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内部讲话(最新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希文
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领导者要具备两种要素:出色的能力和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有能力的人很多,但能够成长为优秀管理者的人屈指可数。缺乏优秀的品格和个性魅力,领导者的能力即便再出色,也无法成为成功的管理者。领袖魅力源自工作能力和为人品格。
领导者素质,是指在先天禀赋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好的领导者就是其支柱,所以,在人员素质竞争中关键的是领导者的素质。
正如任正非所言,一名员工能否成为领导的前提,是他有没有愿意为企业奉献的精神和对企业负责任的信念。不负责任的人,即使知道一份工作来之不易,也还是用一种敷衍的态度去工作,马虎执行,不求品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他们都没懂得一个道理:责任,不单是为了老板,更为了个人的成功,缺乏对工作负责的精神,永远没有能够执掌大任、自己成为领导的一天。
一个公司有三个大分厂,一分厂历来管理基础较好,但规模较其他两个分厂小一些。一分厂的厂长姓林,正是在他的一手经营下,一分厂才有了良好的业绩。
后来,董事长决定调林厂长到三分厂当厂长。
三分厂是公司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管理却最混乱的一个分厂。之前已经有好几个厂长去那里,都无功而返。因此,得知调动消息时,林厂长很矛盾:不去吧,董事长可能不高兴;去吧,一旦搞砸了,想再回一分厂都不行了。而且,由于多年管理一分厂,一切工作运作程序早就规范化了,管理起来很轻松。
思量再三,林厂长还是答应调往三分厂。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林厂长身先士卒,全心投入三分厂的工作中,原来最混乱、生产能力最低的三分厂,一跃成为整个公司的生产管理标杆区,各项指标均占据首位。
董事长决定把三分长的经营管理权下放给林厂长,并给他年薪80万元。林厂长原来的工资,每月只有5000元!
企业领导者的素质是一个主观修养适应客观需要的问题,是一个动态性的问题。企业所处的时代不同,面临的任务不同,对领导者的素质要求也不同。领导者的素质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领导者的素质好、水平高,可以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把领导工作搞得更好;领导者素质的好坏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可以适应万变的市场,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职工更好地搞好企业。但能否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领导者有没有为企业奉献的精神。责任胜于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对企业和对员工负责的态度,即使再有能力也无法胜任领导者的工作。
任正非内部讲话(最新版) 评价干部要不断推进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评价干部要不断推进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我们的领导都不要迎合群众,对于推进组织目的,要注意工作方法。一时牺牲的是眼前的利益,但换来的是长远的发展。如何掌握任职资格的应用,是对各级干部的考验。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行任职资格管理制度。任职资格的推行不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的推行,而是真正达到管理进步意义上的推行,这样才能改变过去的评价蒙估状态,才会使有贡献、有责任心的人尽快成长起来。激励机制要有利于公司核心竞争力战略的全面展开,也要有利于近期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增长。我们公司在推行激励机制时,不要有短期行为,我们要强调可持续发展。既要看到短期贡献,也要看到组织的长期需求。不要对立起来,不要完全短期化,也不要完全长期化。同时,我们要推行以正向考核为主,但要抓住关键事件逆向考事,事就是事情的事。对每一件错误要逆向去查,找出根本原因,加以改进,并从中发现优良的干部。我认为正向考核很重要,逆向的考事也很重要。要从目标决策管理的成功,特别是成功的过程中发现和培养各级领导干部。在失败的项目中,我们要善于总结,其中有不少好干部也应得到重视。要避免考绩绝对化、形而上学,特别是要从有实践经验、有责任心、有技能,且本职工作做得十分优秀的员工中选拔和培养骨干。
——摘自《华为的冬天》
在有些企业里,经常会听到一些不太易懂的头衔,像正部级设计师,副处级绩效主管,正科级业务员,等等。就是在具体职位前面加上了相应的行政级别,这样一来,地位和待遇等级都可以一目了然。
1998年之前的华为,就是这样的一种称谓模式。每到公司开会的时候,先要规定一下参会人员的级别范围,如科级以上或者处级以上等,不论你是管理人员,还是专业人士,只要满足相应的级别要求,都必须参加,如果不清楚自己是否符合参会条件,可以先去问一问上司。
伴随着企业的发展,除管理层之外,也涌现出技术、营销、制造、采购、财务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和唯一的行政称谓比起来,叠加式的头衔,已经进步了许多,承认了专业人士的地位,但还没有完全跳出“官本位”思想的束缚。在许多专业人士看来,最好能兼个科长、处长之类的行政职位,或者干脆直接转向管理职位发展,否则职业前景依然黯淡。职业发展既像是在登山,又像是在走迷宫。登山是指在层级式的组织结构中,越往上位置越少,还要同时顾及一不留神摔下去的危险;而走迷宫,就是有许多条通道可供选择,但很难辨别到底哪条路径是正确的,毕竟走错路或回到起点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任职资格标准究竟是基于技能、行为、绩效还是资历、学历等其他要求,是等级标准设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英美专家一致发现,以员工持续产生高绩效所需要的关键行为为核心的任职资格标准,最能客观评价任职者的胜任程度。
首先,与一般概念性技能难以衡量相比,行为能力可以通过举证来判定,同法律诉讼中所使用的方法类似。是否具备某一等级的任职资格,不是由本人确定,也不是主管根据主观印象来评判,而是根据行为事实举证的原则,正面的证据可以支持,反面的证据可以否定,由此形成的评价标准既客观,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其次,以绩效标准进行评价,不存在“天上掉馅饼”的偶然性。行为是产生绩效的最直接因素,行为能力评价中的举证,综合考虑了员工的累积绩效贡献以及在完成工作之中的过程行为。如果某个人只是偶尔为之,不一定能够满足资格标准的要求,这就避免了评价中的偶然因素,符合职业行为需要持续一贯的原则。此外,以行为能力为核心,将应知应会、资历、经验等只作为参考项,也摆脱了传统的“论资排辈”现象。
华为在借鉴英国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著名的“五级双通道”模式。即先梳理出管理和专业两个基本通道,再按照职位划分的原则,将专业通道进行细分,衍生出技术、营销、服务与支持、采购、生产、财务、人力资源等子通道。这些专业通道的纵向再划分出五个职业能力等级阶梯,如,技术通道就由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术专家、资深技术专家五大台阶构成;而管理通道是从三级开始,分为监督者(三级)、管理者(四级)和领导者(五级)。
当时华为的常务副总裁李一男等一批技术领导就同时兼有技术和管理两个通道的等级资格。作为一名技术部门的管理者,一旦失去管理职位后,凭借其相应的技术等级资格,可以再转回到技术通道上发展,这就解决了管理队伍新老接替中“下岗干部”无法安置的问题。
任正非内部讲话(最新版) 挑选接班人:集体的智慧是力大无穷的
挑选接班人:集体的智慧是力大无穷的
万里长城、河边的纤夫、奔驰的高铁……都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组织的力量、众人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人感知自己的渺小,行为才开始伟大。在创立华为时,我已过了不惑之年。而我进入不惑之年时,人类已进入电脑时代,世界开始疯起来了,时代已经没时间与机会让我不惑了,前程充满了不确定性。我后来明白,一个人不管如何努力,永远也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更何况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组织起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一同奋斗,你站在这上面,才摸得到时代的脚。
在华为成立之初,我是听任各地“游击队长”们自由发挥的。其实,我也领导不了他们。前十年几乎没有开过办公会之类的会议,总是飞到各地去,听取他们的汇报,他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理解他们,支持他们。也许是我无能、傻、如此放权,才使各路诸侯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成就了华为。今天的接班人们,个个都是人中精英,他们还会不会像我那么愚钝,继续放权,发挥全体的积极性,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呢?他们担任的事业更大,责任更重,会不会被事务压昏了,没时间听下面唠叨了呢?要相信华为的惯性,相信接班人们的智慧。
2002年,公司差点崩溃了。真的,不是公司的骨干们,在茫茫黑暗中点燃自己的心,来照亮前进的路程,现在公司早已没有了。这段时间孙董事长团结员工,增强信心,功不可没。
大约2004年我们开始了轮值主席制度,由八位领导轮流执政,每人半年,经过两个循环,演变到今年的轮值ceo制度。也许是这种无意中的轮值制度,平衡了公司各方面的矛盾,使公司得以均衡成长。轮值的好处是,每个轮值者,在一段时间里,担负了公司coo的职责,不仅要处理日常事务,而且要为高层会议准备、起草文件,大大地锻炼了他们。同时,还不得不削小他的屁股,否则就达不到别人对他决议的拥护。这样他就将他管辖的部门,带入了全局利益的平衡,公司的山头无意中在这几年削平了。
我不知道我们的路能走多好,这需要全体员工的拥护,以及客户和合作伙伴的理解与支持。我相信由于我的不聪明,引出来的集体奋斗与集体智慧,若能为公司的强大、为祖国、为世界做出一点贡献,二十多年的辛苦就值得了。我们对未来的无知是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归纳找到方向,并使自己处在合理的组织结构及优良的进取状态,以此来预防未来。死亡是会到来的,这是历史规律,我们的责任是应不断延长我们的生命。
千古兴亡多少事,一江春水向东流,流过太平洋,流过印度洋……不回头。
——摘自《任正非圣诞讲话:一江春水向东流》
早在2010年底,有关华为接班人的问题就众说纷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有报道称华为掌门人任正非以10亿元人民币的“分手费”逼走公司董事长孙亚芳。对于任正非为了让儿子顺利接班,排除异己的谣言,2010年底任正非曾做出回应:“华为有近7万名员工……他们将集体决定公司的命运,怎么可能由一个人决定这个事怎么做呢?华为不是我一个人的公司,从创立那一天起,确立的路线就是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
一年时间过去了,关于华为接班人的话题并未随着任正非的回应画上句号,反而愈演愈烈。于是2011年的圣诞讲话上,任正非的演说终于涉及“接班人”这一敏感话题。
在圣诞讲话中我们可以读出三点任正非想要重点表达的思想。首先,任正非以极低的姿态做出了对自己能力的剖析,甚至用到了“傻”这样的形容词。这样的任正非都能够带领华为走向今天,华为人怎么能不相信下一代接班人的智慧?其次,任正非更加具体地阐释了他2010年表达过的“集体的力量决定公司命运”这一思想,对于华为员工从创立伊始至今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并希望其能继续团结在下一代接班人身边继续贡献光热;最后,任正非提到了关注焦点之一的孙亚芳董事长,盛赞孙董事长在华为困难时期功不可没,以此回应舆论的质疑。
任正非是智慧的,他不会为舆论的声音所左右,却能够用一次内部讲话的力量阐释清楚他的观点和信念,以达到安定军心的作用。在讲话的最后,任正非更是没有忘记提到他时时刻刻记在心头的危机意识,以鞭策华为的员工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不断地前进。
为公司挑选下一任ceo,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这对公司的长期战略和业绩影响深远。按理说这是一个常识,每一家公司都应该有一个继任计划。然而,很多公司的董事会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计划,仿佛这是一件并不紧迫的事情。直到公司现任ceo马上要离职了,公司董事会才开始手忙脚乱地去寻找新任ceo的潜在人选,通常这时已经有点儿晚了。
让我们看看那些堪称卓越的公司是怎么做的。在ibm、施乐和宝洁,一个新任ceo(他们通常也是公司的董事长)的重要职责,就是为自己寻找接班人。无论是即将卸任的ibm的ceo彭明盛,2010年年初卸任的宝洁ceo雷富礼,以及2009年卸任的施乐ceo安妮·马尔卡希,他们在上任伊始就开始寻找和培养自己的接班人,这个时间跨度甚至长达十年。
先看宝洁是怎么做的。宝洁的董事会在指定核心职责时,把ceo继任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战略监管、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宝洁的前任董事长和ceo雷富礼经常想方设法让董事会早早介入、经常介入ceo继任流程。为此,宝洁对董事会的工作方式进行了调整,每年董事会的第一次会议都致力于讨论ceo继任和高管领导力发展事宜。
如果公司运营良好,内部候选人就是最佳选择;而当公司陷入危机时,外部候选人会表现更出色。总体而言,董事会成员出身的ceo比其他类型的候选人总体表现出色,他们比外人更了解公司,比内部人更能放开手脚,而且他们很多人本身就担任过ceo,所以他们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当然每个公司的情况都不相同,这也决定了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接班人选择模式。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接班人的选择一旦陷入纷争,极易造成管理层不稳,企业内部军心不稳,因此应当得到企业内部高度重视。
任正非内部讲话(最新版) 当人们认不出你是华为人的时候,你就是华为人
当人们认不出你是华为人的时候,你就是华为人
对待媒体的态度,希望全体员工都要低调,因为我们不是上市公司,所以我们不需要公示社会。我们主要是对政府负责任,对企业的有效运行负责任。对政府的责任就是遵纪守法,我们去年交给国家的增值税、所得税是18个亿,关税是9个亿,加起来一共是27个亿。估计我们今年在税收方面可能再增加百分之七、八十,可能要给国家交到40多个亿,我们已经对社会负责了。媒体有他们自己的运作规律,我们不要去参与,我们有的员工到网上辩论,是帮公司的倒忙。媒体说你好,你也别高兴,你未必真好;说你不好,你就看看是否有什么地方可改进,实在报道有出入的,不要去计较,时间长了就好了,希望大家要安安静静的。前几年国外媒体说我们资不抵债,亏损严重,快要垮了,但不是它说垮就垮的。也许这还麻痹了竞争对手,帮了我们的忙。半年前,他们还在说我们资不抵债,突然去年年底美国媒体又说我们富得流油,还说我有多少钱。我看公司并不富,我个人也没多少钱。你们看我像有钱人吗?你们最了解,我常常被人误认为老工人。财务对我最了解,我去年年底,才真真实实还清了我欠公司的所有账,这世纪才成为无债的人。当然我买了房子、买了车。我原来是10万元买了一台广州厂处理的标志车,后来许多领导与我谈,还是买一个好一些的车,万一车祸能抗一下。所以媒体说我们富,就富了?我看未必。所以我们的员工都要自律,也要容忍人家的不了解,不要去争论。有时候媒体炒作我们,我们的员工要低调,不要响应,否则就是帮公司的倒忙。
我认为,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的事做好,把自己不对的地方改正。别人说得对的,我们就改了;别人说得不对的,时间长了也会证实他说得没道理,我们要以平常心对待。我希望大家真正能够成长起来,挑起华为的重担,分担整个公司的忧愁,使公司不要走向灭亡。希望大家正确对待社会上对我们的一些议论,希望大家安安静静的。我想,每个员工都要把精力用到本职工作上去,只有本职工作做好了才能为你带来更大的效益。只有这样我们公司才能安全、稳定。不管遇到任何问题,我们的员工都要坚定不移地保持安静,听党的话,跟政府走。我们华为人都是非常有礼仪的人。当社会上根本认不出你是华为人的时候,你就是华为人;当这个社会认出你是华为人的时候,你就不是华为人,因为你的修炼还不到家。
——摘自《华为的冬天》
任正非的可贵在于他对于低调的始终如一的坚持。正因为低调,所以在网上要找到他的图片都很难;因为低调,这位卓越的企业家显得更加神秘;因为低调,任正非与他所领导的华为少了很多浮躁;因为低调,华为似乎更加沉稳成熟,促使华为走向卓越,不断超越。做企业,需要踏踏实实做,不用炒作题材,不是短期行为;不靠明星效应,也不用媒体跟风。任正非说:“我已习惯了我不应得奖的平静生活,这也是我今天不争荣誉的心理素质(形成的缘由)”。在任正非的引导下,华为人摒弃了不该有的浮躁和过分的自豪,剔除了躁动的种子,为公司的发展需要严格地约束着自己的行为。
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这一点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略的一种精神因素,它存在于企业组织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从而在企业中形成一种价值观念、组织风气、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进而为企业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组织环境和组织氛围,并从观念、信仰的层次上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对企业组织的运转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万科公司的董事长王石在谈到企业文化建设时曾这样说:“万科的企业文化是从创立之初到现在的一个积累总结的结果,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公司并没有形成明确、统一的文化理论,也没有自觉地展开企业文化建设。只是从2001年开始,公司才开始有意识地对企业文化进行系统的梳理,并进行有意识的宣传,既针对公司内部,也针对公司外部。后来,我们把企业的宗旨确定为‘建筑无限生活’,把愿景确定为‘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跑者’,把核心价值观定为‘创造健康丰盛的人生’,这才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企业文化体系。”
近年来,企业文化建设一直是管理学研究的热点,但就目前形势看来,很多企业的文化建设还停留在“看上去很美,说起来很甜,做起来很难”的初级阶段。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企业尚属少数,并且在具体行动上还存在较大差距。除少数企业已进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化和提高阶段外,中国大多数企业尚处于基本形成和酝酿探索阶段。为什么管理学家和企业家们如此心仪的企业文化总是飘在空中,落实不到位呢?归根结底是因为企业家对于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不深,从而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纸上,而不能落在实处。因此,要想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要求企业家们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深入透彻的了解,进而使他们能够从根本观念上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知,从而在具体管理实践中将企业文化落在实处。
任正非内部讲话(最新版) 《基本法》要融于每一个华为人的行为和习惯中
《基本法》要融于每一个华为人的行为和习惯中
一个企业怎样才能长治久安,这是古往今来最大的一个问题,包括华为的旗帜还能打多久,是我们十分关心并需要研究的问题。华为在研究这个问题时,主要研究了推动华为前进的主要动力是什么,怎么使这些动力能长期稳定运行,而又不断自我优化。大家越来越明白,促使核动力、油动力、煤动力、电动力、沼气动力……一同努力的源泉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这些核心价值观要被接班人所认同,同时接班人要有自我批判能力。接班人是用核心价值观约束、塑造出来的,这样才能使企业长治久安。接班人是广义的,不是高层领导下台就产生个接班人,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过程,每件事、每个岗位、每条流程都有这种交替行为,改进、改良、不断优化的行为。我们要使各个岗位都有接班人,接班人都要承认这个核心价值观。
华为的企业价值是由劳动、知识、企业家和资本共同创造的。公司实行知识资本化,让每个员工通过将一部分劳动所得转成资本,成为企业的主人。我们强调员工的敬业精神,选拔和培养全心全意高度投入工作的员工,实行正向激励推动。不忌讳公司处于的不利因素,公开指出公司当前存在的问题,使员工习惯于受到压力,激发员工拼命工作的热情。员工要有个共识,不要问国家给了你什么,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公司要求每一个员工,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我们这个多灾多难、刚刚开始振兴的民族。只有这样,才能进行艰苦的搏击,而无怨言。我们总有一天,会在世界通信的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要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制度与管理。对不合理的制度,只有修改以后才可以不遵守、不贪污、不盗窃、不腐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坚持真理,善于利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提高自己,帮助别人。
——摘自《致新员工书》
在《华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的吴春波教授看来,华为独特的“双核”,是其成功的核心:一个核就是核心价值观,以《华为基本法》为代表,核心价值就是企业文化价值;第二个核就是核心竞争力。在华为,核心竞争力是以管理为核心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