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变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白马赵子龙
于是马科就以上述罪名,拟降他二级,不过仍任山海关总兵,戴罪立功。
至于密云总兵唐通,他要幸运一点,因为先前有斩杀奴酋多铎的泼天大功,所以按照道理本来同样被降二级,不过这可以功过相抵的,当然,最后是该论功轮罪,抵扣多少,会交由兵部最终认定,但不管怎么说,这已经是作为他一生的不光彩记录了。
而等到洪承畴说完之后,马科和唐通二人虽然心里憋屈无比,可还得给他行礼谢恩的。
不过这个时候,一直没没怎么说话的崇祯皇帝,就是忽然说道:“洪爱卿,虽然马唐二位将军略有小过,可是念他二人此战中也出力颇多,就免了他们的降级吧,也好戴罪立功。”
毕竟崇祯皇帝看他们也怪可怜的,身上大伤没有,小伤好几处,显然在此战中也是出了力的,也就不忍苛责太多。
洪承畴听了连忙就是点头称是,然后这才看向了马科唐通二人,轻哼一声道:“算你们走运,既然是皇上替你们求情,那就免了此过,还望尔念在皇恩浩荡,日后努力杀奴才是!”
“多谢皇上!多谢洪督!”马科唐通两人听了之后,连声道谢,并且都是感到非常庆幸的,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往日里像他们这样的大将,只要手中握有兵权,就算犯了些许过错,乃至是临阵脱逃,朝廷往往也只是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不痛不痒的斥责几句后,屁事没有。
可是现在就不一样了,有了玄甲军这样百战百胜的天下强军,老实说有没有他们这样一支杂兵,还真无所谓,所以真要是被免掉总兵之职,那还真是惨了!可是现在呢?这就是非常好的结果了呀……
于是再接下来,洪承畴又就其他方面说了不少事情,毕竟十几万大军在外征战,牵扯的事情真的非常多啊……然后等到这个例行的军事会议开完之后,众将这才准备散去。
不料这时,崇祯皇帝却依然兴致非常高涨的,他先是向杨山芦招了招手,然后就提出了,要下到军营里去……去亲自看望奋勇作战的将士们。
对于他的这个提议,杨山芦顿时颇感为难,虽然他也赞成崇祯的这个做法……皇帝不能永远高高的飘在云端,偶尔也需要下去体察民情军情的。
可问题是,下去的话这个安保问题就会变得比较棘手……军营里也很复杂啊,而且人很多,这要是哪个人脑子一抽的话,不敬之罪还算是好的,这要是来个刺王杀驾的话,那可就真麻烦了……
不过最后,杨山芦还是熬不过崇祯的恳求,毕竟崇祯可是知道这种机会难得,不是这次御驾亲征,哪有这样的机会?而且他也确实被那些奋勇作战的将士们感动,想要亲自去看望一下。
既然这样,杨山芦也就没有办法,来了一次陪王伴驾。
当然,既然如此也就不要去视察什么杂牌部队了,万一出了什么差错,谁也承担不起,还是直接去视察他的玄甲军吧,这才是最稳妥的。
并且杨山芦选的还是刚才参战的那一万人,也就是把正蓝旗清军打的抱头鼠窜的那一部。
对此安排,崇祯皇帝倒是没什么意见,甚至相反来说,能下去见到久负盛名,甚至堪比当年戚家军的英勇玄甲军,他还是非常期待的。





变明 第三百七十章北方基石!
于是接下来,崇祯皇帝就在几十个锦衣卫高手的护卫下,一路前行,来到了玄甲军驻地的一处军营。
这里是一个千户规模的军营,等到崇祯皇帝来到之后,自然就有带队将官出来迎接,不过崇祯除了接见这些领队的军官之外,他主要更想见一见那些普通的玄甲军士卒,因为他一直认为,将官负责指挥作战,可是真正一刀一枪杀出来的,还是要靠那些基层的士兵。
所以现在嘛,等到崇祯皇帝来到了军营之后,他直接就是走进了一个个宿营的帐篷,去慰问那些普通的玄甲军小兵,并且崇祯还问的很详细,从这些普通玄甲军战士睡的地方,包括平时吃的伙食,每月发的饷钱等等,都是一一问到,非常的详细。
并且不得不说,皇权的威严真的是非常深入人心的(甚至古代的人差不多都把皇帝当成了神仙,真龙天子嘛),所以就算是这些受过一定教育的玄甲军,等到看见堂堂大明天子,居然亲自来慰问他们时,都是非常激动的,甚至很多人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当然,他们这个还算好的,不管怎么说,玄甲军的见识还是比其他军队好很多,如果是换成其他杂牌部队的话,估计都只能做磕头虫了)
而崇祯皇帝呢,也感觉可以满意,虽然很多玄甲军都激动得不能说话了,可是大部分还是可以正常交流的。
而且就这样实地看下来的结果,也是让他非常满意的……不愧是他亲口御封的天下第一军啊!这一个个都是好兵!在崇祯看下来,他们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年轻(一般都在二十岁到二十六岁之间),还有就是身体强健!个顶个的都是棒小伙啊!手臂结实,身体孔武有力!
当然除此之外,给崇祯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玄甲军的昂扬士气,和强大的必胜信念!甚至在杨山芦的示意下,一个帐篷里的十个玄甲军战士(一个小旗的编制),都是当场为崇祯演唱军歌的!
也就是前朝抗金英雄,岳大元帅所做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好好好!”一首嘹亮的军歌唱完之后,崇祯听得都是热泪盈眶了!军歌嘹亮,士气高昂!而这其中更是透着无比强大的信心——誓要扫平一切魑魅魍魉!而这就是威震天下的玄甲军!而这就是他的天下第一军啊!
(现在崇祯已经把杨山芦看成他的女婿了,所以女婿的东西也能算是他的了,嘿嘿)
这样一连在看过了七八个士兵的帐篷之后,崇祯已经是满面笑容,并且相当振奋了……并且他也由此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了如此强军,即使偶尔失败那也是偶然的,而取得胜利那却是必然的!
因为要知道,如此强军不是一小撮人,而是整整四万强军!昔年的戚继光率领三千戚家军,就能纵横南北,荡平倭寇!可是现在呢?
(并且多说一句,崇祯之所以有如此信心,这也是很明显的,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崇祯看了这么半天之后,也已经看明白了。
就好比他这些天,每天都处于神机营将士的保卫之中,那么神机营的级别不可谓不高吧?普通战士大多由勋贵子弟组成(领兵的还是勋臣),这差不多就是大明的御林军!
可就算是这样,和玄甲军比起来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至于其他的杂牌部队,那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说,崇祯看完之后,那是豪情满怀啊!甚至他都轻轻地哼起了歌——待从头,收拾旧山河!(反正这里也没有讨厌的监察御史的)
这样视察的差不多之后,崇祯皇帝正准备离开,忽然却又生生的停住了脚步——因为有一个出了帐篷的玄甲军,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是一个普通的总旗官,按理说这次玄甲军出征4万将士,总旗官都是多如牛毛的,可问题是这个总旗官却与众不同,除了这个人非常年轻之外,在他鸳鸯战袄的胸口处,还绣着四个小字——北方基石!
北方基石?这四个字顿时引起了崇祯的注意,毕竟上次战败皇太极的精锐两黄旗,那惊天动地的一战,崇祯虽然没有亲眼目睹,可是也已经有人汇报给他,并且回味好几遍的,所以对于那一战的壮烈,崇祯皇帝至今没有忘怀的,可是现在呢?居然看见了北方基石?
于是接下来,崇祯皇帝就是笑着走到了这个总旗官面前,柔声问道:“你胸口戴的这个标志,应该就是书院的学生吧?”
(在普通人眼里,还是习惯平时称为军校生,正规场合称为书院的学生)。
“回皇上,学生正是。”因为总旗还不算是正式武官,不能自称下官,但是自称草民又不合适,所以干脆就以这个替代了。
不过崇祯皇帝感兴趣的显然不在这里,因为他仔细打量着这个总旗官……就发现果然和其他的普通玄甲军又不一样,他的眼睛里异常明亮,其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显然喻示着他受教育的程度不一样——不愧是书院里出来的。
既然遇到了,崇祯就和他交流了一番,并且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崇祯无所不问,而这个总旗官却都能回答出一二,并且非常贴切的。
而这就让崇祯皇帝非常赞叹了……杨卿的这个书院办的好啊!你看培养出来的都是栋梁之才啊!不然的话普通的一个总旗官,哪有这样的见识!甚至看见他能说出话就算不错了!
并且崇祯皇帝一番交谈后,还意外得知这个总旗官,就是当日在不利形势下,还毅然升起小蓝旗,和清国御林军血战到底的总旗官之一,就更加感兴趣了,崇祯就是好奇的问道:“小将军,所谓蝼蚁尚且贪生,可是当时在那么严峻的形势下,你又是怎么想的呢?是什么理念在支持你要战斗到最后一刻呢?”
而这个总旗官就是看了看崇祯,又看了看正站在崇祯皇帝身边的杨山芦,然后一字一句的回答道:“回皇上,我是这样想的,在我进入书院学习的第一天起,大门口就刻着这样一句话——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而现在引申开来,那就是——为大明崛起而奋战!”
“好好好!”崇祯听了那是大为感动,也大为振奋!果然有理想的人就是不一样!不愧是书院里培养出来的人才啊!
如果是换成其他明军,他们多半只是为了军功犒赏而战斗,所以看见即将小命不保,还会死战到底吗?可是现在呢?如果不是有着这种顽强的信念,这种决死的信心,还会死战到最后一刻吗?乃至最后取得奇迹般的胜利?而这不就是我泱泱华夏,所具有的伟大力量吗?
所以在离开军营之前,崇祯皇帝都是亲笔手书四个大字——北方基石!赠予这个总旗官!并且在离开之后,他都是非常感慨地对杨山芦说道:“爱卿啊,今天朕这次下来,感触很深啊!”
“并且老实说,当初你开办那个天下书院,朝廷中还是有不少非议的,可是现在事实证明,你的这个天下书院,办得非常好!非常成功!培养出了一批好学生啊!所以等到此次大战结束之后,关于日后的国家治理,还有书院开办等等事宜,朕还要和你好好探讨一下。”
“固所愿耳——”而杨山芦听了就是微微一笑,当然他的心情也是很不错的,先不说他教出的学生果然很不错,给他长了面子,包括多年的付出,五年磨一剑(书院已经坚持了五年),也终于看见了回报!
因为崇祯这么说,他也是完全能够理解的(当初他安置在京城的探子,也有搜集到的这种信息)。
当初他开办天下书院,‘离经叛道’,坚持要加入什么算术啊,军事之类的,被很多文官都是骂的狗血喷头,说他是乱弹琴,胡乱修改圣人章法!圣人早就说过了,有半部论语就能治天下!你加入其他的下贱杂学,这不是瞎搞一气吗!可是现在呢?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成功的!
并且这还是从各个方面,都是证明非常成功的!例如先说武的方面,此次乳峰山一战,大败清国御林军(两黄旗精锐),就已经证明了这个模式的成功!
再说文的方面,就如之前自己治理山西的时候,书院里培养出来的那么多吏员,又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不然的话山西治理哪有那么容易成功?而不成功的话,今天又哪来的钱粮打仗呢?
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种种成功,文武兼备!才能彻底证明了这个模式的价值!崇祯皇帝才能发出这样的感慨!
而这样等到看完军营之后,崇祯皇帝这才满意的离去。
此时时间已经不早了,不过就算这样,杨山芦还不能休息的——因为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ps此章的最后一段,就是崇祯会见总旗官那一段,似乎有些啰嗦,不过不写出来不舒服斯基,并且白马下回会注意的,呵呵




变明 第三百七十一章送战友!
黄土岭大战之后,杨山芦要做的就是前往医护营,慰问伤员。
没错,像今天这场大战下来,固然是消灭了上万正蓝旗精锐,可是玄甲军也有损伤。
毕竟玄甲军再厉害,也不是有神功护体,刀枪不入的,再加上入援以来的几场恶战,所以累积下来,伤兵已经多达一二千。
(甚至这个其中,很多轻伤患者都还没集中护理呢,因为伤兵救治有规定,短期内可以痊愈的,不影响战斗力的,就不必安排在医护营,所以换句话说,这一二千人都是受了重伤的,最轻的都是缺胳膊少腿)。
所以面对这些为国尽忠的将士,杨山芦必须要亲自前往慰问一下的。
医护营离着这里并不远,等到杨山芦来到之后,入耳的就是各种络绎不绝的呻//吟声(毕竟很疼啊,这个时代又没有止疼药,至于麻沸散什么的,暂时还没有找到)。
而入鼻的还有那种刺鼻的气味(杨山芦已经开始尝试配制消毒水,不过还是困难很多,毕竟想要不顾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准,强行攀登科技树,那是不现实的。
没看见杨山芦穿越整整六年之后,才搞出一款科技含量并不太高的燧发枪么?所以现在医护营里,主要还是使用高浓度的盐水,配合高温进行消毒)。
所以等到走进医护营之后(一般来说,这个时代其他军队没有医护营,就算有医护营,也是和伤兵营什么的分开的。
不过杨山芦不同,他参考了后世流行的那种老年护理院模式……也就是医院和护理院结合,这样医生随叫随到,就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所以他也就来个创新,把医护营和伤兵营合二为一了)。
看到到处都是伤兵之后,杨山芦的心情还是很沉重的,不过他也略有欣慰……因为虽然伤兵很多,却都能得到很好的护理,包括医护营里面的景象也都是井井有条的。
例如伤兵睡的床单都是非常的干净,显然保证了经常的清洗,避免二次传染,并且初步看下来,每十个伤兵也会有一个医护营的郎中进行专门护理(这也是他的规定,),这样展开有效的对口服务,避免到时候扯皮。
只不过这些郎中清一色都是男性,未免有些遗憾(其实杨山芦曾经也有过设想,例如选用一些女郎中或者学徒什么的,来照顾伤兵,毕竟女性在这方面,具有先天性的优势的。
只是后来尝试了一下后,还是放弃了,这种理念太过超前,在大明这个时代还根本无法展开(男女授受不亲嘛),所以也只能再等几年,乃至更长的时间,社会有所进步之后再议了)。
当然就算这样,因为他的重视,医护营的规模已经发展的相当不错,现在都有三四百专职郎中了,所以护理这些伤兵,那是绰绰有余(包括在和平年代,没有伤兵的时候,杨山芦还组织他们轮批送医下乡,给整个阳和道东路的百姓们免费看病,这也是他的仁政之一)。
所以随着杨山芦的到来之后,就已经有好几个靠近门口的伤兵,已经发现了他,并且都是欣喜地喊了起来:“兄弟们,将军大人来看我们来了!”
“大人来了!”
“将军大人来了!”
看见居然是杨山芦来了,伤兵们的呼唤声都是响成了一片,甚至很多人的眼里,都是流出了激动的泪水——因为大人来看望他们来了!
而杨山芦呢,也就强忍着心中的难过,一一慰问他们(因为杨山芦有种感觉,这些人正是因为他的命令,才成为伤兵的呀),更不要说能进这个医护营的伤兵,最轻的都是缺胳膊少腿的,就算痊愈后都不能继续战斗了,陪伴他们的将是终身残疾!
倒是这些伤兵,看见杨山芦来了之后,激动之余却都表现得很乐观,都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因为他们知道,杨山芦还有个外号叫做杨大善人,心特别软,所以都没有表现出疼痛的样子,免得他难过)
当然也不得不说,人是需要精神安慰的,而从某种方面来说,杨山芦来了,那就比最好的止疼药还有效!这就说明将军大人记挂着他们!将军大人并没有忘记他们!并没有因为他们残废了,没用了,就弃之不顾了!
并且这些伤兵们,之所以没有表现出悲伤的样子,那也是有着强大的理由的,因为他们不必为自己的身后事担心!因为他们的将军大人,都已经为他们想好了!为他们安排好了之后的道路!
甚至这还可以通过横向还比较,也就是所谓的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就好比这已经一个多月的相处下来,玄甲军也和其他几支明军比较熟悉了,可是只有通过互相交流之后,才能体会到其中巨大的差距。
就好像玄甲军中,对于军中伤兵的安置,是早就有明文规定的(并且是杨山芦亲自制定的)。
首先,受伤之后,会根据伤残等级发放一面证明退伍的银牌,上面写着某年某月因伤退伍,并且标明伤残等级,然后就能根据这面银牌进行安置。
例如一级伤残的(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比缺胳膊少腿还严重),就可以去阳和道东路众多屯堡之中,去当个屯长,只要动动嘴管人就好——并且绝对还能过上吃喝不愁的日子!
(这也算是杨山芦对他们的回报……他们为国家做出了贡献!我就要保证他们的生活无忧!)
至于二级伤残的(就是缺胳膊少腿什么的,但是还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对于这样的伤兵,有愿意进各大作坊,做些轻体力活的或者管事之类的,那就去作坊,当然也有不愿意去的,那也没关系,那就还可以在整个阳和道东路的范围,开设各种店铺。
例如粮店、布店、杂货店等等,反正之前受到将军府控制的一些行业,你都可以进入(并且选择开店的话,将军府还会提供开业贷款,对你进行扶持),反正这么说吧,只要你以后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将军府将会永远支持你!
(这里再多说一句,那么还有那种特等伤残的,连动动嘴都不行了,整个一个废人!那怎么办呢?也有办法——那就是到时候还会办一个伤残院,由将军府养着他们!并且养他们一辈子!)
所以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种种措施,这些玄甲军将士们才无不拜服……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作战!因为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了呀!
可是反观其他明军呢,还想有这么好的条件?做梦去吧!就拿这次战败的马科部来说,如果是受了一些轻伤的话,那根本不用说,不用等到痊愈,就要给老子继续战斗!如果是那些受了重伤的,丧失作战能力的,那就更不用说了……
都成了废物了还要你干嘛!给老子有多远滚多远!至于临走时能给你几两银子作遣散费(这是朝廷的规定,不过如今物价飞涨,这点钱也只够让你活半年的),那就已经算是仁慈的。
甚至就算是一个铜板都不给你,被上面的长官克扣了,你又能怎么办呢?你区区一个大头兵,还是已经成了废人的那种,难道还能去和那些当官的理论吗?
可是这样一来,不管哪一种,等待他们的日子,可以说不是沦为乞丐,就是沦为流民,而更多的则是沦为路边的一具枯骨,那样的凄惨……
(当然在这个时代,这些人也只能怨自己命不好了)
所以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对比,这些玄甲军的伤兵们,才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痛的!才知道他们得到的是多么珍贵的东西!才有一种身在玄甲军中的荣幸!
所以杨山芦逐一进行视察之后,感觉情况还行,都这样了这些玄甲军的情绪都还可以,没有悲观,没有失望,这就证明他的政策是行之有效的。
可正在他看过大半的时候,忽然却有不和谐的声音响起……就见在离他不远出的一排床位上,正有几个玄甲军伤兵凑在其中一个床位,失声痛哭的……
这是怎么回事?听见居然有人哭哭啼啼,附近的那些玄甲军伤兵都是一起怒目而视……哭什么哭?好男儿流血不流泪!平白无故给玄甲军丢脸!让将军大人担心!
包括杨山芦也是如此,听见哭声之后,他连忙走了过去,要看个究竟,可是等到他看清之后,杨山芦都是停下了脚步,默立致哀的……
只见在几个玄甲军围着痛哭的床位上,正有一个年轻的玄甲军,因为重伤不治,已经永远的闭上了眼睛,正在为他紧急救治的郎中,就是遗憾的摇摇头,然后为他盖上了洁白的床单。
看着此情此景,杨山芦都是感觉眼眶有些湿润的,就之前所见,这是一个多么年轻的玄甲军啊,看他嘴唇边薄薄的绒毛,估计才刚到二十岁吧?可是现在呢?这么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离开了我们?鲜花一般的年纪,还没有绽放就已经凋谢了?
听着那些伤兵们哽咽的哭声(估计都是一个部分的),杨山芦忽然鞠躬向他行礼!然后他打了一个唱歌的手势,就带头唱了起来……
送战友,踏归程。
默默无语两眼泪……
战友啊战友,
亲爱的弟兄,
当心黑夜北风寒,
一路多保重……
这同样是杨山芦所‘作’的军歌,可是此时此地,却是对战友的最好送别!
于是很快的,整个医护营中,有越来越多的歌声响起,就连那几个哭泣的伤兵,也是哽咽着唱了起来……送战友,踏归程!
(对他们来说,牺牲就是另一段人生的开始,希望他在下辈子,能有好的生活,不要这样英年早逝)
而等到唱完之后,杨山芦却更加清楚了一个道理——一路哭不如一家哭!正是为了千千万万的百姓,不必遭受这样的生离死别,被鞑子残害!(等到日后鞑虏入关后,五千万百姓被屠杀!整整五千万人都成了冤魂!)
1...190191192193194...2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