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我在七零娶了大BOSS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小胖柑
大伯娘从外面端了菜进来,大伯说:“你侄女儿给你买的羊毛衫,你看看!”
大伯娘把手往围裙上擦了擦,从塑料袋里拿出羊毛衫在身上比划,问两位堂嫂说:“好看不?”
“好看的!”
大伯娘把衣服塞进塑料袋里,苏翎拿了糖出来,打开了袋子,伸手分给孩子们。
苏老太太看见苏翎拿了这么多,心里倍儿有面子:“大毛快来拿,自家姑姑姑父给的。”
有了最前面的十来岁的男孩带头,其他几个孩子跟着过来拿糖。刚才绕着堂嫂腿的小姑娘怯怯地走过来,苏翎看孩子们都拿好了,剩下还有小半包,抓了一大把塞进她的手里。伸手捏了捏她的脸:“你叫什么?”
“花花!”小姑娘声音很低,跟这个好看的姑姑说了一句。
“去玩吧!”
小姑娘走了出去,还没出门槛,就被那个男孩过来,一把拿走她手里的糖,小姑娘眼看要哭出来,那个男孩子瞪了她一眼,小姑娘抽抽噎噎地不敢哭出来。
大堂嫂过去从男孩手手里拿了一颗糖,塞进
小姑娘的手里:“好了,你也有糖了。”这个娘也做得太偏心了把?儿子有十多颗,就给女儿一颗?好吧!这是人家的家事儿。
饭菜摆上桌,苏翎还在疑惑,怎么就摆了一桌,他们回来就五个人了,够吗?
大伯娘把苏翎给拉着出了堂屋的门,苏翎恍然,有些地方女人和男人分桌,估计另外一桌是摆在灶间,她上辈子的老家也是这么做的。
跟着大伯娘踏进灶间,愣了!倒是有张板桌,不过桌上啥都没有。边上放了两条条凳儿,大伯娘说:“阿翎你在凳子上坐会儿,和嫂子们说会儿话。”
这不是吃饭吗?怎么就变成了,进来灶间看烧菜了?看着正在灶台上忙活的小姑娘,这就是大伯家的小堂妹了。
“妈!”二堂嫂家刚刚会走路的娃娃,扒拉住了二堂嫂的腿求抱抱。
“你妈肚子里怀着你的小弟弟呢!”大伯娘对着小家伙说。
苏翎看二堂嫂身子笨重,一把抱起小姑娘。小姑娘倒是不怕生,从兜里摸出奶糖,苏翎帮她拨开糖纸,塞进她嘴巴里。
苏翎看着菜从锅里盛出来端了出去,跟她们这里没有一点儿关系。
大伯娘炒了一大盘的豆芽粉丝出来放在桌上,拿了几张煎饼出来说:“一起先吃一口垫垫饥。看起来吃晚饭还早呢!”
“为什么?”苏翎不禁问。
大伯娘很自然地说:“今天他们又要喝酒又要抽烟,肯定不会早的。”
“我们吃晚饭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两位堂嫂很惊讶地看向苏翎,苏翎也很莫名。大伯娘说:“男人吃完了,女人才能吃饭。”
他们吃完了,女人才吃饭,苏翎问:“女人吃什么?”
堂嫂很自然地说:“男人们剩下什么,吃什么啊!”
苏翎心里很不舒服,这是个什么陋习?大伯娘在那里给苏翎卷了一张饼,塞在她手里:“你先吃一口!”
大伯家的孙子在那里吵:“我也要吃肉!”
大伯娘夹了一块鸡肉放进小碗里,而那个小姑娘,眼睛巴巴地望着,大伯娘仿佛没有看见,继续忙活。
厨房门口光线一暗,李致远出现在门口,大伯娘忙直起腰来说:“致远,要什么东西吗?大伯娘给你拿!”
“大伯娘
,我来找阿翎。”
“找阿翎,等下吃过饭再找也行啊!小夫妻俩还这么分不开啊?”
李致远看着苏翎手里的卷饼,看着桌上几个女人围着一盆粉丝炒豆芽,包着卷饼,塞在嘴里。
苏翎放下手里的卷饼,跟着他走出来,说:“你去吃饭吧!”
“这什么个意思?”
“没什么意思,入乡随俗。你不要太计较,吃你的饭去!”
“你也认同?”
“我当然不认同,但是这个场合,没必要不高兴。”
大堂嫂端着菜出来:“呦,小两口说着悄悄话呢?”
“你去吧!等下晚上跟你说话。”苏翎推着他回堂屋。
苏翎回了灶间继续坐下,伯娘还在那里说:“到底是城里人疼媳妇儿。”
苏翎笑了笑不说话。
李致远回到堂屋,在堂兄边上坐下,老苏问他:“出去做什么呢?”
“为什么家里的女眷和孩子都没吃饭?”
“真是城里来的孩子,乡下不是历来如此吗?”大伯笑着说,“女人哪里能上桌啊?”
“为什么不能?”
“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大伯这么告诉李致远,他觉得李致远很莫名其妙,怎么会为了女人上不上桌来提出问题。
大伯为了缓和气氛说了一句:“你就是让她们过来吃,她们也不敢上桌啊!要被人取笑的。”
“那她们吃什么?”
“等下收拾桌子的时候,剩下什么吃什么。”大伯说得理所当然。
“大伯,这是不对的,新社会了,妇女能顶半边天了。怎么可以这样呢?”
桌子底下老苏踢了踢李致远的脚,李致远却在这个事情上很轴,媳妇儿没饭吃,他很烦躁,媳妇吃剩饭,他更烦躁。





我在七零娶了大BOSS 第51节
“致远,规矩就是规矩,要是没有长幼尊卑,这世道还能像样吗?”
“话不是这么说的,您说男女不同桌,我尊重这个风俗。如果说是男人吃饭,女人要在边上伺候着,这是封建残余。”李致远说,“这个饭是原则性问题,我不能吃。”
新女婿头一次回来就闹了起来,这个实在有些过分,大伯放下筷子,拍在桌上。
第71章
老苏站起来拉着自家女婿:“致远,坐下吃饭,大过年的。”
李致远看在老丈人的面子上,坐了下来,大伯见李致远不说话了,也就算过去了。
小堂妹端菜进来,老苏说:“花花跟我们弘毅是一年上生的吧?还有半年高中毕业了吧?想过考哪一所大学吗?”
小堂妹把菜放下,看向老苏叫:“小叔!”
“再读就嫁不出去了。高中毕业已经够好了,不读了!”大伯看了一眼小堂妹。
弘毅问:“大伯,花儿妹妹的成绩怎么样?要是基础还可以的话,让我姐和姐夫一起帮忙补补,应该能考上的。”
小堂妹开心地说:“我在班里前三。”
“前三顶个什么用?你们班有几个姑娘?有哪个姑娘想要考大学的?考大学的不都是小子吗?”大伯寒着一张脸说,“这里没你说话的份儿。女人头发长见识短的,读下去以后嫁不出去,看你怎么办?”
弘民插嘴:“不会啊!我姐可是考了他们市第一,不照样嫁给我姐夫了?”
弘毅接上一句:“而且,我姐第一,我姐夫可是江城第一。什么样的锅配什么样的盖。我读了大学以后肯定要找个大学毕业的媳妇儿!”
老苏劝自家大哥说:“哥,让孩子读下去,毕竟有文化和没文化完全不一样。”
“已经读了高中了,一个村里,花花已经是读得最高的姑娘了。你去看看别人家,大多数上个小学就完了。帮她找对象,只要听说是高中毕业的,一个个都不看,怕读书读多了,不贤惠持家。”
“怎么就读书读多了不贤惠了?”小堂妹不服气问大伯。
大堂兄不耐烦地说:“去去去,场面上哪有你说法的份儿?”
小堂妹从屋里出来,气冲冲地钻进灶间,苏翎凑合着跟大家聊上两句,吃了一个卷饼,也服帖伯娘和嫂子们,烧着大鱼大肉,自己能够一口不沾,最多起锅的时候,给两口小男孩吃。
苏翎还在听着大伯娘传授怎么一举得男的法宝,她在那里说:“大伯娘,我们暂时不打算生孩子。”
“结婚了,不生孩子?”
“我们还要读书,所以暂且不打算生孩子。等大学毕业再说吧!”
“读大学?”大伯娘像是听见了什么稀罕事一样,“姑娘家家的,去读那个做什么?我得跟康达说两句,不能任着你胡来,你们家致远读了大学,你就不要读了。好好在家生孩子伺候公婆,这样一家子才能和和美美。之前你奶奶说你很能干,说什么做过厂长,女人太能干要被男人嫌弃的,家里不太平的。”
“大伯娘,我公婆不仅支持我读大学,我小姑也是一起考上了大学。难道考上大学不是光荣的事吗?”
小堂妹站在那里说:“为什么女孩子不该读大学?”
“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小姑娘家家的,读那么多书干嘛?长大了没人要的。我跟你说,你好好给我处对象去,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小堂妹气呼呼地说:“你说的没人要,是咱们大队里,公社里,县里的男人不要我,外头总有人要我的。如果我能考上大学,我就不用嫁给村子里的男人了。我不想跟那个人处!”
“小丫头,你不想嫁村子里的男人,你想嫁给什么样的男人?”大堂嫂问她,“建军家里条件很不错,你别错过了。”。
“考了大学,我靠笔杆子吃饭,那么也能嫁一个靠笔杆子吃饭的男人。不用蹲在灶头间里吃饭,不用等男人们散席了之后去吃剩菜剩饭!刚才我可听见姐夫说的话了,咱们这种是封建残余。不是天底下,不是每个男人都觉得女人就该伺候他们的。我读了书,走出去了,就能找到那种男人,就算找不到,我有本事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不要看男人脸色过活。”
苏翎笑着问:“所以,你觉得女人不上桌是不对的。对吧?”
“当然不对,不是说男女平等了吗?凭什么咱们一堆女人得呆在灶间,伺候他们?姐,江城的男人,会让女人上桌吃饭吗?”小姑娘问苏翎。
“当然,刚才你姐夫就是过来拉我出去吃饭。你说得对,可以考虑读书读出去,这样才能有更广阔的天地。”
“阿翎,你别跟她胡说,我们这里没有供姑娘家读书的习惯。你是老三的闺女,老三是做将军的人。我们都是庄稼地里刨食吃的农民。读书读多了,心气儿高了,以后挑剔来挑剔去,真的会嫁不出去,那样
老来没有儿女养老,没有男人在身边,太苦了!”
“你看姑妈家如雪表姐,好歹去了江城,以后总归出路大一些吧?”
“你姑妈也头大着呢!你如雪表姐,横竖都说不听,回来帮她介绍对象,一个都不要。在江城又没找。再过两年过了二十五,小姑娘就没人要了。”
这是思想上的差异,就是上辈子她妈比她现在的年龄还小,哪怕她读书再好,不照样要生儿子,要把所有的一切都给儿子,恨不能让女儿的一切也都奉献给儿子吗?很难改变。她当时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得远远的。
苏翎对着小堂妹说:“你想参加高考吗?”
“想!”
苏翎看着她:“跟我回江城吧!我刚好在辅导弘毅高考,顺带帮你辅导。未必能考上个好大学,不过考个大专应该没问题。”
小堂妹一下子绽开了笑容,说:“真的吗?”
“阿翎,这个你不能决定。她爸是不会同意的。”
“大伯娘,家里出个大学生有什么不好?”一顿饭不是问题,但是一个女孩子一辈子的出路却是很大的问题。看她如同看到前世的自己,不受父母重视,在家可有可无,却一直在努力抗争。
大伯娘看见苏翎当真了,一下子心急了,匆匆忙忙走出去,到了堂屋跟大伯说:“她爸,阿翎说要带花花去江城,辅导她功课,让她考大学。”
“这怎么行?”
“哥,为什么不行?阿翎自己提出来愿意带带妹妹,再好不过了,你就让她带。咱们兵团农场这次被阿翎辅导的那些知青大部分考上了。”苏康达说,“阿翎说要辅导她,基本上她半只脚就跨进了大学门。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工作,那都是国家干部。”
这个时候苏翎的大堂兄开口说:“她都已经跟小顾在处对象了。”
“处对象,如果处的好,让人等上几年,要是处的不好,分开也没什么。”老苏笑着说,“阿翎和致远,虽然结婚了,可两人也没打算马上要孩子。打算等毕业再要,孩子们都年轻不着急。”
“好端端的在处对象,出这么一档子事儿,真要跟人分开,岂不是不仁义?”大伯说,“花花能找到顾家也算是她的福气了,不能
错过了。”
“如果堂妹真的想要嫁人,那也没问题。要是她想上进读书,这不是好事吗?这个对象应该还没落在她心里吧?再说了她对象要是真对她足够好,等她四年也没问题啊!”李致远实在听不下去了,明明刚才小姑娘一心想要读书。
“这不是笑话吗?哪有让男方等那么长时间的?”大堂兄叫起来,“娶个媳妇回去,生孩子,伺候公婆。你以为是娶了个公主回去供着啊?”
“不是?你认为妻子除了给你生孩子,伺候你和你爸妈,没有别的作用了吗?”李致远不免声音高了起来。
“传宗接代就是女人该摆在第一位的。”
李致远无奈一笑:“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咱们这里会不让女人上桌,你压根没有把她们当人看。妻子又叫爱人,她是你一生选定的伴侣,与你生死相随,白头偕老的人。”
“怎么就不把女人当人了?还不是你看见没有给你家阿翎摆了一个座位,心里不舒服吗?谁家女人在场面上坐桌上来的?谁家的闺女要是这个样儿,以后还能嫁得出去吗?咱们姑娘都是要嫁给本地的小伙儿。我们本地的小伙儿可不像你们江城的男人那样怕老婆,那还有什么男人味儿?”二堂兄也帮着大堂兄说话。
“满天世界你见过哪个地方的男人不是力气比女人大,明明生理上有优势,却还怕老婆,不就是因为他疼老婆吗?你不希望自家女儿被人疼?江城很多男人洗衣做饭,那是因为我们没办法让跟自己一样劳累一天的媳妇儿,回来一个人独干家务。”
“那是你们江城的习俗,入乡随俗不懂吗?你们家有没有规矩?”
“我看咱们家是咱们村上日子最好过的人家了吧?如果从咱们家开始改,大家有样学样,把这个陋习就改了!”
大伯拍桌子看着李致远怒吼:“为什么要改?我告诉你,女人上了台面,这个家就发不起来了。这么没规矩的人家,就算是再有钱,儿子也等着打光棍吧!”
苏老太太走出来:“好端端地吃饭,怎么就吵起来了?”
大伯娘立马跑去灶间找苏翎:“阿翎,你去劝劝你家致远,大过年的,他不是咱们这儿的人,不知道咱们这里的规矩
苏翎站在院子里听见李致远站在那里问大伯:“所以,您以把女儿嫁给那种不愿意替你女儿分担家务,在吃饭的时候,男人吃好的,女人吃剩菜的人家为荣吗?苏家的女儿一代一代,给人生孩子,顺带做佣人,这样就算是过好日子了吗?”
“致远,行了!爸爸知道你什么意思。坐下吃饭!”老苏拉着李致远。
“不,您不知道!”苏翎走了过来对着苏康达说,“我想在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赵女士会把我给换了!是因为你们这里不把女孩儿当人,我才会被换掉。因为她没有心里压力,就跟家里的老狗生了几条小狗,被扔掉一样简单。”
“这里没你说话的份儿!”
苏翎火爆了走进堂屋站在桌前,伸手掀了桌子,哐啷啷,菜和着杯碟,碎裂了满地:“面对恶习,只适合掀桌。”
家里的两条狗跑进来的吃剩菜,苏翎笑着说:“只有狗才愿意吃主人家剩菜的菜。你想把女儿培养成一条狗,居然还觉得光荣?新中国成立了,人民都站起来了!难道在你这里站起来只是男人,而不是人民?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老祖宗那会儿一直有皇帝,难道您要封建复辟?”
这话可是上纲上线了,李致远看向大伯:“女人把脚给放了,男人在脑子里裹着又臭又长的裹脚布。”
“你们给我滚!”大伯怒吼。
苏翎看着他:“大伯,你让谁滚?说清楚,包括我爸和我弟吗?”
弘毅和弘民站在苏翎的身后:“姐,我们跟你一起滚!”
苏康达看向他哥:“哥,男人面子不是靠让女人给你卑躬屈膝挣来的。我以前一直认为自己没有让赵爱琴有那种我会不喜欢女孩的想法。却原来根子在这里,我带她过来,她看见了家里的情形,她按照家里的规矩做了,我一直以为她是给我面子,心里感激她。她这个从小做人佣人的人,虽然身份改变了,虽然我让她当家做主。但是她没有改变自己的思想,就如同阿翎说的,扔掉一个姑娘像是扔掉一条小狗一样。哥,上次我回来。你一直跟我强调,我光明正大地认回女儿,不知道被多少人暗地里笑话。你说老苏家脸都被我丢尽了。我至少坦荡荡,我
至少把女儿当成人看。哥,我跟孩子们一起滚!”
苏康达带着自家的孩子往外走,苏翎的大伯怎么都没想到是这么一个情形,自家弟弟还帮着两个目无尊长的东西!
小堂妹花花站在那里眼里含了眼泪。苏翎往里一看,苏家老太太和她对了一眼,苏翎叫得亲热:“奶奶,大伯的封建思想残余,你要好好跟他说道说道!”
苏老太太一想到初见苏翎第一面,自己被她给来的那一下,心头一惊,对着自家大儿子说:“康兴,我跟你说……”
苏翎相信奶奶会让大伯想明白的,他们一定会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新年!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女人不上桌这个习俗,大家可以去搜一篇文,《在我老家,女人小孩不上桌的家庭更兴旺》
我通篇看到的就是鲁迅先生的两个字“吃人”。
第72章
回到隔壁家里,弘毅问苏翎:“姐,我们不会真的跟大伯家断绝来往吧?”
苏翎过去勾着他的肩膀问:“你觉得会不会?”
“我不知道!”
“问你姐夫去!”
“姐夫!”
李致远坐下来说:“想想咱们进村之后的景象,你觉得有什么特别的?”
两个小子摇了摇头,李致远问:“整个村子谁家的房子最好?”
“我们家啊!”
“对啊!”苏翎问,“你大伯和二伯家比别人家更出色吗?更有能耐吗?”
“姐姐的意思是,大伯大伯家有这么好的房子,全是爸爸的功劳。”
“不全是,大半吧!因为爸爸的身份,一家子成了革命家庭,所有的地方都受到了优待。当然,爸爸这些年应该也没有少贴钱给他们。”苏翎看向苏康达。
苏康达点了点头,此刻他有些懊悔。苏翎看向他:“您啊!少小离家老大回,这些年自己常年在外,亏欠妻子,亏欠家里,谁都亏欠。现在又多了一个亏欠我!问题是您做了什么,让您觉得自己亏欠了所有人?”
苏翎往苏康达前面坐下:“爸,您不欠谁的!赵爱琴因为您,成了师长的爱人,去了机关工作,受人尊敬。除了您一年很少回家,对她不够尊重吗?很多女人巴不得男人每个月固定打钱,人最好不要出现。”
这话一出,老苏脸上不好看,幸亏苏翎转了方向:“家里,当年您十五六岁没饭吃才去当兵的,是减轻了家里的负担。您一个人在外边拼命,他们拿着您鲜血换来的军功在本地受人尊敬。您自己看看外头的老太太过的是什么日子,咱奶奶过的什么日子?就算是我,您也不要成天想要弥补,跟您真没关系,你没有想要故意换了我,找到我之后也立马决定换回。够可以了!”




我在七零娶了大BOSS 第52节
弘毅站在苏翎边上说:“是啊!爸,我们都长大了。你这么多年在外,自己吃的苦也不少,有好东西不是都紧着咱们的,回来能陪着咱们也陪了。没有您,咱们兄弟俩生活在一般的家庭,条件肯定没这么好。没有办法面面俱到的啊!”
“你们都安慰我!”
“是告诉您,别想着好丈夫,好儿子,好兄弟,好
爸爸都能轮上,能做好一两个角色就不错了。只要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不用难受地睡不着!好好过日子,至少我们三个把你当成好爸爸!”苏翎拍了拍老苏的肩。
老苏哭笑不得:“我知道了!”
“咱们家的灶间能用吗?我肚子饿了。”
“我去看看!”老苏带着苏翎一起去了灶间,大约是准备他们回来,也是准备接下来会有的宴席,所以锅子都已经清洗干净了,边上的水缸里水也添满了。
苏翎撩起袖子,李致远灶后烧火,下了挂面,老苏也不知道,为什么苏翎会带着挂面和调料,反正这样的冬夜里能吃上一碗热汤,真的很舒坦。
李致远烧了水,大家打了水回去擦洗。
两人躺在床上,苏翎伸手摸着李致远的肚子:“小堂妹,我想带她,这种环境下,小姑娘还这么倔强,我觉得可以。希望她走出去之后,带着更多的女孩子走出去。榜样的力量吗!”
“弘毅也说让你我一起帮她复习。我觉得可以!”
“把书房里的柜子搬出去,那个房间虽然小了点,可放一张床没问题。去弘毅的学校借读,到时候回原籍来考试。”
第二天早上,夫妻俩起床,去灶间做了五谷杂粮粥,桌上摆上肉松,榨菜。等下出去一趟,找个借口,从app里弄点吃食回来。
一家子在堂屋里喝粥,一对五十来岁的夫妻从外头进来:“康达!”
老苏站起来叫:“二哥,二嫂!快来坐!”
二伯娘过来一看:“哎呦,早知道大哥家不招待你们么,就到我们家去吃啊!你们回来才几天,怎么还要你们自己下厨啊?”
1...3132333435...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