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媚骨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舒黛的小说
二太太就把她威胁姜锦华的话说了一遍,然后压低了声音:“……她的话假得很,那个女人留不得!迟早她还是祸害。”
夏姨太手里的针线不停,头也不抬说道:“我早就说了,留不得!老太太总有心软的那日,毕竟那个女人是她亲妹妹;二爷爱她;大爷和大太太是菩萨心肠,又事不关己。这个家里,现在大家看不过眼,站在您这边。日子久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不定将来明尔的家业都要分给她肚子里那个贱种!”
这些话,二太太心里一清二楚。
只是,她信佛。
她相信因果报应,所以她不敢贸然去害姜锦华。
假如将来报应在明尔身边,二太太追悔莫及。
“总不能害了她…….”二太太声音轻若蚊蚋,“谋人性命是要遭天谴的!”
夏姨太却不相信这些。
她道:“如今到处打仗,那些杀人如麻的将军,不是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他们要了多少人命?太太,您不替自己和明尔早做打算,失去了先机,才真的会遭天谴。”
说的二太太心头一荡。
夏姨太的话,让二太太长长沉默着。
“……女人生孩子,就是鬼门关走了一趟。那个时候下手,最是方便。”夏姨太依旧做鞋,也不抬头看二太太,只是声音轻柔得似平常闲话,“孩子总是无辜的,害了孩子只怕真有报应。但那个女人该死…….”
二太太的手紧紧攥成了拳头。
第二天,二太太找了阿蕙,让阿蕙把宁雍的人调回来,她自己派两个得力的佣人去看守,顺便再从二房挑两个婆子照看姜锦华。
阿蕙自然说好。
而大太太和老太太,对这件事没有再多问一句。
二嫂不动声色,珍贵补品养着姜锦华,让阿蕙看得有些着急。她不知道二嫂到底打什么主意。
她怕二嫂心软。
这个时候心软,将来后患无穷。
可是这样的话,阿蕙去告诉二嫂总不合适。
姜锦华的事,最好的结果是什么,大家心知肚明,却没有人敢说。万一被传回来,这个家只怕要支离破碎。
想起二嫂的聪明和运筹帷幄,阿蕙只能把心放了回来。
求粉红!!!!
感谢沧溟道、熱戀^^、小菊灯、轻烟之影、听风扫雪、hongye、毒你万遍、书友100311200107202、a2001、fwy19690107、简和玫瑰、西西的小艾等亲们的打赏和粉红,么么大家~~rs





媚骨 第162章不要生气
照顾姜锦华的责任被二嫂领去之后,阿蕙就彻底放手了。
赵家就没什么大事。
日子安静的滑向了冬月。
阿蕙的印刷厂机器已经从德国到了新加坡,除夕之前应该能到茂城。
而三哥的出版社,后准备反而先开业。大家出钱出力,甚至戚海久和他的未婚妻欧阳幼睿也帮忙联系旧同学,编辑部很快就招满了人。
出版社取名,又让三哥大伤脑筋。
阿蕙说:“叫中华书局吧。”
她记得后来东沪有个中华书局,声名显赫。
这个名字,深合三哥的心意。
三哥用楷书写了“中华书局”四个大字,先给大哥看了,征求大哥的意见。大哥觉得寓意好,且大气,而且容易被人熟记,很认同。
三哥又拿给宁雍看。
宁雍大赞。
于是三哥的出版社,定名为中华书局。
冬月初七那日,廖士尧的第二个侄儿兆慎回来跟阿蕙说,教会学校冬月初十放冬假,一直到明年正月初十开学,整整两个月。
他想和明益出海玩。
“明益说,你们家的船常年去南洋和别的地方,能不能带我去?我从来没去过南洋!”兆慎拽着阿蕙的衣襟,撒娇道。
他在教会学校念书,成绩一塌糊涂,却打架名声在外,威震整个学校。美国老师以为他是赵家的亲戚,把大哥喊去说了好几次话,倘若兆慎再胡闹,就勒令他退学。
大哥回来就叮嘱了兆慎,
第二天,兆慎又把那个老师的儿子给打了。
还有一帮孩子跟着起哄。
美国教师的儿子比兆慎大一岁。因为血统的缘故,那个美国男孩高大结实,却被兆慎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狼狈不堪。
那帮孩子抬着兆慎,围着操场走了一圈,把他当成了英雄崇拜。
兆慎就成了教会学校的孩子王。
首当其冲的,就是阿蕙的大侄儿赵明益。他最是崇拜兆慎,两人已经兄弟相称。论序齿、换兰谱,弄得有模有样的,让大人们看着笑得不行。
兆慎大几个月,就是哥哥了。
于是两人成了学校霸王团体的首领。
校长亲自发了通知,兆慎、明益和其他一大群跟着起哄的孩子全部开除,多大四十人之众。
大哥已经无能为力,只好去找市政府的人。
市政府的秘书长亲自出面,才把教会学校大开除的通知撤销,兆慎和明益就成了学校响当当的红人。
他们年轻小,却拉帮结派,已经成为学校最大的霸王团体首领。
对此,大哥时常训斥明益,却又无法阻止明益和兆慎来往。
兆慎住在赵家,总不能把他赶走,大哥还想把妹妹嫁给廖士尧呢。
阿蕙笑着回答兆慎的问题:“海上风浪大,时常就翻船,我可不敢答应。等你二叔回来,问过他。他若是同意,你就去……”
兆慎嘟嘟嘴。
阿蕙就道:“你不去温书?这两日不是在考试吗?”
学校放假前夕,总有几场考试。
兆慎嘿嘿笑:“乱蒙呗!学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又没啥用!爸爸没死的时候总是说,‘认得几个字就行,念那么多书干嘛,又不考秀才!像老子认不得几个字,不照样把那些龟孙子打得屁滚尿流?’”
他学他父亲的声音,故作老陈,逗得阿蕙大乐。
阿蕙笑了半天,然后才正经教育他:“你二叔就念过很多书!多学习学知识,别人就没法子欺骗你!”
“可是…….”兆慎想了想,他二叔好像真的念了不少的书,一肚子学问,“我们家已经有个二叔了,我还要像他一样吗?”
阿蕙哭笑不得。
见阿蕙无法回答,兆慎就得意起来。他摇阿蕙的胳膊:“我二叔什么时候回来?”
民国初年通讯不发达,廖士尧走后的一个月,茂城的媒体才报道了长江发大水、造成了沿江地区灾情的事。
至于灾情如何,更是不得而知。
廖士尧什么时候回来,阿蕙就更加不知道了,他也不会给阿蕙发电报汇报行程。
“我不知道……”阿蕙不想欺瞒孩子,说道,“等事情办完了就会回来的。”
“那下个月能回来吗?”兆慎又问。
阿蕙摇头,又说不知道。
“过年会回来吗?”兆慎问。
阿蕙不知道灾情是否严重,就更加不得而知了,依旧摇头:“不知道啊……”
她以为兆慎听完会嘟起嘴巴不高兴。
不成想,这孩子突然轻轻抱住了阿蕙。
阿蕙微愣。
“这是干嘛?”她失笑。
兆慎这才松开阿蕙,看着她说:“蕙姐姐,你不要生气。等二叔回来的时候,他会带很多好吃的给你的。”
阿蕙笑。
“我为什么要生气?”她道。
“以前爸爸总不回来,太太就生气骂人。”兆慎说道,“李妈她们都说,太太是想爸爸了,等爸爸回来了,太太就高兴。爸爸每次回来,都带好吃的给太太和我们…….”
阿蕙:“……”
没过几天,教会学校就放了冬假。
考试的成绩出来之后,吃饭的时候,阿蕙从大嫂和二嫂口中得知:二侄儿明尔名列全年级榜首,获得了最高的奖学金;三侄女明珊也在年前前十名,同样获得了奖学金;大侄儿明益从前念书就不够努力,如今更是垫底,只有一门体育及格,兆慎同样如此。
于是冬假开始的前半月,他们要补课,准备补考。要是补课不及格,就要留级。
把兆慎气的半死。
他是从开始上学就惦记着放假玩的,哪里想到要补课?
他不想去。
阿蕙说:“必须去!当初是你要去念书的,做事要有始有终,才像个男子汉!又不是别人逼你去上学。”
兆慎很听阿蕙的话。
虽然不高兴,还是同意去补课。
“要是补考及格了,我能去南洋玩吗?”兆慎舔着脸问阿蕙。
阿蕙笑道:“补考及格是你的责任,不应该作为功劳。没有功劳,哪里来的奖赏?”
兆慎就使劲吃饭,来发泄他的不满。
大家便笑。
老大兆寅趁机对阿蕙说:“十三是小禹的生日……”
二嫂听了,顿时就笑起来。
她感觉到了大家异样的目光,笑着解释:“冬月十三也是明芜的生日。原来咱们家明芜不比三少爷小,而是一样大。”
大家都惊奇把目光投向了另外一桌的孩子们。
小禹正在文雅吃饭,明芜坐在他身边。
自从小禹来了之后,明芜就很少缠着她的亲哥哥明尔,而是更多时间跟着小禹,两人形影不离。
“真是巧。”大嫂笑着道,“要不,咱们热闹热闹?咱们家这几年总是有事,已经两年多没宴请过了……”
前年阿蕙的父亲去世;去年又是阿蕙出事、老太太的兄弟去世;今年二月二嫂娘家出事,五月又是阿蕙被诬陷杀人。
的确是不平顺的两年。
因为这些事,过去的赵家不适合宴请。
如今三哥的出版社开业、阿蕙印刷厂即将开业、大哥的船舶公司因为有了码头的缘故,生意一天天好起来。
日子越来越好,开个宴会庆祝一下,等于祛祛霉运,也是个好兆头。
“孩子太小,过生日弄得那么隆重,反而不好。”老太太想了想,说道,“不如等到十五,就用小三出版社的名头,宴请一次…….”
很多人家宴请,都凑在初一或者十五,借个吉利。
既替孩子过生日,又庆祝三哥的事业,又热闹一番、散散霉运,的确不错。
大哥也同意了。
只有四天的准备时间宴请,原本很仓促。
好在一个月后的腊月十二,就是宁嫣然和三哥的婚礼,大嫂和二嫂一直在准备着,食物、摆设都有现成的。
只要请一支好的戏班、发请柬邀请亲朋好友即可。
阿蕙的手不能写字,大哥和三哥又要忙公司里的事,大嫂认识的字不多,二嫂字也不太美观;老太太虽然一手好字,却也写不了那么多。
写请柬又成了一桩问题。
大嫂说,让家里账房上的管事来帮忙。
老太太说不好,已经年底了,又有三哥的婚事在后,家里的下人也忙,不好麻烦他们。
最后,兆寅说他愿意帮忙。
他试写了几个,字迹苍劲,颇有几分风骨。
阿蕙很是吃惊,笑着问他:“你这手字,是从小练的吧?你爸爸不是说,念书没用吗?”
兆寅就哈哈大笑:“是小慎告诉你的?”然后他道,“爸爸的确说念书没用。可是不念书能干嘛,我又不像小慎,好吃又好玩。”
兆寅的兴趣是读书写字,小慎的兴趣是吃饭调皮捣蛋,兄弟俩性格迥异。
老太太等人也把兆寅的字接过去看了。
几个人纷纷赞好。
兆寅就帮着老太太一起写请柬。
阿蕙负责送请柬,邀请亲朋好友。
她准备出门,小禹却跑过来,抱着阿蕙的腿不放。
他说:“蕙姐姐,巧儿生病了!”
阿蕙微骇,牵着小禹的手回了自己的院子。
巧儿脸色发黄,整个人都没有精神,似奄奄一息。
阿蕙这才真的吓住了,问她怎么回事。
感谢 qiqi727200、冰水青籣、熱戀^^、aple208、巧笑嫣然ly、泣泣亿留等亲们的打赏和粉红~~rs




媚骨 第163章不放手
巧儿很是羞赧,垂了头半晌才道:“吐得厉害…….”
小禹就担心的紧紧攥住了阿蕙的衣角。
阿蕙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笑着问她:“是不是有了?多久了?”
“四月多月了……”巧儿娇羞不已。
阿蕙出事之后,大嫂就想把巧儿就打发出去。怎奈阿蕙和巧儿感情好,巧儿又没了家人,司机老虞的媳妇就把巧儿领了回去,办了两桌酒席,请了家里的老人吃了顿饭,就把巧儿娶进门。
那时候赵家遭难,不适合大办。
所以老虞家里只是象征性摆了酒席,告知亲朋。
算算日子,也该有身孕了。
“怎么不早告诉我?”阿蕙嗔怪道,“你婆婆知道吗?回家去吧,我和大太太说…….”
“不妨事的,四小姐。”巧儿急忙道,“不过是怀着孩子,还没有到日子呢。我婆婆说,不用那么精贵,养着反而不好生…….”
普通人家的妇人都这样。
这比起乡下地方已经好多了。乡下的媳妇,顶着七八个月的孩子照样下地干活。结果,生孩子的时候顺顺当当,不像城里富贵人家的太太们那样难产。
“你不是害喜吗?”阿蕙坚持道,“你这个样子,三少爷都被你吓着了。你先回去歇几日。好些了再来…….”
反正阿蕙这里也没什么重活,巧儿也只是看看门庭。
她愿意呆着,饮食上比老虞家还要好,阿蕙也乐意。
听到阿蕙如此说,巧儿这才同意回家。
小禹不太明白,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迷茫看着阿蕙。
阿蕙半蹲了身子,摸着他的小脑袋,笑道:“巧儿怀了孩子,她暂时不跟咱们住在一起,过几日就回来。”
小禹还是不太懂。
“巧儿要生个小宝宝,你见过小宝宝吗?”阿蕙笑着问他。
小禹摇头。
他的生活,从前就是在内宅的方寸之间。家里佣人战战兢兢照顾着他,生怕他生病出事,乃至夭折,从来没人跟他说起生活的点滴。
有些复杂的事他明白,可简单的生活琐事,他反而迷糊了。
阿蕙就抱起他,往他脸上亲了亲。
他这才笑,露出一口整齐的乳牙。
小禹喜欢巧儿,却不粘她,所以巧儿走了,小禹只是问阿蕙:“巧儿还回来吗?”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小禹就不再多问了。
巧儿走后,阿蕙院子里也需要个小丫鬟照应,大嫂就把她院子里的小桃给了阿蕙。
小桃高挑个子,蛇腰窄肩,却偏偏长了张恼人的胖娃娃脸。若从背后看,会以为是个妖娆的美人;可看到了脸,又像个讨喜的娃娃。
她比巧儿机灵,做事也勤快,阿蕙挺满意的。
只可惜小桃投不了小禹的眼缘。
小禹不喜欢小桃,虽然有明芜陪着他,他还是愿意天天粘着阿蕙。
只是,阿蕙不像在杭州府那么闲,有功夫整日陪着他。她还有自己的生活,还有自己的事业。
小禹不想离开阿蕙,阿蕙就把他带到了老太太那里。
自从姜锦华来到茂城之后,老太太虽然不露悲喜,可阿蕙好几次撞见她出神。阿蕙也是把亲人和家庭放在首位的,她知道老太太的感受。
虽然姜锦华让老太太处境不堪,老太太仍是惦记着她。她和姜锦华血管里流着同样的血。和其他姊妹不同的是,姜锦华是在老太太身边长大的,她就像是老太太的女儿。
那时候老太太忙着做好赵家的主母,没空教育妹妹,让酿成了今日悲剧。
她何尝不心痛?
有个孩子陪着她,也许她的心情能好些。
有些事不能退步,有些事却不能视而不见。
阿蕙不主张放纵姜锦华,却也不忍心看着老太太伤心。
小禹和明芜过来,老太太就叫人去做芙蓉酥给他们吃。
茂城做的芙蓉酥,里面会放八种材料,酥软香甜,容易克化,是孩子和老人最适合的点心。
端上来之后,小禹和明芜果然喜欢。
老太太又拿脸谱给他们玩。
父亲还在的时候,老太太爱听戏,搜集了很多脸谱。
色彩秾艳的脸谱,摆满了小茶几。
有吃的,又有玩的,小禹对阿蕙的离开就心不在焉了。
阿蕙趁机出门,把各家的请柬送了出去。
等她回到赵公馆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半。
初冬的夜,湿寒沁人。阿蕙把披肩拢了拢,仍感觉琼华似凉水倾泻,有些冷。徐风拂过,重檐淡月若轻霜。
“阿蕙!”不远处有人喊她。
横眸望去,银色月光下停着一辆越野汽车,有人推开车门走了下来。
他颀长身材,军装挺括,胸前勋章映照着清冷的光。
他慢步向阿蕙走来。
阿蕙只觉得心口有些发紧,闷闷生疼。
是孟子楠。
她停住脚步没动。
孟子楠走进,借着门口橘黄色电灯笼幽淡的光线,才能看清阿蕙的面容。她又消瘦了。
他停在阿蕙半寸之外,含笑问她:“伤都好了?”
阿蕙一时间不知如何开口,怔愣了片刻。
他们是说过分手的,如今又是做什么?只要给孟子楠一点好脸,他就会顺杆子爬。
可狠心的话,阿蕙已经说过了一次,她不想再说第二遍。
回神间,阿蕙才勉强笑了笑:“都好了。”
“手没事了?”他又问,“那时候医生不是说断了筋?”
“也好了。”阿蕙说,笑容却淡了。她没有详细解释什么,只是安静回答着他的问题。
孟子楠却笑,道:“还在生气?怪没趣的。都这么大的人,还闹别扭?”
阿蕙突然就感觉无力。
这就是孟子楠。
他不想放手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先走。
阿蕙心里发疼。
“没有生气。”她平静的说,“也没有闹别扭。孟帅可有事?”
空气陡然一窒。
孟子楠沉默一下,伸手攥紧了阿蕙的手,低声道:“我知道你还在生气!没关系,来日方长,我等着你。”
阿蕙用力抽回自己的手。
孟子楠却顺势把她带到了自己的怀里。
他紧紧搂住了阿蕙。
阿蕙没有挣扎。他总得放手,哪怕他不情愿。
孟夫人会逼他放手的。
就像心爱的玩具失去了,哭过了伤心了,也会长大。这是失恋的必经过程。
前世孟子楠的失恋没有经历过这些,如今他才会这样放不开。
阿蕙静静被他抱着,心搅在一起。她很想伸手去抱着孟子楠,回应他的深情。可现实总那么无奈。
孟夫人想的,是一个替孟子楠铺路的儿媳妇;而阿蕙,连铺路的资格都没有。
她倔强站着,任由孟子楠抱紧她。
片刻后,孟子楠松开了她,替她整了整披肩,叹了口气:“不早了,进去吧,别叫家里人担心。”
这口吻似约会后送阿蕙回来的一样。
他想用这种若无其事,来化解他和阿蕙之间的问题。
阿蕙深吸一口气,才道:“孟帅也早回吧。”
她头也没回的缓步进了家门。
孟子楠就那么站着,望着她的背景,纤柔却挺拔,脚步沉稳不见慌乱。不管孟子楠怎么引导,她就坚守着她的立场。
他们分手了。
一阵阵的闷疼便在孟子楠心头荡开。
他突然有些恨赵嘉蕙的狠心。
可从前她不就是这样?
她一旦下定了决心,就不念私情。
阿蕙回到家,枯坐了一整夜。她睡不着,孟子楠的脸不停在她面前晃动着,孟夫人、赵家、孟子楠前世的两任夫人,交叠着在脑海里翻腾。
堪堪睡了一小会儿,天就亮了。
次日,阿蕙刚刚起床,便收到了一封便条,是陆通交给阿蕙的。
打开便条,是孟夫人请阿蕙吃早饭,孟府的副官已经在门口等。
这么早,估计是听说了孟子楠昨晚来看阿蕙的事。
昨日突然现身的孟子楠,是刚刚从驻地回来吧?
从驻地回来就来看阿蕙,孟夫人是感觉到了不同寻常吗?
阿蕙梳洗了一番,出了大门。
果然见一辆黑色轿车停靠在赵公馆大门西侧,赵家的司机和门房上的佣人已经在指指点点,暗猜那是谁家的汽车。
阿蕙快步走了过来,副驾驶座位上的副官下车来。
他给阿蕙叩靴行礼,喊了声赵小姐,然后恭敬替阿蕙开了车门。
车子并非往孟督军官邸而去,而是进了城。
孟夫人选了家西大街一家僻静的馆子请阿蕙。
车子停下来,副官领着阿蕙,径直上了二楼的包厢。
推开包厢的雕花木门,只见穿着宝蓝色旗袍的孟夫人正在端庄闲坐,手里捧着一盏***茶。
余香袅袅在屋子里盘旋。
1...7071727374...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