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宠东宫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安碧莲
那么此事就还有转圜。
于是顾太医立刻端正神色,深深的行了一礼道:“微臣知错,定不再犯。”
赵弘倒也不是追究他什么,见顾鹤轩态度良好也就放了过去。
他重新把纸条拿起来,又看了一遍,才道:“这么说起来,父皇属意太傅之女?”
“正是。”
听了这话,大殿下不由得翘起嘴角。
像是个笑,只是这个笑容显得凉薄了些。
若是在数月之前,张太傅张文敏便是赵弘无比敬重的人,如师如父。
可如今,却是全然不同。
那人端的是个严肃正经的皮子,其实里头也是个蝇营狗苟的东西。
一边做着太子太傅,搭上太子的船。
另一边,却纵容嫡女与赵昆往来,想要做二皇子的岳丈。
两边都想占着,无论谁赢了他都不吃亏。
如今瞧着二皇子叛出京城,就像要把女儿在塞到东明宫来做了太子妃,他以后也能捞得个国丈当。
做梦。
大殿下神色淡淡,慢悠悠的拿出了火折子吹了吹,将纸条点燃后随手放到了香炉里。
顾鹤轩跟着他的年头长,只是这一个动作便知道自家殿下心中所想。
怕是张大人得罪他得罪得狠了。
想来也是,哪里有两边全占着的好事?
太子和二皇子本就势成水火,争皇位这是要你死我活的,想要站在中间明哲保身尚且不能,张大人倒好,哪边都不想放下。
可把他能耐的。
这时候就听太子道:“原来他针对瑶瑶,还让人塞了画来,为的便是今日之事。”
送画?
顾太医有些惊讶:“什么画?”
大殿下似笑非笑:“便是张家嫡女张皎月的画作。”
把一个未出阁女子的画作塞到东明宫来,其中用意不言自明。
顾太医有些唏嘘,即唏嘘张太傅正经底下还藏着点花花肠子,还唏嘘那人教导了殿下这般多时候,居然还摸不透殿下的爱好。
自家殿下啊,写得一手好字,读书作文都是顶尖的,骑射也很不错,可就是这画,哪怕是七岁小儿来都能比他画的强。
当然,这话是不能明着说出来的,顾太医只管义正言辞道:“张太傅此人连女儿的名节都不顾,实在是龌|龊至极。”
大殿下却没说话,只是在安静的想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才道:“张文敏既然在孤和老二身上都下了注,没理由不讨好董皇后和老六。”
此话一出,顾鹤轩脸上露出了些恍然。
六皇子是嫡子,张大人连二皇子都要占着,自然也会关照下六皇子。
只是不知,他对六皇子许了什么好处。
大殿下情绪淡薄些,也正因如此,想事情格外理智:“只怕这次的张皎月,就是他许下的好处。”
独宠东宫 第162节
选妃之事,势必要从董皇后手里经过。
而董皇后虽然做事手段不太上得了台面,但是宫中多年经营,总该有些人脉。
张皎月能入了皇帝的眼,若说其中没有董皇后参与,怕是不大可能。
既如此,赵弘笃定自己是又被人拿上去做了筹码,行了交易。
顾鹤轩也想通了其中关节,轻声问道:“殿下可是想要将计就计?”
如今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按兵不动,等着瞧张大人要如何行事,见招拆招。
可是赵弘的回答格外坚决:“孤择日就会去找父皇说明张文敏所做之事,痛陈利害,大义灭亲。”
顾鹤轩:……啊?
大殿下的逻辑十分简单:“孤不在乎他到底是如何与董皇后商量的,又是有什么阴谋算盘,这与孤本就无甚关系。孤只需要知道,他行为不端,人品低劣,也就够了。”
张文敏和董皇后的交易是什么?他不在乎。
张文敏又有什么其他的罪责?他也不在意。
单单是这人两边讨好的事情,就足够让皇上下手处置他,让张家滚出京城,别再想翻身。
赵弘又动了动嘴角,淡淡道:“自古以来,皇子争位都是天家忌讳,认准两个主子的东西,没人会容得下他。既然注定要满门倒霉,那罪责多一条少一条又有什么关系?”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顾鹤轩也无法反驳。
想来也是,张太傅做下的事情足够掉脑袋的,命就一条,又不能来回来去死好几次,那就无所谓了。
这是以力破巧,倒也是十分得宜。
这时候就听大殿下接着道:“再者说,若是真的将计就计,势必要与张家嫡女有所牵扯,瑶瑶会不高兴的。”
顾鹤轩:……
所以,前头的诸多理由不过是随便说说,最后这个才是紧要的吧。
但无论如何,大殿下主意已定,顾鹤轩便去安排。
很快,张文敏的嫡女张皎月与赵昆纠缠不清的事情便在京城中传开,闹得沸沸扬扬。
皇帝雷霆震怒,直接将张文敏落了大狱,虽未立刻判刑,可是这条命怕是保不住了。
至于张家,暂时围了,还未处置,但瞧着也不会得什么好结果。
张家倾颓的突然,引得不少高门大户有所避讳,太子选妃之事算是彻底搁置了。
而并不知道其中内情的阮女官顶多就是唏嘘一下世事无常,就没再放在心上。
在她看来,张文敏待赵弘不好,那他倒霉就是活该,尤其是天气渐凉,又到了月底,东明宫里又要发月例又要操持取暖诸多事宜,阮女官才没那么多闲心放在张家身上。
有这功夫,倒不如琢磨一下怎么才能下棋赢了赵弘的好。
这天,用罢了早膳,阮瑶就想要和太子再摆上一局棋。
结果还未拿出棋盘,就瞧见来喜急匆匆的进来,刚跨进门就笑着行礼,眼角眉梢都带着喜气。
小太子是算着日子的,能猜到他想说什么,就先笑起来,也不着急下棋了,只管蹭到阮瑶身边坐着,还隐隐的张开了手,似乎时刻准备着被自家瑶瑶抱个满怀。
阮女官却是忙的像是陀螺,没好好算日子,便对来喜的来意格外好奇。
这时候,就听来喜朗声道:“恭喜殿下,恭喜女官,刚得了信儿,阮家大爷高中了!”
作者有话要说: 得知选妃之事后
大太子:莫挨孤,走开!
小太子:吃喝玩乐
得知二皇子反叛后
大太子:安排布置让他离京。
小太子:吃喝玩乐
得知阮唐高中后
大太子:……没轮到孤
小太子:吃喝玩乐顺便等抱抱
大太子:………………
小太子:嘻嘻
第110章
对学子们来说, 会试乃是决定一生的紧要事。
只要会试得中,那么无论排名先后,总归是能进入殿试的,而殿试会分为一二三甲, 赐予进士或者是同进士出身。
无论哪种, 都是板上钉钉的官身, 即使没有正当官职,也已经是完成了从民到官的跨越。
故而对每位学子来说, 这会试才是鲤跃龙门的紧要处。
如今听闻得中, 阮瑶先是一愣,然后才记起来。
是了,今日乃是放榜的日子。
只因为宫中事务繁忙,东明宫内外需要诸多安排, 竟然把此等紧要事情给忘了。
但阮女官的头一件事是转头看向赵弘:“你记得对吧?”
不然, 来喜不会这么快就得到消息。
多半是自家太子找人到贡院门口等着放榜的。
正张开手臂等抱抱的小太子老老实实点头:“对。”
而后阮女官就重新看向来喜, 来喜立马道:“阮大爷会试高中,排名第八,顶顶好的名次呢。”
说起来, 会试排名其实不算太紧要。
只要上了榜, 那么都是可以进宫殿试, 最终殿试名次才决定了是何等身份。
可话说出口便是要人高兴才好。
第八名,也不是一二三,可是架不住名词吉利,有个好彩头。
阮瑶也露出笑,从荷包里拿了个鼻烟壶出来,递给来喜:“之前就想给公公的,今儿正好是个好时候, 等下还要劳烦公公派人出宫去我家里报个信儿。”
因着阮女官主内,管理内殿,而外殿之事大多是来喜管的,故而宫人出宫也多是要来喜点头。
虽说贡院定然有人去自家报喜,可阮瑶还是想要去个人给家里人安心。
不仅是告诉他们喜讯,更是告诉他们,此事自己知晓,殿下也知晓。
也让阮唐明白,他的科考之事,太子一直记在心上。
至于其他深意,阮女官不想提,但估摸着自家哥哥也能清楚。
毕竟,上次这两人已经对坐而饮过了。
而在阮瑶和来喜说话的时候,小太子的胳膊一直固执的伸着。
碍于来喜在,所以阮瑶并没有去看他,只管轻轻道:“多谢殿下关切我兄长。”
小太子微微偏头,悄无声息的鼓了鼓腮:“你哥哥,不就是我哥哥?”
即使两人已经捅破了窗户纸,简单直接的把心思都掰开了讲明了,但是被这么直截了当的说出来还是让阮瑶红了耳尖。
她立刻伸手去捂赵弘的嘴:“还有人在呢。”
小太子眨眨眼,而后直勾勾的看向了来喜。
来喜公公立刻低下头,装作无事发生,并且用全身力气告诉自家殿下:
殿下安心,不妨事,适当的时候,怒才可以不当个人的。
而赵弘对他的态度十分满意,本着“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的原则,他收拢手臂,将自家瑶瑶抱了个满怀。
阮瑶扭头看了来喜一眼,见他低头,松了口气,然后便想也不想就在小太子脸上捏了一把。
太子殿下也不生气,反倒上赶着偏了偏头:“这边也捏捏。”
阮瑶被气得直笑:“这又是什么章程?”
小太子理直气壮:“总归瑶瑶不乐意让人知道,那就一边一下,外人自然就瞧不出什么了。”
这话听着像是笑话,可是阮女官明显能听出些别样的滋味来。
她有些无奈,转头看了眼来喜。
年轻公公早就有眼力见的离开了。
既如此,阮瑶也不端着,索性偏身就坐到了小太子身侧,又想了想,便拉着他的手环住自己,整个人往他肩上靠。
这下可算是戳到了小太子的痒处。
他立刻收紧手臂,结结实实的把她抱在怀里。
然后便听阮女官轻声道:“并不是我不想要显露人前,而是此时诸多事情,样样紧要,殿下与我都要谨慎些的好。”
小太子没说话,心里却知道她说的不假。
阮大郎在科举中,赵弘诸事缠身,二皇子造|反闹事。
桩桩件件都要精心留意,不能轻易放过。
排列下来,两人之间的情愫反倒要往后安排些。
终究暧昧情动不等于约定终生,小太子也知道,只有自己地位稳固之后,再来迎娶美娇娘,才是最为得宜的。
可是,自家瑶瑶觉得他满脑子都是家国天下,殊不知,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两位殿下早早的就把阮瑶的位置一提再提,放到了最前面。
这阴沉黑暗中的点点光亮,这苦涩日子中的淡淡甜香,都足以让他们为此付出所有努力。
不过小太子并没有多说什么,他只是悄悄地靠在阮女官的肩头,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话。
大多是琐事,偶尔念叨一句“我好心悦你的”,弄得阮瑶也跟着笑,哄着他,同时也是真心的说着“我也心悦你”。
等小太子脸上又有了笑,阮瑶这才起身,先收拾了棋盘,然后便去了小厨房。
独宠东宫 第163节
今儿是好日子,自然是要安排些甜的暖的吃食来。
弄个暖锅子,放上切的薄薄的羊肉,还有扔在桌上能蹦起来的牛肉丸,以及豆腐,蔬菜,煮上一锅,再搭配个红糖糍粑,该是格外舒心爽口。
而等阮女官离开后不久,季大便走了进来。
他行了一礼后低声道:“殿下,阮家住的院子附近有异动。”
小太子正美滋滋的摸着自己的衣袖,闻着站在上面的桂花香味格外高兴,闻言,动作一顿,抬头看去:“何事?”
季统领开口道:“回殿下的话,便是之前在书院附近徘徊之人。”
虽然之前的许多事情大殿下是瞒着小太子的,可是自从记忆相通,小太子也能把之前的事情串联起来。
于是他立刻道:“莫不是母后又开始欺负瑶瑶了?”
季统领立刻回道:“明粹宫近来并无异动。”
小太子愣了一下:“那是何人?”
季大犹豫片刻,声音又压低了些:“今日放榜,属下专门派人去盯着,便瞧见一个曾经在阮家大郎书院外徘徊的人匆匆离开,进了宫,去往了……去往了寿和宫。”
小太子闻言,先是想了阵,才道:“这是,太后寝殿?”
季大点头:“殿下英明。”
小太子陷入迷茫。
若是皇后盯着阮家,这很好解释,无非就是跟自己过不去,顺便跟瑶瑶家人过不去。
若是皇帝盯着阮家,也可以说成是自己和瑶瑶的关系漏了行迹,引得那个诸事多疑的父皇有了动作。
可,太后与阮家有何关联?
他想不通,便直接起身,对着季大道:“你先去外面等一等,我……”犹豫片刻,“你还是晚上来吧。”
季大对赵弘向来是恭顺忠诚,并不多问,应了一声后便离开了。
小太子则是将刚刚拿出来会引人昏睡的药丸重新塞了回去,这时候,阮瑶带人传膳,他好好的吃了一顿,又塞了一整碗的红糖糍粑,然后才说自己要处理公务了。
阮女官便趁着这个时候去寻来喜和夏儿,说些宫内事务。
却不知小太子在内室的门合上后的头一件事就是去床榻上躺好,闭上眼睛,没多久便入睡了。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他缓缓睁开了眼睛。
大殿下坐起身来,下意识的捂了下肚子。
他面无表情的拿出了山楂丸,往嘴里塞了两颗,而后起身,走出内室,淡淡道:“季大。”
季统领立刻进门,躬身行礼:“属下在。”
太子殿下深吸一口气,能闻到还未散去的暖锅香味。
好的,知道为什么撑到了。
而在这时,大殿下脑袋里出现了刚刚另一个自己得知消息后的心理活动。
听不懂,解决不了,叫另一个自己出来吧。
可是想吃暖锅,想吃糍粑……
那就吃完再叫。
大殿下:……
不着痕迹的又塞了一颗山楂丸,赵弘深吸一口气,这才道:“把你刚刚说的,再说一遍。”
作者有话要说: 大太子:孤就是个工具人.jpg
小太子:嗝
第111章
有些话, 小太子听不懂,大殿下却能串的明明白白。
听完了季大的话,赵弘坐在椅子上,指尖在红木桌面轻点, 眼睛微微闭上。
太后的人莫名的关注阮家人, 看似奇怪, 但是万事皆有因果,总会露出行迹。
因着当初董皇后想要对阮瑶不利, 故而赵弘曾经安排人, 密切的关注阮家人的一切。
所以他很清楚,曾经在阮家周围徘徊的,不仅有董皇后派去的人,还有另一些身份不明, 来源未知, 亦不知道是否是刺客的, 总是在阮大郎的学院周围出没。
原本大殿下只是猜测那些人是董皇后派去的暗线,又或者是张太傅指使人去的。
但如今想来,他们背后似乎另有其人。
太后, 阮佳……
这其中好似有什么联系, 只是赵弘一时间没有想通透。
偏巧此时, 季大说了一句:“那人并没有进院子,只是扒在墙头往里看了一眼便离开了。”
大殿下睁开眼睛:“他可曾等了去阮家报喜的人?”
季大回道:“并没有。”
赵弘沉默片刻,不知是提问还是自言自语:“瑶瑶家中来的人,除阮大郎外,就只有她的父母。”
话音刚落,他猛然间想起了一桩事情。
之前去阮家时,他曾见到了阮瑶的母亲杨氏。
当时初一见面, 赵弘便觉得杨氏眉宇之间十分眼熟。
一开始以为是阮瑶与其母血脉相连,难免有所相似,后来又觉得许是在京都城内见的人多,眉眼相近也不无可能。
可是现在事情撞到一起,大殿下突然想到——
太后江氏眉宇之间,尤其是那双丹凤眼,与杨氏,简直一模一样。
这个念头一出,赵弘便是深吸一口气。
他的指尖便蜷缩在掌心,用了力气,生生摁下去了眼中的惊讶。
一时间心思急转。
如果杨氏真的和江太后有关联,那么,之前的许多事情都有了解释。
江太后关注阮家,并不是为了阮瑶,而是为了她的母亲杨氏。
而太后频频请阮瑶去寿和宫,也与赵弘无关。
……越想越真。
虽然没有证据,但是大殿下头一个想到的便是,江氏恐怕是与杨氏是有血缘的。
赵弘立刻抬头看向了季大:“太后何时入宫?”
季统领不知道为何自家殿下有此一问,可还是很快回道:“四十三年前的九月十八,大吉之日,太后入宫,初封为妃,皇后仙逝,便继为后,如今圣上计入太后名下。”
这些,赵弘也是知道的。
可是随着季大一字一句的说出来,他的背脊有一瞬间的发麻。
这是一种窥探到隐秘之事后的下意识反应。
不过很快,大殿下紧绷的身子就松懈下来。
不仅松了劲儿,脸上甚至有了淡淡笑意。
是了,是了,这哪里是坏事?分明是大大的喜事。
如果此事为真,不仅不会是阻碍,反倒是助力。
太后并非他父皇的生母,与自己也就没有什么血缘关联,想来有些事情也不敢宣之于口。
假使自家瑶瑶真的与太后有关,那无论别人如何,太后必然是站在瑶瑶身后的。
思量至此,大殿下头一个想到的并不是太后对自己皇位的支持,而是油然而生了一股勇气。
还有心底里泛出来的渴望。
那是从很早以前就有的念头了。
指婚,成亲。
他连孩子的名字都写了好几大页。
若是有太后撑腰,谁还敢说自家瑶瑶出身不好?
但是激动过后,很快,赵弘便安定下来。
他再次深吸了一口气,语气轻缓:“此事急不得。应该从长计议。”
季大并不知道自家主子在刚刚这短短的时间里,心思已经百转千回,同样也没有把寿和宫与阮家联系起来。
于是这会儿季大只是道:“一切听凭殿下吩咐。”
赵弘暂时按捺了心思,转而问道:“孔陆如今如何?”
“回殿下的话,自从与阮家从客店分别后,孔大人便回了府。”
“这段时间可曾做过什么事情?”
季大犹豫片刻,斟酌着词句开口:“孔大人寻常闭门不出,也不曾见客。只是近来听闻孔大人颇为青睐都城里新晋的一位花魁,常常夜宿青楼,品酒唱歌好不畅快。”
赵弘一听这话,弯起嘴角,轻轻摇头:“他倒是聪明。”
季统领颇为不解:“属下愚钝,还望殿下解惑。”
赵弘伸手揉了揉胃,又倒出一颗山楂丸服下,而后说道:“如今老二造|反已成定局,朝廷早晚会派人去平定叛乱。那么在满朝文武之中,你觉得有谁有这个本事,可以领兵出征?”
季统领知晓这是自家主子在考较自己,于是便认真回道:“如今董家式微,陛下自不会用。而其他老臣,无论是他们或是子侄,多多少少都与二殿下有关联。陛下虽未追究,但也不会冒险让他们前去平乱。”
赵弘点了点头,声音淡淡:“今日倒是庆幸老二平时和朝臣走的关系亲近了。”
季大则是在心里数来数去,想了一阵才开口道:“这般算起来,也就只有宿侯,以及回京述职的孔大人可担此任。”
赵弘微微颔首:“你看的比我预想中要通透许多。”
季大立刻回道:“谢殿下栽培。”
独宠东宫 第164节
而后就听大殿下接着道:“这二人当中,父皇必不会派宿侯出征。”
他站起身来,缓缓走动,语气平缓:
“如今,若想要带兵出征,首先便是要让帝王安心。最简单的办法便是自污。”
季大点头。
自污,就是指自己给自己找点毛病,或者贪墨,或者滥情,总归是要让皇帝实打实的捏着能够整治的由头,消除疑心,方才能获取信任。
自污之人就是要将自己的把柄送到皇帝手上,让帝王得以安枕。
赵弘又道:“如今宿侯权势鼎盛,已是封无可封,只怕在父皇心中,地位也不似以往。而宿侯的名声清清白白,想来也不会自污,那么就只能在自己出征时将自己的妻儿父母放在皇宫内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