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年代文当团宠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加加派
家里人都有事忙,闲人阮笑笑看着大伯和爷爷在做东西,就凑过去看,“爷爷,大伯。”
阮红旗听到小孙女的声,就笑着答应了一下,然后继续闷头修整边角。
好在阮笑笑习惯了爷爷不爱说话,也不在意得到回应没。
阮文军见她好奇,给她解释了一下,“做几个小板凳,笑笑一会坐着试试。”
看完了木匠活,又去厨房走一走,被李小红塞了一口刚出锅的玉米饼。
“好次!”阮笑笑嚼着香喷喷的饼子,香软又甜,还有些热气,嘴巴说话都不清楚了。
沈月遥看她这样就说,“给你什么不好吃啊?”
阮笑笑也不生气,又吃了一口饼子才离开厨房,顺便给沈月遥留个鬼脸,“略!”
沈月遥抬手作势吓唬她,被李小红给拍了一下,“孩子那么小,你还跟她闹。”
“哼,你是没看见她和她爹狼狈为奸了!”沈月遥孩子气地跟李小红说。
李小红也没办法,给她也塞了一口饼子,自己吃另一半,“你敢打笑笑,你看娘敢不敢打你!”
沈月遥嚼着饼子,心里好气,这家里都是向着小胖团的!
阮文山去了山里检查陷阱后,又到村长那打个招呼,自己去县里给妹妹送东西要搭车。
村长正好说起了评先进大队的事,“你有文化,帮着写个稿子,夸夸咱们村。但是不许瞎说,得根据事实,我不看那虚假的。”
阮文山不是第一次帮着写稿子,知道怎么去夸,“知道了,杨叔。”
晚上吃过饭,阮文山就着煤油灯,给钢笔灌满水,然后开始奋笔疾书。
不过一会,一篇辞藻华丽的文章就好了,他看着倒是好笑,没想到有一天自己拍马屁能写的这么好
阮笑笑好奇他写什么,就过来歪头看了一眼,爹的字挺好,就是这话连起来好浮夸啊!
阮文山发现闺女看的认真,就想到之前媳妇说孩子学习的事,“闺女,爹教你背诗,好不好?”
第41章 小团子背诗记
“好!”阮笑笑点头答应,背着手站在桌子旁边,满足老父亲的心愿。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阮文山读起诗来有些韵律,嗓音低沉,可以比一比后来的播音员了。
阮笑笑摇着头跟着他学,慢悠悠地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真棒,再来一遍!”阮文山又带着读了一遍,“今天记住这句,一会给你娘背!”
说完,就一脸的自豪地伸出胳膊给奶声奶气背诗的小团子举起来,“我闺女真聪明!像你爹我!”
沈月遥端着热水进来的时候,就看见阮笑笑正咯咯地笑,坐在阮文山脖子上玩。
“来,笑笑,给你娘表演一个。”阮文山有些得意地给阮笑笑放下来,拍拍她的脑袋,让她去炕那给铺被子的媳妇显摆一下。
“爹?不知道啊!”阮笑笑无辜地看着阮文山,我才两岁怎么能记住!
阮文山也傻眼了,刚才还重复了呢但是又不想在媳妇面前失了面子。
“咳咳刚才那句,记得不?床”阮文山赶紧提醒一下。
“不记得!”可惜,不配合的阮笑笑果断拒绝。
在炕上看完这父女俩一问一答的沈月遥被戳中了笑点,“山子哥,这就表演完了?诗呢?”
阮文山也看出来闺女在逗自己了,给她抱到炕上,用手一戳,小团子就往后倒,“又改成跟你娘一伙了,是不?来气你爹!”
阮笑笑好不容易撑着炕起身坐直,气鼓鼓地还没等说话,沈月遥也戳了一下,又把她推到了。
生无可恋地肚子朝天躺在炕上,像只翻了壳的乌龟,“坏!爹和娘坏!”
“让你说我坏话!”
沈月遥知道她肚子怕痒,就一个劲的用手指揉阮笑笑的小肚子。
穿到年代文当团宠 第41节
躲不开的阮笑笑忍不住痒,赶紧求饶,“错了!娘最好了!”
阮文山也不制止,看闺女脸蛋红扑扑的,才给她抱着坐直了,解开头上的小辫子,哄着她说,“乖闺女,再背一遍,给你娘听听!”
阮笑笑只好满足他的心愿,骄傲地挺起小肚子,大声背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果然惊讶到沈月遥,看向阮文山求证,“我家胖团这么厉害了?”
都是一脸得意的父女同步点头,“对!”
第二天,阮家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坐好也不吃饭,粥和菜都在桌子上摆好,脸上带着期待。
阮笑笑也被家里这阵势吓到了,沈月遥给她理一下头发,先开场说话,“来,闺女,给大家背一句诗。”
阮家人齐齐看向小团子,不知道的以为这是什么发布会的大领导发言现场呢。
“”阮笑笑紧张地吞了下口水,然后一鼓作气,“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哇,妹妹太聪明了!”
“妹妹上学肯定考第一”
“笑笑学的真快!”
“我孙女说话清楚呢!”
“”
阮笑笑被夸的脸都红了,打扰了打扰了,我这才一句,要是背完全首,估计明天就得放鞭炮庆祝了。
等阮家人吃完饭,阮笑笑还主动找到了阮文山,下定决心和他说,“爹,背诗!”
“嗯?我闺女不出去院子里玩,要背诗?我看看今天是不是换了个人?”阮文山一脸正经地逗她,拿她的小辫子摇来摇去。
“不玩,背诗!”阮笑笑很是坚定!早上才背一句,家里人就这么开心,那自己多背几句,反正也不难。
“行,爹去写下来几首,家里人有空的时候都能教你。”阮文山抱着她进屋去写诗集。
阮笑笑一边心疼自己突然有了作业,还固定表演,一边感叹爹的钢笔字真好看,还暖心地给自己写小册子!
阮文山一连写了五首诗,把纸叠在一起,“我们学一张,就拿出来一张。你拿着纸找家里随便一个人给你读都行。”
阮笑笑看了看,阮文山给她写的都是五言绝句,一张纸就一首诗,还在下面写了大意。
阮文山当即给她展示下五张纸,放到桌子上,让她抽一张。
阮笑笑搓搓手,“这个!”
一掀开,纸上是一首《悯农》,阮笑笑装着不懂的样子,“爹?”
“这个诗啊,你爷爷最会了。小时候去找你爷爷教你吧。”阮文山像是想起了什么,笑着给阮笑笑说。
阮笑笑歪歪头,然后听话的拿着纸去楼下走到楼梯口,闻着有香味,顺着味道去了厨房。
阮文军正在给李小红烤花生,农村的零嘴无非这些,家家户户都有自留地种花生,只是看谁家做的味道好点而已。李小红偏爱炒货,加些调味料一起炒,家里大人小孩都爱吃。
“这个碗里的一会给娘送去,她爱吃火大点的。”李小红给烤完的花生分开放,指使阮文军干活,自己做坐着吃他刚剥好的。
阮笑笑拿着纸进来的时候,被李小红看见,给她叫过来,“笑笑,来,吃花生。”
“大伯娘,好吃!”阮笑笑接过花生放在嘴里,慢慢吃。
李小红笑着摸摸她脸上的肉,“爱吃就吃一点。你拿着纸,是要去哪啊?”
“找爷爷!”阮笑笑吃了一粒李小红炒的椒盐花生,眯着眼睛说。
“那你帮大伯娘给爷爷奶奶拿去些花生吧,来。”
阮笑笑捧着李小红给拿的一碗花生,去了阮红旗和胡老太太的屋。
碰见阮红旗正给胡老太太梳头发,憨厚的老人这时候却是很手巧地给她挽个发髻盘起来。
阮笑笑看着眼前,不出声打扰,默默地冒着星星眼看。
胡老太太早就发现门口的小孙女,向她慈爱地招招手,“过来啊。”
阮红旗也坐在炕的另一边,静静地看着孙女走过来,接过来她拿的一碗花生,剥给老伴吃。
“给我?”阮红旗看着她又掏出来一张纸。
“嗯呢,爷爷看!”阮笑笑点点头,爬到炕上,窝在胡老太太怀里。
胡老太太看着孙女乖巧地坐好,问老伴,“写的什么啊?”
阮红旗早年只会几个字,后来娶了胡老太太才跟着她在农闲的时候学了一些,也只限于简单的内容。
“一首诗。”阮红旗给老伴递过去看。
胡老太太一看这笔迹,就知道是二儿子在调侃老爹了,笑骂到,“你爹让你拿着来跟爷爷学啊?这混小子。”
“嗯嗯?”阮笑笑不明白地抬头看奶奶。
胡老太太给她回忆以前的事。
早前,阮红旗想学点文化,不然一张嘴显得文盲,给老伴丢脸。可是实在没有文化底子,胡老太太只好给他讲点简单的,教他写自己的名字,背几首耳熟能详的诗。可这背诗难住了阮红旗,在地里一把手的农家汉子,翻来覆去就会了一首《悯农》,还磕磕绊绊的,学了半个多月才记住。
后来两个儿子和女儿都大了,阮红旗不能让孩子知道爹没文化,有样学样地不爱学习,就给他们讲了这首诗。小小年纪的孩子们都以为爹一个地里人都有文化,自己上学也得认真学。直到长大一些,才发现爹也就会一首。
今天阮文山提笔写诗的时候,就是想起了早些年的事,他爹拿着一首诗忽悠兄妹几个,所以让闺女来跟她爷爷学。
胡老太太说完,阮红旗还有些不好意思,“我学的挺认真”
“那是我教的不好?”胡老太太笑着调侃老伴一句。
阮红旗立即反驳,“你教的好,教我都浪费了。”
阮笑笑捂着嘴笑,被胡老太太揉了下脑袋,“可不许笑你爷爷,他除了这纸上的东西,学什么都快。”
被表扬的阮红旗也不用拿纸,给孙女背了下这首诗,又附上意思,“就是说呢,你要珍惜粮食,这一粒一粒都是咱们自己种的,不能浪费。”
阮笑笑乖巧点头,托着腮看爷爷讲,又跟着他一句一句读。
胡老太太看着老伴给两代人都讲了这诗,连解释都一模一样,有些发笑,“你啊,都多少年来,也就会这么解释。”
晚上吃饭的时候阮笑笑又给大家表演了背诗的绝学,获得好评如潮。她直到吃完饭还红着脸不好意思。
装嫩骗表扬可太过分了。
直到年前,阮笑笑才把五首诗都学了一遍,后边不敢这么明显“作弊”,半懂不懂地学了几遍才背出来。
快到新年,知青院张家几个姐妹不好再拖着不回家,二姐张招娣的脚已经好了,几个人在这破院子住的舒服,根本不想走。没想到老天眷顾,她们真的不用回去
消息是阮文山带回来的,他去县里给阮文丽送干菜和李小红做的炒货,回来的时候在村口遇上来村里办案的民警。
“同志,我们是县公安局的,你们村的大队部在哪,带我们去一下。”高个子警察礼貌地和阮文山问好。
阮文山给二人带到大队部,叫老村长来接待,“叔,这是县里的同志。”
村长有些懵,这村里也没什么事,怎么有人来访?不过还是热情地招待,“两位,来我们村公干,是有什么事吗?我们配合。”
高个子警察拿出来一张通知书和笔录本,“你们村有个叫张富来的人吧,他在县里赌博,输的钱给不起,纠缠中打伤了一人。他现在被关起来等判,但是被害人家属要求赔偿,所以我们来找他家人协商。”
村长也惊到了,迅速冷静下来回答,带着些为难,“这您过去做工作的时候可能有些麻烦,这家人不好相处我带您过去吧!”
“嗯,走吧。”
阮文山顺路一道回家,路上和矮个子的年轻人攀谈了几句。原来不是小伤,对方被打后骨折又脑震荡,现在还在医院,而且这被打的人是县里二把手的侄子,张家人这次要难了
阮文山没跟着凑热闹,径直进了自己家里院子,进屋和家里人一说,都震惊了。
“这,这不能连累张家几个孩子吧?”沈月遥第一反应就是怕连累张来娣几个女孩。
阮文山皱眉想了一下,“说不好,这张家估计赔不起,要是认坐牢,那也是要时间长了。”
阮笑笑听到是张来娣家里的事,回忆了下剧情想了想。
这里没提到她爹啊?女主娘去世才几个字,她爹就写了平时好赌,早年意外车祸。因为没找到人所以没有赔偿金,张家老两口才陆续打起了卖女孩养孙子的主意。
这怎么还换了剧情,那来来怎么办?
没过一会,外面就吵了起来,村里人好事的都出来凑热闹,离得近的阮家人也都站在院子里听。
原来是张老太太拿不出钱,撒泼打滚让警察放人。可人家公事公办,通知完就要走。这张老太太拽着人家裤子不放,还扬言要去申诉。
阮家人出来的时候都吵一会了,村长招呼几人给张老太太拉开,又给两个警察道歉,“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了。您看我回头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坚决要配合您工作。”
“这人思想一定得好好纠正,怎么不讲理呢?”高个子警察黑着脸说。
可张老太太被拉开还死咬着不放,“没公道啊,我儿子那么好,怎么可能打人,我没钱,有本事给我抓紧去我不活了!”
村长有些为难,赶紧找人给张老太太带回屋子里去,又客客气气地把两个警察送走。
等他再回来的时候,人群散了不少,他站在张家院门口,一脸地不快。都快过年了,这整什么呢?刚把村里的评优稿送上去,这一下全没了。
没过几天,就听说张家老太太去了县里,家里掏空了也不够赔偿医药费,最后张富来是判了五年,张老太太妨碍公务拘留五天。
经过这一折腾,也没人有空去知青院找张来娣几个的麻烦。张家自己的粮食都不够吃,哪想接三个孩子回去,再能干活也不是农忙领公分的时候。
夜里,躺在炕上的三个姐妹都有些无法入睡。
“小四,爹真的害人了?”张求娣还有些不安,紧紧地抱着被子边。
张来娣拍拍旁边的姐姐,“他都没不认我们的我们只等大姐回来就好。”
过了一会,传来了细碎的抽噎声,“可是,我们没有娘了,爹也没有了。”
张来娣看了下三姐,这是正常小孩的反应,她慢慢安慰,“有没有都一样,就算有爹,他也不会管我们,还要给他洗衣服,洗不干净还挨骂。姐,他打我们的。”
张招娣听着妹妹们说话,也伸手搂住她们,三个姐妹抱在一起像是小兽取暖,“以前没有爹娘,也都过来了。等开春咱们多采些野菜和山上的野药材,拿去换钱,求求村长我们去上学。”
张求娣听到上学也不哭了,哽咽地说,“姐我们能上学吗?”
张招娣给妹妹擦擦脸,“能啊,现在不用留在家里干活,只要攒够钱,咱们就去。”
上学一直是张求娣的梦想,每次早上村里小孩背着挎包路过去上学,她都偷偷看,还想过自己要是上学能不能也有个书包。
张来娣听着二姐的话,心里暗自有了安排,要是没记错,山上能有一笔意外之财
第42章 小团子长胖记
阮笑笑知道张来娣姐妹都在知青院好好待着,就放下心了。
穿到年代文当团宠 第42节
今天小年,村里要杀猪顺便结算一年工分给的现金。村长用大喇叭叫各家各户去分猪肉。每家都喜气洋洋地往村头走去,盼着今天分个好位置的肉。
为了防止再有上次分粮的闹剧,村长先把张家的钱送过去,其实也没几块钱,毕竟张家两个老人都不是壮劳力。猪肉等村里分完再扣出来三个孩子应有的,派人给张家带回来。
张老太太回来之后生了场病,也不再闹事,就缩在屋子里。听着村长的话也不反对。
“喂喂,听我说咱们今天的肉都分下去,过个好年。明年继续奋斗!争取家家户户都吃上肉!”
现金每家每户到会计那领就是了,阮笑笑今天是好奇杀猪的场景,去年还没机会出来看,拉着萧逸跟阮文山后面出来看看。
“妹妹,你害怕就不要睁眼睛!”萧逸紧紧抓着阮笑笑的手,免得她一会被人挤到。
“哥哥,不怕!”
阮笑笑嘴上是这么说,其实有点害怕,毕竟看着一头活猪被绑在凳子上,还是有些惊悚。
果然,杀猪的一刻,没等她闭眼睛就被阮文山遮住了,“闺女,别看”
还好被遮住眼睛,不然阮笑笑怀疑自己要噩梦了。
阮文山给两个孩子遮住眼睛,挡在前面,免得他们好奇看了受惊。
等血腥的场面过去,带他们看分猪肉。阮家人多,装了不少,阮文山又提出少要一点拿去换些下水。
这下水也不是随便给的,都算在肉里,毕竟哪一口都是猪身上的分量。
阮笑笑看着阮文山拿的肉,就在想大伯娘会怎么做成一道道美食了。
李小红也没辜负她的期望,当晚用豆腐、鸡肉、猪肉调馅儿,炸成香喷喷的丸子,还有几个大的丸子浇汁儿做成了四喜丸子。
阮笑笑和沈月遥说了想给来来吃,征得同意,就去知青院送了一些家里的小吃。放在院子里面,给人叫出来,阮笑笑就快速转身跑了。一路小跑到家,让沈月遥怀疑她不是送吃的,是做贼去了。
收到东西的张来娣也在想,这小团子怕自己不要,开始硬塞了?
小年已经很丰盛地吃了一顿,等到除夕夜,阮家的大餐也开始了。
章雯母子也拿着家里的肉和菜过来搭伙。
“妹妹,新年好!”萧逸给阮笑笑绑好了红色的蝴蝶结头绳,看着阮笑笑喜气洋洋地样子,跟她互道新年好。
阮笑笑也对饲养员这灵巧的编发手艺有些佩服,简单的红绳到了他手里就是漂亮的立体蝴蝶结?
阮青梅看着萧逸的巧手,也暗暗佩服,她还只会给妹妹扎马尾,下定决心今年要练习给妹妹扎辫子!
“妹妹,吃这个!”阮青柏拿着一块芝麻饼进来,给大家一人发一块。
阮笑笑吃到只觉得满口的芝麻香,还有些酥脆的饼皮。
李小红正在厨房教章雯怎么做简单的,可是章雯脑袋大了一圈也记不住,狠狠咬了一口芝麻饼,“罢了,我看看就得,你接着忙。”
“嫂子,你还是别教了,我还等着你蒸糕呢。”沈月遥笑着看章雯这副自暴自弃的样子。
李小红一拍脑门,想起来自己这糕没整完,“对,把豆沙拿来揉馅儿里,南瓜和完面,包进去。”
家里年年得做蒸糕,今年做南瓜豆沙糕,取蒸蒸日上的意思。
南瓜面皮包着香甜豆沙,蒸的时候撒些糖上去,掀起盖子,厨房都是雾气腾腾的,香味散到门外。
阮家几个孩子闻着香味走到厨房门口,一脸惊喜地等着投喂。阮青河今年和几个大人收拾院子,打扫卫生,下楼时候看见几个弟弟妹妹围着厨房闹,过来给他们找些活干。
“来,爹和二叔扎了个小秋千,你们去看看。”
几个孩子也顾不上厨房里没出锅的美食,都往秋千那凑过去。
阮笑笑拉着萧逸跟在哥哥姐姐后面,“哥哥,秋千!”
萧逸以为她不知道什么意思,就给她解释,“是一推就可以荡起来的椅子,可以推得很高。”
阮文军看之前雨灾后帮着盖房子,拿回来剩的木头堆在那,就想给孩子们打个玩具,想来想去,做个秋千玩。
几根木头稳稳地扎好,再绑个单板椅子。阮文山试了一下,安全性没问题才让几个孩子轮流玩。
阮青梅被推上去先玩,给阮笑笑打个样子,坐上去还有些害怕,但是被推着玩了一会就开心地笑了。
第二个上去的阮笑笑紧紧地抓着绳子,因为人小,阮文山不敢推太高,但是她也玩的挺开心。
等李小红喊进屋吃饭,一群孩子都已经玩了几圈,兴高采烈地给李小红几人讲秋千有多好玩。
一年最丰盛地一顿都在今天,桌子上都是李小红的拿手好菜,众人顾不上客气,都是一家人,胡老太太一声令下,直接动筷开吃。
李小红看着大家头也不抬一筷子又一筷子,心里十分满足,以后一定得要个养猪名额,自己一定是养猪小能手。
今年阮笑笑不用人喂,自己拿着小勺子挥出了残影,每一口都好吃啊!旁边的萧·饲养员·逸帮她夹一些够不到的,保证供应充足。阮青柏看见也跟着夹菜,导致阮笑笑看着冒尖的碗有些不知所措。
新年的快乐就在于享受肆无忌惮地美食,虽然发胖,但是快乐加倍!
阮笑笑在吃胖了一圈,婴儿肥越加明显后,才从过年的气氛里出来。
刚出年头,阮文山就跟家里说要出去再和运输队走一趟的想法。不过这次,他要自己做些生意,想带着阮文军去。
“搭运输队的车去,我们自己坐火车回来。”阮文山给大哥讲自己的安排,“我已经和王队长打了招呼,这次也是之前商量过的。哥,你要不要去?”
阮文军有些纠结,他也想去看看大城市,可是会不会拖累弟弟?
阮文山听完他的担忧,反而安慰他,“哥,你想想回来路上要是我一个人,那才难呢,咱们俩,我不得靠你保护吗?”
阮文军想想也是,自己还能跟着保护弟弟,不然弟弟虽然脑袋好使,可是力气不够。
胡老太太知道儿子们商量好,也就同意了,只要安全回来,年轻时候闯荡一下也是好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