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向晚葵
“好。”赵志强见父亲已经在吃西瓜了,也拿了根水果叉,挑了一片西瓜咬了一口。
刚一进嘴,水果的甘甜味和冰镇过的凉爽感觉同时袭来,让他忍不住想叹气。
周桃在县城的生活,真的不是自己可以比的,不但工作说丢就丢,现在家里还放着两盆冰块,凉凉的根本不像夏天。
这连这西瓜,也好吃的无法形容。
“志强哥在这边的工作还顺利吧!”见两人放松下来,周桃没话找话地问道。
男人学缝纫,除非是准备做大师傅,像甬城那些红帮老师傅一样,替人精加工服装。
那样也是一条出路,据说有的大师傅做一件旗袍,光是手工费,就要上万了。
有那样的手艺,比得上大公司的高级经理了,而且烦心事上,只要有耐心就足够。
否则的话,还是要回归管理,技术只要有一定的基础就行。
将来的发展方向,要么是设计打样,要么去制衣厂做管理人员。
当然自己有能力,也可以开一家制衣作坊。
那样的话,也算没有白把他介绍进工厂。
“还行。”赵志强回答。“缝纫技术学得差不多了,什么时候能转正,就能拿正式工资了。”
他跟周桃不一样,还是比较看重工资,希望多赚点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那就好。”周桃想了想,还是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年底前或者明年的时候,我会自己开一家缝纫店,到时你过来帮我做,或者下班后过来兼职都可以,我给的工资,肯定比工厂高。”
这样说的目的,是让他明白学了这个技术后,其实不一定要在那边拿死工资。
只要有技术有能力,赚钱的办法多的是。
“你自己开店,国家允许吗?”赵志强吓了一跳。
“现在还不行,以后就难说了——”周桃明确地说道。“这件事你自己知道就好了,不要告诉别人。还有,你有空的时候,可以把这个技术教给弟弟妹妹,到时候他们来县城找工作,也多了条出路。”
八十年代初私营企业刚起步,需要的工人不多,找工作依然很难。
如果有技术,那机会就比别人多了无数倍。
“你说的是真的?”赵大伯一听,激动地叫起来。
老大到县城吃公粮,羡慕死了那些以前冷嘲热讽的人。
如果剩下两个孩子都能进工厂上班赚工资,那自家的祖坟就冒烟了。
两个孩子的婚事也不用那么着急,能到县城赚工资,老家那些女孩子,还不由着自家挑?
“工作没问题,不过户口不会变,依然还在农村。”周桃怕他期望过高,解释了一句。“其实这样最好,从城里赚钱,到乡下生活,钱就更经用了。”
这样说或许会被人取笑,经历过前世的周桃却清楚。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三十二章初次见面
二千年以后,东海县的农民户口,绝对比县城的居民户口吃香多了。
不过在八十年代,居民确实过得比农民体面。
很多家庭倾家荡产,凑出上万块钱,就是为了给自家孩子买个城镇户口。
想法很现实,无非是希望他能跳出农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可是大多数人依然面朝黄土,在家务农,因为找不到工作。
后来农村生活好过了,更是追悔莫及。
要知道九十年代初,一套七十平左右的商品房,也不过四五万。
那一万块钱,算上通货膨胀,再凑一点,可以买一套房子了。
“能赚工资就好。”虽然不能吃公家粮,有些遗憾,不过赵大伯还是觉得比在农村种田好多了。“谢谢你告诉我这样重要的消息。”
周桃现在的生活状态,看起来比城里人过得还要好,肯定有别人不知道的路子。
她愿意告诉自己,绝对是个巨大的人情,由不得赵大伯不感激。
“客气了。”周桃一直觉得赵大伯一家人都是憨厚人,他又救过自己,能帮当然要帮。
等到桌上的果盆吃了一半,两人不好意思再吃下去,就提出告辞。
周桃也没挽留,只是拿出二十多包制冰剂,交到赵志强手里,又交代了用法。
赵大伯一听,连连推辞。
这么好的东西,一给就二十多包,他感觉拿着有些烫手。
“不值几个钱的,你们拿去用就好了。”周桃笑着说道,又在空间找了找,看到有一块自己腌制的咸肉,大约有两斤重,于是把化肥袋里的东西拿出来,把咸肉用旧报纸包了,放进去递还给赵大伯。
一只野鸡和一只野兔,被绳子绑得紧紧的,还没死掉,被她丢在地上时,还拼命挣扎。
“怎么还能拿你的东西?”赵志强看到周桃放了一块肉进去,更加手足无措起来。
“有来有往,才能长久,志强哥这个年纪了,难道还不明白这个道理?”周桃笑着把袋子塞到他手里,送他们下楼。
人与人交往,确实有这样的一条原则。
如果双方都不主动,或者只有一方主动,关系就不可能亲近。
只有你来我往,不间断地走动,关系才能越走越亲密,最后像一家人一样。
当然限制也很多,比如相互赠送的礼物最好也是对等的,或者双方都比较大气,重视这段感情。
否则关系还是难以长久。
周桃感觉这条相处原则,同样适用于许正强跟商团长。
如果两人长时间没机会见面,以后商团长肯定会认识其它优秀的军人,那就会取代许正强在他心里的地位。
好在他要转职了,两人离得近,关系就能维持。
在许正强心里,商团长是一个亦兄亦父式的长辈,有他在身边,感觉自己以后不再是孤家寡人了。
在许正强的盼望下,这个大人物终于来到东海县城。
周桃已经从他那里得到消息,于是让弟弟去干妈家吃晚饭,自己陪他去见故人。
聚会地点,没有选择在饭店,而是在一栋带院子的老式两层楼房里,和祝主任的家,只隔了一百多米。
两人赶到的时候,太阳还在西边照着,外面的气温还有三十多度。
走进院子,里面就凉爽多了。
周桃望过去,只见院子的角角落落,包括屋檐下,到处都是冰块,足足超过十盆,难怪温度一下子降了下来。
也不知道这么多制冰剂,他是从哪里搞来的?
“正强,你们来了?”一个三十七八岁的黝黑汉子坐在客厅上,跟几个差不多年纪的男人在喝茶喝聊天,看到两人,站起来叫道。
看他的说话语气和军人气质,周桃不用猜也知道,这人一定是许正强念念不忘的商团长了。
“是的。”许正强看到商团长,撇下周桃,快步走到商团长跟前,啪地敬了个军礼,嘴里大声叫道:“首长好。”
话还没开始说,眼角已经红了。
“来了就好。”商团长显然没想到他会这么激动,心里也酸酸地不好受,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笑着点回道。“以后我转业到地方,就有机会经常见面了,你不用再像部队一样,叫我首长。”
又看了看周桃,笑着问道:“你就是正强的对象吧!听说你搞到了制冰剂,这个夏天能过得这么舒适,全是你的功劳——”
来地方报到前,他肯定要先探望哥哥,从他这里了解过这边的情况。
老实说,他当时虽然看好许正强这几个手下,却为他们的未来担心。
没想到到了这里,最大的惊喜居然不是哥哥取得的成绩,而是这两人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许正强的对象周桃,搞到了制冰剂这样的宝贝,让大家在这个酷热的夏天,也能凉爽地睡觉。
而注定要坐一辈轮椅的冯智信,双腿居然奇迹地好了。
冯家的来历,他早从哥哥那里知道的一清二楚。
既然他恢复了健康,又进公安局上班,那以后冯家,也会是他的一个助力。
所以刚才他和哥哥商量,打算向周桃购买一批制冰剂,用它来打开新单位的大门。
而商团长的哥哥商书记,是东海县的副书记,去年才调过来,因为缺少人脉,现在依然立足不稳。
他希望借弟弟和冯智信的关系,和冯家组成联盟,只要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冯老爷子手下,能支持自己的工作,那以后开展工作就会顺利很多。
“是的,商团长。”周桃见她热情的模样,自然也露出了笑容。
不管什么时代,能跟上面的领导搞好关系,都是非常有利的。
周桃清楚许正强和冯智信参加了今天的聚会后,以后就等于正式加入这个圈子,她同样能借到不少力。
又一想,自己现在有干妈这层关系,又跟祝主任相处的不错,如果再跟商书记保持友善的关系,那以后只要不出大的差错,在东海县基本上不会出差错了。
在前世那种宽松环境呆久了,养成了她固有的处世方式。
重生后她总担心自己因为习惯成自然,忽略了这个时代的一些禁忌,从而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有大人物罩着自己,就安心多了。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三十三章并不纯粹的关系
“小姑娘不错,跟正强搞对象,是他高攀你了。”商团长笑着打趣了一句。
他的眼光也不差,看出周桃的待人处世能力,远远超过许正强。
加上她容貌漂亮,气质优雅,谈吐得体,就算嫁进豪门,也没问题了。
“商团长客气了。”周桃笑着谦虚了一句。
许正强人确实不错,不过两人只是朋友,她还没有打算嫁给他。
“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商团长看出两人第一次接触跟哥哥圈子,于是主动帮他们介绍起来。
周桃和许正强跟在他后面,跟屋里的大人物,都招呼了一遍。
商团长的哥哥商宪方,是东海县副书记,今天能进屋的人,都是他的铁杆手下。
这些人以后用得到,周桃用心把他们记下来。
当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见过一面,就能建立起来。
需要长时间的相处,才能用得上。
不过认识总比不认识好。
以后如果碰到需要他们解决的事,直接找上门去,他们也不会觉得奇怪。
周桃走了一圈,最后被一个叫葛丰年的四十多岁汉子吸引了注意力。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有一个特别的身份,是自己老家向阳公社的书记。
公社书记级别并不高,说破天也不过是正科级干部。
可是在公社一亩三分地里,他却是说一不二的权威,谁敢轻视他?
在农村想办点事,绝对跳不过这个人。
“葛书记好。”周桃主动向他打招呼。“我和许正强都是胜利大队的人,以后还请葛书记多多关照。”
相信这样介绍过自己,他多少会留下一些印象。
“这么巧?”葛书记无疑是老狐狸了,脸上的笑容非常真诚。“我也听说过许正强去了县政府上班,原来是商书记替你安排了工作?”
许正强刚从部队回来,他的事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连公社那边也有不少人知道了。
对于这样的人,他一般都会暗里关注,免得不小心得罪有背景的人。
许正强的事,大家都认为是有人随手帮了他一下,关系应该不是太亲近。
否则的话,不会让他只当个司机,而是直接进机关当办事员。
司机在普通人眼里,是个美差。
但是对他们来说,跟临时工有什么区别,远远比不上正式的机关干部。
“是的。”许正强这时候当然不能否定。“多亏老领导帮忙,才让我跳出农门。”
“既然这样,那就是自己人,以后碰到麻烦,可以来公社找我。”葛丰年信口承诺道。
至于到时会不会帮忙,要看许正强的价值了。
现在商书记的弟弟也转职到地方了,如果他重视这个手下,以后肯定会帮他调个好工作,那自己力所能及的帮一下,也是应该的。
否则的话,想拒绝还不容易?
“谢谢葛书记。”许正强也明白了这些道道弯弯,知道他虽然承诺了,未必会帮忙。
不过有商团长在,他相信两人的关系会越来越好,那葛丰年对自己的态度,只会越来越好,他有这个信心。
介绍完屋里的人,大家重新坐下来。
没过一会,冯智信也赶了过来,于是商团长再次替他做了介绍。
听说他是冯老爷子的外甥,大家的态度自然真诚多了。
在机关里呆久了,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对这种有身份背景的年轻人,都不吝表示好感。
冯智信倒是习惯了这样的态度,也不觉得意外,只是更多的时间,陪在许正强和周桃这边。
至于石浩成,原本今天也想过来,因为临时有些事,必须晚一会才能到。
晚上请了二十多个客人,于是在客厅用八仙桌摆了三桌,周桃和许正强他们这些年轻人,自然坐在末席。
周桃也不意外,反而觉得自在。
跟主桌的人坐在一起,需要打起全部精神应酬,太辛苦了。
“商团长的职务已经定下来了,去隔壁的剡溪县当公安局副局长。”趁没有人注意到,冯智信悄悄对许正强说道。
领导没上任前,他们不好意思乱问这个。
冯智信有自己的路子,加上在同一个系统,所以提前知道了消息。
“是吗?太好了!没想到他跟你进了同一个系统——”许正强惊喜地叫了一声。“我最羡慕你们的,就是能进公安局,如果有机会,我也好想能成为你们的同事。”
这时候的年轻男孩子,都把当公安作为首选的工作,许正强也不例外。
以前他不敢这样想,毕竟进机关太难了。
现在老领导调过来了,而且还是副局长,他手里肯定会有正式的编制,如果愿意帮忙,那自己进公安就有希望了。
“别担心,有机会的。”冯智信安慰了一句。
如果许正强真的能调到自己单位,对他来说也是个好消息,以后碰到困难,有个兄弟商量,也会容易解决。
还有石浩成,也希望他能有一个好工作。
否则的话,随着时间过去,兄弟三个的距离就会慢慢拉开,想跟以前一样聚在一起,就不可能了。
“嗯。”许正强认真的点点头。
家里最近发生的事,让他情绪有些低落。
商团长的到来,让他的精神一下子振奋了不少。
大家吃喝了一阵,有了些酒意的处局领导,开始像普通人一样吹牛打屁,还为一点小事争得脸红耳赤。
周桃前世虽然也跟地方领导一起吃过饭,不过没有机会参与这种内部的聚会,总以为这些人跟朋友一起喝酒时,或许会放浪形骸。但是大多数时候,自控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没想到几杯黄汤落肚,表现得跟普通人完全一样。
“这边放了这么多冰块,不知道是从谁的手里买到的?”冯智信又悄悄对周桃说道。“搞不好等一下会有人找你买制冰剂呢?”
最近几天,他又断断续续从周桃这里买走三千多包制冰剂,公安局领导以及相关部门,应该手里都有了。
不过一个县这么多机关单位,每个工作人员又有家庭和亲朋好友,一个家庭买十几包,如果想全县普及,估计得几万包才够用。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三十四章祝良骥的盘算
“买就买,能赚钱是好事。”周桃语气轻松地回答。
她现在也发现了,洁体膏和布料,涉及的方方面面比较广,反而不经查。
制冰原理很简单,只要学过化学的人,都能明白。
说不定受此启发,也能制作出类似的小制作小发明呢!
只是材料不好搞,会成为他们的障碍。
一直吃了一个多小时,有领导下桌了,周桃几个才站起来,离开餐桌。
周桃望了许正强一眼,原本想提醒他,两人提前告辞离开。
跟其它人比,他们是小喽罗,没必要参与他们饭后的活动。
注意到他的视线不离商团长,猜测他还想单独跟领导聊一会,这样的话就说不出口了。
算了,还是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一下,等他们谈完事,再一起离开吧!
这时候太阳已经快落山了,因为有冰块在,院子里变得更加凉爽了,周桃于是走出去,准备到院子里随便逛逛,听到有脚步声从外面传来。
“商书记,你今天请客,怎么不叫我一声?”周桃望过去,居然是祝良骥主任来了。
在周桃看来,他是办公室主任,和商宪方副书记比,级别还差了一点。
加上年纪也差了十岁以上,不应该用这么随便的语气说话。
何况他今天没出席,明显不是一个圈子的,搞不好还是敌对的呢?
这时候饭也吃好了,还过来干什么?
“祝主任是大忙人,我怎么好意思邀请你?”商宪方打着哈哈从屋里迎出来,嘴里客气地说道。“不过晚饭错过了,只能邀请你一起喝杯茶了——”
他能在这个年纪,坐上副书记的位置,是因为娶了个好妻子。
岳父以前是东海县的副县长,能力出众,和冯老爷子搭档过。
可惜因为出生的原因,十多年前运动一来,被打倒关进牛棚,失去了往上走的机会。
前几年获得平反,可是身体已经不行了,一直在家休养。
如果没有这个劫难,凭他的能力,这时候说不定已经是地区一把手了。
他借着岳父留下的人脉,一步一步往上走,才到了今天这个位置。
不像祝良骥,有个在省里担任领导职务的堂叔,出来工作后,一直顺风顺水。
只要年纪和资历到了,很可能会超过自己。
所以尽管他职务不如自己,平时见了面,大家对他还是相当客气。
“那就却之不恭了。”祝良骥走过去跟他的手握在一起,笑着回答道。
这样说,当然是表示亲近的意思,并不会真的没吃晚饭,过来当恶客。
其它人看到祝良骥来了,也纷纷上前打招呼。
祝主任的后台每个人都清楚,所以尽管年轻,也没有人敢小看他。
“咦?桃子也在这里?”祝良骥像是刚发现周桃,语气惊讶地叫了一声,走到她面前。“你跟商书记也认识?”
他会过来这边,其实是无意中看到周桃走进这边,左思右想一阵后,最后决定饭后过来。
东海县尽管面积和人口不算大,县政府里的关系却很复杂。
东海县是越州的下属县,而越州最出名的除了黄酒、越剧之外,还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等称谓。
其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也不能忽略,那就是越州师爷。
清代官场有谚语云:“无越不成衙。”说的是清代衙门中多越州籍的幕友和书吏。
他们处事灵活、练达、圆通,深受各地封疆大吏重用。
平时替各级官吏处理政务公事、行使管理职能的智囊和代办,横空出世,横行天下。
作为他们的后代,能爬上这样的位置,能力自然不会差。
同样地,也知道合作的重要性,
县长是堂叔的人,他自然而然就跟自己同一阵营,而县里一把手,则是越州一把手的人,双方闹得有些僵。
他最近一直在帮县长笼络人手,联合其它副书记和副县长,希望能跟一把手分庭抗李,不过效果不是太明显。
看到周桃走进商书记家,他突然灵机一动。
商书记在县里,属于一股独立的势力,而冯老爷子留下的班底,现在一直在不同派系之间摇摆,并没有具体站队。
假如把这两股势力全部收拢过来,那自己那边的力量就大了。
不过直接开口,似乎有些唐突,只能借周桃这个突破口,达到目的了。
她就像一根绳子,可以把三股力量拧到一处,他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于是找上门来了。
“今天这场聚会,是商书记给商团长接风,而许正强以前是商团长的手下,关系一直很好。”周桃简单说明了一下自己参加这个聚会的原因。
又望了商书记一眼,见他用鼓励的眼神望着自己,心里更有底了。
看来他也欢迎祝主任上门示好,所以希望自己当个中间人。
“原来如此。”祝良骥假装刚刚明白的样子点点头。“那大家都不算外人了。”
于是招呼她坐在自己旁边,这样跟商书记说话时,显得更随意和自然些。
周桃一开始没看明白原因,等他们慢慢抛开自己,谈起其它事,才明白过来。
敢情他只是把自己当成了沟通的桥梁和润滑剂,真正的目的,还是来跟商书记谈公事。
既然这样,她只要全程微笑就行了,不用参与他们的话题讨论。
祝良骥坐了半个多小时,就结束了话题。
他今天过来,只是摆出姿态给商书记看,具体怎么样合作,还得慢慢沟通才行。
离开前,又让周桃陪着自己,问候起她的情况。
并一再提醒,堂妹结婚时,别忘了来喝喜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