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回九零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怀愫
公司所有人连在轴转,大活动这里少不了人,还有十个销售点也离不开人。
小吕这些天一早就去巡销售点,再开车到卖场来帮忙,许言是负责设计的,公司里就只留下她看家,还要兼职管理那些接线员。
到下班时间,大家再回去加班,销售额要当天对帐,免得有帐目对不上的,连毛会计都请了帮手在加班。
“咱们忙完这阵赶紧招人。”林文珺累得在公司喝咖啡提神,原来规模小,大家可以一起办公,现在慢慢扩大了,得独立每个部门。
好在这每一个人,都是跟在她后面,一步一步踏出这条路的。
宋爽灌一大口咖啡:“我举双手双脚赞成!”
许言在他们回来之前,准备了吃的喝的,泡上茶和咖啡,看宋爽这么个喝法,推推她:“你吃点东西,胃里都是空的。”
中午大家根本没时间吃饭,啃点面包就算吃过了,晚上还是吃快餐,小张把可乐当水喝提神。
“少喝点碳酸饮料,当心血糖高。”
小张嘿嘿笑了:“我还年轻呢。”
三天活动结束,公司上下两层灯火通明,光这三天的销售额,前期投入办活动的钱第二天就赚回来了。
第三天的收入基本都是净赚的,小吕喝了口冰可乐跟大说说:“你们是不知道,这一袋一袋去存钱是个什么感觉!”
现场卖蟹全是现金,这才真的是进帐如流水,大家总不能提着现金袋子来回,放在公司也不安全,就找了个最近的银行把钱存进去。
支行专门挪出一间办公室,派了四个柜员来点钞,大票子好点,主要是零钱和硬币。
点完一袋,下一袋又来了。小吕光看柜员点钱,都看的热血沸腾。
支行经理知道小吕就是对面做活动的,三天里的流水都要存到他们银行,又是递烟又是送酒,还专门派了一辆车跟他走。
“这才哪到哪儿啊,后面还有二十多天呢。”活动的后续影响还会继续。
所有人都又累又亢奋!今年的奖金那还不得翻倍!
“咱们冬天是不是能去趟海南岛了?”
“去啊,也忙得两年没旅游了,大家规划一下,说说想去哪儿?”
小张小吕两个人还说:“明年咱们干脆搞几张钢丝床来算了,晚上大家也能在这歇一歇。”
“是得规划一个休息区出来。”林文珺突然想起了丝厂的女工值班宿舍,生产线上加班的时候,累得不行了,就去那里睡一觉。
被子是大家用的,顶多每人带个被套去,可那会儿哪还顾得上套被套啊,倒头就睡了,醒过来再干。
她微微笑着说:“以后楼下分成三部分,一半做产品展览,会议室做开放式的,和咖啡区连在一起。”林文珺在纸上画了个大概方位。
“设计部和业务部分开。暂时先这样,以后需要改动再说。”公司是时候吸收新鲜血液了。
林文珺是最后一个走的,小吕开车把她送到家门口,开车也就多拐一个弯。
但去年的敲头案闹得满城风雨,犯人拿把斧头,专敲单身女子和老人,把人敲死敲伤再抢劫。
“这条路上治安好得很,这里是最市中心的地方,夜里走回去我都不怕的。”但别的女孩们,她都给报销晚间打车费,打订车电话,让车开到公司门口接她们。
小吕坚持要送:“又不远,林总早点到家早点休息。”
林文珺到家时候,陈姐已经带着圆圆睡了,她拖着脚步上楼,看见江宁的房间里还有一点灯光。
江宁听见妈妈的脚步声一把拉开门:“妈妈!”
她特别想妈妈,爸爸要是出差,她还不那么想,但妈妈晚回来,她就一直想:“你现在能看我汇报表演的录像吗?”
林文珺很累了,眼皮都撑不开,但她还是点了点头:“好啊。”
这三天真就跟打仗一样,江宁跑下楼,打开客厅的落地灯,把录像放进机器里,林文珺坐在沙发上。
陈姐听见动静也起来了:“江总还没回来,林总你要不要吃碗小馄饨啊?或者喝个银耳汤?”
刚刚晚饭她还真没吃几口,许言买来披萨和汉堡,这东西晚上吃了很难消化,她点点:“就银耳汤吧。”
江宁依偎在妈妈身边,手指指着电视:“你看!我出来了!”
江宁穿着纱裙,拿着话筒,跟曹子俊并排站在舞台上,一人一句“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家长……”
江宁一回头,刚要说她除了主持还有两个节目,就见妈妈闭上眼睛,已经睡着了。
她想推醒妈妈,可妈妈又太累了,于是她跑上楼去,抱着毯子下来,轻轻盖在妈妈的身上。
陈姐端着银耳汤过来,就见江宁在给她打手势,她放轻脚步,一看林文珺已经睡着了。
陈姐把银耳汤又端回厨房去,今天杨霞托她告诉林总,说想辞职了,陈姐一个字儿都还没来得及提呢。
圆圆半夜醒了,揉着眼睛坐起来,看看身边没有人,自己爬下床跑出门去,走了几步楼梯,一屁股坐在台阶上。
从楼梯的栏杆缝里,看见大家都在楼下,还开着电视机。
大家竟然晚上一起看电视玩游戏,还都不带她,圆圆抽抽鼻子就要哭。
江宁抬头看见妹妹:“嘘!”
第173章 小小生意 心里就热乎乎的……
三天活动忙完, 第四天上午放假,下午上班。
林文珺终于睡足八小时,她自己单独睡一个房间, 本来是为了夏天夜里能开空调, 自己睡了才发现,一个人一张六尺大床, 就是舒服!
身体能得到充足完全的休息, 根本不用顾虑旁边那个人是不是有足够的空间,是不是能睡得好。
她上辈子要是能早点分开睡,说不定根本不会神经衰弱,很多小毛病都不会得。
江烨还说呢:“分房睡像什么夫妻。”
“那行啊,晚上我要开空调, 你别打呼。”
江烨没话好说, 他晚上就是要出一身汗才舒服,夏天开电风扇就行了, 还低声反驳:“我打呼哪里响了?我有时候根本还没睡着呢, 你就说我打呼了。”
好像是老婆在冤枉他。
林文珺翻了个白眼:“给你录下来,只要一打呼我就踹你,怎么样?”
那当然不行, 江烨也很累, 他每天回家倒头就睡,第二天一早又要出门。
他那段工程就要收尾了, 忙了一年多,正在关键期,事已经做完了,后面的功夫更不能马虎。
家里现金袋子消耗太快。
拎出去就拎不回来了,这些钱江烨年前就拿出来了, 一直放着,等的就是工程检收的时候,能快点打通关系,尾款早点到手。
这个工程是他全程从头盯到尾的,手底下那几个项目经理,江烨都不放心,几乎事事亲历亲为。
工程结束,他人瘦了三十斤。
造桥造楼可跟修路不同,上面的人心里也有数,路面三五年小修大修都是正常的,不批这些小工程,怎么捞油水?
但桥跟楼不一样,出点什么事,不管你人在什么地方,从工程师到建筑包工头,批工程的检测的,沾点关系都要追责。
江烨一点也不敢马虎,西天取经可就差这最后一难了。
“你有空再给我去买几个袋子,要最普通的那种,最好是去小店买,不要开票。”分开装钱用。
“知道了。”林文珺转身去冲澡,今天有大把时间,也难得悠闲,她翻出个钟雪送她的香熏灯点燃。
先冲澡再泡澡,浸在热水里还在想,自己一个人睡,真是舒服啊。
江宁上学,圆圆去幼儿园,江烨也拎包出门了。
整个家就只有她和陈姐,搬进来这么多天了,林文珺终于能端着早餐盘子,坐在靠阳台的走廊地板上。
落地窗全部打开,看着院墙外面的梧桐,赤脚坐在铺了木地板的台阶上,长长出口气。
这还是林文珺搬来之后,第一次这么悠闲的欣赏院子里的景色,这么一看确实空了些,要是能放上花园桌椅,这种天气还能在院子里吃早餐。
陈姐知道早上林文珺不去公司,一早给杨霞打了个电话:“你还是来一趟,自己跟林总说吧。”
杨霞这会儿已经到了,她还拎了些水果上门,看见林文珺有些不好意思开口。
自从圆圆上了幼儿园,杨霞在这个家里作用就更小了,她自己也知道,不能赖在这里,不干活光拿钱。
好不容易把儿子接到身边,好几年没有一起长期生活过,她发现好些习惯,已经被公公婆婆教坏了。
九月一号刚转学入校的,两个月里已经惹了不少事儿,成绩还跟不上,佟建又不管,杨霞操碎了心。
“老板娘。”杨霞慢慢走过来,她走的慢时,腿脚不便就不那么明显。
“你怎么过来了?”林文珺问,“早饭吃了吗?”
孩子刚转过来上学,林文珺就让杨霞平时不用来了,陈姐有事的时候再来顶个几天,比如陈姐跟儿子看房买房子的时候。
后期还要简单装修一下,买点家具,这种时候就请杨霞过来帮忙。
“老板娘,我上个月就想跟你说,我自己找了个活。”
林文珺有些吃惊:“什么活啊?”
杨霞笑起来:“我跟佟建上个月,不是搬到公司后面的宿舍里了么,街对面有个公共电话亭。”
就是一间小房子,里面有六台电话机,专供路人打电话的。
这种电话亭,最吃香的时候是几年前,现在有bp机和手机的人越来越多,街头又到处是插卡式的自助电话亭。





重回九零 第150节
人工电话亭前,排队等着打电话的火爆情形早就不见了。
但自助电话亭打电话要买卡,一张卡最少也得花上二三十,公共电话亭有人守着,给五毛就能打一个电话。
不比以前赚得多了,但还是赚钱的,许多外来务工的就会在电话亭里打电话。
杨霞就是这样,她人就住在公司楼上,但她不好意思蹭楼下公司的电话用,佟建也不喜欢她经常跑公司。
于是她就去公共电话亭给她妈打电话,听见里面两个上了年纪的阿婆说,要招人。
本来是两个人守着电话亭的,都是退了休的老太太,其中一个要去给女儿带孩子,少一个人忙不过来,呆着也没劲。
杨霞一直在想,她要再找个什么工作比较好。
老板娘虽然不说,还是按时给她发工资,但她心里知道,人家已经用不上她了,她还得自己找活。
换作原来,杨霞绝不敢跟陌生人开这个口,现在她胆大了:“阿婆,你们招人啊?”
杨霞现在打扮得干净,身上还有些时髦的衣服,一些是林文珺淘汰下来送给她的,说是淘汰的衣服,也基本都有八成新。
两人胖瘦差不多,身高也差不多,杨霞手又巧,自己改一改,上身就合适了。
两个阿婆隔着窗户看她:“你年纪这么轻,肯干这个啊?”这可不是几年前了,几年前电话服务员算是好差事,年轻的小姑娘也有干这个的。
特别是股票交易最火的那两年,打个电话基本靠抢的,那时候电话亭里挤了六个人,一人专管一台电话。
这才两三年过去,一个年轻人也不见了,全是退休阿婆们在干这个。
“肯呀。”
两个阿婆让她绕进来,这么一看才知道她为什么肯干了,原来是脚不好,但人干净体面,接电话用手又不用脚。
先把她定下来,试用。
杨霞也想过自己做些小生意,开个毛衣店,或者小卖部,但她本钱不够,每个月赚的钱,能存下来的不多。
婆婆会跟她要钱,妈妈那里也要贴补一些,儿子来了,杨霞就想断掉婆婆那一份,佟建每个月可没少给。
她想做些小生意的事,每次一跟佟建提,佟建就让她老老实实呆在家里,正好儿子上来了,她在家照顾儿子就行了。
杨霞不愿意,没有本钱,她可以慢慢来。
“这样离家近,我早上能给小伟做早饭,晚上也能做晚饭,还能看看他。”孩子太皮了,从乡下到城里,他一点也不怵。
才五年级就敢自己坐公交车出去玩一圈,把杨霞吓坏了,万一要是遇上人贩子呢?
教他,跟他讲道理,他也不以为然,杨霞后悔没有早点坚持把孩子接出来!
林文珺知道杨霞的难处,她笑一笑:“那也挺好的,这样你跟孩子相处的时间也多了,你也别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公司聘用残疾人,在税收上是有优惠政策的。
林文珺还是用了杨霞,才想起来国家还有这个政策,毛会计以为林文珺是有意的,现在外面的公司,还有意要招残疾人,说林文珺这个脑筋动的好。
她哪里是动这个脑筋。
毛会计看她是真的没想到,笑着讲:“那就是林总好人有好报。”
“这样吧,工资还按最低工资标准发给你。”
杨霞还想推,她觉得自己没干活,怎么还能拿工资呢?林文珺仔细跟她说明优惠政策,让她知道她没占大便宜,杨霞这才红着脸答应了。
心里还稍微松了口气,看电话亭收入低些,她还想靠织毛衣来补贴收入呢。
杨霞还得赶紧回去,她这个月已经开始上班了。
去的第一天就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六台公共电话,用的时间久了,总有灰尘和油腻,杨霞也全都擦干净了,自己掏钱买毛线,给电话机织了套子。
阿婆满意的不得了:“到底是年轻人啊。”
杨霞还跟阿婆讲好,她准备捎卖点东西。
什么针头线脑,零食糖果,油盐酱醋,冬天再煮些玉米茶叶蛋,就放在门口卖。小生意她还没本钱做,先做些小小生意。
到夏天的时候,她再攒攒钱买个小冰柜,卖饮料冰棍。
光想这些,杨霞心里就热乎乎的,觉得日子是有指望的。
既然杨霞辞职要走,林文珺还是想包个红包给她,但杨霞怎么也不肯要,急匆匆走到门边,回头说。
“老板娘,谢谢你。”
第174章 好像是佟经理在跟……
杨霞去公司对面的共公电话亭工作, 一开始没告诉佟建。
反正佟建这段时间跟着老板忙前跑后,基本就没歇的时候,一大早起床要吃早饭, 深更半夜回来吃顿宵夜。
佟建知道老板娘那儿用不上她了, 还说呢:“圆圆也上幼儿园了,老板娘那儿也用不你, 你可别去白赖那份工资啊。”
杨霞挂靠在林文珺的公司都快一年了, 佟建愣是一点都没发现。
这也是林文珺满意毛会计的地方,嘴紧不乱传话,按理两边公司她每天都要来回,嘴巴大点的,这事儿早就捅出去了。
怪不得有这么多公司排着队请毛会计做帐呢。
佟建每天清早出去, 晚上回来, 反正他出家门和进家门的时候,老婆都在, 他一点都没觉得不对劲。
但这事儿还是被发现了, 就隔一条马路,总有公司里的人看见。
问佟建:“你老婆去对面电话亭上班了?”
佟建摇头:“不可能,胡说什么呢, 她就在家呢。”
回来问杨霞, 杨霞当然不认,佟建没法反对林文珺, 老板娘开口,他不答应也得答应。于是杨霞说:“我是去打电话的时候认识了潘阿婆,她想让我教她打毛线。”
“我一个人在家,也无聊得很,总不能天天看电视吧。”杨霞今天买了排骨年糕, 排骨是炸好的,年糕现煎。
浇上甜面酱出锅,放到佟建面前,轻声细语说,“潘阿婆有时候上厕所,我就替她接接电话。”
说的像她是去串门的,佟建啃着大排骨,只要老婆不是出去找了这么个工作,那他一点不在乎杨霞平时是怎么打发时间的。
反正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儿子每天放学回家有热饭热菜吃。
杨霞松口气,她看今天佟建心情不错,应该是工程收尾了,马上就要结帐发奖金,于是她说:“小伟过来了,妈那边我每个月给的钱,能不能少点?我想给孩子报个补习班,他英文有些跟不上。”
老两口看孙子就跟眼珠子似的,佟建挣得多了,家里条件早就好起来了了,又是在乡下,鸡和肉都便宜,佟小伟还真没缺吃少喝。
就是跟皮猴子似的不长肉,杨霞不能找这种借口,她想了想还是借口要报班。
佟建总觉得五十一百的没多少:“不给就不给,我来打电话,家里房子都盖了,又没差帐,她老要你那点钱干什么?”
杨霞挺羡慕陈姐的,陈姐已经买了房子了,虽然在闵行,远是远了点,但靠着地铁一号线,起码以后她有自己落脚的地方了。
杨霞倒是想买,但钱全拿回去盖房子。
农民工不少挣,赚得比坐格子间的小白领还多呢,攒几年也能付得出首付了,但一是难贷款,二是他们挣了钱,先想的就是回老家盖房子!
几乎没人想着在市区里买房,城里买了房有什么用,得在村里盖上房子,那才是乡里乡亲嘴里的“发达了”。
公司里就只有陈鑫发在研究怎么在海市买房子,他女儿想考海市的大学,他想以后女儿寒暑假能有个地方住。
等女儿上大学了,老婆也能跟过来。
杨霞只是暂时瞒住,要一直瞒是不可能的,她自己掏钱,买了个大电饭锅,趁佟建不在家的时候煮好茶叶蛋。
再批发来一些饮料和小零食,她小摊子就这么支起来了。
等佟建发现的时候,杨霞的小小生意已经有模有样,小区里人人认得她,她见谁都笑眯眯的,还把勾好的枕头罩,床巾挂在外面卖。
这种小东西,卖的也不贵,一块还没织好,就有人订了。
这天佟建难得早回来,上楼一看老婆不在,正好要买烟,过了马路一看,杨霞正在收钱,他跑过去,两只眼睛一瞪:“你干什么呢?”
这一眼,看得杨霞整个人一哆嗦。
这下潘阿婆知道了,这个就是杨霞的丈夫,杨霞在电话亭干了一个月了,她们早就熟悉了,家里许多事都听说过。
潘阿婆笑眯眯的,拿了瓶饮料塞给佟建:“小伙子,你火气不要这么大嘛,有什么事情好好讲呀。”
佟建那双眼睛,像刀子似的刮了杨霞一下,她最初还哆嗦,很快镇定下来,跟潘阿婆说:“阿婆,我回去一趟,下午过来。”
潘阿婆有点担心,这人走过来的时候还笑眯眯的,看面相也不是那种凶神恶煞的人,怎么面对老婆这么凶相哦。
“好呀,你下午要过吧,东西我帮你看着。”
杨霞虽然才干了一个月,但她手脚麻利性格又好,潘阿婆倒有点离不开她,原来小小一间电话亭,被她收拾得舒舒服服。
还给潘阿婆织了条毯子盖腿,等到冬天取暖器一开,一点都冻不着了。
杨霞走出门,邻居街坊全都认识她,跟在村里不一样,在村里她是佟家跷脚媳妇,在这里她就是杨霞。
“小杨,这是你老公啊?接你回去吃中午?”
“对,他就在对面建筑公司上班。”
“蛮好的蛮好的,我那个启东来的电话,你帮我留意哦。”每周一个,如果人不在就由电话亭的人把消息记下来。
“晓得了,不会忘记的。”
直到她走远了,一回头,潘阿婆还在玻璃后面看着她,杨霞刚刚还害怕的,现在一点也不怕了。
进了家门,她看着佟建,干脆把原来不敢说的全说了:“我现在在老板娘的公司里挂靠,平时去电话亭工作,已经做了一个月了。”
争吵摔打东西的声音,传到楼下。
江烨正在他新装饰好的新办公室里招待客人,请人看他门口挂的观音像,布置的风水局,还有气派红木雕花沙发。
正拿出紫砂壶在泡茶,向人展示他收的茅台酒:“这个是87年的,这个是96年的,我两个女儿的出生年份,我各收了十二箱,就等以后她们结婚摆酒,每桌放一瓶。”
是他专门托关系搞来的,这酒喝一口就知道跟别的不同,一箱六瓶,就算以后女儿结婚大办,怎么也够了。
听见楼上吵架,江烨皱皱眉头,跑了出去:“怎么回事?”
陈鑫发说:“好像是佟经理在跟他老婆吵架。”
“让他别吵了,像什么样子!”
江烨眼睛一瞪,陈鑫发赶紧上楼去,敲开小佟家的门:“大家都听着呢,什么大事,至于这么吵。”
杨霞就站在房间里,笑着对陈鑫发说:“麻烦你了。”
说完收拾收拾又回电话亭上班去了。




重回九零 第151节
江烨送走了客人,就把小佟叫进办公室,问他:“你怎么回事啊?”
第175章 好孩子 放心
江烨给小佟也泡了杯茶, 展示一手新学来的泡茶技巧。
先烫壶,再浸茶,还学人家那个“凤凰三点头”, 让茶叶在杯中充分翻涌, 把杯子递到小佟面前:“什么事情不能好好说。”
从建材厂吃下来的两层楼,江烨看中的是这块地, 拆了房子重建是不可能的, 根本拿不到许可。
这两层楼带个小院子,底下一层是办公室,上面一层是员工宿舍,几个外地来的项目经理,有愿意住公司的就住在公司楼上。
小佟这么吵, 丢的是他自己的脸。
1...7374757677...146
猜你喜欢