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向晚葵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四十三章多功能婴儿背带
还好周桃反应快,一下子搞明白了。
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到时硬拖着江娟回家,那真的要闹笑话了。
“还笑——”周桃走出来,狠狠瞪了她一眼,还威胁地挥了挥手,见她依然不为所动,笑得停不下来,只好无奈地说道:“这么大个人了,还这样没心没肺——”
认真说起来,这也是她的优点。
碰到这样的事,能一笑了之。
换个脾气差一点的,早恼羞成怒了,那她跟吴江娟只怕会有隔阂了。
“别理她——”周桃在吴江娟旁边坐下来,安慰地拍拍她的肩。“工作的事,我原本打算下午再跟你说,继续现在说开了,那我就说说我的计划——”
看来是因为自己没有给她一个明确的答复,让她误会自己的态度了,所以才会这样暗示秋宇。
早知道直接告诉她好了。
“你有什么打算——”卫秋宇这时候也不发疯了,走过来坐在周桃的旁边,认真地问。
对于吴江娟,她自然是希望她过得好,免得受婆家的人的气。
可是这时候想了想,自己这边确实没有办法安排吴江娟。
一方面,已经有赵志红这个打杂的人了,不可能回绝她,换上吴江娟。
别一方面,她有两个孩子,现在才几个月大,天天要吃奶,不可能丢在家里,让婆婆带。
如果让她带在身边,那孩子哭闹起来,影响江娟自己的工作不说,还会让顾客厌烦。
像周桃说的,她们是花钱来消费的,不是来受罪的。
自家孩子哭闹,已经够头疼了,出来理个发烫个头,还要再受这个罪,下次说不定不来了。
“我们两人的店里,没有适合她的工作,我的想法是,给她一些商品,去外面摆摊——”周桃回答道。“这样的好处是,一个是时间自由,另一个是可以继续带孩子,还能让老公帮忙——”
接下来又简单介绍了一下具体的做法。
比如每天早上,可以让老公送母子俩去摆摊,中午给她们送饭,下午再去接她们回来。
如果生意不错,那老公也不用赚工分了,两人一起干就行了。
“这个办法确实好。”卫秋宇想了想点头道。“只是孩子这么小,总不能随便让她们睡地上吧!”
摆摊一般是在露天场所,最好也是在别人家的屋檐下,总不能随身给宝宝带张床,给他睡觉。
宝宝抵抗力低,如果因此受了风寒,那赚再多的钱,也抵不上损失。
吴江娟也转头望过来。
周桃的办法,确实很好解决了自己的困难。
再说过来前,她也去打听过周桃的情况,据说她的亲戚,现在都在摆摊卖东西,赚了不少钱。
在农村虽然信息闭塞,但是这时候娶妻嫁女,一般都在周围公社村与村之间进行。
她所在的村子里,就有人娶了周桃小姨家同村的女孩子。
那个女孩子跟人聊起周桃小姨家的变化,她在家也听说了。
后来一打听,居然还是熟人,她找周桃的心就更热切了。
公婆和老公一催促,就马上过来了。
“我一会儿帮江娟设计一条婴儿背带。”周桃轻松地回答。“到时把宝宝固定在身上,不用再抱着,到时你不管做什么事,都不会受影响——”
说完,用手示意了一下。
如果想两个都带在身边,到时一个绑在前面,一个绑在背上,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吃得消。
“这个办法好。”卫秋宇一听,觉得周桃确实厉害,一下子解决了现在最大的问题。“那我们还等什么,现在马上去楼下,让师傅把它做出来啊!”
说完硬把周桃拉起来,要她去下面安排。
“急什么?吃了饭再弄这个也不晚——”见她咋咋乎乎的毛病又犯了,周桃气得想打人。
“都是自己人,吃饭早一点晚一点有什么关系——”卫秋宇可没这个眼色,想一出是一出,又朝吴江娟挤挤眼。“江娟你说对吧!”
“如果方便的话,我也想看看——”吴江娟自然不会反对。
抱着孩子出门,最害怕的是坐车,每次有个急刹车,就怕自己摔倒,然后伤到宝宝。
如果双手能空出来,那扶着座位,就不用担心了。
“行,那就下去吧!”周桃拗不过她们,只好下楼。
先去放布料的杂物间,找了一块花色比较明艳的花布,拿出来交给杨师傅,然后说了自己想要背带的模样。
杨师傅仔细听了后,又问了一些细节,这才开始裁布缝制。
不到十分钟,背带就好了。
周桃帮忙接过宝宝,开始把她固定在吴江娟的胸口。
前世她看过宝妈如何用背带固定孩子,这时候就算手法不熟练,方法还是不会弄错。
“怎么样?”等背带固定住后,周桃问吴江娟。
“确实方便多了。”吴江娟伸出双手,做了几个动作。“炒菜还不行,会烫到宝宝,洗碗抹桌这些家务,就没问题了。”
最近两个月,她的全部精力都在壮壮身上,感觉自己整个人已经废了。
没想到现在又可以干活了,她的内心充满了欣喜。
“那你先这样背着,习惯一下。”听她这样说,周桃也很有成就感。“如果发现有什么不对,我们再修改。”
她只是照着记忆的样子设计的,如果细节上有差别,一时也看不出来。
这需要吴江娟自己提意见。
“好。”吴江娟连忙应道。
接下来三人一起进厨房,周桃炒菜,吴江娟帮忙淘米,卫秋宇则洗菜。
一时间仿佛重回到以前一起的日子。
周桃对重生前的印象不是太深,所以感触不多,吴江娟和卫秋宇则非常感动。
“唉,自从江娟结婚后,我们已经好久没有这样在一起了——”卫秋宇把菜洗好后,放在干净的脸盆里,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以前经常听哥哥姐姐说不想长大,要珍惜现在的日子,她还没有体会。
这一刻,她真的希望自己不要长大,永远保持中学时的模样。
“是啊!”吴江娟没想卫秋宇会这样说,惆怅地接口。“你们两人还好一些,跟以前没多大变化。我现在有了宝宝,感觉自己已经老了,跟你们不是一个年纪的人了——”
这种老,不是生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
她急着想融入两人的生活,何尝不是在留恋以前在一起的小女生时光?
“别矫情了,如果你们有心,大不了经常约日子聚一聚好了。”周桃早没有了这些想法,此时泼冷水道。
人的长大是不可逆的,她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这份友谊,并努力赚钱,做到财务自由。
那样的话,才可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四十四章理发店开张
吃过午饭,吴江娟准备回去时,周桃拿出纸笔,写下了一批货物的名称和数量,让赵志刚去一趟仓库,把东西拿过来,并做好帐。
其它人来拿货,让她们自己去选择。
吴江娟不一样,周桃直接替她作主了。
又交待了摆摊卖东西的一些诀窍,这才放她回去。
现在宝宝不用双手抱了,这包东西虽然有些重,慢些走的话,应该没问题。
作为好姐妹,自己能帮忙的,就是给她提供一个机会。
具体怎么做,要她自己去努力。
带着哺乳期的孩子去摆摊赚钱,确实很辛苦,但是想过得比别人好,就要对自己狠一点。
这是对吴江娟的一次考验,如果撑过去了,她以后才能继续跟自己当好姐妹。
如果她不行,那自己和周桃还是会帮她找一个轻松一点的工作。
不过这样一来,大家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想继续像以前一样,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肯定不可能了。
所谓朋友,一方面是交心,必须三观相近,性格相投,人品没问题,才能在一起。
另一方面,必须有共同语言,这跟金钱无关,跟地位无关,只跟眼界和见识有关。
两个人在一起,如果连交流都出现了困难,时间长了,关系肯定会越来越淡。
直到最后,这段感情变成了回忆,某天想起来,还会惆怅地叹息。
曾经最好的朋友,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散了。
不过周桃并没有在这件事分心很久,因为理发店就要开张了,前几天她必须在店里帮忙。
虽然已经把几个发型的做法教给大师傅李娜,以她的经验,做出来不会差多少。
不过本着顾客就是上帝的服务宗旨,还是要防止有人提出特别的要求,这个只有周桃才能做到。
开张当天,来了不少朋友。
普通顾客,都由李师傅在接待,圈子里来捧场的朋友,则由周桃亲自动手。
这时候的烫发很简单,用塑料发卷把头发卷好,在专用的机器里定型,然后再吹出造型即可。
赵志红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已经能帮顾客洗头,卷头发,简单吹风,出了不少力。
反倒是卫秋宇,只会在一边指手划脚,具体的事,反而插不上手。
好在国营单位的服务就那样,有的顾客排不上队,也不会吵闹,回去后准备下次再来。
周桃做的几个卷发样式,已经吸引了不少爱美的女士,相信她们最终还是会选择她们这家店。
卫兴华今天也过来了,看到店里这么热闹,暗暗满意。
这家店可是女儿和周桃开的,生意越好,赚得越多。
下午祝良骥也过来了一趟,算是给外界传达了一个信息,这家理发店,是有人撑腰的。
倒不是怕有人捣乱,如果有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敢这样做,周桃会教他们怎么做人的。
主要是他那个圈子里的人,知道这件事后,为了向他示好,多少会介绍一些顾客来这边消费。
傍晚机关下班后,商书记没有直接回家,也过来店里转了转。
他原本没打算理发,不过周桃见他的发型有些土,建议他修了一下。
最后周桃根据他的脸型和气质,给他理了个前世著名硬汉高仓健式的发型,看起来特别显精神。
商书记非常满意,一再向周桃道谢。
到了他这个层次,任何改变,都会引起有心人解读。
而现在已经进入改革开放,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形象,对一名领导者来说,也非常重要。
当天晚上,算了一下收入,居然有三百多块。
周桃没有放在心上,她的裁缝店一天的收入,比这个还多不少。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的理发店,完全靠技术吃饭。
不像前世,最赚钱的不是理发烫发,而是染发和焗油,做一次就要几百块。
不过前世理发店竞争厉害,每一家新开张,一般都会让人办会员卡,这样不但能把顾客捆绑在店里,还先有了一笔收入,方便继续投入。
但是卫秋宇却很兴奋。
这还是第一天,只要口碑打出去,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
到了周末,干妈依约过来,周桃亲自帮她固定住发卷,准备替她设计一个发型。
当烫发成为全民时尚后,其实没有人再会因为她是老师,而说什么闲话。
考虑到干妈的性格,周桃打算帮她弄个显年轻的微卷齐耳短发。
她现在留的这种妇女主任式的发型,确实有些土了。
可惜干妈的脸有些大,否则弄成潘虹那种高冷知性的发型,肯定更漂亮。
最后弄了一个山口百惠在血疑里的发型,又略微做了些改动,让它适应干妈的气质。
“这样是不是弄得太漂亮了。”冯冬梅没想到经过周桃一收拾,自己像换了个人,顿时有些不知所措了。
人都是年轻过的,如果自己现在只有二十来岁,那搞得再好看,也不会拒绝。
可惜现在已是中年人了,再打扮得这么时尚,会被人笑话吧!
“妈,这发型不是漂亮,而是端庄,跟你的职业很配的。”周桃笑着安慰道。“再说今年不同往年,很快这个发型就会流行起来,到时你就不会担心了。”
这时候任何一件好看的衣服,就会被人大量模仿,大家都以穿同一款漂亮衣服为荣,从来不担心跟人撞衫。
发型也一样,任何一个样式流行起来了,大家恨不得全部剪成一样。
甚至不会考虑自己这个年纪和脸型是不是合适。
就像玻璃窗陈列的几个发型,到今天为止,至少做了四五十个人了。
“如果这样,那我倒不用担心了。”听说不是自己一个人烫这样的发型,冯冬梅一下子放松下来。
就像周桃猜测的那样,理发店开张不到一个星期,街上出现了大量自己设计的卷发样式。
从效果来看,很多应该不是自家店烫的。
也就是说,其它理发店为了生意,也在学习自己的这些样式。
原以为国营店很骄傲,是不屑这样做的,没想到自己高估他们了。
这样一来,自家的理发店,等于在东海县,引领时尚了。
想保持这一地位,看来还得继续设计新发型。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四十五章制茶技术及格了
理发店生意稳定下来后,周桃懒得每天去了,只有碰到困难时,再去帮一下忙。
新设计的几个发型,很快又掀起新的潮流。
店里每天的营业额,已经稳定在五百块左右,去掉所有成本,至少有三百块净利润。
因为实在太忙了,卫伯伯帮忙又从其它地方找了个大师傅。
而卫秋宇则学着去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比如给顾客洗头发,吹干头发等等,这才撑了下来。
至于大胃王那边的茶叶生意,也进展非常快。
照着周桃提供的视频,他们已经请机械厂生产出茶叶加工设备,随时可以安装投产了。
当然要做出好茶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周桃成了他们的茶叶顾问,每次茶叶炒制完成,都会马上发给她样品,让她判断她坏。
对于能直接下判断的,她就说结果。
有些她也拿不定主意,就去茶厂找金师傅帮忙。
金师傅毕竟是专业的,只要拿到茶叶,就能马上判断出问题在哪里?
有时候会提醒温度高了,有时候会说揉搓速度过快了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改进制茶工序。
可惜的是,金师傅制茶也是靠经验,没有一套完整的数据做参考。
如果是外资企业,肯定会把每一个步骤数据化,那样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基于这个原因,周桃让大胃王每次改进后,都把具体的数据记录下来,方便以后查询和反馈,保证能不断优化制茶过程。
毕竟不同等级的青叶子,加工要求是不同的。
数据越完整,以后越不受师傅控制。
中间她收了大胃王近千斤茶叶,分成七成拿到茶厂,制成两百多斤茶叶。
这时候的加工费非常低,金师傅才收了她一百多块钱。
周桃不好意思之余,又买了一批香烟和肉食,送到茶厂表示感谢。
中间金师傅的女儿金晓丽也来过一次。
周桃知道金师傅的想法,于是叫上许正强和冯智信一起吃了一顿,算是把自己关系最好的朋友,都介绍给她了。
至于以后能不能跟他们成为朋友,甚至跟某个人谈恋爱,这要看他们自己选择了。
如果她们有缘,那自己也算当了一回月老。
在周桃看来,一个人能不能进入更高的圈子,关键还是靠自己。
如果你能力足够,只有获得一个人的认可,以后就能跟圈子里的所有人,都成为朋友。
否则的话,就算大家一起吃过饭喝过茶又怎么样?
除了碰面时,可以跟朋友介绍这人我认识,引来一些羡慕之外,其它又没什么意义?
不过为了感谢金师傅,聚会结束后,周桃送了一套衣服给金晓丽,又带她去理发店烫了个漂亮的发型,算是把她的形象来了个大的提升。
这样一来,就算无法吸引自己身边的朋友,至少也能在供销社那边,结识一些更好的男孩子。
年轻的男孩子,都是看脸的,金晓丽变漂亮了,自然会有人动心。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过了谷雨,茶叶已经开始变老了。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试验,大胃王那边的制茶技术,终于初步掌握了。
当他发过来一袋新的茶叶,以及厚厚一本制茶参数时,周桃也不得不佩服他的严谨态度。
“不错不错。”泡了一杯茶尝了尝,周桃确定茶的味道已经跟自己这个位面差不多了之后,最后下了结论。“你们的制茶技术,已经基本合格了。”
只要以后在制茶过程中,继续总结和摸索,就不用担心炒不出好茶。
“这一切全靠你帮忙,如果靠我们自己瞎琢磨,只怕一年后也达不到这个效果。”大胃王听了,又兴奋又感激。
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那下一步也可以进行了。
茶楼已经找了几家,他准备同一天开张,让它成为本市的一道风景。
至于说书的大家,肯定无法请得动,他们邀请的是年轻一代最出名的几个传人。
钱给到位了,他们也没意见。
再说每个人签的不是长约,只要一部书讲完,就可以离开。
“到时你录下来我看看——”听说已经准备好,周桃兴致勃勃地说道。
到现在为止,还不知道那个位面的文化发展情况,如果能亲眼看一看,就能有个大致的猜测。
前世看重生穿越文,经常有主角拿另一个世界的文化资产,抄书抄歌,从而走向人生巅峰。
周桃有智脑和系统,倒没动过这个脑筋。
万一什么时候有需要,也可以玩一把。
人嘛,没必要把自己限制死,活得潇洒一点有什么不好?
“没问题,一定发给你看。”大胃王听说周桃有兴趣,一口答应。
至于高档茶叶的推广形式,现在还没有完全定下来,一方面要电视台配合,不是说搞就能搞。
另一方面,要跟相关部门跟进协调,不可能一下子完成。
这件事主要靠父亲利用自己的人脉在做,他插不上手。
周桃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劝他别着急。
有些事自己可以控制,只要前面多用点心,就不会出差错。
而这种需要外力推动的行动,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成功。
理发店的生意稳定下来之后,天气也开始转暖,周桃从大胃王那里又运过来一批库存春装,开始销售。
虽然现在的社会风气,已经开始变得开放,这主要表现在大家的穿着打扮上。
原来街上一律黑白灰和军绿色,现在已经变得多姿多彩。
就连人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天早上,周桃去街上买熟食店需要的材料,经过一条弄堂时,里面传出一阵熟悉的音乐声。
咦?这不是邓丽君的歌声吗?
印象中要到八十年代,才能在国内的电视电台上,听到这种“靡靡之音”。
现在应该是禁止播放的,哪个电台胆子这么大?
走过去一看,看到一个打扮时髦的年轻男孩子,提着一台录音机,正跟一个女孩子从里面走出来。
原来是录音机,难怪。
不过那个男孩子的打扮,已经超过这个时代了。
上面穿了一件红黑相间的格子外套,下面一条黑色的喇叭裤,屁股勒得紧紧的,裤脚口又大得非常夸张,旁若无人地走出来。
每当有人望过去,就高傲地抬起头,一付老子天下第一的模样。
周桃一时有些糊涂,搞不清是因为自己的重生,才让东海县的社会风气,发生了变化。
还是到了这个时候,这些国外的审美和港台音乐,已经流传进内地了。
不过录音机是个好东西,既然别人能买到,那说明国内已经有货了,什么时候自己也买一台。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四十六章准备生日礼物
因为这个原因,周桃特意去了一趟供销社,发现里面根本没有录音机卖。
看来自己想错了,这个时代依然照着原来的进程在发展。
至于那个男孩子,估计是有别的路子,才偶然搞到了一台录音机和邓丽君的磁带。
忽然想到前世看过的一则消息,或许这就是它们的来历吧!
1978年夏末秋初,作家殷立民忽然发现身边有很多年轻人,提着录音机,在上海街头和公园里播放邓丽君的歌曲,“开始我只认为年轻人好奇,喜欢玩这种收录机新玩意儿。后来发现情况不对,竟然越来越多的人提着收录机在大庭广众大声播放邓丽君的歌曲。”
大陆的“邓丽君热”在1978年突然出现,并非偶然。
这一年,录音机被允许由探亲的华侨自港澳带返内地(有数量限制),“各类学校用于教学的录音机”,也不再实行专项报批手续。商业部组建的“赴香港考察小组”,自香港康力公司以每台93港元的价格,购买了1万台盒式收录机。
1...133134135136137...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