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迹在五岳大陆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宏乐

    在这世间人与人的相处很难心心相印,难度远出乎想象,为此她还曾明令各级官员议论世子之事。

    可惜即便做成这般了,就算是她枕边人宴谵也不全信她毫无杂念,现在她心情还是舒爽的,毕竟宴苏的婚事基本定下来了,娶自己的表妹,虽然年幼一些,倒是无妨,儿子宴苏作为男子还可以在外闯荡几年,自己将外甥女养在身边,十二岁就是鹿颂皇家的少傅,颂皇宣旨的少姑,她这个做婆婆的有什么不满意想到自己就要晋升婆婆,可能再晚几年就是奶奶了,心里就是美。

    在逗孙子之前,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情了,把菟儿嫁出去。

    说起菟儿的婚事,尔朱荏绝对不是好人选,旁人都看的出,宴徐氏如何看不出呢

    这一次鹿颂皇室派人来册封宴谵,以后与葳澜公国的关系自然要降到冰点,此时尔朱苒苒让她弟弟来求亲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想要拿捏住宴湖的七寸。

    可尔朱苒苒这部棋下的有点大,若是数年之后宴菟

    儿生下葳澜世子尔朱家该如何自处尔朱荏年纪轻轻,整日里花天酒地,身子骨过不了三十,一旦他死了,不是白白让宴湖外孙坐上那公爵之位难道尔朱苒苒想不到这点

    如此大的破绽,简直是引诱自己入局,宴徐氏很想进入棋局,去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一向以谋略稳住葳澜公国半壁江山的尔朱苒苒脑子发了懵,还是她另有妙招。

    这让宴徐氏心痒难耐,若不是棋子是她宝贝女儿,宴徐氏几乎可以毫不犹豫的答应这门婚事。

    宴徐氏神游天外,根本没理会在场诸位姐妹的讶异,她们现在再讶异,再不信,对宴徐氏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七天后,她就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诉世人,她宴徐氏说道做到,她的子女并不贪图宴湖城主之位,而是打算入赘栖霞徐家,到时候所有人面前的迷雾散去,宴徐氏甚至觉得他们可能都在迷雾之后看到“宴徐菩萨”。

    区区一个宴湖领域能有多大当今天下情势已经明朗,西亭建国不过数年,北钦内乱不止,钟宣岌岌可危,小小的河间还分为数十个诸侯,即便在合纵连横,也敌不过一次鹿颂北伐,早日跟鹿颂结盟,才是宴家保持家门沿袭的第一要素,而她的儿子则很有可能成为栖霞徐家的家主,倒是一门两盛,相辅相成,必定成为鹿颂名门,延续千年宗祠。

    “还要游学宴苏都十七了,也该议亲了,再拖可不成的。”茅氏不以为意,她虽然会有点犯蠢,却不傻。

    宴徐氏笑笑:“说道这事,我还真有一事要与姐姐商议一下,今个大家吃也吃了,喝也喝了,都先散了吧,下周等宴苏回来,咱们姐妹再聚。”

    大夫人依然拨弄着念珠,不动声色,也没有任何示意,这些年,宴徐氏的话就是大夫人的话,拥挤的花厅顿时清净了许多。

    众位女眷退去之后,夫人宴徐氏扬扬手,身后她的贴身老嬷嬷屏兰也跟着出去了,大夫人于氏,睁开眼,只见宴徐氏神色淡然,小眉毛一挑,示意自己将自己身后的老嬷嬷“轰”出去。

    “古灵精怪。”大夫人于氏笑道,挥挥手,老秀女彩蛹抬步离开:“说吧,都这么大了,还这般俏皮。”言语中虽有责怪,实际上语气和善,颇有宠溺之味。

    当初宴徐氏来到宴湖,虽是二婚,却也不过二十上下,而于氏当时已经是一子三女三十岁左右的少妇了。这些年儿女们添丁加口的,于氏都是奶奶辈的人物。

    “她们在的时候,我就得那么端着,真是辛苦。”宴徐氏居然撒起娇来,细看了一下她的眉宇之间倒是和




第229章 城衙之外
    既然要告吴家面馆,自然是不好去的,池仇坐在旁边的茶楼里,凭栏而望。

    差不多到了城衙开门的时间,过不多时,一边走来两个身影。

    池仇远远就能看出她们是谁,小县主嗜红,丁飞烟嗜兰,一个穿着红色的夹皮冬衣,一副军中制服的装扮,一溜的流苏挂在夹皮边缘,随着主人的步伐而跳动,甚为精神,另一个穿着蓝色的公人装束,看起来像是制服,两女身材都是那样饱满而丰润,而在脸蛋上当然是丁飞烟更胜一筹。

    “咦,飞烟,你怎么也在”

    丁飞烟一身制服包裹,显得身形纤细,面貌灵秀之中,却显得几分索意,还夹杂着一些哀伤,然而非但不掩其美,反更生楚楚之姿。

    宴菟儿白了他一眼,昨天两人说了许多话,池仇说丁飞烟像他的发妻,想到这里,宴菟儿难免有点醋意,说道:“喂,是我约你来的好吧。你眼中还有没有我”

    丁飞烟俏脸冷素,眼波包含酸楚,也可以说是楚楚动人。

    这令池仇心里一荡,嘴上却不得不安慰宴菟儿:“我就是知道你会来,不晓得飞烟会来,这才问的嘛。”

    宴菟儿垮下了小脸,池仇也不好招惹,就问飞烟:“丁掌旗怎么样了伤势如何了”

    “爹爹他好多了,我来帮谓哥哥点个卯就过去。”

    “哦,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丁掌旗还在陈家庄园,寻医问药不是很方便,还好他是外伤,只要勤加换药,就成。

    治外伤,齐效妁自有一套方法,药配的也精妙,丁飞烟特意回来拿药,顺便去金香园好好补了一个觉,这些事情,池仇昨夜在金香园和齐家小院往来数次,却偏偏都错过了佳人。

    “你们都吃了吗”

    “亏你还晓得问。”宴菟儿吃味不已,冷哼一声:“去吴家面馆吃过了。”

    “你还好意思去呀,今天就要告他们。”

    宴菟儿像听了天书一样,一下子炸了锅:“我不跟他们老两口说清楚,人家还以为我有意为难他们呢。”

    “额!”原来是这样呀,池仇一脸苦瓜像。

    三人闲话少说,往城衙去了。

    池仇第一次来到城衙,本以为很冷清,却没想到外面聚满了人,池仇指着那些人说道:“宴湖治安这么差吗”

    衙门负责维持秩序的官差如临大敌,外面的人群闹闹烘烘的,一边让人排队,一边吵吵嚷嚷的哭天抢地。

    池仇站在门外,踮着脚尖望来望去,半天没看出来挤过去的可能性。

    宴菟儿的眼光移到丁飞烟脸上,叹了一声:“这往年失踪的人多了,月月都有,这人失踪谁晓得是不是行商的被人丢在湖里,或者跟哪个狐狸精跑了,城衙也是没办法,又不可能满世界去找

    ,所以越积越多,为了避免天天有人来问,干脆在每月的前三天,统一查询失踪人口的问题。”

    “哎,这样子呀。”池仇明白,在五岳,人一旦失踪,大体上就是个命案,令人扼腕。

    丁飞烟径直走向那些人。

    池仇心头一惊,感觉她神情不对,忙问宴菟儿是怎么回事。

    宴菟儿将他扯到一边,轻轻的叹口气,一段凄凉的感情展现在池仇面前。

    当年李远虽然求亲,那也只不过是诸多求亲人里的一个罢了,实际上,丁飞烟从小就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恋人,两人关系极好,相互爱慕,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了,

    结果那人却在几年前莫名的失踪了,丁飞烟肯陪宴菟儿去鹿颂游学,也不乏去江南找寻自己郎君的意思,毕竟许多才子郎君留恋江南红尘,经常一去不归。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意思是有父母在,就要在身旁伺候,孝敬父母,若要远行,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当然这个“方”,也可以理解为要有方法安排好照顾好父母的“方法”,也可以理解有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去奋斗的“方略”。

    &n



第230章 城衙之内(一)
    宴湖城的城衙比池仇想象中的县衙都不一样,说大不算大,说小也不小,据说以前城衙都在内城,这个城外的衙门最早是为了方便处理流民的相关事务,在城外弄了一个办事处,毕竟这些年宴湖吸引流民,聚集城外的人越来越多,民事纠纷也直线上升,让他们进入内城也有隐患,于是城外的办事处越来越重要,最后城衙几乎完全搬迁过来。

    既然是办事处,相关的部门一应俱全,整个大院的治安由巡检官差负责。

    城衙堂上,宴湖的官员正济济一堂,此刻宴湖所有的分管官员都到齐了,冬日祭各项事情,大大小小,多不胜举,今天又是周一,各衙门主事都要碰个头。

    宴湖城代胡从安,四旬上下,一身儒雅气质,所谓城代,就是代理城主,宴湖城的正印衙主自然归城主所有,但是城主却极少办这具体的事物,随着宴湖城的扩大,城主要办理的主要的还是整个城域的大事。

    当然胡从安也算是意气风发了,年纪轻轻做上这个宴湖城代的职位,算是位高了,唯一的缺憾就是权不够重。

    河间诸侯的官制非常混乱,各种称呼都有,按照政务、治安、财务、法院、巡检、税收还有新开的锦局,大家分列两排,各自坐定。

    城代胡从安的左侧是掌印衙主晏丰收,这名字听起来像是掌印太监,其实不是的,此人才是宴湖城衙的实际掌舵人,他这个衙门叫做通政衙门,掌管宴湖城各领域的全面工作,具有最终决策权、行政指挥权和人事提名任免权。

    晏丰收的下侧是司衙孔羲。

    接着是主簿晏守成,一袭官服,面白长须。

    再下面是主计袁宗林,税司衙门院高登。

    城代胡从安右侧是参军晏虎林,推官晏成,巡检晏三科、典狱闫孜湖、锦差杨三儿。

    另外还有张驿丞、马政官、税课官、县仓官、路政官在一旁陪坐。

    晏丰收是这次会议的核心,宴湖各地实行的是掌印负责制,胡从安不过是上下通达的传信人罢了。

    晏虎林坐在晏丰收对面,慢悠悠地啜了一口茶,他们虽然一个姓氏,但都是宴家的庶流而已,分流多年,唯一亲近的只怕就是这个姓氏了。况且他这个参军,不过是巡防营派驻城衙的联络官,城衙的运作一般巡防营不参与,只不过河间诸侯以军为主,他依然坐在右侧尊位。

    晏丰收阴沉着脸,郁郁寡欢的声音道:“晏成,这一个月以来失踪案可有眉目,已经三个月没有进展了,外面已经是群情鼎沸了。”

    孰料晏成冷笑一声道:“大人,这一年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宴湖广收流民。况且不久前泗

    水大战,北边的流民蜂拥而至,失踪的人数这些日子与日俱增,偷窃、抢劫、斗殴、杀人等事件也多了,忙这些都忙不过来呢,失踪怎么查哪有人手。”

    晏成加重语气,阴阳怪气的道:“这些年来,说是锦局破了不少大案要案,设立锦局确实不错,他们倒是有能力,把一些盗贼、偷窃、狱讼的杂事丢给我们,就算我们破案,这些流民就跑了,想逮捕归案也没人手,其实我们都知道失踪案,就是杀人案,我觉得这部分案件不如移交给锦局办理,我们城衙负责协理如何怎么你们锦局就来了一个仵作吗这事还想跟厉锦代好好商议一番呢”

    晏丰收愁眉微微一锁,自从将设立锦局以来,这个推官晏成对案件的推诿愈发严重了,早些日子就私下停止了失踪案的调查,似乎就等着这部分案件被归为要案,好移交锦局。

    他望着杨三儿道:“你家锦代呢”

    “城主大人让厉长官限期破获城西连环案,这几日都在城外。”

    “怎么就你来。”

    杨三儿小心的说道:“留守的同僚就我会写字,我来做笔记,好汇报给厉长官。”

    这不过是次例行会议,不过推官晏成这几月明显消极怠工,流民方面的治安问题,他倒是抓的紧,失踪案却毫无进展,甚至有意拖沓。

    虽说失踪案难以查实,但每年每月,总会有个把几个破案,这是一个概率问题,连续三个月,毫无进展,甚至都没有一具认尸的,这里面就有古怪了。

    晏丰收咳嗽一声,轻轻捋着胡须道:“这样呀……”杨三儿是仵作,仵作需要填写验尸表,自然识字,甚至文化水平在锦局里算高的,可他只是杂属,按理没有资格跟这些城衙大佬们坐在一起。

    晏丰收转首向胡从安请示:“宴湖最近流民犯事的情况确实多了两三倍不止,城衙这边又剥离了一部分衙役,实在忙不过来,晏成所说也未尝不对,这失踪案多是杀人越货的大案、积案,按理也应该是锦局管辖,我觉得此事锦局都是查案干员,侦办必定得力一些,不如提请城主,如何”

    那你记下吧,本城失踪案多为旧案、积案,

    胡从安瞥了他一眼道:“掌印看着办吧。”

    “行,杨三儿,你记下吧,不日让你们的人到典狱那里领取失踪案卷宗。”

    杨三儿虽然不是要员,但也不傻,这失踪案只怕有上百件,甚至更多,一下子堆到锦局,单卷宗只怕留守的人都得往返搬三次,更别说查案了。城衙这是要欺负死锦局呀。

    刚想帮着厉东明分辨一下,却被旁边的典狱闫孜湖扯了扯衣角,当下闭嘴不言。

    胡从安见此事落定,也不在意,众人又聊了一下冬日祭和新驿馆的事宜,关于旧驿馆,普遍的建议是作为驿站单列出来,这样城外十里亭的驿馆就基本可以裁撤了。其实那驿馆若是收支平衡,留着也是留着



第231章 城衙之内(二)
    这孔羲是司衙,而司衙是负责儒学、礼学隶属曲阜学宫,简单来说,鲲溟时代之后,各地皆陷入蛮荒之状,礼仪教化骤然缺失,自前宋勉强大一统之后,恢复了科举制度,以想选拔一些寒门子弟,与各地诸侯世家分庭抗礼,然而效果寥寥,反倒一些世家子弟还有些教养,科考夺魁的多。

    贾东坡之后,朝廷开始注重文化普及,建立学宫,在河间,孔家自然是儒家文化当仁不让的首魁,各地皆以聘请孔家子弟讲学儒家教义为开化第一步,渐渐形成了学宫派。

    斗转星移,各地负责礼仪、教化、儒学的皆以孔家子弟为多,而且是世袭制度。

    大部分诸侯都将其列为世卿加以重视,按理司衙孔羲应该与城主一同议事,而非在通政司议事。

    偏偏宴徐氏在鹿颂学习了新学,对司衙孔羲的老牌学宫教谕并不感冒,加上她开创了与鹿颂新学流派接轨的育林学院和炙香女学,所以在宴湖,司衙地位并不出众,算不得世卿一族。孔羲只负责乡学、县学以及春试。

    平常冬试的事情,宴徐氏都会亲自过问,正如孔羲所说,这次冬日祭确实比较隆重,也正因为此,宴徐氏才让司衙拟个章程,她再批示,现在反倒好,得她先拟个折子,让孔羲抽空批示。

    这话谁听了都觉得诧异。

    话说差役领着小县主、丁飞烟、池仇到了城衙,见诸位大人在开会,就领着他们在一间空房休息。

    这城衙大院原本不过是临时建筑,后因为外城人口增加,事物繁多,逐渐重要起来。就好像以前宴谵是个市长,市里的会议自然在内城开,后来宴谵当了省长,那内城只开省委会议,市会议就自己在外城城衙开。

    关于新城衙的建设也有规划,但也得等外城墙修好才着手开建。

    现在的城衙就是一个二进的居家似的四合院,后来实在装不下这么多部门,就将旁边的百姓宅院买了下来,许多部门都挤在两个宅院的厢房里办公,大的会议室也没有。
1...7374757677...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