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回九零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怀愫
这样才哄着冯兰用的防晒霜,还让她到冬天多炖银耳汤喝,面膜护肤品也用起来,这才慢慢白回来。
光是吃苦这一条,林文俪就受不了。
“那你妹妹怎么办?她日子不过了?”夏秀珍叹了又叹,“你现在这么好,帮帮你妹妹,不是应该的嘛。”
“她自己找工作。”
“你怎么这么独呢!”
林文珺握着听筒,突然间看向宁宁,宁宁感觉到妈妈的视线,歪头看妈妈。
这个“独”林文珺说了江宁好多年,从她二十多岁说到快三十,说到林文珺终于看清楚母亲和妹妹的嘴脸。
她吸口气:“过完年,你跟我爸,想不想出去旅游?”林文珺活学活用,有这事吊在前面,回家过年,老两口也不会多说什么。
夏秀珍怔住了:“那……那我问问你爸爸。”
怎么也说不动女儿,夏秀珍唉声叹气把电话挂了,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事似的,低头跟丈夫说:“文珺不同意。”
林齐盛哼一声:“我早跟你说了,她啊,没良心。”
但夏秀珍下一句话就把林齐盛给堵住了:“她问,我们俩过完年想不想出去旅游?”
第133章 跟姐姐一起罚站。……
林文珺不想大费唇舌, 她的时间根本都不够用,不想再一次浪费在没用的事情上。她宁愿花小钱买清净。
一招奏效,自从她说完旅游的话之后, 夏秀珍再给她打电话过来, 都问旅游的事,她跟林齐盛商量过了, 想去西安, 看看兵马俑。
“咱们想带宁宁一块去。”老两口还是想着外孙女,“这放假回来就住几天,我们想她了。”
“她得到放假才有空,你们暑假再出玩就好了。”这都不是一根萝卜,两根萝卜吊在前面, 夏秀珍更不好再使出哭诉这招。
“那好, 我跟爸爸春天去一个地方,夏天再去一个地方。”
只要他们不多事, 一年四季都去玩, 林文珺也不在乎,她还说呢:“你跟爸也辛苦一辈子了,好好玩一玩, 年纪大了, 火车都不给坐了。”
夏秀珍觉得有道理,她现在都六十出头了, 老头子年纪更大,不趁现在还走得动的时候,多出去玩一玩,等以后走不动,那就只能在家看电视。
林文珺没想到, 她这一个主意,侧面解救了冯兰。
冯兰打电话来:“真是阿弥陀佛,妈只要一看见我,就逮着我说个不停,还让我先把文俪搞进公司来,你就算知道了,也不能赶人走。”
冯兰咬牙顶住婆婆的压力:“妈,文珺不说话,我不能同意的。”但大家都就住在一个区,路上远远看见了,她只好骑着自行车绕远路。
夏秀珍本来在小菜场等着,堵不到冯兰就堵儿子,后来干脆到家里去。
堵不到儿媳妇,她就堵儿子,林卫东和冯兰已经带着女儿到小面馆里吃了好几顿晚饭了。夏秀珍堵人不能超过饭点,饭点之前得回去给林齐盛做饭。
要不然老头子下棋回来没饭吃,要发驴脾气的。
治驴脾气,可不就得胡萝卜嘛。
冯兰听了就笑:“你这,说得也太准了!”这也就是当女儿的能说,当儿媳妇的那可一句都不敢提,哪怕在林卫东面前,冯兰也绝不说一丁点不好。
现在夏秀珍可忙了,她想好了春天要去旅游的,去旅游就要做两身新衣服,她还想去乾泰祥做两身衣裳。
她看过料子,又舍不得工费,想到冯兰会做衣服,想让她给做。
冯兰哪有这功夫,她笑眯眯说:“妈,这么好的料子,还得老师傅来做才不可惜,这样吧,文珺出旅费,我给你和爸都做一身衣裳,再给你们点,路上用。”
夏秀珍笑得合不拢嘴,她就愿意让人知道儿女孝顺,有钱!
她本来就偏心林文俪,现在小女儿日子不好过,还特意跟她说:“他们都给了,你跟何原就别给了。”
林文俪本来就争强,她后来当着冯兰的面说:“大嫂给了多少?我也照着给吧。”
冯兰给了五百块,足够老两口一路的吃用了,林文俪一听,觉得这也太多了,但她咬牙也掏了出来。
至于后面老太太还没还,冯兰也不打听,她们俩也不会告诉她。
夏秀珍还怕林文珺后悔,跟老邻居搓麻将的时候,把女儿给钱让她春天去旅游事全散播出去了。
人人都说,林家的儿女孝顺,知道对老人好。
夏秀珍一高兴,把另外三个人的麻将台位费都给掏了。
其中一个知根知底的老邻居讲:“秀珍啊,你真是苦出来了。”
当年夏秀珍那个日子,谁看了不说一声苦啊,她是诚心感慨,但夏秀珍觉得被揭了老底,戳了伤疤,连着两三天再打麻将搭台子,都不叫她!
这些事光听冯兰转述,林文珺就笑得不行,笑完了说正事:“油画丝巾那个广告送去参赛了,国画丝巾得再多出几种款式,我们还上电视购物。”
丝巾一开始爆了,之后细水长流,一直都没断过。
林文珺知道这才是电视购物的第一波红利,她还想吃下第二波红利。
“我知道,我一直盯着工厂,那个茶具出样品了,这两天我就邮过去,上回说的那个紫砂壶,宜厂那边厂里也通知我了,咱们要不要去看一看?”
礼品生意就是琐碎,有时候还要赶风潮。
去年一部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大火特火,最后一个故事说的是紫砂鸣冤,紫砂茶壶一下就火起来了。
提出紫砂茶壶礼盒搭配碧螺春茶叶的客户越来越多。
中档和高档礼盒都有提供,中档礼盒里是机器壶,高档礼盒全是手工壶,手工壶的器型不同,开价是中档的两倍。
配上原来公司的茶叶,销得很好,都不够卖的。
宋爽说:“原来这也能带动咱们的社盒生意啊!”她学到了,每到午休就带着她的小徒弟徐晓晓,一起在会议室里面看电视。
新闻,热播电视连续剧,都有可能影响到公司未来的产品开发。
林文珺去宜兴两天,照样把家扔给江烨,江烨一回生二回熟,随口答应:“知道了。”
江宁一听妈妈又要出差,让爸爸管她,简直眉毛都要飞起来了!她不想学芭蕾舞了,芭蕾舞太疼了。
下腰绷脚,去年老师的要求还挺简单的,今年换了个老师突然就严厉起来,每周的课都要她一个个开胯压腿。
江宁每次都疼得眼泪汪汪。
而且这个新老师还特别凶,每次上课班里都哭声一片,江宁不喜欢这个新老师!
她想转学民族舞,偶尔路过民族舞教室,她们穿的衣服可漂亮了~
但江宁有点不敢说,妈妈还带她去看过芭蕾舞大赛呢,那个票老贵了,而且学费也贵,她想先跟爸爸商量。
林文珺一看女儿眉飞色舞,晓得她心里在打鬼主意,她扫了江宁一眼。
一眼就把江宁看老实了,但她的老实只维持到妈妈走出门。
妈妈一走,她立刻抱住爸爸的脖子,江宁发现了,外公吃对这个最没办法,爸爸也没办法。
“爸爸~”
江烨哼哼一笑:“你要干嘛?”
“芭蕾舞太疼了,我想转学民族舞,行吗?”
江烨皱皱眉头,当时他根本不同意女儿去学跳舞,跳舞!正经家里哪个人送女儿去学跳舞啊?
老婆骂他封建老土,硬拉着他看过一次芭蕾舞比赛,再接送过江宁几次,都是家庭条件好的,才会送女儿去学这些。
“哦,你不敢跟你妈说,让我来替你挨骂啊?”
江宁以为爸爸不同意,她叹口气。
第二天江烨送她去练舞,这次他没送到校门口就走,他一直送到教室,看见那芭蕾舞蹈老师给孩子开胯。
那个女孩当场就疼哭了。
“回家又没练功!”“一个个的,让你们回去练都不回去练习!”“你怎么重了?快过年了,过完年回来,别让我看见你们胖起来啊。”
江烨看见女儿缩在一边,频频看向他,还没轮到她呢,她已经准备要哭了。
江宁本来预备哭鼻子,突然看见爸爸在教室外面冲她招手,她犹豫了一下下,沿着教室溜出去了。





重回九零 第118节
老师虽然看见了,但看看外面家长在点头微笑,还以为是有什么事儿找江宁,根本没拦着。
“你妈真是的,让你学的这什么东西!”江烨牵着江宁就去转班。
等林文珺回来,已经成了事实,江宁坦白也没能从宽。
她贴墙壁站着,林文珺坐在沙发上训她:“是不是你自己要学的舞蹈?学的时候是不是说好了,要学就要坚持?”
江宁抬不起头来,眼泪滚滚掉下来,圆圆看见妈妈骂姐姐,一点点挪过来,她小脸懵着,跟姐姐一起罚站。
看妈妈这么凶,圆圆的脸渐渐皱起来,叽里咕噜说了一长串什么,好像是在帮姐姐的忙。
林文珺看看圆圆,几乎要笑出来,她清清喉咙屏住,但还是缓和了脸色:“你不想学芭蕾想学民族舞,为什么没告诉妈妈?”
江宁也不知道爸爸这么速度啊!
她本来是想告诉爸爸,让爸爸跟她打配合,结果爸爸直接就带她去转班了,连民族舞的练功服都买好了。
事到如今,江宁只好硬着头皮点头。
林文珺缓口气:“那好,但下不为例,这次不许你再半途而废了。”
训完女儿,骂江烨:“你怎么回事,惯得她,她说不想学就学啦?”
“本来就是兴趣爱好,她不想学就不学了,有什么关系。”江烨根本不觉得自己这是惯孩子,他说完还说,“哎,你那个紫砂壶的礼盒,给我留十个。”
哪有因为老师严格就不让学的家长?
“没有!”她扭头回房了。
江宁是后来才知道,原来跳民族舞也要开胯。
第134章 老陈醋 这件事,江烨是怎么知道?……
江宁每天要练字、弹琴、跳绳, 还要练表演班的台词,跟着老师学贯口,每天在家里背“红丸子白丸子四喜丸子”。
江宁不懂为什么吃这么多丸子, 丸子是什么?小汤团吗?
还要练舞蹈的基本功, 这还是课外活动,她还有课外作业, 《一课一练》语数外三本, 简直是这世上最辛苦的小学生。
期末考试的语文作文写《我是___》,这是齐老师教过的半命题作文,给了他们一小段,让他们学着仿写。
要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大家都写我是小草, 我是云朵。
江宁写《我是“陀螺”》, 写她一个“小陀螺”的一天,从清晨起床陀螺就开始转动, 一直到晚上陀螺才停下。
江宁写着写着, 想到爸爸妈妈也是这样,每天都不停转,非常辛苦。
齐老师给了她高分, 江宁的作文一向拿高分的, 但这次的评语很长,齐老师夸她写的生动, 还有反思,和立意升华。
而且这还是在考试的时候写的,临场发挥,齐老师选这一篇最佳。
林文珺看了作文,她问:“宁宁, 你觉得这些做不完了吗?”
练字四十分钟,弹琴一个小时,跳绳算是运动二十分钟,课外练习每天一卷,还有作业,林文珺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对江宁太严格了。
她得跟女儿谈明白,她不要求江宁一定要在这上面有发展,拿奖比赛什么的,江宁也没到这个水平,但她希望女儿学会坚持。
“跳舞能锻炼你的形体,你看,你两个老师是不是都体态都很美?你不想长大了像她们一样吗?”
江宁正在看电视,她寒假的时候每天可以多看一小时电视:“这是作文啊!写作文当然要夸张啦!”
她看一眼妈妈,妈妈连这都不知道。
林文珺敲了下女儿的头,转身叮嘱陈姐:“明天让阿姨买好点的牛肉,再买点鸡翅膀,炒个黑椒牛柳,再做个可乐鸡翅。”
江宁听见了,她举起双手“哦耶”一声,圆圆挨着姐姐坐,也举起她的胖胳膊“哦耶”。
紫砂壶礼盒销量不错,本来没有需求的客户,在收到礼盒样品之后,也觉得东西不错,下单订购了一批。
中档礼盒比高档礼盒卖得好,销量四倍多,机器壶价格不贵,产量也跟得上,搭配两罐茶叶,还有两种颜色可以选。
这个礼盒,做成深色调中国风的,更符合客户的审美。
但高档礼盒利润更厚,林文珺要求每只手工壶都要拍照片,出一张作品证明。
小吕问:“经理,咱们请的师傅很有名气吗?”那怎么还这么便宜?要真能上价格的,不该便宜啊。
真要这样,小吕自己也想买一把来收藏,以后肯定能升值啊!
林文珺笑了:“不用有名气,显得有名气就行了。你要真想收藏,你自己去找名师做一把。”
这一波紫砂热的风,吹了很久都没散,不是名师名壶炒不出价格,送礼讲究的是体面,显得高大上就行了。
再说,她们确实请了有几十年经验的老师傅,每把手工壶都是独一无二的。
公司还接到一个大订单,是个房地产开发公司,要开新楼盘了,来订制送给客户的礼品。林文珺亲自接待的,对方到公司来看了一圈。
看到墙上挂着的各种海报,和展柜里展出的各种礼品,很爽快就签了约。
对方指明,要钟女士设计的包装,和新出的紫砂壶礼盒。
林文珺这下懂了:"你们是看过我们给银行设计的礼品吧?"
开发商也是银行的大客户。
签完约拿了头款定金,她亲自送客户到电梯口,对方走的时候才说:“其实你们公司,我是很熟悉的。”
电视购物广告和出租车营销大闸蟹,非常成功的两个案例。
“林经理,花小钱办大事,了不起的。”
林文珺回家,提起自己签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大单子,签下来当天,全公司出去搓了一顿好的。
她一说名字,江宁脱口而出:“7878奖平方!”
《智力大冲浪》现在每周都做这个节目,奖品是一套78平方的房子,本来没有名气的楼盘,一下子就被海市人民熟知。
一夜打响名号。
好多选手一起打擂台,江宁头头是道:“第一名是房子,第二名是购房抵用券,能抵两万块呢。”
怪不得对方会夸奖珺宁的营销,原来他们的营销力度这么大。
拿出一套房子,吸引了全市的注意力,报纸上还连篇报道,深入采访每个参赛者,现在大家都在押大热门了。
江烨也买了二十套紫砂壶送人,林文珺给他打了个九折,江烨啧一声,跟女儿讲:“你看看,你妈是不是财迷。”
江宁虽然跟爸爸也好,但她还是选妈妈,她替妈妈解释:“妈妈跟爸爸是在做生意。”
圆圆坐在姐姐身前,江宁用两条腿框住圆圆,咕隆咚继续叽里咕噜,但这次她说清楚了“妈妈”“爸爸”“做生意”。
江宁摸摸妹妹的头,教她玩小猫钓鱼。
电动转盘一开,小鱼就一个个张开嘴,江宁握着妹妹手拿住钓竿,趁着鱼张嘴的时候,一下把鱼吸上来。
“一条鱼,两条鱼。”
圆圆学会了,鱼是一条一条的,但她说出来的却是:“一叼鱼。”
“条!”江宁大声。
“叼!”圆圆也大声。
宁宁想纠正妹妹,但圆圆也没说错,方言里确实是这个音,她捋捋圆圆头上两根“天线”:“你到底是小聪明,还是小笨蛋?”
江烨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到餐桌边,坐到老婆身边说:“前两天,你妹妹给我打了个电话。”
林文珺在算帐,这次过年回去,得把房子买了,她跟江烨都太忙了,拖着拖着竟然要拖过年了。
闻言握着笔看向江烨:“她说什么了?”
“还能说什么,让我帮帮忙,给她找个工作。”江烨随手拿起桌上的水果,削好的梨子,用水果叉叉着。
他连嚼两块:“这梨水还挺多。”
“你怎么说的?替她找人了?”
林文俪一开始是想找姐夫,帮帮她的忙,就让她去姐姐公司里面做,这事儿江烨可不敢答应,但找工作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我把她介绍到朋友那儿去了。”钱是不多,但工作清闲。
这回没像原来一样跑到海市来,林文珺看看江烨,想说他这就是多管闲事,林文俪根本干不长。
也行,帮过这一次,她干不长,可不能怪别人。
林文珺有点好奇:“何原没给你打电话?”两个连襟,过年见面说得热闹,但其实关系一直不好。
江烨看不上何原啃老靠爸妈,何原以前也瞧不上江烨不着调。
“没有。”一口一块梨,江烨突然说,“以前,你不是还跟他相过亲嘛。”
林文珺一下愣住了,江烨怎么知道的?
她跟何原是被人介绍着见过面。
差不多到了年纪,家里就开始张罗着相亲,夏秀珍那几个老姐妹,七绕八拐牵到了何原。
何原长相上是差点,但他是长子,家里条件很好,父亲有官职,还不是共字头,是国字头。
两人约在公园凉亭里面见一见,林文珺隐约记得是个大夏天。
她根本不想去相亲,但没办法,不去相亲,夏秀珍就天天念,有时候还要骂:“你都多大了,还要赖在家里啊?”
儿子结婚欠的帐都补上了,夏秀珍就想把女儿嫁出去。
林文珺去是去了,不是一个人去的,那会儿林文俪还在乡下小学当老师,暑假放假前辞职不干了,反正闲着也是闲,她陪姐姐一起去的。
何原一下就看中了林文俪,又买汽水又买奶油雪糕,那时候奶油雪糕好像是一毛钱,林文俪吃完一根,他一根就买上了。
所以姐妹俩虽然差着两岁,但林文俪结婚早,生孩子也早。
好在她们俩是一起去的,别人也不知道究竟是相的哪一个,夏秀珍还笑呢,跟林文珺说:“你看,不是妈不偏你,条件好的也介绍给你了,你妹妹就是运气比你好。”
林文珺根本没当一回事,她本来就不想相亲,也根本没看中何原。
那会儿巩汉林还没上春晚,要是上过春晚,林文珺一看见何原,估计原地就忍不住要笑,简直活脱似像。
后来跟江烨倒不是相亲,是在朋友家里认识的。
这件事,江烨是怎么知道?
“你怎么知道的?”总不会是林文俪说的,她说这干嘛?




重回九零 第119节
江烨还故作神秘,最后吃了块梨,看了老婆一眼:“你管谁说的,反正我知道。”
他站起来就往卧室走,林文珺看看他,刚想吃块梨消消火,盘子都空了,只留两根水果叉。
林文珺干脆不问,但她越不问,江烨自己越要说。
“哎,你不想知道啊?”
“不想。”她有一门考试,期末没过,寒假里要去重考,正在重背笔记。
江烨又啧一声:“我又没说你。”他嘿笑一声,“是何原自己说的。”何原爱喝酒,喝了就爱乱说话,他儿子周岁的时候请大家吃饭,喝多了告诉江烨的。
小伟都十二岁了!
“你……你这个人,是不是有病?”林文珺简直不能理解,她白了江烨一眼,不折不扣神经病,十三点!
老婆虽没讲出来,但江烨是懂这个眼神的,他还挺得意,瞥她一眼,往床上一躺。
第二天早上全家吃萝卜丝肉的饺子,圆圆的碗里盛了两个白胖饺子,她用儿童叉啃得津津有味。
每人面前都有一小碟醋,只有江烨面前,放了半碗。
“爸爸怎么这么多醋?”江宁不解。
“你爸爱吃醋。”半碗镇江醋,足够他喝了。
第135章 “女孩子上不了族谱……
江烨这两天, 有点不大对劲。
他在家时不时就接到电话,接电话没什么奇怪的,两人只要在家, 手机就没有安静过。不是你的响, 就是我的响。
一样用的是摩托罗拉翻盖机,音乐铃声都一样, 一边一个床头柜, 常年插着充电器,江烨还有好几次拿错了电话的,后来林文珺就在手机上贴了一张兔子头贴纸。
他这两天,他打电话有些避着林文珺,时常“嗯嗯”“好好好”“回去见”之类的, 都是他平时应酬常说的话。
那就更不该避着人说了, 林文珺一眼就觉得他不对劲,问他:“怎么了?工地上的事儿?”
“没什么。”江烨看她一眼, “就是老家村里的大伯, 问我过年回不回去。”
这就更奇怪了,不说江烨,江连清都跟他亲哥没什么联系。
也没别的原因, 江连清年轻的时候下牛棚, 同村人没几个对他手下留情的,连自己的亲哥哥也跟他“划清界限”, 断绝关系。
要不然那几年,江烨的亲妈也不会过得那么苦。
谁也不敢伸手啊,万一一起拎出去斗呢。
几十斤的板子,上面写着“罪状”,挂在脖子上游村。厚道些的, 上面用布带绷,就算是布条的,一圈下来也能勒出红印子。
江连清那会儿,用的是铁丝,嵌在后脖子肉上,走完一圈,鲜血淋淋。
从那之后,江连清跟自己的亲兄长绝少往过。
1...5758596061...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