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穿成奸臣的早死姐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爱心扁桃体
“乐善好施还非得有个原因吗?听说那店家还是个小姑娘呢,真是宅心仁厚,算算日子,他这在我们丰和县赈灾都快有半月了,估计这都了不少钱吧……”
“唉,真是这世道,好人也还是有的呀。”
“可惜不在我们丰和城,虽说是邻县,但那于安县能有这样的人在,也真是让人羡慕啊。”
这两人谈着,又让食肆里的老板上了一壶茶。
“幸好这灾情也快控制住了,我看我们丰和县再过上些日子,也能恢复以往的繁荣。”
“是啊,是啊,多亏了那张大人还有我们这丰和县的知县大老爷,没有他们,我们可要撑不下去了呀。”
那人白了他一眼:“你是不是还漏了位人物?”
“哦,对对对,还有那于安城的小老板。”
“人家今日还在正在呢,你去那城门口看,就那写着“丰足”的棚子下面,还能发到米粮,不过想来也该是最后一日了。”
“哎!真是心善了,这样的大善人,却不知道她姓甚名谁……有些可惜”
“可惜什么,知道他是“丰足”这铺子的老板不就行了?”
那人连连点头:“赶明去于安城找找,也朝他们家买买东西,算是表自己的一份敬意。”
另外一人嘁了声:“就你这几文几两的,能算得上什么敬意。”
那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他们的声音不算太小,这食肆往来的人都听得清楚。这段时间,他们丰和城的,那些困苦的人家,是得了不少这“丰足”老板的恩惠,心里多少也记挂着些。
也希望这小老板以后的生意能蒸蒸日上,这样的大善人,该有很好的福报才是。
*
福报不福报什么的,林初月不知道,她只知道今天突然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的闯进了她的米粮铺子里,阵仗之大,比之前的知县大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把她给吓了一跳。
那为首的那人带着乌纱官帽,身穿青绿色云雁补子官服,面色端正,却和善可亲。
若林初月想来没错,那应是他们州的知府大人。
要命,怎么知府大人突然上门了。
这可是正四品的一府之长啊,在他们那边,基本就相当于是省长了。
省长来见自己,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穿成奸臣的早死姐姐 第65节
“店家可是林姑娘?”
林初月任愣了一瞬才点头:“回知府大人的话,小民是。”
知府大人应声笑得谦和,随即招手,让人把一块盖着红布的匾额送到她身旁,那红布被人掀开,上面“为民良商”这四个大字朝而益显,右下角还镶刻着“丰足”二字。
“这是送给你的。”
林初月有些不敢相信,虽然她前些日子确实有支援丰和县,也有参与赈灾,但只是县级而已,怎么担得起知府大人这样的匾额。
“民女受之有愧。”说着,林初月缓缓垂头。
知府大人摇了摇头,语重心长道:“越是善人越是谦和,你的事迹本官都已经知道,这几个州县也广为流传,你除了重点捐助丰和县之外,其他邻近几个县都有得到你的救助,几个县的知县都有向我反映,这匾额如何会受之有愧呢?”
“本官已经向巡抚大人禀明情况,除了这匾额之外还特准你一年赋税。”
见林初月似是呆住了,知府大人又了自己的威严,缓声道:“你一个小小的商女,能够做到这种地步已然不易,这段时间亏损了不少吧,唉,经济还会复苏起来,来日方长。”
又宽慰了林初月几句,知府大人才离开了她的米粮铺子。
等人都走光了,匾额已经放置在她铺子最高的桌上,林初月的心神才渐渐镇定下来。
她确定自己除了丰和县之外,并没有出资帮助其他的县,那么一定,是有人以她的名义做了这事儿。
这人究竟是谁?林初月这一时之间想破了脑子,也没得出个结论。
但她想不到,总归还是查得到蛛丝马迹的。这会儿,她就遣人去临近的章知县问问,到底是谁以他们“丰足”的名义去做这善事。
前些日子刘掌柜和她捎了消息,说是他上头的那位大人,因为事务繁忙一时之间无法脱身,没办法来与他谈,但也派了一位人过来。
据刘掌柜说,这位,是这整个州府之中上头那位大人生意的负责人,与他聊,当也差不了多少。
林初月把自己的方案整理了一下,就赴了这约。
地方还是在刘掌柜于安城主铺的里间,那里地方清静,没什么人也适合聊。
林初月也没说什么其他的,阐明了自己的想法后,直接把那誊写好的方案计划,交到了这位负责人的手里。
他们这绣铺虽然说是绣铺,但却没有自己的招牌,这事儿也是林初月早就知道了,在起初和绣铺刘掌柜合作手套一事的时候,林初月就有对他们建,可议借此机会打响自己的招牌,刘掌柜犹豫了会儿,倒也向那边反映,在后来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才把自己绣铺的这招牌,借着手套的名义打响出去。
这时已经过去半年,他们绣铺的招牌早已在于安城,乃至邻近的各个县城站稳了脚跟,全然不和以往一样,只认这绣铺二字。
别说是他们这州府,就算是京师那边,也是小有名气,这,就是他们上头那位大人经营的结果。
林初月这方案,说来也简单。
既然有招牌了,也有主营产品了,那层级系列就应运而生。
针对的客户不同层级不同,会有不同的产品系列。
他们这绣铺的牌子虽响亮,但却层级分得不明显。
一位富商人家的女儿买了一条帕子,十几文钱,对他们属实不算多,但如果他把层级定得再高些,分出一个高端系列的牌子,这牌子的做工致,款式新颖,定价二两银子、三两银子,诸如此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就专门针对这种富庶人家。
要做,还要做得好,要把这高端系列的牌子吹上云端。
牌子值钱,随之而来他们的益只会更多。简单的总结,就是品牌效应。
一位普通人家的女儿买了一条帕子,十几文钱,这对他们已经算是有些多,在以他们的条件来看,再不会买更贵的帕子。那么针对这种类型的客人,他们可定一个次些的系列,一个系列又可以衍生出几个牌子,品种不同、类别不同、用途不同,都可是它们分类的依据。
总而言之,就是要把这铺子的招牌分几个系列,分别定下高、中、低几个档次,那么这三个档次就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同时,这三个档次还可以延伸出的品牌,与主品牌成母子关系,俗称子系列。
那位负责人简要的看过了林初月的方案之后,又和她聊了几句。
“阿月姑娘提出这个方案,可是有何想法?”
是林初月替他们想出这个方案,当然不能是一点想法都没有,既然绣铺的这个品牌已经打响。那她就想借这股东风,一起往上攀。
“我是想接下绣铺中等系列的所有产品,承包,以后中等系列的所有绣品,只能由我这边出手,我会把它,冠上我“丰足”的牌子。”
她这个牌子,因为前些日子的事情,已经在临近几个县城悄然传开。
又有着知府大人送匾额,这种广为流传的事迹,想来已经不少百姓知道了这个牌子。
如果绣铺这边,能把中等系列承交给她,那不就相当于两个品牌效应叠加到她这边,不管是现在在这边发展,还是说将来把生意做大,再做到京城那边,都对林初月来说,都是百益而无一害。
毕竟京师那边的宣传,可有那位大人在。
制作绣品这些,林初月丝毫不用担心。
她身后有村长夫人联系村妇,质高且价低,也不用担心人数不够。因为不仅仅是他们张家村的村妇,李家村,钱家村,孙家村等等,都可以参与,统一实行她之前设立的考核制度。
有村长夫人和几位绣娘在后头帮她,她很有信心。
那位负责人略略思忖了会儿,随后一双眼看向林初月,带着笑意:“阿月姑娘倒是安排的妥当。”
林初月只笑了笑,没有回答。
“那不知您如何想的,可否愿意?”
“对你我都有利的事情,为何不答应呢?”
他这话干脆利落,和林初月原本料想的不大一样。
林初月原本还想着,或许他们这边会犹豫一下,要她些心思劝说,要她把这品牌分层次的好处详细说清楚才行,没想到,只是简单的聊了一下,这位负责人居然就已经松口答应了。
她松了口气:“那,合作愉快。”
“互惠互利,合作愉快。”
前些日子虽因赈灾送出去不少银两货物,但林初月这边把米粮卖给其他商家以及,自己经营,再加上和刘掌柜又合作了一些生意,也有了不少盈余,算是给她这项工程,筹备了启动资金。
既然是合作,那刘掌柜绣铺这边肯定不能只出个招牌,他们的样式款式图样技术都得为她提供。
相应的,林初月这边会把盈利的其中一成交给他们,也算是子品牌,对母品牌的经济回报。
她新铺子开张这天,林初月还特地涵请知县大人来帮忙揭开这匾额。
这便额,可是知府大人送的,请知县大人来揭,这也算是让知县脸上有光,这事儿何乐而不为?于是一拍即合,当天,知府大人身穿官服,一行衙役,气势汹汹地为林初月过来站街。
好家伙,她这开张仪式,闹得于安城里人尽皆知!
但好在结果是好的,这名气确实有了,平常人家手头稍稍有些钱的,人家都喜欢来她这买东西,甚至有段时间,林初月还发现,居然临近几个县城,还有人特意赶到集市来她这铺子买东西,一买还买上不少,这颇让她有些意外。
这几年下来,林初月在前头,积极经营,村长夫人在后头,包工生产,两人配合,打成一片,倒是把她这“丰足”的名头经营得越来越好了。
这期间,林初月也从村长夫人口中,听说了不少关于张家村的消息。
就譬如那以前,成日里看她不顺眼,处处招惹她的张兰儿,因为这套员工考核制度,没过半年,就因为挣不到什么钱主动退了,而反观和她一同进来的村妇,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做事,手头上已经挣了不少钱。
据说有几位,还又新在张家村新盖的院子。
张家村的村妇,几乎人人都记挂着林初月的好,那往以前是非不分主动退了的人,只得在一旁干着急红眼。
这几年来,林初月把她这中段“丰足”绣品的生意,越做越大,除了她这于安城外,邻近的丰和、章知、几个县都有分铺。慢慢的,铺子的进项,都快要赶超原本的母品牌。
她手下也多了不少人。
原本是用张家村的那套员工考核制度,被她修改之后,又搬用到了如今的“丰足”。
现在,十八岁的林初月,算是小有资产,成为了这邻近县城,为数不多的女商之一。
除了前一年忙碌了些之外,后面两年以来林初月的日子渐渐的舒坦起来,平日里除了偶尔去各个铺子巡查一番,看看账目,点点货物之外,她最多去的,就是钱夫人府上了。
这三年,她亲眼看着那几个软乎乎的小姑娘一点点长大,都出落得漂亮极了,虽说期间这三位姑娘也有回自己家里,但因为家里的双亲都经常在外经商,不怎么回家,所以大多时间,她们还是在钱府的。
这日,算是她们师徒缘分的最后一日了。
林初月教了她们快要四年,这三位小姑娘中,阿宁学的最好,阿乐次之,阿巧倒也不能说得上差,只是比起其他两位小姑娘,确实有些不足,但总归都是拿得出手的。
林初月把那副绣品了针,随后拆了绣绷,递到了三位姑娘面前。
“这幅冥山初秋图,就这样绣好的。”笑了笑,她又接着说道,“你们的都完成得很棒,如今也算得可以出师了,今后的日子,我虽不能在你们面前教席帮扶你,但我也希望你们能勤奋苦练,绣艺是一项很容易生疏的东西,你一旦放下一段时间,再想捡起来就很难了。”
阿宁:“谨遵师父教诲。”
阿乐:“我们会勤奋努力,不荒废绣艺。”
阿巧:“那以后……师傅就不会再来教我们了吗?”
阿宁和阿乐完全没有想到,阿巧会这样说。
似乎在阿巧看来,女工如何并没有那样重要,更重要的,是她和林初月的这份情谊。
其实对于其他两人来说,何尝不是呢,只是现在年纪长了一些,多少会比小时候多隐藏一些情绪,没有那样喜形外露。
但也是想让林初月,让她们的师傅觉得,她们是真正的成长了。
只有阿巧不明白。
林初月看着三位姑娘,随后笑着点头:“我已经把我能教的都教给你们,至于学的有多,那就要看你们自己的造化了。”
“师父以后还会来钱府吗?”问的人是阿乐,因为阿巧刚才那些话,她也有些难过了。
“会的,只是没有之前那样频繁罢了。”
在一旁安静了许久的阿宁,突然开口:“你们一个个的,这样难过做什么?就算师傅不来钱府找我们,难道我们就不可以主动去找师傅了吗?总想着让师傅过来,真是……”
被阿宁这样说了一句,其他两位姑娘也暗自点头。
别过这几位姑娘,林初月转身出了海棠苑,看见在门口已经等了她许久的钱夫人。
“钱夫人。”
“阿月,这最后一堂课就结束了?”
林初月点头:“三个小姑娘已经学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也就看她们自己的了,我能教的已经全部都教了。”
这三年林初月的变化,钱夫人看在眼里。
第一次见面时,她还只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如今已经初落的明眸皓齿,亭亭玉立了。不仅仅是外貌上的变化,阿月还很会做生意,她那丰足的牌子,就连他们钱老爷也夸了,觉得不错。
真的是长大了啊。
看着林初月,钱夫人突然觉得眼眶有些发热。
压下情绪,钱夫人开口问:“阿月今后有何打算呢?”
林初月看了一眼,这满院的海棠树,想了想随后回答:“先在这于安城待着吧,我或许今后会打算去京师看看。”
刘掌柜那边的陈大人在这几年已经多次来信,甚至上次,还亲自来找了她一回,为的,就是想请她去京师,一起努力,把这生意做得更大。
据林初月所知,那位陈大人经营的,可不仅仅是绣铺。只不过是绣铺名气最大而已。
林初月也在犹豫着,到底要不要去。
到底是在这于安城内,偏安一隅,还是去那方圆之外的天地闯一闯呢?




穿成奸臣的早死姐姐 第66节
走出海棠园没几步,林初月就看见赵姨娘在那边,想来已经是等了她许久。
这几年,林初月对赵姨娘的初印象,也渐渐有所改观。
赵姨娘待她很好,几乎每次她来钱府都会找她说上几句话,送她些东西,一次两次林初月还觉得是别有用心,可后面渐渐次数多了,人家也没什么其他的举动,林初月才觉得,之前自己一直是小人之心了。
或许确实是如赵姨娘所说,自己合她眼缘呢,有很多事情,其实没有那样多的理由。
“赵姨娘。”林初月看见,先打了招呼。
赵姨娘却不如往日温和,她拧着眉直接走到林初月面前。
“你想去京师发展做生意?”
林初月愣了会儿,不知道赵姨娘为何这样问,想了想刚才在院子里和钱夫人聊的,或许是被她听到了。
“还在考虑,不过应该会……”
“不许去!”
林初月从未见过,赵姨娘在她面前疾言厉色的模样。
这是她头一回得见。
“京师那样的地方,是你这么一个小姑娘该去的吗?那里人多混杂,随便摸到一人就身份高贵,你招惹得起吗?去那儿做生意你,仔细掂量掂量,这于安城不好吗?你……为何这样不知足?”
第54章 秋闱 阿砚赴考,中举……
去年, 驻守北境的镇国将军林朗被召回京师,除此之外,那京城里有多少认识、记得顾念秋的人?
林初月这样一过去, 就是那些人不去查什么, 随意看上一眼,也什么都知道了, 说不定还会查探林初月的身世, 许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这于安城, 虽说不如京城繁华,但至少,她赵茹茹能够护她周全, 不会让别人欺负了她。
要是在京城的话,且莫说护着林初月, 就是她自己,恐怕也是自身难保。
赵姨娘冲冲的一段话,让林初月直接愣住,她刚才和钱夫人说的话, 其实也不是一时冲动,只是在两厢选择里面, 她还在犹豫,但就算要去京城,也不至于就会和赵姨娘说的这般吧?
再说了,在京师里不是还有那位陈大人在照应着吗?据林初月所知, 陈大人可是在京师里混得很开的, 好像是因为家里有些身份地位,且这身份地位,还是那种即便在京师, 也令人不敢小觑的。
这些,陈大人都在和她几番交谈中有过透露。
不然,林初月也不敢做出这样的打算。
她性子本就不是什么大胆的人,现在,她家里还有阿爹和阿砚,且阿砚很快就要参加秋闱,她当然要考虑得多一些。
“赵姨娘……”林初月声音很轻,一双眼看着她,看上去十分不解。
“我不知赵姨娘为何这样说,但好歹,我把这“丰足”这牌子经营了三年,且去京城那边也有人照应,应是不至于像您说的这样不堪。”
她这“丰足”并不只做绣品,还兼有米粮等等铺子。
光绣品一样,可不至于让她短短几年挣得这样多的钱。当然了,要说林初月最熟悉的,那肯定还是绣铺。
缓了会儿,赵茹茹也认识到刚才自己那番话有些太冲了,她不该对林初月这样说才是。
毕竟她还什么都不知道呢。
“这京师的水太深,若没有万全的把握,阿月你还是不要轻易去踏足。”
这做生意必然伴随着风险,既有风险,何来万全的把握?赵茹茹这话,不就是暗着劝她别去。
赵姨娘这样奇怪,实在让林初月有些解。
想了想,林初月诚恳问道:“赵姨娘,你可是有何事还瞒着我?”
这些年来,赵姨娘对她的好,她明里暗里或多都知道一些。
就从最初赵姨娘借着她的名头,帮助各个县城给,她赚名声的那事情开始,近年开大大小小,赵姨娘可是帮了她不少,并且这些事,还大多都没有告诉她。
林初月不愿意相信,这样一个能够全心全意支持她的人,会突然不想让她去京师。除非,在京师里,有一些赵姨娘不愿意让她知道的事,不愿意让她认识的人。
当然,这只是林初月的猜测,但她同时觉得这,猜测也不是毫无道理。
赵茹茹目光微微一顿,袖子里的手不由自主捏紧,随后沉静心绪,扬声道:“我能有什么事瞒着你?阿月你别多想,我也只是为你考虑。”
“京城,确实不如于安城来得稳妥……你自己好好思量。”
说完,赵姨娘转身便打算走,但林初月却开口又叫住了她。
“赵姨娘,我还有一事想问你。”
赵茹茹回头,让丫鬟在一旁候着。
“有什么事,阿月你直说就可。”
林初月看着眼前的这人,目光澄明认真:“赵姨娘可否告诉我,与我相似的那位,您的故人,究竟是何人?”
赵茹茹缄口不言,一双眼看着林初月,目光里带着犹豫。
“您待我这样好,想来也是我沾了那位故人的光吧?”林初月上前一步,又接着问,“那为什么赵姨娘就是不肯告诉我呢?难道告诉我了,就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吗?如果不是的话……”
“请您告诉我吧。”
告诉我为什么,你会无缘无故的对我这样好,还非不让我去京城。
林初月有直觉,这应该与她的身世有关。
从前她没有多想,原本这个世界她就是不熟悉,虽然是出生就穿越过来,但似乎并没有多大的实感,可越是待着久了,她对这个世界,也就越发依恋。
她以为她只是北境过来的难民,父母死于流亡途中,是孤身一人的,可从赵姨娘待她的态度来看,事情,似乎并没有这样简单。
林初月清澈的眼里带着水光,看着,让赵茹茹如有些难受。
这场景,就好像是顾念秋在哭一样。她怎么能让顾念秋在她面前哭呢?
“阿月,我告诉你,你别难受好不好。”
察觉到赵姨娘的态度突然变软,林初月点头。
随后,赵姨娘把她带进了自己屋里。一点一点的,和她说了,自己和顾念秋的过往。
赵姨娘说,顾念秋是个很好的人,赵姨娘还说,她曾经因为嫉妒,对顾念秋不好。
可是在最后的时刻,却是顾念秋过来帮她的,也只有顾念秋肯帮她。
赵姨娘的话里带了很重的思念,听着让林初月也有些感怀。
“阿月,你长得和她很像。”赵茹茹笑了笑,又温声道,“算算年纪,念秋……或许是你的母亲。”
其实不能称为或许,赵茹茹觉得那是肯定。
1...3233343536...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