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回九零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怀愫
这回不走高端路线了,目的就是要搞得热闹,她这几天已经请人发传单,还登了广告,跟超市也是互利互惠的。
这几天全公司的人都在准备螃蟹特卖会要用的东西。
小吕一直在留意新的出租车公司,去年六千做的广告,今年五万,明年涨得还要多,他觉得原来的出租车公司狮子大开口,想找个便宜些的。
还真被他查到了新开了一家:“就是规模小一点,您看呢。”
资料一拿过来,林文珺就笑了。
这就是后来占据海市一半市场的出租车公司,两年多前林文珺想找的就是这一家,它现在还被龙头老大们压在下面,很快就能发展腾飞。
原来它今年才刚刚起步,林文珺对小吕说:“交给你,你去谈,这一家,一定要谈下来。”
第170章 改姓和促销 里三层外三层,根本……
珺宁已经有办新品发布会的经验, 但在外面搞活动还是有不同难度的。
发布会虽然高端,有人数限制,公司十几个人服务六十人, 有什么问题都能及时反馈, 立刻解决。
超市外的特卖会无法确定到场人数,林文珺带着小吕和宋爽, 在周日人流量最大的时候去过几次, 预估了一下到时候大概会来多少人。
他们前期还发传单,把螃蟹特卖的宣传广告夹在卖场商品名录里。
写明了到场参与,抽奖送好礼。
还是那个办法,宣传广告上有五元优惠券,这东西在现在还是个新鲜玩意儿, 拿了宣传单的阿姨妈妈们, 全都不舍得扔,万一中秋用得上呢。
方案是在最大的卖场外面搞一个主要会场, 余下的超市门前设柜台。
田爱可是出了大力的, 她电话里跟林文珺说:“我给你找的都是去年中秋,营业额最好的几家门店。”
把她们集团下,全市所有的卖场超市, 去年的数据都调出来查了一遍。
其中有几个区的负责人她是比较熟的, 大家开口好说话,她来替林文珺牵线, 把这三天促销的合同签下来了。
“多谢你啦!大忙人什么时候能赏光吃饭?”
田爱笑了:“吃饭不必了,要约也得到年底了,我可能要出国考查一下,但我还真有件事情要麻烦你的。”
“什么事?”只要她能办的,不辞辛苦也要办。
田爱顿一顿:“我想给我儿子改姓田。”
原来离了婚, 孩子跟她,改姓也还得前夫同意。
她说完就冷笑了一声,前夫自从离婚就没给过抚养费,爷爷奶奶突然好像没了这个孙子,平时一个电话也没有,说到要改姓了,全家跳出来不同意。
“我根本没时间跟他耗。”就像田爱也没时间去要那每月一百多的抚养费一样,她的时间和精力远远比那一百块的抚养费贵多了。
田爱的妈妈还气呢:“哦,儿子不是他的?没有他一半啊?他就真的一分钱不给?你就该去要,哪怕要不到,也恶心恶心他,就许他这么恶心你?”
“我可没时间浪费在这种事情上。”有这水磨功夫,她宁肯全用在工作上面,多磨一磨大领导,说不定她那个电视购物的想法能落实的更快。
但办还是要办的,儿子从怀到生到养,她付出的精力最大,这几年也完全是她在养活。
为了以后读书,连学区房都早早安排好了,现在才知道当年林文珺劝她早点买房多正确,要不是林文珺替她跑前跑后,又包揽了装修。
光靠家里两个老人,田爱可能要等几年才能买房了。
现在那儿的房子,都涨到六千五一平了,她收入越高,还贷压力越小,可不得好好感谢林文珺。
“我想问问,你有没有熟人,能替我办了?”田爱根本不想跟前夫,和前夫的家人们见面,吵架一样撕扯孩子跟谁姓。
“我替你问一问,看看有没有办法。”林文珺答应下来,但这种事还得问江烨。
“她想把她儿子改成跟她姓?”
“是啊,自从离了婚就没再管过,人不重要,姓反而重要了?”林文珺还是无法理解,她上辈子也看过许多。
电视节目也好,她身边人也好,都有那种不顾人,只顾姓的。
上辈子江容就是后来改的姓,还是江烨支持小妹给女儿改姓的,那男的还想上门找江惠洁的麻烦呢。
但他手里都没有妻女当人质了,江烨哪还会手下留情,也不干什么,就花点小钱,找两个人进进出出跟着他。
吓得这人一天就撑不住了,他还想报警,但报警说什么呢?人家也没对他造成什么实质伤害。
后来还打电话给江惠洁:“反正是女儿,谁稀罕呢?”他还能再结婚,再生一个。
江烨打心底就瞧不起这种不养自己孩子的人,他这气其实有一半是因为江连清,但他嘴上是从不说的,也不许人戳破。
好像当面揭了他的短处一样。
“行,我找找人。”
江烨还真找到一个,专打这种官司的律师,多花点钱,他给你办得漂漂亮亮。
那个律师先是搜集证据,比如离婚快四年了,男方一分钱抚养费也没给过,再比如离婚的时候夫妻动过手,只要报警就有记录。
林文珺听了说:“只是这些,不够吧?”
江烨摆弄他那个鱼缸,他搞来一对儿民国的粉彩书画缸,原来是放在桌脚下插书画卷轴用的,一个用来插书画,一个他当鱼缸用。
画缸外面画着荷花水纹,摆在靠窗的位置,点缀些水草假山石,就等家里那只绿毛老乌龟回来了。
“别急嘛,这才哪到哪儿。”江烨这么说,“以前老房子的分割,孩子的户口落在哪儿,旧房子是不是要拆迁,只要想,就能挑刺。”
比如说孩子的户口明明在爷爷奶奶那儿挂了八年,听说拆迁就把他迁出去,以后只要拆迁,就能打官司。
目的也不是要补偿,是要让田爱的前夫,不得不同意儿子跟亲妈姓,就是磨嘛,反正田爱肯花钱。
再说了,田爱的前夫都已经再婚了,后面那个老婆也带着儿子,那个孩子也迁进老房子准备拿拆迁补偿款呢。
他后面那个老婆,巴不得前面那个亲生的最好别来往。
律师见惯了这种家庭纠纷,他找的突破口就是这个,先打电话假装找不到吴先生,希望对方传达一下田小姐想给儿子改姓的意愿。
那个女人心中警铃大作,回来就吵翻了天。
很快改姓的事儿就成了,田爱都没想到,她出国的签证还没办下来呢,儿子的姓就改好了,从此之后,跟那家人切割得干干净净。
等人老了,他现在是怎么付的抚养费,就让孩子怎么付赡养费,拖嘛。
“这回该我请你吃饭了,真是没想到,对付无赖就得用无赖的办法,不要脸皮!”田爱长吁口气,大人的事情,遭罪的都是小孩子。
“行啊,等你回来,你请我,我请你,我们多吃两顿。”林文珺正在开车,后备厢里放满了促销会要用的东西。
今年的中秋离国庆很近,国庆节是周四,放假一天。
二号周五正常上班,三四是周六周日又继续放假,五号中秋不在假期内。
活动日期就定在一二三,在两个节日之间。
公司雇了大学生来发传单,林文珺定制了一批螃蟹发箍,就是一个毛绒玩具螃蟹,趴在发箍上。
还给她们发背心,背心上印着螃蟹和电话号码。
最重要的一环,公司把那两位滑稽戏的演员请来了,一号和三号,当两天的活动主持人,这对他们这样有舞台表演经验的演员来说是小意思。
但做这种活动还是第一次,平时除了一些广告,就是圣诞元旦和新年活动,有的酒店会把他们请去当主持人,主要就是跟大家聊聊天。
彭导说的那个“不要小看本地演员的影响力”,还真被她说准了。
拿到传单的阿姨妈妈们,听说这两个演员要来,个个笑得像朵花:“真啊?那我们肯定要来的。”
现在新出来明星,阿姨妈妈们可认不全,要么刘德华蔡国庆,要么就是本地滑稽戏演员,谁家晚上吃饭不看《老娘舅》啊。
公司里的大家都有些紧张,今年这场活动是真的大投入了。
宋爽和徐晓晓盯主会场,连她们到了周日也主动加班,一起穿上背心,戴上螃蟹发箍,在卖场门口发传单。
林文珺笑了:“哪次不是大投放啊?”现在回想去年好像没投进去多少钱,其实去年这时候,他们也一样提心吊胆。
宋爽想了想:“也是,我们去年也在算,这投入太大,亏了怎么办。”





重回九零 第148节
每次活动都在算,但每次效果都不错,今年百年的销量还往上翻呢,百货柜台回馈说播完了那期《相约星期六》,来了好多人买丝巾。
全民八卦美女设计师与三号男嘉宾的故事,栏目组在后来的节目中还现场连线过三号男嘉宾,问他追没追到人,他说他还在努力中,希望他的努力能有成果。
反正全海市人民都知道了,连许言的爸爸妈妈也知道了。
小张摸摸脸:“要是早知道这么有效果,我也豁出去了,为了公司牺牲小我。”
“拉倒吧你,你要是上去,咱们公司的形象就全完了,丝巾销量肯定下滑!”
到了一号那天,江烨去看女儿汇报表演,还把陈姐和小佟也带上了,小佟全程替他们跟拍录像,陈姐照顾圆圆。
林文珺一早就冲向促销会最大的会场,数着进场人数,宋爽跟徐晓晓紧张得攥着手:“人怎么这么少啊?”
“不着急不着急,现在人还少呢。”
林文珺当然也忐忑,前期做了这么多的准备,还请来了媒体,万一人不多怎么办?可看到两个小姑娘这么紧张,她反而镇定下来。
“你们俩吃早饭了吗?先去吃早饭吧。”
宋爽和徐晓晓结伴去吃点早饭,还给大家都买了咖啡和点心回来,谁知她们出去容易,再进来的时候可不容易了。
演员还没到上台的时间,台上已经开始做游戏了,主持人拿着话筒跟观众们互动,台前广场里三层外三层,根本挤不进去。
宋爽微张着嘴,搞这个活动的时候,她们还怕现场太冷清,谁知道音乐一放,转盘一转,会引过来这么多人。
徐晓晓说:“完了,我工作证在里面。”
“我先进去帮忙了,你自己慢慢进来!”宋爽扔下徐晓晓就往里面挤。
第171章 毛蟹炒年糕~……
徐晓晓才不干呢, 她一个箭步冲上去紧紧挽住宋爽,半个身体躲在宋爽身后,两个人凭宋爽一张工作证往里挤, 一路挤到最前方的红台前。
林文珺看着她们挤进来, 笑了一下:“怎么样?后面人多吗?”
“多啊!”宋爽回答,人是多的, 但他们提前做了引流和分流。
展台前用隔离带分开人流, 一共三个入口,每个入口都走向不同的方向,外面看着是人山人海,其实站在里面位置还比较宽松。
最前排还摆了两排塑料凳子,前面的人可以坐下, 后面的人也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这横队排列, 分散入口的办法,还是林文珺提出来的, 一是怕人太多发生安全事故, 二是这样能留出当中的通道,方便后面的活动。
他们还做好两手准备,除了拉隔离带, 还准备了雨布, 如果明后两天突然下雨,也能应付突发状况。
卖场调动保安出来维护秩序, 小吕给保安们每人发了条烟,请他们多费心,万一要是推搡踩踏,后面两天的活动就办不成了。
螃蟹礼盒在高台上叠起三角型,主持人已经做了两轮游戏, 他随手指了一位阿姨,请她上台来,在螃蟹礼盒墙上随意拿一盒。
“我们现开现蒸!现场让大家看一看这个螃蟹新鲜不新鲜!”
阿姨被请上台来,她随手指了一盒,现场拆开,主持人问:“活不活?”
话筒递到阿姨嘴边,她声音清脆响亮:“活!”
“好,阿姨侬不要走哦,蒸好请你吃一只!”
就在台上操作,工作人员洗干净螃蟹上蒸锅,在等待的十几分钟时间里,主持人又请现场的大家品尝螃蟹。
“毛蟹嗲不嗲?毛蟹年糕嗲不嗲?”
工作人员按指令推出餐车,餐车里当然不是清蒸的螃蟹,而是本地人爱吃的毛蟹炒年糕。
这也是他们开会想出来的办法,每人发只清蒸蟹,那消耗就太大了,直接用小螃蟹做螃蟹炒年糕。
浓油赤酱,打开来就鲜香扑鼻!
一锅分成几十份,分给观众尝一尝,看看这小螃蟹里面的蟹膏蟹黄足不足,主持人还在台上问:“怎么样,螃蟹鲜不鲜?年糕糯不糯”
宋爽被下面答应的声音响了一跳,她吁口气,看来今天准备的螃蟹能卖掉了。
其实不管那个阿姨挑到哪一盒,拆开都是活蟹,每一只礼盒都是他们一早挑选过的,今天分散称和礼盒两种售卖方式。
炒年糕用的那种小螃蟹卖得更便宜,比菜场的价格还便宜些,不要小看这块儿八毛,阿姨妈妈们,面子要撑,便宜也要占。
已经有人陆陆续续开始购买了,徐晓晓顶上去帮着收钱,她再三跟工作人员讲,大票子一定要过验钞机。
连林文珺都套了件马甲,开始维护排队秩序,人来了一波又一波,玩游戏中奖的也拿着券来兑换。
这是场外活动,还有场内活动,这三天内卖场的某几样商品上,会贴着螃蟹贴纸,找到贴纸的,一人限兑换一只螃蟹。
像个大型的寻宝活动,逛卖场的人在商品上不断寻找,记者还跟拍了一段,最后成功找到一个螃蟹贴纸,到外面来兑换。
宋爽负责接待,那个记者还笑着打趣说:“哎,这不是相约星期六上那位螃蟹小姐嘛,螃蟹小姐卖螃蟹啦?”
宋爽笑眯眯接话:“大家好,今天找到螃蟹贴纸可以兑换生的,也可以兑换熟的。”
这都是事先套好的词,记者咽口唾沫:“那我就换只熟的吧。”
当场剥开,蟹黄饱满,蟹肉莹洁,沾一碟姜醋,把记者陶醉的表情全拍了进去。
今天晚上,本地台的娱乐生活类的节目中,就会报道“螃蟹寻宝”和“快乐转盘”的小游戏。
明天是工作日,预计人流会有个下降,后天周末又会上升高峰,活动只做三天,过了这三天,可就卖原价了。
“欲购从速!过时不候哦!”宋爽托着一盘螃蟹做总结,拍完还问,“怎么样?大不大?”
摄影师放下摄像机开始吃螃蟹,他们出来外拍,当然也要拿点好处的,一人两盒蟹已经拿好了,笑着讲:“放心吧,脸不大。”
宋爽瞪圆眼睛:“我才不在乎脸大不大,我是说螃蟹拍得大不大?”
还真是少有人能抵挡得住“不要288,只要198”这类的宣传语。
等滑稽戏演员上台的时候,台下的气氛已经炒得火热,两个演员跟大家打招呼,下面的观众自然而然叫他们在荧幕上的名字。
天天都看的《老娘舅》,就跟身边的邻居差不多,叫起来亲切顺口。
两人笑眯眯答应,开一些角色人物之间的小玩笑,很快又抽出两位观众,还有观众要搂着高个儿的演员拍照片签名。
矮个子就在台上斜眼佯装生气。
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还有人站在马路对面驻足观看。
礼宾小姐时不时上台跟主持人报数,主持人听见报数,点点头,拿过话筒说:“198的礼盒正在紧急补货中,请大家耐心等待。”
整场的流程,林文珺请来主持人,一样一样跟他过稿子。
她没有现场卖货的经验,可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原来那种直播卖货,她经常打开来听,就为了家里能有点声音。
有些词儿还是她教给主持人的,差不多的时候就说没了,补货还有多少盒,中秋节走亲戚,是不是给亲戚朋友带两盒。
林文珺手机响起来,她接起电话,跑到相对安静点的地方,一看屏幕是田爱来的电话:“林文珺!你是不是偷偷进修过了!”
林文珺被她这连名带姓的叫法逗笑了:“哪里啊~你人来了?什么时候来的?在哪儿呢?我去接你。”
田爱半当中才赶过来,一看现场这个架势,就后悔没把她们大领导拉过来看一看,这不就是现成的“说明书”嘛!
这完全就是她设想的电视购物,只不过不是在电视荧幕上。
珺宁甚至还把螃蟹订购的电话打在舞台背景上面,田爱当时就想,这样的活动,花大价格才只能做三天。
如果在电视上呢?不用花这么大的力气和精力,关着门就能买东西。
田爱已经打算好了,周日那天一定要把领导拉过来,让他看一看这火爆场面,这里才能容纳多少人?
这座城市的可视听用户已经快超过两千万,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电视购物绝对是大有可为的!
“你老实交待!是不是偷偷进修了?”田爱的笑声从电话那头传过来,她说,“你这个活动一办,今年得卖一万斤吧?”
林文珺微微一笑:“差不多吧。”
第172章 嘘! 风水轮流转
这次珺宁拓展思路, 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
礼盒的销售数据跟去年比下跌了,因为今年市内卖螃蟹礼盒的多了起来,竞争要比去年激烈。
珺宁在螃蟹上市前一个月就给老客户邮寄商品目录, 承诺老客户购买能享受优惠, 回拢了一批客源。
就像田爱说的,口碑商家, 去年买过的觉得好的人, 今年还会再买,广告又有记忆点,电台电视里一放。
那句经典的广告词,大家听到就想起那串电话订购的号码。
这是一部分,连续几年合作圣诞元旦晚宴的三家酒店, 谈下两家, 反正签的代销是最低进购价,公司少赚一些供给酒店的螃蟹宴。
就算不来吃螃蟹宴的, 到了季节也会点上一盘清蒸大闸蟹。
超市卖场前的促销活动铺开, 活动说是三天,其实拆掉展台还会延续下去,只是优惠力度没这么大了。
中型超市门口, 螃蟹已经卖了一个月, 只希望这次活动做完,能再拉一波数据。
林文珺还看到了个意想不到的人, 盛经理。
他看到广告,很想知道珺宁今年要怎么做活动,跑来一看,叹为观止。
选址就有讲究,他们公司在这个区有食品商店, 一向销售额不错,进品商品也能卖得动,说明这个区的居民消费水平较高。
盛经理一看就想到田爱,她们俩本来就认识,肯定是田爱牵的线,搞得这么红火,国庆三天卖场的营业额也要往上翻了。
他们公司全年计划销售螃蟹五十吨,也就是十万斤,分销公司分销售大部分,酒店饭店和食品厂低价消化小部分。
盛经理在心里预估了个数字,他是知道珺宁去年的总销售数据的,今年要真能卖到一万斤,那友谊十分之一的销量就是珺宁一家公司完成的。
他想了想,打通田爱的电话:“田经理,最近忙吗?有空请你和你的同学一起吃个饭吧。”
田爱“哦哟”一声,从听筒那头隐隐听见了舞台上面主持人的声音,那声音宏亮喜气,“好!这位来宾中了三等奖!”
田爱笑了,盛经理也跟她一样,来看过就知道珺宁了不起,是很值得合作的对象,她笑盈盈说:“怎么突然想起我来了?到底是请我吃饭还是请林总吃饭啊?”
“都请都请。”螃蟹的销售旺季只有这九十两月,两个月过去,蟹就越长越空,后面那些卖不上价钱。
分销这么成功,他当然要请林文珺吃饭,他在心中认可珺宁是个可以长期合作的公司。
还真是风水轮流转,上次林文珺是通过田爱的关系,才能见盛经理一面,现在盛经理也通过田爱约林文珺见面。
田爱第二个电话打进来,林文珺笑了:“我这两天可没空,要吃饭等数据出来吧。”
三天促销活动做完,螃蟹的行市还有一个月不到,进了十一月基本就结束了,她确实要跟盛经理谈明年的分销。




重回九零 第149节
公司打算加大预售的力度。
去年就有预售,但去年很少人肯买没看到的东西,经过两年累积,口碑也有了,知名度也有了,加大预售的力度,提前开卖螃蟹券。
田爱也是这么回答盛经理的:“这是准备拿着成绩单来见你呢,这样吧,我月头要出国一趟,等我回来了,咱们再约。”
田爱要搞电视购物台,离不开食品,友谊资本雄厚,说不定还能谈一笔投资。
第一天声势火爆,第二天人要少一些,等到活动第三天,恰逢周六,人比第一天来得还要多。
林文珺找到卖场经理,紧急抽调人手过来帮忙。
卖场经理当然愿意,他还受了启发,像“螃蟹寻宝”这种活动,过年的时候也可以搞嘛,把小螃蟹贴纸换成红灯笼贴纸。
每单限用一张,可以挑选一件物品打九五折。
过年是大型家用电器售卖的高峰期,别看是九五折,买台电视买台冰箱,那也能省好些钱呢。
卖场经理都在外面维持秩序,这么一个活动,给他拉来了不少客源,昨天本地台的生活类新闻一放,他马上就动起脑筋了。
在结帐台出口的小吃摊外面,加放了一排塑料桌椅,今天光是卖吃的喝的,营业额都要翻好几倍。
1...7273747576...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