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小苒的古代搭伙之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千墨
“……县主给你这么多毛线球干嘛?”
瞧着筐里五颜六色的毛线球,石久呆了半响。
石惠心嘿嘿一笑,对她哥说了句,“秘密。”
石久就朝她脑袋瓜子上敲了一下,“小孩子家家的,有什么秘密,快点坦白从宽。”
石惠心瞪了他一眼,“哥,今天带娘去瞧大夫没有?”
“去了,那苗大夫看着还挺靠谱,先开了五日的药方,五日后再换药方。”
说起这事,石久也安心了不少,永福堂里去看病的人不少,多是普通百姓人家,苗大夫收的诊费也不高,永福堂的名声很不错。
“嗯嗯,县主都说好,那家医馆肯定好。”石惠心掀开装着点心的小篮子,拿起一块核桃酥塞进她哥嘴里,
“县主家的点心可好吃了,你尝尝。”
“别转开话题,你还没说这么多毛线是怎么回事呢?”
石久岂是那么好打发的人,他咀嚼着问话。
石惠心撇撇嘴,不情不愿地把自己的打算说了一遍。
“隔壁的几家都是顺天府的捕快,我就去串串门子,钩钩袜子,吸引一下她们的注意力,哪个有兴趣,就送一个毛线球给她们,等到毛线铺子开张那天,谁能钩出一双袜子,就可以去铺子那边免费领一个毛线球。”
“……”
石久实在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了,“这是你提出来的?”
“嗯,我提出来的,以前刚开始卖挎包的时候,还不是卖火了几天,只不过,后来仿制品出现得太快了,要不然,还能多挣几天钱。”
石惠心气气哼哼,那些王八蛋,就见不得人挣点银子。
“那送毛线球的事情也是你提的?”
“不是,这个是县主自己想的,我可没那么大方。”
“……”
倒是有自知之明呀,石久哭笑不得。
“你也大了,主意也多了,事情既然都这样了,你自己看着办吧,哥也管不了你了。”
“切,不就是四处串串门子么,又不是什么大事,至于还要说教么?”石惠心白了她哥一眼,
“我能干着呢,这两天已经把针法和钩法都弄得差不多了,跟我一道去学的那两个蒙国姑娘,比我学得可慢多了,哈哈。”
石惠心得意地哈哈大笑,那两个蒙国姑娘长得高大漂亮又怎么样,学点手艺笨手笨脚的。
石久嫌弃啧了一声,“你呀,知道谦虚为何物么?”
“哼,我有骄傲的资格,你这是嫉妒我。”
石久就捏住了她的圆脸。
“就你机灵行了吧,小机灵鬼。”
……
九月二十日,延寿西街的千丝坊热闹开张。
鞭炮声中,锣鼓喧天的舞狮队让人群聚集了起来。
很多人都不清楚,千丝坊到底是做什么生意的地方。
等到舞狮队散开,大堂大门敞开,露出里面码放得整整齐齐的各色毛线后,人群就都看呆了。
那,是什么?粗线?整捆的粗线?
就在人们疑惑的目光中,俞掌柜穿着新织好的蓝色开衫镶纽扣的毛线衣走了出来。
两个伙计,也穿着同样的开衫的深灰色毛线衣立在掌柜身后。
另一边,一个穿着同款开衫毛线衣中年娘子手肘上挂着一个小篮子,篮子里有个粉色毛线球,毛线一直被扯动,她手里用把小钩子不断钩着毛线,毛线在她手中快速成型。
她身后还有两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一个拿着套着毛线衣毛线裤的衣架子,一个拿着挂着各色袜子、帽子、围巾、手套的架子。
俞掌柜先是笑容亲切和人们打了招呼,然后走到不停钩着粉色袜子的中年娘子身旁,为人们介绍毛线的作用。
“我们千丝坊就是专门卖毛线的地方,毛线可以织成毛线衣、毛线裤、厚袜子、厚帽子,保护脖子不受寒的围巾,护住手掌的手套,只要大家买毛线,织毛衣毛裤的方法免费教学,钩针的方法也同样免费教学……”
“……大家没事都可以过来看看,跟着我们程娘子学一学织毛线的方法,不买也没关系,我们这还有现成的各种毛线织品售卖……”
虽然俞掌柜不停的介绍,走进千丝坊里的百姓还是少之又少,毕竟是没见过的新鲜事物,好奇的人不少,但人群还是以观望为主。
薛小苒和乌兰花躲在二楼半敞的窗棂后,偷偷观察着下面的景象。
“县主,他们怎么都不愿意进来呢?”
乌兰花有些着急,这么好的东西,大家怎么都不感兴趣呢?
“这种东西吧,得归类在女红范围内,所以,男的对它兴趣不大,而女的呢,胆子偏小,谨慎心强,也不会轻易走进去。”
薛小苒倒没有焦急,她已经瞧见人群后,好几个妇人拿着东西挤进来了。
“方婶子,你来了,袜子钩好了么?”
立在程娘子身后的石惠心早就左顾右盼地寻人了,瞧见来人,她的脸上就亮了起来,赶紧笑着招呼。
薛小苒的古代搭伙之旅 第五百七十三章盛况空前(1更)
第五百七十三章盛况空前(1更)
“钩好了,瞧,给圆圆钩的橙色袜子。”方婶子从她怀里拿出钩好的一对橙色袜子。
石惠心身旁俏丽的小姑娘就朝方婶子咧嘴一笑。
“嗯嗯,不错,钩得挺好的,圆圆入冬有厚毛袜穿了,俞叔,方婶子钩好了一对袜子,可以换一捆麻毛线。”石惠心朝俞掌柜使着眼色。
俞掌柜微圆的脸笑了起来,“这位大嫂参加了开业活动,学会钩一双袜子,可以领一捆麻毛线,小王,领这位大嫂去选一捆麻毛线。”
“李嫂子她们也来了。”方婶子和石惠心说了一句后,喜笑颜开地跟了进去。
人群里又涌过来几个妇人,手里都拿着各色钩好的袜子。
两个伙计忙招呼她们去领麻毛线。
瞧着有人进去了,就有不少妇人们也凑热闹跟着进去,顺口问起了各种毛线的价钱。
在得知普通的麻毛线并不贵时,脸上都有些跃跃欲试,主要是钩出的毛袜子、毛手套很吸引她们,京城最冷的一段时节,说是滴水成冰都不为过。
出门最怕冷的部位当然是手脚部位,这么厚实的袜子,可比普通的棉袜暖和多了。
一时,询问的妇人就多了不少,但掏钱买的还是没有。
倒是那几个领了免费毛线的妇人们,犹犹豫豫间,有人掏钱买了两捆麻毛线。
“圆圆身上那件毛线衣暖和,这水红色毛线给她姐织一件。”方婶子掏出了碎银子付钱。
伙计小王眼睛一亮,高喊了一声,“今天开业,买两捆毛线送一套毛线针和一支钩针,这位婶子,请这边来。”
领着她到柜台结账,俞掌柜已经笑呵呵地准备好。
有了带头的购买的,另外几个妇人,犹豫了一下,也跟着买了两捆。
“那毛线裤不错,他爹一天在外跑,冬天冻得膝盖都疼,让惠心教一教织法,给他爹织条毛裤。”
“对、对,棉裤太厚实,还贵,到处磕磕碰碰的,弄脏弄坏都心疼,毛线裤子穿在里面,没那么容易弄坏,我也得织几条。”
“……”
深灰色、深蓝色的麻毛线成了抢手货。
好些妇人好奇凑上去问,“大嫂子,这种毛裤子难织么?”
“也不难,学会了,手快的话两三天就织好了。”
“这,难学么?”
“不难,我也是手笨的,花都不会绣几朵,织毛线学得慢些,但也学会了。”
“……”
一群人各捧着几捆毛线出来的时候,石惠心笑着迎了过去,“婶子,光给叔添置毛裤,你们自己不添一身呀?”
“孩子他爹每天都要外出当差,得先顾着干活的人呀,哎,惠心,那不是你哥么?哎呦,这片可不正好是他们管辖的地方么。”
拥挤的人群外,几个穿着公差服的男子走了过来,领头的正是石久。
石惠心眼睛一亮,正待打招呼,石久瞪了她一眼,她撇撇嘴,老实缩了回去。
他们在家商量过了,在外面尽量不要太过高调宣扬兄妹两的关系,这里毕竟是京城,与灵安府不同,说话做事都得谨慎些。
“恭喜俞掌柜,开业大吉啊。”石久拱手与俞掌柜打着招呼。
虽然他刚接管这片辖区不久,但也能很快和这片的商铺的各个掌柜都混了脸熟。
能在延寿西街开办铺子,背后都少不了各大权贵世族的影子,盘根错节的关系,让石久捋了好些天,才勉强捋顺。
原本,他一个突然调任进京的捕头,想要在顺天府的一亩三分地站稳脚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好在呢,他也算是背后有人的一份子。
这种官场潜在的规则,在灵安府衙混了多年的石久怎么会不清楚呢。
他也不会清高的与谁划清界限,“水至清则无鱼”,身处底层阶级的石久深谙其道。
“县主,那个石捕头过来了。”
乌兰花把脑袋探出了半个窗棂,“带着几个捕快帮忙维持秩序。”
薛小苒用手里帕子稍稍遮了一下脸,往外探了探,许是听了俞掌柜的解说,围观的人群比先前少了了一些,有些男的听到是女红类的东西,也没啥兴趣观望了。
“咦,县主,有马车过来了呢。”乌兰花又嚷了一句。
一辆高大气派的黑漆马车缓缓停靠在店铺一侧,围观的人群瞧见了,自发让出一条通道。
“是郡主府上的马车。”
乌兰花话刚落,红绸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俞掌柜把人迎进了大堂里。
围观的百姓纷纷交头接耳。
没过多久,伙计抬着整筐整筐的毛线放到了马车上,前前后后一数,数量竟然有八筐之多,惊呆了一众围观人群。
马车还没驶离,另一边,又驶来两辆红棕色马车,宝珠动作利索地从车辕上跳下,还笑着和红绸打了声招呼。
黑漆马车驶离后,宝珠指挥着伙计把采购的毛线搬上车。
“一筐、两筐、三筐……九筐、十筐,哇,董小姐府上用得了那么多毛线么?”
乌兰花边数边惊呼。
“他们家人多。”薛小苒忍不住笑了起来。
前段时间,她们就直接从她那里拉回去不少,这次开业又来采买这么多,这一份份的都是情谊呀。
“县主,又有马车过来了。”乌兰花兴奋地叫了起来,远处陆续赶来几辆马车,目的都是千丝坊。
下面一圈的百姓也一阵哗然。
马车上下来的几个衣着光鲜的管事嬷嬷,薛小苒和乌兰花都不认识。
宝珠却和其中某个嬷嬷打着招呼,想来是认识的。
薛小苒估摸着,应该有沙慧娘和皇甫连辕派来的嬷嬷,不过,另外两三个嬷嬷,她就猜不出来了。
一波又一波的采买马车震惊了整条街,无数人伸着脖子不住观望,纷纷猜测这千丝坊背后是哪家王公贵胄,延寿西街上盛况空前。
“县主,这些人不会把库房都搬空了吧。”乌兰花有些担忧。
薛小苒哑然,要不是提前让织布坊囤好了货源,她还真有些担忧。
二楼的楼梯处“噔噔蹬”直响,伙计跑到楼上的库房把备用的毛线搬下去。
“县主,我也出去帮帮忙吧。”乌兰花眼睛亮晶晶,想亲自下去瞧瞧热闹景象。
薛小苒笑笑,“去吧。”
乌兰花喜笑颜开地来开了房门,与门外立着的清宁交代了一句就溜下楼去了。
清宁走了进来,薛小苒问她可认识后面几辆马车是谁家派来的。
薛小苒的古代搭伙之旅 第五百七十四章留中不发(2更)
第五百七十四章留中不发(2更)
“左都御史府、九皇子府、太师府、明威将军府还有太常寺少卿府。”
清宁一一报上了他们的名号。
“……”
太师府是姜家,明威将军和太常寺少卿应该是董明月经常在一起玩的小伙伴家,她们大概是从董明月那里知道了毛线球的用法,所以也来凑热闹来了。
“清宁,你怎么看出来是谁家的马车呢?”薛小苒好奇。
除了少数几家马车车身有标记外,旁的马车是没有很明确标记的。
“县主,九皇子府、太师府和左都御史府上的马车都有标记,其他两个府上的采买嬷嬷和车夫,奴婢有印象。”清宁恭敬回话。
“你记性可真好。”薛小苒感慨。
全京城多少户权贵世家,能记住他们的车夫和管事嬷嬷,记性着实了不得。
“也不是每户都记得的,会选择的记住一些比较重要。”清宁含蓄一笑。
“那也很了不得了。”薛小苒自认认人的记性没她好。
两人说着话,薛小苒发现,又有马车从街道上驶来了。
“这又是谁家的?”
“酆王府上的马车。”
“啊?酆王府怎么会知道毛线的?”
薛小苒愣住,她可不相信连烜会拿这点事情去叨扰酆王。
清宁自然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半刻钟后,嶺王府和顺王府的马车也出现在公众视线内,引起了新一轮的轰动。
王府的马车都是有标记的,只要稍微注意,就能看出是哪个王府派出的马车。
小小的千丝坊,引来了那么多的皇族贵胄来捧场,千丝坊背后的主人定然很不一般呀。
古沐瑶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下午申时。
她捏着手里所谓的毛线,眼眸半眯。
“几个王府都去了?”
“是。”
她一张脸沉了下去,“殿下在哪?”
“回府后,一直在华清院。”
古沐瑶一张脸更加阴沉了。
苏灵那贱人!
“去把殿下找来,说我有事找他。”
“是。”
华清院内,冬梅捧着盘洗净的水果跪在厢房外间已经有两刻钟了。
她的膝盖疼痛发麻,却不敢吭声。
内室传来娇柔的呢喃声,时不时伴着娇喘虚虚和男子的调笑声。
“殿下,多谢您把我爹娘兄弟都安置好了。”
苏灵衣衫半敞地偎在六皇子怀里,用她水汽迷蒙的眼睛柔柔地看着他。
“嗯,濮阳轻澜太没风度了,一点小事,居然把你的家人都给赶出了药王岭。”
六皇子被她崇敬的眼神瞧得有些飘飘然,低头在她嫣红濡湿的唇瓣上亲了下去。
苏灵半推半就地迎合着,半阖的眼眸闪动着得意的光芒。
被忽视了小半个月后,苏灵终于找了个好时机,在六皇子去正院的路上截获了他。
她穿着素白长裙,眉目轻愁地站在路边幽幽向他行礼,六皇子看了她好一会儿,似乎才想起后院还有这么一个她。
“这些日子太忙了,竟然把灵儿都给忘了,真是该打。”他满眼痛惜地扶起了她。
苏灵眼眸含泪,垂泪欲滴,轻柔娇怯,“殿下贵人事忙,灵儿不敢奢望殿下时常记挂,只望殿下偶尔能想起灵儿,就已经知足了。”
美人垂泪,轻愁娇怯,说不出的楚楚可怜,六皇子顿生一股自责之心,忙拥着她去了华清院。
自那日后,清冷的半个月的华清院又开始热闹喧嚣起来。
古沐瑶气得牙根咬碎,一时又无可奈何。
有了六皇子撑腰,受了闲气的苏灵,把院里的一群下人,好一通敲打。
特别是冬梅,仗着父母都是六皇子府的管事,这些日子一直没把她放在眼里。
所以,就有了外面那一幕。
苏灵故意让她跪在外间候着。
内室的温度正火热上升,院外响起了婆子的声音。
“琴香姑娘来了。”
“殿下在么?六皇子妃有事请殿下过去。”
“额,殿下在的,容老婆子去回禀一声。”
“……”
压在苏灵身上的六皇子停下了动作,喘着粗气抬起头。
苏灵心下暗恨,面上却抿了抿唇,有些委屈又偏要装着大度的样子,“殿下,姐姐好像有事找您呢。”
六皇子低头看了她一眼,怀里美人衣衫半褪,露出大片雪白肌肤,紫红色抹胸下隆起的白腻,惹得人口干舌燥。
婆子在外间回禀。
六皇子急喘了一下,“去告诉皇子妃,晚膳时分再过去,你们都退下去吧。”
说完,重新埋首在软香温玉间。
外间跪着的冬梅借机起身,一瘸一拐出了房门。
琴香回去回禀,古沐瑶铁青着脸摔碎了茶盏。
等到掌灯时分,一脸餍足的六皇子去了正院。
古沐瑶原本抚平的心绪,瞧见他那副样子,怒火又腾的窜起。
她压了又压,才勉强没有黑着一张脸,把白日延寿西街的事情告诉他。
这事,早上六皇子也收到了消息,那千丝坊是德福县主的铺子,售卖一种可以织成厚毛衣的毛线,他听说时,并不以为然,高门大户谁家名下还没几处铺子呢。
所以当时他没太过关注。
没想到,上面几个兄长居然都去照顾德福县主的生意去了,不单是他们,还有小九,这样一看,一群皇子中,除了他和厉王没有动静,他们几家都去了。
厉王那里,病了一段时间,在朝野上下已经掀起了不小的风波,不断有官员上奏请求去探望厉王,酆王照着武轩帝吩咐,留中不发。
暗地站队的官员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却丝毫没有办法。
就连厉王的母妃,德妃娘娘想要亲自出宫探病,都被武轩帝驳回了。
渐渐的,朝堂也瞧出了苗头,厉王怕是在北陵围场触怒了圣上,以至于回京后,厉王府的大门一直紧闭不开,就连厉王妃也再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范围内。
厉王没了消息,他的一举一动就显得尤为显眼了。
这种时候,他表现出与一众皇子截然不同的态度,很明显又要被推到了明面上。
“你怎么不早点提醒我?”
六皇子气恼,早知道,无论德福县主卖些什么,都派人去买一车回来了。
省得明天,官员们瞧他的眼神又怪怪的。
看他有些气急败坏的脸,古沐瑶的坏心情居然变得好转,
“殿下,妾身一接到消息就派琴香去找您了。”
她故意面带委屈地看着他。
“……”
六皇子哑然。
薛小苒的古代搭伙之旅 第五百七十五章你去哪,我就去哪(3更)
第五百七十五章你去哪,我就去哪(3更)
德福县主最近风头很盛。
那次在北陵围场弄了一种烤串很得圣心,后来,回到京城后,又折腾出麻辣串串和清锅串串。
武轩帝特地招了她进宫,在雍宁宫的小厨房指导厨娘做出了一锅清锅串串香。
武轩帝尝试过后,赞不绝口,当日饭都多吃了半碗。
厉王被软禁后,武轩帝的心情也阴沉了好些天,原本就瘦的身体,又瘦了两斤,一对眼眶凹陷下去,盯着人瞧的时候,显得阴沉沉的,郁气很重。
德福县主做的清锅串串香,配上浓香的蘸碟,让武轩帝胃口大开,而且,里面的串串多是素菜为主,只有几串鱼肉丸子和鸡肉丸子是荤菜。
新奇的吃法,加上鲜美的味道,武轩帝好不容易吃了餐饱饭。
当天就赏赐了一堆奖励给德福县主。
这日,他把最后一串鱼丸吃进肚子后,舒服地吁了口气,擦了嘴净了手,慢悠悠开始饭后散步。
他现在这身体,好一阵差一阵,像块豆腐一样,稍微受点刺激,就又要将养一段时间了。
“宫外有什么动静?”
漫步走在游廊下,武轩帝问起了外面事情。
李全德上前一步,“回圣上,今日德福县主名下的千丝坊开业,不少相熟的人都派人去捧场了。”
“哦,卖的是什么?都有谁去捧场了?”
武轩帝挺感兴趣。
李全德脸上就有些犹豫起来,“卖的是一种叫毛线的线,好像可以用来织厚实的衣裳,奴才也没有亲眼见过。”
他就把去捧场的各府都报了一遍。
武轩帝听着听着,眉头就有些皱起来了。
“老大老二老三小九都去了,只有老六没去?”
“额,回圣上,还有七殿下没去。”李全德小声添了一句。
“……”
武轩帝瞟了他一眼,没好气道:“老七这是明面上避嫌,老六那混账东西又是怎么回事?”
“六殿下今日回了府后,就没出过府门,可能是没收到消息吧。”李全德这话看似在给六皇子找借口,实则在给他挖坑。
“屁!”
果然,武轩帝骂了一句,“他要是消息不通,全京城还有谁消息灵通,别以为朕不知道他私下那点小动作。”
李全德就垂了下了脑袋认错。
武轩帝骂了两句后,沉着脸继续走,朝堂现在的局势还算稳定,酆王一向沉稳敦厚,在监国的位置上做矜矜业业,野心不足,但也算守业有成,他对此倒没有太过忧心。
“传信的太监莫名其妙死了,还没查出死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