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锦绣农门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西河西
孟莺儿心里咯噔一下,面色微变,随即笑着道好。
二人将要出门时,林芙兰追出来,看着大哥笑道:“哥,我都大半年不见翩翩了,有些话想和她说。”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跟出来,更不知道见到顾明月能有什么话,但她就是想看看…如果顾明月过得非常非常不好…
她心里才会好受。
“行”,林弛看她片刻,说道:“到二叔家别乱说话,正好趁机给翩翩道个歉。”
林芙兰点头答应。

刚穿过梅林,带着新媳妇的林弛,就被那边帮着大伯娘烧菜的妇人们连番地询问打趣。
林弛一一笑着回答,走到顾明月家门口时,孟莺儿已经是脸颊红红。
顾家门前停着辆大门车,两个小厮在左前方的池塘边玩。
照霜眼眶略微发红地提着个篮子正要出去,见林弛一行走来,屈膝施礼:“林少爷好。”
林弛点点头,问道:“二叔二婶可在家?”
刚才大伯家的建房处并没有见到二叔二婶,如果他们不在家,自己便不好多留。
照霜还没回答,照影笑着走上前来:“家里有客人,老爷夫人都在家呢,林少爷请吧”。
待他们走了,照影才扭头看着照霜:“你苦着一张脸做给谁看呢,于嬷嬷说过的那些话都忘干净了?小姐不过给你改个名字而已,别说名了,就连咱们的命都是小姐的,你好好想一想。其实照心这个名字也很好听,快摘菜去吧。”
照心?
照霜无声地提着篮子走出大门,只是昨晚无意间撞到小姐和姑爷亲吻,就这么警告她!甚至以后连夜都不让她值了,不是变相地将她从大丫鬟打成二等丫鬟吗?
照霜心中的不平气愤从早晨听到小姐说出这些话时,便一直地积压。
小姐这般为难她一个丫鬟,不怕姑爷知道后对她的印象变坏吗?
看着照霜的背影,照影摇了摇头。
即使大丫鬟陪着小姐出嫁,以后要伺候姑爷是俗例,但小姐已经明白说过以后会还给她们卖身契让她们嫁人去,照霜还这样明显也太蹬鼻子上脸了些。
客厅里,林弛一走进,便看到明月面前扑棱棱飞着一只粉红色鹦鹉,旁边还坐着两个他很眼生的男子。
鹦鹉为了吃到小豆子,刚会学舌的嘴背过两句诗,又喊道:“翩翩翩翩,你真是瑶台畔最美的仙女,月中嫦娥也不及你半分。”
“这么会说话”,顾明月喷笑:“你见过仙女嫦娥吗?”
坐在下首的于裕尴尬地笑笑,忙解释道:“翩翩,这句话绝不是我教的。”
于四笑道:“三哥,我怎么听这话很耳熟,好像你之前常夸如黛和似雪的话。”
于三尴尬地瞪了兄弟一眼。
他此来是为了把前些日子好容易寻获的鹦鹉送给顾明月,于四则是为找画画的素材。
谁知道这小子总拆他台!
这两三个月,顾家已接待过于家兄弟两三次。
于三每次都会送个稀奇的玩意,顾明月前两次都推了。
现在这个鹦鹉却是有些喜欢,正想着要不要给焕大哥拉个“外债”呢,抬头便看到照云引着来到客厅的林弛三人。
顾攀夫妻站了起来,请他们坐下,双方寒暄几句,林弛介绍妻子给他们认识。
孟莺儿想起圆圆的话,目光便总忍不住打量眼前这个身着淡紫色广袖裙的女子。
顾明月点了点落在桌子上啄食她手心里豆子的鹦鹉,看向林弛的妻子,以为她是好奇这只鹦鹉,笑道:“它叫能能,会背好几首诗呢。”
“他叫能能,会背好几首诗呢”,鹦鹉一边啄豆子一边呜呜说道,“它叫能能…”
于三捂脸,这鹦鹉在家表现得多乖巧啊,怎么一到翩翩面前就熊起来?
不过看到翩翩的笑颜,于三心情很愉悦地想这就是错有错着吧。对鹦鹉道:“把昨天新教的那首种橘背来听听。”
鹦鹉听到原主人的召唤,终于抬了抬眼皮,因为眼前的豆子只剩两个,它很珍惜地吃掉一颗,开口道:“种橘南池上,种杏北池中。池北既少露,池南又多风…嗯…其字曰鸣鸿…嗯…”
吞吐的样子真像一个面临先生考察的学生,众人见此都不由大笑出声。
林芙兰却连扯动嘴角都觉得困难,顾明月竟然过得比之前还好,满面春风,她把自己害的这么惨凭什么能这么过得这么舒适?
林芙兰紧扣手心才没有当场失态,心里冲动地想摔碎茶杯划花她的脸,让她也留个满脸疤,看她还怎么勾引男人还怎么笑?
然而大哥在跟前,林芙兰不敢动手,一直垂头隐忍着。
顾攀和顾氏都看到林芙兰这个样子,以为她因之前的事没脸面对他们,即使这孩子没说过一句对不起,对她的恶感倒也降低几分。
毕竟他们作为成年人,没必要与一个孩子计较。
顾明月看了林芙兰一眼,心里莫名地不喜,站起身道:“平原哥,你们说话吧,我不多陪了。”
“我们又不是稀罕客人”,林弛笑道,“你尽管去忙。”
既然已注定和翩翩没那个缘分,林弛便学着一点点放开,此时面对她心中的确坦然无波。
顾明月笑了笑,向他妻子点点头,又向于家兄弟告辞了。
能能不舍地吃掉最后一颗豆子,扑棱着翅膀跟上顾明月:“翩翩,等等我。”
于三忍不住笑出声来,对已经走到门口的顾明月道:“这次你可不得退回了,能能看来是赖定你了。”
顾明月停住,想了想按手施礼:“让三哥破费了。”
于三立即开心至极,摆手:“不破费不破费,你喜欢便好。”
于四看看神情有些戒备的顾家老爷夫人,暗自摇头。三哥明说过对人家小姑娘没什么多余的心思,但这表现却是有点过。
大家都是亲戚,回去他可得召集弟兄们说一说三哥。
再说,前次来他们还见到了小姑娘的未婚夫,对方竟是如今在帝京权势渐起的穆相,他们十个于家也得罪不起。
让人误会就悲催了。





重生之锦绣农门 第234章 分发
晚上孟莺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越是睡不着越是想起圆圆说的那些话,想到今天见到的那个很漂亮的顾姑娘,平原或许很喜欢她,她心里便酸楚非常。
“莺儿,你怎么还没睡?”突然一只大手在她肩上拍了拍,孟莺儿惊了下,随即侧过身笑道:“突然到这里有些不习惯。”
她不可能问他是不是喜欢那个顾姑娘,他如果回答说是,她该怎么办?做一个贤妻帮他把人娶进家里吗?
孟莺儿想到母亲的话,丈夫如果要纳别的女人为妾,最好的做法是以退为进,若是丈夫根本不提,即使看出来他变了心意自己也不能提。
况且平原从未在自己面前提到过什么顾姑娘,她便也当不知道,毕竟自从成亲,他对自己很好。
想到这里,孟莺儿安定下来。
林弛说:“你如果睡不着,我带你出去走走,累了便好睡了。”
孟莺儿闻言,忍不住勾了勾唇角:“那我们小心点,别惊动弟弟妹妹。”
两人随即坐起穿衣,就着月色打开房门出去,在山边转好一会儿才回,孟莺儿还到野塘子边摘不少半熟的梅子。
圆圆睡着突然听到门响,小心地穿鞋下来,她以为进了贼便没敢出去,只掀开一点窗户缝往外看。
见是少爷打着灯笼和少夫人并肩从外面回来的样子,她一时怔住简直又伤心又气急。
大晚上,少爷竟然会带着少夫人出去,他们出去干什么?
圆圆抱臂蹲在墙边,一遍遍暗问圆圆不漂亮吗?少爷为什么看都不看自己一眼,送茶时不过是无意间触到他的手背而已,就被他极严厉地瞪过来。
孟莺儿为什么根本没有受到自己那些话的影响,她为什么不闹起来呢?
圆圆想,明天或许该再加把火了。

“登徒子闯翩翩的房间了…”顾家突然响起一声惊叫,继而很快地归于平静。
顾攀还是很快披衣出来,来到女儿房门前敲门问道:“翩翩,怎么了?刚才是谁在喊?”
“没事啊爹”,顾明月看着在笼子里干扑腾却再发不出声音来的能能,又看看站在床边一脸黑气的穆蕴,无语抚额,向外说道:“是能能,它好像做噩梦了。”
外间值夜的照玉也被惊醒,想了想没开去门,跟着说道:“老爷,就是那只鸟突然喊起来的。”
“一只鸟也会做梦?”顾攀好笑,大晚上也不好叫女儿开门,只道:“吵吵你休息,明天把就这鹦鹉挂到廊子下面。”
“嗯,爹,我没事你回去休息吧”,顾明月说道,拍拍过来抱住她的,低声道:“明天就把它赶出去。”
能能在鸟笼中扑腾得更厉害了:见色忘友的家伙。
穆蕴挥袖,鹦鹉立即倒在笼子里安静下来。
顾明月担心地看过去:“它就是只不懂事小动物,你还和它一般见识?”
“聒噪”,穆蕴说道,坐下来顺着她的头发,“怎么买这么个东西?”
“不是买的”,顾明月笑道,“白天的时候于三哥和于四哥来时带的,能能会背好几首诗呢,我有些喜欢,就收下了。”
穆蕴面色微沉,看着她:“那人居心不良,以后送来的任何东西都不能要,看上什么,我让人给你去寻。”
“于三哥只是对人热情些,我没感觉他居心不良”,顾明月说道,“再说我也没有总要他送来的东西啊。”
穆蕴有些气,想了想又觉得没必要,翩翩对他的心意他还不确定吗?何必因为这一点小事纠结?
只是于家的人不太长眼,还是要派人教训一下的。
揽着她的肩膀睡下,穆蕴解释道:“中午临时收到东北的战报,半下午又有南方两省受旱的奏折送到议事处,我便没抽出空过来。”
“嗯”,顾明月点头,“中午不是穆辰已经来说过了吗?我不是无理取闹的人…”
穆蕴忍不住好笑地捏捏她的鼻子,他发现自从有了翩翩,以往的许多雄心壮志和以人下棋为乐的心思都淡了,只要和她悠然老于林间,即便英雄气短也是美事一桩。
然而他才掌权没多久,并没有树立绝对的威信,如果此时退下,定然会引起旁人的嘲笑和攻讦。
为了生活安稳,穆蕴决定还是忍耐一段时间。
低头吻了吻顾明月的鼻子,他说道:“十年后我便辞去官位,咱们去游历天下,等走不动了,再隐居山林如何?”
“好”,顾明月闻言,眼中笑意明亮,想起穆蕴说过的一些朝堂事,她说道:“每次宰辅换人时,朝上都会不宁静,不如你在任期间,修立一套选举法怎么样?”
民主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若有一领域内开始变革,随着时间的发展,其他的都会慢慢完善。
“选举?”穆蕴琢磨着这两个字,不用顾明月解释,便笑了,“翩翩可是要宰辅一职的出任者通过百官推选产生,就和我这次出任的程序差不多?”
“嗯”,顾明月点头,“用国家律条规定下来,让大家都遵守,皇帝也不例外。然后还有每任宰辅做多少年,在任内基本地要做到哪些本职工作,都可以具体地予以规定。另外,也可以将选举权分给外省大吏一些。这样有明文可依,下次宰辅上任前,应该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官员间暗里的罗织陷害。”
“是个不错的主意”,穆蕴略沉吟道,“等朝堂局势稳定之后,我便召集百官商议立法的事。”
若此事一确定下来,皇帝的权利完全被架空是早晚的事,这段时间皇帝就很是活跃,想要用他作靶废除宰辅一职,到时肯定会极力反对。
他虽然正好用立法一事将皇位悬成虚设,这却是场硬仗。
“送到蜀川的西红柿开始种了吗?怎么样?”突然想起西红柿,顾明月侧身看着穆蕴问道。
“戊组去送的,只需两日路程便能送到,如果没有耽误,现在应该都已经分株种到田里了”,穆蕴揽着顾明月往怀里紧了紧,“明天派戊二问问去。”
千里之外的蜀川,天色朦朦胧胧之际,蜀川锦阳府府尹便从温暖的被窝中起来。
在一丛丛小苗悠悠的田地中走了圈,他再回到府衙时已经是晨光晨光初洒
“马先生”,府尹没有去吃饭,而是先让人将新请来的一位幕僚叫了过来,“这个西,西红柿我早上看了看,长得都不错,按照爷的意思,接下来是不是贴公文让百姓们认种?”
戊一昨晚也去看了西红柿的长势,闻言点头:“正是,爷让我送来这个新种子,主要就是为了改善本地百姓的生活,多让百姓们种为好。只是戚大人,西红柿目前只有衙门培育出来这半亩苗,十分珍贵,府衙最好留下百株种着好为下一年留种。”
“马先生所言极是”,戚大人当初能收到穆蕴的资助升官,自然不是庸人,“我想,到时谁家认领了,再派两个幕僚时常过去看着西红柿长势,指导他们如何种植。爷为蜀川百姓耗费的心血,我们不能浪费。”
戊一笑着点头,觉得爷提拔起来的七八位地方大员,都是拍马屁的好手,瞧瞧这话说得多耐听。
热闹的街市上突然跑来一群衙门里的士兵,等士兵在墙上刷刷贴了两张榜文离开后,来往的百姓忙都涌上前去。
“大爷,这上面写的什么?”一个挑着担子老人凑在人堆中,问旁边衣着整洁的中年人,“是不是朝廷往我们这里下了什么救济?”
老人穿着一身补丁,面色黧黑,搭在扁担上的手全是枯皮。
中年人好笑道:“我们这儿不旱不捞的,朝廷下什么救济?倒是官府找到一种新菜蔬,想让大家认领种,到时还会派幕僚过去查看长势,教认领的人家怎么种。等这菜蔬收获后,只需将收成的十分之二交给府衙便好。”
老人听着频频点头。
如果是以前的那位府尹,他或许还怀疑是衙门里故意出法子盘剥老百姓,绝不会往前凑,但两年前新上任这位戚大人,却是一位从不欺压贫苦百姓的好官。
因此他只犹豫片刻,就挑着担儿向府衙走去。
老人到时,已经有好几个衣着不好的百姓排着队在认领新菜蔬幼苗儿。
城里但凡不愁吃喝的人家都不怎么关心这什么新菜蔬,虽然戚大人是好官,但大家都觉得和衙门的交道是能少打便少打。
万一种得不好,到时再惹来是非。
然而对于天天勒紧裤腰带生活的穷人来说,有个可能入口的东西出现,怎么着都要试试的。
老人领了二十株西红柿苗回南城门十里外的家时,老伴儿正领着两个重孙在灶间忙碌,孙媳妇在地里还没回来。
老人只有一个儿子,在孙子很小的时候便因为去山里打猎被野猪撞破肚子死了,儿媳妇还年轻守不住,不到半年就改嫁而去。
他们老两口操持孙子长大,疼他从小没爹没娘,想要什么都尽量地给他寻摸来。
老人起早贪黑挣两个钱,自己和老伴儿连最便宜的高粱面都舍不得多吃,却还攒着钱买米给孙子做白米饭吃。
这么十七年如一日的养大孙子,老人变卖家当,又花二两银子给他买了个媳妇,但那孩子从小被宠得好赖不知,整日好吃懒做东游西逛,根本定不下心过日子。
媳妇没过门两年,孙子就因为在城外和几个混混打架不知被哪个一刀子捅死了。
虽然孙子很不懂事,对于一家人尤其是两个老人来说,他死了跟天塌了也没什么差别。
若不是孙媳妇当时伤心过度晕倒,请来郎中一把脉说是喜脉,老人和他老伴儿都不会再熬过来。
八九个月后,孙媳妇生下一对儿龙凤胎,这个破败的家里才算有些欢笑声。
老人没想到,二两银子买来的这个孙媳妇,比当初花五两银子给儿子娶到家的儿媳妇强百倍。
孙媳妇生下孩子没过完月子,就开始下地干活,一年过去两年过去三年过去,半句没提过改嫁走的事情。
如今家里的大梁被孙媳妇挑着,老人和老伴儿只帮些力所能及的小忙。
“太爷爷”,蹲在窄小的厨房里帮太奶奶摘菜的小女孩抬头看见老人回来,笑着举起手里的青菜,“我和哥哥在山边捉到一只兔子,娘给我们铲的韭菜,今天吃饺子。”
“好”,老人进来摸摸孙女的小脑袋,笑道:“吃饺子,只是晓儿,还有峰儿,你们忘记太爷爷的话了,不能往山里跑。”
老人说着板起脸来,尽管再疼两个重孙,他和老伴儿早已商议好,不能像养孙子那般养他们。
否则只会害了孩子。
蹲在灶前的小男孩低下头,小女孩拉拉太爷爷的手,保证道:“我和哥哥记着太爷爷的话呢,我们没进山,就在山边玩的。”
小女孩的声音稚气满满,还带着异常的认真,听得老人再也板不住脸。
老太太放下切肉的刀,笑道:“咱晓儿和峰儿都是听话的好孩子,你别训孩子了。哎,老头子,那扁担筐里装的什么?”
“这个呀,好东西”,老人橘皮的脸上露出笑容,将筐上搭盖着的补丁外衫拉开,“府尹衙门让人认种的新菜蔬,叫什么西红柿,听说可会结果了,那官老爷还给说不少种植的方法。等以后收获时,只给衙门十分之二就好了。”
老太太面露迟疑:“这不会惹什么祸吧?”
“瞎说什么呢”,老人瞪眼,随即略缓神色道:“不管咋样,为两个小的,咱们也得冒冒险,况且现在的戚大人是个好官。”
“太爷爷,我去帮您种”,小女孩放下择到一半的韭菜,蹲在箩筐边伸出手指摸了摸小小的西红柿苗,仰头问道:“什么时候能吃它结的果啊?”
“官老爷们说一个多月就能结果了”,老人笑道,双手搬起箩筐,“走,晓儿给太爷爷递苗苗儿。”
老太太问道:“种哪儿去?”
“院墙边,这东西稀奇,稀奇的东西就金贵,放到家里好照料”,老人说道,吆喝着孙子孙女去外面种西红柿。
小男孩看看太奶奶,老太太点头让他出去,他往灶膛添了两根木柴才高兴地跑了出去。
晚霞洒在箩筐里的西红柿苗儿上,给它们度了层漂亮的光彩。

顾家村,好几天没着家的顾焕提着一篮子黄苹果来到顾明月家。
顾明月刚吃过晚饭,正在和照花几个小丫头玩跳绳。
“怎么越长越回去?”顾焕进门,见此情景好笑道,“多大了还和一群小姑娘玩跳绳。”
说着把篮子递给迎上前来的照影,“拿去洗洗,端几个过来。”




重生之锦绣农门 第235章 没事
顾明月笑笑,将踩住绳子的脚收回,跟着焕大哥到东廊下坐下了,倒杯茶给他:“木牛割麦机的效果怎么样?”
“比人推着省大劲儿了”,顾焕喝了口茶,笑道:“这几天哥赚了不少银子,你有啥想要的没,明儿带你去买。”
“她现在什么都不缺”,顾氏笑说着从屋里出来,“你挣的钱好好攒着,以后恐怕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顾焕笑了笑,也没多说。
“焕子,我看你那个作工房现在有点显小了”,顾攀坐在女儿旁边的座位上,说道:“手里的钱足够倒是可以把作工房扩建几亩。”
照影端着洗好的苹果过来,顾焕接过,放到桌子中间让大家吃:“这是化州的黄金苹果,酸甜清脆,我让人专门买的”,说着递了一个给顾明月,“对了,二叔二婶,来前概大娘去我家了,说明天吴家的公子要来给小雨下聘,到时让咱们都去。”
“可是那吴缯?”顾氏和顾攀异口同声问道,又都忍不住笑了,顾攀道:“好,这个年轻人不错,明天我和你二婶都会去,翩翩也去。”
以后小雨也嫁在帝京,两个孩子正好照应着。
顾氏看向捧着苹果在吃的女儿,摇头:“现在只关心吃和绣,都不怎么与同龄女孩子玩耍了,以后经常出门走走,结交几个要好的朋友。”
顾明月不可置否,她其实不怎么喜欢交际,再说现在她也不是没有朋友,有一两个聊得来的就足够了。
不过明天她还是会去凑凑热闹的。
这边顾氏说完女儿,又和顾焕闲聊起来:“水水都定亲一年多了,周家那边可有说何时来请期?”
顾焕没怎么关心过这个事,但架不住他娘天天唠叨,也知道点:“她想等家里的新房子盖好再出嫁,奶奶也说等我和嘉怡成亲后再办她的事也不迟。”
顾攀笑道:“倒也是这个理”。
闲聊着说到顾秀梨现在如何,顾焕笑道:“闹不过我娘给她补了间帝京洛安巷的房子做嫁妆,她现在和耿临单独住在城里,挺安定的。”
“能好好过日子就成”,顾氏点点头,她没听大嫂说过这个,想来也是担心人说道梨梨。
不过顾氏挺能理解的,只是多花几个钱的事,能让孩子们安安稳稳过下来,即便没钱也要想办法去挣,更何况现在顾家谁都不差那千八百两银子。

顾秀萍抱着三个多月的弟弟,见他睁着忽灵灵的眼睛在看自己,还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想抓她的头发,心里倒是又添几分喜欢。
她还记得灿儿小的时候,这个小家伙挺像自家同胞弟弟。
“小萍,这两身衣服,是我昨天和你爹去帝京谈生意时到成衣铺子买的”,孔三娘托着藕色、浅绿两件叠得工工整整的衣服过来,放在床上,接过了儿子拍着他的小脊背,“你看看喜欢不喜欢,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就按照我的眼光挑了两件。你若是觉着老,过两天带着愉心自己去买。”
1...187188189190191...2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