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变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白马赵子龙
毕竟在这样的形势下,他们也都清楚,光是一味的防守,那是不行的,必须要打出一两场像样的胜仗,提升军心士气,才能维持长久作战的,可既然实在是啃不动玄甲军这块硬骨头,那就退而求其次,换一个对手吧……
(也就是面对玄甲军,还是老老实实的选择防御)
而经过一番研究后,皇太极就是决定,等到明天开战之后,对玄甲军主防,而把进攻的突破点,放在了明军中的马科部和唐通部。
也就是他们把目标,对准了明军中最弱的马科部,还有唐通部……既然拿不下玄甲军,那就拿着两支弱旅开刀吧,不管怎么说,也要咬紧牙关,打垮一两支明军,来鼓舞一下士气的!
有了这个决议后,在场的这些满清权贵,还有那些盟友们,也都没有意见,因为他们也都知道,像这样十几万人的大兵团作战中,很多计谋和智慧已经无用(因为能改变的只是局部),靠的还是要真刀真枪的厮杀!
并且这一次,皇太极知道再也输不起了……如果说输给玄甲军,还有那么一点点情有可原的话,这要是连明军中最弱的马科部和唐通部,都拿不下的话,接下来的仗也不用打了,都把脖子洗洗干净等着挨刀吧……
并且以他们的实力,估计这也是最后一次能主动发起反击了,如果再失败的话,将再无反击能力!(能打的兵都拼光了呀)
所以皇太极对于接下来的此战,高度重视,甚至为了保证此战百分百成功,皇太极都决定,在明天的战斗中,让睿亲王多尔衮指挥正蓝旗的军队,亲自指挥这次作战(皇太极明天还要坐镇乳峰山,对抗玄甲军的攻势,而多尔衮负责的是黄土岭,正好面对的是马科和唐通部)
而之所以如此,皇太极也是无奈,打到现在,我大清能保持较完整建制的军队已经不多了呀!
笔架山一战中,两白旗和两红旗都已经被打残了!(多尔衮主要的兵力就是来自两白旗)八旗中一半的部族都已经成了女儿国,所以他也只能狠狠心,把正蓝旗交给多尔衮指挥。
(也就是他的儿子豪格直领的军队,本来这也是他维持皇位稳固的力量,不过现在也顾不得了,至于镶蓝旗,就算他是皇帝,镶蓝旗旗主也是不会答应的,我大清还是半奴隶社会嘛,除此之外,镶蓝旗还需要作为战场救火队,维持整条战线的)
当然就算这样,根据他们掌握的情报,明军马科部和唐通部,大约拥有战兵一万五千人(另外前文记错了,入援的一共是十大总兵,不是十一位)。
而正蓝旗呢,虽然在攻打大定堡的战斗中(也就是阎应元防守的堡寨),损失不小,不过现在全族动员的情况下,还是能拼凑出二万人马的(虽然其中近半都是杂兵,但是比起两白旗两红旗这样已经名存实亡的满洲八旗来说,还是强出太多的)。
并且以二万人进攻一万五千人的阵地,还是明军中最弱的二支(并且这二路明军的领兵官,也就是马科和唐通,以前都有过逃跑的劣迹,而我大清的指挥官是多尔衮,足智多谋的多尔衮),所以皇太极认为还是有绝对把握的!
而这样定下来之后,一场又是相当重要的,关乎着两军士气的战斗,又是即将打响了!
可是皇太极不知道的是,就在当天晚上会议结束之后,在有资格参与开会的那些人中,就有一封密信被秘密送了出去……
而等到第二天一早,两路大军都是用罢早饭后,大战又是正式开始。
而等到大战开始之后,清军果然执行了以上战略,乳峰山阵地主守,而在黄土岭阵地,却是一反常态,先行防守了一阵之后,忽然就是调集大军进行反攻的!
并且不得不说,此次明军入援的十三万大军中,除了玄甲军之外,其他的明军在和精锐清军对战的时候,还是非常吃力的(甚至是普通清军都有些吃力的),更不要说多尔衮选准开刀的,还是明军中都是最弱的两个软柿子了!
于是在清军投入了精锐力量,进行疯狂反击之后,马科部和唐通部,瞬间阵线吃紧了!
要知道他们可没有装备燧发枪,甚至连玄甲军已经开始淘汰的改良式鸟铳,都没有配备的,他们这种老式的战兵营,大多还在使用那些常见的三眼铳,鸟铳(还都是问朝廷的火器局购买的,所以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甚至除此之外,使用冷兵器的也有不少(毕竟冷兵器价格便宜啊)。
所以这样一来,在狗鞑子不计伤亡的进攻下,马科部和唐通部的阵地,很快就被他们攻入,甚至阵地都要失守!
“顶住!给我顶住!”看见情况如此危急,马科和唐通两人,都要急的跳脚了,要知道这个阵地,可是万万不能被突破的!不然的话整个明军的阵线就会被撕开一道大口子,进而引起整个黄土岭防线的混乱的!
而且他们更加知道,打到现在,狗鞑子已经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了!(杨山芦没事就给他们分析敌情,所以这些总兵都知道,所谓的大清国也就剩下这张唬人的虎皮,根本没什么底气了)所以这要是再被狗鞑子突破的话,他们的脸面可就要挂不住了!
(至于逃跑什么的,他们倒是真没想过,一来杨山芦早就放过话,谁要是敢在如此国战中逃跑,将面临他的无情追杀!(并且花马刘刘良佐也是前车之鉴)然后再加上他们身边,还有杨山芦派来的二个玄甲军‘监军’,虎视眈眈的看着他们呢,所以是完全没有条件啊,也根本不用想了)。
可就算这样,两人的阵地也都是摇摇欲坠了,多尔衮出手还是非常狠辣的,此时常见的反击方式都是小股部队,添油战术,可是多尔衮呢,一上来就把二万正蓝旗清军全部派上!要一举致胜的!
于是这样一来,又一场关键性的战斗,甚至是狗鞑子最后一次能拼凑起来的反击战,又再次打响!
ps 鞠躬感谢书友wj_114432 ,书友zz681027,书友scjosdu的打赏!(排名按照打赏时间顺序)
另外白马发现,只要情节写得好,书友们就会不吝支持的!这让白马很高兴,既然这样,白马也会力争写出更好的情节,来回报诸位的厚爱的!





变明 第三百六十八章御驾亲征!
黄土岭阵地,随着清军的冲锋,喊杀声震天!无数人战在一起!
其中包括大明二位总兵——唐通和马科,也都是红了眼了,都手持大刀亲自上阵冲杀了!
“儿郎们随我杀奴啊!”随着这二人手持大刀,在一群家丁的保护下到处冲杀,场上的形势倒还稍稍稳定了些。
不得不说这两人,虽然都是历史上出名的逃跑将军,可能当上总兵的人,都非寻常之辈,就这两人,真要是拼起命来,普通的清军还真不是他们的对手!战力最起码相当于二个白甲兵!
可就算这样,这两人治军的才能还是非常平庸的(平时光想着吃喝玩乐了),所以治下的明军战力确实不强(被别人看准的软柿子啊),所以这样厮杀了一阵后,整体战力不足的毛病开始暴露,又开始整体处于下风!
“驴球子的,难道今天要尽忠于此了吗?”这二位总兵厮杀了半天之后,都是气喘吁吁,血染征袍的!
老实说在此战中,两人还算卖力,包括在面对面的厮杀中,马科还杀掉了一个清军中的牛录额真的,可就算是这样,还是于事无补,明军在清军的疯狂进攻下开始步步后退!一半的阵地已经失守!甚至更严重的,都有明军开始转身逃跑了!
没错,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二位主将无能,还能期望手下有什么好兵吗?能坚持到现在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虽然两人也知道手下战兵的德行,已经提前准备了督战队,也斩杀了不少逃跑的明军,可就算是这样,依然无法阻止整体崩溃的势头!
怎么办?该怎么办?等到这二位总兵再次杀到一起,互相看了看之后,都是苦笑连连,手下的小兵能跑,他们可是不能跑的,因为跑了也是死啊!还不如光荣的战死,朝廷还会有抚恤的。
并且两人也坚持相信,他们在这里苦战,友军不会不管他们的,特别是作为定海神针的玄甲军!一定会来救他们的!
而这就是杨山芦的人格魅力了,如果把他换成以‘转进’闻名的关宁军将领,马科他们早就跑了,谁在这里硬顶谁就是傻帽啊……不过现在嘛……
(关宁军以善于抛弃友军而闻名,甚至连亲戚朋友都不顾的,例如其中的代表人物,祖大寿和吴襄,两人都是关宁军的大将,并且吴襄是祖大寿的大舅子,祖大寿也是吴襄的大舅子(互相娶对方家的女人)。
可就是这样的关系了,上了战场之后,这二人都是该转进的时候就转进,那都是果决的一塌糊涂啊,专业坑队友)
倒是多尔衮那边,看见战局进展顺利,明军被他们杀的步步败退,他紧皱多日的眉头终于舒展了一些,这才是他熟悉的明军嘛。
可正在此危急时刻,忽然就听见一阵尖利的天鹅声响起!(明军号手吹的号笛声,大明称之为天鹅声!)玄甲军的军旗已经出现在了战场上!
(由杨山芦亲自带领五千机动力量,外加乳峰山阵地抽调五千人,这样一共组成一万玄甲军赶来救援)
甚至除此之外,还有更令人震惊的!雪藏已久的崇祯皇帝,大明天子,就在层层神机营战士的保卫之中(一万人),同样亲临战场的,并且杨山芦为了让崇祯皇帝登场的效果达到最好,他都是让神机营中的一些大嗓门,都是拼命喊话的——大明天子御驾亲征,还望诸君努力!
而这也就是杨山芦的谋略,本来他在收到了清军阵营送出的那封密信之后,就已经知道了狗鞑子的计划,只不过那封信层层转交到他手上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不少,不过就算这样,他也依然来得及展开计划。
并且在得知,清军要展开最后的反攻,也就是最后的疯狂之后,杨山芦认为条件已经成熟了,所以这才让崇祯皇帝华丽登场!以此来激励人心士气的!
而现在呢,效果果然非常的好!等到听见这样的大喊声,那些本来已经节节败退的明军们,包括已经同样快要抵挡不住的马科和唐通两人,全都是愣住了(到现在为止,他们都还不知道崇祯皇帝也和他们在一起呢)。
“我没做梦吧?圣上居然御驾亲征了?”马科和唐通两人互看一眼后,都是感觉有些难以置信,毕竟大明天子御驾亲征,和将士们一起并肩战斗,这都多少年没有过的事情了,可是现在呢?
只是等到他们清楚的看见,在那神机营将士的护卫中,那高高打起的黄龙御旗,那明黄色的天子銮驾,无不代表着,这就是的的确确的御驾亲征,天子亲临战场!这二人顿时激动的都是不能自己的……只反复想着一个念头,皇上来看我们杀奴了!
至于那些普通的明军呢,更是不用说了,看见天子与他们同在,欢呼声都能传出十里开外的!而这就是皇权的力量!皇权的威力!
(如果不太好理解,可以这样设想一下,就如在后世的国//共大战时期,正当一支解放军和顽敌正杀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忽然毛//主席亲临战场,亲自指挥作战,这样的鼓舞……)
而接下来呢,正蓝旗的清军就享受到了这种‘鼓舞’,那些本来已经苦苦抵挡的明军,瞬间都像打了鸡血似的,重新焕发了斗志!很多人都是先跪下磕头,然后嗷嗷叫着奋勇杀敌的!
在他们想来,皇帝这样的九五至尊,都已经亲临战场,和他们并肩杀敌的!他们这样的贱命一条,还有什么可惜的!再加上皇帝还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还带来了一万神机营,包括百战百胜的玄甲军也来了!所以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吗?
于是这样一来,狗鞑子就悲催了,多尔衮做梦也没有想到,明国皇帝居然也会亲临战场的!
老实说玄甲军会赶到助战,他有考虑到,所以他制定的计划,就是一鼓作气打垮这二支明军,打的速战速决的主意,这样就算玄甲军能够赶到,他也能重创这二支明军!
可是现在呢?除了玄甲军赶到的相当快速之外,连大明天子也来了?几百年不出国门的明国皇帝,居然玩起了御驾亲征?这还叫人怎么打?
于是我无敌八旗精锐,在这样的双重打击下,就彻底顶不住了!从原来的节节突破,变成了节节后退!当然不后退也不行啊,就算那一万京营将士要保护崇祯,不能轻动,可是一万玄甲军难道是吃素的吗?燧发枪所向之处,一切顽敌都要俯首啊!
于是那些马科部和唐通部明军,就是欣喜的看见,之前让他们无法抵御的那些凶猛清军,在燧发枪的清脆枪声中,就像割麦子似的一批批倒下!并且凡是在玄甲军火力范围内的,就没有一人可以幸免!想想看,由一万支燧发枪组成的火力网……
并且更重要的是,现在可没什么神鹊掩护他们的!也没有什么大雾掩护他们的!
甚至这样的一幕,除了马科部和唐通部明军看到了,身处层层保卫之中的崇祯皇帝,他也看到了。
老实说崇祯虽然久闻玄甲军的大名,可是以往领略玄甲军的傲人战绩,他只能通过一封封捷报来揣摩,他能看到的只是一组组枯燥的数字,可是现在呢?
等到他看见,玄甲军居然勇猛如斯!顽强如斯!凡是挡在玄甲军面前的那些东奴,不管是穿什么盔甲的,统统一律打到!
(反正崇祯皇帝也分不清什么马甲兵,白甲兵的,头上顶的是什么红缨,或者黑缨之类的,他只知道不管什么兵,只要燧发枪响过之后,那就统统打倒!)
甚至他都在想着,就是这样的一群东奴,在犯我河山,掠我百姓吗?甚至在一次次入关中,都打出了五十六战皆捷,俘我人畜近百万的神话?可是现在呢?如此凶狠残暴的东奴,如此能止小儿夜啼的东奴,反倒成了我大明天兵屠戮的对象?并且毫无还手之力?如此伟业,果然壮哉!
如此在经过短短小半个时辰的战斗之后,二万正蓝旗清军已经再也坚持不住,纷纷从明军的阵地上‘撤退’下来,甚至很多清军已经不是撤退,而是拼命撒脚丫子逃跑的!不然的话难道还留着等死吗?
不过就算这样,我八旗无敌勇士也是损失惨重啊,进攻的时候是二万清军,建制齐整,可是现在呢,逃回来的连一万都不到!损失过半!并且逃回来的还都是些软骨头清军!被吓破胆的清军!(因为勇敢的,敢于抵抗的都被打死了)
这样的结果,让多尔衮都是欲哭无泪的……
而反观明军方面呢,等到这场大战结束,并且今天整条战线的战斗全部结束之后,
众将才是高唱得胜之歌,返回大营的,并且总的来说,这场大战是先惊后喜,虽然一开始形势相当危急,不过后来嘛……
而等到众将返回了洪承畴的中军大营后,众多文臣武将要做的第一件事——那就是正式拜见崇祯皇帝!(并且之后还要就此战,论功论罪的!)
ps 鞠躬感谢书友zz681027的打赏!前天刚刚打赏完,今天又来,这样的支持,这样的深情厚意……感动之下,无以为报,只能力争写出更多更好的情节,来回报亲的厚爱的!




变明 第三百六十九章论功论罪
洪承畴的中军大营,等到议事开始之后,很多人都还感觉有些晕乎乎的,仿佛如同做梦一般……原来此次入援之战,皇帝一直就在我们身边?默默看着这一场场战斗?这种对于士气的激励……
所以等到崇祯皇帝,在洪承畴的总督大堂上高坐之后(毕竟现在条件简陋,不可能专门给他搭建一个宫殿的),文臣以洪承畴为首,武将以杨山芦,杨国柱等为首,这样大家一起跪拜行礼。
而崇祯皇帝呢,也是兴致非常高涨,如果以前是在金銮宝殿里,一些品级低些的武将,站在后面都看不清崇祯的面容,可是现在呢?对在座的这些文臣武将(游击将军以上),崇祯都是一一让他们上前叩拜,并且每人都予以勉励几句的……
而这就是天子伦音了!这让这些亲口听到崇祯说话的将官,都是感到莫大的荣耀啊……(甚至这样的事情,日后史官都有记载的)。
而崇祯呢,他也有理由如此高兴……他身为皇帝,却是第一次上战场!而且还是如此十万人以上的大战!而更重要的是,此战赢了!
虽然一开始相当惊险,可是最终,他们赢了!并且还是在他这个皇帝出场之后,士气如虹,一举致胜的!并且最终斩杀上万东奴劲旅,这样的痛快……实在是多年未有啊!
当然,眼下战事毕竟还没有结束,于是在拜见完皇帝之后,接下来洪承畴就是开始主持,每天的例行军事会议了……当然像今天这样发生大战的,还要当场论功论罪的……毕竟无规矩不成方圆嘛。
而崇祯皇帝呢,他不懂军事,却不妨碍他很高兴的坐在那里,进行旁听的——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少有的学习机会。
(因为大家都知道的,一开始崇祯只是个皇帝的备胎,亲王的级别,正主是他的木匠哥哥,所以崇祯少年时完全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帝皇教育,这导致他日后从政的力不从心,所以也是个可怜的娃啊)。
而洪承畴首先做的就是总结……并且总体而言,此战有闪光点,也有瑕疵。
闪光点自然是狠狠消灭了清军有力一部啊!甚至经过如此一战,清军再想要找出建制完整的部队,都非常困难了!都已经处于拆东墙补西墙的状态了!
可是瑕疵呢,那也毋庸讳言——那就是明军伤亡也同样惊人!当然此次参战各军中,玄甲军虽然作为参战主力,却只有伤亡八百余人(与之相对应的是至少歼灭五千鞑虏),所以这是打的非常好的。
可是反观其他明军呢?那就不行了,抛开神机营不谈(神机营这次基本没怎么打,以保护皇帝为主),就好像其中的马科部,和唐通部,那都是伤亡惊人啊!
其中伤亡最大的是马科部,他下辖的七千山海兵(马科是山海关总兵),虽然一共和清军交手了只有一个时辰不到,但就是如此短暂的时间,就战死了整整三千人!其中还包括了十几个百户、千户以上的将官阵亡,可谓是伤亡惨重啊!
(当然换句话说,那些逃跑的山海兵,也算在阵亡中的名录了,当然如果不是知道此战有进无退,马科都事先组建了督战队的话,那些山海兵没处可逃,也不会战死这么多人)
而除此之外,唐通的密云兵(唐通是密云总兵),同样损失惊人,差不多也战死了三千多!所以狗鞑子真没看错他们——两人是难兄难弟啊!
所以在统计上来这个伤亡数字之后,洪承畴都是脸色非常难看的,这要不是玄甲军及时赶到,并且力挽狂澜的话,这次就要被狗鞑子得逞了!当然就算这样的话,此战敌我双方的战损居然相差无几(算上山海兵和密云兵的受伤人数,差不多也要近万了)
所以洪承畴怎么能不生气呢?要知道此次入援之战中,明军和清军的交换比,一直维持在一比二到三的!(也就是战死一个明军,可以交换到二到三个清军)甚至就像今天玄甲军的战斗,交换比都是惊人的一比六的!
(甚至这还没算上鞑子那些受伤逃回去的人数,其实那些差不多也已经能算做死人了!而这就是火器作战的一个重大优点,只要打中了,那基本就算玩完!
因为以这个时代落后的医疗手段(更不要说是清军了),中了弓箭这样的冷兵器伤势,那是九死三生,可中了铅弹火炮之类的热兵器伤势,靠跳大神之类,或者随便弄些草药硬抗,那是九死无生!)
可是现在呢?居然双方战损比是一比一?这让洪承畴感觉在崇祯面前大大丢了脸面的(他指挥无方啊)并且这也暴露出了山海兵和密云兵的很多问题……御下不严,治军无方等等。
所以这样一来,洪承畴当然要给这二人论罪了(至于今天的其他战线上,各部明军表现还属正常,所以此次不做评判)。
于是在威严的总督行辕大堂内,就听见洪承畴做如此总结:“……此战第一当属皇上天威浩荡(当然皇上的功劳不是洪承畴能论滴,这个要由史官来论),第二则是镇国伯及时赶到,并且力挫顽敌!当为首功!第三京营将士护卫皇上及时赶到,并且此战中并无差错,可为次功。”
“至于山海关总兵马科,密云总兵唐通二人,临战只有匹夫之勇,没有将帅之才!致使所部明军大量伤亡!丧我师威风!此当论罪……”
(并且洪承畴都没好意思挑明,还有那么多逃兵的,当然就这样也已经很不给他们面子了,不过这也已经不是原来时空,原来的时空没有玄甲军如此强军,精兵不够人来凑,所以这种软蛋部队也得捏着鼻子好好笼络着,不过现在嘛……)
于是洪承畴的此话一出口后,众人都是表情各异,其中杨山芦自然是无所谓的,毕竟这次出征以来,他立的功劳都不知道有多少了——多一些少一些无所谓!他在意的是只要能消灭鞑子就好!
而神机营副将符应崇呢(就是神机营的这次带队将领),还是比较高兴的,老实说他们这次出来,一直都没怎么打仗,主要就是做些安保工作(并且神机营的战力也并不怎么样,一般都被人称为少爷兵的),而这样也能捞到一份军功?所以当然可以满意。
至于现场唯一不满的,那就是马科和唐通二人了,并且两人这叫一个丧气啊……都损兵折将了,也拼命苦战了,可是结果不仅军功没捞到,还落了个不好,只是,这还能怪谁呢?这一仗确实打得不好,手下的兵也不争气(当然他们是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所以两人也只能耷拉着脑袋听训的。
这样评定完之后,有功的自不必说,等到此次入援之战结束后,返回京师一起总算,不过像马科唐通两人有罪的,洪承畴因为恼恨他们拖自己的后腿,给他此次‘完美’的指挥抹上污点的,所以当场就要降罪……以显他督师之威!
1...189190191192193...2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