到杨桂芳会这么做,连忙道谢。
却不知道周桃家跟别人家不同,因为她喜欢吃鸡中翅和鸡脚,现在这些才是最好的东西。
其它人受她影响,自然也觉得鸡腿鸡胸肉味道一般。
赵志刚兄弟俩,不是第一次来,知道周家人的性格,也没有拘束,想吃什么就大方地夹来吃。
卫秋宇更是不知道什么叫客气。
方明龙见他们都这么随意,慢慢也放开了。
因为一桌菜都很美味,不知不觉吃多了。
好在衣服穿得宽松,不怕肚子鼓出来被人看到。
吃过午饭,大家站起来到院子里散步消食。
“桃子,你真的打算在县城开一家熟食店?”卫秋宇此时急不可耐地问。
来的路上,碰到方明龙,从他的嘴里,得到这个信息。
早上出来的时候,爸爸还特意叮嘱她,让自己问一问周桃新年的打算。
没想到有一家裁缝店还不满足,想另开一家店。
“怎么?你觉得不行?”周桃反问道。
这件事她没打算保密,加上身边除了弟弟,几个人都是可信任的,既然秋宇急着想知道自己的计划,现在告诉她,也未尝不可。
“不是不行,我只是没想明白——”卫秋宇连忙摇头道。
让她找人买东西,她还可以,研究能不能开店,她就一窍不通了。
“赵大哥,你觉得能开这样的店吗?”周桃见她不知道如何回答,又问赵志强。
相比较而言,他性格沉稳,平时也关心国家大事,应该能明白自己的计划。
“应该可以。”赵志强沉吟了一下,才回答道。“我看最近的报纸,有讲到沪市那边有人在摆摊经商,国家似乎在鼓励失业青年这样做,既然如此,开店又为什么不行呢?”
这件事周桃年前就提到过,当时他觉得不可思议。
随着时间过去,他发现国家正朝着她说的方向在前进。
这样一来,发展私营经济,就会变成一件很平常的事了。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九十六章一起上门
“还是赵大哥看得远。”周桃见他用这个方式,推断出这个结论,暗暗佩服。“我的观念是,既然国家允许了,那我们为什么不抓住机会呢?”
身边几个人,大多会成为她未来的班底,说服他们,才会跟自己一条心往前走。
“可是国家在这个问题上,会不会出现反复?”方明龙首次说出他的担心。
跟周桃干,赚钱是好事,如果因此被抓起来,那他也会害怕。
“大方向不会变,中间有些反复难免。”周桃没有否定这个可能。“所以我的想法是,既要大胆做,抓住机会赚钱,又要低调一点,别因为贪心,成为牺牲品。”
国人历来信奉出头的椽子先烂,所以低调行事,才能保全自己。
“这话说得有道理。”赵志强非常赞同周桃这句话。“保守等待不行,会错过机会。但是太冒进同样不行,会出大事的。”
大家一起点头,觉得确实应该这样做。
卫秋宇这时候也是彻底搞明白了,桃子去年为什么能赚这么多钱,就是胆子大,做别人没做的事。
同时又很低调,只把衣服卖给圈子里的朋友。
如果大批量卖出去,应该能多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钱,可是那样也很容易出事。
这样说来,如果桃子开熟食店,自己还是得跟着她干。
“桃子,熟食店开起来后,能算我一份吗?”她搂住周桃的肩,撒娇道。
春节过后,服装销售就没那么好做了。
得等天气转暖,大家需要买春装了,才能继续赚钱。
这么长时间自己靠什么赚钱,卖熟食还真是个不错的主意。
“这个我说了不算。”周桃伸手拍开她搂住自己的手。“你最好跟卫伯伯商量好后,再做决定。”
因为重生者的先知先觉金手指,她对开店赚钱,没那么着急。
等进入八十年代,形势稳定下来,随便看准一个行业,用心经营,就能赚到大把的钱。
现在这样小打小闹,足够存下第一桶金就行了。
因为碰到方明龙,有了动了在人材方面提前布局的心思,才准备开一家店,安置这个老同学。
顺便观察培养他的能力,为将来做准备。
卫秋宇想参与,跟她合作也没关系。
大不了等生意达到一定规模,再分成两家店,各自经营好了。
市场这么大,两家店也不会饱和。
“行,回家我跟爸爸说说,再回复你。”卫秋宇语气轻快地说道。
方明龙听着两人的对话,感觉老同学几年不见,自己跟她们已经有了巨大的差距。
不过他的野心不大,只要能有一个能赚钱的工作,就满足了。
“赵大哥,你还是没改变主意,依然打算在那边干吗?”周桃又问了赵志强一句。
他既然也能看出这一点,为什么不跟着自己一起赚钱?
何况他们兄弟俩的工资差别这么大,他也应该动心才对。
“现在有志刚跟你做就够了,没必要我也参与进来。”赵志强神情平淡地回答。“再说等以后情况更明朗一点,你的生意也做得更大,我再过来也不晚。”
他认定周桃是想招揽自己,所以也没有直接拒绝。
“那我们一言为定,到时你不能再找别的借口——”周桃见他有松动的意思,连忙跟他做了约定。
倒不是东海县只有他们兄弟这几个人材了,其它人都不行。
关键是一个人想经营好一家公司,必须有一批能完全信任的手下。
经营大师判断人才一直有这样的标准:德才兼备是稀罕品,能遇到一个,就是赚到了,千万不能放过。有德无才的,可以培养起来用,只要智商没问题,总归能成长起来。无德无才的,面试就可以淘汰了。最可怕的是有才无德的人,这种人进了企业,往往会带来巨大的破坏。
可是这种人往往短时间内不容易发现,那就需要企业里有一批忠诚的手下。
只有这样,就算出了事,底子还在,能及时补救。
否则的话,后果就难料了。
而方明龙和赵氏兄弟,在周桃看来,现在就属于有德无才的这一类人。
只要花时间培养,在未来会成为企业的骨干。
从院子里回屋,几人坐下来喝了几杯茶,先后告辞回去。
周桃送他们离开后,回到楼上。
刚才陪客人时,听到智脑有提示音,也不知道是谁联系自己。
关上门后,她打开面板,看到大胃王给自己发了条新年快乐的信息,旁边还有一份礼物。
她点击接收,床上多了一张巨大的画框,画的是牡丹,看起来非常富丽堂皇,适合挂在客厅。
再一看,发现里面不是纸,而是一块布。
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它不是画出来的,而是用线织出来的。
估计是大胃王那个位面特有的工艺,至少自己这边,好像没这样的技术。
既然如此,那就不方便挂在客厅里了。
最后周桃挂在自己的床头。
忽然有些头疼,自己回什么礼比较好呢?
以他的身份,应该不缺普通的东西。
而这个时代这么落后,想买一样与众不同的礼物,也不容易。
忽然想到玉佩空间里有一株兰花,现在已经开花了,如果送给他,应该比较应景。
他送刺绣牡丹,自己送真品兰花,很般配。
想到这里,进了玉佩空间,把兰花挖出来,随便找了只空盘装起来,扫描后发过去。
同时写了条祝贺新年快乐的信息。
“你这是什么植物,怎么看起来很珍贵的样子?”大胃王很快回了信息,一付惊骇的语气。
尽管两个位面不知道隔了多少时空,因为是平行世界,所以审美非常接近。
这花看起来不大,却有股难以形容的幽香,加上叶子细长,特别适合养在花盆里,放在书房。
“这是兰花,难道你们那个位面没有?”见他这样的语气,周桃顿时有了预感。
如果这样,那自己这个礼物,真的贵重了。
“兰花是有,不过不一样。”大胃王回复道。“我们这边的兰花,不但叶子长得比较粗壮,花朵也长得特别硕大,跟你送的这盆,完全不是一个风格。”
接着,又发了几张图片过来,都是那边常见的兰花品种。
周桃一看,发现大胃王给的图片里,跟蝴蝶兰和君子兰比较接受,偏偏没有国兰。
“那你好好珍惜,我也只有一株这种兰花,因为实在拿不出回礼,只好把它送给你了。”周桃用半真半假的语气说道。
老实说,这株兰花确实很特别,就算她不懂欣赏兰花,也知道它不普通。
考虑到自己现在喜欢它,无非是觉得值钱,从这个角度来说,还不如送给大胃王。
毕竟有了钱,什么兰花买不到?
这不是她俗气,而是面对现实。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九十七章保守一点不会错
“既然这样,还是你自己养着吧!”见周桃这样说,大胃王想把花送回来。
他始终感激周桃的帮助,哪里好意思收她的心头之好。
“送出去的东西,哪些拿回来的道理?”周桃见他这样说,连忙阻止。“兰花是可以分株的,等它花期结束,你把它分成几株,等它们成活了,到时还给我一棵就行了。”
大胃王听她这样说,觉得有理,于是不再提出反对。
把花拿到花匠那里,挑了个合适的花盆,重新种上,端到书房做装饰。
和大胃王对话结束,周桃下了楼,陪着爸妈嗑瓜子聊天。
“姐,什么时候家里能买台电视机?”周小满突然问道。
他也是听别人说,大城市有一种叫电视机的机器,插上电后不但能听到声音,还能看到图像,非常神奇。
大队里放的电影,也能收到,比收音机厉害多了。
如果家里有一台,那这时候一家人就能一起看了。
“你想看啊!那姐有空了问问别人,哪里能买到?”周桃笑着回答。
电视机一直到八十年代底,依然是紧俏商品,需要工业票才能买到。
这时候想买一台,肯定更加不容易。
前世似乎听人说过,这时候一台十四寸的彩电,价格比一套一百平方米的房子还要贵。
周桃倒不是舍不得花钱,主要是它的屏幕小,接收效果又太差了,她没兴趣。
又一想,弟弟和爸妈没见过液晶和高清电视,只要能看得到图像,估计就满意了,于是动了心思。
“别听小满瞎说,那么贵的东西,买它干什么?”杨桂芳也听人说起过电视机,这时候连忙反对。
女儿赚钱不容易,花普通人几年的工资,去买一台机器,太浪费了。
“到时候看情况吧!”见妈妈反对,周桃也没表态。
不知道国外这时候有没有彩电,特别是东边岛国,电器一直比较先进。
就算贵一点,只要图像清晰,她也觉得值。
周小满见妈妈反对,难得撅起嘴不高兴。
外面忽然传来摩托车的轰鸣声,他一下子站起来,往外面跑去。
这时候除了公安,其它人谁用得起摩托车,他认定是姐夫或者小智哥来了。
周桃和爸妈也想到这一点,站起来迎出去。
只见院子外面停了一辆边三轮,许正强和冯智信已经从车上下来,旁边的车斗里,干妈正要从里面下来。
大概双脚缩在里面太久,一路上已经震得麻了,踩在地上没站稳,差点摔倒。
周桃一见,冲过去扶住她。
“还是女儿贴心,生儿子真的一点都没用。”冯冬梅身子靠在干女儿身上,等双脚麻木的感觉过去,朝着儿子的背影气呼呼骂了一句。
这当然是玩笑话,只是桃子的体贴,确实让她感动。
冯智信听到了,回头做出委屈的表情。
他是看到小满和周桃他们出来了,急着打招呼才分了心,忘了把老妈扶下来。
这又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亏妈妈把自己说得这么没良心。
周桃见他装可怜,笑了笑没出声。
大家一起进屋,在客厅坐下来。
干妈今天又带了烟酒和奶粉过来,估计还是别人送的,反正家里没有人抽烟喝酒,她留下一些招待客人,剩下拿过来给干女儿。
这些东西在乡下比较精贵,拿着也有面子。
周桃想明白这一点,也没有跟她客气。
而许正强今天为了面子,也提了些罐装礼品,无非是饼干桃酥这些,中看不中吃。
不过是他的一番心意,周桃也不能说出来。
他们这个时候过来,估计是上午家里有客人要招待。
一般来说,正月初一做客,都是上午出门,很少有吃了午饭去做客的。
喝了糖茶后,干妈解释下午过来的原因。
她和儿子早就计划好,准备一早就带着许正强一起过来,没想到有人比她们还早,上门拜岁,只好留下来招待他们吃午饭。
这样一来,就有些失礼了。
杨桂芳连连说没关系。
照身份上讲,应该是周桃上午去给干妈拜岁,下午带着他们一起过来才对。
只是冯冬梅厌烦一些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借这个机会上门,要这要那。
中国人历来讲究正月初一不能吵架,否则一年到头不会顺利。
他们每年都会利用这个机会,过来给她添堵。
好在今天来了几个父亲的老手下,那些她要避着走的亲戚,不知道怎么的,居然没过来。
说完自家的事,又问起周桃在家的情况。
周桃随意说了说,回屋拿出最近的杰作,就是一些豆制品和酒酿,请他们品尝。
甜酒酿放了几天后,酒味已经很浓了,周桃加了点桂花,这样一来,味道更好了。
而豆干除了年前做的口味,又加了其它味道,吃起来别有风味。
大家也没客气,坐下来边吃边聊,气氛很热烈。
等琐事说完,周桃又说起自己的计划,打算在县城开一家熟食店,卖鸡鸭鱼肉等卤味之外,还把豆干加起来。
“桃子,现在开店,会不会早了点?”冯冬梅担心地问。
她的消息比其它人灵通,确定省级大城市,已经有人准备开私人小店了。
只是年纪大了,做事求稳,比不上年轻人敢说敢干,所以这样提醒周桃。
她的意思很明确,这样做她也支持,只是时间上,可以晚一点。
等其它人先把店开起来了,她再跟风也不晚。
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多的是,她们动这个脑筋,其它人未必没有想过。
“妈,你就放心吧!”周桃当然知道她说的没错。“这只是我的计划,并不会春节一结束,就马上开起来。先观察一阵子,等时机成熟了,我再开店。”
她又不傻,明知道有风险,还去出这个风头,做第一个个体户。
记忆中一九七九虽然摆摊的人不少,但是还处于偷偷摸摸的状态,偶尔上面有风吹草动,“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还有可能来没收东西。
一直要到下半年,国家出了新政策,个体户的地位才被承认。
到了八零年,有地方办了第一张个体户营业执照,才真正合法化。
到时谁想开店,只要去工商部门登记,领营业执照,代表私营经济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从这个角度讲,现在不管摆摊还是开店,其实都属于地下活动。
如果上面的领导比较保守,想要来查你,确实很容易出事。
这样一想,周桃又开始思考,是不是先不要开店,摆个摊卖会不会更安全一点?
许正强像以往一样,很少说话,只是静静听着。
听他们说到开店和摆摊,脸上若有所思。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九十八章不速之客
冯智信的性格乐观一点,倒觉得没那么严重,如果怕太显眼,可以把店开得相对隐蔽一点。
周桃觉得这话也有道理。
这时候不管摆摊还是开店,只要是个聪明人。还是会选择低调行事。
胆子太大的,往往会成为高层博弈的牺牲品。
因为初二要回娘家,冯冬梅母子吃了晚饭后,连夜回县城了。
许正强不好意思留在周桃家,最后也一同回去。
这让杨桂芳更加认定两人出了问题,否则他没理由跟冯智信一样,走得这么急。
晚上周桃一个人躺在床上,思考开店这件事。
最后决定开店的计划不变,不过稍做调整,在裁缝店附近找个相对偏僻的小店,最好周围没人摆摊或从事其它生意,免得招来有心人的注意。
反正熟食的主要顾客,是住在附近的居民,裁缝店这边地段不算最好,但是人口比较密集。
只要口碑上来了,不怕顾客找不到。
第二天早上,周桃一家带着礼物,一起去舅舅家做客。
大姨一家和小姨一家,也过来了,就连已经出嫁的表姐,也和自家男人来到这边。
因为外公外婆已经不在了,妈妈她们几个姐妹自己家的孩子也快可以出嫁了,加上舅舅不争气,所以彼此的关系越来越淡薄。
当然也跟那个极品舅妈有关。
那个女人的想法很奇怪,明明家里穷成这样,还想方设法往娘家拿东西,要知道她的亲妈当初可没拿她当亲闺女啊!
周桃记得很清楚,每当他们去做客时,那个女人总是舍不得把自家过年杀的鸡拿出来给她们吃,随便弄点粗茶淡饭应付一下,还大过年地哭穷,让人忍不住厌烦。
以前过年难得聚在一起,都要过个夜才回来,现在都是吃了午饭就离开。
不过今年不一样了,因为年前杨桂芳送了不少鱼肉过去,他记得二姐的好,所以把家里能拿出来的好东西,全部用来招待她们了。
亲戚之间就这样,心意最重要,舅舅真诚待客,她们就留得住。
当晚在那边住下来,第二天一起去大姨家做客。
大姨和小姨都嫁得比较近,回娘家只须步行半小时就到了。
只有妈妈嫁得远,毕竟是两个县了。
大姨性子比较拧,去年在周桃家为了女儿的婚事,有过一次争执后,表面上看,像是已经放下了,可是周桃总觉得她憋着一股劲,也不知道有什么打算。
不过自己是晚辈,有的话不适合说,所以当作不知道。
有这么多人在,当然不会闹出不愉快,她也是倾其所有,拿出来执待姐妹和弟弟。
初四在小姨家吃了午饭,大姨小姨和舅舅一家,一起过来周桃家做客。
杨桂芳自然也不会小气,鸡鸭鱼肉摆了一桌子,让他们吃个过瘾。
同样过了一个夜,初五早上他们全部回去了,走亲戚就此结束。
大伯知道她们已经走完亲戚,请他们过去吃中饭,两家人年后第一次,团聚在一起。
分家后,两家的变化都很大。
虽然还是住在老房子,因为要给两个儿子娶媳妇,所以花了不少心思,把房子收拾了一下。
院子和屋里全浇了水泥地,墙壁平整后刷了石灰,雪白雪白的很干净。
屋顶全部换成瓦片,这样粗一看,不比砖房差多少了。
“简单收拾了一下,比不上你们家。”见周桃打量屋里的情形,大伯周国胜不好意思地说道。
这样整理过后,每个来做客的村里人,都夸他们的房子弄得漂亮。
就连两个亲家,也对他们的房子很满意。
周国胜却清楚,比起周桃家,自家差得太远了。
“其实房子新旧问题不大,关键还是内部装修。”大过年的,周桃自然不会拆他的台。“等有钱了,墙壁换成砖头,就可以了。”
周桃前世听人说过,八十年代很多家庭都从泥坯房,换成砖瓦房。
等有钱了,再次去掉屋顶,加高一层变两层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