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我在古代搞基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星陨落
不过大路已经修建完毕,其余的小路工期就没有那么赶了。
除此之外,有几个大型施工队已经从赵燕歌手中接下了改建秦直道、秦驰道、灵渠,扩建秦五尺道、沟渠等几个大工程。
秦直道是大秦修建直接通往北方边关运输粮草和快马增援的通道,只有一条路。
秦驰道则是大秦最早的“国道”,始皇帝当初就是走驰道巡视天下的。
灵渠则是大秦直接通往南方边界处,运输粮草和兵役的通道,和秦直道作用相当。
沟渠则是水渠,现在大秦有水泥,自然得好好的扩建一下。
五尺道也是,那个时候受到工具限制,采用的是热胀冷缩原理开山裂石,现在有火药了,自然能扩建更长的通道。
“陛下,经过岁月风吹雨打,秦栈道好像也磨损了,要不要也重新修建一下?”右相问道。
“栈道……”
栈道是什么样的?
是于悬崖峭壁上开采出来的一条路,之后用木板和绳索固定,一旦松懈,就晃悠的跟个空中桥梁一样,让人腿脚发软。
既然是木板固定的,那么历经岁月风吹雨打,木板自然也会被磨损的变薄,变得不结实起来。
“把这个工程也给放出去,看看哪个施工队接吧。”赵燕歌道。
提起秦栈道这个老旧的工程,众人又把大秦之前的工程给整理出来,有的已经需要废弃,有的则需要重建。
还有南方受灾区域的重建计划,和河流改道计划,一下子就把明年到后几年的工期给排的满满的。
看到大秦目前如此拥挤的行程,代左相更加坚定了彻底解决匈奴一方的决心。
在大秦一方的示意下,终于有间谍成功带着霹雳雷火的配方离开了大秦,前往着茫茫草原。
那些人的身影很快就没入白芒一片的雪地中,只在原地留下一连串的马蹄印。
目光注视着他们的离去,翁老和隐者两人说不出心中是何感想,既希望那些草原间谍们能够平安到达,又希望他们能折损于半路。
“果然是年纪大了,有些妇人之仁起来。”翁老不由自嘲一笑道。
“何必妄自菲薄,这都是命,他们来大秦盗取霹雳雷火的配方是因,不管他们是死是活,都是结出来的果,都必须要承受住。”隐者声音冷硬道。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他的心中没有任何的不忍。
“想想曾被他们残害过的中原百姓吧,如果不想有一天让我们的后方也沦落到那种境地,我们现在还是狠一些好。”隐者道。
身后,隐者的两个徒弟听着若有所思。
尽管少年心性,他们却非圣父,对即将惨死的敌人们可没有多余的同情心。
就连已经离开了鬼谷的翁老也只是稍微感叹一句,然后该吃吃,该喝喝,没一会就把一切都抛到脑后去。
让他好好想一下对草原部落的安抚工作怎么做。
边关风雪凛冽,比内陆更加严寒,出去一小会身体就会被冻的僵硬不已。
正在长城上面站岗,冻的几乎已经失去知觉的士兵看到长城外面正有人过来。
“阿嚏。”聂粮狠狠的打了一个喷嚏,冲着城楼上的人大声喊道,“开门,我们回来过年了。”
“快,开门,是我们大秦的采矿队回来了。”城楼上的士兵道,连忙给冻得脸色发青的一行人开门把他们迎进来。
第129章
“先生们快进来。”边关将领们连忙招呼聂粮一行人道。
帐中烧着温暖的火炕,一下就把众人身上的风雪给融化,好在身上衣服穿的厚实,没有打湿里面的衣服。
过了好一会,等身体差不多已经适应这股温暖,手脚也灵活起来,众人满头大汗的把厚实的衣服一点点褪下。
直到腿脚能够自由盘坐到炕头上,聂粮一行人才打从心底松了一口气。
收到消息的翁老和隐者道,“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别提了,咳咳,草原太大,我们一行人给迷路了。”聂粮道,随后有几位军医过来给他们进行把脉,道,“只是受了点风寒,不用吃药,
好好的吃上几顿就能缓过来了。”
见他们没什么大碍,几位军医有些遗憾的离去。
自从他们大秦有了霹雳雷火之后,伤亡数量锐减,这就导致他们很久都没有用武之地了。
现在好不容易回来几个,都还没生病。
一行人被军医们最后那个眼神看的头皮发麻,颤巍巍问道,“那几个是军中的军医还是医家的医者们?”
“是军医。”边关将领们道,不明白为什么这么问。
军医和医者们有区别么?
在边关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可能不大,可是只要去咸阳城打听打听就知道,医家的外科医者们治疗风格究竟有多独特。
“那我们就放心了。”众人松了一口气道。
“你们这次前去有没有探查到那些矿藏?”隐者问道。
“已经验证了一些,的确是露天矿藏,也有过开采的痕迹,并且那些矿藏的存储量都不少,只是草原太大了,我们对草原不熟悉,走着走着就迷路了,不过好在在过年之前赶回来了。”聂粮道。
身为大秦目前唯一能拿出手的节日,回家过年是中原人的一向传统。
虽然他们现在回不去咸阳,但在边关过年也是一样的。
就像回到家里一般,众人浑身都懒散起来。
休息过后,聂粮一行人把这次开采出来的矿藏给他们看。
金块、银块、铁块、煤块、玉石等没有任何加工痕迹的原始矿石一一摆放在众人面前。
而后,他们又拿出了自己在路上绘制的堪舆图,把这些矿藏的位置与堪舆图上一一对应。
有些地方他们探明,有些地方还没来得及去验证。
探索矿藏是一个经年累月的工程,非一朝一夕能够办成,是以,帐中的众人都不焦急,而是准备庆祝他们的回归。
大秦马上就要过年,虽然北方边关寒冷,又缺少年货,可是气氛却非常的热烈,更别说今年还有邻居们作伴,让边关的气氛比往年都热闹许多。
边关都这样,内陆的过年气氛只会越浓。
今年在街上摆摊的,购置年货的人打眼一看就比去年的人多。
一个国家的经济繁不繁华,只需要看最底层的老百姓就行了。
哪怕是大秦日子最贫苦的福利院今年都能好好吃上一顿。
蔬菜、鸡蛋、肉食,全都过油加盐,味道香气四溢,引的孩子们口水直流。
看着那些孩子们围着桌子吃的喷香,福利院的老人们不由咧嘴跟着一笑道,“我们现在都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那其余的百姓们日子只会更好。”
“可不是,等我们再撑上几年,等这群孩子们长大以后,日子只会更好。”老人们笑着说道,很是开怀。
“现在福利院的工作总算走上正轨,我们自己也能盈利,虽然还是靠着朝廷吧,可是对朝廷的负担总算没有以前那么大了。”
福利院用什么盈利?小一点的孩子们就去做报童,大秦全国各地的日报只有福利院的孩子们能卖,这是朝廷对他们的基本保障。
其余的,就是乞儿们的拿手好戏,走街串巷的打听各种消息。





我在古代搞基建 第110节
大秦日报上面的消息有不少都是福利院的人提供的。
情报可以赚取赏金,依靠着这个不怎么累人的活计,依靠着情报的数量,各个福利院手中都攒了一些钱,过年的时候好好的置办了一次年货。
比起他们往年所过的那些年,今年可有滋有味多了。
一处县城的集市上,秦三世和太上皇后两人身披厚重的裘衣走在路上,左右打量着集市上的行人们。
“这里,很热闹。”秦三世开口道。
就在今年,他经受不住太上皇后的软磨硬泡,开车带她来附近的县城过来逛逛。
结果一出来,他本人比太上皇后还要好奇。
“是啊,不错吧,这可是我儿子的功劳。”太上皇后不由骄傲自豪道,想要在秦三世面前显摆显摆。
秦三世听了有些忍俊不禁,说的好像燕歌不是他的孩子样。
自己的儿子能把天下治理的这么好,身为父亲的他当然也感到骄傲自豪,但是他是不可能像太上皇后一样直白的说出来的。
因为怕儿子骄傲。
别以为他不知道那个臭小子的眼睛到处都是。
咸阳宫,听到大秦明年就会多出一个植树节,公孙起掰着手指头道,“清明、端午,还有中秋夜,要不要也加入进去。”
这可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啊。
“等改天去给阴阳家的人说一下,把这些节日都给定下来。”
“对了,还有七夕,让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节日。”
“恩,顺便我们的商品还能进行打折促销。”赵燕歌道。
“我在跟你说一个浪漫的话题,你非得把我给扯回现实。”公孙起不满道。
“恩,七夕有什么浪漫可言?牛郎和织女被王母拆散,隔着银河远远眺望,一年才能见一次。”
“可别忘了,天上一天,地下一年,人家夫妻两人可是能天天见面的。”赵燕歌道。
“咔嚓”把一个美好的节日给粉碎的彻底。
“哼,我也天天和你见面,你是不是觉得我也有些烦了?”公孙起揪着赵燕歌道。
“没有,怎么会呢,我们两个就算再呆上千年万年也一点都不会腻。”赵燕歌对公孙起道。
深邃的目光看的公孙起脸颊直发烫。
“等今年年一过,我们就又长一岁了。”赵燕歌道。
“你的生日还没过呢。”已经十五岁的公孙起对赵燕歌道。
“就这么期待我成年么?”赵燕歌亲了亲公孙起唇角道。
“醒醒,你过了生日也才十七。”
“……时间过得好慢。”
公孙起深有同感。
按照青少年的身体发育来看,他们两个现在都还在长身体的阶段,虽然就他们现在这个个头基本已经能固定下来,就算长也长不了多高,公孙起还是想看看自己定型以后的个头。
至于超越赵燕歌,应该是做不到了。
不过也能长到比大部分的百姓们高。
毕竟这个时候的百姓们平均身高并不高。
就连成昏时,看的也是身高,而不是年龄。
“我们白虎一族的婚纱是白色的。”公孙起突然道。
赵燕歌猛的一个激灵,道,“你想再嫁我一次,好啊。”
公孙起:“……”
“别贫嘴,我说的是婚纱的各种款式,有黑色、白色、绿色、黄色、红色等等。”
“我在想以后要不要把婚嫁的气氛给变得热闹起来。”公孙起道。
秦朝婚嫁不兴热闹,属于很安静的那种,显得低调而又隆重。
可是在公孙起看来,婚嫁可以说是女人最重要的节日,哪个新娘子不想自己嫁人那天美美的。
赵燕歌倒是不操心这个问题,他身为男人对婚嫁一事也不敏感,道,“你是皇后,这事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我会想办法让大秦变得更加繁华在背后支持你的。”
不管是什么隆重的节日还是所谓的婚嫁,那都得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
就像两年前,公孙起绝不会提起这个话题。
因为那个时候大秦真的不富裕。
可是现在,不管是各种节日也好,婚嫁热闹也罢,如今的大秦已经拥有了操办的基础。
“那你说婚纱定为什么颜色的好看?”公孙起道,“大秦尚玄色,我喜欢白色,红色也很经典、紫色也很贵气……”
公孙起的选择困难症犯了,内心纠结不已。
“既然这样,那就怎么喜欢怎么来吧,毕竟大秦尚黑,也没规定天下百姓们都穿玄色衣裳不是。”
“反正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嫁娶,就随那些新人们自己去挑选颜色吧。”这样也好,喜欢哪个颜色就挑选哪个颜色的嫁衣,也不用纠结了。
赵燕歌这样想着,明显是不了解女人。
因为对于女子们来说,好看的嫁衣她们都喜欢,都想要。
和赵燕歌唠唠叨叨的说了好多话,眼眸不知不觉慢慢的阖上,公孙起趴在赵燕歌怀里,搂着赵燕歌的腰逐渐睡去。
“晚安,明年见。”赵燕歌轻声道。
他把两人身上的被子盖好,然后闭上眼睛睡觉。
意识昏沉间,耳边有悠扬绵长的编钟奏鸣,预示着今年彻底过去。
赵燕歌不由把公孙起搂的更紧,下巴搁在公孙起的头顶上,用着这样的姿势,夫妻两人一同陷入沉睡。
第130章
南方冬天短,南方比北方的百姓提前一步走出来。
身上的棉衣并未褪下,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百姓们开始出门于外面行走。
南方很少见雪,属于干冷的气候让大地迅速回春,已经可以开始动土,不像北方现在大部分都还结着冰,铁锨都挖掘不开地面的冻土。
去年南方遭了灾,百姓们纷纷赶着冬天冰冷的尾巴稍开始了建设家园的脚步。
洪水把他们原先并不怎么稳当的房屋给冲塌,有的房屋甚至已经被洪水给带离原地。
要不是百姓们还记得自己家的位置,还有周边坐标,只怕会无家可归。
因为灾情严重,不少人都被重新分配了户籍,人数减少的村庄大都两两结合在一起。
百姓们只需要搬运工具,其余的原材料都由朝廷出。
一家一户的原材料可能没什么,可这是整整一个南方啊。
就是原先没有被冲塌的郡县后期也会被朝廷重建。
南方百姓们看着从北方运输过来的秦砖、水泥、混凝土和瓦片,心惊道,“这么多贵重的建筑材料,咱们就是干上一辈子也还不完啊。”
生性节俭的他们有心不想建造那么好的房屋,这样他们能少欠点,朝廷也能轻松点。
府衙驳回了他们的请求,道,“陛下说了,咱们南方之所以会遭受这场大灾,还是建筑材料不过关,你们看看郡县,
尤其是那个通了地下排水管道的郡,洪水一过,街道上很快就变得干爽,最高也没没过人的脚踝,可以说是水灾损失最轻的。”
“重建也好,到时候提前把地下排水管道给你们都弄好,然后在上面进行建筑,这样一来,建筑材料结实,咱们南方以后说不定能用好几十年呢,不比之前几年一建几年一建的强。”
“好是好,就是觉得我们平民百姓们和这么好的建筑材料实在不搭。”百姓们道,觉得建造房子的房子比他们这些贱命还值钱,他们住进去实在是有些糟蹋了。
一下子从土坯房变成能遮挡风雨严寒的青砖水泥瓦房,让南方百姓们总觉得在做梦一样。
“别想那么多,你们都是大秦百姓,陛下给你们你们就拿着,毕竟南方水灾这个事,自古以来都是隐患,陛下也是想靠这样的方法一劳永逸。”
“别的不说,房屋给你们盖高点,再弄个两三层,你们闲暇时存点粮,到时候就是洪水再过来,我们南方的整体损失也绝不会有这次重。”府衙的人道。
想比起能源源不断创造的子民们,一些死物般的原材料并不算什么。
就在整个南方都开始动工建设地下排水管道和地基之时,北方的积雪开始悄然融化,下面露出点点嫩绿来。
最先发现这件事情的是边关外的草原部落们,准确的说,是低头扒雪去寻找鲜嫩绿草的牛羊马儿们。
这个冬天,它们非但没有像往年一样忍受饥饿导致身上减膘,甚至还胖了许多,各个毛发蓬松,伸手按下去,满满的让人喜欢的脂肪。
牧民们从玻璃大棚内走出来,刚出来,两边气温不一样,他们只觉得一阵清凉扑面而来。
不等接受外面的寒冷,他们就进入了穹庐内,把从玻璃大棚内采摘出来的新鲜蔬菜给做成饭。
这个冬天,整个草原部落的日子过得都挺好,要知道牧民们以往的冬天都以肉食为主。
肉食就算再好吃从小吃到大也吃的腻味了,不像今年冬天,他们的牛羊马们没有饿到,他们一整个冬季也没断各种新鲜蔬菜,可算把一直吃肉的肠胃给好好解腻一番。
“开春了,开春了,那些马儿们已经开始自己找草吃啦。”牧民们在穹庐外欣喜的传递着消息。
“咱们能自己种植牧草喂养畜牧们,这个春天已经没有往年那么激动了。”穹庐内的人一手烤肉,一手蔬菜道。
“开春还是值得激动的,春天一来,就是畜牧们繁衍的季节,我们也是时候商量一下今年该主要喂养畜牧的方向了。”老者道。
正在吃着饭的众人渐渐停下来,思索了一会道,“大家都是怎么想的?我今年是想多喂养一些绵羊的。”
“可是我们草原部落一直都以养马为主,这一下换成软绵绵的绵羊,心里总觉得有些不踏实。”
毕竟除却牛羊,马是能够直接增强他们战斗力的主力,一直以来,马在草原部落中就具备着特殊的地位。
“可是咱们的马就算养的再多,再好,也打不过那些人啊,既然如此,还不如换成能让咱们草原部落富足起来的绵羊呢。”
“马和牛的确值钱,但是却不像绵羊一样可以源源不断的赚钱。”相比起一刀子买卖的马牛来,绵羊的一身羊毛无疑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
到底是一刀切的大钱,还是源源不断的小钱,牧民们都各有考量。
“我们是游牧民族,饲养畜牧已经融为我们的骨血,成为了我们的本能,不管是割舍掉哪一个都非常不舍啊。”




我在古代搞基建 第111节
最终,还是决定饲养绵羊的牧民们占据了上风。
这样一来,草原部落的马匹和牛就会进行相应的减少。
那么多牛马,他们吃又吃不完,杀了这个时候也没法进行保鲜。
是以,老者又带着人来到北边边关军营处来谈合作。
牧民们都知道中原是很缺少牛和马的,这次决定出售,他们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
当然,肯定是只售卖给中原一部分,他们不可能把牛马全都卖了。
翁老和隐者两人当即拍板购买,并给了牧民们一个十分公正的价格,让前来的牧民们满载而归。
一大批牛马被运往着送入了北方边关,跨过了长城那道分界线。
翁老在城楼上看的唏嘘不已,道,“如果我们两方能够早点进行合作该多好,只可惜,比起赚不多的交易来,生性彪悍的匈奴人更喜欢不劳而获。”
中原和草原部落现在之所以能够维持这样和谐的局面,那是因为一方为强,一方为弱才能够办到的。
牛马的到来大大的丰富了中原百姓们饲养畜牧的数量。
身为战略级的储备资源,牛马可不会被随意的端上人们的餐桌。
黄牛们被烙印上府衙的公章,分配给缺少劳动力的百姓们进行翻地。
奶牛们则被福利院的大人和孩子们豢养起来,每天给它们去割点草料,然后挤新鲜的牛奶喝。
马匹们也是,英俊的公马们驰骋在公路上尽情的挥洒着自己矫健的身姿,母马们被人专门照料,争取让怀了孕的它们能够平安生产。
由咸阳城开始发展的全民喂养路线已经从周边的郡县朝着大秦的四面八方扩散出去。
羊、驴的生崽数量少,其中最风靡的是猪仔、鸡仔、鸭仔们,它们以生育率和生长速度名列前茅,如今百姓们家中最常见的就是它们几类。
别的不说,如今每天能吃上一个鸡蛋或者鸭蛋的家庭们已经越来越多,情况已经比他们以前几年或者一辈子都没怎么尝过肉的滋味有了极大的改善。
手里有钱了,花钱自然也就大方起来,民报的销售量在咸阳城周边的郡县一下子就上去了,尽管他们大都不认字,买民报回来只是想给朝廷提供一点支持。
而大秦这会呢,最不缺的就是钱财。
不说大秦内正时刻运转的银行,就是一年三趟的外贸团队也能给大秦带来诸多利润。
今年初春,大秦的外贸队伍已经开始准备起来,赵燕歌还特地增加了一个位置,问文武百官们有没有想要参股的。
朝臣们问赵燕歌,什么叫做参股?
赵燕歌道,“群臣们集资一块,然后去购买大秦的特产加塞到商队的中间,回来以后按照参股的比例给你们盈利。”
相当于大秦商队给他们做保镖,属于稳赚不赔的买卖。
毕竟大秦外贸队伍都让贵族们的车队跟在后面了,没道理自己朝堂上的官员还拿着死工资吃饭。
赵燕歌很清楚,如果真的想在朝堂上彻底斩断贪污这个迹象,那就只能用更大的利益去诱惑那些贪图利益的人。
铁血镇压只能用一时,却不能用世世,谁知道以后的帝王还具不具备他的魄力。
朝廷已经明令禁止不能往大秦自己的口袋里伸爪,却鼓励他们对外盈利,这样也能调动他们开疆拓土的积极性。
赵燕歌的这项措施让不少心里有贪念的官员们被赵燕歌狠厉斩断的贪心复又死灰复燃。
如果能光明正大的获取足够让人挥霍的钱财,谁还愿意偷偷摸摸的收受那些见不得人的贿赂。
真是没有想到,陛下关上他们的窗子,却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更为广阔的大门。
1...6162636465...1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