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向晚葵
有了统一的工作场所后,只须另外安排一个人负责外加工点,进行每天的收发和检验工作,其它事务全部在公司内部完成,那现在的管理力量,足以应付了。
比如裁缝店和熟食店,建工厂时可以在围墙边建几间店面,到时搬过来就行。
反而是服装店和日用百货店,因为对周边环境的严格的要求,倒不用变动。
到时定下几个店长,对方明龙负责,这样工作量也不会很大。
周桃看了看,觉得这个建议不错。
于是拿出纸笔,考虑在哪里建公司比较好。
其实现在这边就不错,只是受环境限制,无法向周围扩张。
如果能在旁边弄出一块五百平方的空地,那就足以应付了。
这块地方主要用来做仓库,生产方面,短时间没打算扩张。
就算要增加生产车间,也可以把厂房建成两层,楼下当仓库,楼上作为生产车间,一样不影响使用。
到时还可以把现在的生产车间,也搬到那边去,这栋楼重新改装一下,当作写字楼用好了。
想到这里,周桃走到窗前,朝旁边望去。
公司的左边,是一家机械厂,如果开着窗,经常能听到车床刀削生铁制品时,发出来切割声。
也有工人装配产品时,敲打时发出的呯呯声。
公司右边,则是一栋两层楼房,底下是商铺,在卖瓷器、坛坛罐罐和水缸等产品,占了很大的地方。
楼上应该是哪家单位的办公室或者宿舍,经常看到有人跑上跑下,楼梯建在房子的外面,下雨天脚步声就会特别大。
而公司后面,则是一间巨大的仓库。
因为仓库那边,就是东海县供销社,所以周边很多地方,应该都是供销社的产业。
周桃忽然心里一动。
供销社在东海县可是最大牌的商店,不管是工人人数,还是占地面积,都是数一数二的。
如果能跟他们商量一下,把后面仓库里的东西移一移,这块地转让给自己,那问题不是解决了吗?
当然有个前提条件,就是他们周边也有空地,这样方便他们搬迁。
想到这里,周桃出了办公室,去楼下找杨皓桢。
“周小姐,你这个想法确实不错,问题是供销社愿意配合我们吗?”杨皓桢听了周桃的话后,狐疑地问。
这时候效益好的单位,都是非常强势的。
特别是供销社这样的地方,不一定会给自家老板面子。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二章实地考察
“这个先别管。”周桃当然不会没有准备,就去碰钉子。“我们先去供销社周围看了看,那边有没有合适的地方,如果有一个对他们来说方便性差不多的地方,我就有把握说服他们把仓库腾出来给我们——”
对于杨皓桢的担心,周桃一点也不在意。
供销社难搞又怎么样?
只要他们的老大还有行政级别,还在乎升官加职,就会乖乖地听从有关部门管理。
而自己最不缺的就是政府机关的关系。
杨皓桢一听,才知道自己想偏了,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他确实忘了最重要的一点。
在老百姓眼里,供销社是庞然大物,领导更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可是在县领导眼里,他们又算老几?
搞明白这一点后,他的信心也来了。
两人出了公司,往供销社那边走去。
这边是位于东海县城最繁华的解放路和龙山路,而供销社就在它的十字路口北面,可以说每个出来逛街的人,都要经过的交通要道。
因为这个原因,周围几套相对陈旧的老房子,经过粉刷后,租了出去,开了各种各样的杂货店。
周桃的跃进日用百货店,就在离供销社不远的地方。
两人在周围转了一圈,靠街的房子肯定不可能腾出来,让给供销社当仓库,只能在它们的后面想办法了。
供销社往北走了十几米外,发现有一条巷子,通往供销社后面,两人走进去,想看看后面的建筑使用情况。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往里走了二十米,居然别有洞天。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空地,被充当停车场,一共有三排十多米长的雨篷,用铁架子搭建而成,底下停满了自行车,望过去非常整齐。
周桃不觉得什么,杨皓桢看到后,则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怎么这么多自行车?
照这个数量猜测,大多数在供销社上班的人,都应该有一辆吧!
换成其它单位,绝对做不到这一点。
而车棚后面,是一个篮球场,此时空荡荡地没有人。
再往里则是一排楼房,从这里望过去,一楼似乎是食堂,因为窗户开着,能看得到里面整齐的桌椅。
二楼三楼肯定是宿舍,这样的筒子楼,每个人都熟悉。
也就是说,这条巷子里,全是供销社的地盘。
“这边没希望了,不知道那边的房子是干什么用的?”杨皓桢指了指另一边的房子说道。
别看他以前就在集体企业上班,还是副厂长。
可是跟供销社的福利待遇一比,他们那边只能算是小作坊。
周桃点点头,表示认可。
杨皓桢说得没错,这样的地方,根本不可能转变用途,只能想其它办法。
巷子另一面的房子似乎不是供销社的,因为房子看起来更旧,外面用围墙挡着,看不到里面。
两人继续往里走,看到有一扇铁门建在那里,此时大门紧锁,里面静悄悄的没有声音。
两人往里望去。
这边的房子,同样是三层筒子楼,看起来像工厂。
只是太久没有使用,似乎荒废了。
铁门边也没有挂单位的名称,所以猜不到原来是做什么的?
只是面积足够大了。
两人对望了一眼,转身往回走。
经过供销社自行车车篷那边的时候,看到一个五十左右的大叔推着自行车出来,于是拦住打听消息。
“大叔,那边的房子是哪个单位的?”周桃抽出一根香烟,向他递过去,嘴里客气地问。
这时候进了单位后,往往一干就是一辈子,眼前的大叔在供销社时间肯定不短了,应该知道以前的情况。
“你说那栋楼啊!”那位大叔见周桃和杨皓桢穿着得体,又递了一根凤凰香烟,猜测两人不是普通人,语气就特别真诚。“那是县政府的老宿舍,后来造新宿舍了,这边就空下来了。”
这么好的地方,也只有县里家大业大,才会一直空着不处理。
换个单位,都会考虑合理利用它。
“哦。”周桃一听,居然是县里的,反而一喜。“谢谢大叔了。”
如果是其它单位的,想动脑筋还不容易。
县里自己现在说得上话,只要付出些代价,应该能拿下来。
到时再找个合适的人,跟供销社谈一谈,把两块地方交换一下。
这样一来,自己的事情就是解决了吗?
杨皓桢见周桃面露喜色,猜到她有办法了,也非常高兴。
如果这件事解决了,那自己进公司后的第一炮,就正式打响了。
两人回到公司,一起到周桃的办公室。
“你这份报告,我总体上很满意。”两人面对面坐下来后,周桃说了自己的看法。“唯一不同意的是,你自己和刘经理定位问题。”
如果两人的能力不够,那自己不得不像以前一样,管理公司整体事务。
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两人虽然各有长短,但是管理这家公司还是能胜任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直接给他们加担子?
“那周小姐希望我们怎么做?”杨皓桢虽然自信,在周桃面前,还是比较谨慎的,所以把自己和老刘的位置先定得低一点,反正时间长了,肯定要调整。
只是没想到她会直接说出这一点。
难道她真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就这么信任自己和老刘?
“我觉得你可以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负责行政、财务、人事以外的所有部门。”周桃直接挑明道。“而刘经理则定为总经理,主要负责办公室这边的工作——”
这样听起来刘钰祥级别比杨皓桢高,但是因为有自己这个老板在,他管理办公室这边,大多数工作还是比较虚的,更多的是当自己的参谋,以及自己不在时,代替自己发号施令。
而杨皓桢虽然比他低了一级,却手握实权,大多数部门都在他手下。
“这样会不会太快了一点?”杨皓桢担心地问。
他在集体单位呆久了,习惯了慢慢熬资历。
自己和老刘进公司才这么短时间,如果一样子统管全局,容易让下面的人不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三章大改造
“没事。”周桃安慰道。“就是因为现在一切还需要调整和磨合,才让你们尽快进入角色。等各方面整合好了,再把你们升上来,到时又要乱一段时间了。”
底下算得上管理人员的人没几个,大家趁这次机会,一起适应,好过以后再麻烦一次。
“那我听周小姐的。”杨皓桢内心里也想掌握权力,既然周桃坚持,他也没有再推辞。
于是把报告递还给他,让他重新整理一遍,下次开会时,用来公布。
第二天早上,刘钰祥回公司时,周桃把人事安排跟他说了一遍。
“既然周小姐信任我,当然没问题。”刘钰祥并没有因为总经理的职位而激动,语气平淡地回答道。
反正他已经做好了一辈子为她工作的准备,需要自己做什么,都会尽全力做好。
过了几天,玩具厂那边的施工图纸确定下来,施工人员正式进驻后,开始打地基。
后面没刘钰祥什么事了,于是他开始把工作重心放回公司这边。
而县里那边,经过几次交涉,答应把那块地按市场价卖给周桃。
周桃获得消息后,非常激动,又迫不及待地请祝良骥联系一位中间人,跟供销社商议,把这块地跟他们屋后那间仓库对换。
供销社那边原先不同意,毕竟用得好好的,搬地方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后来了解到周桃的身份以及背后的人脉后,很快又答应了。
周桃听了,非常高兴,等他们搬走后,让刘钰祥找人重新规划这边。
仓库在公司后面,必须在原公司旁边重新打通一条路,方便车子进出。
周桃嫌改来改去麻烦,决定一步到位,把公司原来的围墙以及后面的仓库全部拆了,照要求重新建造。
这样一来,虽然得重新做规划,但是完成后,至少几年内不用大改了。
至于具体事情,当然交给专业的人士去做,自己只要提出要求。
经过几天的忙碌,最后画出来的效果图,她非常满意。
原有的办公楼,正式定为写字楼,一楼划给设计部、业务部、采购部和陈列室。
原有打样组,划到设计部。
考虑到采购部和仓库以后归赵志刚管,所以他的办公室设在这边。
二楼则是行政部、财务部、会议室以及正副总经理的办公室。
安保人员和接待员,划到行政部。
三楼照旧,除了周桃的董事长办公室,其它区间,已划作三位总经理专门的生活区,别人想上三楼,一律得经过他们三人其中一人允许才能上来。
而写字楼的出口,则换了方向,以前是直接对着外面的马路,现在朝左开门。
原先的接待室依然在,她的工作由原先记录进出的人员,现在变成整个工厂的出入都必须登记,包括车辆进出。
原来的仓库,则建成一栋两层厂房,楼下是仓库,照着不同的堆放内容,分成好几间。
二楼是生产车间,边上建了几间办公室,赵志强在这里办公。
靠近门口的地方,建了一间门卫室,所以东西进出,都必须由接待室那边开放行条,才允许带东西外出。
当然遗憾还是有的,比如原计划把裁缝店搬到公司旁边,现在因为没有店铺,只好放弃了。
至于熟食店,已经并到日常百货商店了,倒不会有影响。
事情定下来之后,周桃把方明龙和赵志刚叫过来,把新的安排跟他们说了一遍。
其实两人的工作大多没变,只是做了些调整。
特别是赵志刚,以前一直在裁缝店那边上班,等这边改造完成后,他得搬到采购部来上班了。
而方明龙的工作重点,则放在店铺那边,考虑到裁缝店也划给他管理,于是让他在那边二楼办公。
那里的生活设施,只是比公司三楼略旧了些,交给他平时用,也足够了。
以前他们有事,直接向自己汇报,现在改成了向副总杨皓桢。
两人虽然有些别扭,不过没说什么。
经过半个多月的建造,新仓库那边已初具规模。
后面的具体事务,刘钰祥和杨皓桢会商量着处理,不用周桃担心。
而玩具厂经过一个多月的建造,已经大体完成了。
周桃带着杨皓桢过去了一趟,决定把具体的管理工作,交给秦老爷子派来的三位管理人员负责。
碰到他们解决不了的事,则由刘钰祥和杨皓桢商量着来解决。
等时间久了,看谁的能力更突然,选一名生产厂长,直接向杨皓桢负责。
也就是说,玩具厂成了公司的子公司,它独立经营,自负赢亏,单独做帐,不纳入公司的总帐里。
当然财务部早请了专业的会计和出纳,这种专业人员反而容易招聘,只要工资合适,就没问题了。
这两人都是干妈冯冬梅帮忙介绍过来的,一个还是她未来儿媳林巧丽的同学,人品上不会有问题。
最近因为忙于公司的事,没时间回家,连跟许正强的见面机会,也少了许多。
一开始他非常不习惯,后来发现她真的非常忙,才不得不适应这个变化。
经过上次的事,两人的关系明显有了变化。
以前一段时间没见,会有一段时间的隔阂,需要时间弥补。
现在就算几天不见,也不会有任何变化,仿佛那些认识了几十年的老朋友,永远记得对方喜欢什么?需要什么?
有时候周桃觉得保持这样的关系也不错。
能嘘寒问暖,关心对方的情况,却不必背负任何额外的责任,在一起非常轻松。
这时候天气已经非常暖和,街上的年轻人脱下外套,换了夏装。
周文婧这时候又过来了一趟,向周桃要了一批下半年的款式。
清明回去后,制衣厂的生意越来越好,一个季度不到,居然产值达到去年一年的总和。
她知道这是周桃的功劳。
既然父亲认了许正强为干儿子,给自己多了个弟弟,那周桃作为准弟媳妇,她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她。
于是再次软磨硬泡,从她手里多拿了几十个款式。
因为更新快,样式又独树一帜,非常受香江年轻人喜欢。
受此影响,她们推出的品牌,现在已经成为当地非常有知名度的一个本地品牌。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四章周叔叔的野心和困惑
“玩具厂的订单呢!”见她一进来就要新款式,周桃拍开她的手,没好气地反问道。
要知道她在那边还占两成股份呢?比自己还多,怎么能像没事人,一点也不关心?
“放心,早准备好了。”周文婧原本打算先要一些新款式,然后再把这件事说出来,向周桃多敲诈一些款式,现在见她识穿了自己的心思,只好把订单从包里拿出来,放在桌上。
这次回家里,她从大伯那里要到了一些玩具类的订单,从中挑了一些。
原本计划把利润最高的订单交给周桃,又怕它们的加工难度太大,这边有困难,于是挑了些相对容易的产品过来。
周桃接过一看,是北美某家动画公司的布偶玩具,而且订单量非常大,就非常满意。
新开的工厂,最好的就是这种难度不大,交货日期宽松,数量却比较大的订单。
反正现在不比九十年代,因为加工单位少,利润还是不错的。
有了这些订单,周桃放下心来,安心等玩具厂建好后,正式开工。
就玩具而言,它的种类其实非常多,按材料来分,可以分为金属玩具,塑料玩具,木、竹玩具,布绒玩具,纸玩具等等。
以她们现在的技术水平,玩具厂只能加工这种绒布加工而成的玩偶。
需要的机器也很简单,就是工业裁缝机。
他们有制衣厂的经验,所以前期的准备非常轻松。
等工厂发展到一定规模,各方面条件成熟了,还可以增加塑料玩具。
它们需要用注塑机加工出配件,再装配而成,难度同样不大,就是注塑机和模具这方面的成本有些高。
而金属玩具和纸玩具,品种没有布偶和塑料玩具丰富,销量不会很大。
至于木、竹玩具,比较玩保,加工反而简单。
就是市场比较窄,周桃印象中在岛国比较受欢迎。
“怎么样?我办事可靠吧?”见周桃满意,周文婧得意地问道。
她一向自认能力不错,年纪轻轻就能独立开公司。
特别是最近生意一直火爆,让她成了叔叔伯伯眼中能干大事的代表,要家里的晚辈多跟自己学习经验。
她当然清楚,这一切离不开周桃。
不过这有什么?
这恰巧不是证明了自己有眼光吗?
一个优秀的公司老总,最重要的就是有识人的能力,总不可能什么事都自己去干吧!
“不错不错。”周桃心情大好,没有在意她的自吹自擂。“再过半个多月,玩具厂差不多就能开工了,到时你和周叔叔有空过来吗?”
两地交通实在太不方便了,如果不提前约好,只怕想过来,也会延期。
“到时再说吧!”周文婧含糊地回答。“我爸那边没那么顺利,机器买回来后,调拭了一个多月,还是不能正常生产——”
为了这件事,父亲和大伯头发都要急白了。
“为什么?”周桃疑惑地问。“难道对方没有帮你们安装好设备?”
这时候因为技术原因,机器买回来后,生产厂家都会派专门的师傅过来,帮你们调拭好,直到能正常生产为止。
否则的话,会非常耽搁时间。
“设备是安装好了,还教会了公司的人怎么用?”周文婧回答道:“可是生产出来的产品,次品率太高了,根本不能正常生产——”
她们这家电机厂,生产的是微电机,里面的转子需要自动绕线机加工,才能保证效率。
如果中间出错,漆皮线就会完全报废,这样损失非常大。
就算这一步没错,后面还要用碰焊机把耳仔的漆皮线焊住,并把外面那层漆爆开,这样连通后才能正常使用,如果中间出了差错,整个完成的转子就成了废品。
就算这一步到位了,还要用精机床车铜头,这个报废同样远远超过了预期。
爸爸现在和大伯天天带着公司的技术团队攻关,把这些问题解决。
“是机器的问题,还是技术的问题。”周桃问道。
她没接触过电机行业,所以帮不上忙。
“应该是技术问题。”周文婧叹气道。“计划开电机厂前,爸爸和大伯去过岛国的一家电机厂参观,他们的工作效率非常高,所以花了很大的代价,买来这些最新的设备。”
要知道岛国的电机生产,是全世界都出名的,否则的话,他们根本不可能在汽车和家电行业上,取得这么高的成就。
“周叔叔既然不懂电机技术,为什么要进入这个领域?”周桃有些无法理解。
照理讲以他的年纪,应该明白做熟不做生的道理。
周家在香江擅长什么,直接在内地开一家工厂就行,何必跨入新的领域。
“因为微电机的应用范围实在太广了,只要需要动力的电器,都少不了他——”周文婧说出了父亲当时的想法。“何况周家在香江有好几家小家电企业,马达都是从岛国购买回来,因为价格高,所以利润很少——”
言下之意,如果爸爸和大伯的电机厂能成功,对周家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哦。”周桃点点头,算是明白了周叔叔的真实想法。
因为周家内部矛盾重重,他这样做,未尝没有控制住家族企业上游设备端的想法。
岛国电子产品价格虽然高,但是质量确实不错。
不像湾湾,价格只有一半甚至更低,但是质量不达标,那些重视品质的企业,宁愿选择更贵的岛国产品。
想来周叔叔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动心了吧!
如果自己能加工出质量和价格都足以吸引人的产品,那家族除了找自己买电机,还有第二条出路吗?
到了那时,后妈和小弟就算再能吹枕边风,也只能看自己的脸色行事了吧!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
这个行业的门槛非常高,普通人根本没资本踏入这个行业。
如果他们掌握了技术,只要稳步扩张,就能做到国内第一甚至亚洲第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