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乱世侠影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古道牧星
三天后,江一尘和江一帆率军赶到泾州(现甘肃泾川北),和郭子仪所部汇合,再次大破敌军,取得这一次反侵略的彻底胜利。留下白元光镇守灵武,郭子仪带着江一尘等人返回长安。
战争之初,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吐谷浑、党项、奴刺等各路异族三十万大军入侵,河西走廊被切断,局势极其危险。代宗在鱼朝恩的建议下,已经有了迁都的打算,幸好被大臣劝阻,否则前方大军听说皇帝又跑了,说不定一日间就崩溃了。在郭子仪和江一尘力挽狂澜的同时,代宗也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打算,准备御驾亲征,在长安北面和敌军决战。
当胜利的消息传来时,长安城内一片欢腾,代宗带着全体朝臣,亲自到城西迎接凯旋而归的将士们。
代宗搀起正要下拜的郭子仪和江一尘,握着俩人的手道:“朕之江山,实乃两位爱卿再造!”郭子仪道:“此战大胜,一来是陛下洪福,二来将士齐心,臣在其位则谋其政,乃职责所在!”江一尘道:“回鹘和我重修旧好是此战得胜的关键因素,陛下可派人出使回鹘,加深双方的关系,以胡制胡,保住北方边境的安宁。”代宗道:“朕即日就会派人去见牟羽可汗,表达我方的善意。”顿一顿,又道:“最可恨的就是吐蕃,侵我土地,毁我家园,掠我士女,可恶之极!”江一尘道:“吐蕃经此大败,兵力损失惨重,短时间内不足为患,陛下尽可放心!”郭子仪道:“只要没有内乱,国力就会渐渐恢复,那时就可以派军主动出击,而不必像现在这里,每天提心吊胆,害怕胡人入侵。”李泌问道:“一尘,听说元凶仆固怀恩已经暴毙,可是真的?”江一尘道:“千真万确,我和一帆亲眼看到仆固怀恩死去。”李泌道:“仆固怀恩正当壮年,怎么说死就死了?”江一尘道:“我和一帆到鸣沙,就是想去刺杀仆固怀恩,但是还没来得及动手,仆固怀恩就已经中毒了,后来回到灵武就死了,也就两三天的时间。”





乱世侠影 第五百一十八章郭府做寿
颜真卿问道:“下毒者是谁?”江一尘不想透露是单青岩夫妇所为,只能含糊的答道:“不知是何人下毒,反正喝了一壶茶后就不行了。”代宗突然问道:“江爱卿,你当时在场,可曾为仆固怀恩医治?”江一尘坦然道:“臣和仆固怀恩是旧相识,不忍见他就此毙命,因此竭力救治,怎奈毒性猛烈,想尽各种办法,最后还是不治。”代宗沉默良久,道:“仆固怀恩本来一片忠心,并无反叛之意,都是为旁人所误!”颜真卿道:“仆固怀恩两次勾结外族入寇大唐,已经不是忠臣所为,陛下不可为其曾经的忠心所惑。”代宗叹口气,道:“人都死了,功过一笔勾销,仆固怀恩曾经有功于社稷,他的家人还在京城,咱们可不能亏待了人家。”
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大唐帝国就此转危为安,所有人的生活重新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
代宗对郭子仪更加恩宠,把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和皇帝成了儿女亲家,可真是羡煞了天下人。
江一尘和江一帆成为了朝中人人看重的社稷栋梁,婉言谢绝了代宗无数的赏赐,还是做着先前的官职。
来年春到,胡婉心诞下一子,代宗闻讯,特地赐名江毅心,此举又是引得无数人羡慕。
闲来无事,江一尘和胡婉心来到城南坟上,把此事告知卢剑梅的在天之灵。胡婉心道:“一尘,剑梅妹子走了快三年了,为何不让她给你托个梦?也好问问她近况如何,可有未曾了结的心事?”江一尘心中一酸,随即眼睛一红,赶紧扭过头去,道:“剑梅是个传统的女子,只懂得相夫教子,我和她夫妻一场,极为了解,不会有未了的心愿,如今人鬼殊途,又何必去打扰她?再说黑白无常也会照顾她的。”胡婉心叹道:“剑梅妹子这么善良的人,即使在地府,也会受到五方鬼帝的眷顾。”江一尘摇头道:“我只希望剑梅能够投个好人家,下辈子永远平安喜乐,不用再担惊受怕!”转眼见胡婉心有点出神,问道:“婉心,你在想什么?”胡婉心嫣然一笑,道:“我在想,如果我们三人下辈子还能相识,你愿意选择谁做你的妻子?”江一尘怔住了,不知道怎么回答。
胡婉心伸手挽住江一尘的胳膊,柔声道:“无论你选择谁,我和剑梅妹子都不会介意!听义父义母说过,剑梅妹子生前好几次让你娶我,都被你无情的拒绝了,这也太伤我心了!”江一尘尴尬的一笑,道:“剑梅都不在了,还提这事干啥?”胡婉心在丈夫身上轻轻拧一把,道:“我就喜欢说,还要说一辈子呢!”江一尘伸手搂住妻子,道:“剑梅死于战乱,一直是我心头之痛,但愿我们的余生再也不会出现乱世,三个孩子也能够平平安安长大!”胡婉心轻轻挣脱丈夫的手臂,理了理略显散乱的头发,道:“时移世易,尽管盛世不再,内忧外患,但是放着这么多良将谋臣,一个安静的生活总不应该是奢望。”
江一尘望着边上的几座山头,突然想起了当初在九龙谷为卢剑梅祈福的事,说道:“那年从岭南返回成都后,剑梅得了一场大病,当时我非常担心,曾经去青城山师父飞升处为她祈福,以自己二十年寿命换取她的一生平安,我感应到了上天的承诺,却没想到后来还会遭此噩运,看来祈福之事并不会完全应验。”胡婉心想了想,道:“还有很灵验的,至少剑梅妹子后来的身体一直不错。”江一尘道:“她一直服用一帆配的药,也许是药力的作用。”胡婉心道:“别去谈此事了,我关心的是你自愿折寿二十年,会不会对你今后有影响?”江一尘笑道:“这你就别担心了,我这些年为国家百姓做了这么多事,所积的功德足够让崔判官给我增寿二百年了!”胡婉心刮了他一下面皮,道:“好不害羞,还自卖自夸起来了!”
刚回家中,江一帆跟着就进了门,手里拿着一张请帖,道:“哥,婉心姐,这是郭映送来的请帖!”胡婉心道:“无缘无故的送请帖干啥?难道郭府要请客办事?”江一帆道:“下个月是郭元帅的七十大寿,邀请至交好友去做客。”江一尘这才恍然,道:“没想到郭元帅都已经古稀之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胡婉心道:“我看郭子仪身体清健的很,还能活不少年。”江一尘道:“郭元帅是大唐的柱石,卫国的功臣,希望他能够长命百岁!”江一帆道:“郭映说了,朝臣没有邀请几个,也就是颜鲁公和李泌,还有我们两家人。”胡婉心道:“不营私结党,这是郭子仪做人的原则,真正做到了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江一尘道:“去做客当然是好事,不过带什么礼物去呢?寻常的礼物也拿不出手。”江一帆笑道:“哥,不要犯愁,我已经给你准备好了!”胡婉心哦了一声,问道:“一帆,你准备的是什么礼物?”江一帆得意的道:“前几天我在街上闲逛,从药铺看到了两支成形的长白山野山参,足有三百年的寿命,我马上买了下来,本来打算用来救命的,既然郭家邀请我们做客,就当礼物送给郭元帅吧。”江一尘喜道:“这可是好事啊,郭元帅能够健健康康活下去,就是我大唐之福!”胡婉心道:“一帆提起长白山,倒让我想起了四姑,都快有十个年头没见到她了,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是不是成就了大道?”江一尘道:“等毅心大一点,局势也平定了,我陪你去一次长白山,看望三叔和四姑。”




乱世侠影 第五百一十九章公主缺席
江一帆插口道:“婉心姐,我也想去看看。”胡婉心接过丫鬟手中的儿子,在小脸上轻轻亲一口,道:“毅心才几个月大,等他长大,不知道何年何月呢?算了吧,今生能够再次相见最好,即使这辈子无缘再见,也没有什么遗憾,好歹我比四姑强多了,我有一个完整的家,有一个女儿,两个儿子!”
一个月后,郭府大开宴席,庆祝郭子仪七十大寿,气氛异常喜庆热闹,他的八子八婿,都是朝廷重要官员,孙子有数十人之多,当孙子们来问安时,都无法分辨谁是谁,只是颔首而已。
江一帆看着好笑,对胡婉心说道:“婉心姐,你和我哥多生几个儿女,他日年纪大了做寿,也会和郭元帅一样,叫不出孙辈的名字。”胡婉心道:“这样的好事就让给你吧,杨芷第一胎就是两个,本以为会和母鸡下蛋一样,没想到几年过去,却迟迟没有了下一步。”江一帆道:“唉,杨芷觉得两个就够了,不愿意多生,我又有什么办法?”胡婉心道:“这个是你俩闺房私事,向我埋怨可没有用!”江一帆还想说话,胡婉心道:“打住,等郭家人拜完了寿再说!”
郭子仪端坐大堂正中,八子八女携家带口,挨个跪倒,为郭子仪祝寿,热闹非凡,来宾都为郭家的人丁兴旺赞叹。
轮到六子郭暧,却不见夫人升平公主,众人哗然,都在窃窃私语。江一帆大奇,道:“今天这么大的事,怎么不见公主露面?”颜真卿就在边上,也是皱起了眉头,道:“公主虽然年少,却也不能这样不明事理吧,这样重大的场合,陛下都送来了寿礼,她作为儿媳,怎么可以不出现?”郭晞道:“昨天就回宫了,说是有什么事,原本说好早上就赶回的,却不知为何还没回来?”胡婉心道:“你的这个六弟不是惧内吧?”郭晞道:“怎么说呢,毕竟是公主,三分面子还是要给的。”胡婉心笑道:“别吞吞吐吐了,惧内就惧内,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我家一尘也怕我呢。”边上人一起大笑,江一尘也觉得好笑,凑趣道:“从认识婉心那天起,我就一直惧怕她,现在生了孩子,更是变本加厉了!”心中却想:“娶了公主虽然可以飞黄腾达,但是郭暖的日子恐怕也不好过,事事被妻子压制,难免会缩手缩脚,看样子这个惧内的名声要伴随一辈子了!”转念又想到了自己:“无论剑梅还是婉心,都是知书达理的好女子,我江一尘何德何能,能够遇到她们两位,真是前世修到的好福气!”
郭子仪见六儿媳升平公主不在,也不在意,挥手示意继续。郭暖心中不快,怏怏站起,走到三哥郭晞边上。胡婉心揶揄道:“六公子,世人皆知汾阳王一家都是英雄好汉,以我来看,这未免过于阳盛阴衰,现在有了你,也好平衡一点,都说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调和才是正道。”郭暖愕然不解,道:“婉心姑娘此话怎么说?”郭晞道:“六弟别生气,婉心和你开玩笑呢,说你惧内。”胡婉心道:“惧内是一种美德,我这是赞美六公子呢。”郭暖被胡婉心调侃的脸红耳赤,有点拉不下面子。
颜真卿毕竟老成持重,道:“去宫中看看,如果公主没什么事,让她赶紧回来,给公公磕个头。”郭暖发狠道:“不管是公主还是母猪,我就不信制服不了她!”甩开郭晞的手,气冲冲的出门,上马直奔皇宫。
大伙相互看看,心中不安,都觉得郭暖带着这样的怒气去宫中,难保不会闹出事。江一尘埋怨妻子,道:“年轻人脸皮薄,婉心你就不能少说几句?”胡婉心凑上脸去,笑道:“要不你打我几巴掌,洗刷一下你惧内的恶名?”江一尘讪讪的道:“我不打你,惧内就惧内了,也不会少一块肉!”众人哄然大笑。
颜真卿道:“小俩口居家过日子,磕磕绊绊很正常,大伙别多想了,安心吃喝吧。”江一帆问道:“颜鲁公,您和您夫人也会吵架吗?”颜真卿傲然道:“内人心胸宽广,善解人意,我俩成婚几十年,未曾红过脸。”
颜真卿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道德楷模之一,大忠臣,大孝子,他的妻子韦芸,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典范。韦芸是个敢爱敢恨,有主见的女人,为了和颜真卿结合,冲破层层阻力,最终心愿得偿。在指腹为婚的时代,这无疑是一个异数,韦芸的身上有一种独立超然的品格。结婚之后,韦芸相夫教子,为丈夫付出了一切,正是她无私的付出,让颜真卿无后顾之忧,从而成就了颜真卿。
颜真卿的《与夫人贴》系颜真卿为迁伯父颜元孙夫妇墓,与夫人韦氏书。
中国古代有一些书法名帖,是友人之间互致书信,索求或赠送食材、药材的,如王羲之的《十七帖》、颜真卿的《乞米帖》等。知心朋友,有如闺蜜,可以讲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互诉苦衷。颜真卿和李太保私交甚厚,“辄恃深情”,无话不谈,才会在家中无粮的情况下,向他借米。
颜真卿除了写《乞米帖》借过米,还写过《鹿脯帖》向李太保求乞鹿肉。借米是为了解决温饱,颜真卿生性淡泊,索要鹿脯,倒不是贪恋美食。妻子韦芸卧病在床,忧心如焚,医生开了药方,说要以鹿脯为佐药。此时已经贵为刑部尚书的颜真卿,因为官清廉,而且恰好遇到灾年,粮食都不能保证吃饱,何况是鹿肉这些奢侈品呢?颜真卿只好写了封信给李太保,一番寒暄之后,提到了所求之事:“病妻服药,要少鹿肉干脯,有新好者,望惠少许。”




乱世侠影 第五百二十章醉打金枝
这点小事,李太保自然是乐意帮忙的,立刻选了一些新鲜上好的鹿脯给颜真卿寄去。颜真卿的妻子服药后,身体好转。颜真卿感激李太保多次相助,写了封感谢信给李太保,这篇被后人称作《鹿脯后帖》是这样写的:“惠及鹿脯,甚慰所望……真卿有一二药,烦宜常服,谨令驰纳。少间借马奉谒。”
颜真卿让送信人捎带了一些补药给李太保,让他保养身体,说过会儿自己要亲自登门拜访。最后一句“少间借马奉谒”,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又感慨不已。颜真卿堂堂朝中重臣,出行居然要向人“借马”,这和现代人要“借车”、“打的”差不多。清贫至此,清廉如斯,确实令人敬佩不已。
再说郭暖,憋着一股怒气来到宫中,见到升平公主,喝道:“今日我父寿辰,你为何不到?”升平公主难得回一次宫中,和几个姐妹有说不完的话,一时间忘记了此事,倒不是故意怠慢公公郭子仪,现在见丈夫质问自己,赶紧狡辩道:“父皇找我说话呢,你这么大惊小怪干嘛?不就是一个寿辰么,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郭暖大怒,斥道:“你依仗父皇就敢不来拜寿,我父亲还不愿意当这个皇帝呢!”借着醉意,伸手给了妻子一巴掌,转身就走。
升平公主几时受过这样的委屈,当即就哭哭啼啼的向代宗告状。代宗安慰女儿道:“吾儿,你既然做了别人家的媳妇,服侍丈夫,孝敬公婆是该尽的本分,不管你是身份。”升平公主哭道:“他说他父亲不愿意做皇帝,说明没有把父皇您放在眼里。”代宗拍拍她肩膀,道:“我大唐江山,确实是你公公汾阳王再造的,有这样的公公,你应该感到自豪,而不是仗着小性子胡搅蛮缠!”升平公主道:“朝中这么多人,难道功劳都是他一个人的?”代宗道:“功劳是大家的,但是贡献最大的就是你公公!听父皇的话,现在就回去,向夫君和公公赔个礼,这事就算过去了!”升平公主嘴一撅,扭头道:“不,我要等他来接我!”代宗素来疼爱女儿,见她这样,只能无奈摇头。
郭暖一个人郁郁不乐的回到家中,众人察言观色,知道他没有接回公主,说不定还碰了个钉子,都装作不知道,也没有人提起此事。
宾客尽欢,一一告辞离开,郭晞留下江一尘和江一帆两家人喝茶聊天。郭子仪一天都没看到升平公主,待得宾客离去,忙拉着郭暖问道:“一天没有看到公主,是不是进宫了?”郭暖直言相告,道:“我去宫中接她了,她口出不逊,我打了她一巴掌就走了!”郭子仪大惊,喝道:“逆子,你怎么敢打公主?公主是金枝玉叶,是给你打的人?我郭家有此荣华富贵,全是朝廷的恩赐,你这么快就忘本了?”郭暖嗫嚅着说道:“她说话太难听了,我一时没忍住。”郭子仪怒道:“什么叫说话难听?难道你说话就好听了?”举手往郭暖头上打去。
江一尘连忙站出来,架住郭子仪的手臂,道:“郭元帅,且慢动怒,想个办法补救吧。”郭子仪气的浑身发抖,一屁股坐到椅子上,道:“我郭家以忠义闻名,何时做过以下犯上的事?这个逆子倒好,以功臣自居,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来了,这让我如何去见陛下?”说完连声叹息。郭家所有人面面相觑,都觉得这事棘手,得罪公主等于得罪皇上,如果上纲上线的话,可以定个欺君之罪。
胡婉心见众人面有忧色,不禁暗笑,道:“郭元帅,打公主和仆固怀恩谋逆,哪个罪重?”郭子仪道:“那还用说,当然谋逆罪大。”胡婉心道:“中啊,仆固怀恩犯下谋逆重罪,他的家人一点都没有被牵连,在京城的小日子过得优哉游哉,朝廷对他们可是照顾有加。”郭晞道:“婉心的意思是此事不打紧?”胡婉心正色道:“不打紧,一点都不打紧!咱们的代宗皇帝心胸宽广的很,根本不会计较这种儿女私事。”郭子仪摇头道:“这可不是儿女私事,对公主的无礼,就是对陛下的不敬!”郭晞道:“父亲,婉心料事如神,既然她说不打紧,想必此事容易解决,大家就放心吧,不过总的给陛下和公主一个台阶下吧。”胡婉心道:“这有何难哉?明早让郭元帅带着六公子进宫向公主赔个礼就行,说不定会成为一段佳话呢。”郭子仪道:“行,就按婉心姑娘的话办!”冲郭暖瞪一眼,喝道:“不是一尘和婉心在此,今天饶不了你!”
郭暖一宿未眠,第二天一早就被父亲叫起,父子俩心情忐忑,去见代宗。代宗听报亲家和女婿求见,心知是为了昨天的事而来,忙宣觐见。郭子仪见到代宗,连忙跪下,道:“犬子无礼,冒犯公主,请陛下降罪!”代宗大笑,道:“爱卿言重了,何罪之有?这种儿女闺房琐事,又何必计较,老大人权作耳聋,当没听见这回事算了。”郭子仪大喜谢恩。代宗叫女儿出来,说道:“吾儿,你公公和夫君来宫中接你了,你的面子也有了,赶快回去吧,这次回家后,可别耍小性子了,家和国是一样的,都要和和睦睦,日子才能越过越好。”升平公主偷眼看郭暖,见丈夫满脸惶恐,心一软,低声道:“谨遵父皇嘱咐!”
郭子仪回家后,觉得不妥,命人杖责郭暖,把升平公主看的眼泪直流,心疼不已,俩人就此和好如初。(这就是流传民间的打金枝一剧的来历。)
此事在长安城内广为流传,郭子仪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无论是为人臣,为人父,都做到了极致。




乱世侠影 第五百二十一章以德报怨
郭子仪忠义无双,如此宽厚待人,但还是有人嫉恨,那就是鱼朝恩。鱼朝恩在程元振被贬后,成为了代宗的第一亲信太监,御林军总司令,权势遮天,炽手可热。太监专权一直被人诟病,但不得不说,李辅国和鱼朝恩在治国理政上还是有点本事的,肃宗和代宗父子并非被其蒙蔽。
鱼朝恩听信阴阳师所言,说郭子仪妨碍其官运,于是暗中派人掘了郭子仪父亲的坟。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尽管盗挖者没有抓到,但大家都明白是鱼朝恩所为,担心郭子仪会因此报复鱼朝恩。等郭子仪从泾阳来朝后,代宗专门就此慰问。郭子仪道:“臣做军队统帅很久,手下各色人士都有,平时不能够禁止士兵发掘别人的坟墓,现在臣父的墓被发掘,这是上天的谴责,臣甘心受之,陛下无需为此事烦心!”鱼朝恩被郭子仪此举感动,邀请他同游章敬寺,以示尊敬与和解之意。
宰相元载闻讯后,生怕郭子仪被鱼朝恩拉拢,便说这是鸿门宴,力劝他拒绝前去。身边的将领让他在里面穿上铠甲,同时多带卫队。郭子仪不信鱼朝恩要害他,道:“老夫身为朝廷大臣,鱼朝恩真要害我,一定会有陛下的命令,如果他真有陛下密令,你们反抗也没有用!”坚持就带八个家童。郭晞颇有主见,见劝阻不住父亲,便道:“父亲既然执意前去,何不让一尘随行?”郭子仪道:“不要去麻烦一尘了,他家里也有事。”郭晞道:“父亲不是一直想要和鱼朝恩冰释前嫌么,这是个好机会,一尘和鱼朝恩向来关系不错,有他当中间人,什么话都可以说出来解释清楚。”郭子仪想了想,道:“也罢,就辛苦一尘了。”
当郭晞来江一尘家里说明来意时,胡婉心哑然失笑,道:“这点小事也用得到一尘同去?莫非怕鱼朝恩对汾阳王不利?”郭晞老老实实承认,道:“我父也不认为鱼朝恩要谋害他,本想就带着几个家人去的,我们几个做儿子的不放心,又不好带太多士兵过去,只能麻烦一尘跑一次了。”胡婉心笑道:“为了大唐的基石,一尘就做一次保镖吧。”江一尘也笑道:“我和鱼朝恩关系不错,有我在,这点面子总会给的。”胡婉心道:“哪有这么多鬼心思,鱼朝恩之举,纯粹是为了结好汾阳王,即使独自去,也不会有什么意外。”郭晞道:“真这样就好了,我父的做人原则一直是多交朋友,少结冤家,能够尽释前怨当然是好事。”胡婉心道:“你祖父坟墓被挖,明眼人都知道是鱼朝恩所为,但是你父亲和李豫说的那番话显然是触动了鱼朝恩,这章敬寺是他一手筹建的,邀请去寺内游玩,也是有深意的,既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功德,二来也是善意的表现,你想,世上所有的大和尚都忌讳杀生,在寺庙里面动手成何体统?鱼朝恩并非蠢人,他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与你父亲和好。”郭晞恍然大悟,道:“听婉心如此一说,我彻底放心了。”
位高权重的汾阳王出行,总得有几个随从,郭子仪拗不过郭晞等人,还是带了几个家人,和江一尘按照约定来到了章敬寺。
自唐高祖李渊始,一直以道教为国教,玄宗当政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施行道举,兴建皇家道观楼观。安史之乱后佛教复兴,李亨、李适、李纯、李漼和李儇改变崇道祖制改信佛教,自上而下佛教盛行,迎送佛骨。晚唐几个皇帝都是佛教的信仰者,佛教盛极一时。当时有识之士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依据儒学思想,提出反佛的意见。在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儒佛矛盾以一种激烈的形式暴发了。元和十四年是开塔的时期,唐宪宗要迎佛骨入宫内供养三日。韩愈听到这一消息,写下《谏迎佛骨》,上奏宪宗,极论不应信仰佛教,列举历朝佞佛的皇帝"运祚不长","事佛求福,乃更得祸"。但韩愈没能阻挡宪宗迎佛骨,还险些丧命。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有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但是后来唐武宗的灭佛运动大幅削弱了佛教势力,大幅降低了佛教对社会的影响力。(这也是安史之乱带来的影响。)
1...130131132133134...1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