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怀愫
几年前来的时候,这里还都是那种土房子,一下雨就又湿又泥,现在村里也有盖起平房的了。
江宁扒在车窗上,她早就不记得小时候来过,指着银白色的旗杆问:“妈妈,那里是学校吗?”有升国旗的地方,肯定是学校。
林文珺看了一眼矮房子,江烨先说:“是,爸爸以前就在这个小学读书。”
“哇!”江宁问,“我能去看看吗?”
“马上就到大伯家了,以后带你去看。”现在都已经是改建过的,新校舍比以前的破墙好得多了,连操场也是水泥地的。
小汽车一进村,许多人都在看,停在江家门口,大家就都知道了,这是江连清的儿子回来了。
去年迁坟,办的那个热闹,村里有自己去帮忙的,一人给了一条烟呢!
江烨停下车,打开后备厢,拿出带的东西,大步迈进去了。
江宁紧紧牵着妈妈的手,这里她一点也不认识,跟城里的街道不一样,林文珺说:“你跟着妈妈,这里有井台的,当心掉下去。”
这下江宁更不敢离开妈妈身边,林文珺带她走进去。
江烨大伯家里已经坐着很多多人,院子里支起圆桌,里面摆一桌,外面摆一桌。陆陆续续来了很多人,不认识的亲戚们,过来摸摸江宁的脸。
江宁忍耐着!她不喜欢这里,黑乎乎的,也不喜欢被不认识的人摸脸,但她知道不能发脾气,不能让爸爸妈妈“丢面子”。
林文珺今天出门的时候,打扮得跟平时不一样。她画着比平时要浓一点妆,头发还用卷子卷过,厚大衣,里面穿阔腿裤。
现在阔腿裤正流行呢。
江烨发了圈香烟,又散了一圈名片,笑眯眯跟人打招呼。
林文珺也笑,她打开包“咔哒”一声,拿出名片夹。
“小江老婆自己开公司啊?”其中一个认识江烨的问,礼品公司,还有两个地址,总公司在海市,分公司在苏城。
名片后面还有经营范围。
江大伯看林文珺的眼光不同了。
“那是她自己这的生意,我可不插手的。”江烨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脸上都是笑,觉得自己老婆,跟人家的老婆,不一样。
林文珺瞥他一眼,就让他得意。
她指挥江烨:“车上的礼品盒你怎么没拿下来,我送给大伯大伯母的,都是我自己公司的产品。”
江烨知道她就是故意的,刚刚不说,他只好站起来,跑到车边。
一圈孩子正围着车子往里看呢,看见江烨过来,都散到一边,等江烨走了,就又围上去。
茶叶紫砂壶,还有一条丝绸围巾,江大伯看林文珺目光,从第一种不同,变成第二种不同。
等到开饭了,女人和孩子自觉去坐另一桌。江大伯把林文珺请到这桌来,她突然变成了有“发言权”的女人。
江烨早早就坐上去了,他旁边是个半长头发的“艺术家”,江烨跟人家聊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林文珺这下懂了,他跑回村来,不是为了捐钱修祠堂,他是想认识这个人。
等到热菜上第二轮的时候,那个“艺术家”已经喝得脸上发红,江烨说:“不怕,我们俩喝,我老婆会开车。”
到第三轮,那“艺术家”说:“我要见我哥,还得我哥的秘书安排日程,我的电话打过去,也是秘书接。”
江烨手上那杯酒,喝得就慢下来了,搞了半天,原来他也见不着他哥呀。
江大伯站起来了:“今天大家来,就是一起讨论讨论重修祠堂的事情,族谱呢也好多年没修了。”
江烨意兴阑珊,旁边那个长发艺术家,已经晕陶陶的,接不上话了。
村长也站起来,话说了一箩筐,等大家表态。
林文珺先开口:“我跟江烨商量过了,一样是捐钱,我们打算把钱捐给江烨的母校,给孩子们添些体育设施和图书什么的。”
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长大了,别跟他们的父辈一样。
第138章 造福乡里 妹妹不是小笨蛋。
反正这钱逃不掉, 捐学校不比盖祠堂好千百倍?
江烨笑着点头,什么时候就商量好了?她连说都没说一声!
但老婆话都说出去了,他肯定不能当众拆台, 于是就笑:“是, 我们商量过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嘛。”
他说完看了林文珺一眼。
她刚刚那句话的意思, 可不是捐钱, 是直接捐东西。
林文珺一开始想的就是直接捐物,她从去年开始资助几个贫困生,除了每年两百块钱,她一开始还想多捐助一些生活费。
改善她们几个的生活条件之类的,但基金会对接的支教老师告诉她, 最好是能送东西, 换不了钱的,女孩子用的。
比如衣服鞋子, 江宁穿的那些不合适, 漂亮是漂亮,但没那么结实。她们需要耐用的,能穿很久的。
江大伯和村长压根没想到这一出, 村长连那个南宋画家的老祖宗, 都还没能提到一嘴呢,怎么就把整个节奏打乱了?
村里什么人说话声音响, 有钱的,有权的,有名气的。
村长是有权,小学校长有名气,他都当了几十年的校长了, 江烨读书那时候,他就是校长。
那会儿只知道这个孩子皮啊,下河摸鱼上树打鸟,什么淘气的事儿没干过,怎么也没想到,竟然还混成老板了。
林文珺说完,小学校长先笑:“好事啊,好事。”
村里的小学校舍刚翻新过,设施之类的得等上面拨款再慢慢添置,江浙一带已经算是富裕的,但也不可能每个学校要什么,立刻就能发下来。
民间捐助好啊,而且还是成功人士回来捐助母校,对孩子们有鼓励教育的意义。
老校长笑眯眯的,他都听见了,村长要是说别的,他第一个不同意。
哪家孩子不读书呢?
江烨这么大一只肥羊,没能薅着羊毛,接下来就是一百两百的,还有五十二十的。江大伯看看江烨,他还没开口呢,林文珺的目光就看过去。
江大伯一辈子没出过村,哪见过这么厉害的女人,看她这样子就知道不好惹,肯定就是电视里拍的那个“女强人”。
林文珺不光说,她把想捐点什么,告诉村长了。
篮球筐、篮球、乒乓球,问清楚小学有几个班之后,她还想捐赠几台投影仪,现在老式的那种投影仪。
得拉块幕布,幻灯片放在上面,投到白布上。
江烨这个人,傻大方的时候是大方,但他也抠门,捐了一笔,他就不肯再捐第二次,顶多凑个数,修祠堂别家出二百,他出个五百。
江烨凑近了问她:“你怎么想到这个了?”
“不好吗?再拍点照片,给你发个锦旗。”
江烨是尝过这种甜头的,他后来也琢磨过味儿来了,王志国说的那个造桥的工程,本来上面也要找他。
他连着两年上过新闻,市里一有什么安全培训,农民工和乐的拍摄,先想到的就是打电话给他,他工地上这些都是现成的。
江烨看了眼已经喝高了的“艺术家”,跟老校长说:“您看,要不然请个名人给学校题字吧。”
“艺术家”的母校是这里,他哥也一样啊。
要不是乡村小学的教育启蒙,他哥能考到北京?当官的两袖清风,不能捐钱,那就题字嘛,以乡亲们的名义,要个题字。
重回九零 第122节
说出去,他跟谁是同姓同宗,还是校友,这些已然是谈资了。
江宁很快跟几个女孩玩在一起,有个女孩问她:“你妈妈是不是大老板?”
江宁想了想,好像一直有人说爸爸是老板,但也不是大老板,她摇头:“不是,我妈妈是经理。”
这词儿对村里女孩来说很新鲜,让她们觉得“经理”比大老板还要威风。
“妈妈!”江宁跑到妈妈身边,“还有糖吗?”她出门的时候带了挺多糖的,都分光啦,说完就去掏妈妈的口袋。
果然有巧克力,转身继续分给小伙伴。
几个女孩叫来家里养的狗,让江宁摸摸黄狗的耳朵:“你别怕,它不咬人的。”吃了江宁的巧克力,还把大黄狗下的崽儿抱来给她摸。
大狗的毛还有些脏,小奶狗软软的,江宁很小心的摸它:“它叫什么名字啊?”
江宁简直羡慕极了!她家里只有妹妹,没有小狗,这里家家户户都有狗!
“狗有什么呀,我家还有羊呢。”江宁立刻抛下小狗去看小羊,那些羊不像动物园里那样关起来,它们就靠在房子边,很温顺的样子。
“咩~”江宁叫一声。
“咩~”所有的羊都叫起来。
太有意思了,江宁不想要小狗了,她想养只小羊,她以前只在图画书上看过海蒂的小羊羔。
她马上找爸爸,这种出格的愿望,爸爸会满足她。
“行啊!”江烨摸摸女儿的头,“你挑一只,就养在村里,明年过年的时候,你就能吃到羊肉了。”
江宁的眼睛瞬间瞪大,她才不是想吃羊肉呢!
“我不吃小羊。”
“那你在家不是还吃羊肉煲了?你不是特别喜欢羊羔肉吗?”藏书羊肉,哪年不吃啊,每年一到冬天,江烨就会从苏城带回家。
特别是水晶羊羔肉,一年比一年贵,肉冻和羊肉夹杂,切成厚厚的一片片,江宁可喜欢吃了。
“不许跟孩子乱说话。”林文珺横了江烨一眼,江宁懵了,她坐在妈妈身边,也不去看小羊也不去看小狗。
回去的路上还愁苦着脸,觉得自己吃了很多海蒂的小羊羔。
江烨半醉,靠在后车座,他给“艺术家”出主意,他有别的事呢,他哥是不接他的电话,但给母校题字,这事儿不能不接吧。
为什么不接电话,这事儿江烨也猜得出来,这个“艺术家”打着哥哥的名号在卖字卖画,还美其名是艺术交流。
字画这东西,那什么价都有,不识货的分文不值,识货的一个字大几千。
靠着他哥,他在海市房子车子都买齐了。
林文珺看江烨那样子,讽刺他:“你们村里还有能人啊?我还以为这地方的仙气儿全给你一个人占了呢。”
“修祠堂,哼哼,你爸都想开了,你还想不开这个?”
“我告诉你啊,你可千万别买不值钱的画回来!”
江烨喝了酒,别说听两句讽刺,现在说他什么,他都不生气。
开车到老丈人家楼下,他比谁都跑得快,几步上楼,看见夏秀珍就给了个大红包,然后一把抱起圆圆。
圆圆一直挺乖的,爸爸妈妈姐姐都不见了,她没有立刻就哭,她先满屋子找。
夏秀珍和林齐盛还以为她跟江宁一个性格,江宁从小到大就难哄,而且你还不能骗她,如果发现她被骗,她就更难哄。
结果圆圆委委屈屈哭了两声,夏秀珍把江宁小时候的照片一拿出来:“姐姐在这里。”
圆圆果然在照片上看到姐姐,她不哭了。
夏秀珍问她:“这是谁?”
“是妈妈。”
“这是谁?”夏秀珍又翻一张,指着江宁两岁多三岁的照片。
“是圆圆!”圆圆一边说,一边用小手拍拍自己,她一口咬定这是她自己,夏秀珍也不纠正她,只要她乖点,别闹就好了。
林齐盛松了口气:“还好不像她姐姐。”江宁这么丁点儿大的时候,发起脾气来,他脑袋上那点白头发都差点被揪掉。
江烨给了个红包,还笑嘻嘻的,一把抱起圆圆,圆圆看见爸爸整个脸通红,吓得一下哭起来:“我要妈妈!”
这四个字,说得十分清晰。
看到妈妈,圆圆把小脸趴在妈妈肩上,身体一抽一抽的。江宁凑过去看妹妹,好像发现了新大陆那样,压低声音:“妈妈,她是在假哭!”
原来妹妹也不是小笨蛋嘛。
圆圆听懂了,她赶紧把脸埋起来,林文珺拍拍她的屁股,她这才撑起来,对妈妈姐姐眨眼睛,笑了。
接下来好几天好江宁都不肯再吃羊肉了,连年夜饭上的羊肉都没吃,夹到她碗里,也不碰。
一边看别人吃,一边咽口水。
林文珺说:“你没吃海蒂的小羊啊,海蒂不是在阿尔卑斯山吗?离得十万八千里呢。”
江宁觉得有道理,小羊又不是西天取经,能从阿尔卑斯山跑到这里,她又开始吃羊肉了。
江烨提都没提一句捐祠堂,他觉得捐小学这个主意特别好。
林文珺想了想,大概明白过来,上辈子捐祠堂的时候,江连清已经病得快不行了,江烨可能是想在村里留下他的名字。
现在不一样,江连清的病情一直控制得不错,江烨就把这个当成拉关系的办法,关系拉到了,一样捐钱,还不如捐给小学。
捐小学,才算是造福乡里!
第139章 拉不动 咱们的螃蟹还卖得掉吗?……
今年过年, 江烨那几个姐夫,没一个敢在林文珺面前说出格的话了。
王金龙那是本来就不敢,连甘跃进也不说了, 去年过年买的那套三十多平的小房子, 一年里就涨了三千块。
跟海市的房子比,涨得当然不算多, 但那套是老公房, 买来才两万,一下涨了三千!甘跃进当然高兴。
他还给林文珺敬酒:“弟妹!来来来,我得敬敬你!”
林文珺笑着接了:“不客气。”
江烨看了她一眼,嗬,她还真是不客气。
其实林文珺约莫是知道哪块的房子将来会拆迁的, 但一是她上辈子长年不住在苏城, 什么时候拆什么时候建的,她不清楚时间线。
二是万一在甘玲十八岁之前拆迁, 钱也落不到甘玲手里, 这块饼越是大,想要的人越是多,她只想给玲玲一个将来的保障, 让她能安稳。
“玲玲来。”林文珺招招手, “舅妈给你买了条裙子。”
上辈子越到后来,关系越淡, 江烨还怪过林文珺,说是他们家亲戚不和睦,那都是林文珺不贤惠。
江惠娟连她儿子的结婚请柬上,都能只请江烨一个人,没有“全家”, 只有江烨,她还妄想林文珺拿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
林文俪和夏秀珍从她手里面抠钱,那也是摆出一张温情面孔的,她江惠娟想软饭硬吃,做什么梦?
只有玲玲每年给她打电话拜年,问候她身体好不好。
甘玲没想到她有礼物,她把裙子拿给妈妈看:“谢谢舅妈。”
江惠锦帮着烧水倒茶,忙得团团转,江惠洁悄悄告诉林文珺:“三姐下岗了。”
去年暑假的时候,厂子停工,到年前批次下岗,江惠锦就在名单里。这还是活动过的,整个厂子不行了,早点下岗,能拿点职工安置。
后来那几批,连这个钱都拿不出来了。
怪不得甘跃进对江惠锦的态度更差了,甘玲也不如去年活泼。林文珺问:“不是有套房吗?租金三姐没拿着?”
那地方虽然是老公房,但地段很好,菜场学校都很近,苏城现在外来流动人口不多,租房市场并不活跃,那一块也还是能租掉的。
如果买的时候图房子新一些,买到刚建的小区去,可能买下来好久都租不掉。
“别提了,提起来我就生气。”江惠洁叹口气,自己家三姐是真没用,好好一套房子,明明租出去就有钱拿,结果让甘跃进的亲戚住着了。
“乡下来的亲戚,进城来摆小吃摊的,钱是不少挣,哪肯给租金啊。”
江惠锦问过一次,甘跃进说他们乡下就没这个规矩,跟兄弟借个房子住,还要给钱?
“我看到我三姐,真是头疼!”
江宁正搂着甘玲的头,两人靠在一起看《凤凰传说》,两姐妹一起选港姐,坏的那个江宁越看越眼熟。
“沈盈盈就是秦雨秋!”一帘幽梦里面,她也演坏人!
妈妈不许她看这个,但她偷偷看了,要不然去上学的时候,大家都看,她没看过,不就落伍了嘛。
叶蓓蓓说秦雨秋又美又会画画,紫菱的妈妈很凶很坏,秦雨秋和紫菱爸爸才是真心相爱的。
为了这个,江宁有一天没理叶蓓蓓。
江宁发现这个演员演了两个坏人,兴致勃勃告诉姐姐她的发现,甘玲不说话,江宁碰碰她的脸:“你怎么啦?生气啦?”
甘玲摇摇头,早上出门的时候,妈妈给爸爸做早饭,晚了一点,爸爸就把碗给砸了,汤汁流了一地。
妈妈还说“碎碎平安”。
江宁不知道玲玲姐姐为什么不高兴,她拿出她最喜欢的巧克力,她小时候爸爸从海市买的,比利时进口的!
一个个海螺贝壳的样子,她到现在还是很喜欢吃。
但妈妈只有过年的时候买,还跟她说:“这个太甜了,对牙不好,吃多了你又要用开塞露了,不是因为贵,妈妈才不给你买。”
江宁接受这个理由,但越少吃到,就越珍贵,她挑出一个巧克力小海马递给甘玲:“吃吧。”
但玲玲姐姐还是不高兴,这么一个巧克力要是给圆圆,她早就扭来扭去了。
“那我们等会儿放烟火好吗?”江宁继续问,甘玲知道妹妹是在哄她开心,她点点头,挤出个笑容。
江宁就以为她已经哄好了,奖励自己一只小海螺,啃着上面的螺纹。
晚上人散了,林文珺把这些告诉江烨,她觉得江烨还是该知道的:“要不然,给三姐找个工作吧。”
江烨扭头看她,林文珺自己的亲妹妹找工作,她都没管过,怎么轮到三姐她开口了?
“孩子太受罪了。”
“怎么了?打她了?”江烨声调一高,圆圆小脚一抖,半梦半醒,想撑开眼皮,被妈妈拍两下,就又睡着了。
“现在还没有。”江连清还活着呢,但那也是早晚的事儿。
重回九零 第123节
好好一套房明明在手里能拿租金,不论多少总算是收入,还能被甘家人占去。
江惠锦还觉得那家人挺不错的,回护甘跃进:“是懂道理的人,时不时就过来送点自己做的锅贴。”
那才几个钱?真要懂道理,多少该出点租金。
江烨皱皱眉头:“三姐也没跟我说,那我帮着找找吧。”
江烨一张嘴,确实有很多工作,但江惠锦不如林文俪,林文俪念到高中,江惠锦只有初中学历。
现在下岗的人渐渐多了,她能干的,别人也能干,除非能吃苦。
她还不愿意:“这种工作,太丢脸了。”
介绍了几个,她要么嫌离家远,要么嫌工作忙,都没下文。
江惠洁都生气了:“真不行,那就去读书嘛,就跟嫂嫂一样。”夜大电大自学考,都收初中学历的。
江惠锦又摇头:“我都多大年纪了,还读什么书啊,文珺比我小好几岁呢。”
上辈子过成那样,有一部分还真的得怪她自己。
林文珺想了半天说:“玲玲才多大呀,以后考初中上高中,都要填父母的职业,孩子填什么?”
这是林文珺上辈子就过不去的坎,江宁进初中的时候填表,在那张表上,偷偷写妈妈是爸爸公司的财务,反正是有工作的人。
江惠锦还是觉得这有没什么:“我们一个单位的,下岗多少人啊,大家都差不多。”有那种夫妻双职工都在一个单位的,还得选择下岗。
那不都是女的先下岗的多嘛?大家都还羡慕她丈夫捧了个铁饭碗呢。
甘跃进还觉得这是江烨夫妻俩看不起他,对江惠锦说:“怎么?我又不是养不起你了,还找什么工作?钱又少事又多,你就在家里照顾我跟玲玲就行了。”
江惠锦还挺高兴,觉得这是丈夫对她好呢。
林文珺摇摇头,她自己不愿意,没人能拉得动她。
她跟冯兰抽空去了一次蟹塘,这回是自己开车去的,小客车的路线她都记熟了,上车的时候林卫东还担心呢。
“要不然,我跟你们一起去吧。”
“不用,我们都熟了。”两个女人开车跑了趟阳澄,在车上冯兰还说,她也得学车,有车才方便。
冬天家家都要清塘,过年休息几天,但刘金平不休息,他还守在蟹塘边,跟林文珺说:“政府请来的什么人,大学里的,拿着张小纸条测什么hp值。”
他儿子在一边说:“ph值。”
“对对,就是这个值。”刘金平挺不以为然的,“要不要清塘那就看水面冒不冒泡泡嘛,冒泡就是老泥不行了。”
这还用测?他养了多少年的蟹,一眼就看得出来。
林文珺和冯兰就在塘边看了一会儿,要抽水抽泥,塘边脏乱得很,但这一塘塘可都是钱啊。
冬天的蟹塘,又是过年这几天,除了林文珺她们来了,给刘金平送点年礼年货之外,竟然还来了辆海市的车。
刘金平的儿子说:“都来好几回了,是个海市的食品公司吧,好像是跟乡政府在谈什么大生意。”
“多大的生意啊?”林文珺跟冯兰互望一眼。
“多少吨来着……”刘金平的儿子也是听乡政府里的老同学说过几句,“五十吨!”他光听就吓到了。
五十吨也正常,年年销出去这么多蟹呢,但一个地方公司能要五十吨,这生意能做得下去?
林文珺留了个心眼:“小刘,要不然麻烦你打听打听那个公司叫什么吧,你看咱们大有大做,小有小做,知道人家是什么公司的,才能知道人家打算怎么销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