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宠东宫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安碧莲
这次竟要直接进殿内,着实让阮瑶有些意外。
不过她也没有多问,迈步就跟着佟嬷嬷进去了。
寿和宫比不了东明宫那么大,宫人也不多,瞧着安静。
但是看得出来,无论是布置还是摆设都是精心安排过的。
阮瑶常来,倒也熟悉,一路上目不斜视的进了殿门,而后就瞧见江太后正端坐在桌前,伸出保养得当的手,指尖轻轻碰触着桌上花盆中的兰花。
佟嬷嬷行了一礼:“娘娘,阮女官来了。”
阮瑶要跟着下拜,却没想到,江太后看过来,先开了口:“好孩子,你走近些,让哀家好好瞧瞧。”
第114章
眼中闪过了不解, 阮瑶看下了佟嬷嬷,结果对方并没有回看过来,好似无知无觉的立在那里。
于是,阮女官便缓步上前。
结果刚一靠近, 就被江太后拉住了手。
这让阮瑶下意识的抬头, 接着就对上了一双眼睛。
江太后已不再年轻, 远远的可能瞧不出,可是走近了, 还是能看到她眼角的道道痕迹。
不过, 饶是如此,依然可以从眉宇中看得出她年轻时候的风华。
尤其是靠得近了,再看她的眉眼尤其漂亮。
偏偏是这漂亮中带着一丝丝眼熟。
阮瑶的反应显然是比赵弘快了很多,她自小就和杨氏朝夕相对, 自家娘亲的容貌她还是记得清楚的。
不单单是眼睛, 许多地方将太后都和杨氏格外相似。
或者应该说, 是杨氏像极了她。
说起来,这世间人多得很,有所相似也是寻常。
但是阮女官到底是聪明的, 把前因后果串了串就有了个模模糊糊的揣测。
可是过于匪夷所思, 所以阮瑶连头都不曾抬。
见她发愣, 江太后也没遮掩,看着阮瑶,语气轻轻:“如今哀家喊你来,是有事情要同你说清。”
清丽的东明宫女官垂着眼帘,语气恭谨如常:“听凭太后吩咐。”
江太后笑了笑,依然攥着她的手,语气平静的没有半点波澜:“你母亲, 是哀家的亲生女儿,说起来你也是我的外孙女了。”
这句话实在是过于平静了些,每个字都好像是在讨论着吃饭喝水那样的简单事儿。
可是,把这些字串起来,便让阮瑶的眼睛瞪得溜圆。
脑袋里总觉得想起了什么当当当当的认亲背景音效。
她的第一反应是不信。
太后久居深宫,何来自家娘亲那么大的闺女。
可很快便是惊慌。
因为阮瑶知道无论这件事是真是假,只要太后认定是真的,那就一准儿是真的。
即便是假的也得当真的听。
而其中意思着实是捅破天一样的秘密,如今太后能如此顺利地告诉她,想必是有了证据和倚仗。
不然,她恐怕没有命活着离开寿和宫。
见阮瑶脸上的神情一变再变,江太后就知道她心中所想,只管把阮瑶的手攥得更紧些:“你放心,这件事情,不会再有更多人知道了。即使是你的娘亲,哀家也不准备说。”
可是江太后没想到,这话并没有安抚住阮瑶,反倒是让她那张精致脸面上更多了几分不清道不明的惊慌。
现在阮瑶满脑子都是——
江太后认定了自己是她的外孙女,太子则是他的孙儿。
外孙女和孙儿是什么关系呢?
兄妹吧……
这叫亲上加亲?
放上辈子,自己这段是不是不能播?
这会儿她就觉得面前有一个大坑,后面有人推了一把,硬生生的逼着她掉下去。
不由得面色几变,连头也不抬,手轻轻攥住了腰间缀着的荷包。
那上面的刺猬,还是赵弘亲手画的。
之前觉得温情和软,现在却像是真的摸到了个刺猬,有点扎手。
一旁的佟嬷嬷发觉了不对,赶忙凑到太后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太后有几分了然,看向了阮瑶发间玉钗,脸上带了笑,心里知道太子和她之间有情意,便晓得刚刚的话是吓到小姑娘了。
于是,江太后手上用了用力。想要拉着阮瑶坐下来。
却没想到她看上去弱质纤纤,力气倒是大的很,太后不仅没有动她分毫,反倒是太后自己差点儿被她引得站起了身。
于是江太后脸上终于有了些惊讶:“好孩子,你哪里来的这般大的气力?”
阮瑶赶忙扶着太后坐好,嘴里轻声道:“之前奴婢在东明宫外殿当差,做粗使洒扫的活儿,时间久了,这力气就大了。”
其实江太后自从使人去了阮家打探清楚杨氏身世后,便紧跟着去探听了有关于阮瑶入宫后的事。
那时,阮瑶已是东明宫女官,在赵弘身边伺候。
回来的人也只说阮女官曾在外殿做过差使,并没有提起细节,江太后便也没问。
独宠东宫 第167节
如今见她这般,便是生生的心疼了起来。
明明是如此弱柳扶风的女子,竟生了如此大的力气,也不知道吃过多少苦,遭过多少罪。
只是阮女官没发觉太后的心思,她低着头,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江太后则是帮她扶了扶玉钗,温声细语:“放心吧,当今圣上不是哀家所出,你母亲是哀家与先夫所生,与皇家无任何血缘,你不必为此担忧。”
这话让阮瑶松了口气。
刚刚这短短时候,她脑袋里已经想了许多种可能。
有情人终成兄妹的事儿,平常说说笑笑也就罢了,真的摊到自己个儿头上着实不好受。
可就算是想到最坏的情况,阮瑶也不至于被吓得失去了理智,现在更是清明。
如今的情况是,江太后认定了自己是她的外孙女,可是也言明了,这件事情不会被更多人知道。
想来也对,此番该是皇室私隐,任凭谁知道了都是抄家灭族的事,想来太后也不会随意向外说。
于是,阮瑶胆子陡然大了起来。
她抬了头,声音轻轻:“娘娘。”
江太后微微颔首。
就听阮瑶道:“您当初,为何离了我娘亲?”
此话一出,江太后终于正眼瞧了她,目光里是挡不住的惊讶。
原本太后已是准备好了许多说服阮瑶的说辞,也想过这姑娘会惶恐,会错愕,甚至会吓得晕过去。
但是现实是,江太后只要说个开头,阮瑶好像就能把后面的剧情给补上,不仅不慌乱,还有心思问问自己内情如何。
显然,太后娘娘并不知道,阮女官上辈子是看过了类似剧情的文和剧,甚至给个关键词,她就能给编个感天动地的故事出来。
江太后只当阮瑶胆大心细人也聪明,眼神里带了些满意。
确实是她的外孙女,像她。
而后,江太后便语气淡淡的说起了过往旧事。
听上去,并没有阮瑶前世看的剧、今世看的话本那般跌宕起伏,可能察觉得出江太后年轻时候也是见过大风浪的。
她有夫婿,只是夫婿早丧,偏生得貌美,入了当时宰相府里做了下人,被宰相看中,换了身份送入宫中伺候先帝,存的便是在先帝身边安个钉子。
而江太后的女儿被留在了宰相府,明着是照顾,实际是威胁。
没想到江太后那般有本事,得了先帝看中,竟是使了法子承宠,落红之事也给她糊弄了过去,从良人,到妃,到贵妃,最后竟是成了继后。
江太后摸了摸小指甲套,语气平顺:“送哀家进宫的大人没几年就死了,他家倾颓,哀家那时候只是妃位,想要护着你娘,但是那家人拼着和哀家鱼死网破,哀家便再没见过你娘亲了。”
这些秘辛,太后是一定要让阮瑶知道的。
秘密之所以是秘密,只是因为还不到时候显露,现在既然箭在弦上,遮遮掩掩也没意思,索性说得通透。
她说的云淡风轻,阮瑶却知道其中凶险。
行差步错,万劫不复。
那宰相家里倒霉,多半和眼前一脸慈祥的太后娘娘脱不了干系。
只是这些事情江太后不提,阮瑶也很知趣的没问。
她只是轻声道:“太后娘娘为何要告诉我呢?”
“因为弘儿已经有所察觉,那孩子心思细,也有本事,早晚会知道的。与其让你从别人口中得知,倒不如哀家先告诉你。”
这话说的温柔,却无甚暖意。
阮瑶也彻底冷静下来。
她当然没有指望着太后和自己抱头痛哭,上演认亲大戏,就算太后想要念,也只会念着和自家娘亲的母子之情,而不是念着隔了一辈的自己。
如今明说,想必是有着必须要说清的理由。
于是阮瑶没有再开口,只管静静的看着她。
江太后便知道这孩子心里是有成算的,心里越发喜欢了些。
坐到了如今这位子,对江太后来说,已经没有什么能触动她了,就算知道眼前的阮瑶和她有血缘关系,可也不过是多顾着些,旁的事便是不会管的。
但是,她喜欢聪明人,显然这姑娘聪明得很。
随后,就听江太后轻声道:“其实叫你来是有两件事。头一件,便是你不用担心出身,你和弘儿的婚事哀家自然是赞成的。”
阮瑶眨眨眼,端正的对着江太后行了一礼。
待佟嬷嬷把她扶起,江太后接着道:“还有一件,便是你回去,告诉弘儿,坤儿身边有哀家的人。找个时候,让他来寿和宫问安,哀家自会和他说清。”
坤……赵坤,二皇子?
二皇子身边有太后的人,而太后这般说,就是笃定此次前去平定叛乱的必然是太子身边亲信,这才会将此事告知阮瑶转达。
这让阮女官惊讶的看着她:“娘娘怎知……”
江太后则是勾出一抹笑。
佟嬷嬷在一旁瞧着,心里暗叹,着实是相似极了,怪不得娘娘从不让阮女官近前,不然这祖孙两个站在一处,只要笑笑,便是一个模样了。
温软中,尽然是旁人瞧不出的精明通透。
而太后声音和缓:“哀家当初无娘家倚靠,本就比别人矮了半截,先帝又不是个会专宠的。若是无倚仗,只怕这宫里早就没了哀家的立锥之地。”
阮瑶心里暗叹眼前人慈祥下的百般心思,犹豫片刻,轻声道:“那娘娘,可认准了殿下?”
说这话的时候,阮瑶心中也有忐忑。
在原剧情中,虽没有详细提及。可是那里面的赵弘能登上帝位是伴随着一片血腥的,想来没有那么顺利。
可若是那时候他有太后支持,从现在太后表现出来的手段来看,书里的赵弘不该走的那么坎坷。
而江太后对着阮瑶也没有隐瞒,缓缓道:“原本小一辈的事情哀家不想掺和,无论是弘儿,坤儿,还是泰儿,在哀家眼中都是差不多的。”
“那您……”
“因为你是哀家唯一嫡亲的孙辈,你在弘儿身边,哀家自然会对弘儿高看一眼。”说到这里,江太后的眼中终于露出了一丝真心的慈爱,伸手轻轻地摸了摸阮瑶的发丝,“人呐,说到底不过是偏心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 阮瑶:差点以为是有情人终成兄妹的剧情,幸好幸好,不然,自家殿下这情况,还得分个大哥二哥
大小太子:???
第115章
从太后宫中回到东明宫的路上, 阮瑶想了许多。
有太后和自己的关系,有太后与太子之间的联络,当然更多的是在琢磨着这件可以会捅破天的秘密到底要不要对自家殿下言明。
其实无论如何选择,都不妨碍太后站到太子这一边。
只是阮瑶不想瞒着他。
思量许久, 待走到宫门前时, 便瞧见了远处有轿子缓缓而来。
其实之前太子是不爱坐轿的, 多是步行。
只是后来因为分魂之症的缘故,无论是大太子还是小太子, 都怕在上下朝这中间出什么变故, 无论如何得有个遮挡才是。
至于理由也很好找。
虽说之前太子的病已经痊愈,可是后来猎场那一遭着实是吃了亏的。
太子的身边人自然知道,赵弘虽然被陷害的在林子里待了好长时候,甚至遇到了熊, 可实际上太子殿下并没有受到太大损伤, 不伤根本。
可是在外人看来, 赵弘实实在在的是受到了惊吓的。
就算外面的伤养好了,可如今二皇子叛逃,朝堂上能指望的皇子也就只剩太子一人, 既如此。更是要好好金贵着才是。
就算赵弘不提, 也多的是人希望太子能坐轿。
而赵弘也愿意配合。
不说旁的, 到现在,龙椅上那位都未曾贬斥许妃。
既然如此,就算现在二皇子离开京城,赵弘也要让这些大臣时时刻刻记着,那人的罪责可不仅仅是叛逃这么简单。
暗害皇兄,谋害皇上,蓄意谋反。
这就像三道锁, 死死地拴住了二皇子,以及他的母妃许氏。
想翻身是再无可能的。
这会儿阮瑶看到太子轿子过来,便走上前去,在外面行了一礼,声音轻软:“殿下。”
很快,轿帘就被从里面挑开。
小太子探头出来,等看到阮瑶后,便露出了个笑,想要下轿陪她。
阮女官则是赶忙对他使了个眼色,让小太子安静下来,而后阮瑶便站到了轿子旁边,跟着一同进门。
小太子便撩起了帘子,趴在轿子的窗口上笑着看她:“瑶瑶你刚刚去哪儿了?”
阮瑶心里有了决断,现下也未曾隐瞒,便道:“太后有事召见,奴婢便去了寿和宫。”
“紧要事吗?”
“是。”
听到这里,小太子便不再开口问了。
如今他也颇有分寸,知道有些话不能不能在外面说,现下就按捺下了好奇心,只管笑着同阮瑶说起了等下想要的吃食。
这个也很紧要。
对小太子来说,吃到美食,当是人世间排名第二的快乐事。
排名第一的,便是同瑶瑶一起吃美味。
等到了内殿外的空地上,小太子便下了轿,轻轻握住了阮瑶的手。
抬轿的内监一律低头,一旁的季统领见怪不怪。
有时候,在主子身边当差,就是得有个眼眉高低,知道什么该看,什么不该。
独宠东宫 第168节
等二人相携进了内殿,阮瑶没有停下,而是拉着自家殿下进了内室里,在软榻上面对面的坐着。
太子殿下将带回来的折子放到榻几上,分门别类的放好。
阮女官则是给他倒了杯热茶递过去。
小太子接过,却没喝,只是看着她,眼睛里带着好奇,却没开口。
阮瑶便抬眼瞧他,深深地吸气呼气,然后,就把在太后那里发生的事情,一字不落的都告诉了他。
大概是因为说的有些长,刚刚还是隔着桌子看他的小太子到了后面就走到了阮瑶身边坐下,让瑶瑶靠着自己。
全都听完,小太子低下头,似乎在掰手指。
阮女官以为他在算太后和自己的关系,结果,就听赵弘低声道:“这么说来,瑶瑶你还是不能喊我哥哥。”
阮瑶微愣:“什么?”
小太子抿抿嘴角,轻声嘟囔:“无妨,我一点都不介意。”
阮女官刚刚有些复杂的心情此刻全被惊讶代替,想着,能够不当兄妹不是好事吗?
有情人终成兄妹怎么看都是虐文才会有的剧情。
可是很快,她就回过神来。
这个时候其实不太讲究这些的,表哥表妹还算是亲上加亲。
但,阮瑶总觉得,自家殿下并不是在意这个。
于是,她看向了赵弘,温声细语:“殿下想要什么?直说便是,不然我猜不出的。”
小太子耳尖红了红,眼睛往旁边看,低声道:“就是想听听……”
阮瑶又问:“听什么?”
小太子的眼睛转向了另一边:“像是画本里那样的称呼啊。”
话本?
阮女官在把话本给赵弘的时候,都是提前看过的,免得有些少儿不宜的桥段被他看了去。
这会儿听了这话,便下意识的回忆,然后就想起了其中,是有狐妖与书生说话时,喊他郎君,还喊过哥哥的。
这像是爱称,只是阮瑶没想到自家殿下也喜欢听。
她便凑过去道:“那,哥哥?”
本以为小太子会高兴,可他转了转头,轻声道:“不是这个,要变一变。”
阮女官是个通透人,略想了想,就笑起来。
开口的时候,温声软语:“弘哥哥。”
话音刚落,阮瑶就亲眼见着自家殿下脸上泛红,伸手揽着她的腰,笑的止都止不住。
一直到用膳的时候,他还是笑呵呵的模样,像是占了什么天大的便宜。
不过小太子并没有让阮瑶变称呼,用他的话说就是,糖吃一口尝尝甜味就好了,不能一口气吃撑了。
可是等到了第二天,大殿下醒来,他回忆起昨天发生的事情,立刻就明白了另一个自己的心思。
这糖,小太子吃到了,就准备捂住了,不让大殿下吃。
赵弘眉尖微挑,不觉得生气,反倒点了点头。
他们果然是同一个人。
若是头一个听到的是自己,只怕也会做同样的选择。
不过大殿下对另一个自己表示赞赏,却不代表他会就这么认下。
于是,今天的太子起了个大早。
其实平常轮到大殿下的时候,他也是起得早的,只是这次天刚蒙蒙亮就坐了起来。
挑开床帐,就看到自家瑶瑶还在软榻上安睡。
赵弘嘴角有了一抹笑,静悄悄的下了床,披了衣裳去洗漱,和季大说完话后,他连喝了好几口香茗,这才重新返回内室。
此时,晨光熹微,阮瑶还睡得安然。
赵弘便走过去,侧坐在了软榻边上,专注的瞧着她。
自家瑶瑶当真是生的顶顶好看的。
眉眼如画,温润如水,一双眼睛更是灿若星辰……
大殿下愣了一下,然后笑道:“瑶瑶,你醒了。”
只这一句话,阮瑶就知道,今天的是大太子了。
其实算着日子,今天本来就该轮到大殿下,只是阮女官分人从来不是按着日子,而是按着脾性做派的。
在外人面前,他们其实已经没什么差异了。
阮瑶亦是觉得,本就是同一人,合该一个模样才对。
可是私下里,许是在阮女官面前心态放松,不加遮掩,便总是能被阮瑶发现有些细微不同。
就像现在,这人瞧着自己,定定的,眼中的情意从不加以掩饰,只有耳尖有着淡淡红晕。
每当此刻,阮瑶都想着,之前为何没有发觉他的心思呢?
明明,他从来没有遮掩过的……
想得出神,赵弘只当她是刚刚睡醒还迷糊着,便倾身下去,轻轻地拦着她的身子帮她坐起来。
然后就像是寻常阮瑶对他做的那样,大殿下去拧了帕子给自家瑶瑶擦脸,又端了茶来让她漱口。
等都做完了,便又坐到阮瑶身边瞧她。
这次反倒是阮女官不自在了。
其实两人之间没什么秘密可言,呆在一处,又是互许真心,虽然发乎情止乎礼,可是关系早已无比亲近。
但这般直勾勾的盯着,阮女官下意识的错开眼神,声音轻轻:“你瞧什么呢?”
大殿下伸出手,轻轻抱着她,语气低缓:“我的瑶瑶今日还是这般好看。”
阮瑶瞧他,不知道是不是泡在蜜罐里总是会让人往偏了想,她靠过去,轻声道:“怎么,殿下就喜欢我的容貌?”
没想到,赵弘一脸坦然:“瑶瑶亦是喜欢我的脸的。”
阮瑶抬眼瞧他:“殿下怎知?”
他笑起来:“我们初见之时,阮女官可不就是盯着我瞧,看了好一阵子,还差点跌了跤么?”
一提这事儿,阮女官便是直接把脸埋他颈窝,小声道:“不许说了。”
大殿下当真不提了,只是道:“我能生得了让瑶瑶喜欢的模样,是我的幸事。”
阮瑶知道他这话是在回应自己刚刚的问题,便低着头笑,攥着他的衣襟低声道:“我也一样。”
而后,就听男人的声音又从头顶传来:“那瑶瑶再唤我一声。”
“什么?”
“你昨天喊过的,我还想听。”
阮瑶眨眨眼睛,很快就想通了其中关节,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等她抬头的时候,已经是笑容温软。
伸手揽着他的颈子,凑在他的耳边。
弘哥哥。
这一声,若有若无,似乎只是用气音唤出来的,却比什么都动人。
大殿下抱紧了她,偏过头,碰了碰她的唇角。
一触即分,依然能让阮瑶闻到隐约的桂花香。
想也知道这人是早早起来做了准备,早有预谋的。
好在阮女官也不同他计较,只管轻声道:“想吃桂花糕了。”
“我去给你拿。”
等大殿下去而复返,阮女官已经换好了衣裳,正在镜前束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