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门有娇女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西河西
卫谌这时也把兄弟们在府城安排好了,回家收拾好自己的书本、衣物,六月十九这天他就来到尧山县。
想了想,他没有在码头旁边的小客栈住,而是进到城里,走去花镶家。
花镶好几次都跟他说让他提前到县里来家里找她,本以为这个处于自尊心最重要的少年时期的伙伴不会来,看到他登门,花镶真是高兴的不行。
当即带着卫谌去了她的房间,让一春去准备吃的,就拉着他问起他那运货铺子处理地怎么样。
卫谌便把这些日子做的事、遇到的事都跟花镶说了说,即便只是一件在府城看见的很平常的事,这时候说起来也颇有趣味。
两人在屋里说起话来就没停。
花临过来瞧孙女儿都带了那些书,在门口停下脚步,听了会儿里面的谈话,笑笑走开了。
紧跟着就吩咐一春去收拾客房,又跟老太太说,让她跟于氏交代一声,今天多做几个硬菜。
因为决定让孙女走科举路,花临就很注意孙女身边的朋友,这个卫谌就很好,日后有他帮扶,即便孙女的真实身份被人知道了,也有个帮她说话的人。
当然了,这都是花临为最坏一个可能做的打算。
他既然把孙女自小当孙子养大,又送她走上科举之路,就知道这条路对她一个女孩子来说虽然艰难,却不会有性命之忧。
更甚者,只凭着孙女那些仙书,他花家这唯一的一条血脉,说不定还能开个女人做官的先河。
爷爷所想的这些,花镶都不知道,她跟卫谌一段时间没见,倒是有不少话要说,吃过晚饭,两人又在一起聊了好一会儿才分开各自去休息。
这一天晴空万里,瓦蓝的天有中琉璃般的透彻之感,花镶和卫谌被爷爷奶奶、一秋二秋、一春二春、于氏夫妻、老赵头,一大家送到了码头。
奶奶不放心他们这么小的孩子自己去府城,就说让爷爷送他们去府学报道。
一春二春两个都是眼泪汪汪的,看着花镶小声说:“少爷,您至少带着我们一个去给您洗衣服啊。”
一秋二秋也要跟去,说是替她跑腿传话。
花镶听得哭笑不得,先是对奶奶说:“府城离县里这么近,我早就跑熟了,再说我们好几个同学一起呢,这么热的天,就让爷爷再家歇着吧。月底休假了,我就回来看您。”
说着上前抱了抱奶奶,见老太太笑了,才对哭啼啼的一春二春和眼巴巴的一秋二秋道:“你们在家好好待着,等少爷我考乡试时,把你们四个都带去。记得多看书啊。”
四人用力点头,异口同声道:“少爷放心,我们会的。”
“镶弟,你这边还十八里相送呢”,苏栩调笑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他家来送他的只有一个背着个大木箱的小厮,怪不得这么说。
苏老爷在苏栩中秀才之后,请了苏家族人大贺三天,就气势勃勃地去扬州拓展生意去了,担心儿子入学时回不来,还特地跟族里的兄弟说让万一他没赶回来,让他们去送苏栩入学。
不过苏栩说不用,他们好几个同学一起呢。
苏夫人不爱出门,因此送他来码头的,只有日常使唤的小厮有志。
见面后,花临问了问苏父在扬州怎么样,就又开始叮嘱苏栩,要他开口前先三思,又嘱咐他不能太贪玩。
说话间,朱、陆二家也先后到了。
花临作了两句总结性教训,就让这五个少年人各自拿上行李上船去了。
尧山县到府城的有五六艘客船,这时正好有一个在河边等着载客,见到这五个少年,整日在水上漂的船家自然知道他们是今年新进学的秀才,当下也不再等了,直说秀才老爷进学要紧,撑起蒿便开船。
……
五人进到府城时,日头已经偏离天中,卫谌看了看天空,说道:“大概午时末了,咱们先去吃饭,歇会儿再去府学。”
其余四人都点头答应,于是五个一人背着一个木箱的少年人就走进路边一个面铺。
面铺只有十几平大小,五六个细长桌子靠墙摆着,正对门的柜台处挂着一排菜牌,原来这面铺还有粥和茶点卖。
花镶不想吃面,问了店家中午也有粥,就要了一碗粥一碟点心。
卫谌等四人,则是一人要了一碗面,还都是大碗面。
苏栩看着花镶面前那一小碟点心,说她饭量太小,等几人都吃完饭,各自付过饭钱离开时,他又让包了一包点心。
这包点心苏栩就塞到了花镶背后的木箱子里,说道:“你吃的少,一会儿饿了吃。”
花镶跟苏栩没什么好客气的,哦了声。
苏栩又问,“你是不是背不动了,我来给你提吧。”
花镶这个木箱子是桐木做的,很轻,里面也只装了些衣物和书本,还不到十斤,便道:“不用,我就是到睡午觉的时候了,有些困。”
走在另一边的卫谌就道:“那我们走快些。”
大约一刻钟后,五人来到府学门口。





农门有娇女 第47章 采购
府学门口栽有两排高大的梧桐树,巴掌大的树叶密密挨挨,在府学外遮起一大片阴凉,府学门边的左墙上刻满了圣人训,在这墙下,有一张桌子,两个穿着蓝红色学官服的学官坐在桌子后面,正一边喝茶一边说话。
远远看到五个少年人走来,他们就放下了茶杯,等人一到跟前,一人就翻开面前的册子,问道:“姓名,籍贯。”
卫谌和花镶先做了入学登记,跟着是附学的苏栩和朱驷、陆廷秀。
等办好了入学登记,另一名学官就递给他们一人一个上圆下方的深红色木牌,“这是你们的舍房,舍房在后面的园子里,一直往里面走就是,学里还有木牌标示,如果还找不到就问人。”
五个人接过木牌,行礼道谢。
给他们登记的那个学官又道:“园子有个后开的小门,在你们报道的这七天内都是开着的,出了小门有东西北三个小胡同,这些日子好些小商人在那儿卖日用品,你们可以去看看。尽快把需要的都买齐了,报道日期一过,前门后门都会锁上,就该潜心学习了。”
“好的,谢谢大人提醒”,花镶道谢。
府学和府衙是背靠而建的,并不再一条街上,这中间就有几个小胡同相通,没有人家住,但在特定日子却很热闹。
因为进了学的秀才平日是不让出来的,有些商贩瞅中这个商机,就经常在府学放假时开学前带着东西过来卖。
花镶和卫谌在一个舍房,苏栩、朱驷、陆廷秀则被安排在一处,两边的舍房就在舍院两边。
舍院占地大约有两亩,两两相对而建,共有三排,每排有三十间房舍。
在两两相对的房与房之间各有一口井,井边还种有桃树、梨树或是棠梨树,都是既具观赏性又有实用性的果树。
花镶他们的舍房在第二排,每排房以花中君子梅、兰、竹为标序,具体的房间则是以天干地支标序。
花镶他们几人所在的就是兰排房,她和卫谌在丁字号房间,舍房外有个牌子,牌子和他们手里的牌子有一样的字,兰北丁号。
因为一排房子有十五间房,天干十二地支十,总共也才二十二,这样用兰甲兰乙房标序很容易和对面房间弄混。
所以每两排对面而建的舍房,都会再加一个南、北的区别好。
花镶搞明白了舍房标号的规则,才后卫谌一步进到房内。
走进去后,花镶真是对夏朝学校的舍房惊艳了。
房间一进去就是个雕兰花的四扇屏风,屏风后是四张靠东、西两面墙放的木床,床头相邻的两个木床之间有个小桌子,应该是让学生放茶水书本所用的。
而每个木床紧靠着墙边的一头,则有一个宽约五厘米的书柜,书柜共三层,最上面一层则是一个几尺来高的木柜子。
舍房并没有多大,只有二十平左右,但是这样的安排却是最大程度地将室内空间利用了起来。
“镶弟,我们住东墙这两张床吧”,卫谌询问花镶意见。
靠西墙放着的那两张床其中一张有整整齐齐的铺盖,说明在他们之前已经有人入住了。
花镶看看只隔着一个小桌子的两张床,点头答应。
卫谌这才把木箱子放到地上,从中拿出一根竹篾扎成的刷子,把里面那张床上的灰尘刷得干干净净,转头对也已放下箱子,正拿着抹布要到外面打水的花镶道:“镶弟,你来睡靠窗这边。”
花镶闻言,顿住脚步,愣了会儿笑着答应道:“好的,谌哥,谢谢你了。”
卫谌没说话,把竹篾刷子递给她,接过她手中的抹布,去外面打水。
花镶笑着摇了摇头,第一次察觉这个看起来冷冰冰的少年人竟还有如此暖人的一面。
……
花镶没带床褥等物,和卫谌把书架木柜擦干净,就帮着他铺床,看到卫谌拿出来的那床薄被上有一个圆圆的补丁,脸上也没什么异色。
只是心里却开动起来,等在府学的生活上了正轨,得想个法子带谌哥赚些钱花。
他们这边刚收拾好,被分到兰南丁字号房,也就是他们对面舍房的苏栩、朱驷、陆廷秀三人都过来了。
“镶弟,收拾得怎么样了?”苏栩进门就问。
花镶转头,“差不多了,现在出去买生活用品吗?”
苏栩道:“走吗?”
“谌哥,你也一起去吧”,花镶对卫谌道。
卫谌点了点头。
这时朱驷道:“你们这个房子好,差不多一整天都有太阳光。”
花镶道:“你们那边应该也不错吧。”
“我们那边的阳光大部分时候是从门口照射进来的”,苏栩说道,“也算还好。”
说话间,几人出了门,花镶只把舍房门关上扣上门环,并没有上锁,毕竟他们还没拿到钥匙。
五人走出府学门时,被不知何时上岗看着大门的两个官差拦着问了,得知是新进学的,这才得以出去。
“怪不得那些成了家的秀才大部分都只在府学挂个名,管这么严,也只有我们这些小学生能受得了了。”苏栩摇着头啧啧感叹。
陆廷秀说道:“学里这样安排,也是为了督促我们好好学习。”
这么明显的拆台,苏栩想说什么,花镶拉了拉他的手。
苏栩闭上了嘴巴,给花镶扔去一个给你面子的眼神。
在府城待过一个多月的五个人对这里的布局很熟悉,因需要买的东西太多,所以才没去府学后面的胡同。
这个时代并没有制作好的现成被子卖,有花镶和苏栩这两个贪懒都没有带被褥的家伙,五个人便先去布庄。
好在府城的大布庄很多,而这样的布庄里都是兼卖绣品的,有绣娘,他们进去后,说了一个时辰后要两个褥子两条被子两张床单两个枕头的要求,布庄老板娘很干脆地给他们应下了。
还说被褥做起来很快,至多半个时辰就能做好,只是相对要贵些。
苏栩问什么价钱。
老板娘也是公道人,说道:“加个手工费就行,一条被子一百六十文,褥子一百二十文,床单八十文,一个棉花枕头二十文。”
担心他们嫌贵,又补充道:“小公子们要的都是上好的细面布料,所以才会贵些,这样的布料,你就是买回家自己做,一套被褥也得二百五六十文。”
苏栩其实对这后面几句话很不耐烦,但奈何旁边的镶弟给他使眼色,只好耐心听着,等老板娘说完了,才道:“还好,你们快做吧,我们待会儿来取。”
老板娘忙笑着道:“公子们自去忙,我这就带人做起来。”




农门有娇女 第48章 舍房
于是定好被褥,一行人又转去这条街上的杂货铺,洗脸盆、碗筷这些他们几人都没带。
一圈转下来,五个人手里都满当当的,再回到布庄,崭新的两套床褥已经做好,老板娘都顺带给打包好了。
花镶的是一套翠竹枝纹的,苏栩的是一套卷云纹的,两套被褥用被单兜着,鼓囊囊两大坨。
苏栩单手提起一坨,并不重,但他看了看镶弟这小身板,便对布庄老板道:“你们若是把东西给我们送到府学,我再加五十文钱。”
行,不就是两套被褥吗?
这布庄老板是个热心人,说只给二十文就行了,直接去后面把他家日常运货的毛驴板车牵到了店门前。
老板还让他们把手里端着的木盆碗筷等杂物一起放到驴车上,赶着小毛驴,直接把几个少年人送到了府学。
等花镶在卫谌的帮助下把床铺整理好,府学里响起一阵阵悠远的钟声。
“这是下学了吗?”花镶问道。
卫谌正靠在床头低矮的一圈床栏上翻书,闻言将书放在桌子上,对花镶道:“要去吃饭吗?”
府学有专门给学子做饭的厨房,就在学舍南边,花镶想了想道:“待会儿吧,这时肯定有很多学兄在打饭。”
说着,她把在杂货铺里买的小泥路和木炭拿出来,笑着对卫谌道:“咱们先把炉子升起来,开点水将碗筷烫一烫。”
在杂货铺看到这样方便好看的小泥路,花镶就想到有这个以后开水热粥都很方便,于是还另外买了一个铜壶一个紫砂锅。
卫谌忍不住笑道:“怪不得你把东西卖得这么齐全。”
花镶没怎么过用过这样的炉子,最后还是卫谌单独负责,才把炉子升得旺旺的。
花镶看他忙,就出去打水,对面舍房内正半躺着休息的苏栩看见花镶出去,坐起喊道:“镶弟,一起去吃饭。”
“待会儿”,花镶把打上来的一桶水倒入铜壶中,对苏栩道:“栩哥,你把你和陆师兄、朱师兄的碗筷都拿过来,我拿开水给你们烫一烫。”
说完,她就提着铜壶转身回到舍房。
刚把铜壶放到火苗蹿得老高的炉子上,门外就响起了脚步声。
“还挺快的”,花镶说着,回头一看,却是个二十往上的青年人。
这青年人一身蓝白色学子服,手里端着个带盖子的木碗,看见学舍有人,就笑道:“你们是新进学的?”
花镶点头,说了声学兄好。
卫谌也向此人点点头。
青年人把木碗放在桌子上,这才自我介绍道:“我姓卢名鹤字长生,两位学弟直接称我的字即可。”
花镶一向有些自来熟,当下便道:“长生哥,我叫花镶,还未取字,你叫我名字就行了。”
卫谌简洁道:“我叫卫谌,无字。”
卢鹤看看这一冷一热两个小学弟,笑着道:“香弟,谌弟。香弟这个名不错,只是配上你的姓,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个女孩儿呢。”
花镶半点不心虚地解释,“我这个镶是镶金嵌玉的镶,可不是花香的香。”
“啊?”卢鹤先是有些惊讶,继而笑了起来。
正在这时,苏栩三人拿着碗筷走了进来。
几人又相互介绍一番,卢鹤道:“咱们府学的伙食还算不错,你们快去打饭吧。”
炉子上的水也咕嘟嘟冒起白烟,花镶把自己和小伙伴们的碗筷都放到桌子上,一一倒上半碗开水。
烫好碗筷,几人便去学里厨房打饭。
因炉子还旺着,卫谌又打了壶水放到上面,花镶就对卢鹤说:“长生哥,水开了你可随意取用。若是觉得炉子放在屋里热,也可以挪到廊下。”
卢鹤笑着说了声好。
……
府学的食堂建得很亮堂,能同时容纳五六百人。
在府学这边读书的,基本都是秀才,且只有每年“岁考”或是“科考”前几名才能免费进府学,其他学子都是附学来的。
所以府学学子的家庭出身基本都不错,食堂这里一日三餐的伙食也都是有肉有菜弄得很丰盛。
一盆盆炒好的菜被摆在案板上,两个衣着洁净的大娘站在长案板两边,学子们要什么菜,他们就过去给盛。
花镶看了看,虽然不太方便,但卫生上也没什么可挑剔的,就算觉得没有后世的厨房窗口更合理、便捷,她一时之间并不想提什么意见出风头。
这些菜有荤有素,色香味都不错。
花镶先打了一碗米,又打了一份清炒豆芽一份蒜苔炒肉丝,总共八文钱。
大夏朝的蔬菜已经基本上和后世重合了,豆芽、蒜苔,黄瓜、豆角、四季豆、韭菜等蔬菜都是百姓饭桌上的常见菜肴。
但因为这个朝代还没引进红薯,粉条、粉皮之类的加工铲平自然也没有,相对来说,花镶想吃的东西还是很多都找不到。
花镶不止一次后悔,当初怎么没在灵泉花园中放一袋普通大红薯?
空间里的薯类,只有她放进去的一袋紫薯和那种指头粗细的小香薯。
这两样虽然产量也不低,但跟那种笨红薯可差远了。
只能想着,以后看能不能通过留种把大红薯培育出来。
“镶弟,有什么心事吗?”卫谌拉了花镶一把,免得她被地上一角凸起的青砖绊倒。
花镶这时候已经想到酸辣粉了,被卫谌一拉,那些后世到街上几块钱就能吃一大碗的美食都飞到了一边。
“没心事”,花镶摇摇头,说道:“就是觉得咱们饭桌上的菜太单调了些。”
苏栩算是很了解花镶了,就笑道:“镶弟这么关心民生,等以后当了官,肯定能给百姓丰富餐桌。”
花镶不由一笑,真是迫不及待地想有话语权的那一天,可以派几艘大船去远航。
土豆、红薯、玉米、甜菜等许多好东西都是生长在地球另一边的,这个地理位置和祖国差不多的异时空,应该也差不多。
其实玉米种子她的空间里也有,不过跟红薯一样,玉米只有水果玉米和软糯甜玉米两种煮着吃的。
每想起一次,花镶就后悔一次,她当初为什么不把产量大能当粮食吃的品种一同放进空间呢。
要是那样,她也不用为这些费心了,随便想个什么办法,就能把红薯、玉米拿出来。




农门有娇女 第49章 府学
几人回到舍房,苏栩直接进了花镶这边的舍房,三个人的菜往小桌子上一放,就满当当的。
苏栩看了看,说道:“咱们都要在舍房吃放,明日再出去一趟,再买个桌子和几个凳子。”
想到那些圆凳、方凳,再看看窄小的舍房,花镶又一次觉出了古代的不方便,这时候还没马扎呢。
看来她要再出一次“风头”了。
“等回家了我去找木匠做个方便折叠的桌子,凳子也做个好放的”,花镶说道,“这几天先将就一下吧。”
听见他们说话的卢鹤,便从他那床底下拿出一个只有几尺高的小凳子,“镶弟,这个凳子给你们用。”
花镶道谢接过小凳子,对苏栩和卫谌道:“你们坐床上,这个小凳子我坐。”
小凳子太小了,她个子小坐着合适,两个比她高大许多的少年坐着肯定不舒服。
安排好了,三人便坐下来吃饭。
苏栩打了三份菜,看花镶把她的菜直接各拨了一半给卫谌,又从卫谌那一份素菜里分了一半到她自己碗里,不由暗自发酸。
现在他有些明白了,镶弟对卫谌这么好,八成是可怜他。
想了想,苏栩就把自己的菜也分了不少给卫谌。
见此,花镶默默一笑。
三个少年人围着小桌子吃完了饭,便拿着碗筷出去洗碗。
花镶有个习惯,碗用井里的生水洗过,要再用凉开水冲一冲,因此洗好碗,她又把炉子搬到廊下,加些炭,坐上了一壶水。
卫谌就问她,“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花镶拍了拍手,“等水开就行了,咱们回舍房吧。”
天色黑下来,凉风一阵阵吹来,这时候外面是很凉快的,只是蚊虫太多。
舍房里,卢鹤正盘坐在床头,在小桌子上练字,好些小飞虫围着那盏灯笼嗡嗡。
他们这里没晚自习,但每个学生每月都能跟府学里领十根蜡烛,作为晚上照明用,且这个是免费的。
花镶他们都没带灯罩,这时只好光秃秃点上支蜡烛放在桌子上。
卢鹤看花镶拿了蜡烛出来,说道:“镶弟谌弟,我们可以共用一支蜡烛。”
花镶直接就拒绝了,“长生哥,现在天热,我们围着一个桌子看书肯定很热,再说多点一支蜡烛,屋里也亮堂。太暗的环境下看书对眼睛很不好的。”
卢鹤只是觉得点两支蜡烛太浪费,闻言也就不在意地笑道:“确实,三个人用一支蜡烛太挤。”
想着过两天自家舍房很可能会有新同学入住,到时他和另一位同学合用蜡烛,两个人二十根蜡烛便可充足地用一个月了。
花镶猜想卢鹤可能是十根蜡烛不够一个月用,看情况自己这边的蜡烛用不完的话可以分给他几根。
点好蜡烛,花镶又点了一根蚊香,插在了窗台缝里,对卫谌道:“谌哥,你先看书,我把帐子挂上。”
卫谌手里拿着两本书,其中一本是他从家里那箱书中找到的精解独到的文集,想给花镶看的,闻言不由疑惑:“帐子?”
花镶点头,站在床上把她那个装书的木箱子拉下来,箱子底部有一床帐子。
这是奶奶特地给她做的,爷爷见过府学的舍房,知道舍房里木床的大致尺寸,奶奶做时给了不少意见。
花镶拿出来一比,大小差不多,只是这床四面仅床头床尾有几寸高的栏杆,并没有床柱,要把帐子挂上,还得出去找竹竿。
1...1213141516...1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