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向晚葵
这东西对自己来说并不值钱,主要是耗时费功夫。
反正自己和妈妈在家没事做,辛苦一下没关系。
她前世没有在东海县,所以没有做艾饺的经历,能亲手动手做一批,是个不错的体验。
去外面采艾青,也当踏青散心了。
煮熟后的艾叶,绞干水后装进袋子里,放进冰箱的急冻室,可以存放很久,什么想做艾饺了,解冻后把粳米揉进去就可以做了。
就算现在没有冰箱,也有办法解决,只要把艾青晒干后,放进坛子里密封就行。
这是前世别人告诉她的经验,没想到重生后还有机会用上。
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说,杨桂芳自然没异议,答应明天母女俩一起出去,再割一篮艾青回来。
既然桃子喜欢吃,那就多准备一些,也不是什么大事。
只要出门,到处能看到艾青,田边沟渠,山坡荒野,像野草一样,到处都有生长。
竹匾里的艾叶子已经收拾干净,剩下不要的倒进猪圈里,两人进了厨房,开始烧火煮艾叶子。
“对了,你大姨小姨前几天来过一次,说最近也从你那里拿了东西在卖——”杨桂芳边收拾灶台,边把家里最近发生的事,挑重点的说了说。“看他们身上都是新衣服,是不是赚了不少钱——”
女儿能帮她们,她一方面很欣慰,毕竟是自己嫡亲的姐妹。自家条件好了,也希望她们过得好。
另一方面,又怕女儿心软,让她们占了便宜。
亲戚之间,并不一定你付出了,对方就会感恩,从而给你足够的回报。
特别是小妹,精明外露,有便宜就会钻。
万一桃子受损失,那她宁愿女儿拒绝她们上门,断了这样的亲戚。
“赚钱是肯定的。”周桃在灶下笑着回答。“不过你别担心,他们帮我卖东西,等于帮我赚钱,所以反而是好事。”
具体的情况,不能跟妈妈说,免得她说漏嘴,带来麻烦。
只要让她知道自己并不吃亏,就足够了。
“那就好。”杨桂芳松了一口气。“不管谁找你,你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再让别人得些好处,不能傻傻地全心付出——”
这些大道理她以前虽然明白,却讲不出来。
最近半年,天天听收音机,她的见识也在增长,已经能讲些大道理了。
“放心吧,妈。”周桃安慰道。“能占我便宜的人,还没出生呢!”
母女俩一边聊天,一边煮着艾叶子,很快煮熟了。
打开锅盖,一股艾青特有的香气涌上来,还带着些草药气息,有些苦涩。
杨桂芳用筷子搅了一会,然后捞上来,装在沥水的竹篮子里。
用水这样煮熟,能去掉一些苦涩味,这样加入粳米粉后,就只剩下植物的香味,味道会更好。
“可惜没有芝麻,否则加棉白糖一起包着吃,就更香了。”杨桂芳趁着放凉艾叶子的空隙,准备里面的馅料,此时遗憾地说了一句。
甜的她准备包红豆馅和白糖馅,红豆是村里人种的,她找上门去买了两斤,足够用了。
因为打算今天去割艾草,所以昨晚就把豆子煮烂后,装在盆子里。
现在拿出来加入糖搅拌,就能用了。
至于咸的馅料,就丰富得多。
自家腌的芥菜,加入香干、笋丁和肉丁炒熟,装了一大盆。
咸菜艾饺味道最好,所以是主打,必须多备一些。
其它像咸肉香菇炒鸡蛋,也准备了一些。
因为以前没有单独做过,她其实也不知道用什么馅料比较好吃,所以干脆把好吃的都炒了。
“村里没人种吗?”见妈妈这样说,周桃以为她馋这个味。“要不我去一趟公社,那边应该能买到吧?”
就算供销社没有,请卫伯伯帮忙打听,应该也能弄些回来。
本地的气候,其实非常适合种芝麻,没理由全公社没有人种。
“我也是随口一说,别搞得这么麻烦了。”听桃子要去公社,杨桂芳连忙阻止。“你想吃什么馅料,也可以跟我说,现在准备还来得及。”
现在家里各种食材非常多,还有酱肉和咸肉,加萝卜干来炒,也非常美味。
对了,还有咸蛋,加点蔬菜在一起,也可以包艾饺。
“够了够了。”周桃听妈妈说了各种口味,头皮都发麻了,连忙回答道。
看来妈妈也是第一次自己动手包艾饺,所以有些不知所措。
那些食材炒了下饭吃,味道自然都不差。
如果用来包艾饺,就不知道会变在什么口味,别最后成了黑暗料理。
见女儿这样说,杨桂芳也没坚持。
不过四五十只艾饺,咸甜各两种口味,确实差不多了。
这时候煮熟的艾叶子已经放凉了,杨桂芳把水挤干,放在砧板上切碎,再用力剁烂。
然后拿来一只干净的搪瓷脸盆,装了两碗粳米粉,然后把艾叶放进去,开始搅拌揉搓。
这个过程比较长,必须揉均匀才行,否则艾饺皮绿绿白白,味道虽然没问题,总归不好看。
到最后脸盆里多了一团粉绿色的面团,足有篮球那么大。
杨桂芳见面团差不多了,就把它搓成长条,再用手一团团摘下来,每颗大概鸡蛋大小,放在干净的白布上,开始包艾饺。
周桃前世是公司一把手,每年春节前招待公司高层吃年夜饭,大多是在酒楼进行。
偶然兴致来了,也会在家里招待她们。
在家做饭是酒楼没法比的,除了气氛温馨,过程也充满乐趣。
公司高层有北方人,所以包饺子也是其中一项有趣的活动。
和面的工作,就交给他们,至于包饺子,自然是全员参与。
周桃一开始包得不成样子,认真请教后,才慢慢有点样子了。
艾饺的模样跟水饺肯定不一样,不过动手能力强了,学什么都像。
杨桂芳没想到周桃连这个也会,非常惊讶。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十五章成长的烦恼
两人一起动手,把包好的艾饺放在垫了白布的饭架上。
后来放不下了,于是砧板上、桌子上到处都乱放。
“妈——”周小满放学回来,边叫边进屋,看到周桃,兴奋地大叫一声。“姐,你回来了——”
好久没看到姐姐,他也很想她了。
只是男孩子年纪大了,不能像小孩子一样,表现出对姐姐依恋的样子,被同学知道,会笑话的。
所以叫过之后,他故作镇定地放下书包,走过来站在她旁边。
“怎么感觉你又长高了?”周桃望了弟弟了一眼,见他的头发又变长了,此时软软的垂下来,非常光滑和黑亮,大概是营养跟上了,又用洁体膏清洗过,手感应该非常好,很想去揉一揉,只是手上全是面粉,不方便动手,笑着问道:“最近有量过吗?现在多高了——”
以前一直希望弟弟长得高高大大的,因为这样才符合时代的审美。
也让自家的基因变得越来越好,毕竟爸妈的个子都不高。
等他以后结婚生子,只要老婆不是太矮,孩子肯定会长得高。
可是现在又有些担心了。
不会是因为给他吃了淬体丹,补过头了吧!
最近家里可是油水不断,哪一顿没有肉禽蛋做成美味,摆上桌随便他吃?
屋后池塘还有吃灵草长大的各种鱼,妈妈也经常做给他吃,这些都是普通人很难享受到的。
加上天天高强度运动,吸收能力特别好。
如果因此让他的身体出了偏差,那就头疼了。
在周桃看来,男孩子长到一米八就够了,最多一米八五。
如果到一米九,那就太夸张了,除非去当专业运动员或模特。
这样的身高,不管在哪里,都是鹤立鸡群,高高在上,跟其它人站在一起,就会有距离感,不容易打成一片。
想想姚明,谁敢跟他站在一起拍照?
就算找对象,也得找个一米七以上的,那等于是给自己增加了难度。
要知道一米六的女孩子,站在一米九的男孩子旁边,多少会有些不成比例。
周桃感觉自己要为弟弟操碎了心。
“也没长多少,只有一米七四。”周小满搔了搔头,不好意思地回答。
他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
去年这个时候,他还坐在第一排,算是班上最矮小的男孩子之一。
没想到一年过去,自己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现在已经坐在倒数第二排了。
班上还有几个比他长得高大的同学,大多留过级,年纪比他大两三岁,已经十六七岁了,长得高也正常。
还有两个的父母就是高个子,遗传的力量特别强大。
以前那个同桌,一年下来,几乎没什么变化。
现在才刚到一米六,跟自己站在一起,已经差一大截了。
每次两人走在一起,他都有种奴隶翻身当主人的得意。
这种微妙的心理,不是当事人,真的很难形容。
“不错不错。”见他的身高还在可控范围,周桃安心不少。
男孩子十五六岁个子长得快,以后就会慢下来,自己不必杞人忧天。
周小满听到姐姐夸奖自己,就在旁边嘿嘿地笑。
同时更加坚定每天锻炼的决心。
杨桂芳倒没关心这些,见儿子放学了,连忙拿起饭架上的艾饺,到厨房开始下锅蒸。
儿子已经到家,想来老公也快回来了,等他到家,正好可以出锅吃。
如果太晚了,就会影响做晚饭。
“你想帮忙做艾饺的话,就先去洗手。”见弟弟站在旁边一付跃跃欲试的样子,周桃提醒道。
前世很多家长,反对男孩子动手干这些,认为学生只要好好读书就行,没必要分心做这些。
周桃倒不觉得男孩子学这个有什么不好。
一个人想在世上活得好,必须有生存能力,而家务是必修课。
否则你离开家人,到了异地家乡,什么都不会干,怎么生存下去?
家里有钱还好,可以天天住宾馆吃酒店,衣服脏了丢掉,买新的换上。
能过上这种日子的,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人必须自己亲自动手。
等将来找对象,也容易吸引女孩子。
一个动手能力强,懂生活的男孩子,在同等条件下,更容易获得女孩子的青睐。
“噢。”周小满轻快地应了声,匆匆去洗手。
等他擦干手回来,周桃教他包艾饺的诀窍。
可能是从来没有碰过面粉,他一开始笨手笨脚的,包出来的艾饺也是怪模怪样,根本不能见人。
周桃也不着急念叨,边安慰边示范,让他慢慢学别着急。
就算把粉团包坏了,也没关系,家里不缺这点面粉,浪费了也无所谓。
相比培养弟弟的动手能力,其它都是小事。
何况这几个饺子只是丑陋了一点,蒸熟了照样可以吃。
周小满最喜欢跟姐姐在一起,就是因为这一点。
她不像别的人,会因为你犯错,不断埋怨你笨,反而让你慢慢来,不要担心失败。
这样一来,思想包裹放下来,学东西反而会更快。
周小满包坏十来只后,很快掌握了诀窍,开始包出像模像样的艾饺,速度也非常快。
“不错啊!小满,你什么时候也学会包艾饺了?”杨桂芳把一饭架的艾饺蒸熟,拿出来在一边凉着,过来拿剩下的艾饺去蒸,看到儿子也在帮忙,而且包出的艾饺有模有样,非常惊讶,高声嚷了一句。
包艾饺是小事,就算包得再好再快,也比不上学习出色。
不过能做到这一步,只能说明他心灵手巧,总归是好事,所以不吝夸奖。
周小满就嘿嘿地笑,没有解释为什么?
“无非是熟能生巧罢了。”周桃在一边答了一句,又转头对弟弟说道:“你年纪还小,有很多东西不会很正常,但是要记住一点,不管做什么,都要认真学,别要怕难为情,知道吗?”
中国式的教育,历来是训斥多鼓励少,不管是家里,还是学校。
发现孩子不会某项能力,不会反思原因或换位思考,只会责怪孩子笨,无故给孩子增加压力。
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害怕出丑被骂,从而缩手缩脚,缺乏自信。
前世很多年轻人眼高手低,什么都干不了,除了父母反对他去干学习之外的事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孩子胆子小,害怕失败,不敢在公开场合学习技能。
周桃希望小满在自己身边时,能给他提供一个好的环境,避免他养成遇事喜欢退缩的恶习。
等以后考上高中或者大学,甚至踏入社会进入职场,身边的人未必有自己这样有耐心。
所以越早培养他的自信,越有好处。
等他内心强大了,就不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就算有老师同学或者同事上司针对他,他也能自动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至于被打倒。
“我明白了。”周小满听懂了姐姐话里的意思,认真地应下来。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十六章爸妈的变化
母子三人把剩下的艾饺包完,放进锅里蒸,这时候周国勇也回来了。
杨桂芳一边继续烧火,一边拿碗装了几只已经放凉的艾饺,让大家都尝一尝。
作为妻子和母亲,她最大的期盼,就是做出美味的食物,看着一家人津津有味地吃完。
艾饺这种当地的美食,虽然大家都知道怎么做,可是那时候穷,很少有人家做。
还是在娘家时,她吃过一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时候父母还健在,姐弟几个才十岁出头,正是粮食最紧缺的时候。
她每天总觉得饿,最大的盼望,就是能填饱肚子。
有一年家里养的大肥猪在清明节前卖出,一家人都盼着能吃一次肉,父亲没有让大家失望,带回来一斤肥肉。
母亲把肥肉熬成油,装在搪瓷杯里,用来炒菜。
这样一来,后面几个月家里就能沾荤了。
第二天,母亲用自家母鸡下的鸡蛋,换了两斤粳米粉回来,然后去割了一篮艾叶子回来,说要做艾饺给大家吃。
当天下午,把面团弄好后,又用自家腌的咸菜和熬过油的油渣一起炒熟,用来做艾饺馅。
那一天一共包了近六十只艾饺,每个人都分到了十来个。
杨桂芳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美味的食物,即使过去二十多年,也依然记得当时的感觉。
嫁到周家后,她依然怀念这个味道,每年清明到了,都盼着能包一次艾饺。
可惜家里的东西全部被婆婆控制着,她没机会碰到,所以只能想想而已。
现在已经分家,自己能作主了,她才重拾梦想,去割艾草回来做艾饺。
意外的是,女儿居然也回来了。
这让她更加激动。
在女儿的建议下,艾饺终于做好了,里面馅料的丰富程度,是以前不能比的。
可是她依然很忐忑,就怕家里人嘴巴刁了,不满意这个味道。
“怎么样?好吃吗?”见老公最先夹起来咬了一口,她紧张地问道。
他吃的是咸菜馅的艾饺,比起其它口味,应该最正宗。
不同的口味,她分别做了记号,每个人都可能挑自己最喜欢的口味吃。
“不错,非常好吃。”周国勇认真地品味了一下,然后满意地点点头,“比公社那边卖的还好——”
说完后又大大咬了一口,一只很快下肚。
在公社农机厂当电工后,平时比较空闲,每天吃了中饭后,等儿子回学校,都会和同事去街上逛了一圈。
今天还看到有人在卖艾饺,就买了一只豆沙馅的尝了尝。
可能是因为很少吃到,他当时觉得味道不错。
可是跟家里的一比,就差得差远了。
想到老婆还没开始吃,于是从自己碗里夹起一只艾饺,递到她嘴边,让她也吃一口。
杨桂芳借着他的手,咬了一口,满意地点点头。
那味道,绝了。
心里倒没多少得意,用了这么丰富的配料,不好吃才怪呢!
注意到儿子女儿还在旁边,顿时不好意思起来。
“喜欢就好,今天我和了二斤面粉,做了五六十只,管够。”说完,掩饰地转过身,自己拿了碗筷,夹起一只一口咬下去。
周桃望了爸妈一眼,心里有些惊讶。
自己是不是眼花了,他们居然在自己面前撒狗粮?
这时候农村夫妻都很矜持,不会有亲热的表现。
自从上次妈妈从悬崖摔伤后,爸爸悉心照顾了几天,两人的关系算是恢复了正常。
可是绝没到今天这样的地步。
又一想,爸妈以前关系不怎么好,主要是因为大伯和奶奶他们。
现在分家了,没有外力影响他们的感情,关系自然往好的一面发展。
加上家里吃穿不用愁,没什么生活压力,两人过惯了苦日子,自然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
再说他们年纪也不大,不过四十左右,换成前世,爸爸还是一枝花的年纪呢!
人心都是肉长的,没有了以前的疙瘩,关系越来越亲昵,不是正常的吗?
想明白这一点,周桃不再理他们,夹了一只咸菜味的,吃完后就放下筷子。
用米粉做的食物,容易积食,一会还要吃晚饭,吃得太饱,晚上会不舒服。
妈妈吃完一只,也停止了,只有弟弟和爸爸,每人吃了三只,才停了下来。
“清明节马上到了,你们工厂没有什么表示吗?”吃完艾饺,放下碗筷,开始做晚饭,周桃随口问道。
一般来说,集体单位都比较大方,反正用的不是自己的钱。
趁过年过节,多发点东西很正常。
“没有。”周国勇摇头。“新来的领导比较正派,不会乱发福利——”
他尽管不懂管理,也知道乱发东西不对。
别看工人拿到手的东西不多,钱却一点不会少花,因为上面的领导会拿得更多。
说得夸张一点,给工人发福利,只是他们给自己贪工厂好处,找个由头罢了。
工厂效益不好,万一倒闭了,大家就会丢工作。
女儿帮自己找工作不容易,他不希望丢了饭碗。
“看来换个领导也有好处。”周桃点点头,对父亲会说出这番话非常意外。“这样干下去,工厂说不定真能赚点钱,你们的工资也不用担心发不下来了——”
人都会随着环境发生改变,看来爸爸在工厂没有白呆,已经有了起码的管理常识。
这样一来,将来就不用担心找不到事做。
就算过来帮自己,也能在基层做个管理人员,不会浪费。
看到自己买的糯米藕,才想起种荷花的事,于是问爸爸能不能买到种子?
“这个要问一问才行,我也不清楚哪里有得卖——”周国勇一听,不敢马上下结论。
大队水库的最南端,有一片十来亩的水塘,就种了藕。
每年过年的时候,如果没卖出去,家家户户都会分到几节。
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如果后院种一片藕田,确实是好事。
既可以赏荷,又可以吃到藕,还不会影响养鱼,一举三得。
“那你明天问问大队长——”周桃想了想,提议道。
既然大队有种,说明有种子,爸爸去问,国昌叔应该会给面子。
“行。”周国勇觉得有道理,就答应下来。
第二天吃了早饭,爸爸和弟弟先后离开后,周桃和妈妈一人背一只茶篮,去村子前的荒地割艾青。
走出村子,还没找到目的地,看到有人跟她打招呼。
“桃子回来了?”一个中年妇女,此时蹲在地上采艾青,看到周桃,主动叫了一声。
周桃望过去,发现是许建娣,顿时一愣。
去年刚重生时,她还来过家里,跟奶奶谈过彩礼的事。
后来这件事不了了之,就没有再见过面。
现在许正强跟她妈妈彻底断了关系,想来也不会跟许建娣走动,没想到她还会主动跟自己打招呼。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十七章曾经的人穷志短
“嗯。”周桃应了一声,没有过多的表情。“你也在采艾青啊!”
村里不知道自己跟许正强的真实关系,如果自己跟她太过亲近,反而会给村里人不好的联想。
万一他的家人误会了,以为自己是在代替他向家人释放善意,那只会给他带来麻烦。
“是啊!”许建娣不知道周桃一刹那动了这么多念头,能获得她的回音,就已经满足了。“你们娘俩福气好,不用上工,可以慢慢采,我一会还要去下地,只能趁这个时候抓紧采一点。”
看到杨桂芳即使出来干活,也是一身新外套,估计以前的旧衣服全部丢干净了,就有些羡慕。
春天早上还有露水,她出门时怕打湿布鞋,所以穿了双塑料凉鞋。
此时挽起的裤腿有些湿了,露在外面的皮肤冻得红红,看起来有些儿狼狈。
而杨桂芳脚下穿了一双黑色的女式雨靴,裤腿塞进靴桶里,不用担心被地上的杂草弄脏,比城里人还干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