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向晚葵
到了五十年代中期,他们的日子又难过起来,于是准备搬离东海县,去香江投奔父亲。
当时国内气氛有些紧张,很多人为了自保,不敢介入他们的事。
只有许绍辉依然像以前一样,全心全意帮忙,听说他们要离开,还帮他们收拾行李和叫运送的车子。
“你是说他们离开东海县,还是许叔叔帮的忙?”周桃没想到中间还有这样的纠葛,非常吃惊。
这时候最稳妥的做法,自然是跟他们划清界线,这不是开玩笑,而是立场问题。
要知道那时候很多夫妻和父母子女,也选择划清界线,老死不相往来。
“是啊!”冯冬梅感慨地回答。“因为这个原因,等你许叔叔意外去世,你冯叔叔才敢暗里帮助正强,否则以他爷爷奶奶的能力,想养大他也不容易——”
这不是她摆功劳,而是那几年困难时期里,确实靠他们暗里的资助,许正强才能健康长大。
否则一个挣不了工分的家庭,想活下去可不容易。
“这件事许正强应该不知道吧!”周桃敬佩地望了干妈一眼,问道。
其实根本不用问,从冯智信惊讶的神情里,就可以猜到。
因为连他也不知道,说明他们瞒过了所有人。
心里暗暗为许正强感到庆幸。
他确实有一个好父亲,就算早早离开人世,也留下人脉,愿意保护自己。
否则后果如何,都不用多说。
那时候因为饥荒原因,确实饿死过不少人。
像他们这样老的老,小的小,能活下去的机会,确实不大。
“有什么好说的——”冯冬梅叹了一口气。“那时候我们家条件不错,偷偷弄些粮食给他们,也是应该的。”
说到这里,心里突然沉重起来。
许绍辉死得早,二十一就过世了,而孩子他爸同样走得早,离现在已经十年了。
有时候想起来,仿佛还是昨天的事。
“不说这个沉重的话题了。”见干妈难过,周桃岔开话题。“许正强的房子马上造好了,下次你们愿意去乡下玩,多了个可以去的地方——”
单凭许正强和冯智信的关系,她们去那边住几天,也是应该的。
现在知道了上一辈还有这样的情份有,许正强更应该把干妈当亲妈孝敬。
“也是。”说到这个,冯冬梅高兴起来。“就是不知道房子造得怎么样?”
以前周桃一个人作主,把房子造起来,他们都为她捏了一把汗。
现在许正强有周桃帮忙,应该会轻松许多。
“几乎跟我家差不多,只是面积缩小了一点。”周桃大致解释了一遍。
就算干妈瞒着许正强,她也打算把这件事跟他说清楚。
他不是纠结于跟母亲的关系吗?
那就让他清醒一下,到底谁真正对他好?
一个生了自己的女人,却连一口奶也不喂,直接把他丢给爷爷奶奶。
另一个不求回报,暗里出钱让他们活了下来。
所谓生母不如养母大,干妈或许算不上养母,但是这份恩情,却一点不比养母小。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六十三章开导
第二天傍晚,许正强从老家回来,到裁缝店找周桃。
“家里都安排好了——”周桃见他明显消瘦了一圈的脸庞,关切地问。
心里清楚原因,除了造房子需要他操心之外,父亲的事,对他的刺激也非常大。
最近几天肯定没睡好,所以才会一下子瘦下来。
“好了。”许正强用沙哑的声音回答道。“我在房子周围打了一圈围墙,然后装了大门锁起来,屋里门窗全部开着,等潮气去了,再安排人装修内部——”
周桃家在夏天造房子,天天太阳很烈,所以干得快。
加上请了专业的监理师傅在看着,所以可以一口气全部完工,房子不会受影响。
像他这样的做法,必须让房子放些日子,再弄里面比较好。
“那就好。”周桃见他虽然神情疲惫,却能按照当初的计划,百分百执行,心情一松。“房子造好了,内部装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抽得出时间的话,就一次性完成,否则慢慢来好了——”
主要是考虑到他是公职人员,不能长期请假。
如果他实在抽不出空,她可以让爸爸请几假,帮他去现场看着。
到时请几个木匠师傅和漆匠师傅,照着预先安排好的计划,打家具刷油漆。
再让妈妈过去帮忙煮几顿饭,就没问题了。
“嗯。”许正强点点头,眼神飘忽地回答道。
那天他喝醉了酒,在房间里最后的印象,是自己坐倒在马桶边呕吐,后来撑不住倒下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早上醒过来,发现自己好好地躺在床上,鞋子和外套都脱了。
他茫然地坐起来,这个时候口渴得厉害,发现床头有杯凉水,于是拿过来一口气全部喝下去。
对于到底是谁把他搬到床上,他一点记忆都没有。
照理讲应该是周叔叔,毕竟自己这么重的一个人,喝醉后想搬动的话,只会更沉重,其它人根本拖不动。
可是他却下意识地认为,帮自己弄到床上的是周桃。
原因很简单,只有她才会这么细心,帮自己拿了热水瓶,并倒了一杯开水。
再说脸上非常干净,枕头上也没有污渍,说明她还帮自己擦了脸。
想到这里,他心乱得厉害,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不敢面对醒来后的周桃,所以匆匆起床去自己家了。
直到现在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他才有勇气站在她面前。
说完这件事,他准备回宿舍。
“吃了饭再走吧!”周桃叫住他。“我还有些事想跟你说——”
干妈施恩不图报,自己既然知道了这件事,必须跟他说明白。
她自己也不知道,不知不觉中,已经把许正强放在跟干妈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换成以前,肯定不会操心这种事。
“好、吧——”许正强偷偷望了周桃一眼,猜测她要跟自己说什么,见无法从她脸上找到答案,只好故作镇定地回答。
周桃不再招呼他,进厨房开始炒菜做饭。
在这边做饭比在家方便,现在她已经不必加工卤味了,每次从市场买肉回来,方明龙都会一起加工好送过来。
只要炒两个菜,煎条鱼什么的,速度就快了许多。
吃过晚饭,等其它人去楼下了,周桃这才和许正强面对面坐下来。
“你知不知道,小时候吃的用的是哪里来的?”周桃开门见山地问。
正常来说,那时候每个人的粮食,全部是按照工分来分配的。
如果家里没壮劳力,得不到粮食,条件好的年景,大队可能会象征性地分一些粮食,让他们不致于饿死。
碰到困难时期,家家户户自顾不暇,就不会有人这么好心了。
“啊?”许正强没想到周桃问这个,顿时傻眼了。“那时候我还小,没什么印象——”
难道是因为父亲日记的原因,让周桃也关心起自己以前的事?
说起来也真奇怪,即使爷爷奶奶体弱多病,没法挣工分,家里的粮食,却并不比大队其它人家少。
以前他没有关注这个,现在周桃既然问了,肯定有特殊的原因。
“是干妈和冯叔叔一直接济你们——”周桃见他似乎想到了什么,没有让他猜,而是直接说出了答案。“当初你爸和冯叔的关系,跟你和冯智信一样,是最铁的哥们——”
这种事一打听就能知道,干妈不可能骗自己。
何况非亲非故的,冯叔叔为什么经常接许正强到自己家,给他改善伙食?
“原来是这样——”许正强一听,眼睛顿时红了。“如果你不说,我居然不知道这些年受了冯姨他们这么大的恩惠——”
小时候不懂事,因为觉得自己是个没父没母的孩子,有一段时间曾经自暴自弃。
是冯叔叔把自己接到家里,像父亲一样开导自己,才让他的人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现在看来,他们给予自己的,比自己想像还要多。
“我告诉你这些,原因其实很简单——”怕许正强想多了,周桃又解释道。“那天你拿到父亲的日记后,心情大变,我怕你受刺激,所以才告诉你这件事——”
你虽然没有亲生父亲,并不表示没有人关心你。
当一个人怀有感恩之心时,就不会对自己的身世自怨自艾了。
“我明白了,谢谢你的提醒。”许正强脸色一变,郑重地回答道。
有些方面他或许比较糊涂,但是周桃的话一说完,他就明白了其中包含的意思。
是啊!虽然在某些方面,自己比不上别人。
可是现在能过上这样的生活,说到底是因为很多人的帮助。
以前是冯叔叔一家,去部队又有商团长这个贵人照顾自己,退伍后周桃对自己的帮助也很大,否则根本没钱造房子。
自己不应该看到父亲的日记本后,自哀自怜,沉溺于悲伤中。
相反,应该知足才对。
“这次造房子花了多少钱,打家具的钱够吗?”见他振作起来,周桃又关心地问。
如果他愿意,自己当然可以先借一部分给他。
否则的话,只能加快他的赚钱速度了。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六十四章弟弟中考
“钱差不多花完了。”许正强此时已经放下了心防,老老实实地回答道。“不过不着急,等一两个月,又有收入了,再打家具好了——”
周桃见他这样说,也不勉强。
两人边喝茶,边聊起以前的事。
周桃趁机把自己知道的父辈往事,一件件说给他听。
说心里话,她其实也非常羡慕许正强父亲那一辈的交情,能做到这一步,真的太不容易了。
至于许正强和冯智信、石浩成的关系,也足够传奇了。
她虽然有卫秋宇和吴江娟两个好朋友,如果自己出了意外,却不敢肯定她们两个会帮自己照顾家庭。
天越来越热,转眼就到了七月,弟弟要参加中考了。
周桃不清楚这时候的考试是如何安排的,于是去问干妈。
“他就读的是公社办的中学,应该要到镇一级高级中学参加中考——”冯冬梅回答道。“至于吃住问题,你倒不用担心,应该学校会联系好当地的招待所,统一安排——”
一般来说,一个镇下面有六七个公社,而一个公社七八十名学生,也就是说,最少有三四百名学生参加考试。
而一所镇级高级中学,每级三个班,初中高中一共二十七个教室,应该足够安排了。
至于考虑日期,定在七月初,离现在没几天了。
周桃听说在镇里中考,有些头疼。
如果到县城来,她反而觉得更方便自己照顾。
“其它人能行,小满肯定也没问题,你别担心。”冯冬梅见周桃忧心忡忡的样子,劝慰道。“再说,你不是一向坚持要锻炼他的独立能力吗,现在怎么自打嘴巴,出尔反耳了——”
对这个干女儿的处世能力,她一直欣赏有加。
如果她愿意当老师,说不定还能教育出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出色的优秀学生。
“知道了。”周桃也明白自己是关心则乱,以小满的成绩,考上重点高中,肯定没问题。“他已经十五岁了,确实应该学会独立处理了。”
如果他连中考都要大人陪着,那自己对他的教育就太失败了。
就在周桃把这件事放在一边的时候,妈妈却赶来县城找她。
“桃子,小满马上要考高中了,你说我们要给他准备什么?”杨桂芳一走进裁缝店,就急匆匆地问。
都说得陇望蜀,以前家里穷,对儿子的学习并没有放在心上。
如果能考上高中或中专,家里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让他继续读上去。
如果考不上,就早点回家挣工分。
这个年纪虽然体力还差不点,女人的工分,应该还是挣得到的。
现在家里有钱了,想得就比较远,加上小满成绩不错,将来考大学都有希望,于是对他的期望无形中提高了,不再满足于他考上高中,而是必须考上重点高中。
怀着这样的心思,她总担心自己给他的准备不足,造出中间出意外,于是来向女儿求助。
“妈,这个事你问我有什么用?”周桃没想到妈妈会焦虑到这个程度,顿时哭笑不得。“如果你不放心,应该去找小满的班主任,他肯定会教你应该怎么做的——”
考试期间,其实最怕的是吃坏东西,从而影响发挥。
像文具之类的,老师肯定一再提醒过了,相信每个人都会备足,不用担心出错。
“我去问过了,可是总怕出事。”杨桂芳还是无法定下心来。“要不,去问问你的干妈,她是重点中学的老师,比较有经验——”
她今天过来,其实就是这个目的。
“妈,我问过了,她说照着学校安排就行,没问题的。”周桃搂着妈妈的胳膊,让她平静下来。“大不了你让他多带一倍的文具,这样总不会出差错了吧!”
她其实理解妈妈的心理。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
像有的人不放心卫生院医生的水平,非要去人民医院复查一样。
而县城的居民,又喜欢去省里的大医院检查身体,总觉得医院规模越大,医生的水平就越高。
其实水平高不高,还是要看医生本身。
县医院的主任医师,未必比省城大医院的普通门诊医生差。
“那吃和住的地方呢?现在天气这么热,吃坏肚子怎么办?”杨桂芳并没有因此放松下来,继续反问道。“还有,镇里的招待所,条件这么差,哪里有家里住得舒服——”
人一旦有了望子成龙的心思,心态就不正常了,她现在也一样。
“妈,你清醒一下。”周桃用力扳过她的身子,让她对着自己。“小满如果连中考这么简单的事都干不好,那以后高考怎么办?你跟去给他当保姆——”
中考在镇上举行,其实并不远。而高考一般要到其它镇交叉考试,那出错的机会就更多了。
人都会长大,没有人能永远呆在父母身边。
早一天放手,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杨桂芳望着女儿的眼睛,心情慢慢平复下来。
“你回去跟小满说,考试这几天,不许吃棒冰,不许喝冰的东西,准时睡觉,这样肯定没问题了。”周桃最后提醒了一句。
其实心里有数,以小满的身体,只要不故意作践自己,生病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那淬体丹可不是闹着玩的,他的身体经过改造后,已经跟普通人有差距了。
就像周桃自己,重生一年多了,从来不会头疼发热,感冒流鼻涕。
“好,我知道了。”杨桂芳彻底平静下来,“我回去一定跟他说。”
还是女儿说的对,这些才是他最应该注意的事。
其它学生口袋没钱,想买冷饮冰棍也未必买得起,小满身上应该有不少钱,就怕他到时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吃坏肚子。
说完这些事,周桃让她坐下歇一会,自己去给她做饭。
这时候没车回去,得吃了午饭再说。
“对了。”杨桂芳忽然想起一件事,又走进厨房。“小满昨天晚上回家时,说他的班主任建议他考中专,他没答应,你觉得这样有没有问题——”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六十五章带同学来县城
这时候初中专因为录取率低,非常难考,一般只有尖子生才敢报名。
而周小满的成绩在全县的排名也不会低,所以才会这样建议道。
考高中的话,三年后还得高考,考上再读三年大学,出来再分配工作。
如果考不上,高中就几乎白读了。
而考上初中专后,等于一步到位,直接成了吃公粮的干部,是大多数农家子弟的首选。
“小满怎么说?”周桃回头问道。
这件事她觉得还是听听小满自己的想法比较好。
因为前世几乎没有初中专的说法,她几乎忘了还有这一茬。
如果小满想早点毕业,然后出来工作,她也不会逼他去考高中。
这时候的初中专文凭,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分配的工作也不差。
如果将来这个文凭不够用了,大不了再自考或读成人夜大。
“他知道什么?”杨桂芳不以为然地说道。
这么重要的事,自然得听女儿的。
“如果他不是特别想考中专,那就考高中好了。”周桃想了想回答道。“家里不需要他赚钱,让他多享受三年学生生活好了。”
对智商低的学生来说,读书是非常煎熬的一件事。
而对小满来说,他现在学什么都比别人快,只要用点心思,根本不用担心学习。
所以学生时代那几年,应该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没必要缩短它。
“行,我知道了。”见女儿有了决定,杨桂芳一下子有了主心骨。
晚上去干妈家吃饭,周桃把这件事当成笑话讲给干妈听。
这倒不是作践自己的亲妈,讨好干妈,而是把它当成一种现象,跟她分享。
说起来这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论调,正是八十年代兴起的。
大量做父母的,为了孩子考上大学,光耀门楣,不让他们干任何家务事,让他们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从而培养出一批眼高手低的文化人。
早期的运气不错,只要考上大学,都能分配一个好工作。
反正是铁饭碗,能力高与低都不重要,一张报纸一杯茶,就是一整天。
后面那些人就倒霉了。
等他们到了高考的时候,国家开始取消分配制度,工作要自己去找。
如果能力不行,光有文凭也没用。
九十年代中后期,大量的大学生毕业生,天天在各大城市的人才市场寻找机会,有的人一直找不到工作,只好在城市里流浪。
而北大学子毕业卖猪肉,则成了反而的典型。
她希望干妈这样的老教师,不要也有这样的想法,过份夸大读书的重要性。
一个人上大学,说到底是为了培养他的学习能力,从而学以致用,成为一个能解决问题的有用人材。
而不是让他们死记硬背,记住一些东西,用它们来卖弄学识。
“你们两个人的话,其实都没错。”冯冬梅听完后评论道。“只是你看得比较远,所以不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她文化有限,所以更看重眼前罢了。”
说得夸张一点,农村很多家庭妇女,还比不上杨桂芳呢!
至少她知道知识的重要性,为了儿子中考,费尽心机。
有的人巴不得孩子不会读书,好早点回乡下务农,赚工分缓解家里的压力呢!
“也对。”周桃听了干妈的话,承认确实是这样。
转眼间,就进入真正的中考时间。
周桃原想回家一趟,给弟弟说一说中考的注意事项,顺便打打气。
想到妈妈已经这么焦虑了,小满肯定会受到影响。
如果自己再回去,只怕会无形之中增加弟弟的压力,最后放弃了。
三天中考结束,不等周桃回家问消息,小满却自己来县城了。
一同过来的还有两个男同学。
“姐,这是我的同学祝信才和方文军。”周小满看到周桃后,替他们做了介绍。“他俩是我最好的朋友——”
“祝信才,不是祝部长家的孩子吗?家里有很多小人书的那个?”周桃笑着说道。
刚重生那会,小满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从他那里借小人书来看。
后来自己有钱了,也买了不少书,两人可以交换着看,自然不用像以前那样,讨好他了。
实际上自从他的成绩一下子提高后,他在班级的地位就不一样了。
老师对他刮目相看,就连公社干部的一些家长,也从孩子的嘴里,知道了他的情况。
特别是他的穿着打扮和气质,远远强于其它同学,更是让大家对他的身份好奇起来。
当然这些都是暗里进行的,没有人会明着问他家的情况。
就像祝信才,以前关系虽然还可以,却没到好朋友的地步。
反倒是他在父亲的影响下,主动找小满玩,两人的关系才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讲,父母的影响其实有限,他们有自己的判断。
如果彼此合不来,他们也成不了朋友。
这时候的学生可没有前世那样势利和早熟,会因为对方的家庭出身,而收起真实的心思,跟人逢场作戏。
能成为朋友的,都是在某些方面有共同语言的。
祝信才一听,顿时搔头不好意思起来。
“别装害羞了,我们去楼上坐。”周桃拍了一下两个孩子的肩膀,“中午想吃什么?我一会做给你们吃——”
这两人家庭条件都不错,显然见过一些世面,怎么可能在自己面前难为情?
无非是习惯了在大人面前装乖巧,于是装到自己面前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