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凤还巢:嫡女倾天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凤三九
其他十人也朝蒋时甫身边冲来,喊道:“杀了蒋时甫。夺得头功。”
蒋总兵身边的十几人纷纷迎了上去。
蒋时甫也抽出刀,对着一个士卒就砍过去,一时间,屋子里杀声四起,鲜血四崩。
外面埋伏着的百人听得里面有喊杀声,纷纷冲了进来。
蒋时甫一吹军哨,军营的火把登时都点燃了。
蒋时甫喊道:“撤!”
众人按照原来的要求撤了下去。
蒋总兵的院子里只剩下何海带来的一百多人了。
何海大叫不好:“只怕他们要放箭了。弟兄们,冲出去。”
这一百多人都是高手,听得令下,赶紧向门边冲去。
无奈院门紧闭。
高手们纷纷抽出腰间准备的攀援索,然而,还没有等到他们越出院墙,外面的箭矢就密密麻麻的射了进来。
墙头上布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卒,一个个手持弓弩。
只听得又一声“放”,一声令下,万箭齐发。
这百十人瞬间倒地。
何海全身中满箭矢,不甘地站在那里,强撑着不肯倒下。
又一声令下:“放!”
又是密密麻麻的箭矢飞向一人独立的何海。
何海颓然倒地。
蒋总兵吆喝一声:“赵靖,你带人打扫战场,本总兵要去带兵进京勤王了。”
赵靖应声是。
一个士兵看了赵靖一眼,这个士兵是刘彦让萧林望从京郊军营里挑过来保护蒋总兵的高手。
士兵走过来,伏在蒋总兵耳边说了一句。
蒋总兵立即改口说:“赵靖,皇上说,必须将你带进京城,要你亲自去见他。”
赵靖心里咯噔一下。
蒋总兵带着二十万人进京勤王去了。
、、、、、、
南郊。
萧林望带着东、西、南、北拱卫京城的四营的兵马十万人,在此等候向群的兵马已经一天一夜了。
斥候来报:“苗疆驻军离此还有一天的路程。”
晚上,北边传来阵阵马蹄声,一队人马飞奔而至。
不是还有一天的路程吗?这是哪里的人马?
萧林望立即打起所有的精神:“士卒们,准备迎战。”
迎面却传来喊声:“是萧尚书的兵马吗?”
萧林望喝道:“你是何人?”
迎面那人说道:“我是蒋总兵派来的先遣队。是来支援萧尚书的。蒋总兵带大部队马上就到。”
萧林望笑道:“原来是自己人。”
不一会儿,蒋总兵带大部队来到。
二人寒暄片刻,马上投入紧张的备战之中。





凤还巢:嫡女倾天下 第1098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萧林望说:“皇上给我下了指示,向群头脑简单,恐是被何山蒙骗的。如果能争取向群投降,不费一兵一卒,那才是最好的结果。都是大韩儿郎,自相残杀,谁都不愿意看到啊。”
蒋时甫说:“是啊!那就尽量争取吧。”
第二天,南边来了黑压压的人,向群的军队终于来了。
初步估计,应该有三十万人。
何山可真是下了血本啊,竟然招兵买马扩充了这么多的人。
这可都是我大韩的儿郎啊。
如今,自相残杀,实在是造孽啊!
然而,现在不是多情的时候,战场上相见,就算是血亲兄弟,也是仇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人数上,势均力敌,士气上,他是千里奔袭,疲惫之师,我是以逸待劳。他是叛军,我是王师。
武器装备上,向群虽说铸造了不少武器,可是,这手弹和炮弹他却是无法造出来的,因为这个核心技术都在凉州府。
更确切地说,在萧凤婉的手里。
凉州府的每一个部门只生产其中的一种东西,最重要的配料和组装,则是由萧凤婉亲自监制的。谁也不知道其中的秘方。
所以,萧凤婉离开了凉州府,虽然原料还在继续生产,炮弹和手弹却没有再生产出来成品了。
而以前生产的那些炮弹和手弹仍然还在凉州府总军营中。
这次,凉州府自然运来了炮弹和手弹。
向群的大军在京郊停了下来。
萧林望的炮弹和弓弩对准了那三十万大军。
向群骑马上阵,看见萧林望和蒋时甫严阵以待,有些吃惊。
何海没有得手吗?蒋时甫竟然率兵来支援京城?
萧林望大声呵斥:“向群,你蒙受皇上的恩德,居然想做乱臣贼子,你该当何罪?”
向群大声回道:“当今皇上对先帝不敬,有谋害先帝之嫌,何臣相一手将之扶上宝座,他却害死了何臣相,这样的人怎么配做皇上?怎么能得到我等的拥戴?”
萧林望破口大骂:“向群,你听谁人这样污蔑皇上?皇上是个有情有义的君主。他到底哪里对不起何光,对不起何家啦?他给予何光不必请示天子就可以决策的权利,死后,甚至以帝王礼制安葬何光,何光,他就是无冕之王啊。历朝历代,哪位臣子得到过如此殊荣?皇上怎么就无情无义了?这一定是何山告诉你的。向群,你是猪脑子啊!何山说什么,你就听什么吗?”
向群有些懵了:这说法完全和何山说的你不一样啊!
何山给我的信中可不是这样说的。
向群说:“何山说,他掌握了刘彦害先帝的确切的证据。到时候,会让群臣都知道的。”
萧林望问:“皇上为什么要害先帝?那个时候,他根本就没有认祖归宗,赵家根本不想让他认祖归宗,他既不想皇位,又为什么要害先帝?你都不会思考吗?你猪脑子吗?”
蒋时甫大声问道:“你见过那些证据了吗?”
向群说:“没有。”
蒋时甫说:“很明显,如果有确实的证据,还需要你带这么多兵力来吗?拿出来,在朝会中申讨啊!如果群臣相信,那么,皇上的龙椅就坐不稳了。”
萧林望说:“向群,我告诉你!证据历来都是不重要的,兵权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何山兵变成功,那些证据不是由他说了算吗?他骗了你!所谓的证据,不过是一个幌子。”
向群说:“”
蒋时甫说:“向群,你辜负了朝廷的期望。辜负了皇上的期望。何光虽说提拔了你,可是,他是代行皇权,这天下不是他何光的。你忠于的人也不是他何光的儿子何山。向群,我们两个同时经历了两次战斗,我们的刀枪一致对准的是我们大韩的敌人,大夏人。我们同时从百户晋升为千户,又从千户晋升为将军。我们好不容易才熬到今天这个位置。现在,你却招兵买马,这招的都是我大韩的儿郎,如今,他们跟着你千里奔袭,却是来送死的。向群,你将他们送入死地,也亲手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断送了你全家人的命。向群,你真是糊涂啊!如果,你挑起这一战,让大韩六十万人自相残杀,你就是大韩的罪人啊。”
萧林望说:“向群,你胆敢向前一步,我这大炮就将你三十万大军化成炮灰。你这三十万是必死无疑,而我们,并不会损失多少。看,我的大炮已经竖起来了。”
向群是知道这大炮的威力的。
他这才感觉到自己又走错了一步。
最初,周毅成让自己不要说出大夏人劫走弩车的事,自己没有一点原则,就稀里糊涂的听他的话了。
事后,朝廷并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向群知道,皇上当时并没有权利,所以,他将一切的功劳都记在了何光的身上。
对于何臣相他是充满感激之情的。
何山对他说的事,他并不是没有怀疑,可是,他想不出何山为什么要反。他认为,一定是刘彦真的害死了何臣相,他过河拆桥,卸磨杀驴,所以,才逼得何山要反。
向群大声问道:“我想知道,如若不是这样,为什么何山会反了皇上?”
萧林望大声道:“因为何光的妻子和女儿贪心不足,肖想皇后的宝座。她们毒害了我的女儿,未来的皇后娘娘,她们此举气死了何光,又害怕皇上秋后算账,所以,她们撺掇着何山谋反。”
向群大惊:事实竟然是这样的?
完了!我上当了!
如果真的这样,何山只怕是不得人心的。
围在向群周围的将领本来就不愿意来这京城一趟,如今,看见朝廷早有准备,严阵以待,心里早就打起了退堂鼓。
众人纷纷劝说。
有一个副将说:“将军,我们不能自己跟自己人打啊。”
其他将领附和:“是啊!我们不能自己跟自己人打啊!”
“再说了,我们也打不过啊!”
“我们千里奔袭,人家以逸待劳啊”
“那大炮和手弹的威力我们见过啊。还有弩机、弩车,我们多的就是长矛和大刀,弩机和弩车也是少量的。兵器落后,我们打不过啊。”
军队最怕的就是人心涣散,还没有开始打仗,将领们就已经离心了,这仗不打也罢。
向群说:“大家稍安勿躁。我们商议一下。”
手下一个副将说道:“萧林望会不会用大炮轰我们啊?”
向群安慰道:“我会为大家争取的。”
向群大声对萧林望和蒋时甫喊道:“萧尚书和蒋总兵稍等片刻,待我和手下商议一下。我会给大家一个答复的。”
萧林望笑着看着蒋时甫:“向群动摇了!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上策。”
向群带着几个部将来到一个临时的棚子。
向群说:“事情已经这样了,大家说,该怎么办吧。”
众将领面面相觑。
一个将领说:“再前进一步,就是叛军,我们犯的就是满门抄斩的大罪。只是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后退。”
一个副将说:“那就和他们讲条件。”
幕僚摇摇头,说:“讲条件?我们有什么资格讲条件?我们虽说是被骗,可是,如果不存在想要立功封侯的私心,怎么会到如今这个地步。”
向群叹了一口气,说:“我了解蒋时甫和萧林望,他们不是可以讲条件的人,只有你拿出诚意来,表示你的悔过,那个时候,他们才可能接受你的诚意。”
幕僚点点头。
怎么才叫诚意?
向群说:“是我带着大家来的,一切的责任由我来负。我自绑去向萧林望和蒋时甫投诚,到时候到金銮殿上向皇上以死谢罪。”
众将惊呼:“将军!不可!”
向群苦笑:“难道你们以为三十万大军到了京郊,这么大的声势,我们就因投降了就可以完事了,你把皇权当着什么了?”
副将说:“我们和将军共进退。我们一起绑着见萧林望和蒋时甫。至于皇上给什么处罚,就听天由命了。”
向群说:“这样也好。我们以死谢罪,总比抄家灭族要强得多。好吧。现在,找绳索,就开始绑吧!高将军,你留下安抚全军将士。召集各军营将官开会,不要起骚乱。”
高将军应道:“是。谨遵将军命令。”
绳索很快找来了。
向群五花大绑出现在军卒面前:“各位军卒,本将军一时糊涂,受了何山的蒙骗,以为皇上害了何丞相,以为皇上害了先帝。现在,本将军自己犯的错自己承担,本将军希望用自己的一条命换来我军将士的生机。现在,大家安安静静在此等候,一切听高将军安排。”
众人痛哭流涕:“将军!”
向群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其他十个将官也跟着向群向对方军营走去。
身后的将士军卒都嚎啕着跪地相送。
萧林望对蒋时甫说道:“向群果然没有让你我失望。”
向群来到萧林望和蒋时甫面前,噗通跪下:“向群一时糊涂,误信奸人之言,虽百死也不能抵其罪。今天,自绑于此,要杀要剐,任凭二位将军。”
萧林望说:“我等不能做主,一切交由皇上处理。我二人看在你诚心悔过的份上,会为你求情的。”




凤还巢:嫡女倾天下 第1099章 给你机会自辩
金銮殿上。
群臣惊恐地互相看着,小声议论着。
昨天晚上那么大的动静,众人早就知道动静了。
刘彦端坐龙椅上,沉声道:“众位爱卿,昨天晚上,本是朕大婚的日子,却没有想到,喝交杯酒时,却被朕的皇后下了毒药。幸亏有人给朕通风报信,这才躲过一劫。朕的大舅子何山竟然带兵闯入皇宫,要杀了朕,幸亏丰亲王世子带人救了朕。今天,朕就要问问何山,朕自问对何家不薄,为什么你还要谋害朕?将何山押上殿来!”
之槐大声朝殿外喊道:“将叛贼何山押上殿来!”
两个羽林卫将士将断了一只胳膊的何山押上殿来。
何山被押着,他倔强地仰起头,怒目以对。
“何山,朕是你父亲何光一手扶持起来的?你为何却要反了朕?”刘彦说,“今天,当着群臣的面,朕给你机会自辩,免得世人说朕是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何山说:“因为父亲最初并不知道你会谋害先帝。”
刘彦皱眉:“谋害先帝,这又从何说起?朕并没想过要承继帝位,当初,元日那天,父皇就是想要朕认祖归宗。可是,赵老夫人却矢口否认朕的身份,父皇这才作罢。这谋害一说,好像站不住脚啊!”
群臣纷纷议论:“连认祖归宗都不想,有什么理由要谋害皇上啊!”
何山见群臣被带着跑了,急着说道:“因为他被萧凤婉迷惑,萧凤婉要带那个甄道长出宫,因为萧凤婉想制作炮弹,甄道长会炼硝石。当时的赵家二公子,为了讨好萧凤婉,就帮着她将甄道长带出宫。甄道长是唯一能救先帝的人,他将先帝的救命大夫偷走了,是不是意味着他谋害了先帝呢?”
众臣嘘了一声,都眼神闪烁着。
刘彦眉头皱得更深了:“你可不能胡说!证据呢?”
何山说:“证据,就是那天李侍卫亲自看到一个身高八尺的男子飞身进去夹着甄道长飞出了皇宫的墙。”
刘彦说:“让李侍卫来。让他说说,他看到的是不是朕!”
何山说:“李侍卫已经死了。”
刘彦诧异:“死了?那你说这是证据?你听谁说的?”
何山说:“当然是李侍卫说的。”
刘彦意味深长地笑了:“都死无对证了,你说是李侍卫说的?”
众臣也笑了起来。
何山说:“我手里还有证据。”
刘彦说:“有证据尽管拿来。”
何山说:“有两个牛首府军营定制的攀援索。那天,有人用攀援索跃出了北城墙,而这攀援索被割断绳子丢弃在丁家湖里。那说明,有人想毁灭证据,所以将攀援索丢掉在湖里。”
刘彦说:“你怎么就断定这攀援索是朕的呢?”
何山说:“我派人到牛首府去调查了。这第一批攀援索是特地定制的,只定制了四只,上面有两个字‘牛首’。第二批攀援索,上面只有一个字‘牛’。所以,混是混不过去的。这四只攀援索分别给了四个人,‘黄青赵宁赵荣和秦晚风’。你将你的攀援索拿出来让大家看看。”
刘彦皱了皱眉头:“你的意思是,如果朕拿不出攀援索,那丢弃在丁家湖的攀援索就是朕丢弃的了?要知道,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旧物了,也不是非保存不可的。更何况,是军营之物,按说是不能带出军营的。”
何山大声道:“我派人问了。牛首府掌管兵器的总管说,你们四人的攀援索是第一批单独为你四人量身定制的,不同于后来批量定制,就算是私人之物了,所以就没有交上来。”
刘彦问道:“赵宁将军何在?”
赵宁上来:“臣在!”
刘彦问:“朕的攀援索后来放在哪里?”
赵宁答道:“皇上所用过的所有的东西都被赵家保存着,专门用了一间屋子供奉着。”
何山说:“要拿就将两个同时拿过来。”
这是担心赵宁将他的攀援索充着刘彦的了。
何山又说:“萧尚书呢?你的女儿的攀援索呢?也拿出来让众臣瞧瞧。”
萧林望说:“女儿的东西做父亲的怎好过问?”
何山说:“那就是没有了!”
萧林望说:“那就麻烦公公跟我回家到女儿房里找一找。女儿一向比较仔细,或许还保留着。”
刘彦说:“之槐,你派两个人分别跟着赵宁将军和萧尚书去拿证据吧。之槐,你也到何家将那证据拿过来吧。”
之槐应声是,亲自去安排了。
何山眼神闪烁:他们还真的有攀援索吗?他们如果有的话,那我手里的那个又是怎么回事呢?
不可能的!何山心里呐喊。
拿证据的人走了。
刘彦又问道:“何山,你说朕不配当这个皇上,那么,你是想自己当这个皇上了?你这个乱臣贼子,你对得起你父亲何光吗?他一向都对大韩,对先帝对朕忠心耿耿,没想到,竟然有你这么一个不肖子!”
何山说:“我何山并没有自己想当皇上,我何山对大韩皇室忠心耿耿,只是不想拥戴你这个来谋害先帝的人。我要拥戴先帝唯一的孙子,刘猗。”
刘彦说:“刘猗?他不是被周妍带走了吗?你在哪里找到他的?周妍呢?”
何山说:“我何光要效仿周公,辅佐幼主登位,绝不拥戴你这个谋害先帝的不孝子。”
刘彦说:“皇家血脉不能混淆。你说的刘猗都已经被周妍带走了,哪里来的什么刘猗?你不要用哪里来的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充当什么先帝的孙子刘猗。”
何山说:“你把我何山当着什么人了!那确实是刘猗。”
刘彦说:“刘猗现在在哪里?”
何山说:“我为什么要告诉你?难道你想杀了他?”
刘彦反问:“朕为何想杀了他?他是先帝唯一的孙子,如果真的被你找回,朕还要让他回归皇室,封他为王。现在,你告诉朕,他在哪里?”
何山拒不说出刘猗的下落。
刘彦笑道:“何山口口声声说想废了朕,要立刘猗为王,结果,却连刘猗都没有找到,你只怕就是自己想当皇上吧。朕不配当皇上,难道你就配吗?”




凤还巢:嫡女倾天下 第1100章 自取其辱
群臣又议论起来:“真是枉费了何臣相一世英名啊!竟然出了这么个不肖子。”
“让刘猗当皇上,就是个幌子。”
“自己当皇帝?只怕满朝文武都不答应。”
何山见众臣又被刘彦牵着鼻子走,心里更加气愤。
这就是要坐实我何山想当皇帝的事实。
也就是说,反刘彦不是因为刘彦不配当皇上,而是他何山想当皇上。
虽说,我何山现在已经是败军之将,但是,我临死也要将你刘彦弄臭,让你身败名裂。
何山说:“刘猗就在我府中,可以让公公去带来。”
刘猗从不到半岁就被带出宫,孩子变化大,量他们也查不出是不是真正的刘猗。
很快,带证据的公公都回来了。
去赵家的公公首先将赵宁和赵荣曾经用过的攀援索都递了上来。
萧林望也将萧凤婉用过的攀援索递了上来。
何山彻底惊呆了。
三个同样的攀援索?还有一个自然是黄青带走了。那我的这两个是怎么回事?
哼!我看你何山怎么说?这里就有五个一模一样的。
刘彦好像对这个攀援索并没有放在心上,他一下子就看见了公公怀里抱着的一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
刘彦笑着问道:“这是父皇的孙子吗?来,抱过来,让朕瞧瞧。”
公公将孩子递了过去。
刘彦抱着小孩,温和地一笑,问:“你叫什么名字?”
小孩倒是不认生,答道:“我叫刘猗。山东猗县的猗。”
何山脸上露出得意的笑。
众臣一听,果然是刘猗啊。
看来,这何山还真的是要立刘猗为皇上呢。
刘彦又问:“你娘亲呢?”
那刘猗答道:“娘亲死了。”
刘彦又问:“怎么死的?”
那刘猗答道:“不知道。”
刘彦又问:“那祖父、祖母呢?他们叫什么名字?”
何山脸色一变:这个可没有教过。
那刘猗说道:“祖父老倔头,祖母老婆子。”
刘彦一笑:“老倔头是祖母称祖父的,对吗?老婆子,是祖父称祖母的,是吗?”
那刘猗拍手道:“是啊!是啊!你好聪明啊!”
刘彦问:“他们现在在哪里呢?为什么不跟你在一起呢?你不想他们吗?”
假刘猗答道:“我是来做皇帝的。不能带着祖父祖母。皇上不能有祖父祖母。他说的。”
假刘猗胖胖的小手指向何山。。
何山心虚地低下头。
众臣一下子变了脸色。
胡文韬此时站了出来:“皇上,这分明就是一个赝品啊。”
刘彦意味深长地笑道:“胡爱卿看出来了?”
胡文韬跪下说:“只要长眼睛长耳朵的人都看出来了。何山这是将天下人都当成傻瓜,想将群臣玩弄于股掌之间。皇上也真是太仁慈了,反叛之人,就将他推出去斩了,族灭九族,还跟他费什么口舌呢?”
1...2162172182192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