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向晚葵
别看东海县工厂不少,管理这么规范的企业,找不到几家。
特别是他们的玩具厂,跟国外的工厂一样,不但环境弄得非常整洁,工人们穿着工作服,看起来很正规,车间里还画了一条条黄线,把工作区按功能划成不同的区域,拍下来一定很震撼。
“是吗,那让他们来好了。”周桃无所谓地回答。“以后有采访,你和杨总去应对就好了,我以后不会在公共场合露面。”
在中国,历来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因为会有很多人来找你的麻烦。
他们是公司聘请的管理人员,没有人会盯着他们。
“好。”刘钰祥虽然没想过出名,但是有机会上电视,他也不会推托。
即使像他这样一直低调的人,也会梦想有一天,在公共场合挥斥方遒,成为人人敬仰的大人物。
回到公司后,周桃来到三楼的办公室,给祝方骥打了个电话。
“桃子,你回公司了。”最近周桃一直在忙,他很难碰上。“听说你的玩具厂马上有五百名工人了,到时你们准备一下,我让电视台做个采访——”
这边断断续续有工厂搬迁过来,但是效果并不好。
虽然已经朝外打出了东海县工业开发区的牌子,依然吸引不了资本家来这边投资。
这样熄火肯定不行,就想着把周桃的玩具厂推出来,让大家看看工业区新建的工厂是什么模样?
如果中心区内的工厂到那边重新造厂房,搞几个玩具厂一样的企业,那东海县工业开发区的牌子就打响了。
“行,我已经跟负责人说过了,一准备好,马上通知你。”周桃爽快地回答。“对了,那边的市场怎么样了?在开始招商了吗?来租店铺的人多不多?”
这件事同样关系到祝良骥和计划,她必须帮他撑场子。
“市场已经建好,正在装修,不过来问的人不多。”祝良骥苦恼地回答。“我现在开始担心,我们的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
这件事一开始是周桃提起的,他不好埋怨她给自己出了一个馊主意,于是用这样的语气说了心中的担心。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五十九章开发区的变化
如果店铺租不出去,那这边的计划,算是彻底失败了。
“店铺出租的事你放心,一定有办法解决的。”周桃见他连这个也没信心,笑着安慰。“你只要把路修好,路灯装好,水电等设施全部安排好,其它的一切没问题。”
真的不行,大不了把靠近玩具厂那一面的店铺全部租下来,开一家中型的日用百货店好了。
怕顾客不来,买一辆中巴车,每天去县城中心接人,给免费巴士坐,她不相信县城的居民不动心?
只要来了这边,看到有这么多好东西买,比供销社丰富十倍,还能管得住自己的手?
这些都是她的底牌,如果能用正常的方式解决问题,就不必走到这一步。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祝良骥没想到周桃会说得这么肯定,柔肠百结的心一下子振奋起来。“明天开始,我盯着电力等相关部门,务必让他们把一切前期工作做好。”
原以为事情已经无法扭转,没想到周桃根本不担心,既然这样,那就听她的建议,换个角度再出发。
接下来几天,周桃经常去那边看一看,发现一直拖拖拉拉没效率的公路工程队,加快了修建速度,很快就把水泥路建到市场门口。
而市场那一带,加上玩具厂门口这里,早就造好了宽敞的公路,照着四车道规格建造,大约有十五米宽。
这是周桃建议的。
随着经济发展,这边很快成为东海县最繁华的工业区,到时车辆南来北往,如果连四车道都不到,会严重影响集装箱货车进入工厂,那就麻烦了。
祝良骥接受了她的意见。
他的想法很简单,照这个标准建好后,这边真的有现代化城市的感觉了,相信能吸引更多商家来这边投资。
两天后公路就彻底干燥,可以行驶了,加上电力公司及时装了路灯,晚上也不会有乡下的感觉了。
但是市场那边依然没有人来开店。
周桃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帮祝良骥一把,于是在玩具厂门口正对面,租了相邻的三间店铺,一共六十平方,开了一家日杂百货店。
从别的店里调来一个有管理经验的店长,亲自教他如何布置这边。
首先,里面全部采用从大胃王那边发过来的货架,保证店面的统一风格,秩序井然,又琳琅满目,让顾客看到后就有购买的欲望。
下一步,在店门口放一些桌椅,上面撑起太阳伞,这些同样是从大胃王那里发过来的。
最后在门口放上两台大喇叭,跟收银员旁边的录音机连接在一起,每天播放劲爆的迪斯科舞曲。
这样一来,只要有人经过这里,都会驻足聆听。
时间久了,大家都会知道这里有一家这样的店,早晚会有人过来看看。
因为这里的主要客源,不是玩具厂的工人,而是县城一小部分有钱的人。
反正骑自行车过来,不过十几分钟的事。
果然,店开起来后,这边很快就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过来消费,门口的公路,经常停了一排自行车。
周桃见这样不行,又让人打了两排架子,上面弄个雨棚,给自行车遮阳,免得放久了晒得火烫,一会儿坐上去,屁股受不了。
随着人气带起来,很快就有人过来开店。
让周桃没想到的是,这边最开始出名,不是因为这家店的货物吸引顾客,而是因为这里新潮的舞曲。
很多年轻进来买了东西后,都带了空白磁带,要店长帮他翻录一盘磁带,带回去听。
而一些离这里比较近的年轻人,下班后到了这里,穿着不知道从哪里买来的喇叭裤,在小店门口直接跳起了刚学会的迪斯科。
说是两只大喇叭放的音乐够劲,不到深夜小店打烊,舍不得离开。
慢慢地,这里成了东海县时尚年轻人聚集交流斗舞的场所,门口几排椅子,经常坐满了人。
新的店开起来后,也让木匠打了桌椅,放在店门口,方便顾客坐下来休息。
因为没有太阳伞,他们都向周桃的店长打听,周桃于是从大胃王那里采购二十把,照着市场价卖给他们。
公路修好后只用了一周时间,这边就从原先的空无一人,冷冷清清,变成了人流密集的场所。
祝良骥听说后,亲自上门找周桃,向她道谢。
他很清楚,市场这边到了这一步,已经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商铺全部租出去,只是早晚的事。
事实确实如此,当店家越来越多后,来购买以及闲逛的人也越来越多,这边俨然成了第二个繁华地段。
这样一来,剩下的商铺很快被人抢购一空。
而那些原先强烈反对工厂搬迁的工人,发现这边这么热闹,地方还这么宽敞,都改变了主意,纷纷向上级提意见,希望把工厂搬到这里来。
特别是那几家位于巷子里的小工厂,因为厂房老旧,很多地方都漏水了。
而宿舍更是矮小的平房,几口人住在一起,非常逼仄,如果造新厂房,宿舍肯定也是新建的,住起来就舒服多了。
经过几天的研究,最终还是打了报告,向开发区这边批地。
祝良骥听到消息,非常兴奋,催促负责人尽快批复。
半个月后,玩具厂和市场这边,成了开发区的中心地带,每天人流不绝,各家商铺,只要有好的商品,根本不愁卖。
“周小姐,那边现在已经一铺难求,我们厂沿街的地方,要不要也建成店铺?”刘钰祥来到周桃的办公室,提议道。
他是亲眼见证了自家老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把一个没有人气的地方,转眼炒得火热,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边建厂房时,图纸是周小姐亲自审核的,靠近公路边的地方,她故意空了十几米做为预留,说有可能要建房子。
现在建店铺显然最有利可图,他就忍不住来提醒了。
“没问题,就照你的意见处理。”周桃爽快地回答。
这是小事情,没必要太在意。
现在店铺才多少租金?她根本没放在心上。
不过不能用自己的标准要求下面的人,所以答应他们的意见,就是认可他们的努力。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六十章全县轰动
工程队很快过来了,敲开围墙,极快地建造好一排平房。
几天后,这边的面貌就发生了变化。
当店铺租出去之后,跟市场这边连接在一起,仿佛扩大了中心地段的面积。
这时候没几辆汽车,公路变成了宽大的院子,人们在这边闲逛时,心情也会更舒畅。
特别是晚上,没有了白天的酷热,加上有几家店铺在门口招牌上安装了漂亮的霓虹灯,让人有种在大城市里的感觉。
“刘总,可以通知祝书记了,让他联系县电视台,来这边采访——”听说电视台还没有正式过来,周桃主动提醒了刘钰祥一句。
有解决市场问题的同时,玩具厂本身也没有停歇,现在工人规模已经扩大到五百多人,几个车间一排排整齐的缝纫机,工人们穿着一色的工作服,望过去非常壮观。
她知道祝良骥一直在等消息,既然没问题了,那就开始下一步的行动吧!
“好。”刘钰祥连忙应道。
他其实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半个月前,工厂就满足了祝书记的要求。
只是考虑着市场那边还没搞好,后面又拆围墙建店铺,破坏了工厂的布局。
现在一切完成,正是向全县人展现工厂管理成果的时候了。
如果上了电视,肯定能震慑住全县人民。
刘钰祥打电话的第二天,县电视台的采访人员就到了。
他们首先到了工厂,拍了工人生产时的场景,还采访了一些工人,问起工资和待遇问题。
这些工人对工作环境非常满意,工资待遇也比别的地方好,自然是拍了一顿老板的马屁。
采访刘钰祥时,他的话就拔高了许多,什么提供了五百多个岗位,为下岗职工提供就职机会啊!工人进厂后先培训再上岗啊!参照国外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等等,把工厂好好夸了一顿。
县里当然最吃这一套,把所有画面全部拍了下来,还参观了整个厂区,对里面的规划大大夸了一通。
不管是车间还是其它办公场所,都画了黄色的油漆线,规定了每个区域的使用功能,非常有条理。
就连记者也承认,东海县还没出现过环境这么好的工厂。
在这样的地方上班,连心情都会觉得特别舒畅。
采访完工厂,又去市场那边拍素材,并采访了一些店家。
不过这时候太阳太大,人没晚上多,有人建议他们晚上再来一次。
于是当天晚天,采访车再次过来。
这时候市场这边到处都是顾客,很多人一家几口,摇着蒲扇,在这里逛街购物,非常自在。
震耳的音乐声,穿着时髦服饰在跳舞的年轻人,七彩的霓虹灯,高声的叫卖声,都让人置身于沪市那种大城市的感觉。
记者也非常吃惊,拍了大量的视频,准备回去好好剪辑一下,再放出来。
第二天中午,县电视台的新闻,就重点播放了这段采访视频。
这时候县里有电视机的人家不多,但是这个新闻,还是引爆了大家的眼球。
特别是县里的高层,很多人高高在上惯了,还不知道那边的变化有这么大。
私下打电话向人打听,想确认一下,东海县是不是有了这么一个繁华的地方?
得到确定答案后,都有种身在宝山不自知的荒谬感。
最兴奋的自然是祝良骥和董县长,这则新闻,等于把他们捧到了极高的地位。
当初多少人不看好他们的计划,认为行不通。
现在呢?
中午的新闻时间短,所以只播放了最精彩的一部分。
晚上的新闻三十分,则把整个采访内容,大部分播放了出来了,包括玩具厂的全部情况。
“我们东海县,什么时候有了一家这样的企业,我们怎么不知道?”很多人看到后,不敢置信地问。
现在全县上下,除了机关干部,就是国营和集体企业领导们日子过得最滋润。
反正经营得好坏跟他们无关,只要跟上面处好关系,这边倒闭了,换个地方照样当领导,一点也不用担心。
但是这家合资企业的管理方式,极大刺激了他们。
因为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如果这样的企业多了,那国营和集体企业哪里还有活路吗?
如果全部倒闭了,那他们也就下岗了。
于是有人开始串联,说这是资本主义的管理方式,必须禁止,免得开历史倒车。
祝良骥很快听到了消息,气得直拍桌子。
发了一顿脾气后,来到董县长那里,想听听他的意见。
“没关系,他们跳得越欢,到时跌得越重。”董县长一点也不担心。“深城特区都已经建立起来了,合资办厂,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已经成了上下共识,他们这样搞,有什么意义?”
如果打倒玩具厂,那才真的是倒退呢?
“你一点也不担心?”见董县长胸有成竹的样子,祝良骥有些吃惊。
以前一直是自己比较激进,他相对保守,现在怎么反过来了?
“有什么好担心的。”董县长淡淡地回答。“这是国家的政策,岂是几个人闹一闹,就可以更改的。何况他们为什么这样说,难道上面没一点数吗?”
如果连这点问题都看不明白,那政治觉悟真的有问题了。
“那就好。”祝良骥也是关心则乱,这时候冷静下来。“下一步怎么做?像上次一样,把它总结成经验,送到省里?”
他会这样说,是看准了董县长的心思。
自己短时间无法升职,而他极需要一个亮眼的政绩,作为升职的筹码。
别看这件事不起眼,但是开创了一条发展思路,能给省市其它城市极大的参考价值。
“先让人总结出来,发到县里的报纸。”董怀谷早有准备,作了布置。“然后再送到地区的报纸和省里的报纸,只要那边发表了,就可以把它送到省里了。”
虽然心里有极大的把握,但是小心无大错。
毕竟坐在不同的位置,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样,万一有所疏忽呢?
只要省报敢刊登,那就表明不存在大的问题了。
“好,我明天就安排。”祝良骥应道。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六十一章小谦请客
周桃也看了新闻。
这件事对玩具厂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以她没放在心上。
反正自己这样做的目的,是给县里出政绩,只要祝书记记得自己的好就行。
玩具厂经过一个多月发展,彻底进入了快车道。
第一批货加工完成后,周智贤那边派来的跟单员抽检没问题后,叫来货车,准备走海路发往美国。
而服装公司这边,厂房造好后,增加了一百名职工,生产也稳定下来。
倒是办公室这边,各个关键部门都在增加人手,并安排人上培训课,务必让他们适应公司的管理模式。
到了八月中旬,玩具厂第一次发工资。
财务人员把每个人的工资核算好后,和工资条钉在一起,装在一只箱子里,在两名保安的陪同下,来到车间,让一组组人排队来领取。
因为开业就是七月上旬了,每个人都没干够一个月,所以没人拿到满月工资。
但是每个熟练工人都拿到了四十几块工资,这让大家都非常激动。
钱没到手时,大家心里都有些忐忑,怕说归说,最后钱没想像的多。
现在看来不用担心了。
这个月大家干得快点,下个月说不定就有六十多元了。
想到这里,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满足的笑容。
刘钰祥远远站在角落,看着工人们领到工资后的笑脸,心里也非常有成就感。
第二天中午,周桃接到工厂那边的蒋宏光打来电话。
“周小姐,小谦刚才找到我,要我给你说一声,晚上想请你吃饭——”他是第一次主动打电话给周桃,因为不知道她的脾气,所以说话有点气势不足。“如果你答应了,我一会儿回复他。”
虽然一直没搞明白老板跟这个小孩子的关系,不过这孩子确实懂事,自己平时也忍不住照顾他。
“你告诉他,我傍晚准时去他家。”周桃心里一暖,回答道。
这孩子真讨人喜欢,自己请他吃了一顿后,他就赚钱回请自己。
想了想,又问蒋宏光,小谦领了多少工资。
“跟大部分工人差不多,有四十多块。”蒋宏光回答。“上个月他没请过一天假——”
这也是他喜欢小谦的原因,换成其它小孩子,既然周小姐不强求他天天上班,肯定会找借口休息。
偏偏他这么自律,居然干满了整个月。
“哦。”周桃也非常意外。“辛苦你了。”
他能清楚小谦的工资,想来也一直在暗里关心他照顾他,这就够了。
挂了电话,她走到窗前,抱起了胳膊。
原本她想着抽个时间,再去看看他们一家,上次送的米吃完了没有?有没有菜吃?
现在他提出要请客,肯定是为了还自己的人情,那带东西过去似乎不太合适了,说不定他会多想。
小孩子嘛!最希望被大人平等看待。
可是他赚钱不容易,加上家里还有两个老人,以后有的是用钱的时候。
这次请客把钱用掉,后面不用过日子了啊!
算了,先去了再说,带些糕点水果应该没问题。
到了下午六点,周桃一个人来到小谦的家。
现在是夏天,中午休息时间比平时长一些,下午下班也比较晚。
她到的时候,小谦刚下班回到家里。
“周姐姐,你来了。”小谦显然早就在等她过来了,远远看到周桃,就笑得眯了眼。
今天真的是他最快乐的一天。
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赚了四十多块钱,终于可以让爷爷奶奶吃上饱饭了。
这种成就感,是他长这么大,从来没有体会过的。
当他把钱拿给奶奶,并提出去买一斤肉回来吃的时候,奶奶搂着他激动得直流泪,一直夸他长大了,像个男人了。
他知道这全靠周姐姐帮助,所以今晚准备了一些菜,好好谢谢她。
“嗯。”周桃点点头,走到他面前摸了摸他的头,小谦快活得笑着,带着她进屋。
奶奶已经在做饭了。
厨房的砧板上放了一块肉,正在要成小块,准备加油豆腐经烧,另外已经煎了几个荷包蛋,一条鱼,土豆炖骨头,炒茄子,看起来非常丰盛。
“奶奶,给你添麻烦了。”周桃进去先跟她打了个招呼,没看到爷爷,又问了一句。“爷爷呢?”
倒不担心他的身体,有淬体丹给他改造身体,最近应该会越来越健康。
“他去山里采药了。”老奶奶笑着回答。“身体好了,他就闲不住,估计快回来了。”
上山采中药,不但能用来治病,加工后还可以卖给药店。
如果碰到珍贵的药材,价格还不低。
村里还欠了几百块债,虽然孙子工作赚钱了,但是收入有限,远远不到在家享福的时候。
“爷爷真能干。”周桃笑着夸了一句。
年纪大了,有时候想法会接近孩子,应该多给予鼓励。
老奶奶一听,顿时笑了起来。
老头子身体健康,这个家就不会塌,撑过几年,等小谦长大成年了,他们才能真正休息享清福。
说话间,听到外面脚步声响,原来是爷爷回来了。
周桃出了厨房,看到老爷爷满面红光地走进屋里,脸上全是汗水,不过精神不错,原来瘦得吓人的身体,经过大半个月的调养,也长了些肉,倒给人精瘦的感觉。
“周小姐来了——”因为知道孙子要请客,他特意提前回来了。“快坐。”
说完放下背后的竹篓,从里面掏出几把栀子花谢掉的橙红色栀子,放在小竹匾里,摊开后晾在一边,又拿出几种叫不出名字的药材,放在另一只竹匾里。
栀子又叫山栀,据说整株都可以入药,但是农村一般摘栀子晒干后,买到药店。
最后神奇地从里面拿出几串野葡萄,递给在一边看着的孙子。
“拿去洗洗,给你周姐姐尝尝——”老爷子慈爱地望着小谦,笑着提醒道。
今天去山上运气不错,居然碰到了一颗野葡萄树。
可惜去得早了,还没有完全熟。
他挑了几串颜色开始变紫的带回来,好歹能吃了。
“爷爷运气真好。”周桃笑着夸了一句。
又想到大青山那颗巨大的葡萄树,今年不能忘记了,必须准时去采摘。
到时酿成葡萄酒,可以喝一年了。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六十二章两老的来历
等小满洗干净后拿出来,周桃摘了一颗放进嘴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